首页 > 文章中心 > 含雨的成语

含雨的成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含雨的成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1篇

【用法分析】:兔起鹘落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成语来源】: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拼音】:tù qǐ gǔ lu

【英语翻译】:quick flow of writer’s thoughts and imagination

【成语声母】:TQHL

【兔起鹘落的近义词】: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的反义词】:拖泥带水、蜗行牛步

【近似成语】:

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落汤螃蟹:汤:热水。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落阱下石: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落井投石: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成语造句】:

1、一连串的出手,兔起鹘落,整个过程,不过就是几息的时间,快到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

2、这几招兔起鹘落,恰如电光石火,待众人反应过来,打斗已经停息。

3、这几下兔起鹘落,变化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4、一场捕猎正在进行着,兔起鹘落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原始与自然。

5、他这一下兔起鹘落,当真迅捷无比,朱雨馨一愣,竟没想到她竟冲着自己过来。

6、他提起毛笔,蘸饱墨汁,只见兔起鹘落,一个苍劲有力的“龙”字即刻出现在笔端。

7、你方才前后使了‘鹰挚狼食’‘鹰撮霆击’两招,最后跃起应该接一招‘兔起鹘落’,却被我叫住。

8、就这兔起鹘落,电光石火的弹指之间,一代魔帝就被白素心打得灰飞烟灭了。

9、落起墨来,却是”兔起鹘落”费不了多少工夫。

10、她身形敏捷,兔起鹘落,待我想起阻拦,却见她几个起落已隔数米,伸手不可及。

【成语接龙】:

兔起鹘落 落月屋梁 梁上君子 子虚乌有 有备无患 患难之交 交颈并头

头稍自领 领异标新 新人新事 事与心违 违天悖理 理之当然 然糠自照

照人肝胆 胆战心慌 慌作一团 团头聚面 面面相看 看菜吃饭 饭囊酒瓮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隐喻视角 英汉成语 互译

1980年,Lakoff 和Johnson在其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提出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由此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观及隐喻观。隐喻理论并不主张提倡孤立地理解语言,而是将语言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思维既适用于对一种语言系统的宏观认识,也适用于语言成分的微观研究。英汉成语互译时中可运用隐喻思维,从文化、修辞及情感三方面影响因素加以具体分析。

一、英汉成语互译的影响因素

1.文化背景知R。一个成语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如果脱离这一文化,人们就很难甚至无法理解其意义。比如:

(1)这个美女朝秦暮楚,在爱情上拿不定主意。

中国读者一看到“朝秦暮楚”就知道其含义,可即刻理解作者所提及“女人”的特点。因为言语双方都承载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即战国时期除秦楚两国之外的其他小国为了不开罪这两大国,在秦楚两大国经常开战时, 哪个国家打仗占上风就跟着哪个国家打这一行为。脱离这个文化背景的英语本族语者理解“朝秦暮楚”却很困难,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更不懂秦楚所指,不知将两国并列时所意为何。因此,翻译例(1)时,会有这样的译文:

The beauty is fickle, in a state of drift should love which personal.

译文直接取“朝秦暮楚”的隐喻意义――善变的,使英语本族语者一看就能理解其含义。

反之,在下例中:

(2) It takes two to tango!

如果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汉语译者可能会译为:探戈舞是要两个人一起跳的!

然而这一习语暗指西方国家社交场合的交谊舞文化中探戈的特点。也就是探戈必须一对舞者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才能展示出其高贵优雅的特点。因此,这一习语的隐喻意义可对应于汉语译文“孤掌难鸣”。

2.英汉成语中的修辞。有时,成语的构成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汉语中有成语“挥汗如雨”。其运用的即是类比推理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其义为一个人的汗多,人们把它和雨水联起起来,该词应用夸张的方法。英文中也有类似情形。比如:

(3) I will paint even when I 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

如果按照“have one foot in my grave”的字面意思,可译为“一只脚在坟墓里”。这样读者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例(3)的含义。如果将其放到语境下,就能理解这句话的夸张手法。“一只脚在坟墓里”可以形象地表现老者因年龄较大,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机能都有所衰退的特点。此时,英汉语共享有关年老者的文化及丧葬形式,并理解其所用的修辞手法。汉语里有两个成语可与之对应,即“风烛残年”,或“行将就木”。因此,例(3)可译为:即便我已是风烛残年,我依然要坚持作画。

3.英汉成语所蕴含的情感。有时英语成语表达的是一种情感,译者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理解词句含义。比如:

(4) Luckily I did not buy it. It's not my pigeon.

该句中“It's not my pigeon”可直译为“它不是我的鸽子”。如果放到(4)的语境中,读者可理解为“反正我没买过它家的,倒就倒了吧。”其中所含的读者之情感此时应接什么情感合适呢?这句话的意思应为“与我无关”,结合中国成语可理解为“置身事外”。即我不会对这件事产生感情,也不必负责。

二、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成语互译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隐身于原作者后,深刻理解原作者在写作时所及文化、修辞及相关情感三方面因素,并将这三种因素内化为自身的隐喻思维框架,传达于译文读者。

译者应深刻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 解读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并结合文化语义找出与之最接近的译文成语。如果成语含有修辞用法,可以将其放在原文语境中,并以修辞为连接点,找到与其所述语境最相近的译文成语。成语也可传递一种情感,在从表层无法理解词句含义时,可以尽量深入体会原语文本语境传达的情感,从情感的角度揣摩成语要表达的含义,进而以情感为连接,找到原语成语表达的语义,并选择相对适当的译文成语。

三、结语

在英汉成语互译过程中, 隐喻思维不仅可引导译者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认知成语后传达的内容,理解语词含义。还可指导译者将这一思维传递给读者,引导读者从文化、修辞手法、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来理解成语,进而尽可能准确理解英汉成语的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3篇

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除了教材、教参清楚明白地规定的教条,我们还要自觉地去丰富课文,去创新课文。

本次执教《晏子使楚》之前,我先翻阅了学生手中的几本语文练习册,发现习题设计中有几道题和本课中所隐藏着的成语和典故有关,如果课堂教学中不增加学生的拓展教学,势必会在课后做习题中遇到麻烦,甚至于需要老师领着做。如何降低学生作业的难度,丰富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有所得?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渗透这几个成语成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为,语言材料积累得多寡,是语文素养高下的重要指标。

经查找资料,我找到了几个成语和典故的出处,那就有必要引入《晏子使楚》的原文了。学生在前一课刚刚接触了古文《杨氏之子》,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里继续强调这类文字的形式,不仅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还能让他们对文言文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文言文的兴趣。在课堂上我很自然地把课文和古文形式的原文结合起来,尤其是这三个成语“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出示,和意思的对号入座,巧妙地让学生进行了语言的积累。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把这三个成语赶紧写下来,看谁能一边写一边记在心里。”这样一来,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进一步内化,并会熟练地运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以同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文中所蕴含的一个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并让学生“快快记在脑瓜里,看看谁将来能用上这句话,这句话可大有说法。”在总评晏子的口才一环,孩子们只能分别说出三两个类似于“能言善辩、机智过人、言辞委婉”等词语,我又适时地出示原文“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并引导学生“仿照古文来夸夸晏子的口才”,听着孩子们铿锵的朗读声,我仿佛感觉到了他们的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了一句能代替他们内心想法却又苦于不知该如何表达的话语一样。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4篇

玩火自焚,汉语成语,拼音是wán huǒ zì fén,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玩火自焚的成语接龙,供大家参考。

一、玩火自焚成语解析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二、玩火自焚成语典故公元前735年,卫桓公继位,成为卫国第十二世国君。桓公是武公的孙子,他即位时距离武公开创的黄金时代只有二十多年,卫国还算得上国泰民安。但是桓公有个致命缺陷就是生性懦弱,这一点成为日后卫国内乱的隐患。

桓公有个异母兄弟,名叫州吁,性格恰恰与桓公相反,自幼尚武,性情暴戾。先君庄公在世时,对州吁十分溺爱,养成了他骄横无理的习气。老臣石碏告诫庄公,要好好管教州吁以防不测,但是庄公不以为然。庄公死后,桓公继位,州吁很看不起这个软弱的哥哥,时时觊觎君位,准备谋害桓公,取而代之。终于等到桓公十六年,州吁借桓公赴周吊贺之机,设计弑杀桓公,州吁如愿成为卫侯。

因为州吁是弑兄夺位,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早年经常依仗武力,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所以卫国百姓对他都是敢怒不敢言。州吁知道百姓对他不满,为了巩固自己在卫国的地位,他不是学父卫武公励精图治,重塑形象,反倒要在对外战争上作文章。

他派人去鼓动宋国,又联合陈国和蔡国,一起去攻打郑国。郑国在当时国力雄厚,所以四国联军在郑国的东门围困了五天,最终也没有讨到便宜,只好收兵撤退了。州吁并不甘心,到了这一年秋天时,他又联合了宋、鲁、陈、蔡等国去打郑国。鲁隐公征询大臣们的意见,众仲认为发动战争就好像是燃起大火一样,如果不尽快止息,必定会烧到自己;州吁这样暴虐地驱遣百姓,必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结局必定是失败。所以鲁国只是象征性地派了兵,对郑对卫都不得罪。这一次,联军把郑国的小股部队击败,郑国郊外的庄稼全成了战利品。

州吁发动了两场战争,结果百姓不但没有归附自己,反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怨言。无奈之下,州吁想起了前朝老臣石碏,他通过石碏的儿子向石碏问计。老臣石碏顺应民心,将计就计,设计诛杀州吁,为卫国除了害。玩火自焚的预言在州吁身上应验了。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5篇

摘要:

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内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本文运用哲学观,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成语的哲学意蕴。(1)物质与意识;(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3)运动观;(4)联系发展观;(5)质量互变规律;(6)对立统一规律;(7)认识与实践观。哲学作为最本质的学科,对于现实中我们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成语;哲学;意蕴;指导;意义

Abstract:

Idiom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idioms reflec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contains a philosophical truth meaningful. We use the Marx philosophy and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Idioms from seven aspects. (1) the material and consciousness; (2) the uni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gularity; (3) the concept of motion; (4) development view; (5) the quality of exchange law; (6) the 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7)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as a discipline, for the reality of our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a strong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diom; philosophy; implication; guide; significance

目录

一、成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1

(一)物质与意识……………………………………………………………… 1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

(三)运动观…………………………………………………………………… 5

(四)联系发展观……………………………………………………………… 5

(五)质量互变规律…………………………………………………………… 5

(六)对立统一规律…………………………………………………………… 6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 6

二、成语的现实指导意义………………………………………… 7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7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7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8

参考文献 ………………………………………………………………………… 10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

一、成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

(一)物质与意识

1.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凭空捏造;杞人忧天;无中生有……。

2.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画饼充饥”。“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子观念的表现一样,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幻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望梅止渴;白日做梦;描鬼画神……。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如“触类旁通”。接触过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这说明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促使认识的深化。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这一含义的成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定胜天;愚公移山……。

然而,有时人们会忽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因噎废食”、“饮鸩止渴”就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度。

2.物质都有其客观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如:“揠苗助长”本来是想庄稼长得快,但因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其结果是庄稼歉收,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

3.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相统一。在成语中,有些内容反映的却是主观脱离客观的思想。这类成语有:钻冰求火;竹篮打水;抱薪救火……。

(三)运动观

1.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变幻莫测;瞬息万变……都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刻舟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水是运动的,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

2.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较而言的,体现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如:“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联系发展观

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人们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物之间有普遍联系。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唇”与“齿”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与共。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联系了起来。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点。这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的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成语中反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也有很多。如:蹈规循矩;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五)质量互变规律

1.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律性。如:“非驴非马”。它所蕴含的哲理是说: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不能混淆不同事物的不同质的界限。在认识事物时,既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区别,驴是驴,马是马,不应当驴马不分,同时又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承认中间状态的存在。

2.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只有在一定的度内才会做好事情。成语如:“哀而不伤;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

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度,那么正确的行动也变成了错误的了。这类成语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功亏一篑……。

3.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量变转变为质变,首先要有量的积累。反映量积累的成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量的积累引起量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同时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滴水穿石;积土成山;绳锯木断……另外如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所表达的哲学含义是质相同的事物,量可能不相同。

(六)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存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并行不悖;不是冤家不聚头;刚柔相济……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这样的成语有:冰炭不同炉;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此外,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也含有矛盾的斗争性,但只是反映了矛盾双方的激烈斗争的形式和一方战胜另一方的结局,反映的对立性不全面。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反映内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祸起萧墙;物腐虫生……反映外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外因是相互联系的。反映这一关系的成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泥而不滓;自力更生……矛盾的同一和斗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月满则亏;泰来否极。

3.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映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成语“讳疾忌医”、“模棱两可”却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对待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打蛇打七寸;釜底抽薪……。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分析客观事物时,要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对待具体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在分析矛盾时,要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下面这些成语反映的内容正好脱离了这种方法。如:截长补短;拆东墙补西墙;割肉补疮……。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论就是一种反映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可知论,如成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的反映论却是不可知的,如成语“蝶化庄周”。 既然认识论是一种反映论,那么这种反映有时难免会片面化、表面化。反映这—哲学思想的成语有:不求甚解;井底之蛙;浅尝辄止……。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反映实践对认识的影响的成语有:多见广识;孤陋寡闻;熟能生巧;百闻不如一见;老马识途;……我们强调“知行合一”,有理论就要靠实践来证明,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反映认识对实践的影响的成语有:开卷有益;运筹帷幄;必躬必亲;游刃有余……。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看问题处理事情要理论联系实际,反映这一哲学观点的成语有:兵无常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在认识论中,还存在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成语如: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成语所表现的人们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进行细致观察、周密思考、深入辩析、反复验证而形成的,它的哲学含蕴是广泛而深刻的。

二、成语的现实指导意义

成语作为中华文化千百年沉淀的精髓,至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成语的作用是巨大的,小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我们乐观、积极地生活,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大到提高国民素质及道德水平,使我们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国学大师,他终生勤勉,致思学问,造福祖国的文化学术事业,堪称一代学人楷模。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容宽容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大度包容: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多可少怪:可:许可,允许;怪:责怪。允许的多,责怪的少。指对人比较宽容大度。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克逮克容:指能和顺而宽容。宽以待人,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周易·系辞上》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语,这段话后来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好像锋利的刀剑能斩断铜铁;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两条成语均是强调团结的力量。形容团结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同样,作为“四书五经”的《礼记》,记载有很多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语典故。比如,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有所终,解释是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出自《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姑息养奸,解释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出自《礼记·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利不亏义,解释是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出自《礼记·儒行》。临财不苟,解释是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出自《礼记·曲礼》。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成语作为其中的一种承载工具,记载着很多文化知识和内涵,更承载着我们当代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成语、学习成语、运用成语,势必将会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很好的传承开来、将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汉大成语大词典[K],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教材 ;古代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教材是汉语学习者最主要的学习材料,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者不断增多,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也不断涌现,数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博雅汉语》是一套于2004-2006年出版的系列教材,由李晓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界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博雅汉语·飞翔篇》(2013)针对的是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以语篇理论为原则,以内容深刻、语言优美的原文为范文,重在体现人文精神、突出人类共通文化,展现汉语篇章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把课文中出现的专门名称、方言、俗语、典故和有关中国文化风俗等内容列入注释,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解释”。①因此本教材语篇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的必要性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但是,语言的教学不可能脱离文化,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作为第二语言教材,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教材,教材内容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而文化性原则也是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编写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李泉(2006)总结的教材编写的十大基本原则中就有文化原则,他对文化性原则的定义是:“要求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增强目的语文化教学意识,要处理好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②赵金铭(2019)进一步提出:“一般来说,教材的文化点通常应是目的语的主流文化、现代文化、跟目的语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和跟学习者母语文化有差别的文化。”③乍一看赵金铭先生提出的“现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相悖,其实不然。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脱离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就失去了根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仁”“礼”“信”“爱国”依然是当今的主流文化。汉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承载者,保留了大量古代文化元素。即使在日常的交际场景中使用汉语,往往也会涉及很多成语、俗语、典故、古典文学作品形象等。此外,这些古代文化元素保留至今,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特征。④所以,学习者要想真正掌握汉语,一定不能忽视汉语中的古代文化元素。教材编写者要想提高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的质量,也必须在教材中合理地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元素。有针对性地研究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有助于提高教材对文化因素的重视,同样也能够科学地进行文化因素的编排,从而能够在文化因素教学方面帮助学生学习以及理解(张帆,2019)。⑤

二、《博雅汉语·飞翔篇》Ⅰ中古代文化元素统计

《博雅汉语·飞翔篇》Ⅰ是精读教材,课文精炼,语言生动,课后练习形式多样且实用,每段课文后面还附有精彩的阅读材料,也配有帮助学生理解的练习,文本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大量古代文化元素,故本教材涉及的课文、练习、注释、词语辨析、阅读材料等部分均在统计的范围。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所以很难作出全方位、无遗漏的统计,考虑到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实情况,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经典形象、故事和文化典故,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成语、俗语,以及跟随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文化观念等。统计结果如下:

(一)成语统计

苦思冥想、牛刀小试、答疑解惑、得意洋洋、得意忘形、春风得意、自鸣得意、自寻烦恼、荡然无存、冷言冷语、全然不知、满腹牢骚、口不对心、简单扼要、感激流涕、奄奄一息、如梦初醒、谈何容易、鸡毛蒜皮、弄虚作假、虚情假意、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流连忘返、始料未及、百无聊赖、一诺千金、十万火急、落地生根、大千世界、大打折扣、倾盆大雨、风雨无阻、固执己见、天生丽质、姗姗来迟、海角天涯、不胜唏嘘、朝朝暮暮、单枪匹马、光怪陆离、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无足轻重、魂飞魄散、停滞不前、大发雷霆、阳春白雪、泪如泉涌、美不胜收、狼烟四起、相安无事、天长地久、神采奕奕、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一如既往、气壮山河、大庭广众、一意孤行、学富五车、顺理成章、口干舌燥、井井有条、富丽堂皇、待人接物、面面相觑、峰回路转、面黄肌瘦、瘦骨嶙峋、风餐露宿、朝不保夕、辗转难眠、茹毛饮血、披荆斩棘、无怨无悔、死里逃生、面面相觑、南柯一梦、吞吞吐吐、安分守己、残羹冷炙、无独有偶、克绍箕裘、唉声叹气、无可奈何、言过其实、战战兢兢、装疯卖傻、引咎辞职、心甘情愿、相依为命、一蹴而就、浩瀚无边、自寻烦恼、白头偕老、不同凡响、不落俗套、别有洞天、独一无二、水涨船高、七月巧云、可望而不可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二)俗语、诗句统计

女大不中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见怪不怪,其怪自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吃一行,恨一行”“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百善孝为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山望着那山高。

(三)文学作品、作家、文学形象统计

曹雪芹《红楼梦》、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吴承恩《西游记》、屈原、老子《道德经》、戴圣《礼记》(学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蒲松龄《聊斋志异》、柳宗元《江雪》、杜牧、李白、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牛郎织女。

(四)其他古代文化元素统计

唐诗、宋词、端阳节、夏历(农历)、七夕节、儒家思想。

三、《博雅汉语·飞翔篇》Ⅰ中古代文化元素统计结果分析

(一)数量分析

经过统计,《博雅汉语·飞翔篇》Ⅰ共出现成语104次(不计重复),俗语、诗句13次,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9篇,古代作家10人,出现古代文学形象4人,其他古代文化元素6次。单从数量上看,成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远超其他的元素,而且正文出现的成语没有重复(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会在课后习题和注释中多次出现)。成语出现次数多的原因是成语虽然是重要的古代文化元素,但是已经基本融入到了现代汉语中,成为了现代汉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俗语、诗句、文学作品和作家出现的次数相差不大,都在10次左右,但是文学形象只是在两处注释中提到了4人,也没有相关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进行具体的介绍。分析起来,应该是这些文学形象比较复杂,教材篇幅有限,很难再做详细的介绍,且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不在此,深入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所需的汉语能力也超出了该等级学生能够达到的汉语水平。

(二)分布分析

一半左右的成语源于课文和阅读材料,剩下一半成语来源于练习、注释、词语辨析等。其中,第七单元课文《人》,共出现10个成语,是出现成语次数最多的课文;第十单元课文《我反对克隆人》,仅出现1个成语,是出现成语次数最少的课文。涉及的俗语和诗句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文正文的引用,仅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二句来源于课后习题和注释。出现的文学作品、作家大部分来源于课后注释,但是《红楼梦》、李白、屈原来自于课后习题的例句。其他古代文化元素虽然只出现6次,但是一半出现在课文中,剩下一半(唐诗、宋词、儒家思想)也是在课后习题的例句中出现的。《红楼梦》、李白、屈原、唐诗、宋词和儒家思想出现在课后习题的例句中,这很值得思考。课后习题是用来巩固生词和语言点的。(1)《红楼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冷暖。(词语辨析)(2)你知道唐代有一个叫李白的大诗人吗?(用指定词语改写句子)第一句话来源于选词填空练习的例句,这句话是给出“深刻”和“深邃”让学生选填,目的是让学生辨析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第二句话是让学生用“谈得上”“谈不上”改写句子,目的也是让学生辨析和学会应用这两个词语。由此可见,这些练习的设计本意与中国古代文化元素是不相关的,但是却有不少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出现在课后练习的例句中,这是教材设计者有意为之,为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汉语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选材分析

中国古代文化元素非常多,也并非是所有的古代文化元素都是积极的,符合时代潮流和当代价值要求的,所以教材编写者在选编的过程中一定是有侧重有选择的。教材中出现的成语绝大部分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类型也比较丰富,有形容人的,如春风得意、一意孤行、天生丽质、学富五车、面黄肌瘦等;也有形容事物的,如鸡毛蒜皮、光怪陆离、顺理成章、残羹冷炙、别有洞天等;有的来自于典故,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南柯一梦、七月巧云等。此外,这些成语中既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一诺千金等正面意义的成语,也包括虚情假意、口不对心、一意孤行等负面意义的成语,这样能够让学习者在更丰富的场景下使用成语。同样,教材中出现的俗语、诗句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比较生僻,但这句话是出现在课后注释中,用来解释“克绍箕裘”。出现的文学作品也是名篇、名家居多,如四大名著其二的《红楼梦》《西游记》、蒲松龄《聊斋志异》和柳宗元《江雪》等,普遍较为通俗。正如崔立斌(2002)在《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指出:“编选教材时应考虑到对留学生的古代汉语理论知识进行培养的需要,应选择那些带有比较典型的古代汉语语言特征的名篇,特别是含有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的一些词语、成语、句式等篇章。”⑥学习汉语古代文学元素和传统文化应该先从名篇学起,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同时,能对现代汉语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该教材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教材选择的这些中国古代文化元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比如一诺千金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百善孝为先”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体现了爱国情怀,此外还有见义勇为的“义”和“勇”,《礼记》中的“礼”,等等。虽然由于教材篇幅有限,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占比不多,但是很明显,这些材料都是精挑细选的,不仅难度适中,应用场景丰富,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四、结语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7篇

一、译为“在……之前”

主句动作和从句动作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发生时,常用此种译法。例如:

They led a hard life before their hometown was liberated.

家乡解放前,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Before I go home, I must finish my work.

我必须在回家之前完成工作。

二、译为“……(之后)才……”

强调主句动作在从句动作之前完成时常用此种译法。此时,主句动词常用过去完成时。例如:

The train had left before we got to the station.

火车开走后,我们才到达车站。

三、译为“未……就……”、“还没有(来得及)……就……”、“不等……就……”

强调主句动作发生在从句动作未发生之前时,常用此种译法。例如:

Before I could say a single word, he ran away.

我连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说,他就跑开了。

Before the rain stopped, they set off.

不等雨停,他们就出发了。

四、译为“趁着……”、“要不就……”、“以免”

有时候,before从句的含义常用相反意思的汉语译出。例如:

Study hard before it is too late.

趁早努力学习。

I will do it now before I forget.

趁着没忘记,我现在就做。

五、译为“先……然后……”、“先……再……”

此种译法常用于翻译某些谚语或成语。例如:

One must sow before one can reap.

先播种,后收获。

Look before you help.

三思而后行。

六、译为“宁可……也不……”、“宁愿……决不……”

主句动词含表示意愿的情态动词时,常用此种译法。例如:

Liu Hulan shall die before she gives in.

刘胡兰宁死不屈。

I’ll die of hunger before I become a thief.

我宁可饿死,也不做小偷。

七、译为“不知……就……”

从句动词为know时,常用此种译法,是一种习惯用法。例如:

The boy fell down from the ladder before he knew it.

那孩子不知怎么就从梯子上摔了下来。

Five years passed before she knew it.

在她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了。

八、译为“不多久……就……”、“一……就……”

主句动词为否定形式时,常用此种译法。例如:

We hadn’t waited long before our teacher came.

我们没等多久,老师便来了。

含雨的成语范文第8篇

1、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山有水,风景秀丽。

2、百卉含英:卉:草的总称;英:花。各种各样的草都含着花朵。形容冬去春回,花草争妍的景色。

3、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4、万顷琉璃:琉璃: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材料,也指涂釉的瓦。形容广阔的水面碧波闪烁。也形容都市建筑富丽堂皇的景色。

5、东瞻西望:瞻:观望。向东、向西观望。形容对景色的欣赏。

6、春*恼人:恼:撩拔,。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7、万顷烟波: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8、花繁叶茂:花朵繁多,叶子茂盛,美丽。

9、峰峦雄伟:山峰壮观,雄伟。

10、春*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11、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12、色彩明丽:许多的美丽颜色,非常明丽,好看。

13、春和景明:形容风景鲜明艳丽。

14、青山绿水:青的山,绿的水,泛称美好山河。

15、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16、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17、舞燕歌莺: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18、浮岚暖翠:浮岚:飘浮在山林间的雾气;暖翠:青翠的山色。形容山林美好的景色。

19、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20、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21、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22、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23、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24、奇峰罗列:形容山,奇形怪状,罗列在这。

25、突兀森郁:形容美丽的森林,香郁美丽。

26、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7、松风水月:松涛清风,流水明月。形容景色清幽。也用来形容人容貌清朗。

28、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29、风月主人: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景色。清风明月的主人。比喻悠闲的官员。

30、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31、蜿蜒无尽:形容没有尽头的景物。

32、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3、绿树红花:绿的树,红的花。很美。

34、春*撩人:撩:撩拔,、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35、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36、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37、波澜壮阔:形容大海壮观,一望无际。

38、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39、星桥火树:形容节日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