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诛仙结局

诛仙结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诛仙结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诛仙结局范文第1篇

运营公司: 完美时空

官方网站:

目前状况: 道具收费

陆雪琪,《诛仙》原著中女主角之一,一个内心埋藏了巨大的痛苦,有着冰雪之心的绝恋女子。她对张小凡的爱恋和执著让许多玩家为之心酸与感动。那么,在游戏中,陆雪琪又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这期,就请大家跟随南瓜的脚步,寻找游戏中的陆雪琪吧!

人间仙境――青云山

青云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平日里白云缭绕让人无法窥视其真面目。天下闻名的修真门派――青云门就位于其上。而陆雪琪就是此门派的得意门生,同样充满了温雅得宜的淡定之美。

NPC中的陆雪琪

一句“我等你”,她痴痴等了十年。就在云封雾锁,重峦叠峰的青云山上,只有清冷皎洁的月光陪伴着高傲却痴情的九天仙子,仿佛伫立在最寂寞的天边,静静地期待着某些未知的思念。

或许有些事早已注定,注定了只能在空虚的两端彼此抗衡,注定了只是彼此的过客而不是永远。

时装与技能中的陆雪琪

三大主角时装的出现,不但将原著中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到了玩家面前,更带来了强大的特殊技能。

雪琪装技能:傲剑无痕。消耗600真气,攻击周围25米内敌人,并极大概率令其减去三分之一气血,30秒内降低命中率90%,同时自身15秒内获得额外防御效果,冷却时间15分钟。

雪琪装技能可以让合欢和鬼王这类不具备强大群攻技能的MM体会一下群怪的乐趣,并且其在帮战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她所消耗的真气少、攻击范围大,还可以让被攻击者降低命中率90%,这大大削弱了暴击型杀手合欢的优势。如果再减去目标三分之一的气血,用得好一躺就是一大片,可说是帮战中出其不意的制胜法宝。此技能不但能提升自身的防御,还能攻击多个目标,简直就是自保与强攻的完美结合体!

陆雪琪的守护

陆雪琪改行做保镖,守护你的安危!

一些幸运的玩家在之前出售的“龙宫锦图”中获得了“锦鳞”坐骑的同时,九天仙子陆雪琪也随“锦鳞”一同出现,成为你寸步不离的守护神,为你保驾护航!“陆雪琪的守护”限时三天,可以说是相当变态的宠物!之所以说她变态,只因其强悍得甚至超过了许多玩家自身的力量。得到她之后就请选择高于玩家等级的怪物群中用陆雪琪的守护进行群攻,若再吃个双倍,那经验飙升的速度可是相当的惊人。虽然现在已经绝版,但是我们仍衷心期待着她再次出现。

4D《诛仙》任务――伊人在水

所需等级109,领取NPC:南疆小白。

如果能回到10年前的滴血洞,面对张小凡、碧瑶、陆雪琪三人,你心中的天平会偏向哪一边?是对陆雪琪无情的轮回?还是对碧瑶希望的转变?

网游《诛仙》与萧鼎携手打造4D任务,让“如果”成为现实,让玩家亲身体验穿越时空,重历滴血洞。所有的一切从相遇开始,由你来主宰张小凡的结局,究竟是选择碧瑶还是陆雪琪。用自己的力量去见证,甚至左右故事的发展。

诛仙结局范文第2篇

散打主角,各显神通

说到时装技能,就不得不提特色鲜明的三大主角时装,它们不但展现了原著的神韵,更承载了三位主角的性情和处世态度。

鬼厉装造型度:

技能实用度:

鬼厉装技能:凡尘物华。消耗600真气,令自身周围25米内敌人在30秒内致命一击率及致命一击伤害率下降30%,300%,且被缴械,同时自身无敌12秒,冷却时间15分钟。

鬼厉,《诛仙》原著的男主角。曾经那个青云门的单纯少年,用最纯粹的心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在被那个曾救他性命,曾教他无上心法的人背叛后,他看透了世事。怀着对那个绿衣少女的爱恋和怜惜,怀着对那个冷漠白衣女子的留恋和思念,他内心的复杂就像三大门派武学般在他的体内纠结、争斗着。作为鬼王宗的副宗主,一身玄黑色,深沉而冷傲,龙的图腾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大氅的下摆已经有些破碎,在风中猎猎作响,将这个历经种种磨难的男子一身的沧桑切实的演绎。唉,真是自古多情空余恨,最难消受美人恩啊。

鬼厉装已经被广大玩家评价为是技能最好的时装。常理来说《诛仙》的PK世界没有绝对的王者,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只要合理运用都有可能胜利,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天下无敌”。但是身穿鬼厉装的男人这回可真的“无敌”了。来看看这技能吧,自身无敌不说,还能让对方缴械且下降致命一击率和致命一击伤害率,这对合欢来讲简直就是噩梦。如果PK时没有把对方先魅惑而自己被这个技能打到,二话别说,开着浮光先逃命吧……还好它的冷却时间是15分钟,不然游戏平衡就要被破坏了,阿弥陀佛……

此技能任何门派都非常适用,特别是野战中,就连打BOSS的时候,也能拿出来抗一抗,深受各大有钱男同胞的喜爱。照现在鬼厉装普及的情况看,估计以后PK时男性玩家都是一身黑平平了。拥有此时装后,曾经PK时的软脚虾,腰板硬了,腿有劲了,连走路都是连跑带颠的了,完全是咸鱼翻身啊!非要给鬼厉装一个评价的话,我只有一个字“赞”!

雪琪装造型度:

技能实用度:

雪琪装技能:傲剑无痕。消耗600真气,攻击周围25米内敌人,并极大概率令其减去三分之一气血,30秒内降低命中率90%,同时自身15秒内获得额外防御效果,冷却时间15分钟。

乌黑的长发上,绑着雪白的发带,淡紫色的腰带上绣着精美的图案,飘逸的裙摆更是随着洁风微微舞动,让天地万物都为之动容,迷恋着她的身影。她就是陆雪琪,《诛仙》原著女主角之一,一个内心埋藏了巨大的痛苦和纠缠,有着冰雪之心的绝恋和痴情的女子。由干冷却时间是15分钟,所以雪琪装在平时练级中,除了可以让合欢和鬼王MM体会一下群怪的乐趣外,几乎没有什么太突出的效果。不过,它在帮战中的用处却是大大滴哦!我们来详细的解析一下吧!首先,它所消耗的真气少、攻击范围大并且还可以让被攻击的人物降低命中率90%,这一点尤为重要,90%的命中率可不是个小数值了,不管你装备有多好,打不中对方照样如隔靴搔痒,毫无破坏力。如果再不幸一点被减去了三分之一的气血,那不仅打不到别人,还可以深刻体会一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凄婉哀怨。帮战本来就是混乱的,谁打谁往往都还没看清,人物就已经躺下与地面玩亲密接触了,所以出手快、狠、准是制胜法宝。而这一招不但能强化自身的防御,还可以攻击到多个目标,用得好一躺就是一大片,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往人堆里冲,做一回人肉炮弹…死也要死的壮烈,死的潇洒,死的别出心裁……

碧瑶装造型度:

技能实用度:

碧瑶装:碧海情痴。祝福自身和目标对象,令其30秒内暴击增加5%,并减少受到的伤害25%,减免总量不超过其级别的1000倍,对自身分别为75%和3000倍,冷却时间15分钟。碧瑶,纯真无邪,调皮可爱的鬼王宗千金。她为张小凡挡下诛仙剑阵,以至魂飞魄散!张小凡为她,化身鬼厉十年寻医,却最终未能救她生还。

这一结局,是千万“诛丝”心中隐隐的痛,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在《诛仙》的游戏世界中穿上碧瑶的浅绿衣裙,化身痴情少女,再度翩然起舞!不过对于这款时装的造型玩家却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觉得颜色清新,款式飘逸,尤其头顶盘旋的小蝴蝶很梦幻。另外一种却觉得这时装看起来有点像大葱叶子,并且还戏称为“村姑装”。个人的审美理念暂且不论,还是先看一下它的技能效果。

相对于前面两款时装,碧瑶装的技能目的在于守护而绝非攻击,这大大体现了原著中碧瑶为爱牺牲的精神。这款时装南瓜本人就有,所以比较清楚。个人感觉在抗Boss和PK时比较实用,平时打怪没有太明显的辅助效果。不过这是目前开放的唯一一种能和别人分享的时装技能,“碧海痴情”,仿佛一句守护的咒语,将自己或那个想保护的人,细心呵护。个人感觉,如果让天音MM穿上此时装,再配合上天音门派自身的一些祝福技能,做一个队伍坚强的后盾还是不错滴。

情侣同心,柔情蜜意

栖风装与腾龙装是以“情侣套装”的姿态出现的。其造型设计和颜色运用都有很浓厚的中国风。个人感觉是很漂亮的一套,能体现出“龙凤呈祥”的意境。但由于上架的时间太短,很多玩家都没有买到,有些怨念。

栖凤装造型度:

技能实用度:

栖凤装附加“情侣技能”郎情妾意剑:附加攻击力为自身当前气血和真气总和的2%,并立即清空目标真气,且在接下来的60秒内令目标持续减少真气,总量为目标气血和真气上限的3倍,同时有33%概率令其无法使用普通攻击,冷却时间15分钟。

栖凤装注重打造女子优雅、高贵的气质。一只金色的凤凰在头顶上展翅欲飞,裙摆上潇洒、精致的流云图案更是优雅而独特完美的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瑰丽。

很多MM都对此款时装相当的钟爱,原因无他,此时装在造型和技能上都堪称经典。这个技能非常适用于PK当中。大家知道,鬼王宗的技能“迅雷斩”配合天书的“雷鸣”可以抽取目标人物真气,这让无数的玩家在PK时对鬼王怨念极深。虽然更新过后抽取真气的几率稍微调整了一下,但还是让其他职业的玩家有些难以平衡。嘿嘿,不过现在只要有了柄凤装的时装技能,其他职业的玩家也可以体会一把抽取别人真气的乐趣啦!并且跟鬼王技能不同的是,它是攻击远程单个目标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何种职业都不用跑到对方面前就可以旋展,这可是大大提高了自己PK的优势哦!并且那60秒的持续减少真气也非常的变态,如果再不幸中了魅惑又中了那33%的概率而无法使用普通攻击,基本可以放开鼠标欣赏PK史上最无奈的死亡方式了……

腾龙装造型度:

技能实用度:

腾龙装附加“情侣技能”情意绵绵刀:附加攻击力为自身当前气血和真气总和的2%,并令目标且在接下来的2分钟内每2秒减少5%最大气血,且移动速度和所有抗性下降15%。冷却时间15分钟。

腾龙装的亮点在于帅气、尊贵的肩甲设计。用琉彩的黄金仿照龙鳞的形状打造出一对飞翼般的肩甲,黄金色的流苏洒在后背上,伟岸、阳刚又不失华丽的王者之气。《诛仙》中除了结婚礼服很少有暖色系的男性时装,这款时装恰到好处的弥补了这个空缺。

诛仙结局范文第3篇

中国的剑和仙

中国的神话故事非常繁多,但却很不成系统。别看玩家们似乎没少和神仙什么的打交道,其实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在中国神话的设定中,神和仙概念有区别,妖和魔定义不同,鬼和怪也不是一回事。要想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当然如果你对两部通俗神话名著《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仔细研究―下的话,倒也能发现其中一些端倪。不过中国的玩家是出了名的浮躁,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哲学思想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的东西,没有多少人会仔细研究其中的门道。

民国的时候出来一个奇人叫做还珠楼主,在中国神话的营养滋润下,这家伙用洋洋洒洒的五百万字著作了一本大部头小说一《蜀山剑侠传》。在这部书中,他把剑这个百兵中的君子与仙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传奇撮合到了一起,于是神州大地便涌现出了不少剑仙。蜀山一书塑造了成百上千种妖魔鬼怪,给未来国产游戏的制作提供了太多小角色和BoSS的素材。更为深远的是,它在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的大潮中还催生出了《诛仙》、《仙路烟尘》这些作品。剑和仙经过千年沉淀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如今又以游戏的形式来向世人传播这种文化。《仙剑奇侠传》也好,《梦幻西游》也罢,都是中国剑与仙文化的最直接体现。

西方的剑与魔法

中国有剑和仙,西方也有剑与魔法,而这两者在衍生过程中其实还都很接近。西方的剑与魔法也是以遥远的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为基础。只不过人家那边的神话更加系统一些。因为底子好,所以西方人在创造奇幻的时候要比咱们看起来更加严谨一些。大家最为熟悉的《龙与地下城》就是其中的代表,整个一个大框架就在那,游戏厂商们拿过来就能用。宝剑、恶龙和城堡是西方角色扮演游戏中最常见的背景设置。大家不妨回想―下最近的欧美角色扮演大作,诸如《龙腾世纪》、《上古卷轴》之类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属于剑与魔法这个范畴的。而剑和仙同剑与魔法,其实说白了在本质上并没什么太大差异,只不过是中西形态不同罢了。

人家的游戏产业发达,游戏公司吃得饱喝得足。而国内的单机游戏厂商呢,基本都是苟延残喘。饱暖方能思欲啊!在没解决生存问题之前,那就得优先保证产品盈利,而产品盈利的先决条件,还是要少冒险,多玩自己熟悉的文化,多做自己熟悉的领域,所以对国内单机厂商来说,剑和仙最稳妥,不光自己轻车熟路,玩家也容易接受。想想20世纪90年代大环境好的时候,国内的单机游戏题材不也百花齐放的吗?再说说网络游戏,其实厂商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网游对世界观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整个游戏架构体系要成熟、完善,剑和仙是中国沉淀了几千年的东西,自然得勇挑重任。瞧瞧世界第一网游《魔兽世界》,暴雪用的还不是剑与魔法那套,为什么它不做个“星际世界”呢,恐怕暴雪也知道,剑和魔法是西方奇幻文化的代表,群众基础好,影响范围深,科幻什么的都是后生,不那么给力的。

剑和仙还得找出路

诛仙结局范文第4篇

学界对于“网络文学”概念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本研究认为,可以将网络中出现的文学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文学文本,另一类是离开网络文化或技术就无法实现的文学形式,暂且称之为“网络化文学”。当前被广泛谈及的“网络文学”主要指借助网络平台首发的传统文本,如《小兵传奇》、《搜神记》、《佣兵天下》、《诛仙》、《鬼吹灯》、《盗墓笔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这些作品只是发表形式从“纸媒”走入网络,其文本性质并没有受到根本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网络,一旦有合适的机会,这些作品同样可以面世。至于作品发表的门槛高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作品传播的影响力等问题与文本本质是两回事。此外,网络时代出现的诸如帖子、段子、博客、微博等“非传统文体”并非新文体,只是以不同形式发表在网络中的文学作品,即博客可以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写小说杂文;这些网络文体离传统文体并不远,依旧以静态图文为信息载体,基本上是传统文体在网络中的衍化和变形,如,配图的网络诗歌从客观上看其文学效果与传统上报刊杂志中发表的配图诗并没有本质区别。另一类是指与网络文化或网络技术共生的新文学形式,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该小说之所以被贴上“网络文学”的标签,不仅因为发表平台是网络,更主要的原因是该小说反映了在当时看来非常新鲜的网络文化;作品讲述了男主人公的一段网恋经历,文中不仅运用了网民熟悉的网络语言,如“:)”[1],而且主人公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是网络流行语。此外,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还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呈现出动态的文学形式,如配有MV的散文、flash呈现的诗歌等,真正体现出多媒体艺术在文学创作中的巨大影响力。虽然此种多媒体艺术与文学结合的形式在目前看来仍稍显稚嫩,因为这类作品一旦离开网络文化背景和网络传播手段,其意义就会消亡;但是,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参照电影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最初用于科学研究的摄像机通过与广义的文学相结合,已成长为今天席卷全球的电影文化工业。事实上,一些网络游戏已经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游戏中的人物设计、剧情、任务等等都离不开文学脚本的参与,有些文学作品也以网络游戏为创作背景,例如“魔兽”系列小说。

从以上网络与文学的两种关系来看,一方面网络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学则通过吸纳网络文化和技术不断丰富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与其说网络是文学的革命,不如说是传播媒介的革命,网络文学则代表了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本身的革新实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文学作为人类传递和记载信息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式不可能置身事外,在文学类网站中,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中罕见的文学繁荣;尽管传统出版方式的缺席导致网络文学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但仍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即使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不能成为经典,也未必逊色于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例如红极一时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作品就是通过网络走进了读者的视野。作者借助网络发表作品时,可以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达到既激发创作灵感又推广作品的双重目标。尽管传统媒体也存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网络使得这种互动变得更加直接与快捷,我们甚至能发现读者评论对作者写作思路的影响,以网络连载小说《盗墓笔记》为例,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通过留言提出疑问,作者更新作品时往往会进一步解释或更正这些问题,例如,读者留言“天真同志,您的打火机哪买的?质量好、久烧不坏,俺也想买,充一次气能用好几年吧?”[2]作者在后文中就提到“我手里的这一款××能够持续燃烧照明,但是已经烫得我只要往上再捏一点就捏不住,从桌子上找了块破布,包住继续使用。”[2]还有一些作者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不断调整写作思路,有时候甚至偏离了最初的写作意图。这种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因为带给读者参与感,从而获得了读者更多的关注。另外,贴着“真实经历”标签的文学作品也非常吸引网民的眼球,这种“直播帖”式的作品能够满足读者的窥私欲和好奇心,进而引发讨论或共鸣。一般来说,选择网络发表作品的主要是年轻作者,其读者也大多为年轻人,作者和读者群体的性质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呈现出年轻化的基本特点。例如,反映年轻人生活经历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失恋三十三天》、《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还有以年轻人中普遍流行的文化为创作背景的作品,如《悟空传》等。由此可见,正是基于年轻人与网络的亲密关系,网络文学作品才具备了现在的基本面貌,而这类作品被评价为庸俗肤浅,或许正与作者年轻化有一定关系;但是,文学阅读贴着个人行为的标签,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往往存在不同的评价。另外,网络作品的发表主要依赖作者对其作品负责,这也导致网络文学作品被认为水分大;但是,传播令人不忍卒读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网络的专利,传统媒体依然生产着大量的文化垃圾。

随着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传统出版商与文学网站已从最初的各自为战发展到当前的密切合作,许多网络发表的文学作品会通过“纸媒”再次出版,这种现象也证明,网络传播和传统媒体在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作品获得认可和经济收益的方式不同而已。适度的经济刺激往往能促进事物发展,文学也不例外。文学网站成为文学传播的新渠道,网站通过积极经营扩大影响力,与作者签约进而获得作品首发权,再向读者收费以实现经济效益;在这个效益链条中,只有优秀的作者才能获得签约的机会,也只有吸引人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心甘情愿的付费阅读。事实证明,以稿费为目的的“网络”未必不是好作家,关键是能够交出优秀的稿件;对于很多作家而言,网络在作品审查方面至少在当前形式下还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所以,通过网络传播文学并不是文学的革命,而是传播的革命,如同人们从买报纸看新闻到上网浏览新闻一样。对于暂且称之为“网络化文学”的另一类网络文学形式而言,这种离开网络文化或技术就无法实现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以网络文化为创作基础的文学,这类作品或描述网络时代特有的情境,或采用某一类网民群体才能领会的语言进行表述,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网游》系列等。如何评价这类作品恐怕只有熟悉特定网络文化的人才最有发言权。

鉴于此类网络文学语境的特殊性,普通文学评论已经无法胜任,例如有些网络游戏的专业术语,如果不了解具体语境,圈外人甚至无法理解作品的内涵。另外一种是与网络技术共生的新文学形式,这类文学作品属于广义文学的范畴,它们产生于网络时代,融合了多媒体技术,大多以动态形式在网络上呈现,例如由飞动变化的文字拼贴的诗歌、点击不同链接会出现不同结局的小说、背景随配乐变换的散文等等,尽管存在争议,但这类文学作品在网络之外的媒介中是看不到的。由此可见,这种“网络化文学”打破了文本的静态呈现模式,增加了时间感、阅读不确定性和直观的视觉冲击;不但要求以传统文学为基础,更要求融合多媒体制作技术,且作品的呈现效果还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者往往难以单独完成此类作品的创作。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这类作品未来的呈现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或许有一天出现“全息田园诗”也未可知。

我们无法准确猜测文学与网络技术未来的融合趋势和形式,但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还是有迹可循。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大结局》的后记中简述了自己与文学的故事,这个最初通过网络发表作品并获得极大赞誉的作者,谈起儿时的读书经历,即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自己如何在书本和故事中寻找快乐。回顾文学史,文字在变,文字的载体在变,作品的形式在变,但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没有变,即人们称之为“文学性”的内容,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无论如何,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产生相应的文学现象,我们所经历的网络时代,在今后的文学史中也会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章。至于后人如何书写,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会记得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和有趣的尝试,只有经历时间的沉淀,最终超越传播方式的界限和文学奖项的得失,才能使得网络文学汇入文学史的河流。

诛仙结局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文学;悖反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2―0164―04

“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①从网络文学、电视文学到手机文学,新媒体不断改写文学的存在形态,催生出各种新质文学,这些新质文学以一种狂欢的杂糅方式,不断整合着文学的生产与消费,而其最突显的文学征候就是呈现出一种悖反式的存在。

一、主体彰显与主体间性共存

在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中,其写作主体最初的特点就是主体性的彰显。网络文学摒弃了传统文学为人生、为社会而铁肩担道义的重荷,信奉一种“我写故我在”的自我诉求满足欲。宣泄自我、抒发自我成为网络写作疏离社会感知的主要手段,在自由、开放、匿名的网络空间里,网络写作更多从自我心理感觉出发来感受世界,强烈的表达欲望使网络写作视野更多地圈定在个人的“自我”世界中,写作是一种自况性的价值展示。早期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作品大多是个人心情故事的呈现,如蔡智恒、安妮宝贝、邢育森等人的早期作品,无不浸润着的身影,展现了特有的心路历程,展现的是个人的小社会。早期网络作品更令人难忘的是一些女性主义者大力张扬个性的宣言式写作,如卫慧、棉棉、木子美等,她们在网络中释放着“力比多”,字里行间充盈着欲望,膨胀着“私人化”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情趣,写作中主体显性在场。

但技术与文学的合谋很快打破了在网络里唱独角戏的“话语霸权”,读者借助网络技术便捷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局面,自成一体的主体性被读者打破。读者跟帖评论,指点作品得失,催促赶快“更新”,预设作品结局,读者的实时反馈直接影响构思,左右作品的情节方向。这种读者与的互动,改变了“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增强了写作主体的间性。

当资本参与到技术与文学的合谋中时,网络文学产业化更是生发了更复杂的主体间性。产业化的表征之一就是各文学网站把点击率作为第一需求,而玄幻、穿越、等类型化作品总是占据着各文学网站的周榜和月榜,这就造成了一种“定制式”的写作,人物脸谱、角色分工、情节悬念、环境场景等各要素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这就使得流水线的写作成为可能。写作的主体间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作品由网络“写作团队”来完成。“写作团队”互为主体,成员之间不断调节自我,融入他者,从而形成新质或异质的写作主体。如网络郭妮的写作,就是聚星天华团队的合作,这个团队集合了二三十个编辑在图书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收集资料,设计故事,草拟框架,安排人物情节。郭妮借助团队力量进入了

马克・波斯特在指出互联网时代意味着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更大的改变后,强调“点明作者/主体在社会空间中的重构”②。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一些传统作家还在坚守文学的启蒙性,其主体的内省性依旧散发着浓烈的社会意义;而更多的网络,则在分工性的、模糊身份的机制中,把文学以商品的形式向娱乐靠拢,远离个人的独创性,而以团队的杂糅性进行间性写作。我们在思考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时,更需要思考这种间性写作,会为文学创作带来何种影响,会如何重构文学写作的新秩序。

二、超级长篇与文学零食齐飞

随着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发展,网络小说的超级长篇成为主流。在现行的收费阅读模式下,作品达到20万字才能上架销售,们只有拉长篇幅才能盈利。特别是一些热门小说,还得保持每天两到三次的更新频率、每天四五千字的更新速度,这些因素导致网络小说的长度不断被刷新。

超级长篇小说迅猛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超强的吸金力。只有不断更新的超级长篇小说才能在很长时间内把读者“套住”,以此维系稳定的读者群,以此吸引以点击率作为重要参考的广告商跟进,文学网站从而收取巨额广告费。同时,超级长篇小说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发酵,影响力愈来愈大,在实体出版和数字化出版、游戏改编和影视改编等方面还能赚一钵,从而使文学网站和持续收益,因此,一些超级长篇小说持续更新的时间达到一两年,甚至更长。超级长篇小说在网络、文学网站、出版商、影视投资商、游戏制作商的合力作用下,甚至在盗版书商的“努力”下,得到极速发展。

超级长篇主要是幻想、穿越、言情类小说,用全本、前传、外传、番外等作为表现形式,把现代与古代背景、异域与本土文化拼贴起来,以宗教、神话、传说混杂为角色原型,用“契约”、“天使”、“骑士”、“恶魔”、“死神”、“吸血鬼”等作为文化标签。超级长篇精心策划故事,以带有浓郁戏剧色彩的构思来推动情节,中国古典小说的时空倒错的叙事模式在以现代科技为引擎的物质社会得到张扬。它把现代人对地位、权力、容貌、金钱等的欲望不加掩饰地大肆表现出来,在公子王孙、江山美人的玄幻、穿越中实现现代人对“话语权”的抢占,从而实现现代人自我优越感的“新程式叙事”。这种“白日梦”的现代套路与模式能长期吸引大批稳定的读者群,实现文学的商业交换价值。许多文学网站推出的超级长篇小说,有着超高的人气和点击率,如《盘龙》、《星辰变》、《极品家丁》、《神墓》、《凡人修仙传》、《江山美人志》、《大汉帝国风云录》等等,都是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超级长篇成为文学网站的立足之本,见证着网络文学产业化的全过程。

而当人们对重复机械复制的超级长篇产生审美疲劳之际,现代媒介再次拯救了现代人的消费欲求。手机文学的兴起,再次印证了文学与现代科技合谋的强大力量。手机文学在手机传播技术和当前文化语境的双重作用下,有着短平快、速笑性、虚拟性、娱乐性、同感性、交互性、段子化、大众化等特性。这些特性伴随着现代人对手机文学的消费,深刻地侵入到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从而构成了一种带有后现代气息的文化现象。

手机文学使大众分享了文学生产的权力,揭示了一种“民主精神”。手机文学把手机的私语言功能转化为公共语言功能,以个体对个体转化为个体对大众,体现了大众文化的特质。大众在手机文学创作过程中得到,这是一种包含了权力分享的。在手机文学生产中,权力、、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力量架构,通过它大众也实现了一种权力欲望。

手机文学满足了现代人快速生活节奏的精神需求,成为调剂现代人生活压力的精神食粮。“作为新媒体文学现象的手机文学,犹如午后茶点,成为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层次的现代人的精神玩伴和‘电子零食’。”③手机文学要吸引读者,就得像好莱坞大片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一样,每一段零碎时间里就要有一个兴奋点。现在的手机文学之所以能拉长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字,让读者一两年时间里都沉浸在手机文学的连载中不能自拔,就是追求一种阅读。手机屏幕小,翻页字数少,这就要求手机文学的节奏要快,文字要简化,这种碎片化的创作风格就是现代技术与消费时代契合的产物。以一种后现代的“文学零食”形态出现的手机文学,正在手机这个小小屏幕上体现着特有的价值,预示着一个新的叙事方式的到来。

无论是网络文学的超级长篇还是手机文学这样的“文学零食”,都在进行一种“优伶化”表演方式,满足了大众文化需求的浅思维、低品味、重影像和即时性的消费愿望。同时,这也是身处现代与后现代边界的人们对于秩序性与零乱性、完备性与片断性、整体性与孤立性、中心性与边缘性、圆满性与分裂性的矛盾统一的混合体现。

三、网络与传统作家互渗

“草根性”是早期网络的显著特征,以起点中文网为例,活跃在这里的有15万多,码字大军中有在校大学生、银行工作人员、网络工程师、医生甚至还有到南非挖钻石的淘金者。④最开始的网络,既痴迷于“自由、民主、个性、恣意”的网络空间,又急于抛弃传统文学创作的种种约束,他们的叛逆与张扬,他们新颖的观念、极具创造力的想象,使得他们更热衷于奇幻、仙侠之类的写作,而这无疑造成了网络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单调与重复。

一些知名的文学网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自身的利益,文学网站必须承担提高能力的责任。由此,一些文学网站对旗下签约的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或引导,比如,起点中文网就举办“网络作家班”来提高网络的文学写作能力。“网络作家班”旨在通过系列专业课程及当代知名作家、文化名人的讲座或采风展示,全面提高网络的人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像当红的网络唐家三少等就参加过这样的培训班。在吸收了传统文学创作的精髓后,网络自觉向传统文学靠拢。同时,一些传统作家被网络文学的热度所触动,或积极评价和引导,或亲自传帮带,为网络的成长鼎力相助。随着新媒体文学产业的兴起,在商业资本的运作下,写作团队的“专业化”、“集团化”、“分工化”成为趋势,网络的文学自觉意识普遍增强。

与此同时,一些文学网站有意识地与传统作家结盟。2008年,起点中文网举办了全国30省(区)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蒋子龙、叶文玲、张笑天、刘庆邦、谈歌、折夫、阿成、储福金等30位省级作协掌门人在网络上摆开长篇小说“擂台”,揭开了传统作家与新媒体融合的篇章。此外,包括海岩、严歌苓、都梁、周梅森、兰晓龙在内的10多位作家也跟起点中文网签约,他们的新作将率先以分章连载的方式在网站首发。“这将使网络小说的类型不断丰富,改变只有‘玄幻’、‘盗墓’、‘吹灯’等类型的局面。”⑤传统作家借助于新媒体传播的契机重获机遇,使传统文学重新“出发”。

传统作家融入网络等新媒体,不只是发表阵地的改变,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作家对文学的看法,使他们转移了自己关注的重点,转向到了感官性的文学,如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陆天明,创作了《苍天在上》、《省委书记》等潮流小说,先锋文学代表人物李冯则改当编剧,先后编有电影剧本《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等。而网络或出于文学自觉,或出于商业考虑,把网上热捧的小说转到实体出版,这使他们必须适应图书审查制度和社会价值实现问题。传统作家与网络的互渗,在实际操作层面和哲学层面都重构了文学的新秩序。

四、线上收费与实体出版共享

当前,文学网站都采取VIP阅读进行收费,这也是文学网站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其通常的做法是小说的前面15万到25万字是免费阅读,之后就是VIP章节,按每千字3分钱左右的额度来收费。读者乐意付费在网上阅读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网络小说实时更新,读者同步阅读带来体验。二是网络小说的种类繁多而全面,能满足各种阅读需求。三是网络文学阅读方便,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都是载体,可随时随地阅读。四是付费低廉,一般来说,网络小说付费阅读只有实体书的1/10。更重要的,新媒体技术带来的革命性阅读更具吸引力,新媒体为读者提供强大的阅读功能,读者可将作品原著、相关资料、阅读争议快速下载收集、归类保存、建立系统的资料库。读者可以通过回放、演示、批注、链接等功能强化阅读体验。读者还能利用新媒体带来的即写即存功能,建立阅读档案,保存阅读心理历程。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立体化阅读,给人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也是读者乐于付费的原因。除了网站外,盛大文学还积极拓展无线业务,通过无线阅读运营平台及与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进行战略合作,向手机、手持阅读器的读者提供无线阅读服务。

文学网站的线上收费是作品的直接销售,而实体出版则是作品的二次销售。出版商意识到了网络小说是一个庞大的原材料超市,这些小说通过点击率就能验证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这样就规避了出版的风险,也缩短了出版流程和出版时间。所以,只要有超高的点击率的网络小说出现,便会有书商前去淘金,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品被书商看中并签约。比如《明朝那些事》、《鬼吹灯》、《我的野蛮女友》、《诛仙》等高点击率小说,集结出版后,创造了极其火爆的销售记录,在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上长期占据榜首地位。从2000年到2009年,网络小说的出版量(总印数)每年大约以25%的速度递增。⑥

出版商对网络文学的介入,表明网络原创文学已经越来越被商业包围。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小说的发行显得更加生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占据了主动,实现网络小说永不下架的营销平台开发,在出版环节上实现网站资源的整合利用。如果说新媒体写作主体间性的突显印证了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判断,那么,网络小说的线上收费与实体出版,都是基于市场利益的煽动和诱导,读者成为轰动效应的看客,成为社会集体无意识狂欢的道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新媒体时代,也印证了“读者已死”。

五、小说改编与先影后文互动

新媒体大多是看着动画片、吃着肯德基、穿着运动服、喝着可乐、玩着网络与手机长大的,他们的作品契合网友的时尚情趣,贴近网友的实际生活或幻想生活,因而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一些超人气的网络小说形成了市场效应,那些时尚、通俗、大众化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游戏便成了潮流。

当前,网络作品改编成影视主要集中在几个题材上:第一,穿越与宫戏。这种题材远离现代政治,但折射了现代文化,成为影视改编的首选。《步步惊心》、《后宫甄传》、《倾世皇妃》、《刑名师爷》、《千山暮雪》、《毒胭脂》、《开尽梨花》、《婉若晨曦》、《妃上不可》、《唐朝好医生》等形成屏幕穿越宫戏热。第二,偶像与丝。这种题材以职场与婚恋为源头,以言情为主线,主打青春偶像的成功或底层人物的奋斗。如《裸婚时代》、《泡沫之夏》、《那一夜的蔷薇》、《来不及说我爱你》、《佳期如梦》、《涩女日记》、《大女三十》、《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等,折射了转型期社会各种问题。第三,婚姻与伦理。这种题材联系当下现实,迎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心理预期。如《我的极品婆婆》、《别惹婆婆》、《入城式》、《懒得结婚》、《婚姻守卫战》,一经播出,获得广泛好评。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变革了文学写作与文学改编的先后秩序,传统的改编模式,总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或游戏,但是,新媒体颠覆了这一模式,先有影视与游戏,再根据其受欢迎程度决定是否二度创作为文学作品,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文学印刷体化”。如《我叫刘跃进》、《康熙王朝》、《我的兄弟叫顺溜》便是先有影视后有小说。网络改写影视剧的冲动更强烈,一方面,这样的改写省时省力,对于追求更新速度的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另一方面,这样的改写由于影视剧的人气,会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从而有更高的点击率。

大型网络游戏被改写为文学作品,成为网络游戏文学在当前更为普遍。一是游戏说明书,这种说明书主要用来交待游戏背景,一些说明书的背景叙述细腻地刻画了游戏里的人物、场景,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性,从而独立成为一部网络小说。二是游戏的衍生作品,一些知名的网络游戏,会吸引以此为蓝本进行二度创作,把网络游戏世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三是改编为网游的剧本。一些网络小说被网络游戏运营商看中,对其改编为网络游戏,而改编之后的剧本又有可能成为新的网络游戏文学作品。

网络作品与影视、网游的相互改编,直接扩大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作品以纸质图书、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广告、动漫产品等多种形式融入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来说,借此争取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同,进一步确认其身份。

新媒体在当下社会的渗透力、影响力、传播力越来越大,文学作品必然要汲取新媒体凝聚提炼出的社会信息,以满足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新媒体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释放,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学存在的重新建构。当前,新媒体文学疆域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悖反式征候在各种作用力的催合下,将会产生新质的经典,文学的机械复制依然有着审美化的创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