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6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程资源意识,掌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对于有效拓展英语教学途径、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各类资源有效转化利用,为英语教学服务。教师通过研读文献、教学实践、备课组研讨再实践等方法对“如何有效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总结出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教材资源

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经过众多专家的多轮审核,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将教材资源有效利用,适度延伸,发掘出诸如教材中小诗、歌曲的作用,将教材利用最大化。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明白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取舍。研究发现,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存在着词汇量偏少、句型的编排不太合理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补充,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某些重难点语法知识采用先集中讲解、后分散重复练习的方法,达到化解难点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常见的词汇及句型进行整合,编写既可以诵读又可以演唱的英语韵律儿歌,通过课前、课间诵读演唱,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能让网络资源为英语教学所用。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创建,实现网络班班通,班班配有电子白板,能实现即时上网、千兆进校园、百兆上桌面;学生的家中大都接入网络宽带,通过电脑、手机能上网搜索,网络资源开发的硬件建设已经到位。因此,教师要通过在学校演示网络搜索、资料下载、保存方法,使学生都能掌握网络资源搜索的基本方法。例如,“搜老师”的出现突破了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资源查找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学习教育;在查找的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提问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学完6A Unit 6 Holidays 这个单元后,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西方国家是如何过Christmas Day的。虽说现在不少学生也过圣诞节,但除了圣诞老人和袜子里的礼物,真正了解圣诞节的并不多。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对圣诞节的由来以及西方人在这一天的表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Christmas 知多少”的PPT汇报,让大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教师将学生们关于Christmas的手抄报系列图片放在班级微信群、QQ群中,则让学生多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三、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英语学习氛围的有效创设和利用

实践证明,要想学好英语,英语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开发这类环境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看、多说、想说、乐学的氛围,尽可能让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一是校园环境资源的利用。例如,在校园的各类指示牌、校内悬挂的名人名言上用英语标注,体育大课间活动时英语儿歌、英文歌曲的播放,学校“小喇叭”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的播出等。二是班级英语学习氛围的创设。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英语环境的布置,如班级英语角、英语类黑板报、英语图书角,让学生订阅《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学英语》等报刊,由W生每天从报刊上摘一则或几则有哲理的小故事在全班分享。分享方式可以是抄录在班级黑板报一角,可以是QQ群中,也可以是早读课时朗读。教师还可以将适合学生的英语光盘、影视类节目推荐给学生,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其中的经典对话还可以让学生配音,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学校还可以经常开展英语节活动,通过英语书写我最棒、英语手抄报我能行、英语故事我来讲、英语童话剧我来演等项目,让全体学生参与,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时,教师要力求所开发的资源思想上要健康,内容上要科学,语言上要准确。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乐学,进而好学,感受到英语就在生活中。教师要重视有效指导,做到扶放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发挥学习积极分子的作用,用学习积极分子的感召力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秀英.浅析小学英语学习中校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

[2]张月英.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02).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2篇

        一、英语课外阅读好处多

        1.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加强词汇学习,因为“重复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文章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阅读不但是单词的重复,而且使学生了解一词多义,这样新词猜测的准确率增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促进阅读的速度提高,吸收的内容增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孩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使他们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更为完整、严密。

        3.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推动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英语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

        小学生学英语就如幼儿园的幼儿学识字,作为儿童文学的基础部分,英语图画书无疑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点。所以,我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图书。只要空闲,我就会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享受与英语图画书亲密接触的乐趣。我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看完后让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段复述,这时可能会吞吞吐吐,错误百出,但在他们感兴趣后,我让他们借助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再进行反复阅读,两遍三遍或更多遍后他们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能完整地用英语讲出所看的图画书,有时还能加入自己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图画书,精心指导,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三、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阅读

        1.借助表演进行体验式阅读。据科学实践表明,利用艺术所造成的强刺激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保证。这种刺激既包括感官刺激,也包括情绪刺激。表演是造成强刺激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使英语教学达到持久高效。

因此,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将所看的图画书表演出来,表演本身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更具有刺激和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观看英语视频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一个中国孩子去到美国,不用半年他的英语就说得很好了。当然,这其中主观上的动机是关键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美国学英语的客观条件——英语环境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想起来,这个不可替代的英语环境不仅仅是到处是英语的表面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接触到的英语都是有意义的,有声音的,有情景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事实证明,有影像情景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境界。因此,我让孩子们多看英语影像视频,使他们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浸泡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英语大餐。

        3.自制英语手抄报,展示阅读成果。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结合阅读内容,寻找材料,自制手抄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圣诞节前,我要求学生办一期关于圣诞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已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精当,有些甚至是我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资料,学有所获,学有兴趣。

        4.开展英语演讲等活动,以阅读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free talk”之外,还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英语碟片等,久之,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质量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难点。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掌握那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呢?

        1.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借助图画和上下文,概括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复述。

        2. 慢读。所谓“慢读”就是借助工具书查阅通过图画和上下文还不能理解的词和句,达到对阅读材料全面的理解。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余时间;教学设备;学习环境

在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小学英语教学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如此,目前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状况仍不容乐观。

一、小学英语教学受诸多因素制约

1.各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学思想上重视,但行动上茫然

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小学阶段开设英语无疑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但其做法又使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尴尬境地:大多数英语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学生精神往往不振。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学好英语的心情急切,却因为他们自身的诸多因素而倍感茫然:不懂英语,不懂如何购买视听材料和刊物;深知英语的重要性,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以致他们存在逆反心理。

2.缺乏教学设备

在农村小学,有些学校的录音机都已年久失修,不能满足正常的英语教学需要,更谈不上幻灯片、电脑等电教设备;有些学校虽然也装了电脑,可那基本上是学校用来办公专用的,再说没有多媒体教室的支持,也无法用其辅助教学。教学设备设施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渠道和途径。

3.缺乏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除了仅有的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课外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英语,“学”与“用”如此脱节,导致许多学生“英雄无用武之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看不到学习英语的实际价值。因此,学生不知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自然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现状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无力改变,然而新课程却给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英语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增加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等。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学习英语教材和课堂上四十分钟远远不够。因此,开发和利用小学生课余时间来学习英语,充分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必能创造小学英语的无限精彩。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1.挤农村小学可供开发利用的英语课余时间

如前所述,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时间少,能不能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休息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呢?实践证明是行得通的。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早读时间和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甚至课间时间,是可供利用的一块重要的时间资源,我们如果能创造性地利用这块资源,可有效解决学生日常的交流问题。此外,学生在家时间(短则双休日、五一、十一等,长则寒暑假等)也同样是学生进行个体或小组英语学习活动的良机。

2.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英语学习的途径和策略

(1)英语沙龙

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语言知识,教师要为他们创设语言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课间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课间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早上上学道声“Good morning!”放学回家说声“Goodbye!”接受同学帮助别忘说“Thank you!”不小心跟同学发生碰撞诚恳说句“Sorry!”要跟同学借东西,就要说“Can I use your...,please?”……虽然这些语句看上去很简单,但真正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很自然地用它们进行交流,还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

“英语沙龙”活动由此而成,学生走出教室,与其他班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交流内容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改编成的。在学校,学生可挤任何课余时间完成。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在学期初发给学生一个任务表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向其他班级的学生提出表格中的问题,每向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被提问的同学完成回答后,要在相应的表格内画一个笑脸,并在旁边写上交流者姓名和交流时间。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检查学生的交流情况,并及时反馈,对笑脸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同时,设计表格中问题时,注意分层教学,由易到难,第一张的问题较简单。等交流的同学第一张问题完成了,就可以领取下一张的表格。

(2)巧练神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即不仅会读、会听、会口头表达,还会书面表达,它是学生学习知识、传递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为了完成作业,只考虑书写速度,往往顾不上将字母、单词写规范、写美观。那么,初高中阶段则更无暇顾及书写的好坏,从而变得积习难改。尤其英语每个字母的书写所占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就简单的a、b、c等26个字母而言,几乎都会写,但书写所占位置和笔顺是否准确就不敢肯定了。英语手写体与拼音的区别,句子首字母大写,标点符号等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在学生书写时如果不及时纠正,时间一久,必会影响英语书写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规范的练字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只要教师采取合适方法,强化练习,学生就能形成熟练的技能。

周一至周五读书课余时间,教师可让学生练2~4遍,以掌握字母、单词的规范写法为主要目标。练字的重点时间放在双休日、节假日或寒暑假。每一次上交的作业需要及时进行展评。每次国庆、元旦、端午等节假日,让学生个人或合作编专题的英语手抄报。可以出版一份手抄报,也可以出版两份,版面设计可自由发挥,也可借鉴杂志上的、网上等,但绝对禁止全盘照搬。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到校园的英语橱窗或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并挤出一些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指点,学习作品有哪些闪光处,以及哪些地方可以再改进。而且我校坚持每一学年举行1~2次大型的英语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学校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班级予以表扬奖励。比赛结果公布的同时,会将优秀作品展示于学校文化长廊,供师生学习、家长欣赏。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练笔热情和积极性。

在练笔前后,教师要注意的是:练笔前,多加引导,尽教师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练笔后,勿忘点评,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3)粉墨登场

唱英文歌曲: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较抽象、枯燥。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兴趣。但小学生爱唱爱跳,模仿能力强。教材中很多英文歌曲节奏轻快,旋律优美,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欣赏歌曲,更多的是需要在课余吟唱它们,感受歌曲所带来的享受。所以,在平时,教师注意把握时机,关注各个节假日,因时制宜地教授、吟唱英文歌曲。如某位同学过生日,就可选择午休或大课间,在学校里帮这位同学开一个生日party,大家伙儿凑在一起,布置教室,唱一唱Happy Birthday,赠送生日礼物,这样的气氛怎能不让这位同学为之动容?同样的歌曲,不同的气氛,怎不会记住这熟悉的旋律呢?如圣诞节快来了,可学唱圣诞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让学生享受圣诞气氛的同时,可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节日的背景和发展。又如春暖花开,正值春游的良机,春游前,大家一起学Let’s have a picnic today!这首歌,谁不乐意学?想象一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边唱着Let’s have a picnic today...一边欢快地手牵手,迎着春风,朝着目的地踏青去……多么令人向往啊!

当然,英文歌曲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在教授英文歌曲时应注意的是:教师首先摆正自身的态度,学会循序渐进,在课堂内应耐心指导,适时吟唱;课堂外,学做有心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享受歌曲带来的乐趣。

讲英语故事: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呢?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自我表现欲非常强的特点,把小学英语教学与故事表演相结合,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生动直观的语言情景,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讲故事,教师可以参与当编导,助其一臂之力。这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而且学起来绝对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其实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训练和模仿别人谈话,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英语,而且学会了怎样使用英语。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对表演有很大困难的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多给他们机会,在语气上加以适当的夸张,而且适时、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表演故事的乐趣。这样一来他们还盼望着下次还能有机会表演呢!如果有地道的原版的录音带,学会让学生自己学着录音带模仿,而教师最主要的是做好一些难点地方的指点工作。

讲英语故事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编导及表演能力。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表演能力和胆魄,他们只能从模仿开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表演示范。简短易懂的少儿故事,可能难不倒学生。然而更多的经典幽默故事或童话故事忒长,而且又没匹配的录音材料,又很难找到与之相配的材料,如图片、道具、头饰等。先不说辅导学生学会故事内容难,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帮忙一起找资料或亲手制作,工作量极大。所以,大型英语故事比赛的开展,可以一学年开展一次。通过教研组的精密组织,合理安排,做好选材、演员、评委安排等前期工作,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相信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

通过这些尝试,学生得到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习英语要比以往积极主动,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英语教师,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课余时间的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总之,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和运用。一线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余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对所学的英语进行积极主动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英语才能的舞台,增强后进生说英语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学而不用的困境,提高小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4篇

一、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使作业起到巩固学习、加强记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注意其趣味性。教师要在作业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完成做作业。

2.交际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运用和交际。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句子、短语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唱英文歌曲给家长听,或和父母开展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中,成功的喜悦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劲头。

3.合作性原则。新课程要求把英语的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发展合作精神。因而,布置作业要充分注意到学生集体的作用。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类型

(一)自主学习型课外作业

1.说一说。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紧密地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自然就有兴趣学习。

2.画一画。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在学完Is this your skirt ?这一单元以后,可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搭配一套,如white sweater with green skirt等,并配上句子和单词。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形象,又能使学生在绘画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

3.唱一唱。教材中有许多歌曲和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乐意唱。而且这些歌曲来自课文,能够加快学生对单词和句子的掌握。学会之后还可以填上新词再唱一唱。这样在愉快的歌声中,语言知识不再陌生,学生很容易巩固所学知识。

(二)探究学习型课外作业

随着小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他们就需要更为宽广的时空去学习和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教材。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

1.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学生常把英语字母和拼音字母联系在一起,这让他们忽略了字母的英语意义。因此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除了布置必要的书写作业,还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特殊字母组合,像USA、CCTV、VCD等,并把它们摘录下来了解含义。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字母的认识,更把字母学活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自己生活的紧密性,亲近英语感受英语,还能了解相应的英语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改编或创作式作业。让学生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二度创作与改变。例如在学习了相关的问候、问路等句型后,让学生自创情景剧,用上这些句子。学生可以创建去超市购物、公园玩耍、学校学习等场景,然后用自己所学的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相关的对话。这种形式形象、具体,深受小学生喜爱,使他们在玩耍中不自觉地就熟记了知识。并且,他们可以在创作中体会到自己学习英语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设计小课题进行研究。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例如中外主要节日差异的研究。西方主要节日有:复活节(Easter)、万圣节(Halloween)、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圣诞节(Christmas)。中国主要节日有春节(Spring Festival)、元宵节(Lantern’s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通过研究,同学们知道了各个节日的基本情况和习俗,有些知识连我也是第一次听闻。

(三)合作学习型课外作业

1.家人合作作业。让孩子当父母的小老师,当学完一些句型和词汇后,让学生回家教给自己的父母,并且让父母及时反馈给教师。即使父母边学边忘,甚至不懂英语都不要紧,要虚心向孩子请教,让孩子给自己纠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2.小组活动作业。制作英语手抄报,进行英语的对话表演特别需要与同学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共同学习的乐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一次教五年级学生一个童话故事,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第二天表演的时候,他们自行准备了头饰和道具,配上了音乐,表演得栩栩如生。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就非常好。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材资源 任务课堂 文化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带给了小学英语教学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新课程理念随着这股春风潜入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浸润着我们的思想,改变着我们的课堂。

一、优化教材资源,创新使用教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应该首先得到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重点突出,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注重交际、情境真实,结构清晰、系统性强;教材循环编排、循序渐进。

教学时,在正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之余,还应积极开发教材的巧妙内涵,然后加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积极兴趣,更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生成教学气氛和谐、融洽,学生敢于并乐于运用语言的新课堂。

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实践。

1.抓住线索,巧妙设计。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是分成几个版块来教学的。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主题,各版块之间不是孤立的,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束缚。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教材,挖掘出各版块之间的隐蔽联系,确立一条主线进行巧妙设计,就定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6A Unit 3“Ben’s Birthday”这个单元给我感触最深。教材编排者在编排各个版块时,让A部分的内容围绕B、C部分生日和礼物内容为核心,又延续到D部分谈论过生日,E部分开生日舞会,F部分做生日贺卡和H部分生日娱乐,每一个都与生日有关。我在开始设计本单元教学时,就设计围绕“某人的生日”展开教学。在A部分围绕“本和吉姆的生日”展开话题教学,在B、C部分围绕“我们的生日”重点学习和运用日期和询问生日和礼物的句型。在D、E部分围绕“本的生日聚会”讨论如何开展生日聚会,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感受如何运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F部分插入制作卡片的教学环节,既拓展了知识又让学生切实与生活相联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自然而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运用了语言,是成功的教学设计。

2.巧用插图,操练语言。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富有生活情趣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的直观体现对话、语篇的场景和内容;有的形象描绘单词、句子的事物和人物;有的生动创设游戏、歌谣的画面和情景。教师应合理、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架设语言交流的桥梁,引导学生拓展语言的运用。

5B Unit 4“An English Friend”A部分语篇教学时,我是这样利用插图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首先,巧用插图,导入语篇。观察插图,思考回答:Where are Wang Bing and Gao Shan?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Who is the boy with brown hair?接着,利用插图,教学语篇。然后,通过观察讨论插图,教学语篇内容,了解掌握Tom的有关情况,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语是第三人称时的表达。最后,运用插图,复述语篇。要求学生对照插图运用第一人称I和第三人称He进行复述语篇,因为有图可依,有图可照,学生最后都能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复述对话内容。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提早渗透,注重积累。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所谓“早渗透”,是指某些词语和某个语法项目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先在前面课文中少量出现,使学生对之有所接触和了解,以便正式学习时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所谓“重积累”,是指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新授内容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积累。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我就较好地利用“早渗透,重积累”的原则,所带学生语音知识过硬,单词拼读能力强。我从3A字母教学开始就渗透语音,每一个字母的正确发音,每一个单词中字母的发音,都要求学生读读想想体会发音规律;从4A开始系统学习辅音字母或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要求学生在拼读单词,背诵单词时运用其规律;从5A开始系统学习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在这样长期的渗透、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一些语音知识,比如字母组合ck读/k/,igh读/ai/等,还都理解掌握了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单词和闭音节单词中发音的语音常识。相信他们积累的这些语音知识在将来的英语学习中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设任务课堂,灵活运用语言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言技能,从而达到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目的。

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应处于双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班级容量大、教师工作超负荷,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填鸭式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记、抄、背,缺少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英语两极分化过早地在小学中出现。作为基础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高效,为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倾力创设出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的课堂,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这样的任务课堂,引导学生灵活有效地运用语言,从而生成学生善于运用语言、乐于运用语言的新课堂。在创设任务型课堂,设计任务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设计任务的目标。

在任务型教学中,活动的完成往往需要多种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采用各种各样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手段,但所有活动和任务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着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把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需掌握的词汇、句型、交际用语等)放在任务设计的首位。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第四单元Halloween一课,在训练学生说“I like...”的技能时,我设计的任务活动“猜猜我之最爱”、“我喜欢我来说”、“Do a survey”都是紧紧围绕“I like...”,“Do you like...?Yes,I do. /No,I don’t.”这几个重点句型展开的,活动的语言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2.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抓住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时期。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是任务设计的第一着力点。那么兴趣从哪儿来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如设计一些猜谜游戏、模拟购物、创办参加俱乐部(Computer Club,English Club,Reading Club,Drawing Club)等,让学生平时的生活融入学习活动中,让他们享受“在用中学英语”和“在学中用英语”的愉悦。

3.任务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任务活动时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小学生无论认知水平还是语言水平都还处于相对低级阶段,设计的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超越其发展阶段,又不能太幼稚,太容易,要把握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任务,使任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是任务设计时不可忽略的一环,需要分析和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其他前提知识、时间、空间,以及相应要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等。

4.任务形式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创造多种完成任务的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谜语游戏、采访调查、画画说说、唱唱跳跳、讲讲故事、动画复述等。

5.把握任务的渐进性。

设计的任务在语言知识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应体现渐进性、发展性。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练习活动向以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转化;教师必须处理好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既要设计旨在熟悉语言形式的机械性操练活动,又要设计旨在语言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意义性练习活动,还要设计旨在语言形式、意义功能相结合的交际活动。

三、渗透文化意识,恰当表达语言

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也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这一教学理念提醒我,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教学中要努力渗透一种跨文化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更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让他们展现语言的原汁原味,从而生成学生能善于运用语言的新课堂。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

1.充分利用好现行教材。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见面打招呼、中西方节日介绍,各类词汇教学、话题教学无不渗透着这些文化的教育,我们应充分把握好、利用好这些教材上的内容,并适当拓宽教材上的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

课堂教学是小学阶段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对话操练、讲故事、唱儿歌等活动都是渗透文化教育的切入点,都有助于小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6A Unit 2“Ben’s Birthday”教学中,当学生用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句型操练时,一脸疑惑。很多学生问我:“Miss Chen,送礼物还好意思问别人想要什么的。我们送礼还搞些神秘,意外惊喜之类的,哪有这么大大咧咧去问的?这叫被问者多不好意思,多难回答呀!”我笑着跟他们解释其中蕴涵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人含蓄、谦逊,说话做事委婉、客套;西方人直白、大方,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比如生日送礼,中国人很难把握分寸,礼轻了,自己没面子;礼重了,对方不好意思,很多时候还会造成浪费。西方人讲究实惠,礼到心到就行,送礼前问好了再送,既实惠又不浪费。

3.利用重要节假日及特殊的情景。

世界开放,国门大开。中国人在欢度本民族节日的同时,对外国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也热情欢迎。尤其是圣诞节,大大小小商店摆放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学生身受感染,互祝圣诞快乐,互送卡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重要节假日,创设特殊的情境介绍外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如在愚人节和学生开一些玩笑,万圣节制作一些面具和南瓜灯,感恩节对父母说一些感谢话,圣诞节唱一些平安歌,等等,让学生在玩一玩、做一做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西方文化。

4.结合课外活动和网络资源。

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如举办班级化装舞会、圣诞联欢会、英语歌咏比赛、英语故事演讲比赛、校园英语节,编制英语手抄报等活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学生文化知识面。我就经常利用《英语周报(小学教师版)》上的“我和英语有个误会系列”栏目向学生介绍有关文化知识,效果非常好。

在信息开放的今天,通过电视、网络,我们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外国文化氛围,可以不定期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专题片、影像资料,介绍一些网页,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媒体、网络查阅和了解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和气”“活气”“语气”

活跃课堂气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标准》对新世纪教师们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追求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一轮课改精髓的具体体现。由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所以像英语这样语言学科,要实现课堂高效率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气氛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有效的课堂氛围呢?本人认为应该营造三种气氛,即“和气”、“活气”、和“语气”。

其一,“和气”,即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首先,教师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学生。一个上至国家大事,天文地理,下至网络游戏,流行风暴无所不知的新型教师,无疑是受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好老师。学生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就对这样的老师产生好感,自然而然的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羡慕并钦佩这样的老师,希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出类拔萃。这样,从心理上就产生了亲近老师的倾向。以后老师的话他,她不会反感,老师的课也会欣然接受。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师的人格和感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超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①一个举止文雅,顾大局识大体,遵纪守法,事事都严格要求的教师,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照着老师的样子去要求自己。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与老师同化了,关系自然也就拉近了。其次,现今推崇的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是一种活泼、开放,自由、乐观的气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并因材施教,多给予学生鼓励、表扬,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不批评、挖苦、打击学生,不对学生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课下,从关爱他们着手,有意识的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爱好和兴趣,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平时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难,做他们的知心人。只有真心热爱和帮助每个学生,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课堂才会成为师生们共同的乐园。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感情,才会积极、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课堂气氛才会热烈而和谐。“情感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司职情绪的大脑相关组织激素蛋白质的分泌,进而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健康的情感能有效激发学习的热情,消极的情感便会阻碍学习的进行。”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

其二,“活气”,即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出的活跃、生动、情趣盎然的课堂气氛。

首先,我从教室的布置人手。墙上张贴着生活中常用的警示语:“Be quiet”,“No litter”,“Keep clean”“Read aloud”等。并在每个标语下面也用汉语注明其意思。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不断更新这些标牌。后来发展到把书上的好句和其它地方见到的名言警句都作为张贴的内容。除了张贴别人的东西外,我也把每次给学生进行的各种比赛,如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张贴上墙,英语作文写的好的也有专门的一角来展示。学生在欣赏地道英语的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既找到了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沉浸在学英语的快乐中,又能提高兴趣。后来学生要求把每次测试分数也贴上墙,不断提醒自己努力,这样就形成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态势。每逢有涉及到英语的节假日,我号召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英美人士的庆祝方式,然后布置教室,一起度过有“洋味”的假日。比如,圣诞节,万圣节,都放手让学生准备。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听写单词比赛,唱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诗歌朗诵,猜谜语比赛等。学生在准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每个星期设有专门时间进行听力训练和写作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后,建立英语评比激励制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便会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⑧“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的程度愈高,学习的动力愈大,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无激励的或被歧视的贝Ⅱ成绩难以提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措施。教师经常开展各类评比活动,设有“阅读大王”,“动脑大王”,“作业标兵”,“英语学习积极分子”,“英语小明星”等。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设有“大胆发言典型”,“作业按时交先进个人”,“进步标兵”等。几乎每个学生一学期内都能得到不同方面的赞赏。有的头衔还是学生想出来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更愿意得到表扬。一个班级,如果人人都争当先进,个个都不甘示弱,学习气氛就不言而喻了。正如我们每位教师所熟知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地英语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氛围的催化剂。

其三,“语气”,即创设丰富多样的、生活化的语言交流气氛。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7篇

1.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如果一味的把抄单词、写句子作为课后作业,就会使学生感到作业的枯燥乏味,就会消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所以,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教师应努力使作业类型多样化,使内容丰富新颖,尽可能地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完表示各种颜色的名词后,我让学生画出各色彩虹并用英语标注颜色;在学完人体部位的英语名称后,我让学生进行自画像,并用英语标注各个部位;在学完一些对话后,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采访表演,引导他们写观察日记等。总之,尽可能的为学生设计出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拓展他们学习英语的空间,解放他们的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体现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师要努力把英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努力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课后作业。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如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渠道等,根据课本涉及到的内容,搜集有关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让学生领悟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英语作业中获得生活体验,感到学习英语是十分有用的事情。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感受英语知识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产生肯定的学习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且能更好的胜任以后的工作,必须学习英语并且一定要学好英语。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对自己的关怀,时时刻刻感觉老师在关注自己,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这祥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好学、爱学、乐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尊严。在婉言中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 帮助"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

3.注重自主性

众所周知,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所以,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自主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作业,培养学习能力。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的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4.追求发展性

圣诞节手抄报资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30-03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语言基础知识,获取言语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发展智力与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因素除了显性课程外,还有隐性课程,而且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课题通过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利用,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一、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实验调查

1. 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一方面对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方便运用;另一方面摸透小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状况,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研究小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的立论依据及理论基础。

2. 做好实验调查

首先要找准研究重点,选定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四(1)和四(2)班,共2个班级的学生。四(1)班为课题研究实验班,四(2)班为课题研究对照班。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课题组分别进行2次有针对性的调查,分别对四(1)和四(2)、(五)(1)和五(2)班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前期调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学生反映的英语教学现状出发,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动机、策略、情境等隐性因素产生的隐性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

后期调查是在课题研究过程即将结束时进行的,通过调查,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英语课堂现状,整理、收集数据,分析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策略、能力和发展的改变情况。通过分析两个学年度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实验班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英语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还发现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发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今后的语言习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探讨课堂教学,相互听课、评课

我们采取“相互听课,集体评议”的方法。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所制订的研究内容上好实践课,向同组教师展示课题实施进程,其他教师听完后要做出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口头评价与上课教师进行切磋以求共同进步,书面评价为课题组积累一定的资料。通过这种互听、互评活动,使组内形成互学并进的良好气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营造学习氛围,着力建设校园英语文化

1. 增加校园英语标牌、标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校园里增添了部分英语标牌、标示,走廊上挂放一些中英对照的名人名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A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草地旁边写上“Keep off the grass,please!”(勿践踏草地),这样的布置可以让学生随时可见,形成双语的视觉效果,更从思想品德教育上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 营造班级英语文化氛围

班级英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主阵地。通过班级的英语标示、学习园地、英语角、黑板报、班级教室的布置和“Everyday English”“one new word a day,one sentence a week”等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出英语板报是普遍的做法,板报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可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如一些节日的小知识、外国的著名风景点介绍、谜语等。在班上的英语园地可根据年级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写一些与教材同步的练习、语法知识,也可以写一些复习词汇的有趣练习,如填字游戏、单词接龙等。

3.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

四、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题组动员学生挖掘身边的有用资源,开展了丰富的“寻找英语”活动,学生走上街头,寻找商铺店名的英语,寻找广告中的英语;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电器、香烟、化妆品中的英语;学生走进课本书籍里,寻找数学中的英语,科学、音乐课中的英语……只要是对英语学习有用的都可找出来,看一看、认一认、学一学,也可以贡献出来,一起分享;在班上建立“阅读角”“学习角”,通过英语墙报或英语学习园地,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学习方法、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刊登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童话、寓言、谜语、英语游戏等……给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还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学好英语用处大。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 合理利用课前5分钟,丰富小学生的英语知识

课题组教师专门为学生开辟了每周一次的课前5分钟语言表达时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主题丰富,可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人情,可自主拓展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单词和句型,也可讲英文小故事,等等。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在教师每天悉心地指导下不断完善。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有用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开展英语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为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课题组举行了“英语情景剧比赛”“英文手抄报比赛”“英文小书签设计比赛”等课外活动,开展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组织学生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小报。此外,课题组还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等。活动中,让英语走进生活,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六、潜心解读教材,挖掘文本内涵,打造有效课堂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应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即活化教材。实践证明,照“本”宣科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PEP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有趣、富有新意,但部分教学内容应适当调整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当每个节日来临之际,教师总是尽量把与该节日相关的知识提前教学,让学生在深切地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对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充满了渴求。

另外,在现行教材的使用中,有个别单元涉及月份、星期的教学,若按正常的教学顺序,学生在一堂课输入所有的月份(或星期),根本无法吸收消化。因此,笔者将这些与平时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低年级教学中加以渗透、铺垫,到五、六年级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熟能生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个体智慧的碰撞与梳理,同题异构

此种备课形式类似于沙龙性质,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想法,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然后进行资源整合,最得出自己的方案。同题异构是指由组内几个教师同时选取同一教材内容,确定同一目标,各人根据自己个性化的思路备课,然后进行一次组内集中性的磨课。最后,集体讨论,取长补短。

3. 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应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要想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单一信息资源转化为积极的、丰富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这取决于教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

七、小主题研究,培养探究意识,展示综合运用风采

组织学生开展小主题研究、探究活动,拓展英语课程资源。开展小主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是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课内专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探究、掌握知识、体验过程、形成技能。

在组织形式上,小课题研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形式,可以是小组的形式,也可以是亲子的模式在家里完成。在课题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教师提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小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提出一些研究课题,然后教师进行汇总,最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字母、单词(学校、教室、朋友、家庭、职业、农村、购物等)、语法(时间、颜色、数量、复数、三单形式、建议、请求、命令、介绍、描述等)、节日(妇女节、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中秋节、新年等)等项目的研究。小主题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变接受型学习为发现型学习,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逐步构建了“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言语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教师更新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情感教学,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地开展活动。创建人际、心理、文化方面的情境策略:以情感教学为纽带,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情境体验为核心,调适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极大地开发了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光明.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3,(3).

[3]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