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戴着镣铐跳舞

戴着镣铐跳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戴着镣铐跳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1篇

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曾红极一时,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和智慧,当我们深究这些智慧的来源时会发现:逆境是孵化智慧的温床。人们为了让鲜肉保存时间更长,做成了腊肉;一位书生的太太为了能端着做好的米线走过一段路送到丈夫手上时仍然有温度,放了很多油,漂在上面的油花让碗里的米线保温更久,就有了“过桥米线”……如果说人们面临问题和限制时会迸发出更多智慧,那么烟草行业的营销传播应该是一个促使烟草人发挥聪明才智的优良环境。

2006年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实施,其中第13条指出,各缔约方应在公约对其生效后的五年内,采取适宜立法 、行政的和其他措施,广泛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相关政策对香烟的警示语也有严格要求,香烟包装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甚至还对警示语所占包装的面积有具体要求。不仅如此,一些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每年会开展一些例行性活动,“经常性提醒”民众“警惕”香烟的危害及相关信息的传播,如2013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就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当然,香烟也是一种商品,存在的基础是市场需求。如果不存在信息渠道,市场不了解产品信息,何来市场需求?这是不是典型的“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呢?正像文章开头中提到的那样,限制和逆境总是创造性智慧成长的温床,这才是考验烟草营销人的有利环境。早些年的一本畅销书《水煮三国》中有句话:“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在我们刻意对烟草营销人做出所谓的道德评判之前,他们“于无路处开路”的劲头和执行力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些启发和感叹。

瞒天过海:哥卖的不是烟,是理念

“禁止或限制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主要宗旨。我国《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将烟草广告定义为:“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经销者的,含有烟草企业名称、标识,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等内容的广告。”即使这么严格限制烟草营销传播的规定也给烟草营销人足够的发挥空间,如果广告、促销或赞助中不提烟草的事,没有企业名称、标识、包装、装潢等内容,是不是就有个夹缝可以侧身挤过呢?这是关于《公约》禁烟规定在对烟草行业有利的方向上做出的最生硬的解读。但“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少烟草广告真的就这样以球的形式出现了。

如果一幅山水图,再配一句颇有意境且具有“点睛”之效的点评,你也许会觉得这像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吧。正如看到落款为“白沙文化传播公司”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画面,知情者会会心一笑,起初不明所以的不知情者也许在不久后也会慢慢了解其中的奥妙。无独有偶,一座雄伟的冰山矗立在画面中,两位登山者站在山顶远眺,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可这种豪迈源自“红塔山登山协会”之手。北京天安门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都是伟岸的,如果配上“爱我中华”四个字也不为过……更重要的是,这些画面中出现的关键词字体都与烟盒包装上的不一样,按照我国现行的广告管理办法,这不属于烟草广告。既然不是烟草广告,总是可以拿出来“秀”一把的,因为“哥卖的不是烟,是生活方式,是文化品位,是精神理念”。

这种避实就虚的做法或许还有点抽象,有时烟草营销人员苦心策划的“广告之美”让很多受众看得是“一头雾水”。如果能在广告中加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大家感觉到这一品牌的实在,也许效果会更好。烟草不允许做广告,但烟草企业并不被禁止涉足其他业务,以烟草以外的商品或服务来做宣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七匹狼”只是服装吗?它也是香烟品牌,在消费者看来,既然服装做得不错,香烟也应该还可以吧,虽然两个经营单位之间的官司曾经和各自的生意一样“狼烟四起”,但这种“借船出海”的品牌经营策略却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营销的核心就是销售商品或服务的核心产品(或者叫“核心利益”),一般来说,香烟给消费者带来的核心利益并不是香烟的味道或者外表,而是形象包装。政策法规禁止烟草产品做广告给烟草行业出了道难题,却也让烟草营销人避免了纠缠于实体产品的弯路,而直奔更高层次的营销策略。

暗度陈仓:很抱歉,这是个误会

注意力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品牌要保持在受众心目中的位置就需要一定的展露度。要时不时地在大家面前露一下脸,有条件要这样做,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这么做。君不见明星大腕们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都要尽力展现给大家一件新作品;如果作品不济,就会有娱乐媒体爆出关于他(她)的感情危机、绯闻、、被偷拍的私会照片甚至艳照等等。总之,只要将自己的关键词塞进娱乐新闻中的头条就是胜利,哪怕是负面消息,毕竟质疑和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关注。

前段时间有微博爆出“特供烟”的消息,说河南两所高校生产特供烟,并在网上变相销售。这则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烟草”“高校”“特供”这些在民众看来有些矛盾的关键词放在一起,很容易地成了新闻热点。当评论和围观者越聚越多时,注意力经济的效益也就产生了。这时当事单位再出来解释说:这不是什么特供烟,学校有烟草类专业和实验室,这是学校校庆期间由实验室制作出来招待校友的纪念品……

也许这则消息最初是以负面的形式出现,但如果以这种结局收场时,又会达到什么效果呢?首先会让人觉得“这所学校有烟草专业”“烟草行业其实也做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当然,我们绝不是说这则消息是被有心人精心策划出来的,而是说类似这则消息和前段时间的“烟草院士”的争议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能造势时就要合理地利用势,无力造势时可以借势。

围魏救赵:转战新媒体,行“法无禁止”之事

寒冷的天气和感冒都让人感觉身体不适,但是经历了这些之后会提高人的免疫力;电脑病毒给电脑使用者带来不少困扰,但它捕捉到了电脑软件的漏洞,促使软件公司不断完善软件开发技能……也就是说,判断一件事情时只看眼前是一个结论,当把目光放远时可能结论就将改变。因此,经济学家说,对市场主体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

近年来,我国控烟广告的法规政策不断对烟草广告行为展开“围追堵截”,各种社会舆论对烟草营销传播的压制呼声不断高涨。烟草营销传播该何去何从呢?只好在夹缝中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前段时间一部名为“一支烟的穿越”的微电影在网络上受到追捧:男主人公林一楠无意中得到了一包香烟,而且这包香烟具有穿越时空的魔力,凭借它的穿越技能林一楠赚了很多钱。但后来女友的离世让他幡然醒悟,明白了幸福并不仅仅等同于物质财富,于是他选择放弃金钱,用最后半支烟穿越到从前,挽救了女友的生命,重拾了他真正的幸福生活。

从营销传播创意的角度讲,创意就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重新组合;如果这种组合中融合了时尚或者热点事物,这种创意就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如“一支香烟的穿越”这部微电影中就融合了“穿越”“微电影”“对幸福的反思”等热点词汇,并且整个故事中传达了呵护爱情和追求幸福的正能量。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充满创作智慧的作品。其实这仅仅是烟草营销传播创作的一个点,这是植入广告的一种形式,而植入广告以商品或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品牌、服务等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电视节、博客、网络游戏以及手机等传播媒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对其产品或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温暖

朱永新老师在他的《新教育》一书中写道:“阅读是快乐的,热爱阅读的孩子是最美的天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对许多老师说过;“读书相当于精神美容,终日忙忙碌碌,闲暇时间很少就挤一点,占一点,抢一点时间读书。”语文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语文老师自己也不是知识的贩卖者,而是和学生一道从阅读的港口出发,欣赏读书带来的别样风景。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年了,同时,我又是一个理科班的班主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越发觉得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已经密不可分了,语文就如同那暖阳温暖着我和学生的心,使我和学生在那一抹光辉中找到了心灵的合集。

一、一场校服引发的风波

仪容仪表是班主任常规工作中要抓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理分班后,学生参差不齐,许多孩子不愿穿校服或者穿“赣中版”校服(校服上衣搭配牛仔裤),这样,整个班级的班级风貌都不佳。我经常督促学生穿好校服,似乎效果并不好,而且有很多孩子对我有抵触情绪,一时间,我也很是苦恼。

一次,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小Z,她平时的打扮很中性,经常穿着很另类的衣服,剪短头发,身上爱佩戴一些饰物,样子很像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她每次都把校服放在座位里,等到跑操或者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我苦口婆心地对她做工作,可是她无动于衷。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和她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她大声冲着我吼:“为什么你每次都小题大做?其他班的班主任都不会像你那样?”我被她气得手在不停地颤抖。她的妈妈也拿她没办法,只能在一旁默默流泪。

后来,心平气和后,我仔细想了想,传统的教育方式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有问题的。我在一次晚自习上,我非常有感情地给孩子们诵读了车延高的诗《提心吊胆的爱你》:“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小时侯/为什么不给你穿漂亮的衣裳/为什么剪了你的小辫留个男孩发式/爸爸不是重男轻女/只是你从小就和你妈一样的漂亮/漂亮的女孩子是件瓷器/怕人不小心或存心碰了/一地碎片就是父母永远的心痛/所以给你朴素/把天生丽质藏起来/让周围的的眼睛忽视你/爸爸妈妈忙,不能每时每刻照看你/就用最笨的办法,禾草盖珍珠/你听了一定笑,笑吧/我们当时就这么提心吊胆的爱你。”读后,我对孩子们说:“为什么我老是让你们穿校服?是因为张老师非常爱你们,非常提心吊胆地爱你们。你们都是最耀眼的珍珠,张老师也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禾草盖珍珠了。”孩子们听后眼圈红润了,尤其是那个小Z,羞愧地低下了头。自此,孩子们天天穿校服了。

我借用了一首当代诗歌解决了教育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我尝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所带来的甜头,这就是语文独特的魅力。

后来,我的班会课成了别具一格的阅读课,我读波斯著名诗人鲁米的诗:“你生而有翼,为何甘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来引发孩子们对奋斗的解读;我读《影响乔布斯的两个问号》一文,给孩子们带来了前进的方向……这样的阅读体验比起说教带来的教育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发出过这样的沧桑之叹:教语文是“戴着镣铐跳舞”。但他并没有停留在悲叹之中,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喊出了“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的响亮口号。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我很有同感,令我产生隐忧的是孩子们对语文的漠视,对应试教育顶礼膜拜的现状。

我所任教班级的孩子们学习成绩都比较好,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他们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他们很勤奋刻苦也很要强,他们把学习成绩摆在生活的首位,就连班级同学过生日的祝福语都写成了“祝你早日成为刷题王子”之类的话。那么,语文这门学科在孩子们心中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更别提让他们多读书了!

一天,班上有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同学小L又没有交语文摘抄本(每周检查一次,目的是让孩子们抽出一点时间看看书),他找到我振振有词地说:“我觉得你布置的这个作业对于我来说没有用,对于提高成绩没有用为什么还要让我做?”我当时愣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过了一会,我说:“你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如果没有提高,你就不要阅读是吗?”他继续大声说:“反正我就是觉得没用。”我语重心长地说:“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而尊重别人是一个人的教养,你如果多读书,还会跟老师这样大声讲话吗?这样不尊重老师吗?”小L听了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这一次不愉快的师生对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后来作出了一个改革,在课前让孩子们推荐自己读过的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这样既引导学生去读一些书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学生很喜欢这个形式,语文课堂也可以不用完全贯彻应试教育。

周国平老师说:“有限度地顺应应试体制,同时在其中最大限度地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戴着镣铐争取把舞跳得最好,也许是无奈中的最佳选择。”我和学生都试图找一个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点,这点只能如同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戴着镣铐跳好舞”,而我对孩子们的教育工作又能很好地开展。

有人说:“语文是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这就足以说明语文岂是成绩二字所能诠释的?她是每个人心中的暖阳,温暖着每个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著.《新教育》(修订本)

[2]周国平.《真爱孩子,就给孩子幸福童年》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3篇

关键字: 翻译美学;《红楼梦》;霍克斯

一、霍克斯及《红楼梦》概述

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首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第一流的珍品。霍克斯是世界闻名的汉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极其深刻的造诣;同时,他也是红学大师,在红学研究领域,颇为深入;他的母语是英语,这对于《红楼梦》的翻译实属难得。正是这三个优势造就了霍克斯译笔下的《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霍译《红楼梦》,在世界一领,大大推动了《红楼梦》的海外传播,广为西方世界所熟知。下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的审美过程。

二、中西语言差异

由于中国哲学的内倾性(introversion),即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在天地之间是自足的,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帮助,把一切都还原于心,使得汉语成为一种“人治”的语言,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然而,西方哲学强调外倾性(extroversion),强调本体和现象的分离,反映在语言上,则是西方语言总的来说是一种“法治”语言,渗透着一种科学精神。鉴于中西文化及语言固有的差异,中英翻译必然有很多文化及语言壁垒需要跨越,然而要翻译像《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著,对于普通人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那么霍克斯是怎么做到的呢?作为翻译审美实践的主体,霍克斯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双重任务进入审美实践:既要对《红楼梦》中的审美信息解码(decoding),又要对译文编码(encoding),进而对原文的审美信息进行再现。既不能违背原文意思,又要将其神韵传达给译文读者,并且是能引人入胜的传达方式。能成功转换的秘诀就在于译者具备敏锐的翻译审美能力。

三、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霍译《红楼梦》中的审美过程

这部分将着重从三个方面用翻译美学的角度讨论霍克斯在翻译时的审美过程。

第一,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牢牢把握了中英文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美是无限丰富的,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的审美者心里会得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同一审美对象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审美判断也不尽相同。因此,霍克斯是以外国人的身份把他所理解的《红楼梦》传达给更多的外国人。他在翻译过程中就做了很多归化处理,以达到使受众接受的目的。同时,对于某些自然景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科技产品或者工艺作品,它们会给人直观的类似的视觉及情感冲击,因而美又具有共同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霍克斯又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手法。

第二,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有力均衡了客观制约性与主观能动性。先人将翻译比喻成“戴着镣铐跳舞”,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红楼梦》就是霍克斯脚上的镣铐,《石头记》就是他戴着镣铐跳出来的舞。从表面上看,“客观制约性”起源于文字表达,其实,文化差异才是主导因素。霍克斯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红楼梦》译成西方人读得懂的文字。以书名的翻译为例,杨宪益夫妇将《红楼梦》译成A Dream of Red Mansion,虽然好评如潮,但外国读者并不能理解红楼的真实含义,同时red在西方国家象征残暴、流血,寓意不好,因而霍克斯将其翻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既巧妙避开了红楼在西方的消极意象又紧扣小说的故事情节。

第三,霍克斯在整个内容翻译上有的放矢,呈现给读者一个丰满的译文。黛玉进贾府时有一个小细节,她是从西脚门入而不是走正门,因为当时处于封建社会,小说有一定的讽刺时政的意味,开正门即大事接待的是重要人物,黛玉不是贵宾不能从正门进,其中的等级划分刻薄森严。因此霍克斯直接用”ignoring the central gate,her bearers went in by the western entrance”,ignoring 便道出其中的歧视与卑微,原文虽无明显强调,到译者做到忠实且详细的翻译,使译文的可读性提高。

四、结论

霍克斯将《红楼梦》带到西方世界,让更多人爱上红学,他的功劳与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翻译过程中霍克斯非常重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读者理解、欣赏原文文化,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霍克斯无论在拼写、语音、语义等各审美层面的选择都是精雕细琢的,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值得广大翻译工作者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浩东:《翻译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4篇

我想变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开心时,

开花。

我不开心时,

落叶。

据说这首小诗的作者只是个小学生。小诗没有什么独特的技巧,也不是高深理论指导下的合成品,只是把自己比作一棵树,在开心时像花朵一样微笑,在伤心时像落花一样哀愁。随口的几句话,却像吹皱一池萍翠的微风,掀起我心中的涟漪。它打动我的原因,仅是用浅显直白的话语表达了他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其实,写作和说话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华丽的辞藻,结构的转合,意境的幽深,慢慢将写作作为交流的本质功能淡忘。“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古民歌《弹歌》用八个字,极其精练地描述了整个狩猎的过程,简短质朴,一气呵成。诗歌乃至写作都是从民歌中发展而来,起初的作用都只是交流。

写作是为了交流。孔子曾言:“辞达而已矣。”文辞是为内容服务的,只要做到通达即可,不然,也不会有“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也”的论断。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同样认为“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只是,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剑走偏锋。扬雄提出“文必艰深论”,贾岛以“苦吟”的态度作“清新奇僻”之诗,他们将文章创作、诗歌创作引入了艰深的泥潭,以此“语不惊人死不休”。当然,反对派者诸如苏轼,他认为文学创作还是应该率性而为,像说话一样,当行于所行,当止于所止。

写作唯恐失之艰深。荣维东提倡“交际语境写作”,要求创设情境,在话语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从创作的源头为学生找到表达的欲望点。一脉相承,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在情境中写出切合真实语境的文字。故而,我们倡导像说话一样去写作,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心。

翻开很多名家的作品,你会发现,越是思想深邃、手法纯熟的作家,其文风越是清新自然,仿佛面对面交流般亲切,如梁实秋《为什么不说实话》。当然,这种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功力还不是我们可以达到的,但把写作当成聊天的那种放松的心B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发现学生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经常口若悬河、文采飞扬,时常更新的状态也是颇具诗人情怀,可一到了写作时,便无从下笔。这与写作的内容有关,也与写作时的心态有关。就拿教师论文来说,人们总把它塑造成一个穿着灰色大褂的老学究,戴着三寸厚镜片的眼镜,摇头晃脑地絮叨着不知所云的古文。于是乎,编辑们对着长篇大论,个个是汉字却终究不得其解的论文,心里默默地说:“有话不会好好说?”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5篇

原因何在?自己喜欢语文有多深?

反思让我清醒。我发现那段经历之所以痛苦,实际是自己戴着镣铐在“跳舞”。这“镣铐”“加身”,除了考试指挥棒的辐射之力使然外,更多的原因是来自语文感觉的缺失。

语文的感觉是什么?我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我知道,语文的感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语文的感觉在与人的交往中,在阅读中,在思考中,在人的喜怒哀乐中……还在表达中。语文的感觉是不能用现代科技的理性原则来界定的,“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或许就是语文感觉的最高境界。于是,我决意与学生一起寻找语文的感觉。

在谈话交流中寻找语文的感觉。我曾与初中一年级的新生探讨“什么是语文”。学生的回答大多局限于对“语文课本”的认识。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努力引导学生从对课本语文的认识中走出来,进入另一种语文,即对生活中语文的认识。谈话目的是启发学生发现身边的语文,以这次讨论活动为例,帮助学生建立语文“无处不在”、“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并在此后的课文教学、对话交流中不断复习、强化这种意识——语文的感觉:是观察,是阅读,是认知,是思考……

在随笔中寻找语文的感觉。随笔,既是学生运用语文、陶冶情操的最好场所之一,也是观察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窗口。对于学生的随笔,我每篇都看,除了在学生文后做批注外,还在我的批阅手记中做好详细的记录(教师的随笔),以供定期交流时用。在交流中,我没有对学生的随笔简单地作优劣评判,而是从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差异,对生活观察的粗与细、感受的深与浅入手分析,启发学生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分析中努力使学生明白,随笔的得失,除了遣词造句受语文知识左右外,还在观察、分析、判断问题中深受语文能力的牵制。文笔的生动,词句的精彩,要在看到作者词汇丰富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作者思想的丰富与睿智。让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词汇是显性语文,易被我们觉察,而思想修养及方法、睿智是隐性语文,却常被我们忽略。此时,学生们在随笔中的优劣得失,便成了大家深入浅出地观照语文的镜子。在与学生交流随笔中,我似乎有太多的新思维、新观点产生,也感到语文的魅力正充实我生命的活力。同时,从学生们热情的表现和爽朗的笑声中,我分明感到:我们师生正在一种快乐的语文感觉中——这种语文的感觉是感悟,是发现,是创造,是美!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6篇

演讲的特定目的和内容是决定演讲时限的本质因素

任何演讲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人们据此一般把演讲分为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社交礼仪、专业比赛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演讲对时限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

人为限制。比如比赛性演讲,”比赛”就是在特定的目的下,机关、单位或者团体、组织为了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而集中组织多人参加的演讲活动。为了防止参赛者因信口开河而浪费时间,一般都有”三至五分钟”这样的明确要求,参赛者虽或多或少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但不得不按这个特定的时限要求精心准备。一旦出现超时现象,就会削弱演讲效果从而导致”失分”。又如在一些国家的公众性发言场合,为了防止一些”雄辩家”漫无目的的长篇大论,还采取手拿冰块、打铃警告、单腿站立这样一些”新奇”的办法,这也是人为限制演讲时间的表现。

非短不可。如社交礼仪类中的欢迎辞、贺辞等,主要讲究规范性、程式性和礼仪性,大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冗长罗嗦,就会显得”失礼”而贻笑大方。比如在文艺晚会上,观众对精彩节目望眼欲穿,此时若有不识时务的领导或”贵宾”手执话筒就老掉牙的所谓”意义”唠叨个不休,一定会引得嘘声四起,从而影响了演讲的效果。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7篇

从去年7月开始,从SMG调任上海市委、市政府任职的黎瑞刚开始了身份变化,从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变为官员。但在过去半年间,黎瑞刚重回商业领域的传言却按捺不住。最新的传言是,黎瑞刚将担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尽管这一消息还有待官方证实,但是能够推断的是,黎瑞刚依然未放弃打通国际与国内、政府与商界来推动中国传媒业国际化、商业化的道路。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俗称“大文广”(SMEG),下属单位除了为人所熟知的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俗称“小文广”,SMG)之外,还包括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网、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视广播集团有限公司(STR)等以媒体为主的资产。如果黎瑞刚担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的传闻属实,比起前任职位,黎瑞刚将获得更大的空间以实现其媒体抱?负。

黎瑞刚将获得更大的对于娱乐产业制作的空间。在SMG制播分离后,娱乐版块成为了其商业化最好的试点。然而自从黎瑞刚被调走之后,目前该板块的盈利水平还距离湖南卫视以及江苏卫视差距颇大。在上海,影视娱乐业依然有足够空间可做,譬如东方梦工厂项目即为黎瑞刚推动。他的回归,除了能够重新推动娱乐板块的商业化之外,还能够利用集团旗下的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发展电影产业化。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厢记》;《熙德》;父权;名誉;王权

《西厢记》与《熙德》两部作品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关于爱情和名誉、父权、王权的较量,最终男女主人公在看似胜利了“名誉、父权、王权”的结局中获得爱情,体现了父权的绝对性、名誉的重要性和王权的至高无上。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西厢记》曲词华艳优美,意境诗意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代替的史诗般的作用。《熙德》作为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作,体现了17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向绝对君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

一、都是由父权引发的悲剧

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体现了父权作为封建家族的家长对其家族中的一切人和物拥有最高支配权。特别是在儿女婚姻上,不管是《西厢记》中已亡的崔父的指婚还是《熙德》中的施曼娜之父对女儿婚姻的据顶作用,都是强调了父亲在拥有绝对的儿女婚姻支配权。

“孝”之道,毋庸置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之物,是值得的推崇的。《西厢记》中,为了守“孝”,崔莺莺才暂住于普救寺,这才有张生初见莺莺,便被其美丽容颜撞破了心扉,于是改变了游赏寺院、浪迹天涯的初衷,专心一意地追求莺莺。然而,小女莺莺曾于“老相公在日,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就算是张崔两人两情相悦,就算是张生救了这一番人的性命,崔夫人必须尊照亡夫之言,所以有了“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关于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在中国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西方也同样有类似与此的真理,施曼娜也是需要父亲对自己爱人的肯定和对自己婚姻的同意的。因为一掌之仇,唐罗德里格不得不为了父亲的名誉挑战自己未来的老丈人。纵然喜欢施梅娜胜过自己的生命,但父亲的名誉胜过了施梅娜,达到父亲要求后的满足定能战胜内心的痛苦。在维护封建道德的17世纪,父之命难违。

由于父权绝对性,所以悲剧产生——张崔相处于同一屋檐之下,却不能真正的在一起,相思折磨二人;施曼娜与罗德里格因父亲对婚姻的肯定所以更加相爱,更加确定对方,但却又因为罗德里格必须遵守父命和爱人的父亲决斗致其死亡,爱有多深,恨有多深,矛盾有多复杂。

二、名誉都很重要

名誉犹如带着光环的帽子,因为不同人对它有了同样的热切期盼,所以愈显重要。不管是在西方各著作中,还是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名誉都为众人追求之物。作为中西方的名著,《西厢记》和《熙德》也无不例外地在人物形象中体现了对名誉的追求。从婚姻的开始到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历程再到最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名誉贯穿始终。崔母对茵茵婚姻的态度变化和施曼娜父亲对罗德里格的欣赏,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配得上。在封建道德社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只有一个——门当户对。

细看《西厢记》中崔母的态度转变,把女儿嫁于郑恒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完成亡夫遗愿,还有的就是郑家家世显赫,符合崔母对名誉的要求。其后,面对叛将孙飞虎将普救寺层层围住的局面,崔母危急中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予他”,心中定想“能击退贼军之人,必不是非凡之人”。然,却不料,穷困书生张生借朋友杜确之力逼退贼军。张生虽乃礼部尚书之子,但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身一人在赴京赶考路上,根本就不是崔母的理想女婿人选。最后同意张崔相恋,但是得有一前提,那便是张生必须考取功名后来与莺莺相见。

“我们只有一种荣誉,而姑娘多的很”。在《熙德》中,名誉同样也是无处不在。“不是我的欢乐全部凋零,就是我的荣誉布满污点。一个使我不幸,另一个又害得我有愧于生命”。名誉和生命相连,更何况,若是名誉受损,不只是施曼娜不再爱“我”,“我”的家族、“我”个人的仕途将被蒙上污点。即使是面对施曼娜的父亲,依旧叫嚣:“谁敢叫我失去荣誉,谁就怕把我杀死!”施曼娜纵然是美丽的,罗德里格是深爱着她的,然而,“我的名誉要我亲手捅他那么一家伙”,所以情人和名誉相比,罗德里格更爱的是自己的名誉、父亲的名誉、家族的名誉。

三、王权都是至高无上

欧洲17世纪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封建势力最为强大的法国,法国成了一个统一的等级制度深严的君主立宪制典型国家,严谨整饬的古典主义戏剧是对恣肆的文艺复兴戏剧的反驳。这就注定了古典主义戏剧必定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无一处不体现王权的至高无上。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君主的专制权更是无限的,王权至上,文人武士对功名的追求无一不是为了获得皇帝的认可。君王处于社会家族构成的最高顶点上,以“君王乃民之父母”的思想来行使权力进行统治。

作为反封建等级制度的名作《西厢记》其实是难逃封建君王制度的“魔掌”和王权的至高无上的。虽然作品中,根本就没有“王”的出现。在张生的一生中,从对功名的追求,到获得功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张生对至高无上的“王”所推崇之道的呼应。最后在看似爱情和个人努力“战胜”了封建制度,可是这战胜的直接因素是获得了“王”赐予的功名。张生获得了功名,凭借这功名可以与莺莺门当户对了。这功名虽然是经过个人努力,在封建制度的那时、君王的权利的绝对的,人们的爵位功名终究是必须获得皇帝的批准,所以,圆满的结局还是“王”赐予的。

在《熙德》中体现王权至高无上之处比比皆是。唐狄埃格和唐高迈斯矛盾的产生是因为唐高迈斯不满国王聘请唐狄埃格为太子师傅,王是至高无上的、是绝对正确的,唐高迈斯是不能向王提出异议,才有了与唐狄埃格的争论。施曼娜两度请求国王赐杀罗德里格,寄希望予英明的王,这里不讨论她在请求国王时的矛盾心情,只说她的行为。父亡,请国王允许自己报仇,请国王帮自己报仇,视“国王”为父母,对国王的完全信赖。

文学常常是为政治服务的,传统思想、成长氛围总是能影响作家的创作。就算是第一个提出“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的王实甫先生在《西厢记》中,同样的于细小微妙处难脱封建专制制度影响。17世纪的法国是一个统一的等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文学上古典主义盛行。高乃依先生打破了创作的“永久不变的原则”——“三一律”但是,强大的封建势力无一处不在作品中显现,《熙德》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的扭曲舞者。文学是无国度的,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往往总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所以王实甫先生和高乃依先生笔下能够跳动着的相同的音符。

【参考文献】

[1]翁敏华,陈劲松.四大名剧精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段启明.西厢论稿[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安意如.观音[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江伙生.感情的结晶 理性的胜利——试论高乃依的《熙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