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紫谷伊甸园

紫谷伊甸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紫谷伊甸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紫谷伊甸园范文第1篇

走进羚羊谷

乘坐着印第安人驾驶的简陋的皮卡,我们在热浪滚滚的大沙漠里颠簸前行,感觉就像一头钻进了酷热的火炉,眼前的沙地、沙丘仿佛都被热浪烧烤成了鲜艳的红色。四周人烟杳无,几乎寸草不生,很难想象这里会有羚羊出没。但我们要去的地方就叫“羚羊谷”,它在亚利桑那州北部,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忽然地表上出现了一条不太显眼的裂缝,仿佛一条游动的蛇,曲曲弯弯向前延伸。印第安向导告诉我,这就是羚羊谷,准确地说,是下羚羊谷。

我们半信半疑地下车,顺着这条仅能容一人勉强通过的裂缝,战战兢兢地往地底下走去,不知道这下面究竟藏着地狱还是天堂?

走着走着,热浪骤然间消失了,空气变得清新凉爽,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一个大自然的艺术杰作。

它犹如一条缩小的峡谷,底部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有时狭窄得必须侧过身子,紧贴着石壁匍匐着才能通过,有时宽敞得能站下十几个人。最精彩处是在峡谷的两侧。两侧的石壁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石壁上布满了浅红色的细密的纹理,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质感。

大自然就像是一个伟大的画师,竟将石壁“绘画”得时而像汹涌的波浪,时而像搅起的乳液,时而像奔腾的激流,时而像飘逸的绸带,时而什么也不像,只是一幅幅线条奇幻的抽象画,令人浮想联翩,惊叹不已。

最奇妙的是光线。峡谷中没有安装电灯,所有的光线都来自几十米高的峡谷顶部。那光线从地表的狭小裂缝口曲曲折折地照射下来,经折射而映照出各种绮丽的色彩。于是在我的相机镜头里,有时呈红色,有时呈紫绛色,有时呈橙色,有时呈湛蓝色,有时呈金黄色……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岩石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大自然的画笔竟然将羚羊谷的石壁描绘得五色缤纷!色彩与光影相搭配,更造就出无与伦比的立体感与幻想空间。

我闯入了一个神话世界,一处只有神话里才会有的美景!大自然就像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用它鬼斧神工的“刻刀”,将峡谷两侧的岩石凿刻得宛转起伏,凹凸有致,奇妙莫测,宛如中国的太湖石、灵壁石,那抽象的造型仿佛什么也不像,又仿佛什么都像。走进这里,就像是走进了一条用太湖石铸就的地下长廊。但那岩石上蜿蜒起落的细密纹路,又使它的魅力超越了太湖石,呈现出无比丰富的细节美。

不远处还有另一条长长的裂缝,隐藏在一座红色的小山包上,人们称它上羚羊谷。那里迷人的光影、色彩、造型与纹理,毫不逊色于下羚羊谷。

离开羚羊谷时,我伸头往四处打量,希望能找到一只奔跑的羚羊。印第安向导告诉我,不用找了,这里没有羚羊;羚羊只是一个传说,远古的传说。

我想象着远古的羚羊谷一定是芳草萋萋,鸟语花香,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大自然虽然赶走了这里的羚羊,却为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羚羊谷。这才是大自然留给印第安人的最伟大的财富。

黄石公园的日出

早晨四点起床,五点不到就出门,睡眼惺忪地赶路,为的是看黄石公园的日出。赶到黄石湖边的西大拇指温泉时,天还是漆黑的。虽然6月天了,已进入夏季,可是黄石公园的山坡上,还堆着一坨坨白色的积雪,乍一看去,像一只只银白的小兽匍匐在丛林间。

黄石公园最吸引人的是温泉,但黄石公园的温泉大多是间歇泉,有时激情磅礴地喷发,有时却温柔地憩息。昨天下午我刚来过西大拇指温泉,那时只见一汪汪的平静的水池慵懒地排列在黄石湖边,丝毫不见喷发的迹象,难以想象这里就是温泉。

然而黎明时分的西大拇指温泉,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当黄石湖对岸的天边,浮现出第一抹艳丽的红霞,我看见身边的整个湖岸全都沸腾了!昨晚那一个个宁静的水池,此刻全都喷发出浅蓝色的气浪,此起彼伏,汹涌澎湃。热腾腾的水汽,不光从水池中喷出,有的就从地表的缝隙中喷涌而出,犹如地底下藏着一只只烟囱,正往外喷吐滚滚的浓烟。

当旭日在黄石湖的对岸悄然跃出地平线时,奇迹出现了。原本浅蓝色的水雾,蓦然间仿佛被染上了一层娇艳的橙红,于是整个天空都变红了。数公里宽的湖岸上,几乎所有的泉口,都在争相喷发橙红色的水雾。水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有的温柔缠绵,有的刚劲勃发,有的轻盈飘逸,有的气吞河山,有的像龙卷风一样奔腾咆哮,直冲云霄,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

远远望去,红色的水雾就像无数穿着红裙的婀娜仙子在湖边激情地起舞,艳红的裙裾铺天盖地,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穹。

奇怪的是,虽然热腾腾的水汽遮天蔽日地喷发,但大气的温度却依然很低。我的鼻子被冻得麻木了,鼻涕不由自主地往下流;手指也被冻僵了,几乎握不住相机。估计日出前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但那一刻,我的心是火热的,我的血液仿佛被滚烫的温泉水“裹挟”了,浸泡了,使我几乎感觉不到寒冷,整个身心仿佛都沉浸在这无与伦比的激情与壮美之中。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喷薄的水汽渐渐退去了红色,恢复了云絮般纯白的本色。水雾下的水池却依然色彩缤纷,有的水池是绿色的,绿得像耀眼的翡翠;有的水池是蓝色的,蓝得像迷人的蓝宝石;有的水池是金色的,好似用闪闪发光的黄金砌成。在著名的大棱镜温泉,我还看到了红色的温泉池,池底刻满了细密的红色鱼鳞纹,犹如远古时代的陶器上那种令人浮想联翩的美丽图案。能形成那么多绚丽的色彩,据说是由于温泉中矿物质的含量和品种不同所致。

我醉了。仿佛眼前那一个个水池里,装的不是温泉,而是美酒;仿佛我不是在游走、观赏、拍摄,而是在尽情地吮吸、畅饮,直至酣醉。

不远处一组喷吐着袅袅白雾的温泉旁,有十几头美洲野牛在悠闲地玩耍、休憩。一片田园牧歌般的诗意景象,诱惑着我向它们走去。美洲野牛的外表憨厚,毛色深褐单一,甚至长得有点丑陋。但正是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西部荒原上残存的些许野性,而这正是我想要寻觅的。可是没等我挨近它们,野牛们就警觉地掉转头跑开了。于是我的镜头里,只留下一个个甩着尾巴的牛屁股。在黄石公园的历史上,常常有关于野牛伤害游客的记载。可是我眼前的美洲野牛,却温柔胆怯得像一群绵羊,难道它们身上的野性,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了吗?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在距离野牛一百多米之外远远地观赏与拍摄,无法和它们亲密地接触。在与我们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后,野牛们才安下心来不再奔跑,贪嘴的就低下头悠然自得地啃吃青草,顽皮的就用犄角顶着对方笨拙地打斗,不怕羞的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昵地,懒惰的干脆躺在草地上闭起眼睛打盹……在袅袅升腾的水雾中,它们重又回归了原始的自然状态。

也许,它们是为了保存那份自然的野性才逃避人类的呢。我想。从它们憨厚稚拙的身影中,我仿佛看到了美国的历史。当欧洲人刚来到美洲大陆时,他们为了钱财而疯狂捕捉、屠杀野牛,美洲野牛因此而一度濒临灭绝。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有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拯救野牛,并将残存的野牛送进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于是,美洲野牛才又重新繁衍生息,慢慢恢复生机;于是,才有了我们眼前这片伊甸园般的美景。

我想,人类与自然共处的最好方式,也许是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与自然保持适当的距离,让自然不受侵扰地向我们展示野性的美。这也是黄石公园的早晨给我的启示。

探秘,在西部荒原

凡看过好莱坞西部大片的人,无不为片中美国西部荒原的苍凉与壮美激动不已。那杳无人烟的红色土壤,那一座座耸立在荒原上的神秘石柱,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琥珀色拱门,以及环绕成马蹄状的蓝色的科罗拉多河,无不成为人们心中魂牵梦萦的胜境。

当我一踏上这片土地,第一个感觉是仿佛来到了外星球。这奇异突兀的地貌呈现得那样令人不可思议,真的怀疑自己的双腿是否还站在地球上!

无法解释纪念碑谷里那一根根耸入云天的石柱,真的像是无数座人工雕凿的纪念碑,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拔地而起。可它们却偏偏是天然的,是风吹、日晒、雨淋的结果。为什么大自然亿万年的风雨无情地侵蚀了石柱周围的所有石壁、石块,却偏偏留下了这一根根细细的,犹如古埃及的方尖碑,甚至比方尖碑更加纤细的石柱,使它经年而不倒呢?没有人能回答这千古之谜。

也无法解释拱门国家公园里那无数座巨大的岩石拱门,仿佛出自最伟大的石匠之手,经年累月精雕细琢而成。然而,印第安向导告诉我,没有石匠在这里工作,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绝对难以想象,大自然的风雨之手,为何仅仅摧毁了巨大岩石的中心偏下部分,却安然地保存下了岩石的两侧和顶部?

精致拱门大约是所有岩石拱门中最为迷人的经典之作,高达17米的硕大拱门仅剩下纤细的两根“门柱”和一根“门楣”,组成一副弱弱的琥珀色“门框”,幽雅而无畏地矗立在倾斜着的高大石坡上。难怪它会成为犹他州的标志。最为有趣的是双零拱门。这两座并排而立的椭圆形拱门,远远看去,就像是两只并列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眺望着这片奇异的土地和来来去去的探奇旅人。在这座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里,竟然有两千多座形状各异的岩石拱门云集于此;这奇异的自然现象,用任何科学理由来解释都难免有些牵强。

大自然的奇迹还出现在科罗拉多河上。离亚利桑那州的佩吉小镇不远的一片沙漠戈壁中,蓝色的科罗拉多河几乎拐了一个圆圆的360度的大弯;像用一支宝蓝色的画笔,在陡直的科罗拉多峡谷里,描绘了一个几近完整的圆,然后河流扭过头,继续劈山前行。河流的大拐弯人们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在坚硬陡峭的岩石峡谷间画这样一个大圆,而且开笔处和收笔处仿佛近在咫尺。大自然似乎有意要在这里表现一下自己的艺术匠心,于是放弃了捷径,执意地要在这里绕一个完美的大圈,并甘愿为之付出百倍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