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影苏轼

花影苏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花影苏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花影苏轼范文第1篇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谢眺《王孙游》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花影苏轼范文第2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明白通俗;细细琢磨,才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含蓄隐晦。原来是苏轼在慨叹他的政敌即那些所谓"熙丰小人",他们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这是苏轼一首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诗。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写景诗;其实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这是一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人物素描诗。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这是一首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牢骚诗。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读这首诗,你会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新嫁娘情怀的诗。张籍是中唐著名的乐府诗诗人,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于提携后进又与韩愈齐名。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而把自己比做新娘。这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花影苏轼范文第3篇

1、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3、秋桂飘香时,秋色此正浓。秋波碧波荡,秋月映苍穹。

4、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5、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7、用玻璃蘸取月球土壤浸出液,放在PH试纸上,纸上隐现了父母的背影。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9、人圆月圆心圆,人和家和国和。

10、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2、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节;那丰硕的果实,每一个都满载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那随风轻舞的枫叶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风轻拂,星低诉,举杯邀明月,遥寄相思赠嫦娥。

1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5、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1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7、品香甜的月饼,聊琐碎的家常。望皎洁的明月,这便是中秋。

18、月饼合家团圆,月兔送吉祥,月圆人团圆事事圆满。

19、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2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2、神州奋起,国家繁荣,山河壮丽,风调雨顺,江山不老,祖国常春!此国庆佳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也愿健康快乐伴你一生。

2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24、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的成长,就是祖国的繁荣。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2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6、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月饼,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杯浊酒,我泯一点,你泯一点;而现在,中秋是一轮圆月,我看一眼,你却不在。

27、邀君共赏秋佳月,把酒共话当年时。

28、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9、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0、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31、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3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3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6、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37、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38、同一个世界,观同一片晴空,赏同一轮满月,拥同一个中秋。

3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2、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半人间,家家团圆。

4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5、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今日千里共婵娟。

46、我们都是一块拼图,而主题则是团圆,而我们所拼成的圆图名为——家庭。

4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9、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50、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1、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5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3、庆国庆,齐欢乐,家要和,国要兴,普天同庆。

54、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

55、香饼形如月,十里共分享。

56、如此皎洁月光。那些人,便住在这月亮之中,托起的是满满的故乡,只望这中秋明月,许我无数牵挂。

57、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58、以真诚为半径,以感激为圆心,画中秋圆圆的祝福,赠与家人。

5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6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花影苏轼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 诗眼

解读诗歌虽然与鉴赏艺术是同形异构的关系,但它自身却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要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尽量多的内容,即要达到一字传神。这就要求我们解读诗歌时必须准确把握和分析诗眼。笔者结合自身的长期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一、什么叫“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具体阐释如次: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能笼罩或点染全句、全联、全阕甚至全篇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二、寻找诗歌的诗眼的策略

1、词性的角度考虑,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是诗人锻炼诗眼的重要对象。

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写出了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它的滋养哺育,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写出了烽烟的劲拔、刚直、坚毅,又给人亲切温暖而苍茫的感觉,把孤独寂寞的情绪巧妙的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再如杜甫的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而“吐”字则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除此之外,数量词和虚词也可以炼成诗眼。如张桔轩的“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中的“几点”,杜甫的《丞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都是精妙的诗眼。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诗眼往往运用拟人、通感等手法。

花影苏轼范文第5篇

隐逸作为治疗中国文人心理创伤的简单的传统剂方,又呈现出新的形态,新旧交替的社会背景促使明清文人开始出现多种情感特征,多种艺术风貌,多种审美追求,从而构成了与前代文人相区别的又一特质。不少文人由政治失意转向内心宁静,一股觉醒的人性解放之风,给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机。明清文人开始徜徉山水,漫步园林,时时体会到一种清新的生活情趣,感受开明欢快的浪漫风潮的熏染。朴质、平易、惬意成为文人的乐观向上、生气勃勃的美好心境的体现。这种乐观的生活情趣,是对人对己情感的尊重,是对享乐对人欲的肯定,是清新、欢快乃至戏谑、幽默情感的开拓。他们不满足于借山水、花鸟聊写胸中逸气,而是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他们不仅用诗、赋、书、画等方式以寄隐逸、清高,同时开始走向生机勃勃的民间社会,走向斑斓多彩的市民生活,从艺术创作中享受文化,从文化生活中创造典雅。此时文人的隐逸可以称作为“市隐”。

明代文人的“市隐”时代

明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变化,使农业和手工业也随之得到了相应发展,除北京、南京这两大城市充分发展外,集中在江南苏、常、松、杭、嘉、湖地区的新兴城市人口集聚、商贾云集,商品经济都市生活异常活跃。明代学者王士性《广志绎・江南诸省》记载:“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喜饰,多巨室大豪,若家童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之利”云云。清《姑苏繁华图》记录了清乾隆年间苏州的繁华景象,其中一段画万年桥北半街“松萝茶社”,另一段画越城桥畔一缸坛店有茶壶出售,生动有趣。这一时期海禁开放,乌木、紫檀、花梨等各种名贵木料的进口,为明清细木家具制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不少文学家、戏曲家、诗人、画家、收藏家、鉴赏家等所谓文化人出于社会和自身的爱好和需求,纷纷与匠人高手联手设计制作家具文房、紫砂茶壶等,推动了家具、紫砂茶壶的品种和形制的发展。这些情况在高濂《遵生八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文震亨《长物志》,宋应星《天工开物》,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吴骞《阳羡名陶录》,李渔《闲情偶寄》和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书籍中有生动而详实的记录。他们以文人的眼光、审美心态和生活情趣从多方面强调了“典雅”、“古朴”、“简素”的艺术享受和审美要求。

我们不妨来读读张潮的《幽梦影》,可以发现,明末清初的知识分子在生活的诗意上达到了极高的高度,并且以此作为慰藉人生的一种有效方式。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窗内人于纸窗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园亭之妙,在丘壑布置,不在雕绘琐屑。往往见人家园亭,屋脊墙头,雕砖镂瓦,非不穷极工巧,然未久即坏,坏后极难修葺,是何如朴素之为佳乎。

张潮,字来山,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著有《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幽梦影》等书,其中以《幽梦影》最著名。这本一万多字的语录式小品集,在典籍中的地位不高,但1936年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购买了同乡张潮的《幽梦影》抄本,并给林语堂看了,林语堂很是喜欢并翻译成英文。此书出版后,成为一本知名度很高的小品集。林语堂之所以喜欢这本书,在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中有着详细的阐述:“中国人之爱休闲,有着很多交织着的原因。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最后又有一种人生哲学――大体上可称为道家哲学――承认它为合理近情的态度。中国人能囫囵地接受这种道家的人生观,可见他们的血液中原有着道家哲学的种子。”林语堂所说的中国人,其实是中国文人。他发现中国人的生活中浸润着的哲学观念,西方人士是很难理解的,但这恰恰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枚十分重要的钥匙,所以有了《吾国吾民》和《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的理解,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明代之后,中国文人的日常生活融合了儒、道、释的哲学理念,这里面既有儒家的温暖又有道家的逍遥,同时也有佛家的清空,最后形成一幅极具文学艺术特性的典雅的生活画卷,他们不再寄情于荒野的山林,而是在城市中构筑山水真意的隐逸之地,开始了大隐隐于市的“市隐”时代。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生活情趣,他们的审美理念,无一不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物化,同时在物化世界中又展现中国文人独有的精神画卷。

传统士大夫的隐逸文化

在这里,笔者要谈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隐逸文化。

从伯夷、叔齐开始的避世隐逸传统,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一个重要选项。这个选项的重要性体现在隐逸使知识分子具有了现实批判的超越性和话语权,并具有捍卫精神传统的崇高感。但不能否认,隐逸作为一种现象,是十分复杂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的喟叹,是仕途失意之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述怀,这是怡情之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的赞颂,是愤世之隐;“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诸葛亮的自许,这是蛰伏之隐……总之,在隐逸的现象背后,其实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诉求。

同时,在如何隐的问题上,也各有方式。“隐于道”,是在学问道德中隐逸,是大隐,道隐无形,只要有圆融宏大的人格,就可以“独善其身”获得精神解脱;“隐于朝”,是智隐,平衡于各种权力之间,有效地运用体制保护自己,但求保持自身的人格纯度,获得隐逸的自由;“隐于林”,隐于山林,是苦隐,在忍受着心灵撕裂和生活贫困的痛苦的同时,创造出丰富的精神价值;“隐于禅”,是玄隐,在宗教的信仰和情绪中,解脱生命的痛苦和牵绊,获得精神的自由。

然而,在隐逸文化中,也有着方便法门。这种隐逸,甚至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就是所谓的“酒隐”和“狂隐”。隐于酒,是借酒和世俗生活建立起屏障,为自己获得自由,隐于狂也同样如此。“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姿态,让自己获得的自由度急剧提高。其实,酒隐具有悠久的历史,像魏晋时期的刘伶,撰写了《酒德颂》:“无忧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这种醉而忘忧的人生态度其实是避世的一种方法。到了宋代,时代精神虽然变得柔弱,但内心世界却变得更为细密精致,苏轼提出了酒隐:“ 世事悠悠,浮云聚沤。昔日浚壑,今为崇丘。眇万事于一瞬,孰能兼忘而独游?爰有达人,泛观天地。不择山林,而能避世。引壶觞以自娱,期隐身于一醉。……酣曦皇之真味,反太初之至乐。烹混沌以调羹,竭沧溟而反爵。……暂托物以排意,岂胸中而洞然。”(《酒隐赋》)在赋前的小序中,苏轼记道:“凤山之阳,有逸人焉,以酒自晦。久之,士大夫知其名,谓之酒隐君,目其居曰酒隐堂,从而歌咏者不可胜记。”这既是苏轼写《酒隐赋》的由来,也是酒隐的由来,酒隐模式也被公认为一种重要的隐逸模式。

与酒隐模式接近的,是狂隐。在宋是酒隐,到明代中晚期就出现了狂隐。这种狂,在前面明清文人的精神素描中谈过,它既是一种政治生态的产物,同时也是文人隐逸传统的产物。这种狂,是佯狂,但几乎成为名士的一种标志,以至于有个和尚对弟子说:“汝欲名声,若不佯狂,不可得也。”(《锦江禅灯》卷十八)

然而,在明清时期,真正的隐逸主流是市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壶天之隐”。有人曾经统计过,明朝前后260多年,时间不短,但是在《明史》中记载的隐士不过寥寥数人;每人名下也不过寥寥数语,在明史三百多卷的巨著中,不过占千分之一的分量。明代隐逸文化之不兴,由此可见一斑。但是隐逸精神的世俗化,使得隐逸出现了十分奇特的景象。

我们以袁中郎为例。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28岁的袁宏道被朝廷派到江苏吴县(县治在今天的苏州)当县令。当时的苏州地区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在那里做父母官,应该是一个美差。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袁宏道除了抱怨还是抱怨。“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承检点,尚恐不及,苦哉!”同时得出结论,“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尤苦。若作吴令则其苦万万倍,直牛马不若矣。”(《致沈广乘》)最终,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郎获准辞官。归隐后他在老家公安栽了许多株柳树,建起了“柳浪”居。这种强烈的隐逸思想,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呢?追求快活。袁中郎有十分著名的“五快活论”,在这里不妨抄来:

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帐,花影流衣,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友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致龚惟长先生》)

在袁中郎的文字中,这种快活有时也失之于狭邪,但性情的流露,显得毫不忸怩作态,同时这表明,当时的隐逸并不完全是心中有块垒之气而使然,恰恰相反,生活舒适和生命张扬成为隐逸的一个目标,在美色、美声、美物、美味、美言中,达到心与物的和谐,人与社会、宇宙的和谐。明清时期的隐逸文化,是中国隐逸文化集大成者,但不再孤愤,而是一缕淡淡而美丽的伤感;不再清苦,而是一份富足的舒适;不再关切,而是在温暖的生活中表达一份冷淡。这一切,都通过对生活中一事一物的趣味表现出来。所以,袁宏道在《叙陈正甫会心集》中开宗明义:“世人所难得者唯趣”。他进一步论述道: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这种宣言式的趣味论,也正式标明,中国知识分子从“言志”时代开始转向“言趣”时代。这是美学史上重大的关节,已不复有黄钟大吕式的雄壮,这是一种失落,但这也是一种获得,精致细美的审美情致成为当时的主流风尚,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成为审美对象,进行审美的加工。情有情趣,心有机趣,庄有理趣,谐有谐趣。对生活的诗化,成为隐逸文化中十分旖旎的一章。

花影苏轼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秦观;词;化用

“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所谓“化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自身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简而言之,就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如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是化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又如其《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化用《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以明显看出,化用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其词作蕴藉含蓄,寄情悠远。秦观词作中大量的化用为他的作品增添了词的抒情特性,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秦观词的化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用后的句子甚至比前人名声更大,流传度更高。

一、秦观词化用的量化分析

考据徐培均先生的《秦观词集》及《秦观诗词文选评》收录的96篇作品的初步分析,秦观化用前人诗词文语句共有88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显而易见。其最常用的是以下诗人的诗句,其化用唐代诗人李商隐诗11处,化用杜牧诗11处,化用白居易诗9处,化用杜甫诗8处,化用李贺诗6处,化用韩诗3处,化用韩愈诗2处,化用张籍、李白、李煜、刘禹锡、韩愈诗各2处,化用温庭筠、李煜、李Z、刘孝绰、戴叔伦、郑谷、徐夤、李益、谭用之、僧齐己、罗隐、高蟾、吴融、王绩、陆龟蒙、杜秋娘、刘方平、杜荀鹤诗1处,化用非唐代诗人化用柳永诗5处,欧阳修诗2处,化用苏轼诗2处,曹植、陶潜诗各1处。

据统计,可以初步看出,秦观化用前人诗句和其对唐代诗歌的自然传承有关,其化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唐宋作家作品词句比例较高。据《秦观词集》中96首词统计,化用唐朝诗人作品的词共有77处,占据80.2%,除了本身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外,北宋人对词采有一种“花间尊前”的观念,即景作诗,创作态度中也带有即兴的态度,缺乏锤炼精神,因此多用前人的作品入词,信手拈来或稍作更易变化,以此为创作的佳法,以诗入词,大小词人皆不例外,且成为普遍现象。

二化用李商隐、杜甫作品最多。秦、李二人际遇相似,政治失意与情感之路的坎坷使两位诗人都具有一颗敏感多情的心、一种忧郁内敛的气质,清人周济所谓都将身世之感打入,且李商隐的作品的忧患意识及创伤精神更使秦观的文学作品呈现“以悲为美”的风格和相似的价值取向。其次,秦李二人创作背景也相似,唐末诗坛普遍追随李、杜诗风,更受李贺“瑰奇美丽”诗风的影响,李商隐的无题诗作品的词化,受到秦观为代表的婉约词派的追捧与效仿,所以在意象的选取和意境的缔造方面秦观词多处受李商隐影响。

三化用杜牧作品较多。吴乔《围炉诗话》:“杜牧诗,维绝句最多风调……”杜牧一身中属绝句成就最高,其豪健俊爽的风格与清奇绮丽的诗风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在秦观词中,也大量化用了杜牧诗句片段。杜牧对宋词的影响体现在他的诗与"词为艳科"和"要眇宜修"的词体特质相近。

四化用白居易作品较多。白居易在政治观念、人生态度以及文学创作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意义,并对宋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最重要的是其语言特色通俗易懂,浅显亲近,对后世颇有影响。在秦观词中反映岭南生活的作品中,充溢类似的身世之感、贬谪之慨、异乡之悲。

二、秦观词化用的类型

秦观的化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容和形式:

(一)按内容可分为“正面化用”和“反面化用”

正面化用即在内容上与前人所表达内容一致,在类似的心境下,抒发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受求同思维的影响,化用历史中前人的词句为己用,自然流畅。正化的手法在秦观词里有大量的运用。

例如:“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满庭芳》)化用杜甫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谴怀》)此词作于初冬时节的会稽城外,作者与心爱的歌姬话别至黄昏,为表爱情的忠贞,悄悄解下香囊与罗带赠予彼此,知晓自己终要离开,空负对方一腔深情,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当他读到杜甫梦扬州所做的《谴怀》诗时,自然化用其名句增其抑郁情绪。

“玉笼金斗,时熨沉香。”(《沁园春》)化用李商隐“轻寒水省夜,金斗熨沉香。”(《效徐陵体赠更衣》)李商[词中描绘的华美的室内景象,熏炉上罩以华美笼子,炉内放着熨斗,压着燃烧的沉香,秦观化用词句意在营造意中人手执熏香,朦胧美好的

意境。

反面化用即所表达的内容与化用内容相反,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前人表达的相悖,处于求异的思维。

例如:“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游鉴湖》)化用了杜甫的诗句“蜜蜂蝴蝶生性情,偷眼蜻蜓避伯芳。”(《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当时作者在越州省大父承议公及叔父秦定。此诗所写是作者游湖所见。化用二句特写局部之景,色彩明丽映衬,神态逼真传神。翡翠鸟也被美酒所陶醉,侧身窥视着绿色的清酒;蜻蜓也被美女所吸引,偷偷看着歌女美丽的红妆。写诗人看到落花引起的悲戚情节。蜻蜓偶然穿花飞过,本想偷眼观看一番桃花的,可是猝然间看到了凶恶的伯劳鸟,只好匆匆飞走。饱经沧桑的成年人,可以把它看做悲情人生的写照。人的一生,可能有过绮色的梦想与朦胧的情怀,但是,一切美好的事情,总是会遭遇种种的阻挠,难以如愿,往往只能在绝望和孤独中老去。同样是描写“蜻蜓偷眼”的 意象,一种是对美的陶醉,一种是对美的绝望,意义截然相反,秦观词化用新奇妥帖。

“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睡足轩二首》)化用了杜牧的“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忆齐安郡》》)杜牧诗作于黄州,谓黄州地僻而不能施展其才华。秦观反用其意以自嘲。说睡足轩就让人梦游一生了,何必再到当年楚王游猎的云梦泽去周游一番呢?是说在此处便可快乐度过一生,何必一定要入仕施展抱负呢?

(二)按形式可分为“明化”和“暗化”

明化是指直接化用前人的诗词句,句子的相似程度高,表达含义也相近。

例如:“小槽春酒滴珠红”(《江城子》)化用李贺“小槽酒滴真珠红”(《将进酒》);“毕竟不成眠,鸦啼今井寒。”(《菩萨蛮》)化用柳永“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忆帝京》);“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雨中花》)化用杜甫“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与明化相对应的是暗化,即化用前人诗句不露痕迹,如果读者并不熟悉前人诗作的情况下阅读相关秦观词无法清晰地辨别是否使用了化用。

例如:“水剪双眸点绛唇。”(《南乡子》)化用了李贺的“一双瞳人翦秋水。”(《唐儿歌》);“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迎春乐》)化用了韩的“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残春旅舍》);“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丑奴儿》)化用了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蜜脾香少,触处蜂忙。”(《沁园春》)化用了李商隐的“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三、秦观词化用的方法

(一)原句化用法

原句化用即把前人的作品照搬过来为己用。

“天际识归舟。”(《望海潮》)化用谢眺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州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化用叶梦得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避暑录话》);“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南乡子》)化用罗隐的“若教解语能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临江仙》)化用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

(二)取词摘句法

取词摘句即摘取原句中的个别词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原句用词的基础上增添或缩减词句,达到独特的带有个人风格的佳句。

1.增句

“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鼓笛慢》)化用柳永的“不把雕鞍锁”(《定风波》)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字。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木兰花》)化用《史记q淳于髡传》中“日暮酒阑,合尊促坐。”;“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千秋岁》)化用南朝江淹“日暮碧云合”(《拟休上人怨别》);“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浣溪沙》)化用李商[的“料得也应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王。”(《席上赠人》)

2.减句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望海潮》)化用张籍的“梅市人何在,兰亭水尚流。”(《送李评事游越》);“长记误随车”(《望海潮》)化用韩愈的“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嘲少年》);“倚危亭,恨如芳草。”(《八六子》)化用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烟浪远,暮云重。”(《江城子》)化用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花影乱,莺声碎。”(《千秋岁》)化用杜苟鹤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宫怨》)

(三)词句重组法

词句重组即打乱原句字词的排序重新组合成新的句子,表达的意义相似或相同。

例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虞美人》)化用高蟾的“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虞美人》)化用杜牧的“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如梦令》)化用李Z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浣溪沙》);“晓岸柳,微风吹残酒。”(《御街行》)化用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四、秦观词化用的审美效果

(一)蕴藉含蓄,寄情悠远

秦观词多咏美人芳草,离愁别恨,大量化用使其意境悠远,婉转低回,颇有游丝荡空,春水萦溪的艺术效果[1]。如其作品《如梦令其三》:“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其中“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化用了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其离愁别绪比原句更深一层次,意境开阔,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创造自如,融合无间

秦观擅于融合化用古人诗句,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

晁补之赞曰:“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后两句本之于隋炀帝诗,清贺贻孙说:“寒鸦,流水,炀帝以五言划为两景,少游用长短句错落,与斜阳外三景合为一景,遂如一幅佳图。此乃点化之神。”说明秦观词的化用极富创造性。

(三)工于用典,涉猎广泛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秦观的用典撷取典故广泛,既师其意,尚能于故中求新,更能令其如己出,而不露痕迹,好比“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如《虞美人》中:“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琼枝玉树”的典故本出自《世说新语q容止》:“魏明帝使用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2]比喻人物风采之美,秦观在此处用典,用“琼枝”二句,怀念昔日联骖同游之乐,与当时创作背景中苏轼“乌台诗案”产生对比,以今日之恨衬昔日之乐,增其抑郁。再如其作《鹊桥仙》化用牛女二星于每年七夕渡过辽阔银河相会的典故表达对爱情的赞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洁心志,从情感体验上来说,与当时科举失利的秦观相吻合。此处灵活化用典故,赋予其新的意义,化用自然巧妙。

参考文献:

花影苏轼范文第7篇

在《醉花阴》中,作者以“黄花”为主要意象,描绘了黄花的娉婷袅娜,瘦削孱弱,最后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收束全词。词中的“黄花”清新脱俗,孤芳自赏。这里的“黄花”之“瘦”,更多的表现为“身体的无法依凭”和“灵魂的孤独凄凉”。此词中要是没有了“黄花”的映衬,是会失去很多女性独特的风骨的。所以,词中的“瘦”,实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弱风拂柳,如雨丝风片,如暗香浮动,如雨润江南。

杨万里《诚斋诗话》说:“诗穷真得瘦,酒薄不禁愁。”联系李清照的后半生,我们便能豁然开朗,很容易明白了她诗词里面浸透的“瘦劲”、“瘦韵”了。那是一种“缠缠绵绵绕天涯”的愁!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柄青灯,都被赋予了浓郁的感染力。正承受着国破家亡之痛、丧夫孀居之悲、沦落流离之苦的李清照,时值重阳佳节,不禁睹花思远,内心戚戚焉。长空孤雁的叫声惊破了肝胆,故土沉沦,南渡穷愁,生命颠沛,辗转零落。黄昏赏菊,花枝娉婷,细瘦如针,移步庭院,举觞换盏,不禁花影相映,香飞衣袂,然而顾影自怜中自是凄楚落寞。那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愁”,而是历经生命怆痛的“离愁”!

“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种注释:1、人体脂肪少,跟胖相对,如面黄肌瘦;2、食用的肉脂肪少,如瘦肉;3、土地贫瘠,不肥沃,如瘦田;4、衣服鞋袜窄小。但当我们读到“瘦劲”、“瘦竹”、“瘦鹃”、“瘦金体”等这些词汇的时候,恍惚明白了这已经触及到了“瘦”的心理认知和审美追求。

作为一个古典诗学领域的美学范畴,“瘦”蕴含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意识,也昭示了中国古代思维内蕴的情感体验方式。当它作为一种审美趣味出现的时候,自然而然便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先秦时期,如《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所描述的那样,人们对女性美的向往就是勤劳而健壮。而楚文化中,楚王已经不甘于丰美健硕的女子,他不仅要“眉如蝤蛴、肤如凝脂”的靓女,更要腰如蜾蠃的女子,所以就有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情景。而这一种审美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能作掌中舞”的赵飞燕,在《陌上桑》里那个让人神魂颠倒的罗敷。此时的男性审美也紧跟这一上流社会的主流意识,以“瘦削”和“风神”为美,不但面容姣好,而且风姿卓绝。

隋唐时代,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也是融合时代、开放时代、包容时代。所以,身体矫健,意气风发是那个时代男子的总体塑形要求;而女子呢,则以“丰腴”为美。这既是富贵的象征,也是整体性的民族自信的体现。

自宋金元已降,直至明清,多民族国家政权对垒、更迭。在长达千年的时间内,人们的审美也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变迁:剽悍的民族风气和骑士精神一度成为主流,温软的社会形态和儒雅民风多次被无情否定。这段时空中,我们很难找到个体的审美意志,而更多的表现在社会价值选择中。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胖”、“瘦”来论及这段时空的审美趣味,而是要将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当时的国家意志和民族风气联系起来,才更容易发现那种独特的“审美链条”。就像李清照,尽管在她身上聚集了太多的社会性因素:社会体制钳制,伦理纲常亵渎,气数命运捉弄,但她的作品却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对个体遭遇的不满,对人世残缺的叹息。总体上表现为“苍松危岩”般的劲拔,“瘦马西风”般的奇崛,“天涯海角”般的无望,“栏杆拍遍”般的惋叹,这无疑就是一种“审瘦”的追求。而“瘦”逐渐衍展到美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也被赋予了枯、硬、清、寂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并以其所蕴涵的反叛精神、平民意识和隐逸情怀在传统诗词领域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试举数例:

“瘦”在诗文中可以状摩自然风物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长天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卢挚[双调]《沉醉东风》)

老木寒更瘦,阴云晴亦低。(鲍溶《山中冬思二首》)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

“瘦”也可以描述人的形容状貌

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白居易《新秋病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曹雪芹《桃花行》)

“瘦”也可以表达主体情感和胸中块垒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陈与义《次韵富季中主簿梅花》)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白居易《羸骏》)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瘦”可以成为文艺评介的语汇

郊寒岛瘦,元轻白俗。(坡《祭柳子玉》)

“瘦”与情致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花影苏轼范文第8篇

【关键词】李清照 早期词 少女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册上,作家浩如烟海,但李清照应该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名字。她用延续着的婉约之风和秉持自己“别是一家”的文学主张给当时的文坛掷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一个娇弱女子,在那样一个男权主宰的社会里,令许多须眉男子望尘莫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李清照被后世称为“婉约词宗”,她把婉约词推向了一个顶峰,现存词50首左右。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她的词以金兵攻占汴京为分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其实,在读清照词的时候,感觉她的前期词还可以分为两段来看,就是婚前的少女时期和婚后的时期,这样更加细致的来划分她的词作,更能从词中去感受她的成长与成熟。特别在她的早期词中所塑造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其实就是词人自己的自画像。那就让我们随着清照清丽自然、流转如珠的语言去追寻那些远逝的青春背影,和她一起去感受成长带给她得快乐和忧伤。

在封建社会,一般的女孩子都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的生活。因此,在那样一个“女子无才使是德”的社会里,李清照的出现,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正因为如此,说明李清照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必定和她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所以要去体会和探讨清照词中那些多姿多彩的少女形象,我们就必须要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家庭和生活。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的才学之士。后来,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还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并且进入了《宋史》的人物传记。在李格非的传记结束的时候,提到清照的母亲王氏,说“妻王氏,亦善文”。清照的母亲也很善于写文章。我们都知道,第一,李格非能进入到《宋史》里边,这是不寻常的。第二,连他的妻子也能被当时的史官记录到这个传记里边,这更不寻常。那就说明她这个“亦善文”不是一般的善于写文章,甚至可以说她很精通文章。而古代的所谓的“文”它的含义是很广泛的,诗、词、文都可以叫“文”。所以,她的母亲应该是一个在诗书世家里长大的一个女子,这对于李清照的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她言传身教之外,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的女孩子吏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正是这样,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幻化于笔端,带给我们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

一、活泼豪爽,天真单纯的少女形象

在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她的生活是有色彩的,充满了愉快与生机,也充满了乐趣。看她的这首《如梦令》便能感受到她的那份单纯与豪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异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顾名思义。喝酒尽兴而作。看词义,这应该是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常记溪亭日暮”,我经常想起那一天的傍晚,可见。那个傍晚在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因为在那样的傍晚,词人命舟备酒,和友人畅游于清溪,因酒酣而不知日已夕矣。可想是喝了多少酒,而且是豪饮。连夕阳西下都没察觉。以致“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也玩得十分尽兴,所以说“兴尽晚回舟”,天色渐暗了才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划船而归,可是喝醉了,那船就“误入藕花深处”,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里却又是另一番风景。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可能那一点因天晚回家会被责骂的小担心都已被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就尽情的来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这份精彩的意外吧。沁人心脾的花香,醇厚浓郁的酒味,志同道合的玩伴,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大家闺秀的沉重束缚。凸显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才有争渡之举。一时之间,呐喊声,欢笑声,借着酒兴的嬉闹声,回响在翠绿欲滴的荷塘。当轻舟穿行于粉红娇羞的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鱼浦的鸥鹭惊飞,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这就是年少轻狂的李清照,在她十六七岁如花般的年龄,她是那样的快乐,没有负担,在她所描绘的这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情趣盎然的图画里,让我们穿越千年后看到了那样一个活泼开朗,简单快乐的李清照。

二、情窦初开,娇俏腼腆的少女形象

清照是幸福的,在父母的呵护下慢慢长大,正值豆蔻年华的她,不再是那个单纯无忧的小女孩了,除了与伙伴们无忧无虑游玩的乐趣之外,小小的心房开始装满了酸酸甜甜的心事。在她的《点绛唇》里,一个情窦初开,娇俏腼腆的少女朝我们走来。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少女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身材娇小、额问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从秋千上下来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我们可以去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在春末夏初的一个清晨,明媚的阳光斜照着幽静的庭院,花木扶疏,掩映着一架秋千,架上彩绳还在悠悠地晃动。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穿着一身轻衣绣绔,长得纤弱柔美、娇小玲珑。她刚刚荡完秋千,也许刚才玩得太尽兴了,感觉有些酸软无力,于是懒懒散散地斜倚在小池边的绿杨树上,低垂着双手,轻轻地抖动着,以消除疲劳。在她身旁,浓密的花枝上还绽放着稀疏的花朵,春天渐渐地远了,和暖的夏日即将来临。这些即将凋谢的花朵上,点缀着晶莹剔透的朝露,就像她玉额上的汗珠,身上薄薄的罗衣,已被涔涔的香汗渗湿了。花瘦映红颜,人便显得格外的娇美。她侧首看了看自己映在池面上的倒影,见云鬓略为蓬松,插在头上的那支金钗也有点乜斜,可能是刚才荡秋千时弄歪了的,回头一看脚上,绣了花的罗袜也松褪了下来,露出雪白的脚踝。这是一幅多么宁静祥和的画面。

接着,词人笔锋一转。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蓦然间,院门外传来一阵步履声,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还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一时之间,猝不及防,忽然想起自己狼狈不整的仪容,立即羞红了双颊,匆匆忙忙地连鞋子袜子都顾不上穿,害羞地朝屋里跑去,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她跑到门前,却没有进去,芳心扑通扑通小鹿乱撞,所以忍不住回眸偷偷地向那俊朗的少年郎望去。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顺手抓起一个青梅嗅着,边嗅边看,正是娇羞怯怯,昵人无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欲说还休,含情脉脉,又有些俏皮小心思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大胆率真,勇敢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

清照是幸运的,她没有像其它的女子一样被束缚在“三重四德”的藩篱星。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的脚步渐渐地把她从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位多情的妙龄女子。她又是如此的率真,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她的词中时刻流露。比如,这首《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的,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少女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而且也展现出她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上片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是说这个女子天生丽质,娇美的面容宛如出水的荷花,光艳明丽,再加上她精心的来打扮自己。戴上漂亮的头饰,那就更加美丽动人了。“一笑开”三字之妙,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其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诗词之妙,在于炼宇炼句,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开”宇,字面指的是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次的含义未尝不可理解成为女主人公心底的爱情之花正在绽放。接下来才有“眼波才动被人猜”的神来之笔,这个少女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和怕人发现自己小秘密的紧张。越是害怕被人猜,偏偏会被猜。

下片进一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这个对偶句,摹写出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种,都从她的一颦一笑的面部流露无遗。终于她大胆的铺开半张素笺,舞动一只彤管,把满怀思念、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最后“月移花影约重来”写的是实况?是希冀?还是幻影?好像都是,又好像不是。但这却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花影下,玉人双双,倾诉这生死相依的情话……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时代,我们抛掉世俗的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是多么的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

如果一首浪漫温馨的《浣溪沙》,是清照用来传达自己对未来爱情的无限憧憬。那么,这一首《减字木兰花》就是对美好爱情生活向往的更加大胆直白的表达。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少女天真美好的心愿。上片写买花、赞花。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腮染红霞,面挂晓露。人们习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词人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别开生面,绝妙传神。

下片首句便直吐痴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丽,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要让情郎品评一下,自己和鲜花究竟哪一个更漂亮。“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句,写出了少女的心理活动,做到了率真与含蓄的和谐统一,口中说要与春花比美,心下又暗暗欲以春花添丽。这样,花衬人,人扶花,少女与春花的形象交相辉映。整个下片四句中,无一句是直接描绘少女的容貌,但通过问接描写,却出神入化的表现了她那闭月羞花的美貌和娇憨纯真的情态。统观全篇,笔法虚实相映,直接写花即间接写人,直接写人即间接写花。春花即是少女-少女即是鲜花,两个艺术形象融为了一体。一个大胆率真,渴望爱情的形象呼之欲出。

四、柔婉娴静,闲愁难释的少女形象

在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环境中无忧无虑成长的李清照,对美的事物有一份独特的敏锐和细腻的情感,这一切同时也培养了李清照感情的丰富细腻。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的觉醒,少女李清照少了一些天真烂漫,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心事。面对春来秋去的景色,李清照渐渐变得娴静而更多一份婉转的情思。

闺中生活是自由的,但也不能免除少女内心深处的寂寞。而这样的寂寞却无从排遣。《浣溪沙》说: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独处小院,独对闲窗,春色深深,词人领略了一份不可捉摸的寂寞孤单。“重帘未卷”,是词人没有心思、没有情绪的结果。而重帘遮挡之后,闺中光线越发昏暗,词人的寂寞又更深了一层。这样无言的寂苦,只好通过“理瑶琴”来排遣。词人倚楼之际,还看见室外薄暮时候缕缕缠绕于远山的云絮,微风吹拂下的蒙蒙细雨。敏感的少女立即联想到:春色已深,春光将逝,在这风雨之中,梨花恐怕要纷纷飘谢了。户外景色的逐渐暗淡,春天美景的逐渐凋零,使少女心头那一丝丝飘忽的愁绪更加拂之不去了。一味的天真烂漫,反而显得肤浅。有了这一缕缕说不清楚的愁绪纠缠,少女李清照显示出安闲宁静的一面,李清照成熟了。

待字闺中的清照,莫名的忧伤时刻缠绕,没来由的惆怅常使她不知所措。这一首《浣溪沙》就是她少女心境最真切的写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