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有光妻子

归有光妻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归有光妻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归有光;散文;人物;描写;真情

出现在高中课本以及练习中的明代散文作品,要数归有光的为多。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项脊轩志》。苏教版把它编入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突出了文章的真情感人。感人之文可谓多矣,而归有光散文独成一派。我们授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也为把他写文的特色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叙事和描写人物时使用。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出现了盲目尊古的倾向,归有光大力倡导唐宋散文以纠正之,成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其散文创作被目为明代散文和有情桐城散文之间的桥梁。

对于散文的创作,归有光提出自己的文艺理论:“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他也以自己的写作践行了这些理论,其散文作品,虽然多写琐屑之事,恰如姚鼐所言,“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似乎无心散漫,笔墨寥寥,“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评价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可总结如下: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前三点其实可以归并为一,写小事,抓细节,言真情,普通平凡之言语而感人心肠。

其散文中形象,亦大多于细节处落笔勾勒,琐细处传递真情,显示出人物的独特之美,耐得咀嚼,使人叹惋。黄宗羲《张节母 叶孺人墓志铭》:“余读震川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节见之,使人欲涕。” 这恰恰是归有光写人散文的最大特色,读来似初春细雨,润物无声。了解这一特点,能帮助学生叙事写人时有意识地学习它,运用它。

他散文中怀念女性的作品尤为人传诵。在学生可接触的归有光散文中,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可谓深入人心。

一、祖母的形象

《项脊轩志》对祖母的刻画,文字不多,是这样回忆的: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此段话语前一个“过”字,甚有考究,教参及其他翻译处都理解为“走过”、“经过”、“路过 ”之意,如此,则一次专门的探望变成了无心无意之举。然而“过”有特地“拜访”“探望”的语意,虽然老祖母“拜访”孙儿是说不上的,此处理解为特地探望却是恰当不过,和话语中“久不见若影”故而想念,呼应得极好。

祖母“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话,既像玩笑又透露出老祖母特有的慈祥和亲昵情味,疼爱之意立出,换做其他人(即便是祖父)是不可能说的;祖母担心外面有什么声响会干扰到孙子读书,临走时 “以手阖门”这一细节,贴心而细致,饱含了对他的悉心爱护之情;一句自语以及“持象牙笏”嘱咐的细节反映出对孙子的勉励与厚望,表现出长辈寄希望于孙子的一片殷切心情。至此,寥寥几笔,一位慈爱而又怀有殷殷之情的祖母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二、对母亲的描写

《先妣事略》是为已故的母亲周孺人写的怀念文章,归有光选择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母亲出生名门望族,十六岁出嫁,七年中生七子,其中夭折二子,二十六岁去世。一生劳苦,具有勤劳、俭朴、宽厚、聪慧、识理种种优秀的品格。文中说,母亲回吴家桥娘家,则纺棉;到县城婆家,则搓麻线。虽然并无盐米短缺之忧,却忙碌得像吃了早饭没晚饭的样子,可见她是勤劳成性的。又说冬天生炉剩下的炭屑,她也吩咐婢女团起来,一排排晾在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可见其俭朴。尽管拖累很多,“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却“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可见其善于持家。她待僮仆,虽不免有责罚,下人却无有在背后出恶语怨言者,可见其公允。娘家每年送来尝鲜的“鱼蟹饼铒”,大都与家族中人共享,故“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可见其厚道。最后忆及母亲对归有光的教育:有光七岁与堂兄有嘉入学,遇到雨天,有嘉便不上学了;有光自己也不想上,但母亲却不允许,可见她对子女决不一味溺爱,俨然有孟母之风。每每半夜母子睡醒,母亲便“促有光暗诵《孝经》”,倘能熟读至十分流利,“无一字龃龉”便很高兴,可见母亲教子很严。总之,通过一系列家庭琐事的追忆,凸现了一个能干、慈爱而有见识的母亲形象,令人起敬。

三、对妻子的描写

《项脊轩志》第六、七两段的后记,着重写对亡妻的怀念。是正文部分的自然延续和补充。只言片语,感情的抒发却更见深沉强烈。叙事时是所谓的“疏可跑马”,留着大段大段的空白处,而情感的抒写却正是“密不透风”细腻至极。一句感叹都不见,真情全在细节中: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诉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如不仔细品读,绝体味不出其中的夫妻恩爱和归有光写此段文字的真切心情来。书斋,是男子读书处,“时至轩中”可见两人形影不离,婚后生活的浓情蜜意。“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好个夫唱妇随,好个情投意合,好个志趣相投!简单话语,写出的是归有光对这段生活的无尽怀念。归有光记叙妻子转述的一段话,有人说莫名其妙,体会不出这里所谓的细节传情,其实,不沉浸入他内心去,无法体味个中滋味。诸小妹之所以会提起南阁子,完全是因为妻子口头经常挂着,念叨着。这是妻子对婚后甜蜜生活满意的体现,也可以想象她话语中若有若无的夸耀。而妻子的幸福,不也是归有光自己的幸福吗?简淡到无味,却是神来之笔,个中滋味,耐品耐琢磨。写人形象,一至于斯。妻子的可爱温婉善体人意以及她的聪明灵秀全在几笔淡描中了。

归有光写项脊轩,经历了“室坏不修”――“复葺南阁子”――“不常居”三个阶段。似乎无意却有深意。白居易有诗“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是诗文的异曲同工处。妻子故世,后怕睹物伤情,故而“室坏不修”;其后二年,难抑对室中人的记念缅怀,故而“复葺南阁子”;可惜物是人非,见了也是徒惹伤心,故而“不常居”。如此曲折心路,简单几句而已,恰不是如茶水须慢慢品出其滋味么!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至此戛然而止,然言语未尽处,不正是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都伤心肠断吗?真是极淡之语,神来笔墨。

《世美堂后记》是震川对续妻王氏的怀念之作。落第归来的有光问妻子:“得无有所恨耶?”妻子答:“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几句对话,不仅体现了妻子王氏的识见情怀,言谈的得体温厚,对丈夫的体谅理解,归有光听后的心情不也可以想象么?落第犹如当头浇淋冰水,此番言语入耳,不啻于春风拂过心田。当拔擢有光的恩人张治过世时,妻子也陪着心痛至极的有光落泪,说:“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仅是一泪一言,使人物神情、个性自然浮现,当妻子这么说时,她不仅了解丈夫,更是对丈夫疼惜有加。淡淡几笔,数语而已,却使得王氏形象跃然于我们心中,如闻轻语,如体关爱,如见其人。这些轻描淡写的,看似毫不着力,却正是有光内心中记忆最深、最柔软的东西。沉痛、温馨诸多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却处以疏简的对话,有人以“留白”总结之,我却认为他这样的文字不仅让人充满了想象,而且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归有光的散文,描写人物大都于琐细处着笔,有些评论者因此认为他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但正是这样的散文,通过记述日常琐事,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形成了归有光独特的“至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一富.论归有光[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2]杨震.项脊轩志[M].济南:齐鲁出版社,1982.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2篇

教学重点:1.理解内容,感情诵读;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直抒胸臆”和“托物寄怀”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花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梳理文言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题。教师从旁个别点拨,共性问题整理出来全班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志”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记事的书或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初步感知文本结构特点

1.昨天要求大家按学案预习课文,现在抽查一下你们梳理归有光人生经历的情况(挑两篇投影出来)。

2.请梳理得好的学生板书归有光人生履历表,同时,其他学生找出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明确: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自束发读书轩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等等,这些词句是“志”这种记叙性文体的标志词,也是时间转换的提示语。其中最重要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板书:喜、悲)

三、探析课文内容、情感和写法

(必要时相机检查字词等文言知识点和简介归有光相关情况)

指学生板书,(幻灯片1):作者18岁时写前四段,15年后33岁时补记第五段。几百年来,人们对第五段的补入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谓其虽非一气呵成,却又浑然一体。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一段跟前四段浑然一体在哪里,以及它们谐调的同时,在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谐调处。

齐读第五段和第一段,思考:两段分别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采用什么手法写的?

1.你认为第五段和第一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明确:①都围绕项脊轩来写,都写到庭院,都写到项脊轩的破败和修葺——所以,这个文本看上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都流露了悲和喜的情感;③都采用了对比(或曰衬托或曰反衬)的写法,细节描写的写法。

2.第一段是怎样对比着进行细节描写的呢,我们来细读文本。老师重点示范品读第一段,学生学读。

读古诗文,除了要理解透字面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外,还要善于体会言外之意,言外之情。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写项脊轩的小;②“百年老屋”直接点明项脊轩的“旧”;③“尘泥渗漉”,写其“破”;“雨泽下注”写其“漏”;④“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就是这么一个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书斋作者并没有嫌弃它,反而修葺它。

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读书,作者感觉如何?(师有感情地背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请大家思考:“满架”、“半墙”的“满”和“半”两字可否互换,为什么?“风移影动”,换成“风摇影动”,好否?(静思2分钟,自由回答)满:爱读书,喜悦自豪之情,体现文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半:明月不可能满墙,因为它会被庭院里的花木或建筑物遮挡住;朦胧美,残缺美,中和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摇”用得太过了,显得风很大,“移”则显得比较柔和,轻风徐来,很有文人雅兴的中和之美;“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这是写幽静还是喧嚣?明确:写幽静。这是什么写法?以动写静。

3.请大家把老师背的这几句去读几遍,争取背出来。(个别背,全班背)

小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归有光以这样的笔触描绘项脊轩,是否有刘禹锡写陋室之意呢?按我的理解是有的,归有光以居室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心境恬淡。

(二)探究第五段跟第一段不同处(引导学生用教师品读第一段的方法重点品读第五段)。

1.第一段是修葺前和修葺后对比着写,主要凸显的是作者在轩中读书的怡然自乐之情。刚才大家说第五段也是对比着写,那第五段和第一段的对比有什么不同吗?(第一段以哀景衬乐情,第五段,以乐事衬悲情)

2.在抒情方式上,第五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生答不出则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一是直白流露,直抒胸臆(珊珊可爱);二是委婉含蓄,托物寄怀(亭亭如盖)。板书:托物寄怀。直抒胸臆,感染力强,引人共鸣;托物寄怀,引人想象,耐人寻味。

3.(幻灯片2)第五段最后一句老师改写为“而今庭院寂寂,妻子言笑犹然在耳,恨人去不复,余自伤悲泣不已。”效果怎样?明确:原文托物咏怀,余味深长。看到亭亭如盖之树,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似乎看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似乎听到当年妻子的欢声笑语,可现在呢——物在人亡!这怎一个“悲”字了得!“枇杷树亭亭如盖”说明从他妻子死的那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过了很久,而真正深刻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变迁会留下更深的印记。时间会美化一个人很珍视的感情!经过母亲死、祖母死、妻子死以及科举屡屡失败的重重打击之后,归有光不再泣和号了,他没有哭的眼泪了,没有号的力气了,他的感情更加内敛,所以借物咏怀。

4.请朗诵好的同学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一句。

(三)探究第五段跟第二、三段谐调处。

1.你认为第五段跟第二、三段是怎样显得谐调的呢?昨晚大家去预习,去思考了,现在立刻分小组交流看法。

2.小组推荐同学发言。

谐调理由:1.都是围绕项脊轩来写(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板书:诸父分家、先妣早逝、大母离世、发妻早亡);2.均为怀念亲人;3.均是选取日常琐事来写;4.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传达情感。(传达什么情感?你能用思维的榔头去敲开每一个细节描写,挖掘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吗?板书:家道中落、命途多舛、功名难就。指学生板书的归有光履历表,教师小结道:岁月无情啊……)

四、课堂总结

有专家认为,这个文本写了一间小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你同意此观点吗?请陈述理由。师:我只同意一半。我认为这篇文章还重点写了一个人,一个男人:归有光!联系全文,请用“归有光是个____________的男人”的句式来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

(师问:有没有认为第五段和前四段显得不谐调的呢?有的话课外跟我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五、作业(幻灯片3)

母亲关心疼爱孩子,对孩子嘘寒问暖。和阿婆谈起这些,我就流泪。祖母常到轩中来看我,希望我以后能像祖辈一样有大的出息,想起这些事,我禁不住大哭起来。

假如二、三段相关内容这样写,效果怎么样?请用200字以上阐述你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

项 脊 轩 志

归有光,___________的男人!

(学生板书)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3篇

取景显“志”。一幅项脊轩的今昔变迁图,所取之“琐景”如:昔之轩的小、破、暗、阴,“余稍为修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尤其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顿时令古轩生辉。那作者为什么特意选取兰桂竹三种植物呢?我们知道,这三种植物是品行高洁、人格完美的象征,是中国历代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而一幅“月夜桂影图”,更显出“蟾宫折桂”的寓意。那么当时,“明月”这一意象,是否还有望月怀远、思念爱妻的寓意呢?至于“借书满架”更透露出作者追求科举功名的志向。

家败立“志”。“迨诸父异爨”,家中凌乱、杂沓,一片破败景象,令人可悲,可“轩”屡遭火而未焚。这一切,令读者似乎找到了刺激作者由“悲”情而痛下决心立志苦读、期望科场得意后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深层原因。所以,家道中落反而促使作者从此发愤攻读,立志振兴归家门楣。

祖母激“志”。作者在写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后,着重写了祖母对自己的成长教育,尤其是祖母把太常公当年上朝用的象笏相赠,并殷殷告之:“他日汝当用之!”长辈关怀之切、期望之高,“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仅仅是为亲情而“长号”吗?其实这是内心激动、决心痛立“长志”之“号”,是决心读书成“效”不辜负祖母殷切期望之“号”。到此,我们对作者刻苦自励、喜欢读书的深层原因便有了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枇杷寓“志”。作者在回忆了与妻子魏氏的阁中温馨之后,深情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似乎淡淡的一笔白描叙写,绝非仅仅写了对失去意趣相投、琴瑟和鸣、小鸟依人般爱妻的恋情,也非单纯地抒发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应该内含作者科场屡试不第的遗憾、伤痛,以及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枇杷已“亭亭如盖”,很快会硕果满枝矣,“我”则科场屡屡蹉跎,可痛也夫!文中所寓自我鞭策、立志成才之意不言而喻。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4篇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余既为此志”以下是作者30多岁以后补写的。从内容来看,全文涉及项脊轩整修前后的状况、自己在其中的生活和项脊轩的环境,家庭的变迁和对母亲、祖母以及妻子的回忆。文章跨越两个时期,涉及多项内容,可谓繁而杂,多而乱。想要把这些内容在极短的篇幅中呈现出来,写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本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以项脊轩的空间环境为经,以项脊轩内的人事为纬,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外有项脊轩的变迁,前后绾合,经纬交织,内外相应,将人、事、物缝缀在一起,可谓一线串珠,结构绵密。此真可谓举重若轻的大手笔!因为项脊轩正是作者人生的关节点,是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点。首先,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至亲至爱的人;其次,项脊轩牵系着作者的诸多往事,其变迁反映了家族的荣辱兴衰;第三,项脊轩是作者曾经长时间居住的地方,是作者喜与悲、希望与梦想的见证。如此,抓住“纲”,“目”自然可张了。从结构安排来看,文章前一部分,叙写项脊轩修缮前后的变化,紧扣“喜”字;后一部分,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往事,紧扣“悲”字。两部分分别以“悲”和“喜”绾合琐碎的事件,再以一句“多可喜,亦多可悲”点出了全文情感的两个点,承上启下,自然衔接。

此文读来既不觉两个时期的文字风格有异,也没有因所记繁多而生散漫琐碎之感,反而感觉前后情感贯通,格调一致。因而,评家以为本文将“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

二、景淡情真

《项脊轩志》寓情于景,重点描写了两幅风景画。

其一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环境,“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此处,人以鸟为伴,鸟与人为邻,明月,兰桂,清风,树影,明与暗,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相映相衬,合于一景,融为一境。作者只寥寥数语即描绘出一个月白风清、桂影摇曳、花香袭人、疏朗淡雅的诗情画境,作者内心喜悦得意之情也随之自然抒发。作者把情感融化在景物之中,凭借景物的形象诉诸读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其二描绘庭院中的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安排在文章结尾处的一个大写意的抒情特写镜头。枇杷树本来是并无思想情感的自然景物,但作者把它与妻子“手植”联系起来,把它的栽植时间与“死之年”联系起来,也就把对妻子的怀念融入其中。对于枇杷树,作者也未面面俱到、浓墨重彩地描绘。只以“亭亭如盖”状枇杷树之貌,展现枇杷树的柔美姿态,使读者联想到其妻亭亭玉立、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联想到作者凝望这棵树时孤独无助的身影和眼角的颗颗泪珠,也让读者触摸到作者与枇杷树一样浓密的深情和与枇杷树一起越长越高的思念。其前再以时间词“今已”强调栽植的时间,与“吾妻死之年”鲜明对比,突出时光的流逝推移、枇杷树的生长变化和人事的变迁。一棵寻常的枇杷树,联系往昔与当今,链接人物与情感,用语极简,传情却深,语言平实,韵味极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事淡意切

感人心者,情为首也。《项脊轩志》不写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也不写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只记录平常琐屑的个人生活。而且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都仅记叙一两件与她们有关联的事,事情不大,笔墨不多。然而,人物形象却形神毕现,如在目前,感人至深。这正如游国恩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他把生活琐事引到载道的古文中来,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因而也写出了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

比如回忆母亲,作者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叩”一个极普通的动作,“儿寒乎?欲食乎?”一句极平常的语言,溢出言外的却是母亲对孩子的无限的牵挂、深切的关爱、最平常却最深情的呵护。作者没有一字描写母亲的肖像,读来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在目前。对此,林纾曾恰当地评价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再如回忆祖母,只写祖母“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两句话,“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两个动作,但平淡的文字把老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语淡味浓

归有光属“唐宋一派”,推崇《史记》和唐宋散文,提倡朴素简洁的文风,反对“以琢句为工”。并且他始终以创作实践力矫时弊,坚持以不事雕琢的文笔记叙日常生活琐事,自有风味,尤为真切感人。

《项脊轩志》语言质朴,不加藻饰,着墨不多而神采生动,平淡自然而情深意长。作者不张声势,不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运用色彩强烈的词藻,不作恣意的渲染,只是运用疏淡平实的语言,自自然然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将抚今追昔的悲痛融入平和冲淡的语言,将家道衰落、壮志难酬的悲伤蕴于清淡朴实的文字,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使人物毕肖。开头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对往事的怀念,只在一“旧”字中。接下来,“室仅方丈”写其狭窄;“百年老屋”写其古旧;“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写其破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写居住者的困窘;“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作者对此只作客观的描述,不仅没流露痛苦与窘迫,甚至也并没借居处的简陋来表现自己的志向操守。这对于古代的文人往往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孔子赞颜回“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刘禹锡住陋室而炫耀“唯吾德馨”,文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常常被当做夸耀自己品行节操的手段。不能说归有光没有这个意思,但归有光比刘禹锡高明得多。他只是客观地写景,作者的性情和对生活的理解都隐藏在景物的背后,含蓄蕴藉,不言自明。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5篇

学生一旦缺少对必要的背景文化知识的认知,也就往往无法进行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因此可以说,学生储备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鉴赏古诗文的水平也就越高。那么,在具体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植入背景知识呢?笔者认为应该巧选时机,即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观山不喜平,在背景知识介绍时也忌四平八稳,要选取恰当的时机,抓住学生感受的兴奋点,才能获得如高屋建瓴之效果。

一、课前植入背景知识,创设学生阅读作品的情境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是易接受新鲜的知识。教师不妨可以精选和课文背景相关的对联、小故事等在课前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巧妙地让学生了解作家及其创作的时代环境,又能丰富认知,打开视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新课之初,愉悦地进入创设的阅读作品的情境中。

如教学《琵琶行》的课前导入时,可以补充介绍:白乐天去世,唐宣宗写悼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宪宗李忱敬仰白居易的人品,又倾慕他的诗才,想拜他为相,后因他年事已高,且又多病只好作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长恨曲”和“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和《琵琶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琵琶行》,看看这首诗有何魅力让“胡儿能吟”又让皇帝极力称赞?一个鲜活的故事,激活了一堂课,自始至终,学生抱着对白居易其人其作的极大兴趣,保持着高昂的情绪,学完了这首古诗。在课前导入类似这样的背景故事,可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精神亢奋的状态中,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

二、课中植入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精妙的写法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大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礼仪常识。然而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些文化礼仪常识,即便是介绍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往往没有预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细细体悟。其实课堂上教师无需多言,只要适当引入背景资料,学生就可以很快悟出作家用笔之妙。

如教学《鸿门宴》时,结合宴会上座次的安排,引导学生探究从座次看尊卑。探究项王东向坐以及刘邦北向坐的意蕴,可以补充背景知识:“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史记·会注》)可见“东向”是宾主座次中的尊位。南向是君位,北向是臣位。由此可知居尊不让的心理意蕴表现出项羽“自矜功”,而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采取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展现了老练成熟、老谋深算的性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稍加思考,很快就悟出了作者写作的妙处:在言明了刘、项二人的座次方位及其内在意蕴之后,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这样座位安排既给足了项羽的面子,也挽救了刘邦,显然这样的安排不是随意为之的。可见文章中看似随意安排的一笔,实则是为故事情节张本。

三、课末植入背景知识,启发学生解读作家深邃的思想

古诗文大多意蕴丰厚,它们往往最大化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人的生存状态、价值追求、精神世界。课堂教学进行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深刻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作家的深邃情感时,教师应引入作家特定的身世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解读作品。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感 想象 联想 体验 领悟

所谓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感”。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它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那么,怎样进行鉴赏性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指读者的语言感受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基本条件。阅读作品,离不开语言的媒介,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一个缺乏语感的人,是很难进行审美意义上的鉴赏性阅读的。语感的培养增强,可以通过诵读这一途径。老舍先生曾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之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需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通过诵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如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我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内容,同时抓住双音节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等词让学生反复诵读,和谐悦耳、韵律协调的叠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音韵美,而且能品读出作者那淡淡喜悦的情感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我还配以悠扬、舒缓的钢琴曲《月光》,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小声的吟诵品味中感受月夜中光与影变幻的和谐旋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飘渺断续的洞箫曲仿佛是微风飘送而来的似有若无的淡淡荷香……在整个课堂情境里,学生透过品读语言,调动“通感”,身心都溶化在荷塘月色的静谧清幽境界中,与作者一起感受心弦与大自然的律动。诵读,不但能复活言语表达的语气,而且能“得其意味”,驱动了我们的审美想象,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

二.抓住关键语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指读者的形象思维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往往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例如赏读王维《山居秋暝》一诗,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想象和联想,我们的脑海中可以出现这样的画面:一轮明月朗照秋空,透过参差错落的松枝,把它的清辉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涓涓涧底清泉,映着月色,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继而可以结合写法作进一步鉴赏:“明月”一句,上承“晚”字而来,写夜色的恬静优美;“清泉”一句,照应着“新雨”而来,写山泉夜明的悦耳宜人。月色、松影、泉声和波光,正是诗情、画意、乐感三位一体的小夜曲,那淙淙清泉,潺潺作声的乐音,不是分明就在耳际么?又如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我们的脑海中,同样也可以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正在面对月照林泉的美景出神地观赏,忽被竹林中传来的一阵少女们的欢声笑语打断思绪,于是仔细一听,方知是洗衣的姑娘们乘着月色归来了,就在此时,忽又见荷塘中莲叶披分,纷纷作响,定睛一看,方知是渔舟出动。进而再去思考,如果就事情发生的自然时序而言,应首先是浣女归而后竹喧,渔舟下而后莲动,但是,就从人的观察过程来说,却又是听见竹林少女的喧声,等她们走出竹林,才分辨出是洗衣之妇女;正是首先被披分作响的莲叶惊动,然后才发现了渔舟夜出。如此先声夺人,不仅真实地写出了诗人具体的感观过程,而且也更符合诗歌讲究句法奇巧的艺术规律。

三.设身处地,深入体验

鉴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感知,而是积极能动的精神活动。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必须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去进一步丰富艺术形象。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情感,从而达到“共鸣”现象。例如品读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文,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归有光最亲最爱的人,作者如何抒发对她们的怀念之情。学生品读、思考并达成共识,作者在写到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选取了具有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及不平凡的意义。写母亲,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寒饥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写祖母,抓住了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写亡妻,并不直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如今”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怀伤。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四.力求领悟,达到理智认识

领悟,是指我们的理解认识活动,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高级层次,“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前者就是上面所说的情感,后者就是理智认识。只有达到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境界,才能真正鉴赏出作品艺术描写的深长意味。如讲授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抓住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出现的不同背景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少年闰土是在一幅神异的自然美景中出现的:深蓝的天空,金黄色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田。优美如画的景色衬托出少年闰土的英姿:项带银圈手捏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中年闰土的出现,背景是:深冬,阴晦的天空,萧瑟的景象,苍黄的天,一派萧疏、破旧、荒凉的景象。前后背景对比为何如此鲜明呢,经过启发点拨,学生终于明白这样的自然景物描写是为了正面衬托出闰土两个时期的性格、心情和命运,深刻揭示了战乱给农村带来的危机以及兵、匪、官、绅对闰土的压榨。典型环境的描写,给予了旧社会有力抨击。当然,这种领悟,是在品读过程中获得的。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审美鉴赏。

总之,进行文学鉴赏时,既要重视语言感知,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力求领悟作品深层内涵,才能真正鉴赏作品的意境美,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之共感共鸣,达到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2]杜草甬.叶圣陶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7篇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赋予课堂以生命

因为有了想象,人类超越了常规的束缚,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因为有了想象,才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因为有了想象,才让学生动了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如学习《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时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进行语言感悟。学习《灰雀》时让读者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文本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展示学生自身的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心灵在开放的空间里翱翔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要想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打破陈规,勇于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教师要打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倡导学生勤思善问。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并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美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同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独立思考,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跳出教育窠臼,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在向学生讲解《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学生认为用无声的“推”的动作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同时原诗中的“门”,应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学生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学生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独立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认为应当是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与原诗不合。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看来,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独立思考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往往是教师所始料未及的,这就是独立思考的作用使然。

四、架设心灵桥梁,领略文本内涵

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太可能与老师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起来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满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是什么故事?有的学生说是为扣题,有的学生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趣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期盼与祈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三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便难以发现。

归有光妻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想象力 创新 教育目标

1 激活文字,创设想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2 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3 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