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1篇

因为小毛鸡长得非常像,所以买回家都要给它们做个记号,因为那时都是散养在自家院里,不知什么时候它就有可能溜达到别人家去了,而那时候,几乎家家都几十只小鸡养着,没有记号,也就说不清了。有的人家就用织布染线子用的颜料给小鸡染得红红绿绿,随着小鸡长大,颜色渐渐变浅,但小鸡长大以后,也就有了各自的模样,就不会再认错了。娘喜欢把一块花布剪成小块缝到小鸡翅膀上,即使花布掉了,翅膀上也会留下一个女孩耳洞般的小针眼。我那时就常帮娘拿着小鸡翅膀,只是不知道小鸡会不会很疼,一般缝完后,它们都会扭着头用嘴巴不停地啄那块花布,得过几天才能忘了这事。遇到小鸡不够数的时候,娘就派我们到房顶上去喊:我们家的小鸡跑到谁家去了,翅膀上缝着花布,谁看见了给我们送来。有时候就真的有人看见了就在下面喊起来,在这里呢。我们就赶快跑去把那小调皮抓回来。

刚买回来的小鸡像是毛毛球,一撒开就满地滚起来,小鸡小的时候要吃小米,还要放到锅里蒸一蒸再撒给它们吃。小鸡吃米时特别卖力,连续不停地啄,有时连头也不抬,如果不小心把米撒到了小鸡身上,别的小鸡就会到它身上叨著吃;如果你把米放到手上引小鸡,它会毫不客气地踩到你手上去吃。不知哪一天,它们渐渐地会飞了,虽然只是从这个草堆飞到那个柴垛,从这个树梢飞到那个树杈,但也足以证明它们长大了。鸡长大了一般就不用再天天晚上把它们抓到窝里,而是让它们自己到树上睡觉。每天太阳将落山的时候,小鸡就陆续飞到树枝上,在高高的树杈上找一个位置,作为自己的栖息地。小时候玩的游戏里有一句歌谣叫“鸡嘘窝,猫烧锅”,鸡一嘘窝,就该烧汤做饭了。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写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澹考ζ苡阼睢H罩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一个孤独的女人,守着一群牛羊,傍晚时分,看着鸡到窝里安眠,黑夜就要来临,可不知远方徭役中的丈夫何年何月才能归来。有点伤感,但又充满生活气息。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坐在院子里,看鸡怎样一步一步地飞到树梢上,看天色一点点地暗下来,感受着时间的缓缓流逝。

母鸡长大了,就开始下蛋。一般家里都会给母鸡专门垒一个下蛋用的窝,里面放上一把麦秸,软软和和的,有时还要在里面放一只鸡蛋叫“引蛋”,相当于乞讨者碗里始终都在的那几枚硬币或几张钞票。听话的小母鸡下蛋之前就会自己钻到窝里,下完蛋,脸红红地从窝里出来,抖抖身上的草,到屋门前散散步,顺便咯嗒咯嗒地叫上几声,向主人报个喜讯,主人就到鸡窝里拾出热乎乎的鸡蛋,再高兴地撒给它一把粮食。它就会心满意足地一一啄走,再装作闲庭信步似地走开。而有些不听话的母鸡下蛋不进窝,自己钻到柴禾垛里,或者跑到别人家去下,搞得主人拾不到鸡蛋,那时我们就把到别人家里下蛋的鸡称为“撂蛋鸡”,老是撂蛋的话就要被杀了吃肉了。

关于母鸡下蛋,娘还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传说,说是从前有姊妹俩,姐姐眼睛看不见,妹妹有一天找她借米,借了满满的一箩。到了还的时候,她把箩反过来,用箩底盛了点米,让姐姐用手摸摸,说是满的,就那样还上了。自以为占了便宜,可不久就生病死了,托生成一只母鸡到姐姐家里,特别肯说埃一天肆礁觯连下了一月,还够了米钱,打了个扑拉死了。姐姐家的孩子对姐姐说,娘,咱家那个肯说暗募λ懒恕=憬闼担耗鞘琼ヒ蹋她托梦给我说了“敞箩借米赶箩还,托生个小鸡去填换”。家人就把那只小鸡给埋了。这个故事有很强的劝世意味,做人不可伤天害理欺骗别人,否则这辈子还不了,下辈子也会还。所以,小时候看到哪只小母鸡特别肯说埃就会想,这是谁上辈子欠了我家的账了吗?

下蛋的母鸡可以养好多年,而小公鸡就留不住了,一般会留下一只长得气宇轩昂的大红公鸡,赶到家里有近人结婚的时候用。男的去迎亲的时候要带一只大红公鸡,还要专门找一个孩子抱鸡;而女方家则准备一只母鸡,娶亲走的时候就跟公鸡放到同一个篓里带到婆家。也许是取其中大吉大利的含义,祝福新婚夫妻的生活美满吧,所以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有大公鸡娶亲的风俗。而其他那些小公鸡,就会成为我们过中秋节或者过年时的盘中餐。娘在杀鸡前会念上几遍:“小鸡小鸡别见怪,你是阳间一道菜。今年杀了你,明年再回来。”婆婆教给儿子的童谣里有一首特别好玩的,也跟杀鸡有关:

三麻喳,喳喳喳,

客(kei)来了,我来了,

也没酒,也没茶,

逮您嘞小鸡杀了吧。

鸡说(fuo),腿又短,毛又长,杀我不敌杀那个羊;

羊fuo ,四条腿,往前走,杀我不敌杀那个狗,

狗fuo,给您看家喉咙哑,杀我不敌杀那个马;

马fuo,给您拉磨咕噜噜,杀我不敌杀那个猪;

猪fuo,喝您嘞泔水(fei)吃您嘞糠,拿过(gu)刀来见阎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经》; 人伦传统; 亲情诗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闻一多认为此诗是“乐新婚也”[12]。全诗通过这对勤劳的青年夫妇维妙难肖的对话,以几个依次展现的特写镜头表现出二人世界的无限温情,夫妇间互敬互爱、互助互勉,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愿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夫妇分离是家常便饭,《诗经》表现情深意笃的夫妇再次被宙斯之剑劈为两半时对当事人所造成的触及生存本质的深深挫伤,今天读来仍使人有心灵震撼之感。这方面以《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为代表。两首诗均为“妇人以夫久从征役而作”[11](P40)。《伯兮》共四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首章夸夫,次章思夫,三章写思之切,末章写思之苦,聪明英武的“伯”(夫君)使她自豪,分离又使她陷入生活紊乱的无尽痛苦之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疾首”,“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对“伯”的刻骨相思丢不了、治不好,一层深似一层,委婉曲折,真切感人,活画出一个鲜明而生动的思妇怀人形象,堪称千古“闺怨诗之祖”。《君子于役》共两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见景怀人,情思悲切,日落黄昏,这位思妇独自依门而望,鸡栖于窠,牛羊归栏,行役夫君,还未还家,“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声深情的叹息,感人至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默默的祝愿中更见思之切、忧之深,在带有某种朴野色彩的情性表达中,显示出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呼唤着生命性灵的完整;同时也以对“最难消遣是昏黄”的国人共通心理的敏锐捕捉,唱出了千载以下人们的共同心声。《邶风·绿衣》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他穿上妻子生前亲手缝制为自己的绿衣黄裳,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启后世“悼亡”诗之先河。《邶风·击鼓》写一位“从役者念其家室,因言始为家室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3](P19)感真情惋,动人心魄;《豳风·东山》写一位九死一生的戍卒在细雨濛濛的归乡途中思念家室的内心活动:“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心心相印,心灵感应,将征夫、思妇相互怀恋的真切感受和盘托出。此外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虽写弃妇之怨,不能算是亲情诗,但其中有很多对过去夫妇家庭生活的回忆,把那种爱恨交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或哀怨或决绝,均表现出在合法婚姻家庭关系恶化破裂时对周礼所规定的夫妇正道的渴望。

“父母者,人之本也。”[13](P2482)父母子女间有着直接的血缘的关系,存在着最为浓烈、深挚的亲情。中国古代,父母子女之间天然的至性至情,既关联着人伦理常也关联着国家社会的治乱兴衰,成了中国古代诗歌重要题材之一。《诗经》中出现一些关於父母子女亲情的篇章。如《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毛诗序》云:“《凯风》,美孝子也。”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豳风·鸱鸮》),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全诗表现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和子女的感激之情,而为不能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无私的母爱像长养万物的“凯风”(夏日的南风)一样,温润哺育着年幼的儿女,儿女长大成人母亲负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母亲多少心血!而自己却未能报效母爱以慰母心①,“其自责亦深矣” [11](P19)!全诗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起兴,兴中有比,在有声有色的夏日图景中蕴含无限温暖的母爱亲情,“寄意远而感慨深,婉而不露,微而甚切”[14](卷一),在重章叠句的复沓中,贴切地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15]相比起来,《小雅·蓼莪》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父母生我养我辛苦劳累,恩深似海,而自己长年行役在外,未能慈乌返哺以尽孝心,返回家中时,父母竟然逝去,他看到家里野草丛生,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象昊天一样浩大无私,而自己却不能报答于万一。这些呼喊与痛哭,读之几令人泣下。《孔丛子·记义》载孔子语:“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全诗抒情跌宕起伏,回旋往复,艺术感染力强烈。“咏《蓼莪》则孝子悲”[16](卷五五)“蓼莪”成了后世表达悼念父母之情惯用的意象。西晋初王裒父母逝去后(裒父王仪任司马时为司马昭所杀),“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17](P2278)曹植《灵芝篇》:“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唐人牟融《邵公母》:“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翁母些》:“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清人杨贞《闻鸦喧忆亲抒怀》:“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张梦莲《忆亲》:“幼累爷娘长适他,伤心生女负恩多。风诗不少闺人泪,只有男儿赋蓼莪。”《凯风》、《蓼莪》是《诗经》中表达对父母深情的最感人的篇章,此外,《豳风·鸱枭》以禽言形式表现母亲不畏艰险保护子息,《周南·葛覃》描写已出嫁的女儿将回娘家前的喜悦,《唐风·鸨羽》写儿子因服役不能亲自侍奉父母的痛苦,《小雅·四牡》写外出为官的儿子思念父母而不能相见的苦闷,均真切感人。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尚书·君陈第二十三》:“惟孝友于兄弟。”孔疏:“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18](P270)父子、兄弟同属天伦,兄弟之间友恭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行,因此兄友弟恭,就成了协调家庭内部兄弟之间横向关系的伦理规范,推而广之,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从而形成“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者,如《唐风·杕杜》、《王风·葛藟》,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聚族宴飨是周人“亲亲”的重要方式,《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大雅·行苇》是一首周王宴飨族人的诗歌,以丛生聚居茂盛的芦苇起兴,引入此次宴飨的对象“戚戚兄弟”,以宴飨礼仪之隆重来歌咏兄弟之情。《小雅·頍弁》展现了一幅宴请兄弟亲戚们的和乐场面,十分热闹,最后又有一些伤感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透露出来:“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小雅·六月》亦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兄弟共享美食,孝友亦体现于其中。而《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补传》:“言兄弟之相亲出於自然也。”表达的是兄弟在一致对外、平定丧乱之后相聚宴会的情形。以常棣华则覆萼,萼则承华喻兄弟间之自然亲情,以常棣花盛开之明艳起兴,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极写兄弟欢宴,敦睦和好,张扬兄弟之情以巩固宗族。全诗共八章,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表现兄弟之情,朱熹《诗集传》对此诗的解说较为透彻:

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於死丧矣。至於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收,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於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着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於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是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乎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覆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宜深味之。[11](P103)

“常棣”①、“脊令”已成为兄弟的代称,被后世诗文广泛运用。如王勃《自乡[还]虢》:“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杜甫《至后》:“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蕚一别永相望。”白居易《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薛稷《饯许州宋司马赴任》:“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脊令。”孟浩然《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脊令飞。”《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脊令心。”杜甫《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戴叔伦《舟中见雨》:“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宋范成大《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把酒新年一笑非,脊令原上巧相违。”明冯惟讷《秋日寄懐家兄》:“明月双悬江海泪,秋风一寄脊令诗。”

以上所述的是《诗经》中有关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诗,另外一些篇章涉及到祖孙、姑侄、甥舅等亲情,兹不一一述及。《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虽不全然是亲情诗,但也有涉及到人伦亲情的地方。如《邶风·击鼓》写戍卒思归,其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数句,抒发对家中妻子的深深思念,非常感人。还有一些诗里面涉及不止一种人伦关系,如《常棣》中既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还有“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更涉及到朋友一伦。《魏风·陟岵》中既有“瞻望父兮”、“瞻望母兮”,也有“瞻望兄兮”,这首诗中父子、母子、兄弟间的三次对话虽然简单,但“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深切叮嘱,其“父子兄弟相望之真情”[14](卷一),足令全诗生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其它篇章中如《邶风·泉水》写外嫁别国的女子思归,回忆起当年出嫁的时候:“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大家族间的浓浓亲情。

家庭伦理是道德生活的核心,个人道德之养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是家庭道德的伦理规范,以此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缔造全社会的和谐。家庭亲情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在中国文化中,家与国具有同构性,“‘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它的一切。”[19](P51)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起点,“国”是“家”的扩大,从家庭、亲戚到乡党、同窗,从社团、族群到社会、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联结起来的,“家”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指向;从个体来说,“事亲”又关联着自身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所谓“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13](P3295)因此,人伦亲情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而且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减少纷扰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一部最具奠基意义的文化典籍,《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爱的人伦理想,并由此而形成爱国爱家的乡土情结,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以孝为本的伦理观念,礼乐相配的文化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培育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构建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而且对中国文学而言也具有某种文化原型的意义,这是任何一部后代文学作品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0](P65)血浓于水的亲情,形诸语言,协以音律,便成诗章。《诗经》以下,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历代以“思亲”、“省亲”为题的作品每每见诸载籍,脍炙人口,一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把充盈于天地人间万物的伟大母(父)爱予以艺术定格,给万千儿女以强烈感染,给人间众生以亲情的滋养。不胜枚举的亲情佳作,凝结着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至情至性,其中所体现的天伦亲情,“家”、“国”同构的伦理观,维系着国家与民族血脉的传承,维系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华彩乐章。除直接在题材上开启后来的亲情诗外,《诗经》中一些有关人伦亲情的诗句、词汇,后来还变成典故、代称以及成语,在后世诗人的诗句中反复出现。如“凯风”、“寒泉”以喻母爱,“琴瑟”指夫妇(《郑风·女曰鸡鸣》),“脊令”或“鹡鸰”指兄弟(《小雅·常棣》),“渭阳之思”指对舅氏的思念(《秦风·渭阳》),伤父母辛劳则曰“哀哀”(《小雅·蓼莪》),祝夫妇和谐则曰“偕老”(《邶风·击鼓》、《郑风·女曰鸡鸣》、《鄘风·君子偕老》),说新婚则曰“于归”(《周南·桃夭》、《邶风·燕燕》)。这些都表明《诗经》中的亲情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此外,《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美刺意识、复沓叠章的表现方式等,也为后世亲情诗创作所继承。

--------------------------------------------------------------------------------

① 《尚书·舜典》也有“五教”,孔疏:“文十八年《左传》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见《十三经注疏》本130页。又称做“五常”,《尚书·泰誓》有“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见《十三经注疏》本182页。 又有称为“十际”者,《吕氏春秋·壹行》:“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无以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标点本第408页。

② “天伦”原指兄弟,《穀梁传·隐公元年》:“兄弟,天伦也。”后泛称父子、兄弟等为天伦,赵汝楳《周易辑闻》:“父子天性,兄弟同气,夫妇瑟琴,天伦之至也。” 金履祥《大学疏义》:“一家之内,天伦之至爱存焉。”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①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② 《关雎》题旨诗义,多有聚讼。《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三家诗则谓是“刺康王晏起”,附会穿凿。姚际恒《诗经通论》谓此诗是泛咏“世子娶妃初婚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认为是一首民间普通夫妇的初婚之歌,兹从之。

① 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后二章,以寒泉之益于浚,黄鸟好其音,喻七子不能事悦其母,泉鸟之不如也。”朱熹《诗集传》卷二:“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后,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①唐以后,“常棣”亦作“棠棣”,后一直沿用。又因《常棣》篇中有“常棣之华,萼不韡韡”句,所以也用“棣华”、“棣萼”作为兄弟的代称。

参考文献

[1]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朱 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 班 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6]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孙希旦.礼记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 周振甫.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9] 范 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 朱 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2] 闻一多. 风诗杂抄[A].闻一多全集[C]. 上海:上海书店,1991.

[1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 王 柏.诗疑[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5] 刘 沅.诗经恒解[M].光绪间致福楼重刊本.

[16] 束 皙.读书赋[A].欧阳询等.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8] 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3篇

他肩负了北宋君主的信任和寄托,奉命和韩琦去守西北边关。他们的部队在和西夏的战役中大胜。

你听到边关上流传的民谣是怎么唱的吗: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几年过去了,范仲淹被调到别处。但他一走,西夏便认为是有机可乘,率大军来犯。宋仁宗没有办法,只好再让范仲淹一直在西北戍守边疆。

他大概没有怨言的,似那高举汉节、在匈奴领地里沉默到他的亲人都以为他早已死去的苏武。

可是你听到了吗?当秋风又起,雁群南飞,他心底的愁和怨也被低吟浅唱了出来——便是他写的《渔家傲》,带了一种民歌似的明亮和凄婉。

他说,边塞的秋天,景色当真不似家乡呢。雁群寂寂地南飞,哪里有半点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连绵的山丘,不知何时升起了炊烟,燥的风摇晃着拉长。落日带了血色,凄艳绝伦地兀自往黄沙里掉。

他给自己灌了一口浊酒,悲哀地想,家还相隔万里,可他们燕然未勒功,怎敢归啊。空气微微震颤着传来通透哀转的羌管声,一层薄霜无声地铺在地上。

他长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而我想,他一定不忍心去看那哀鸿遍野、累累白骨。

他一定想过要对将士们喊一声:大家都逃了吧、散了吧!

可是他不能。没有人能够逃脱,他们都是受害者,都需要背井离乡,都需要将自己放逐千万里,来赴这一场死亡的盛宴。

可是,他身后还有千军万马跟随,还有无数的西夏人将会与他血战一场,所以他不愿去思念,也不敢思念!一如当年的霍去病,在弥留之际的那句“匈奴未灭……怎敢死啊。”

所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就是为什么四面楚歌,刹那间就击溃了项羽的铁骑精兵。

再坚固的人,也抵不住思念的力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就像那尊立在联合国大门前,用铁锤击打佩剑的雕像,对人们喊出的诘问: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4篇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1《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 (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 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 怀良辰以孤往 《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②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③ 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 《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④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⑤ 汝姊在吾怀 《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⑥ 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8.而

①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 表并列

②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 表转折

③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 表修饰

④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 表承接

⑤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 表修饰

9.之

①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助词,取独

②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

③ 悦亲戚之情话 助词,取独

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⑤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⑥ 求之靡途 代词,它

⑦ 公田之利 助词,的

⑧ 会有四方之事 助词,的

⑨ 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10.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② 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而”

③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④ 引壶觞以自酌 连词,表承接 来

⑤ 聊乘化以归尽 连词,表修饰

⑥ 园日涉以成趣 连词,表结果

⑦ 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⑧ 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用

⑨ 乐琴书以消忧 连词,表目的

⑩ 耕植不足以自给 连词,用来,来

⑾ 诸侯以惠爱为德 介词,把

⑿ 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因为,由于

⒀ 策扶老以流憩 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 皆口腹自役 (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

(三)被动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 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

(四)省略句

①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

② 稚子候(于)门 (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 (省主语“余”)

④ 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2《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 “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 一言均赋 “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紫”,呈现出紫色

④ 梓泽丘墟 “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的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 四美具,二难并 “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 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② 腾蛟起凤 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 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吃惊

④ 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

⑤ 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 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动词,死、死亡。

④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 副词,最。

2.胜:

① 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 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 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⑥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尽、完。

3.穷:

① 响穷彭蠢之滨 副词,尽。

② 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③ 穷且益坚 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 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穷困。

4.舍:

① 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②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客舍、住所。

③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 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 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 临别赠言 副词,将要。

② 临帝子之长洲 动词,面对。

③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 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④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走近。

6.怀:

①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② 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揣着。

7.序:

① 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② 滕王阁序 序言、序文。

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 名词,次序、秩序。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动词,安排次序。

五、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① 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 宇文新州之懿范 ③ 孟学士之词宗

④ 王将军之武库 ⑤ 等终军之弱冠 ⑥ 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 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⑤ 窜梁鸿于海曲 ⑥ 屈贾谊于长沙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3《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5.羊角: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角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

9.是:

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

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

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12.枪:古义:触碰;

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

(……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庄子;道;理想生态模式;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B2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14-005

为适应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很多专家学者关注庄子生态思想研究,近年来中国知网上相关论文就达200余篇,其中颇多见地。(1)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我们着重探讨庄子生态思想与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系。《庄子》中虽没有出现“生态”二字,但其中毋庸置疑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但其生态思想的论述并不是为了自证,而是建构其哲学体系的手段。对庄子关于理想生态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的深层思考,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理想生态模式:“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庄子的理想生态模式是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88 的“天和”境界,其突出标志是“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1]290。

(一)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确切含义

“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出自《庄子・马蹄》:“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1]290

“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清代郭庆藩这样注疏:“与物无害,故物驯。”“人无害物之心,物无畏人之虑。故山禽野兽,可羁系而遨游;鸟鹊巢窠,可攀援而窥望也。”[2]336其关键是人没有伤害动物之心,久而久之,动物对人也就没有畏惧之心,不用防范人,更没有伤人之心。人与动物之间相安无事,各自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和睦相处,各自成为天地之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理想生态模式与“至德之世”

庄子的理想世界是“至德之世”。“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所描绘的理想生态模式仅仅是“至德之世”理想蓝图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至德之世” 的理想蓝图还包括:人们恒常地保持着本性――道,自己纺织,自己耕种,人们浑然一体而不偏私,自然放任,自给自足;人们心情满足地四处游荡,没有功利目的地四下闲看。在“至德之世”,山中没有道路,河里没有船舶桥梁;万物聚集,以为共同家园;禽兽成群,草木滋长。宇宙自然平和,人与物互不干扰地生活着。

“至德之世”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没有互相伤害的居心。“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1]893实现“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模式,关键在于要无知无欲,保持素朴本性的“道”。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1]290 郭庆藩注疏道:“夫殉物邪僻为小人,履道方正为君子。既而巢居穴处,将鸟兽而不分;含哺鼓腹,混群物而无异;于何而知君子,于何而辨小人哉!”[2]337在小人眼里,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小人常常因为物(包括动物)而丧失了自我;在君子的眼里,人与动物是没有区别的,君子与物(包括动物)和睦相处,不分彼此,并不因此丧失自我。当人无知无欲、保持自己本真之性的时候,就能实现不分物我、不分君子小人、万物平和相处的理想生态模式。因为人与禽兽共同居住在一起,与万物生活在一起,处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一份子,所以没有君子与小人的分别;人们无知无欲,保持着自己素朴的本性,就能徜徉在“至德之世”的理想生态模式中。

二、理想生态之径:尊道顺性无为

为了实现“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理想生态模式,庄子为我们提供了通往理想生态模式的路径:尊道顺性无为。

(一)路径之一:人与动物关系平等

首先,道生万物。“道”(天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万物本性均为“道”。“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1]543道为万物的父母,赋予万物形体,养育万物,又亲手将自己所生所育的万物送向死亡。万物的生、长、死等(整个生命历程)都是由“道”决定的。

其次,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等矣。”[1]487对于天地间的万物,道没有丝毫的私心,平等地对待万物,赋予万物以平等的权利,“天无私覆,地无私载。”[1]243万物也因为有道的主宰而不分贵贱,人与物包括动物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二)路径之二:人与动物各有其界

首先,人、物有界。人与动物都有各自特定的活动范围,不同的物种各有适合自身栖息的领域,在适合其本性的范围内诗意地生活着。“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且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1]97

庄子意识到不同的物种对同一环境有不同的感受:人在潮湿的地方久居就会得腰疼病,泥鳅却不这样;人站在高高的树上就会感到害怕,猿猴却不这样.由此类推出感性知识的相对性。感觉都是相对的,一个人感觉一事是对的,另一个人可能感觉此事是错的,如果没有真理作为标准的话,一个人不能评判另一个人是对还是错。

其次,不离其界。人和动物各有适合自己生存的领域,无论人还是动物,离开特定的生活范围都难免会受到伤害。

“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1]686对于人来说,为了保全生命,也要把自己深深地隐藏起来,不要卖弄自己的才华,要大智若愚。人与动物都要躲藏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人更要善于隐藏自己的智慧而保全生命。

最后,趋利避害。万物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如!’”[1]249小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之知,人当然也有本能之知――“道”。因为人拥有“道”这个本性,圣人也有“道”这个本性,他们的本性是相通的,所以圣人知道治理天下根本无需运用法度,只要端正自己的本性,以本性“道”来感化人们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了。

庄子无论是阐述人与动物都有各自特定的活动范围,还是阐述万物离开特定范围就有受到伤害的危险以及论述万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其目的都是为了论述知,而认知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认识、体悟本能之知――“道”。

(三)路径之三:不伤动物本性

首先,万物同性。天下万物,同为道所生。虽然动物具有多样性,但是它们的本性都是道;人的本性也与物的本性一样,不是仁义,而是道。庄子以论述物的本性为引子,导出人的本性也不例外。庄子论述物的本性的目的是要类推出人的本性。既然万物的本性都是道,人要尊重动物的本性――不破坏动物本性“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庄子・骈拇》曰: “且夫骈于拇者,决之则泣;枝于手者,之则啼。二者,或有余于数,或不足于数,其于忧一也。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故曰仁义其非人情乎!”并生的足趾和歧生的手指都不符合它们的本性,只有正常的五个足趾和五根手指才符合它们的本性。决裂并生的足趾,人就会疼痛得哭泣;咬去歧生的手指,人就会疼痛得哀啼。并生的足趾与歧生的手指从外表看上去就不正常,一旦要通过外力使它们符合正常状态,人就要忍受巨大的疼痛。这种疼痛来自偏离本性的惩罚,倘若足趾和手指都符合本性,都正常,人就不必忍受诸如此类的疼痛了。人类要正视事物的多样性,透过多样性的事物洞察事物的本性――道。人的本性是“道”,如果以“仁义”为人的本性,那么仁人会忧虑人世间的忧患,不仁之人会违背仁义贪图富贵,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仁人”与“不仁之人”就像“并生的足趾”与“歧生的手指”一样偏离了本性,一样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可见,应该像尊重万物的本性一样尊重人的本性。

其次,伤性害物。事物的本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破坏了物的本性,也就伤害了物的本身。庄子举了“中央之帝混沌”被凿穿七窍而死亡这个典型的例子:人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吃饭呼吸,“混沌”却没有;没有七窍,对于人来说是不正常的,但是对于“混沌”来说,“没有七窍”正符合它的本性,如果违背它的本性,硬要给它凿出七窍,反会对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于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以“仁义”来代替人的本性“道”,也会对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人会伤害物的本性,也会因物而伤害了自己的本性。

庄子以道为万物的本性,强调如果不尊重万物的本性,就伤害了它们。因而人要顺其自然,尊重万物的本性――道。以此类推,人的本性是道,所以治理天下也要尊重人的本性,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否则不但不能治理好天下,反而会使天下动乱不安。庄子强调要尊重万物的本性,其目的是论述治理天下的方法:不破坏万物的本性,包括尊重人的本性,达到无为而治。

(四)路径之四:顺遂动物本性

物无贵贱,人和万物平等对待、和谐共处,最重要的莫过于顺遂动物的本性―― “道”。庄子在《至乐》和《达生》篇中都以比喻的手法,通过“以己养养鸟”与“以鸟养养鸟”的比较论证了顺遂动物本性的重要性。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1]530这说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养育海鸟,只会造成海鸟的死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海鸟的喜好来养育它,最好的方法是放开它,让它回归山林,让它在自己喜欢的地方遨游,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栖息在自己喜欢的处所,等等,总之,要顺着它的性子,让它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庄子还在《人间世》中强调要“以虎养虎”:如果顺着老虎的性子来养它,那么就能养好它,它也会顺服于人;如果逆着老虎的性子来养育它,不仅养不好它,反而会激怒它,进而受到它的伤害。超出物的本性,或是没有满足物的本性要求,对于物来说都是不利的,会造成伤害性的后果。与此同时,人也会受到牵累,受到伤害的物反过来又会对人本身造成伤害。

在这里,庄子用类比的方法论述“以己养养鸟”与“以鸟养养鸟”,并不是单纯比较两种养鸟方式的优劣,而是要说明为了保全自己,对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交流对象,要运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语言与之进行交流,说话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说话对象的资质与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对方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不致误会自己。

(五)路径之五:万物回归于“道”

首先,物我不分,相互转化。“庄周梦蝶”的故事早已为大家所熟知:“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1]109

“庄周梦蝶”的寓言通过描述人与物之间可以转化,人可以转化为物――物化,物也可以转化为人――人化,说明站在道的立场上来看世间万物,人与动物是没有区别的。

其次,物我相融,向道回归。以道观之,人与物不仅没有区别,而从实际来看,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与动物一样,还是生物链的一部分,只不过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从生物链中剥离开来。但是,人终老去世以后依然是对生物链的一种回归。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1]976庄子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从道中来,再向道复归的过程,这一点与万物没有区别。既如此当然也用不着悲哀和厚葬之类。

如上所述,庄子论述了“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理想生态模式,也指明了通往理想生态模式的具体路经。其实这都只是论证的手段,不是论证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生态模式的实现路径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庄子的哲学体系:突出道的权威性,道主宰一切,为万物的本性;感性认识具有相对性,认知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认识道、体悟道;治理天下的最高明方法,是不破坏万物的本性,无为而治;要相机而动地处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各种问题;物我可以转化,物我齐一,等等。

三、理想生态模式之反思:冲突纠结回归

庄子的理想生态模式是针对当时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而提出的。由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庄子实现理想生态模式的路径并不能彻底解决现实社会所有的环境问题。

(一)“至德之世”与“天下大乱”

“至德之世”大道流行,因而拥有“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理想生态模式。与“至德之世”相对的是现实社会的道德沦丧,以及与之相应的是万物不得其所的混乱不堪生态现状。庄子在《箧》篇中如是描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毕弋机辟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罔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惴之虫,肖翘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种种之民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之意。已乱天下矣。”[1]310

庄子认为,如果人类只崇尚“智巧”,而不遵守世界的最高主宰“道”,不恪守恬淡无为,就会酿成天下大乱的祸患。如人类过度运用弓箭、鸟网、机关等智巧,会扰乱空中飞翔的鸟儿;过度运用钩饵、鱼网、竹篓等智巧,会扰乱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过度运用木栅、兽槛、兔网等智巧,会扰乱草泽中的野兽,最终都会造成生物界的混乱。

理想生态模式的破坏,究其本质,是因为人丧失了本性――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1]645人的本性被“德、仁、义、礼”这些“道”的糟粕所蒙蔽而丧失。丧失了本性的人萌生伤害之心,既伤害同类,又伤害动物乃至万物,最终人与万物都丧失了本性,人伤害了物,又反被物所伤,人与物互相伤害,理想生态模式伴随“道”的彻底沦丧而荡然无存。

圣人以仁义取代道,在道的沦丧过程中起了负面作用。“及至圣人,蹩为仁,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1]290因此,圣人对道的沦丧乃至理想生态模式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理想与现实之间

庄子理想生态模式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冲突。牵着野兽游玩,爬到树上窥视鸟巢,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如今是将野兽关在笼子里,或圈在带脉冲电流的栅栏里,人们远远地观看,有时还能听到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伤人甚至伤害饲养员的事件;鸟儿更是将巢筑在人烟稀少的树林里,栖息在高高的树顶上,一般人爬不到那高高的树顶上,当然也不可能窥视到鸟巢内的一切。可见鸟兽对人的防范之心已很强很久,由此也可以推出人类对动物的伤害之心已经很久很久了。当然这也不排除很多环保人士、动物保护人士对动物的爱护,甚至是溺爱,但是对那些被(下转第60页)(上接第117页)无微不至地隔离照顾起来的动物们来说,这是它们想要的生存状态吗?它们真的快乐吗?要想实现“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理想生态模式,人们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还自然于自然,尊重自然,友好自然,顺从自然自己的发展方式。不仅要对自然放手,还要认识到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要以为自己是高级动物,疏离自然,高高在上,不尊重自然,甚至毫无顾忌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庄子的“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理想生态模式告诉我们要如何尊重自然,如何尊重万物的本性,如何顺遂万物的本性,如何将人类融入自然,如何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些都是庄子的先见之明。但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们不可能回到即使有车有船也不用、有了电脑还结绳记事的时代去。庄子理想生态模式纠结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或许根本就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来消弥这种冲突,人类所能做的只是通过节欲而尽量减小这种冲突的强度、缩小这种冲突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子理想生态模式与生态现状的冲突和纠结,也是当下任何一种生态学理论都无法根本解决的。我们虽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理想生态模式,但我们可以从庄子思想中汲取生态智慧,以理想生态模式为发展指向,控制人类的欲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索取,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为了自然,同时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

注释:

(1)孔令梅指出:“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相矛盾的问题,他站在‘道通为一’的立场,对自然万物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反对人类干预自然、摧残动植物,要人类‘循道而趋’,过朴实自然的生活。”(孔令梅:《庄子理想环境论》,《江淮论坛》,2012年第1期第70页)丁全忠,王素芬,甄慧林认为,目前对中国哲学生态方面的研究,“夸大中国哲学生态智慧的倾向,认为中国的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的生态智慧可以解决现在的生态问题以及生态哲学面临的理论困境,但是却缺乏有力的理论和现实论证及对其作用的辩证说明。”(丁全忠,王素芬,甄慧林:《国内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综述》,《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7页)

参考文献: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设疑;兴趣

一、巧设导语,创设浓厚的氛围

巧设课题开头,创设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下面课题的展开。我在《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的两部分之间又相互独立,所以这篇课文我就分两课时完成,每课时各设计一个导语。第一部分写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我就用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导入。

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到处流浪以说书为生,尽管生活很苦,但老瞎子却活得很起劲,因为他师傅在琴槽里封着一个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把封在琴弦里的秘方拿出来,按方抓药,治好他的眼病……然而当他终于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后,从琴槽里拿出来的“秘方”竟是白纸一张。老瞎子万念俱灰,失望至极,然而他终于悟到,他先前之所以活得那么起劲,只为了琴槽里的这张“秘方”。生命只有有了目标,人活着才有劲头,哪怕这目标是并不存在的。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又把这张白纸封进了他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出琴槽里的秘方,治好他的眼病。故事到这儿嘎然而止,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瞎子充满激情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看史铁生有着怎样的生命感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先让一位字体写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了满文军的歌词《懂你》,然后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词的哪些语句最令他们感动,说说他们的感受。诸如“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都纳入了学生的视线,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播放这支歌,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于是课堂上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理解挚爱的歌颂和母亲不能分享儿子成功的伤感。实践证明,这些创设情景简洁自然的导语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巧设疑问

要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课堂提问也要巧妙,不可生硬死板,问题设计巧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我在教郑愁予的《错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简要概括。②这首小诗隐含着一个怎样的故事?③这首诗出场的有两个人物——“我”、“你”,这两个人背后还有另外两个人,你能说出他们是谁吗?④“你”的丈夫抑或是情人为何让“你”独守空房,备受寂寞之苦?⑤“你”的丈夫或情人不归的原因除了大家所说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负心薄幸,“悔叫夫婿觅封侯”的前程设计,“可怜五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的残酷战争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实男人都有一颗云游四海,闯荡江湖的不羁之魂。试想在灵魂深处,恐怕没有一个男人甘愿足不出户,老死户牖,骨子里都希望自己如一只雄鹰搏击天宇。只有当他们倦了,折翅了,才想到归巢,不然,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思妇闺妇那么多的羁旅之思呢?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从“望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苹洲”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到“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再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部爱情史简直就是一部柔肠百断悲伤史。)

三、点拨“精妙”

课文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教师若不注意探究发掘,也很可能被学生忽视,一旦这些地方被挖掘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余秋雨《道士塔》)。针对上面这段文字,我提了一个问题:四个“惨白”的意思是否相同,这深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结果学生从中悟出了作者深沉的痛苦悲哀和有恨不知向谁发泄的愤懑以及在那个情境中不知该怎样保护珍贵遗产的无耐等复杂的感情。

课文上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入探讨和教师对情景的巧妙创设,学生的思想会时时闪出智慧的火花,当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切不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匆匆而过,而应停下脚步,把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点燃。

四、鼓励创建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的创建性思维!有时,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与教参和老师的认识明显不同。那教师该怎么办呢?首先对学生独创性的见解持鼓励赞许的态度。其次要倾听学生的见解,切不可轻易打断他。学生陈述完之后,可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已取得了一致并且比较正确的结论,教师就不必解答,只需做出肯定大加赞扬即可。如果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者见解有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让各方不同的意见和证据说完。针对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把错误点指出来,并且用确凿有力的证据说服学生,不强求学生放弃自己的想法,可让他和老师课后进一步研究。如此学生的思维将更活跃,学习地兴趣将更高,将更富有创造性。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巧妙设计,又要见机行事因势利导;既要有预定目标,又要注重课堂上临时生成的目标。只有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课堂这个“过程与方法”的集合中,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大舞台,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景创设,导语,气氛

语文教学不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语文的本质属性和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内涵是不会改变的,而正是这两点,决定了不论时代怎样发展,语文教学都应当做到一往“情”深。即教师要披文入情,运用课文中生动美好的形象,以炽热的情感,晓畅的教育语言,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之中,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创设情境,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做到一往“情”深呢?

一、巧设导语,创设浓厚的氛围

我在《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的两部分之间又相互独立,所以这篇课文我就分两课时完成,每课时各设计一个导语。第一部分写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我就用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导入。"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到处流浪以说书为生,尽管生活很苦,但老瞎子却活得很起劲,因为他师傅在琴槽里封着一个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把封在琴弦里的秘方拿出来,按方抓药,治好他的眼病,……然而当他终于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后,从琴槽里拿出来的'秘方'竟是白纸一张。老瞎子万念俱灰,失望至极,然而他终于悟到,他先前之所以活得那么起劲,只为了琴槽里的这张"秘方"。生命只有有了目标,人活着才有劲头,哪怕这目标是并不存在的。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又把这张白纸封进了他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出琴槽里的秘方,治好他的眼病。故事到这儿嘎然而止,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瞎子充满激情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看史铁生有着怎样的生命感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先让一位字体写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了满文军的歌词《懂你》,然后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词的哪些语句最令他们感动,说说他们的感受。诸如"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都纳入了学生的视线,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播放这支歌,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于是课堂上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理解挚爱的歌颂和母亲不能分享儿子成功的伤感。

实践证明,这些创设情景简洁自然的导语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情感涌动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现代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为情感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如我在教学《海滨仲夏夜》这一课时,由于我们地处四川盆地,学生很少有人见过大海,理解文中描述的情景很困难。我就依课文内容制作了课件,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声”“色”感受到了课文所述内容,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作者赞美海滨仲夏夜景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感情。

三、善于设疑,激发思考的激情

问题设计巧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我在教郑愁予的《错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简要概括。②这首小诗隐含着一个怎样的故事?③这首诗出场的有两个人物――"我"、"你",这两个人背后还有另外两个人,你能说出他们是谁吗?④"你"的丈夫抑或是情人为何让"你"独守空房,备受寂寞之苦?⑤"你"的丈夫或情人不归的原因除了大家所说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负心薄幸,"悔叫夫婿觅封侯"的前程设计,"可怜五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的残酷战争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实男人都有一颗云游四海,闯荡江湖的不羁之魂。试想在灵魂深处,恐怕没有一个男人甘愿足不出户,老死户牖,骨子里都希望自己如一只雄鹰搏击天宇。只有当他们倦了,折翅了,才想到归巢,不然,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思妇闺妇那么多的羁旅之思呢?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从"望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苹洲"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到"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再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部爱情史简直就是一部柔肠百断悲伤史。)

四、启迪联想,触摸作者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来丰富补充作品的形象,真正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触摸到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讲《荷花淀》时,当学生读懂了主人公――水生嫂的高尚人格之后,我适时发问:在历史和现实中,你还能举出具有水生嫂一样高尚品格的人吗?一句话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或凝目沉思,或低声交流,很快便举出了大量人物,有的甚至说自己的母亲就有类似之处;由此,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而且也使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思维活动中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动手去探求真知,亲自去解决综合问题,使之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学生入情入景,那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春天就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农尚仁.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范文第8篇

一、何为得道

要对“得道”的内涵进行解析,首先要明白“道”的涵义。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概括为万物本根:一是从宇宙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道乃产生天地万物之根源,即时间本根;二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道乃天地万物得以存在之根据,即逻辑本根。①本根之道主要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同一性。《齐物论》篇云:“道未始有封”,“恢诡谲怪,道通为一”。②这说明万物之道没有分别界限,没有差别。道的同一,决定了万物的齐一,是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根据。其二,本初性。《大宗师》篇云:道“生天生地”。这说明道在时间上先于任何物的存在,是最本初的存在。道的同一性与本初性,对理解得道的奥义尤为关键,本文第二部分还将进一步论述。

庄子论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导出个体生命的生存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理想人格与理想人生。换言之,道不仅被庄子视为一种世界的终极存在,更被建立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指向。故而庄子一再强调“闻道”、“得道”、“体道”的重要,明确指出“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知北游》),并把“知之能登假于道者”(《大宗师》),即得道之人,称为具有最高德性的“真人”。可见,庄子所谓得道,即领会宇宙精神,达致最高境界。庄子认为,得道之人能享有“至乐”与“逍遥游”的生命体验,以下分而论之。

“至乐”一语出自《至乐》篇,意为最高的快乐。然庄子所谓至乐,非世俗之至乐。其一,俗之至乐表现为一种狂喜,而庄子认为:“人大喜邪,毗于阳……其反伤人之形乎!”(《在宥》)俗乐之大喜,会导致阳气偏盛,阴气偏衰,从而伤及身体。其二,俗之至乐源于富贵、长寿、安逸、美味、声色等外物的享有,而庄子认为这些名利感官的享受不过是人生如寄的慌乱之乐,“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缮性》)。庄子的至乐以“无乐”为特征,“至乐无乐”(《至乐》)。冯友兰把这种无乐之乐,称为“忘情之乐”。“忘情则无哀乐。无哀乐则另有一种乐。此乐不是与哀相对的,而是超乎哀乐的乐。” ③“无乐”并非意味着停止了一切情感活动,而是一种“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田子方》)的忘乐之乐,一种宁静超然、无所扰动、澄明通达的心灵状态,一种恬淡平和、纯净安闲、清欢空灵的生命体验,一种把自我的舒适与满足推向极至的精神享受,所谓“忘适之适”(《达生》)。这种巅峰的得道体验,已成为艺术情感的一种经典范型传响不绝,如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神释》),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洪应明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菜根谭》)。

“逍遥游”为庄书首篇《逍遥游》题名,意指一种不着任何政治、道德与知性色彩的、仅落实于精神的自由,表现为一种通达宇宙、充溢天地的博大感和超然自在、无滞无挂的独立感。庄子这样描绘体道的逍遥之境:“天地与我并生” (《齐物论》)、“登天游雾,挠挑无极”(《大宗师》)、“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刻意》)、“独往独来,是谓独有”(《在宥》)、“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天下》)。得道之人能够从世俗状态的拘泥中超,与道相周游,在浩渺无垠、永恒流转的天地宇宙间随心遨游,无所羁绊,无所不极,心中涌动着一股与宇宙同其辽阔的磅礴之气和超逸之情。这样一种恢宏无碍的得道体验,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一再出现,在刘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心雕龙》)的神思中,在李白以“大鹏”(《大鹏赋》)自比的豪情中,在张怀瓘“幽思入于毫间,逸气弥于宇内”(《书断》)的逸怀中,都可以感受到逍遥游的精神气韵。

二、得道为何

对于得道的终极依据,即得道的生命向度究竟为何,庄子也作了深刻的解释。由上文可知,道乃万物本根,具有本初性,这意味着得道也就是回归人的本性,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缮性》)。

《缮性》篇中,庄子对人之本性的沦丧过程进行了思考。庄子认为,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心灵恬静,智慧天成,他们混沌茫昧,毫无心智,与世界和谐为一,所做的一切都契合自然之道。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人逐渐远离本初,从燧人、伏羲的“顺而不一”(顺从本性,但不能与道合而为一),到神农、黄帝的“安而不顺”(安于本性,但不能顺从本性),再到唐、虞的“去性而从于心”(远离本性而听从心智),最后到“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心性迷乱,无法回复本初)。所谓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依庄子看来,不过是人之本性的沉沦史与自然大道的丧失史。而那些作为文明象征的仁义礼乐、机心智巧等,恰恰是遗失淳朴本性的肇端。因此,人要找回原初的幸福,就必须复归本初,重拾大道。

“复初”同时也意味着“守本”,因为对本性的回归与溯源,也意味着对本性的持守与保全。“守”这个字在庄书中出现频繁,如 “守其宗”(《德充符》)、“守其一”(《在宥》)、“守神”(《天地》)、“守其本”(《天道》)、“其天守全” (《达生》)、“慎守其真” (《渔父》)等,都意味着对人之本真心性的守全。《达生》篇言:“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刻意》篇言: “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可见,得道就是使本性得以守全,使心灵恢复到原初状态。

道不仅具有本初性,还具有同一性。道的同一性意味着,物与人在终极的道的层面同质同源,万物由于涵纳着道从而获得了一体性的关系。这正是“万物与我为一”的深刻内涵。道作为万物本根,不仅揭示了人存在的终极依据,也揭示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原初关联。

《达生》篇中有一则吕梁丈夫蹈水的寓言,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领会人与物的原初关联。吕梁丈夫游泳本领极其高超,孔子向其询问练就此本领的方法,于是有此一问:“蹈水有道乎?”此处所说的“道”,乃技巧之义。据李壮鹰考证,以“道”指称技巧,“是中国人对‘道’的比较早的用法”。 ④孔子此问的潜台词是:怎样解析水的流向、漩涡等物理特征,怎样学习划水、蹬腿等游泳技术,才能练就如此高超的蹈水本领。而吕梁丈夫的回答是“吾无道”,即蹈水没有任何技术可言。依据吕梁丈夫的解释,他之所以具备如此高超的游泳本领,原因就在于他一直维系着与水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正是因为他与水如此之亲近,深谙水的脾性,所以才能做到“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顺着水势而不由自己,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力量去驾驭水。

不难看出,孔子所代表的乃是知性立场:人要掌握蹈水的本领,就必须利用人的知性,把水当作一种外在异己的认知对象,通过解析水的物理特征,通过学习游泳技术,去探询驾驭水的方法。这也就意味着,在知性的观照下,人与物的关系,乃是一种认知与被认知、驾驭与被驾驭的主客分化的关系。与孔子不同,吕梁丈夫所代表的则是道的立场。“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不知吾所以然而然”,所揭示的正是人与水的本然相契,这种契合是与生俱来的,属于“命”的一部分,不需要任何理由。在这种本然的契合当中,水会将自身的全部秘密向人展现,人无需思考,亦无需作为,就能领会。人应和着水,水应和着人,人与水彼此相融。

依庄子之见,道境是人生在世的原初形态。在原初的生存境域中,道构成了人与物的共同根基,构成了连接人与世界的内在脐带,人与物因为道的存在而互相应和、浑融一体,人享有与世界最亲密而又最深刻的关系。可见,得道就是对自我与世界原初亲密关联的恢复。

三、如何得道

庄子不仅为世人展现了得道之时的美妙境界,同时也教授了如何得道的修行方法。对于庄子而言,得道绝非仅为纯粹精神上的修炼,同时也意味着生命的身心安顿。庄子生逢乱世,如何在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除患避害,是他思考的第一步。为此,庄子提出了“无用之用”、“与物委蛇”、“顺人不失己”等生存策略。“无用之用”出自《人间世》篇,即主张世人将世俗之用掩盖起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避免沦为工具被人利用,就像《山木》篇中的“意怠鸟”一样,大智若愚、谦卑柔弱、进退处中、不与物竞,最终实现颐养天年的根本大用。“与物委蛇”语自《庚桑楚》篇,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权变,即根据外物的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方案,避免与他者发生正面摩擦与冲突,如《人间世》篇中得道之人蘧伯玉所教颜阖以应对卫灵公太子之方,“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二是循虚,即找寻矛盾与矛盾之间的空隙,在夹缝中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如《养生主》篇中解牛之庖丁,“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顺人不失己”出自《外物》篇,意指既顺应这个社会,又不丧失自我的处世理念。“顺人”,就是委顺他人,“不敖倪于万物”(《天下》);“不失己”,就是保持自己独立人格与本真心性。林希逸曾对“顺人而不失己”作了如下解释:“虽和光同尘,不与世相忤,而我之所存者自在。”⑤所谓“顺人而不失己”,就是一种表面委顺随从,而内心高蹈无待的人生哲学。

上述生存策略,能够最大可能地保证个体生命在凶险多难的社会环境中不受伤害而又悠游自在,从而为得道提供现实层面的保障。如果说这些生存策略为得道提供了外在条件,那么真正使人从世俗状态提升为体道状态,则有赖于安命的态度和“虚”的功夫。

先说安命。在庄子所处的乱世,苦难是一种普遍的生存际遇。为了消解苦难,庄子提出了安命的自我救赎之方,即把苦难视为一种命运的存在,一种超越于人的认识能力之外的先验性定数,并安于它,所谓“安其性命之情”(《在宥》)。冯友兰曾引用斯宾诺莎的话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⑥这很好地解释了安命对痛苦心灵的慰藉作用。在庄子看来,命运代表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性。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很沮丧,但同时亦是一种释然,因为我们在明白了人的不可为的同时,也明白了人的可为。庄子认为,名利、享乐、长生等世俗价值,皆属命运管辖的领域,无力改变,《德充符》篇说:“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皆“命之行也”;而可以改变的是自己拥有怎样的心灵状态,故而劝导世人以得道的心灵境界为终极追求。这也就意味着,安命是得道的起点。一方面,安命能够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和痛苦,无论身陷何种不幸,都能泰然处之。另一方面,安命能把名利享乐等世俗欲求从思虑中驱逐出去,摆脱它们的束缚,从而为更高的精神追求预留心灵空间。可见,庄子强调安命的根本目的在于得道。

再来看“虚”的功夫。按照世俗的理解,一个人的进步,总意味着一个加法的过程,即现在比过去多了点什么。但庄子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提升——悟道,其奥秘恰恰在于减法,也就是忘却摆脱些什么。我们可以用庄书中屡屡出现的一个动词——“虚”,来指称这种引领自我提升的内心功夫。与“虚”异名同义的,还有“外”、“忘”、“丧”、“损”、“去”、“无”等,都是具有否定性意义的词汇。庄子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虚”的功夫,比如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心斋”与“坐忘”。“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这两种体道功夫都有一个共同点——“虚”,即对某些东西的去除与忘却。对庄子而言,只有排除普通意义上的欲望关注、感官关注、道德关注、知性关注、是非关注等,才能获得道的关注。可见,虚的功夫,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否定常规的内心修炼功法,它循着回归自然的途径,渐次剥离心灵中装载的一切有碍本性的内容,让生命深处的本真愿望得以呈现,从而把世俗之人提升为体道之人。《人间世》篇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当我们驱散遮掩心灵的迷雾,彻底“虚”下来的时候,大道的福善便会眷顾于我们,使内心生出无限光明。

四、得道与幸福

综上,庄子所谓得道,即个体生命对宇宙精神的领会,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最本真的快乐、最深的宁静、最博大的自由,以及与他者最亲融的和谐。得道就是回归生命本原,恢复与世界原初亲密关联。要达致体道之境,不仅需要在危机四伏的现实生活中,运用高明的处世之方安顿生命;还需要有一种对苦难安顺的态度,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和痛苦;更需要一种生命的减法,排除巧智物欲等的干扰,使心灵重返本有的空明。

距离庄子所处的无道乱世,历史语境的巨变可谓沧海桑田。以今天的眼光审视,庄子的得道学说中确有诸多可供指摘之处,比如,“无用之用”容易导致社会价值的虚无和社会责任感的淡漠;虚的功夫会对个人的进取心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构成消解,并导致道德判断的缺席;安命说把困境的根源全部推诿于命运,简化了困境产生的根源,并意味着将生命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等等。尽管如此,庄子得道学说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仍然能够穿越时代,成为现代人追求幸福的宝贵理论资源。

首先,庄子能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何为幸福以及人生的意义。陈鼓应曾指出:“世人常汩没于嗜欲圈里而不得超拔,涉身于名位场中而不得自由,庄子则扬弃一向为大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等世俗价值,他摒弃了以往立功、立德、立言的价值表。”⑦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只有拥有功名利禄才算拥有幸福,而庄子告诉我们,其实还有一种更自然、更无待的幸福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幸福并不需要我们在名利场中苦苦挣扎,涤荡心胸、返璞归真或许能拥有更本真的幸福。庄子为我们所描绘的幸福图景,犹如一幅淡淡山水写意的画,恬静悠然而又高远恢弘,这是庄子对宇宙精神与天地境界的领悟与践行。

不仅如此,庄子对得道向度与路径的揭示,为世人提供了获得通往宇宙精神与本真幸福的具体可行方法。如“万物与我为一”的道的立场,有助于将人从功利主义的泥淖中解脱出来,构筑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关系;“与物委蛇”、“顺人不失己”等处世之方,有助于在他人与自我之间取得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安命背后的达观,有助于人们释放心理压力;而虚的功夫,则有益于现代人从心为欲役、人为物役、自我异化的桎梏中超,回归生命的单纯。

(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文科基地招标项目、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注:

① 王焱:《时间本根与逻辑本根——庄子道论新探》,《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135页。

② 本文中《庄子》的引文皆出自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以下仅注篇名。

③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4页。

④ 李壮鹰:《谈谈庄子的“道进乎技”》,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第65-69页。

⑤ 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周启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24页。

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