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生活化 作文 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8-01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凸显农村生活化特色,是课题组一项主要研究内容,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引入生活化体验之外,我们还更多地靠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体现。因此,教师如何挖掘、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学生写出富有农村生活乡土气息的内容和文章来,是课题组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的做法是:

(1)依托校本资源,开展主题作文训练

我校地处乡镇,城乡结合部,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肥东县第一批合肥市特色学校,有着较强的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一直以来,以“德育导行,科研引领”作为办校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就因势利导,结合这些校本资源,开展主题作文训练,让学生写出身边的事,表达出亲身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近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以“学雷锋文明礼貌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心阅读节、健康体育节”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主题”活动。我们紧紧围绕“四大主题”活动开展生活化主题作文训练。

三月是文明礼貌节,课题组结合“学雷锋月”开展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唱雷锋的歌、学习雷锋事迹和写身边活雷锋等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我让妈妈露笑脸”主题征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贺卡寄语;结合“3.12”植树节、“争当环保小卫士”、“清洁家园”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为小树挂牌,写环保标语,发环保倡议书;五月份为“校园文化艺术节”, 每年都要组织“快乐艺术・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活动。有绘画书法展、手抄报评比、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课题实验教师让学生用日记、卡片、文章等形式记录自己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和体验。九月份为“开心阅读节”,课题组教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读书笔记展读活动,比比谁读的书多,开展写“一本好书读后感”,比比谁的收获大;开展班级“故事大王选拔”,看看谁说得好。每年的十一月份为“健康体育节”,课题实验教师就组织学生写现场赛况报道,记下赛场精彩瞬间和感人画面,在校园广播中播报;组织学生写《一场激烈的比赛》《团结就是力量》主题作文,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写生活情感文章,学生的体育意识、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我们把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一窗一栏(橱窗、宣传栏),一室一站(图书室、广播站)当做课程资源,利用校内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使每一个节日,每一个活动,都成为作文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走到活动课程中去,去玩,去唱,去跳,去感受,去体验,这样学生就有了亲身体会,自然愿意去写,也有内容可写,此时教师开展主题作文训练,再给予指导,写场景,写人物,写场面,写感受,往往能够写出声情并茂、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来。校本资源是很好的生活素材,有效利用自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整合校外资源,拓宽写作渠道

我们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注重整合校外资源,拓宽学生的写作渠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做好“四个走进”。

走进家庭,感悟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另一重要天地,感悟家庭生活,捕捉写作素材尤为重要:①家庭成员间的相处。②家里种植的花草,饲养的小动物。③孩子独自在家的情况。④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当学生把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情感带入作文中,朴实而又平淡的生活就会格外生辉。

走进社区,关注社会生活。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区:①老师带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比如:敬老院慰问活动,规范书写,“啄木鸟”纠错行动,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会看到哪些现象;②家长带孩子进入的各种社交场合;③感受家乡巨变,了解风土人情等。有了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写出反映生活、时代气息浓厚,闪烁个性火花的佳作来。

走进乡野,流露自然天性。乡村田野,是我们学校地缘位置的一大特色,也是课题组彰显农村特色,突出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田野,欣赏广袤的自然风光,感受淳朴民风民俗,瞩目农村劳动场景,发现乡野趣闻,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亲身经历乡村生活,自然会天性流露,只要留心感受,会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2篇

大巴车下了高速路后又在乡间窄窄的水泥路上前行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杜郎口中学。导游介绍说,杜郎口中学有2栋教学楼,一栋办公室,一栋实验楼,一个多功能报告厅,2栋学生公寓,4排教师宿舍,一个食堂和一个标准化的运动场。后来当我们深入实地时,发现学校校舍、设施、设备在农村也许算很好的了,但比起城市,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城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一下大巴车,我们马上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校园的铁栏杆内,花圃的一角,四位站着的学生根本无视周围那么多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地的老师,他们边用英语在交谈,边设计动作,孩子们的眼神都专注于讲话的同学,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和微微的喜悦,他们是那么的投入,根本不受人来人往的影响,可以想象,此时他们正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的搏击,快乐地遨游!他们也许是在为课堂的展示做着准备。导游说,杜郎口中学目前也就五、六百学生,但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的教育工作者,最多时一天有二千余人。学校的教学工作丝毫不受影响,学生都习以为常了。

因为下雨,更因为急于看到教室里的实况,我们下车后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走进教学楼。踏上教学楼的楼梯,映入眼帘的是每级阶梯、每个房梁下面都是关于聊城市或茌平县的或地理、或历史的一句知识简介。假如学生们每天记住一个知识点,日积月累,收获也是惊人的的,至少说起自己的家乡,可以如数家珍。每层楼的楼梯转角的墙面、走廊的墙面都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们的作文、以各个科目为主题的手抄报琳琅满目,如:英语随笔、创作平台、学有所获、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心灵放飞、成果园地……,学生们充实的学习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我先在两栋教学楼走了一遍,发现每个教室都是开放的,来自各地的老师自由进出教室,就像参观书画展览一样随意,只是没有人随意交谈,学生们丝毫不受影响。接着,我主要寻找英语课堂。走进九年级的一间教室,发现下一节是英语课,便在教室里等待。教室里的课桌分成六个小组摆放,有的八人一组、有的九人一组,学生约有50人;学生们三三两两,有的站在窗边聊天、有的为准备下节课在做着笔记、有的在黑板上板书:板书分为几大板块,如单词园地、新闻吧(课文要点)、拓展延伸、快乐达标。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快步回到座位,一位也许是班长、也许是课代表、也许是值日生的女生,走到讲台前布置当节课的任务,学生们很快四人一组、五人一堆,都按照任务活动起来。因为有好多听课的老师,我好久都没发现当节课的任课老师,直到课进行到一半,才发现有一位老师在教室里走动,不时倾听各小组的讨论,间或指导几句,任课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整个教室气氛热烈却不杂乱,学生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能形成这样的课堂氛围,我觉得很神奇。不过,疑惑的是各小组都小声而热烈地讨论着,老师只是来回走动,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多少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任务的预设和生成的情况怎样?老师真的了然于胸了吗?

随便走进报告大厅,很巧,一节七年级的英语课马上开始了,课题是National heroes(民族英雄)。整个报告大厅坐满了各地来的听课者,台上就是一位英语老师和一个班的学生们。老师手执麦克风,发言的学生们轮流传递四个麦克风。不论是个人回答,还是小组表演,学生们都落落大方。下课时,任课老师总结说,只有5位学生没有发言,下节课他们将是优先发言者。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师生们之前付出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走出报告大厅,身旁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男生的声音“快!快”两队戴着白手套的学生排队快速通过,我以为他们是要赶到哪个教室上课,目光追随他们的身影,原来是去操场做课间操。身旁没有老师在,但学生们却能自我管理得很好。做完课间操,又有几个学生在主席台上进行英语演讲和新闻播报,然后主持的学生宣布各班带回,也有个别班级留下,当场在操场师生共同点评做操情况。杜郎口中学时时、处处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

中午的报告大厅,朗诵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师和学生们都精神抖擞,全情投入到比赛之中,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们如此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呢?

在杜朗口中学,我们用眼睛看、耳朵听、笔记记、相机拍,力求全方位了解这个吸引了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学校。直到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我才有时间思考: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3篇

一、就地取材,激发学校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可谓作用独特,无法替代。一个学校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必然形成它独特的文化氛围与环境,在育人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搞的好,常常会让学生油然而生对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进而主动参与各种与之和谐的建设。因此,校园文化除了在一些“物”化的资源(校园设施环境)方面要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以外,更要注意一些“活”化的充满人文色彩的资源。对于校园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在搞好常规的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关注师生的各种实践活动,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个体活的资源与校园物化的资源得到有机的整合。例如:可以通过举办校园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手抄报等课外活动来促使学生融入校园文化实践创建之中,从而提升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能力。正如陶行知所言“学校无空地,处处皆育人”。新课标也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此外,学校资源还应包括师生动态生成的知识以及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的校本课程等。校本课程也是充分考虑实际而采取的提高学生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更激发了他们自觉学语文的兴趣。

二、因地制宜,激发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雨雪霜等)和人工形态(如农田果园、园林花卉等)。教师在激活自然资源时,可以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还可以结合识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收集素材,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累丰富的表象。

自然资源的激活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要体现地域性和文化性,应扬长避短,发挥本地优势,以本地资源为切入点,选择易于转化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激活人工形态的自然资源(如高大建筑物等),让学生领略人类文明智慧的优秀成果和结晶;乡村学生则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现实而生动的天然形态的自然资源 (如动植物等)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地区的各自不同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我们在激活自然资源上要尽可能的认真选择,合理激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自然资源不断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自然资源的陶冶和滋养下健康成长。

三、 因势利导,激发广告资源

认真去品味一下,广告语中也能学到不少的语文知识。为了达到一鸣惊人的号召效果,广告语言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比如眼镜的广告:“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前者对仗工整,后者用的是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可谓比喻得当,拟人得体,类似的还有:“爱心妈妈,呵护全家”(舒肤佳肥皂);“胃,你好吗?斯达舒,关心就在身边。”(斯达舒胃药)和“一明(鸣)惊人”(眼药水)用的是谐音;“用高露洁的目标是?一一没有蛀牙(高露洁牙膏)用的是设问;“真情付出,心灵交汇”(雕牌牙膏)用的是对偶。另外,一些公益类广告中还包融着许多具有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的内容,可以起到对师生某种思想观念的启迪或引导激励的作用。比如: “妈妈给奶奶洗脚,我给妈妈洗脚”(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系列教育);“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亲情温暖);以及那个长着黑亮亮眼睛,充满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与梦想的“希望工程”代言人的女孩,都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广告资源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感悟亲情,激发家庭资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家庭文化,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教育等等,对学生的影响都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有效的激活家庭教育资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将受益匪浅。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在相互关爱中激活语文资源。家庭教育是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这种爱与被爱的过程就是亲情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在利用《三字经》进行识字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把传统的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所蕴含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听了以后深受感动,有的同学回家后,当晚就给爸爸妈妈暖被子。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平常都是妈妈给我暖被子,今天我来给妈妈暖被子,被子里很冷,可是想想黄香,我就不怕冷了”。家庭的温情就是在相互关爱中得到升华,而这种爱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在相互了解中激活语文资源。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成功。教育案例《陶教授是如何帮助痴迷少年戒除网瘾的》轰动了全国。内容是一位上网成瘾的少年被父母认为已无药可救,父母在绝望之际找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旅美教育专家陶宏开教授,陶教授只用九个小时与少年进行了心灵的沟通,最后帮助少年成功摆脱了网络的困惑。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在家庭教育中学科学、用科学,要从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入手,用科学的方法为他们擎起一片蓝天。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4篇

教育是一种生态,"创绿"工作重在生态环境的建设、绿色课堂的建构,可见,"创绿"工作与教育工作与许多涵养生成点。我校在创建工作中,校长将创建作为提升办学品位的有效载体,集众智,汇群力,从硬件上积极打造,从软件上全面投入,一定程度提振了学校精气神,提高了育人质量,也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现以"绿色学校"创建来讲,谈谈其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创绿"工作的举措及效果

几年来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学校对师生开展了生态教育,加强了环保意识,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环境科普知识与学科教学结合,保证了环境教育工作持续地开展。

(一)组建创建工作网络。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云阳县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构建"校――班――组"为活动系统的网络体系,形成了由校长负总责、副校长牵头、办公室具体抓、各处室一起抓的运行机制。

(二)加大校园绿化硬件投入。一是聘请著名园艺师指导, 学校斥资50多万,对花坛、草坪等绿化带进行园艺布局设计,植树、栽花种草。开展绿地班级和个人认养活动,制作树木标牌,让同学在绿草如茵、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健康成长。

二是通过向上争取一点、自己挤一点和找商家欠一点等办法筹集资金80多万,对幼儿园、食堂和厕所的设备设施整修和改建。幼儿园活动场、食堂的深加工间等改建升级部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着力安全、美观和实用,最大化提高管理功能完善和育人效用最大化。

三是拓展"创绿"宣传窗口。为了丰富和拓宽学校环境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进一步营造创建绿色学校氛围,让创建工作不仅师生知道,还要让社会知晓,学校除了架设宣传栏4块、开辟宣传黑板19块等设施设备的投入,还向县环保局和教委上报简报15期,并通过云阳报、云阳新闻网、县教委外网、街道门户网站、学校网站等多维立体载体,宣传"创绿"工作20余篇次。

此外,学校设立了红领巾卫生监督岗。良好整洁的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热爱生活、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和自觉行为。

二、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加强师生环保意识

一是注重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注重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不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学校要求各学科结合学校提出环境教育目标,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组合,制订了各年级环境教育目标和各学科渗透环境教学要求。

例如:在地理课中结合当前形势渗透环境生态保护的内容;结合班队活动渗透安全用火、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的教育。结合科学学科渗透生态平衡、保护动植物的内容。教师首先自觉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把大量的各种环保信息融入于教学之中。

二是开展环保签名活动。学校举办"小手牵大手"环保教育签名仪式,学校师生、家长代表、保洁员代表等1078人参加活动,各界代表在印有"小手牵大手,校园环境美悠悠,生态教育绿油油"几个大字的大型条幅上签下郑重承诺。

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在环保局、教委负责同志指导下,学校高年级师生115人到街道污水处理厂参加体验活动。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人工湿地池、紫外线消毒池、干化池等功能区,让大家亲眼见证了污水变清水的奇迹,明确节能减排的生活举措和重要性。

四是以乡村少年宫为载体,把环保教育融入全过程。在社团活动项目中,设置了科普实践活动。安排了环境教育指导教师,开设了不同内容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是开展以环保主题与文明礼仪教育结合的体验活动。在中高年级中开展了以"爱我家园"和"科技在我身边"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组织了绿色与生命黑板报、手抄报等比赛,在班队活动时间组织观摩环保方面的动画片、宣传片。在国际国内与环保有关的重要节日,开展"零打扫活动"、"我与小树交朋友"认领活动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组织的"捡垃圾"活动,通过"遇到就捡"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增强了,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

三、"创绿"工作带来的提升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5篇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努力开发必要的农村语文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善于发现和开辟语文课程资源的种种途径,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同时,还有要做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心人,沟通课内外,寻得语文教学资源中的花蜜度与学生,让他们品味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获得终身语文能力。

一、小园香径多徘徊――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对教学资源有限的农村中学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从选文来看,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除二十几篇当代名家之作,其它全是古代经典选文,充分体现其选文的经典性,选修教材更堪称篇篇经典。而这些经时间和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是思想和文学的精华,无论是孔孟的智慧明达,贾谊王勃的才思悠远,东坡的旷达明澈,亦或是屈原的爱国热忱,苏武的民族气节,稼轩的幽愤激烈,都让人得到文学的浸染和性灵的熏陶,使人不禁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在教材这片小园的幽香处多徘徊、多探幽,多方面深尺度挖掘教材。上课时可以教材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语文敏感度,比如:可按教材特点把教材分成美文、美思和美哲等主题进行课堂教学。

美文,即紧扣文章的语言美进行课堂品赏。教材中,诗词语言凝练蕴藉、韵律华美,而写景散文无论在语言和意境方面都是诗词的另一种诠释。教学这些体裁的教材时,要多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做到美文美读、美品,并能由此而生抒写美文的情思。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在品味了诸多诗词之后就组织了一次作文教学,课题是《妙用诗词,巧铸佳文》。让学生通过掌握古诗文的化用的技巧,将诗词意境诉诸文字。其中一个学生随堂写作片段是这样的“月似霰,残星几点,愁莲落红后,是谁,在孤影横飞过,抬眼看缺月疏桐?看惯大江淘尽千古英雄,看淡世事冷暖,苏子,伴着自己的清风朗月,在小人当道的世界里寻觅着可以保鲜自己灵魂的寂寞沙洲……”语段通过对《春江花月夜》中“月照华林皆似霰”句和《长安秋望》中“残星几点雁横塞”“红衣落尽渚莲愁”句以及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诗词的化用,营造了优美清寒的意境,形象细腻地写出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内心世界,可谓是绝佳的写作片段。至于教材中写景状物的美文,教学时可利用农村学生对优美自然景观独有的亲近感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心音共鸣,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融情自然,引发对其山川风物的审美和思考。

美思和美哲,即那些充满着哲理和呈现出高尚情操的文学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教材里智者的高屋建瓴,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不屈者的幽愤自强,民族英雄的慷慨悲歌,无不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在教学文本时,应把德育渗透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如《兰亭集序》中作者高旷的宇宙情怀,《游褒禅山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以及《小狗包弟》中巴金老人严于自剖的勇气和度量等等,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谈自己的领悟和深思,并诉诸成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些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的技能。”而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充分发挥教材这一资源对学生思想情操陶冶和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从而形成学生终身的语文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充分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教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勤搜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勤”开创语文学习的新幽径。我在对学生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教师要倡导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如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或举办辩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审视辩证能力,通过课前课后上阅读、网页浏览搜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度,另外,可通过排话剧、诗歌朗诵、出黑板报和手抄报、班级征文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究养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并由此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兴趣和参与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2.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判断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不光要看教师的讲解如何精彩,分析如何精辟,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学形式,要投下思考之石,去荡开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有效地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如我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时,就设问:“此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下荷塘的景色,你觉得他写得精妙吗?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抛下,课堂顿生涟漪。许多学生都回答说很美,理由大多都说因为月下荷塘这一意境很美,另外还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很有想象力。我又抛下几个石头:“是不是只要用了比喻句,文章就会很美呢?这段中的比喻句设喻效果怎样?如果让你另写几个比喻句,你会怎样写?”几石落下,课堂开始涟漪迭起了:有学生说,荷本是很高洁的意象,把荷叶荷花比“的裙”和“刚出浴的美人”似乎“那个了点”(全班哄堂大笑),也有学生说,那一连串的比喻光,肯定他们对语言的品析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另写一段“荷塘月色”。当然很多学生依然觉得此段意境优美,教学时不可厚此薄彼,只有肯定学生对文章的多元解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热情。

另外,教学时还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教师在学生出错时简单说声“回答错了,请坐下”,可能会使学生倍觉尴尬,乍一看很美,仔细品味又觉得表现了似乎不够,缺了点什么似的。我马上抓住学生思维的闪甚至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若教师在在教学时能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快速做出判断,调整教学思路,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课堂的延伸,就可将错误变成新的教学起点,继续引领学生作更深的学习探究。如我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解释“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中的“而”字时,学生错答成“表转折,‘却’”。其他学生大呼“错了,是表示假设!”此学生随即便面露惭色。我当时就说“这个同学提醒了我们‘而’这个虚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大家可以借他给我们的提醒回顾和总结一下我们所学过的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吗?”这样便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怕犯错的勇气,同时也变课堂的错误资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如一泓清澈的泉水,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他山之石可攻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

既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那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最亲切最熟悉的课外资源就是农村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故乡是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很多大家的作品中不断地被抒写。无论是鲁迅先生笔下先是清新美丽而后又荒凉萧瑟的“鲁镇”,亦或是沈从文故事中那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城”,还是戴望舒诗歌里那凄美幽深、朦胧静谧的“雨巷”,那些“故乡”最后都成为文学大师笔下某一个美丽而奇幻的梦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农村高中学生的视野里,乡村的简单景物:青山、碧水、远村、近树、雨中的石板桥、金光闪耀的油菜花、风里涌起的层层稻浪……不独仅仅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而更应成为他们文学审美心理中深深烙下的意境画,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

另外,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如大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的民族节日,小到地方特色节日,如以李白为文化精魂的诗歌节,以园艺为特色的桃花节,以商品交易为目的的乡镇展销会等,这些素材均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与学生内在的情感体悟融会起来,不独成为写作的素材,也成为他们对乡土审美意识的一部分。

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农村学生也不可与世隔绝,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世界,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一旦学生懂得主动地去浏览报刊,注意新闻,关注时局,指点时事,针砭时弊。他们就不独拥有了审视世界的思维和眼光,也无意中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边缘,开阔了语文思维的空间。这恰恰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要求。

当然,如若语文教学资源是一片大海,作为一名经验不足的乡村语文教师,我目前所能开发的教学资源可能只是一条清清泉流。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作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实现自我的突破和完善,才能有更清晰的眼光去发现和利用更多的语文资源,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美妙天地,正如那渺小但孜孜不倦的蜜蜂,辛苦觅得花蜜只为学子的甘甜……因为,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参考书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 王荣生 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

走进乡村生活手抄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 高中地理 畲乡资源优势 高山湿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78-02

一、背景综述

1.我国课程改革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006年秋季开始,我市高中全面开始实施新课程,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起步较晚,如何挖掘高中地理学科的本土资源优势,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2.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背景

地理课程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地理学习,将学生的地理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地理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畲乡自然资源背景

畲乡景宁是浙江省的物种基因库和绿色百宝箱。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9%。种类丰富,起源古老,并有复杂多样的地域特点。

望东洋,生态学上称之为高山湿地。这里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因其地势平坦,湿地中着江南桤木等灌木林,涉足其间,如入迷宫,故名懵懂洋。位于景宁县东南部离城南31公里。是华东第一大、省内内陆山地最大最典型的高山湿地,被誉为“华东第一湿地”。海拔高、面积大,有着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有着典型的高山沼泽湿地群体,如见头平、茭白塘、双桥平、白云坪、畚斗田等几处,面积约54.2平方千米。盛夏时节四面环山,中央为盆地,成椭圆型。凉爽无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又称森林草木湿地。

长期以来,因人类的无知,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保护管理能力较薄弱,加上望东洋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望东洋曾在1997年被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农业经济开发地而开垦,试图在那里种植土豆、辣椒等经济作物,结果没有成功。但那个地方的生态却遭受灭顶之灾,将几十年不能恢复,现已有大面积的湿地退化和消失。

基于上述考虑,开发实施《探寻高山湿地》校本课程。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预期目标

1.在实践中了解望东洋湿地的形成、特点、功能等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过程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的项目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

呈现我县望东洋湿地的图片(大片的森林、水草相映的沼泽地、稀少植物凤尾蝶等)。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照片上显示的是什么植物?……激发探究热情。

师:在我们景宁有华东第一大、省内内陆山地最大最典型的高山湿地。海拔高、面积大,有着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有着典型的高山沼泽湿地群体,你们了解湿地吗?你想研究湿地的哪些方面?

把研究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探寻高山湿地”。

(二)学生分组确定研究子课题

1.根据问题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湿地?湿地有哪些功能?”“望东洋在哪里?离我们县城远吗?”“望东洋那里有哪些动、植物资源?”等等。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为4个子问题:“湿地的概况及湿地的功能”、“望东洋湿地的动物资源”、“望东洋湿地的植物资源”“望东洋湿地的现状”。

(3)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子课题并成立研究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以上四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组成一个小组,并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带领各组员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走进高山湿地”活动方案

阶段二:各队开展研究活动

1.各小组展开调查和研究活动,并及时做记录。

2.汇总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小论文,写活动体会。

阶段三:实践成果交流

(一)交流实践成果

1.各队交流汇报实践成果。

2.注重各队交流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验和真实感受,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总结方法。

(二)课题拓展延伸

在成果交流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引导活动向纵深拓展,同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活动作铺垫。

四、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带来的收效

(一)学生方面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使他们能主动探究,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给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体现以下两方面:(1)研究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提出,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从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组成一个小组,并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带领各组员进行活动方案设计。使得每个合作小组都有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小组活动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整个活动下来同学们显非常愉快轻松。(2)由于研究活动让学生从室内走出室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城里走向乡村,这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能树立自信心,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活动,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嘴巴。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从整个过程看,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知道了如何应对困难,学会了怎样处理随机突发事件,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正如同学们在谈收获的时候说的,学会了怎样去调查,去采访,去上网查资料,学会了设计问卷和如何进行宣传活动;自己的胆子变大了,觉得没什么好害怕的,学会了和陌生交流,使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等等。这次实践活动,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了运用,内容涉及生物、地理、化学、物理、信息技术、美术等多个学科。在实践中获得了亲身感受和直接的经验,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更加充满了兴趣。

3.丰富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创作等,不仅仅认识了湿地,开阔了眼界,更深刻地认识到湿地在自然环境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生机。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体表现在:(1)学生经历了许多第一次,体会自然就不同了。去望东洋实地考察回来之后,毛炼玉说:“这次考察虽然没有老师的带领,虽然我们对那里人生地不熟,虽然这是我们的第一次……但是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在两位热情叔叔的带领下,我们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途中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我们不怕风雨险阻,我们坚定信念。一定要到达那里,我们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与自豪,完全把刚才的艰苦忘得一干二净。可以说通过这次考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2)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不忘仔细观察,并真诚地向当地农民访问,包括湿地的发展、开发状况、动植物的生长状况等等。并作了记录,还专门带了照相机拍摄下那里独特的风景奇观。经过这次亲身体验,亲自调查,他们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也认识到了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的事情。(3)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更强了。梅晶在谈宣传体会时说:“我们上街宣传保护望东洋湿地,一开始,行人纷纷离我们而去,后来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行人都认真听我们讲解。从中我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用微笑去面对困难,用负责任的精神去做事,都会取得成功!”(4)学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季景洪谈体会时说:“在此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限,对总是的认识不够全面;交往能力不强,调查还不深入,有些方面虽然意识到了,但难以深入研究下去,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加强研究,提高能力。”

(二)教师方面

1.加深了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

以往,我们把乡土课程资源看得很神秘,认为它高不可攀,甚至认为这是教育专家做的事。自然地对“课程资源开发”产生了误解,如“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学校自编教材”,“地方课程就是原来的选修课”等。现在我想,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是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不够。通常把课程当作一种结果,即教科书或教材。事实上,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的本质是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我们的家乡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色美丽迷人。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都是我们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我们教育学生要热爱家乡,为家乡添光彩,我们与其空洞说教,不如把最具特色的乡土地理资源逐步引进学校进行开发,在实践中感受和体会。它的开发能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

2.转变了对学生的认识。

在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确实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自主空间,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宣传队的同学能把湿地的功能编成顺口溜,独特、新颖;有的制作了手抄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跃起来,丰富了实践成果;考察队的汇报把照片展示与解说相结合配合,显得真实、风趣,赢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等等。

最主要的是在活动中老师再次认识了学生,很多学生有着与平常不一样的表现,成绩优秀者不一定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却一下子“冒”了出来,令人刮目相看。真可谓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能力的“试金石”。

五、乡土地理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走进高山湿地》乡土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取得了较大成功,在近期的摸索探究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等待解决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若干思考。

1.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感到要充分体现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就要求课程开发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指导性资料严重匮乏。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过程及开发过程中,教师怎样正确地给自己的定位,怎样使得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艺术性……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2.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特色形成,始终是乡土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过思考,但还没有从实践层面深入到理论层面,没有摸索出它们三者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如何纵深切入,进行系统而广泛的研究,这是我们的困惑,恐怕也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3.此外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老师普通感到压力很大,原因很多,有知识缺陷方面的,有精力透支方面的,激情和付出是有限的,老师的主动性未能发自内心地体现。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方法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老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4.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是困难重重,我们面临着整体的师资水平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及资金投入的问题。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知识堆砌到逐渐明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涌动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有一点我们坚信:没有最好的教材,只有逐渐完善的教材。本着这一认识,我们认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步到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 ( 国务院 国发[2001]21号) 2001年5月

[2]靳玉乐.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12-1

[3]汪霞.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中国中青年教育学者自选集》 安徽教育 2007-11

[4]科林・马什(Colin Marsh).《重新界定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展望》(澳大利亚课程研究协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