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足常乐例子

知足常乐例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知足常乐例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1篇

居民心态:知足常乐

从内地来到海口,你的节奏会自然地降下来,说话变得慢悠悠的,做事不紧不慢。

在这个几乎被边缘化的海岛小城生活幸福吗?记者采访多位市民,他们认为,美丽的自然环境、怡人的亚热带气候、低成本的生活,还有便捷的交通环境,简单并且包容性强的社会关系,这些都给人舒缓、安适的感觉。

在这次城市幸福感调查中,海口在自然环境和贫富差距的评价上都是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满意度最高的。

知足常乐,小富即安

海南日报一位资深记者分析,海口居民的贫富差距幸福度之所以这么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具有典型的海岛居民心态:知足常乐。

海口自汉代起,时而属于广西,时而划归广东,后又独立建市、建省。海南本地居民大都在岛上生老病死,相当部分人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海岛。无论是生死婚嫁,都是固定在这个社会系统内完成,与内地鲜少交流,也没有经过太多内地人不得不经受的闯荡与艰辛。

这位记者认为,这里的居民有一种典型的知足常乐或者说是小富即安、与世无争的心态。海南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什么都能收获,不需要费太多劲就能养家糊口,完全没有内地农业生产的艰辛;海口市属于中等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购物、娱乐、出行等方面都较为方便、快捷,居民容易得到满足。

此外,这里的居民没有太多经济利益冲突,社会关系和睦,互助互利,富济贫,强助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社会助学踊跃,2006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60天时间就募集到社会捐款686万元,使全岛超过三分之一的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

来自湖南的李老师说,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也让市民感到轻松。海口城市开放较早,人们较早地接触了市场经济,而且海口作为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形成了一种十分包容的社会环境,无论多么怪异的行为方式大家都可以轻松地接受,随意地相处。

对于海口的工薪阶层来说,实现有房有车似乎并不难。

据统计,海口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21平方米。在海口,住大房子的人家比比皆是,海口很多楼盘都以大户型为主,要想买到四五十平米的小户型不那么容易。

赵先生在海口某事业单位工作不到三年,已经在西海岸一个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套140多平米的房子,因为首付只需十多万元,月供也仅1000多元,对于月收入近5000元的赵先生来说不算很大的压力。他说,生活节省点,再过两年,他还想买辆车开一开。

海口商品房均价为3100元左右,一线豪华海景房每平米也只需4000多元,这样的价格常常让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艳羡不已。

“大学毕业,初到一个地方,仅凭自己的工资很快立足,这不是在每个地方都能实现的。”赵先生说,“海口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

这两年,海口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海口车管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增加的车辆中,以私家车为多。一位市民认为,对于不少家庭来说,七八万一辆的车能够承受得起。

到2006年底,海口机动车保有量为24.8万多辆,每百户拥有6.67辆汽车,与上年同比上涨5A%。

小陈夫妇刚刚加入有车一族。虽然结婚才两年多,但他们俩已经干了不少大事――买房、装修,今年一开年,他们又下决心买了辆城市轿车。

小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丈夫在政府机关,两人年收入加起来不过五六万元,“要在北京、上海,凭我们的收入水平,只能生活得比民工好一点,因为光供房就得花上夫妻俩的全部精力,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又买上车。”

舍得花钱也是一种幸福

海南是经济小省,海口的经济在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也绝对靠后。吃饭财政使得海口市在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更有人戏称,海南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海南省的简称是“琼”字。

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红火。正是因为没有房车的压力,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他们更加热衷于消费。大款有大款的享受,平民有平民的乐趣。

海口人有喝“老爸茶”又称大众茶的习俗,花费10元左右,冲上一壶茶,配上一些小点心,边饮茶边叙情谊、谈家常、交流信息商情。随着海南的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国各地饮食风味及其文化甚至洋快餐纷纷抢滩海口,饮食风味形形,单是消费都还比较大众化。

据抽样调查,2005年海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368元。钱虽不多,但消费支出占了可支配收入的75%。

海口近两年涌现了众多的大卖场、商业广场,个个生意红火,但凡酒楼饭店,口味稍微不错的,几乎天天爆满。

去年11月22日,国际零售巨商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第86家店在海口南亚广场开业,这也是海南市场第一家家乐福店。“一开始我们的确对海口市场低估了。”在进入海口仅两个多月后,家乐福南亚店店长谢夫林开始重新评估这个市场,海口的消费力让家乐福吃惊。

“我们犯了一个小错误。”谢夫林坦承,虽然选择进入海口市场之前,家乐福已经对这个市场进行过详细调研和考察,但依然低估了这个市场。在两个月后,家乐福增加了19台收银机,以尽量缩短顾客等待时间。

“现在看来,消费者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海口商界人士崔阳认为,随着国贸、秀英等次商圈的逐步形成,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也希望就在本区域享受到更好的购物享受。

空气质量全国领先

海口市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2人。这个城市把建设具有热带风光海滨特色、外向型的国际性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2篇

其实,人生在世,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快乐的,然而也正是因为快乐,才幻化出了幸福的概念,就算是再有钱的人,他会觉得自己快乐吗?他会认为自己幸福吗?或许有,但也只是一个极其渺小的数字罢,越是贪图富贵的人,越是不容易满足,哪怕是攀登到世界顶端,也得抬起一只手来捅破那层“最”,这与知足常乐是截然相反的,可越是这样,就越痛苦,然而,换做是一个普通人,用他的眼光去衡量,那还是个数吗?那简直就是妄想的境界啊!于是,他会认为,那个站在巅峰的,便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难道不是吗?他用自己的目光去定夺别人的幸福,呵,那是世界上最最愚蠢的事了吧!天上的仙女,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着绝色的容颜,有着所有凡人都想要的东西,于是,人们便开始认为,她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她们拥有那么多,可是,谁又能想到,她们却是日夜盼着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牛郎织女不就是这么个例子吗?

这些例子,在实际生活中简直数不胜数,当然,你可以说那些人不知足安乐,但你也别忘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标准,每个人的心是属于自己的,你要看的,不是她拥有的,而是她没有而你有的,谁不是希望自己拥有别人所拥有的呢?有些人,掌握了至高无上的光荣,可是,他却希望能有一份安安静静的,平平凡凡的生活。如果说,世界上人们的思想都是一样的,那么,哪还会造就出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天才呢?

你们不可能不知道,托尔斯泰是个大家,文坛上的巨星,一生的成就,那是人们拼个几辈子都拼不出来的啊!可他幸福吗?他当然幸福,他怎么会不幸福呢?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这样的不是吗?而事实呢?他离开人世的地方,你知道吗?在火车站呢!至于原因,相信会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清楚吧!

所以,能衡量人幸福的,只有他本人的眼睛,永远都不要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就像我的祖父母、父母们一样,我与祖父谈幸福,他总是一口认定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不愁穿,不愁喝,什么都不用愁,是啊,什么都不用愁,还有什么能说不开心、不幸福的呢?也就读书吧,呵,可这一说却是不得了,他们认为,世上的职业,最开心的也就属读书了,你也这么认为吧!是啊,不用每天埋头于一大摞的作业,不用理会老师那如刀似的眼神,不用面对父母所谓没有施加压力的压力,不用整天为考试而愁眉苦脸,不用考砸时一个人默默在角落流泪,不用在父母面前装出一个自信、毫无压力的自己,不用!不用!什么都不用!时代,是会进步的,没进一步,便完全不同了,一个人,在面对太阳与月亮的时候,会是一样的表情与行动吗?他们眼中的我,是多么幸福,多么令人羡慕啊,可那是真的吗?没有答案。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3篇

万病皆于心,心态触礁,疾病便会悄然而至。健康源于心,心态良好,才能有健康的生活态度,继而才会有健康的生命质量,最终圆大家心底希冀的那个“百岁梦”。

心态健康与否,对于病人的影响尤其明显。通过自己多年研究及对身边朋友的细心观察,我发现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病了意志消沉,患得患失,极度恐慌,结果导致气血瘀滞不通,疾病快速的发展,病情无法控制。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从财政局退休的老干部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也称癌前病变),一般患者精心治疗半年左右可好,但这个老干部却整整治疗了一年半才好。深入了解以后才知道,由于该老干部精神高度紧张,总是害怕转成胃癌,神经过敏,结果导致气血瘀滞更重,进而影响恢复效果。

另一种是心胸宽阔,正确对待疾病,这样疾病不但不发展,还会一步步的好转。我认识的一个肝癌患者,是一位老太太,心态非常好,她说:“既然有病了,我更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能多活一天就是白捡了一天,我得好好享受这捡来的日子。”老太太在我这已经治疗快十年了,检查肝脏的肿瘤还在,但人活的很健康,还可以做日常的家务。在这里要提醒患有慢性病,特别是重病、恶性病甚至危及到生命的患者,一定要正确面对,积极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健康的心态。

健康的心态能够治病,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却有科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个人的健康与寿命15%基于遗传,8%靠医疗条件,17%受环境影响,但还有60%是取决于自己的(自己指个人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人体健康的钥匙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战胜疾病主要靠自己。这是因为,人体生来就拥有一整套完备而周密的抗病网络,具有强大的自身修复能力。而人体的这种能力,只有在健康的心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诚如《皇帝内经》中所言:“心者君主之官”(人的意识、心态对战胜疾病起决定性的指挥作用),这说明,拥有健康的心态便可避免疫病,长寿永康。

留住漫长的岁月去观赏秋月春风,尽享人间天伦美好,在苍茫的人生旅途中,健康长寿才是最主要的,更要记住身体的健康是由心态来主宰的。保持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不着急、不发火、不贪财、不攀比、不悲观、不生气,乐观豁达,远离疾病,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心态,获得一个健康的体质,那你就会赢得福寿延年、幸福安乐的一生。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4篇

生病了,既要及时医治,又要善于调养,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痼疾(编者注:经久难治愈的病)者,如果注重调养,仍能获享高寿;若轻视养生保健,健康危机必将提前而至。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原要员陈立夫与蒋经国同是糖尿病患者,可前者活到103岁,后者却只活到78岁。论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医疗条件,蒋经国绝不比陈立夫差,甚至处境更为优越,为什么他们的寿命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关键在于两人对待养生保健的态度不同。

陈立夫58岁患上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两次外科手术,并在后半生的政治生涯中受到重创,却活了103岁。他的高寿除了享受到高规格的医疗待遇,还得益于一套四十八字养生真诀。那就是:“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头部宜冷,足部宜暖;知足常乐,无求常安。”因此,高龄的陈立夫至过世前仍耳聪目明,健步如飞,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也是他给人最深、最动人的印象。陈立夫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先沐浴再用早餐,然后在院子里散步500~1000步,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还坚持自我按摩,就是在沐浴时,从头顶到脚心,全身各处,水冲到那里,就用两手心在此部位按摩100下。每次需时约40分钟。他解释说:这是利用水的温热力量以及皮肤的摩擦促进周身血液循环畅通。陈立夫正是凭着这样积极的养生态度与规律、科学的保健方法,最终获得年逾百岁的高寿。

蒋经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被检查出有轻微的糖尿病,医生建议他要劳逸结合,注意饮食,但是蒋经国却回他的医生:看病是你们医生的义务,怎么吃东西和工作是我的权利。此后,他仍然每天吃含糖量高的冰糖燕窝,毫无忌惮地吃各种他喜爱的点心、餐点。由于他的不注意,身体状况不断恶化,最终于1988年死于糖尿病并发多重器官衰竭。他虽活过古稀之年,也不算短寿,但他接受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如能认真听医生的话,科学饮食,可能会多活几年。

通过二人鲜明的对比,无疑可以得到深刻和有益的启示:面对疾病,如果轻视保健养生,始终我行我素,不愿意改变或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就难免招致“坐以待毙”的严重后果。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5篇

来信请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健身科学》编辑部

邮编:150001 电子信箱:xqn-jskx@vip.省略

联系QQ:100682337 飞信群号:37131875 QQ群号:167591966

养生大家谈

生气使我患病,快乐给我健康黑龙江读者刘桂彬

我是一名78岁的退休老干部,退休前因在调研岗位深感受歧视排挤,为摆脱困境,我下决心于1987年53岁时提前退休。由于退休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心情很不快乐。又加之“祸不单行”,在短短两个月内,接连发生了非常不公正、令人生气和无法容忍的四件事,例如:我退休正赶上涨工资,按文件我应涨一级工资,但没给涨。由于生气和心情不好,结果病魔接踵而来,接连得了三场重病,差点要了我的老命。我对短时间内患三场大病进行了认真反思,使我认识到生气、心情不好是导致患病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只有乐观才能健康。因此,我在积极医治疾病的同时,转变思路,调整心态,多想能让自己快乐高兴的事儿,尽可能忘记伤心不愉快的往事。我坚持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我快乐。从此我的病情逐年好转,直至完全康复。

一要知足常乐。我与老伴虽已年近八旬,但身体健康,两人养老金加一起,每月收入近5000元,不但衣食无忧,还有一定积蓄,很知足。三个儿女虽不是大款,也无一人当官,但都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都有稳定的收入,也很知足。孙子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后被深圳联通公司录用。外孙子在北京一家动漫公司任动画师,对子孙们的工作、生活非常知足,我与老伴每天过着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真的太知足了。

二要助人为乐。退休以来,我多次主动向遭受水灾、地震灾区捐款;主动向癌症患者捐款;主动去医院的看望住院的老同志,并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得知社会福利院没订上报刊时,我主动徒步一个多小时,将我订的报刊送给老人们看;得知一已故退休职工遗属领的生活费还是十多年前每月104元标准时,我主动帮助写上访信,在鸡西市纪委、监察局关心帮助下,一次性给她补发了生活费近3000元;当我在大街上遇到老年乞丐讨钱时,我总是将零钱给了老人。我深感在做好事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快乐。

三要自我快乐。我退休后闲着无事,一不爱打扑克和麻将,更不爱跳舞,我唯一爱好就是看书、阅读报刊,经常写一些小文章被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坚持每天看本市、省里和中央电视台新闻。不仅能了解国内外大事,还增长了知识,能活动大脑,防止老年痴呆症。文章被刊登后还会有成就感和快乐感。另外,我感到坚持锻炼身体,注意科学饮食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我已五年没进医院门了。年前进行了全面体检,结果是检测指标完全符合健康人标准。我建议老同志们不妨按照我的方法试一试,健康长寿一定属于你。

夏言点评:前不久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个人去拜访一位高僧,由于走得匆忙忘了带上礼物,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便对高僧说:“不好意思,我空手而来。”高僧对他说:“那你就放下吧!”这个人疑惑不解:“我什么东西也没带来,怎么放下呢?”高僧说:“那你就带着吧!”这个人于是恍然大悟,原来放下即是一种解脱、一种顿悟、一种智慧――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很多身体上的疾病都来自心灵上的烦恼,有些烦恼是别人给我们的,有些烦恼是自然产生的,更多的时候,烦恼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很难达到说放下就放下的境界,我想刘老先生也正是因为这些烦恼带来的三场重病,才能参透生活的真谛,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峰回路转吧。

北孝感的陈世高作保健诗十首,这次跟大家分享其中五篇。

梳头

宜常十指自梳头,

有助消疲醒脑球,

岂止效能防秃顶,

迟来白发是功酬。

运目

运动勿忘两眼球,

左旋右转滚圆周,

霎时闭眼忽睁大,

明目清肝养倩眸。

闭口

闭口勿疑是一功,

舌寻上颚憩牙宫,

均匀呼吸滋调息,

津液自生气自通。

叩齿

每日清晨睡醒时,

常将牙齿上下叩,

连叩三十加三遍,

坚固牙床莫迟疑。

咽津

痰宜唾吐津应咽,

口水功能健脾胃,

食物化为营养素,

论功津液是先驱。

我健身我健康

我的“钓鱼养生功”杭州 王春华

说起我的“钓鱼养生功”,其实就是利用钓鱼的空闲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一种功法,我是在垂钓中无意间引发这个念头的。

我是个钓鱼迷,同时也是个养生功法的爱好者,我想,钓鱼和养生都是为了身体健康,我何不把二者合二为一,创造一种“钓鱼养生功”呢?现在钓鱼迷的群体日渐扩大,说不定这种“钓鱼养生功”会受人欢迎呢。这样一想,我立即按自己的意愿开始练我的“钓鱼养生功”:我脚尖微微内扣,右手拿着鱼杆,眼睛似闭非闭,静心调气,将意念着落在浮子上,开始运气练功。

我根据以前学会的一些气功基础,结合本人的体会,把我的“钓鱼养生功”分为三步:

第一步练采“日气”:练习采“日气”最好是选择太阳升起的上午,夏天以7点钟为宜,冬天以上午10点钟最好。面对东方,双眼微闭,让眼睛感到前面有一团红火,以不感到刺眼为度。这时一定要全身放松,并用鼻孔慢慢吸气,再随着呼气把意念经心前区沉入下丹田,待气呼尽并稍停顿直到丹田处微微温热为止。

第二步练采“水气”:第二步可以是蹲,也可以站立,仍旧用鼻孔吸气,意念将脚下的碧水从涌泉穴吸进,随着吸气逐渐上提。练气功贵在心静,不能有任何杂念。脑中的意念把水气经头部百会穴,随呼气下引,意念这些纯净、柔和、清凉的水液冲刷着五脏六腑。我原来患有慢性肠炎,自从练了“钓鱼养生功”第二步的采“水气”后,我的肠炎不治而愈了。

第三步练采“山气”:如果你是身居城市里的钓鱼爱好者,身边没有山,只要练习采“日气”和采“水气”就可以了。如果你有这个条件,身边有山,则可以接着练第三步采“山气”。采“山气”的道理和采“日气”一样,只是将意念日光之气改为意念青山的清凉之气。练采的步骤也和练采“日气”相同。只是最后呼气时意念“山气”被纳入右上腹,贮于肝脏。

我自创这一套“钓鱼养生功”已经有三年了,三年来,我每次出去钓鱼,在垂钩的空档中,经常不经意地练功,久之,有点得心应手了,可以做到练功于垂钓之中。

健康是身体的本钱,养生功法是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健身运动,在你钓鱼时,利用钓鱼的空闲时间,一边钓鱼,一边练功,就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功效。

夏言点评:说起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垂钓名人,莫过于姜太公了。他在渭水之滨终日垂钓以修心志而70拜相,建功立业。传说他高寿97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实属难得,他的养生秘诀是“豁达、淡泊、动静有致,天地合一”。这正是垂钓给他的好处,同样也是我们中医养生的基本观点。江河之滨,草木葱绿,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垂钓之际,坐立不动,松动筋骨,按摩脏腑,沐浴身躯,体增活力。现代医学证明,垂钓的湖滨、溪畔、河旁空气中含较多负氧离子,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有利于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态功能。可见,王先生的一次突发奇想,在钓鱼的同时“吸天地日月之精华”,也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练采日气”,实际上是指钓鱼时,日光的紫外线可使人心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活力。而“水气”和“山气”,是指垂钓之处水波荡漾、草木葱郁,散发出氧气、负离子、杀菌素,吸入这清新的空气,有益健康,增强记忆力。其实王先生的钓鱼跟姜太公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的是修身养性,身心健康。

答疑解惑

山西读者赵先生咨询近来有一种说法挺流行的,认为每天养成两小时左右就排尿一次的习惯,可以帮助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这么做有科学依据吗?

回答:其实这种两小时一排尿的做法并不适合所有人。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因为职场忙碌等原因,采用憋尿或减少饮水量的方式,这种刻意减少排尿次数的做法也不利于健康,严重的反而会导致尿频或泌尿系统感染。清代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便器》中就指出:“欲溺便溺,不可忍,亦不可努力,愈努力则愈数而少,肾气窒塞,或致癃闭。”也就是说,排尿要顺其自然,强忍不尿或努力强排,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普通人的正常排尿应该以白天4-6次、晚上0-1次为宜。不过,偶尔喝水过多,或进食了西瓜等利尿食物后,容易出现尿频的状况,此时不必过度紧张。但如果排除这些原因后,当排尿次数“白天超过6次以上,或晚上超过1次以上”成为生活常态时,就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一些疾病都会导致尿频,例如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等,当膀胱内有炎症时,就可能出现尿频;再如尿路结石、异物、性刺激等非炎症刺激情况下,也会出现尿频的状况。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6篇

我在多年培养、使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一个“29岁现象”:不少员工在20多岁时,学习工作有激情,工作上勤恳踏实,生活有情趣。可是到了29岁左右,反而情绪波动大,工作浮躁急功近利,内心经常将自己与认识不认识的佼佼者做不切实际的比较,比较之后往往自惭形秽、自怨自艾、自我放逐,经常是心里着急,行动却无力无效,人际关系不是冷漠就是紧张。

过了30岁这个坎之后,这类人有两种结局,一种原来就乐观、平和的,通过及时努力调整,一切正常化了。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挣扎抗争不过,就此消极麻木、一副万事皆休、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

针对“29岁现象”,前些年我提出了“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的观点,受到了许多朋友的欢迎。古代人均寿命50岁左右,30岁生命过多半,此时不立则晚矣,如50岁时再不知天乐命,则只有苦熬余生了。而现代人平均寿命已到70岁左右,古代的30岁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十岁,而且由于知识爆炸、竞争激烈,各专业行当更加复杂化,变数更多,人到四五十岁才能到达事业的高峰。30岁左右时,有的人刚刚拿到博士学位,创业者刚刚挣脱困境赚个温饱;许多公务员刚刚摆脱端茶倒水、打零杂的状态;普通工薪阶层生存问题刚刚得到解决(房价、教育等社会成本增高)。

提出“五十而立”是让多数年轻人放平心态,期望不要太高,压力不要太大,不要过分急躁;提出了“三十知天命”,恰恰是因为这个年龄更需要及早知天乐命,看清人生大道,不违天命(自然法则、社会潮流、人生使命)。这套理论通过各种论坛和大学演讲,反响很好,还真救了不少人。

但后来我仔细阅读《论语》中孔子的原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发觉我原来的论点有些缺乏依据。如孔子讲的“三十而立”中的“立”指的不是立业,而是立志立身,衔结前后两句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说,我15岁开始做学问,30岁立志(周游列国,布道授业),40岁左右时学问习精,不再受外界诱惑而偏离方向。无论是学问不惑还是人生方向不惑,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立业”层面。

大家知道,所谓人生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对于孔子来讲,立德算在40多岁后周游列国,50多岁“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立功是孔子在68岁归鲁方被尊以“国老”之后;而立言呢,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间,孔子修订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真正的立言不朽之作《论语》是在他去世后弟子们整理的。可见孔子的“立业”是很晚的。我常以此告诫那些视“30岁立业”为成功标尺的年轻人说:“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乎?”。

我也拿我的例子(不敢与圣人相提并论,只是为了治病救人,不得已而为之)劝导安慰那些“29岁现象”的人说,我37岁才真正辞职,下海创办皇明公司是在1995年,当时不但是赤贫而且还负债近100万元,到了2000年也就是我42岁时,公司才有了盈余。但按照大家心目中“立业”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即使说立业也应是无论你的公司事业还是专业都立得住、站得固、走得稳。别说42岁时,就算我47岁退出管理一线之前,当我离开公司总裁岗位时,企业稳吗?企业立得住吗?我退出管理一线已近4年了,近50岁了企业才有些“立”的迹象,企业文化、战略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才有些大模样。然而管理体系上的“三机制两原则”虽然提出来了,但真正能可持续发展推行,稳定执行尚需时日,真正应了我提出的“五十而立”。50岁看清世事,知天达命;60岁对反对意见也当音乐听;70岁达到了思想的自由王国,怎样驰骋都不会超越铁的自然法则的。如果说一个人立与不立,大概这是一个分水岭吧!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7篇

一、问题出现

梁同学高二时分到我们理科特尖班,据了解,他的家在城区,父亲下岗,母亲多病,家庭没有稳定收入,他父亲平时给装修公司搞点搬运赚点钱,还有两个姐姐在读书。从他的周记和平时的表现中看出,他家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内心严重的自卑,非常内向、沉默孤僻,平时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说话。但他同时又渴望与同学交流,与同学交朋友。他看到老师都是低着头,躲着走,不敢与老师面视。加上他与其他同学比觉得自己成绩一般,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比别人差,对学习心灰意冷,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学习上主动性降低,无精打采,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成绩日渐下滑,自己也非常的痛苦和对自己的失望,自暴自弃。他几次来找我要求请假回家,说有病,头痛,睡不着,没有心情学习,要去看医生;他父母也很着急,也想让他先回家休息看看。

二、情况分析

从他的表现中,我看出他不是身体出了毛病,而是心理障碍。从心理学看,他的心理状况属于“自卑心理”:即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感到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正常发挥水平。若一个人长期地处于自卑心理状态,就会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束缚自己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严重者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针对梁同学的情况,我及时从他周围的同学和他的父母处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希望尽快帮他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

三、多种有效方法、策略并举

首先,我适时的与他谈心,交朋友,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我还经常去他家家访了解情况。在学校里我为他申请了“上学易”,“海峡奖学金”等多种助学金,还每月给他一些钱物和饭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的经济负担,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给他讲名人求学的例子,谈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我在你这个时候,家庭条件还要差,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几乎没有经济收入,都是每周步行十多里回一次家,带一周的咸菜到学校,每周都以咸菜、冷菜拌饭。但当时我并不自卑,觉得吃苦只是暂时的,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要改变命运。正是因为我有这样的信心、坚定的奋斗目标和改变生活的勇气,不因为一时生活的艰苦而放弃理想,反而更加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我一直在中学阶段成绩名列前茅,高考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其次,增强他学习的自信心,教他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帮他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从平时的小目标,小成绩中得到生活、学习的信心,积小目标为大目标。我要求他运用自我暗示,经常用言语暗示自己“我行,我能行”,“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我还经常和他一起分析落后的原因。让他多掌握一些适合于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让他保持愉悦情绪,这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自信心。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

再者,让他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让他自我前后成绩比较,给他做成绩分析,前后对比,有进步就行,自我前后对比,不拿他和别人过多比较。很多产生自卑感的同学,都有一个明显的比较心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有的同学非常羡慕别人成绩好,能力强等,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是容易产生自卑的。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和事进行比较。

知足常乐例子范文第8篇

健康心态方法作用一、健康心态

健康的心态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态,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能建设性地有效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生活中拥有健康心态的人能够做到乐观开朗、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人的外表是父母给的,但保持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从内到外焕发光彩,后天的这种光彩更具魅力,让人更美丽、更年轻。

二、保持健康心态的方法

1.认识自我,学会自信

生活中,如果能够做到客观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即便处在不利的环境、凡事都不顺心,也能挖掘出自己巨大的潜能,发挥自己特有的个性和优点,然后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的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都各有优点与缺点。人不可以时常盯着自己的缺点或者不高的个子和不漂亮的外表看,一定要学会赏识自己、鼓励自己,天天看自己的优点和善良的内心等等,并且想象着美好的未来。如果不能做到这样,可以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到,比如,累积自己生活中的成功体验、好的经验,坚持每天写日记、写记录;或者把自己的优点写在在纸上,写上一两句能激励自己的句子,哪怕不是名言也好,挂在、贴在墙上等随处可见的地方,时常看到它们,以此来激励自己。总之,即使生活中的你渺小而平凡,也要让自己时刻记住要拥有自信,因为自信可以快乐,快乐了就可以高效率的生活、工作。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快乐也就拥有了自信,健康的心态就会属于你!

2.学会调节,适当止步

分与合,高兴与悲伤、生老与病死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的。所以人要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身边一切事物,要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和想得开,不做让自己力不从心、力所不及的事,不给自己出难题,要发挥优点避开短处。生活中工作失利,无心的语言,不如意的事情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怎样能把坏成好事,比如,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对自己说放弃吧,我做不了,而是要对自己说:“不可以,我还有希望、我一定能做好”等。在比如退休的老人,有的人会觉得没事可做,认为自己无用、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而有的人很好的利用这些时间看书写字、种花养鸟,帮助居委会干些事情,为小区人民发挥自己的余热。总之,学会调节生活中的一切,培养自己的兴趣、充实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觉得到处都有阳光,健康的心态也会属于你!

3.学会宽容

工作中要学会接纳同事,学会为同事的进步与成功鼓掌、祝贺; 中要学会与人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以自己真挚的诚意赢得同事、家人的信任,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宽以待人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时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同事之间也难免有拌嘴、争吵发生。我认为: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绝不能有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更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甚至拳脚相加,伤了亲情、友情。只注意自己的感受,很容易生气,长期下去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而容纳他人,宽容他人,承认他人也有办错事、说错话的时候,自己就能保持健康的心态了,所谓“仁者无敌”。

4.倾诉烦恼,以疏散郁闷情绪

有心事却憋着不说会憋出病来,有了烦心事就应该学会向他人倾诉。工作之余,不防主动找同事、朋友或家人聊聊天,把心中的烦心事说出来,分散注意力,释放心中的积郁,心情自然就会好很多了。平时也可以多学一点心理学知识,来加强自己心理健康的防卫,促进自已身心的健康。比如,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在家中与亲人发生争吵,不妨暂时离开一下,可以去公园、逛街。还可以向家人倾诉,学会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倾诉给他们,也常会使心情立即由阴转晴,多参加休闲运动。

5.学会理解他人,与人友善

哲学的观点不是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嘛,我们换角度想,既能让自己开心又能有利于别人。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要换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记得培训时最后一堂讲座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孙绍华老师给上的,孙老师讲到换位思考时举了个例子:有一家三口要租房子,夫妻俩带着孩子找了快一天的房子,却没有看中的。下午五点多奇迹出现了,三口人一起相中了一家房子,想把房子租下,准备付订金,可是房东老太太说:我只有一个条件,我不租给带孩子的人家。三口人互相看看,大人正要灰心的离开时,而孩子却跑到房东面前说:我可以租房子,因为我没有小孩,只有爸爸妈妈!奶奶,您可以把房子租给我呀。结果房东奶奶真就把房子租给小孩了。

6.淡泊名利,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淡泊名利是指不被利益金钱诱惑和困扰,踏踏实实地、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一个人应做到生活中,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工作中,不为身边的人谋私利。身为普通人也好,达官贵人也罢,能把生活过的简单快乐才是真谛。比如,我们被他人曲解的时候能微笑的看待,受了委屈的时候能坦然的面对,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笑笑,很无助的时候能乐观的想想,危难的时候能够泰然对待,被轻蔑时能平静的笑过。人最值得高兴的事是父母健全、朋友两三、伴侣的真爱,孩子的陪伴,其他都是过眼烟云,所以别太计较名利。名利是没有上限的,只有适合的,要能够做到淡定的面对掌声、鲜花,学会满足和放弃;无论生活怎样,都要以积极地心态面对,以健康的心态做事!

其实,保持健康心态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帮助别人做事、积极娱乐、知足常乐,也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拥有健康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净化,可以让我们的身心更轻松,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容易、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安迪生.态度决定一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2]孟华琳.心情决定事情.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