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留学生活

美国留学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国留学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留澳中国学生 跨文化适应 影响因素 学业适应

一、引言

跨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包括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对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1]。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冲击,文化冲击最初是由美国人类学家Oberg(1960)用来指那些旅居者由于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而引起的心理压抑[2]。

近年来,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留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文化来到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无疑会出现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因此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相比国外,我国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比较薄弱。

通过文献回顾我发现,在目前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中,多以西方国家为主,并多聚焦于在美国留学的各国学生,而对中国留学生在其他国家的跨文化适应很少。因此,我试图对留学澳洲的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并试图分析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诸多因素,以期为留澳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适应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如下:

(一)在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总体适应情况如何?

(二)在澳洲这个新的文化氛围里,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影响他们适应的因素有哪些?

(三)他们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适应问题?

以在悉尼大学留学的20名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来进行研究。采访均使用Skype――一种常用的网上聊天工具――进行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访谈语言为中文,以便采访对象自如、准确地回答问题。访谈内容着眼于他们在留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入讨论他们所遇到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每次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我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并转写成了访谈录,共转写访谈录约3万字。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澳留学中国学生的总体适应情况

从深度访谈的结果来看,受访者们大都已经适应了在澳洲的生活。其中,有些受访者表示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基本适应当地生活,而其他的受访者们似乎适应得更快。

Kevin:一开始,我很不适应。大概三个月后,我就基本适应并融入这里的生活了。

Philip:我已经适应了在澳洲的生活。我觉得年轻人适应新环境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1.留学澳洲的动机与期望

通过深入采访,我了解到了中国学生留学澳洲的不同目的,其中有学习语言的目的,体验文化的目的,职业发展的目的,观光旅途的目的,等等。学生们跨文化适应的程度与其留学目的有着密切的关联[3]。除此之外,对留学生活的期望值也是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影响之一。

Kevin:在来澳洲之前,我想象着这里各方面都会比国内先进、合理、优越。但是来了之后,我想大多数人认为这里的生活相对枯燥,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Lee:在这里的留学生活没有期待中的丰富多彩,开始过得比较辛苦。课程比想象中忙碌,在这里的生活很简单。

2.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访,我发现受访者大都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并且能意识到外语能力对跨文化适应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他们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

Lily:我认为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我老是听不懂当地人在说什么,可能我下次就不会开口,那是很尴尬的一件事。

Sam:完全听懂当地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有时候语速太快,有时候夹带俚语。我的听力不是太好,有时候就会出现交流问题。

3.社会支持

关于社会支持,国外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其中,Cobb(1976)提出的定义较为具体:社会支持是一种信息,它使个体相信,自己处于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中,被别人所尊重,自己是社会交际网络中的一员[4]。从深度访谈的结果看,受访者们接受了不少社会支持,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Rita:在澳洲,我会定期参加中国留学生组织的一些娱乐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能让我减少很多压力,交到许多朋友。

Emma:在学校,我们有专门的老师帮助和指导。这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较快地适应了在澳洲的学习与生活。

(三)学业适应分析

学业适应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学生们对整个跨文化适应的感受[5]。通过采访得知,学业和相关活动仍占据受访者的大部分时间,在他们的留学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中西方教育存在较大差异,教学方式各具风格,有些受访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Monica:我在学业上遇到了些困难。这儿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很不同,他们通常不解释书中的内容,却在课堂上拓展很多内容,让我常常无法消化吸收。开始的时候,我大概只能听懂一半的内容。

Lee:在澳洲,学期末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得当着教授和其他学生的面做演讲,内容是本学期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这让我很紧张,毕竟在国内很少遇到这种情况。

四、结语

我通过深度访谈,研究了在澳洲留学中国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在澳留学的中国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总体良好;留学澳洲的动机与期望,外语能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中西教学方式的差异和文化差异影响他们的学业适应。

从研究结果来看,中国留学生为更好地适应在西方国家的留学生活,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端正出国求学目的与期望值,多接触并融入当地文化与生活,积极适应当地的教育方式,并调整心态,加强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Oberg K.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3):177-182.

[3]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44-49.

[4]刘炜.中国留英高校生跨文化适应、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2篇

但是,在美国读书,这本身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我最终还是去美国的学校拿了一个学位。当然,我同学中是有“留学生”的。

今天我在这里所谈的对留学生活的了解,都是道听途说的。尤其关于什么专业在美国比较吃香,估计在美国呆个一年半载的都清楚――早就说过文科生比较难。

如果你不是那种家产万贯出来玩的留学生,那么,要说苦,那也是真苦――自己一个人离乡背井单打独斗,特别是一个女孩子,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得靠自己,就更为艰难。

家庭不同,境遇不同

我在美国认识一个中国女孩,这个女孩有些背景,父母都是外交部的,对一些中央级的知名人物都是称叔道伯的,大使馆的外交官都是她叫“哥”的。女孩当初留学, 她奶奶(这位奶奶是一个著名的儿童女作家的同学)拿出压箱子底的存货(这个大小姐家是满贵族),让这个女孩读本科完全自费,也不用打一天工。

中国女孩住的是美国大学生住的公寓 (一般留学生嫌贵,都住校外自己和别人合租的房子),这大小姐本人也是盘儿亮(曾经被某著名画家画在帆布上),条儿也曾经顺(现在略微发福,不过还好)。可是遇到在外搬家这种事情,还要麻烦男生,结果被对方以看电影为条件――这可让大小姐面子过不去――“你以为你是谁啊?也不照照镜子……想当初在国内,多少富贵子弟排队都约不着她,到这里来让你们占便宜?”。说实在的,我也有点为她抱不平――这些男生咋都这么实用主义点?

当然,像这个中国大小姐只遇到这种事情还是算好的,起码不用像其他留学生那样去打工了。然而,我所见到的另一个女孩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个女孩家境在国内属于贫困之类。贫困女孩是自己来美读文科博士的,其前途就不用说了――据说这个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美国就算找到了工作,年薪也不过那么3―4万美金。

加之像这种专业本身也难读,因为文科语言要求高,读写的东西特别多。再加上和导师的关系以及转学等诸多事情,让人本身就疲以应付。而且听说读博士也不是奖学金一包到底(有的是),有时候没有奖学金还得去打工――一般都是在中餐馆打工了。你想想,自己一个姑娘家独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要独自面对并解决诸多生活与学习中的琐事儿,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个贫困女孩当初就在福建人开的一家中餐馆里打工,但是这家福建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博士又怎么啦?人家老爸偷渡来的,拼了10年老命才给自己挣下了这个美国身份(绿卡),给家人挣下了这个馆子(显然,有博士嫁给厨子当老板娘的也不是没有)。”既便你是博士,也还是得到人家这里找饭吃,所以,现实是比较残酷的,干不好一样得挨骂;而干好了,也一样还得受点欺负,谁让你自以为高一等了。结果,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这个贫困的博士姑娘大半夜坐在餐馆外面哭,把警察都招来了。

上面仅仅列举了几个较鲜明对比的例子。这就不奇怪我们看到的在美国留学的某些现象――有些女孩早早找了对象,早早同了居。也许,家在外地的人都有这个体会――都想早早有个自己的家――那些曾经北漂的著名女明星们不也这样说过?

然而,这只是女生留学的一个现实状况,男生生活上就不必说了。主要点还是对于他们自己学业上的问题很关键。比如,所学的专业不好,那么毕业了就得失业回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归变海待。也有博士到了年头论文过不了关的,那就更别想毕业了,有的连工作都找到了很久,博士论文还没通过,谁知道何年何月?如果和老板,也就是跟他们导师的关系相处不好的话,要想顺利毕业就更麻烦了。

当然,留学的过程通常都是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所学的专业不是太差,都能有个善终。

文科留学生,劫后余生的痛

我在美国早就听说过读文科生比较难。美国《明报》也曾于2007年11月26日发表过《中国文科留学生面临“两难关”》的文章。文中提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日增,其中多数就读的是计算机及数理化等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的留学生仅占很少比例。与理工科留学生相比,文科留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大得多。而当时有一名文科留学生在北美华人经常访问的网站“未名空间”发出一张求助帖,历数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请求网友给予帮助。该文帖出后迅速引发众多有相同经历与痛苦的同病相怜者响应,从而引发了一场对文科留学生命运的大讨论。

在这篇题为“这一站,我能否熬过”的文章里,这位署名为hardstones的网友说,自己是文科在读硕士,目前已经读到第三学期,“基本上感觉在崩溃的边缘”,每次大的作业或者考试结束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有劫后余生的痛”。

这篇文章帖出后,得到众多网友热烈响应,除了给予鼓励之外,也有许多人跟着大吐苦水。许多人都称,相对于理工科留学生,文科留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因为数理化本身就是中国人的强项,在和本土学生竞争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是文科对语言的要求特别高,许多留学生虽然他的英文在中国人里相比本身已经算是佼佼者,但是要实打实地用英语和本土学生竞争,便显得十分困难。

由于它和理工科的课程设置不同,通常情况下,文科的许多课程都是小规模的Seminar,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讨论。但是许多没有在英语语言环境里生活过的留学生刚到美国时完全听不懂,根本无法参加讨论。加之口语不流利,即使听懂了别人的讨论,自己有想法也无法流畅表达。

一位署名Ginn的网友回帖说,第一次上课,老师留了作业,但是自己完全没听懂,根本不知道有作业。直到下次上课,人人都交了作业,才慌起来。Ginn说自己经常3个小时的课上下来,完全lost(迷失)。“别人热烈地讨论响应,或者为一个笑话大笑,而我完全像个局外人。每次看到别人一起大笑的时候,就赶紧在脸上挤出一个悲哀的笑容……”。

而文科留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交。一方面,因为学习紧张,没有时间去结交朋友;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自信心受挫,许多人性格受到影响,变得孤僻。Ginn 说,自己的性格就改变了很多,变得不愿意和美国人交往,不愿意和美国人做朋友,不愿意去美国人的聚会,非常喜欢自我孤立。

另外,理工科学生多,在美国许多大学的数学、化学等系,经常有一半的人是中国人,而文科留学生总体数量较少,许多专业只有1―2个中国学生,留学生就更容易有孤单感。在某非盈利机构做见习心理医生的彭先生回忆说,上学的时候班里就自己一个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的 “理想”归宿

有这样一种现象,其实不说可能大家也心里明白――留学美国对女孩是一个最好的解决终身大事的途径,因为身边优秀的男生比比皆是。

有心计的女孩,当然要仔细挑挑,除了基本人品外,好专业就意味着将来好的家庭收入(这一点有些男孩挑女孩也会考虑的)――一般女孩都愿意留在美国,原因很多,这里先不一一道来。

至于男生,如果你只想找个漂亮的,要么别来美国,要么回国娶一个。因为,在我的见闻里,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女孩漂亮的不说没有但确实是很少。

一般走在街上的2个人,男的都要高大一点,长相要周正一点,女的在外貌上则一般都差,有的还会比对方差很多。如果你发现女生比男生长得好很多,那不用说,一定是从国内带来的或者刚娶来的。

当然,在美国倒是不必为了身份问题找老外。在我个人的观点里,我觉得找老外还是都有点儿勉为其难(这观点显然也不全对),否则,再怎么着对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怎么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怎么能放得开呢?比如你随便开个玩笑,老外他能笑得出来吗?反之亦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

找个同样的留学生,2个人毕业后奋斗几年,也就什么都有了的,大有人在。

所以就上面的大致情况来分析,我个人总结并有了这样的归纳:美国比较适合相貌中等/丑陋,学习优良/优秀,适应能力中等/强的女孩子来。

一般的“留学生”,如果没在餐馆端过盘子,那么他们的老婆或者老公也端过。

餐馆里到底是怎样的工作条件我就不提了,因为再详细的我也不知道,只是光看时间就觉得吓人――10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工作的!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汉赴美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合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26-0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大力倡导中外教育交流,大量中国学生到世界各国留学深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提升和留学政策的放宽,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构成了国际学生中最大的学生群体,中国在美留学生的人数连续三年居首。2011至2012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就达到19万人,同比增加23%。武汉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教育强省――湖北省的省会所在地,和上海、广州、沈阳等地共同成为我国留学生的主要输出城市。而在海外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都离不开跨文化交际,离不开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intercultural adjustment)泛指对新文化环境逐渐感到贴切或相称的过程。新西兰心理学家Ward及其同事将跨文化适应分为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两类:心理适应是指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以情感反应为基础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人有效进行接触。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理论界现已构筑了一整套概念体系,但其理论在国情及文化大不相同的中国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讨论。此外,国内学者在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武汉赴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较少。

为此,笔者组织了一次面向武汉前往美国留学生的调查。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手段,于2013年7月至10月通过自行设计问卷(问卷见附件),调查了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约100位留学生,其中在读本科生72名、在读研究生20名、回国者8名。发放问卷100张,回收97张,有效问卷95张,符合统计要求。还通过QQ网络聊天工具及面对面的形式,对20名武汉赴美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为了达到更直接、更清晰的访谈效果,被访者能更准确、更自如地回答问题,采用中文作为访谈语言。每人每次的访谈时间约为40分钟,并将所作笔记整理成访谈记录。

一、武汉赴美留学生的总体适应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来看,对于到美国后适应的总体情况,感觉一般的占57.9%,选择“很好”的只有12.6%,而“较好”及“很差”的各为18.9%和10.5%。有33.7%的学生一个月即可基本适应当地生活,需要三个月的则占到49.4%。

Steven(男,22岁)说:感觉很不错,环境很好。我觉得因为年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

Carol(女,30岁)说:刚刚去的几天可能因为新鲜觉得挺好的,后来各方面都开始出现问题,但过三四个月就好了,基本上适应并开始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

从调查数据和被访者的反映来看,大多数人已基本习惯当地生活。虽然所用的时间不同,差不多在半年内能适应,总体感觉一般,真正融入其中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武汉赴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业压力。被调查者中,有63.2%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只有13.7%的学生很适应美国教师的授课方式,18.9%的较为适应,有45.3%的学生对美国教师授课的方式适应情况很差。

Lydia(女,20岁)说:之前在国内,老师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书本内容,但这里更多的是拓展知识,我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自学书本知识和消化拓展内容,在这方面感觉有些困难。

Aaron(男,27岁)说:这边的课程考试以完成项目论文为主要形式,而且很多时候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完成时间,导师很少提醒或督促,这样的“自治”使我开始浪费了很多时间,之后又有很大的压力。

经过深入访谈结合调查数据,发现学业压力给留学生带来了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不安全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在学习上的巨大投入,使留学生没有更多时间与当地人交流沟通,对其跨文化适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性格特征。在与寄宿家庭关系方面,有16.8%的学生为很好,36.8%的学生为较好,关系一般的为38.9%;有36.8%的学生认为美国家庭更容易接受性格开朗的留学生,46.3%的学生认为外向型的留学生更受美国家庭欢迎,只有4.2%学生选择自我封闭型。

Sue(女,23岁)说:我觉得在这边还是很开心的。我有很多美国朋友,平时在周末聚会,大家一起吃吃东西、聊聊天,他们说很喜欢开朗、爱笑的我。

Steven(男,22岁)说:到美国后,住在一对年轻夫妇家里,他们很热情也很好客,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发现我很喜欢音乐,我们经常晚饭后一起看选秀节目并评论,我也越来越放松,愿意在他们面前谈自己喜欢的东西,愿意在他们面前唱歌。

性格特征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重要内因之一。问卷结果和访谈内容显示,性格活泼、外向、愿意表现自我的留学生更容易较快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而自我程度高、羞涩内向的学生会产生孤独感,在交往中比较被动。

3.出国前的准备。在出国前对美国的了解途径中,留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媒体和中介培训机构几乎各占到三分之一,只有9.4%的学生通过文学书籍来了解。

Will(男,23岁)说:来美国前,我以为会到都是摩天大楼、霓虹灯闪烁,最起码和武汉一样,街道、建筑都有现代气息,有繁华的商业中心。可到这里后,学校其实就是在一个镇子上,人也很少,生活节奏很慢。

Lydia(女,20岁)说:出国前考的雅思成绩还是不错的,也进行了语言培训,但这些还不足以让我上课时马上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口语不流利又影响表达,不好意思开口。

以上内容说明,出国前的准备直接影响到跨文化适应。合理设置对留学生活的期望值,通过不同途径全方位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加强语言训练中的听说能力,对跨文化适应有积极作用。

三、适应美国社会生活需不断努力

社会文化适应是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留学生整个跨文化适应的感受。被调查者中45.3%的学生认为美国食物一般,28.4%的学生认为很差,大多数留学生不适应美国饮食;67.3%的学生很少按照美国的习惯来穿着打扮。

Jay(男,25岁)说:在美国我能自由地使用facebook、twitter这些社交软件了解全世界的潮流信息,和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交流,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喜欢什么,世界各地在发生什么事情。

Fiona(女,29岁)说:我现在还不能理解美国人在冬天下雪的时候只穿短裤在室外跑步,每天吃不同做法的土豆真的让我对土豆有了恐惧感,很想念武汉的各种小吃和美食,只能自己尝试做些适合口味的食物了。

从访谈和调查结果看,虽然中美两国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开放、现代的社会观念能让留学生顺利适应美国生活;但在饮食习惯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受访者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困难。

四、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笔者对被调查者及访谈者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如下特点:武汉赴美留学生的总体适应情况较好;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既有学业压力这样的外部诱因,也有性格特征和出国前准备情况的内部诱因;在适应美国的社会生活方面,留学生能很快接受开放、现代的社会观念,却在生活饮食习惯上不得不靠自身努力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在国外学习的预期效果,武汉赴美留学生出国前应在学习、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并加强母语文化修养;熟练掌握英语,提高听力和口语的使用技能;设置合理的期望值,在互动中培养情商;在学习之余,应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做好跨文化适应的相关训练,以便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4篇

1956年,她出生在法国巴黎第九区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她是家里的老大,有3个弟弟。因为父亲是一所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教师,因此,他们希望她也能成为一名教师。可她偏偏不爱这个职业,从小就喜欢游泳,特别是花样游泳,她不止一次对周围的伙伴说要成为一名花游运动员。这一年,父亲正式获许她练习游泳。希望她能实现梦想。她练习很刻苦,可尽管这样,她因为先天条件差,始终没有得到肯定,反而遭到了许多嘲笑。同伴们有的嘲笑她身体僵硬,有的嘲笑她水中表现力太差,甚至有的教练看她训练后都嘲笑她说,她的体能只能应付一般的游泳活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嘲笑大多传到她的耳朵里,可幼小的她没有哭泣也没有放弃,她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解的举动,她将听到的嘲笑一一记下来,每天都把听到的嘲笑写给母亲看,对母亲说:“这些都是我的缺点,我要改正。”就是靠着这种劲头,那年她入选巴黎花样游泳队,并获得法国游泳锦标赛的铜牌,同年入选了法国花样游泳队。

17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不得不离开花游队。一边上学一边养家。母亲和祖母需要赡养,3个弟弟需要抚养,许多人劝她干脆放弃上学照顾家里。可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既可以上好学,也能照顾好家里。左邻右舍都开始嘲笑她的天真,在她背后议论:“她每天家务都干不完,哪有时间学习?他们日常生活开销需要许多钱,她到哪里去找?除非她变成神仙……”这些嘲笑后来同样传到她的耳朵里。她没有向任何人反驳,还是秉持她一贯的做法,把邻居们的嘲笑都记了下来,贴在自己的屋子里。晚上看着这些嘲笑不停地思考,不会家务怎么办?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这些嘲笑变成了不断催促她思考和进步的动力。这一年。她不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

结束美国留学生活后,她加入了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巴黎分部。这家律师事务所历史悠久,在全球近40个国家设有分支,在同行中的规模数一数二。她很满意自己的工作,在一次闲聊中。向同事述说了心中的理想,她说她希望有一天能当上这个事务所的总裁。她的话一出口,同事立刻哄堂大笑,对她说:“别忘了,我们这里历史上还没出现过女总裁!你只懂法律,却不会管理!你一天只知道干活,一点都不懂交际……”她再次把这些嘲笑记下来,然后针对这些嘲笑开始努力。1999年,她成为该所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总裁,5年后事务所在她的领导下,业绩增长了50%。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5篇

2009年,他在武汉读国际高中时,第一次组乐队,创作了人生中第一首歌《楚风阵阵吹》。年少的他没有高考压力,业余时间就是弹琴、打篮球。即使每天都打球还能让学习成绩保持中上,平均分达到了85分。他说自己是个会认真学习、但不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的人。

去美国留学,何大河先是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了两年,GPA达到了3.86。这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成绩,凭借这样的成绩,他如愿转学到了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修了很多课程,也不打球了,就是弹琴、学习,继续做半个学霸。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节目组在美国办试音会,通过校园选拔寻找参赛选手。何大河没看过这档节目,他只是想,先报名吧,去不去参加比赛再说。结果他却偏偏得到了导演组的青睐,最终被选中回国参加比赛。

2016年春节前夕,大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弹着吉他、唱着自己创作的民谣歌曲的大男孩儿。没有华丽的炫技,没有复杂动听的和弦,也没有各种转音技巧,只是唱到情动时会下意识地撩头发。他被评委评价为“有着一颗老灵魂的年轻人”,他的真实也被台下的粉丝喜爱。

从个人微博自我介绍一栏贴着“大三学生”的标签,到一夜间被喜欢原创音乐的听众所喜爱,何大河本人却低调地说自己不会火。做音乐的同时,他也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留学生,国内比赛和巡演后还会回到学校接着上课,因为要修满学分,所以至少还要读4个学期才能毕业。

在何大河紧张地筹备第一张迷你专辑时,本刊记者在他录音间隙对他进行了专访。

这么喜欢音乐,为什么选择读商学院?

何大河:当时选专业时觉得没什么特别有兴趣的,家里人有这个意愿,就读了工商管理专业,还选修了社会类课程。

读着工商管理专业,怎么就想到去参加比赛了?父母支持你吗?

何大河:这个比赛是创作人类型的,适合我,就参加了。通过海选后,回国参加比赛,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作品。

父母也支持我做音乐,他们一直希望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会不会影响学业?

何大河:不会。这学期没读,就延期毕业,这学期轻松些,就去做别的事情。需要这学期只专注学习,我就每天都在学习。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时,我同时组乐队、办社团,和朋友一起做网站。(经纪人:多线操作能力强)。对,我就是多线操作能力强,可以同时在电脑上进行很多事情。

从比赛中看到的你是个腼腆、害羞的人,也是歌手中比较内向的,留学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何大河:商学院的教育方式就是教你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作为商学院的学生,主动性特别强,属于进攻型选手,性格上不会特别收敛。我本人属于慢热型。

留学经历对你做音乐有什么影响?

何大河:在亚利桑那待了两年,那个地方是一片沙漠,民风淳朴,对做音乐会产生一些影响。当地人没有很“潮”的东西,除了狂野西部就是西部牛仔,很“土”。我个人还是喜欢国内比较质朴的山水风格。出国是看了眼世界后,知道怎么选择了,到底哪个才是适合的。

我学的专业还是相对偏理论,实践挺少的。参加比赛和做音乐,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实习经历。就像市场营销是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对于做音乐的人来说,就是把音乐卖给听众。我会把听众和消费者进行分类,做市场细分,找到自己的群体。正在制作的专辑本身也是一个产品,我的音乐被做成专辑生产出来后,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学习到的东西对我现在做的音乐也有帮助。但我并不想把自己定义成仅仅是一名商学院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学到的任何知识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为什么会说“国门之外的求学之路辛苦也充满冒险”?一个人在海外是否也有留学生通常会面临的孤独?会寻求情感寄托吗?

何大河:确实是辛苦的,特别是刚到国外的时候,不只是辛苦。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在国内大家都一样,不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到了国外,会有孤单的感觉。怎么说呢,你当然可以跟当地人做朋友,可是很多文化上无法跨越的鸿沟还是挺深的。你跟别人交流,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很多人都选择宅在家里。你关在屋里打游戏,门外是外国同学在聚会,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浅层的隔阂,只是愿不愿意参与的问题,我指的差异,是你没办法和外国人成为相当于国内那种我能懂他、他也能懂我的朋友。不是说彼此性格好、相互喜欢就能成为朋友,还是有隔阂的,特别是文化、价值观方面。我会分各种不同的交友圈,有学习上的小组讨论圈子,做音乐跟中国人有一个圈子,跟外国人又是另一个圈子,每个圈子都不一样,但你有你最好的朋友。一旦脱离了语言包袱,你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并且了解了对方的文化之后,很多东西其实也是可以水到渠成的。不是说中国学生就一定得跟中国学生在一起,但是目前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的,最主要还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留学生谈恋爱,一般都会持续很长时间。相对于国内到处都是广场舞的热闹景象,国外的环境显得更平静,就算是在大城市,也会给人很平静的感觉。因此,留学生在国外那样的氛围中,就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我在国外也一直没有谈恋爱,我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的、能和对方过一辈子的人。

留学期间有没有遇到让你觉得即便存在差异,还是会帮助你的人?

何大河:我的社团就是跟我两位教授一起合作建立的。我的观点就是,作为学生,一定要大胆地去说去问,只要有想法,从教授那里寻求意见或建议,他们都会很乐意帮助你。我的两位教授,一位是商学院的,另一位是艺术学院的。他们不仅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还主动帮我联系各种资源。

这让我感受到,不要因为对方是教授,就自然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在尊重他们的同时,努力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想法。或许有些教授愿意,有些教授不愿意,但不管怎样,我们去试一下,总是好的。特别是作为90后留学生,不要每天宅在家里打游戏,多去跟不同的人交流,总会产生不同的火花。

你在微博上发过一首《思与念想》的小诗,是表达留学期间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吗?

何大河:在国外留学肯定会想家,这首诗就是写思乡的情绪。诗里面写的是四季的现象,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太阳、雪、轻风。诗中的“它”就是指题目――对家乡的“思与念想”。不管我们走到哪里,这种思与念想就这么悄悄地过来了,“它唯唯复合我的手”“它诺诺抚摸我的脚”,都是静悄悄的,甚至是非常舒服的。但是,“出雪的太阳”“树荫下的微风”“依依不舍的秋叶”“别在发中的春花”,这些看似清淡的描述,却是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同时又是疼痛和沉重的。

你是个爱写诗的人,你的歌词创作也是信手拈来吗?

何大河:我的歌词不是信手拈来的,在我看来,歌词创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必须先理解这个词为什么要用在这个地方,这个词放在这个位置又跟灵感本身有什么样的联系。对我来说,歌词创作必须是一体化的,不能为了押韵就把这个词放在不合适的地方。灵感、歌词,以及歌曲本身一定是配套在一起的,虽然看上去也许不怎么精致。如果说“灵感”是一盆水,歌词创作就是从这盆水里取一瓢,倒在“曲”这个过滤网上,滤下来的一瓢清水就是“词”。

你说自己有文艺属性和商学院属性,在专辑制作上是如何呈现的?

何大河:在制作我的第一张迷你专辑时,我会抛弃一些传统的做法,希望做成一张有意思的专辑,并不是以一张普遍意义上的专辑去售卖,而是作为一件艺术品去销售。我的音乐是艺术的产物,同时我希望在视觉上也是一件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张专辑,一个塑料盘。大家现在看到的那种塑料盘,首先是为了装唱片用,其他的美术设计都是在为这个塑料盘服务,更偏向于功能性。我希望把我的唱片做成一件艺术品,同时兼具实用性。

作为独立音乐人,能否谈下生存现状?

何大河: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问题。音乐这种文化产业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为市场依托,大家有购买的能力和购买的意愿。所谓独立音乐人,是指我们是实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同时也是在做音乐的人。作为音乐人本身,要能做出足够好的音乐,而不是抱怨听众不好,欣赏水平不行。对我们做音乐的人来说,红极一时是没有意义的,做网红也是没有意义的,并不能带来实际票房收入。我们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处于小众音乐圈,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点扩大听众群,有票房收入,继而带来唱片收入。

既然选择了做音乐,就应该带着使命感去做音乐。我觉得好的音乐就如同好的思想,是具备传播价值的,而且这种传播价值本身有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推进。

关于未来,你会选择回国吗?是继续做音乐,还是从事本专业?

何大河:我希望回国。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哪个地方更需要你,你就应该去哪里。我觉得自己的国家更需要我。我一直有那种“主客”的心态。我们去别的国家,那我们就是客人,就不要太张扬;别的国家的人来我们国家也是一样,你是客人,我好好地待你,但你不能反客为主。

如果我不做音乐,就准备去创业。即使做音乐,也得看情况,会全面考虑,还要看机会成本。如果有一天,我写不出作品,大家也完全把我忘记了,那我做音乐也没什么意思了。

现在的我依然对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比如上学期,我在学习跟本专业完全无关的知识――航天。我是准备转到航天专业的,打算去造火箭。因为我们学校有相关研究和专业,所以我想学习如何造小型火箭,能发射进太空,跟着地球转就行。当时想法很简单,我要是能造火箭了,那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能做的?

在何大河看来,留学不只有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和论文,还有诗和他热爱的民谣。

美国留学生活范文第6篇

近日,魏敏芝携美国夫婿、公婆回老家探亲,并拍摄一部以自己为素材的励志片《奇迹的女儿》,让我们走近这位屡屡创造人生童话的传奇女性――

坚守梦想,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考入导演系

2000年3月,河北石家庄市精英中学初二宏志班转来了一位新生,这位女生来自张家口市赤城县一个小山村,她相貌俊秀,衣着朴素,满口方言,脸上还带着刚进城的好奇和娇羞。

这位女孩叫魏敏芝,虽然才15岁,在国内已是少年成名。她成功出演了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的代课女教师角色,随着影片的公映,本色女孩魏敏芝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先后有多家学校邀请她前来就读,经过慎重考虑,她来到了石家庄民办重点中学――精英中学就读。

安顿下来后,魏敏芝很快投入到了学习中去。第一堂数学课上,因为方言太重,“四”和“十”发音区分不清,回答老师提问时让班里的同学笑倒一片,魏敏芝窘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倔强、不服输的她暗暗下了决心,我要学好普通话,让你们不能小瞧我。此后,魏敏芝着了魔似地练起了普通话,一年后,她的普通话不但说得字正腔圆,还当上了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2001年9月,魏敏芝升入了精英中学高中部,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去。2004年春节过后,魏敏芝和同学一起进入了高考冲刺阶段。

有一天,魏敏芝找到班主任王老师,把自己想当导演的梦想告诉了她,王老师颇为惊讶。魏敏芝认真地说,自从她13岁第一次被张艺谋导演选中参演《一个都不能少》之后,她就觉得自己与电影有了不解之缘。她认为自己身材不好,长得不够漂亮,更适合当导演,决定报者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张艺谋叔叔做校友。王老师看到魏敏芝作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同意了她的想法。

而家人对魏敏芝的想法却分成了两个派系,开明的老爸支持魏敏芝的决定,认为有梦想就要去实现,妈妈、姐姐却极力劝阻魏敏芝,认为她应该考师范院校,将来像姐姐一样安心做个教师算了,当导演岂是一个农村女孩干的事情。

这时,魏敏芝的固执、倔强劲儿上来了。当初,她就是凭自己的拧劲儿让张艺谋在众多的候选女主角中选中了她。本来,双胞胎妹妹魏灵芝也有希望入选,可张艺谋让她唱首歌儿,由于害羞,妹妹唱的声音太小,为了给妹妹作个榜样,魏敏芝大大方方地在这位大导演面前唱了起来,于是,她顺理成章成了“谋女郎”。妈妈、姐姐看魏敏芝决心已定,知道拗不过她,只得同意了。

2004年2月,魏敏芝和800多名报考导演专业的考生一起,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专业课的第一次面试。让魏敏芝高兴的是,初试考题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她顺利通过了。魏敏芝清楚自己几乎没有电影知识储备,能否通过艺术复试把握不大,她通过采访她的记者借来了一些专业书籍,开始恶补电影知识。

两天后,魏敏芝参加了复试,遗憾的是这次没有过关。让她没有料到的是,她报考电影学院的举动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记者对她围追堵截,争相采访她。魏敏芝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她拒绝了一切采访,和陪考的姐姐一起返回了石家庄。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魏敏芝的意料,回校后,她在网上看到了媒体对她铺天盖地的质疑,媒体评论说,虽然魏敏芝在《一个都不能少》影片中获得了成功,但那是她的本色表演,其实她并没有艺术天赋,不适合走艺术道路,考电影学院落榜实属情理之中……

媒体的质疑和电影学院面试的失利,再加上高考前的学习压力,让19岁的魏敏芝一时难以承受。当天晚上,她没有心思去上自习课,一个人在操场上发疯似地跑步来宣泄心中的压抑。这时的魏敏芝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无助和委屈,她一次次地问自己:难道我真的错了吗?难道我真的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吗?

高考就在眼前,容不得魏敏芝心猿意马。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把心收了回来,集中精力备战高考,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她让爸爸给她买了一个手电筒,晚上熄灯后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直到眼皮打架才睡觉。在高考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她用坏了三个手电筒。

就在魏敏芝一心向高考冲刺的时候,西安外国语学院(今西安外国语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向她寄来了邀请函,经历了一次挫折,是否还去尝试呢?

魏敏芝征询爸爸的意见,老爸仍一如既往地鼓励她说,怎么不去试呢?试过后人生就没有遗憾了,大不了再复读一次!听了爸爸的话,魏敏芝的倔劲儿又上来了,她决心再次接受挑战。

经过认真备考,魏敏芝顺利通过了专业课的初试和复试,在当年的高考中,她考出了460分的好成绩,比艺术类高考分数线高出了两百多分。就这样,魏敏芝如愿以偿接到了西安外国语学院传媒影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把握机遇,乡村小丫一飞冲天求学世界名校

2004年秋,就在大一新生魏敏芝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琼浆时,她人生际遇中的第二个“贵人”正从大洋彼岸向她“飞”来。

这个“贵人”叫陈尔岗,系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华裔教授。这年10月,陈教授应邀到西安讲学,在飞往西安的航班上,他随手拿起面前的一份报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有关魏敏芝的报道。这篇报道其实是一则小消息,大意是出演著名导演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魏敏芝,已到西安外国语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学习。

陈尔岗教授主攻的专业方向是终身教育,他对国内的山村小学教育很是关注,他在美国就看过《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对影片中那位倔强、负责任的山村代课老师魏敏芝很感兴趣,既然影片中的“小魏老师”在西安求学,陈教授决定见见“小魏老师”。

在朋友的帮助下,陈尔岗教授很快在校园里见到了渴慕已久的“小魏老师”,此时的魏敏芝脸上虽然还挂着标志性的朴实笑容,但她已经出落成一个俏丽的大学生了。人与人之间冥冥之中可能有种看不见的缘分,陈尔岗教授一看到魏敏芝,就觉得她像自己的女儿那样亲切可爱。

通过一番交流,陈尔岗教授非常喜欢魏敏芝的聪慧及刻苦的学习精神,他给魏敏芝介绍了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他所在的杨百翰大学是美国一所著名学府,排在美国高校前10名。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是它的三个分校之一,目前有2400多名学生,其中50%的学生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大洋洲、南太平洋群岛以及美国的海外属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优秀而贫困的学生。陈尔岗笑着对魏敏芝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助你去美国免费留学,魏敏芝眼睛瞪大了,她不敢相信,自己会真的这么幸运。

不过,陈教授对魏敏芝提出了一个要求,你现在连简单的英文会话都听不懂,一年后我再来西安时,你要用英语和我进行流利的交谈,相信你能做到的。还有,你的专业水平两年内也要有很大的提高,杨百翰大学也有影视编导专业,到时,我可以为你争取到一个留学名额。为了帮助魏敏芝尽快把英语水平提高上去,陈教授还给她介绍了一个外教。

送走陈教授后,魏敏芝兴奋之余,也想了很多。当初,张艺谋导演在河北多所中学海选女主角,没想到幸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而这次,虽然陈教授又提供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但理想的大门并不会轻易开启,进入杨百翰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而且陈教授此行考察的中国学生还有很多,只有十分之一能最终入学。我一定用自己的刻苦、勤奋,来把握好人中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此后,魏敏芝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之外,在英语方面下了苦功。周末,别的同学泡吧逛街花前月下,魏敏芝到西安交通大学外语角找外教进行口语交流,她口袋里什么时候都装着一部袖珍汉英词典,走在路上也在背诵单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经过努力,不到半年,她就可以流利地和外教会话了。平时,她经常在电子邮件中向大洋彼岸的陈教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魏敏芝喜欢写作,她的文字幽默而又灵动,博客得到了网友的好评,点击率一路上升。紧张的学习之余,她还出版了《魏敏芝青春期日记》一书,所撰写的文章连续获得国内大奖,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2006年元旦前,魏敏芝小试牛刀,过了一把导演瘾。她在一周时间内,拍出了片名为《母亲的心愿》长达30分钟的电视短片。拍戏时,她沉稳调度,指挥若定。有场戏拍摄地点在商场,由于围观的人很多,魏敏芝表现得非常镇定强悍,连制片人(投资方)都被她的气势所慑服。短片杀青后,作品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而在本学期的专业考试中,魏敏芝获得了导演艺术分数95.3分,视听语言91.5分的最高成绩。

2006年4月,在杨百翰大学组织的留学生考试中,魏敏芝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她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更是让陈尔岗教授喜出望外。

杨百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领到后,魏敏芝回石家庄向家人告别,父母对女儿能去美国留学欣喜万分,而又对她的远行充满了担忧,毕竟女儿要独自一人远赴重洋,去面对全新的生活。

魏敏芝笑着安慰父母说:“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到哪里都能照顾好自己,相信女儿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等着吧,你们会为我感到骄傲的!”她的这一番话说得父母频频点头。

破茧成蝶,执着、勤奋助东方女孩导演之路一片坦途

2006年8月19日,魏敏芝踏上了飞往美国夏威夷的航班,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穿云破雾,魏敏芝感觉自己也在飞翔。对于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她充满了渴望与憧憬。

飞机落地后,魏敏芝一步出机舱,就被眼前椰风海韵的热带景色所吸引,更让她感动的是,恩师陈尔岗教授和太太立在到达大厅门口向她频频招手。异国他乡,再次见到陈教授,魏敏芝感到格外温暖,她快步走了上去,谁知陈教授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你,美丽的小魏老师!”魏敏芝知道陈教授对她的称谓是善意的玩笑,脸颊还是不由自主地红了。

在杨百翰大学,魏敏芝选择的专业是传媒电视,学的依旧是喜爱的编导。杨百翰大学夏威夷分校位于群山和大海拥抱中的来耶小镇,人口不足万人,这里风景旖旎,民风淳朴,人们在街上相遇,不论相识与不相识,都会微笑点头示意,让来自河北坝上草原的魏敏芝感到分外亲切。

杨百翰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校规非常严格,学生严禁吸毒、抽烟、饮酒及刺激性饮料,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不能穿暴露的衣服,严谨的校风、浓浓的学习氛围让魏敏芝觉得这里是最适合学习的地方。

陈尔岗教授兼着魏敏芝的授课老师,生活上也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魏敏芝21岁生日这天,她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寂寞孤单的生日,孰料,陈教授和太太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为魏敏芝开了一个生日派对,还把十多名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介绍给她。

魏敏芝来夏威夷分校报到之前,全校只有陈尔岗教授一人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入学后,陈教授把这部由魏敏芝主演的影片介绍给了校长埃里克・沈威先生,埃里克先生很感兴趣,立即在全校组织播放这部电影,片中的感人情节让来自全球各地的贫困学生深受触动。当他们得知片中女主角就在身边,而且就是他们的校友时,大家纷纷起立鼓掌向魏敏芝致意。面对大家的热情,魏敏芝非常平静向同学们解释说,她的家乡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后,她会为家乡的教育多做些事情,也会为世界各地的贫困孩子接受教育做些事情,同学们都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在杨百翰大学,魏敏芝很快度过了语言适应期,刻苦学习之余,她加入了学校合唱团,这个合唱团规模大、水平高,在美国享有盛誉。在合唱团,魏敏芝十分活跃,她还主持排练了《康定情歌》、《信天游》等中国民歌,由于团员们汉语水平较差,她一遍遍纠正他们的汉语发音,连续几天下来,她的嗓子都吼哑了。魏敏芝做事认真,又有不错的导演功底,团员们一致推举她做合唱团的副导演,并兼任主持人。

2007年5月,杨百翰大学合唱团到中国天津、北京、西安等城市交流演出,魏敏芝担任副导演和主持人。因为机票昂贵,这次回国演出,也是魏敏芝四年来唯一的一次回国,可谓是公私兼顾。

魏敏芝在杨百翰大学的求学生涯非常艰苦,没有超常智商的她抱定一个信念,那就是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交流学者徐莉与魏敏芝十分熟悉,在她的印象中,每次相约,晚到的她都会看到敏芝坐在椰子树下,啃着一本厚厚的英文书。而陈尔岗教授也总能在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看到魏敏芝的身影。

魏敏芝最喜欢做的事情依然是“坐在监视器前喊停”。大学期间,她导演了一部纪录片《优秀女士》(2009年),导演了两部学生作品《很美丽》、《信仰》(2008年),还有一部故事片《警察》(2007年)。这些作品都得到了专家、同学的好评,让陈尔岗教授对她未来的导演之路充满信心。

让魏敏芝想不到的是,四年留学生活她还获得了一份纯美爱情。由于她的勤奋、优秀,大三时,一个叫刘锦辉(英文名:David)的美籍华裔男孩向魏敏芝表达了爱意。起初,魏敏芝以学业还没完成,不打算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为由,婉拒了刘锦辉的追求。痴心的刘锦辉没有退却,三年来一直以自己的执着和温情向心仪的女孩示爱。魏敏芝终于被刘锦辉的痴情所打动,两人牵手走在了一起,并于2010年元旦完成了结婚注册。

2010年6月底,在杨百翰大学完成学业的魏敏芝携夫婿、公婆回国探亲,她这次回国除了探亲外,还将拍摄一部纪录片《奇迹的女儿》,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片子明年冬季将在美国盐湖城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多个电视台播出。在这个片子里魏敏芝担任制片助理和演员,她坦言拍这部片子的目的,一是怀旧,二是感恩,三是给更多的朋友一个启示:只要肯努力,人生就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