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诵读;诗歌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意蕴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77-02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的诵读,却在上一个世纪随白话文的兴起而式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的中高段,校园里听不到琅琅书声,课堂上对文学类作品,甚至是诗歌这样的声韵与情蕴高度融合的文学体式,也仍然是以内容分析为主,而且这种分析往往是单向的、过度的,甚至是生拉硬扯,穿凿附会。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而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更进一步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选修课的设计中也提出了“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的要求。在大纲和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向着传统回归。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要理解诵读的意义,首先要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辩性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中国人的感性直觉思维方式更注重整体感悟。所以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没有“格”、“性”等明确清晰的规定,汉语是通过相应语境采取“模糊”、“意合”的方式组织和使用语言,来达到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汉语绝对不适宜纯粹理性的条分缕析,唯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感悟汉语特有的言语形式,进而感悟言语的意蕴。中国古代诗歌是这种思维方式与这种语言的最好诠释,古代的诗论家在阐述中国诗歌的特征上,没有逻辑分析,没有演绎推理,他们总是潇洒地用诗的语言,模糊却绝对神妙地将诗之蕴,诗之美,淋漓尽致地描绘成一幅写意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司空图的“诗家美景,如蓝田玉暖,良玉生烟”,还是严羽的“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都让读者于心有戚戚,却很难用精准科学的概念或术语描述。同时,汉语特有的发音方式和声调,也需要通过诵读去感悟、体味,而诗歌同样还是这种特征的最好证明。诵读能够使我们触摸母语的灵魂,贴近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2.诵读能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文字是诉诸视觉的,容易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即使放慢速度,细看文字,单一的神经刺激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而“诵”和“读”都指出声地念,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注“诵”为“以声节之”,注“读”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诵读不仅要看,还要反复看,仔细看,再变为有声语言,这已经是一次再创作,同时“读”的内涵是要通过“抽绎”(感悟、理解)来“得其义蕴”。所以对文字的反复,意味着对文字作品的更深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欧阳修《六一诗话》)。因而,诗歌的兴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在诗歌的学习中,能够“吟咏以声节之”的“诵”和能够抽绎出意蕴的“读”的重要不言而喻。清代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仍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诵至数十百遍,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可见,诵读能将读者引向文字作品的更深处,也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及主要手段。

3.诵读能增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诵读将文字转换为声音,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两种表达的相互转换。教材所选课文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朗诵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这些经典文章的遣词用语,使学生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接纳规范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口头表达的水平。经过长期反复的诵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及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对写作产生良性的影响,从耳到口,从口到心,从心到手,声通于心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诗歌教学中“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诵读既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大纲与课标影响下的诵读回归在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还未挣脱讲解式课堂教学的囹圄,有的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盲目追求形式。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对“诵读”的理解存在误区。

1.诵读沦为课堂教学的点缀。笔者曾观摩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课,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整堂课一共有两次全文诵读,一次在导入新课以后,全班学生齐读。读完以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归隐?学生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有同学说陶渊明是拒绝同流合污,有同学说陶渊明是在逃避责任。学生的讨论诚然是热闹精彩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将自己的观点与《归去来兮辞》进行了联系,没有一个人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隐”事“隐”情。高蹈于云端的结论“宜于朝则朝,宜于隐则隐”在信马由缰的讨论后由教师一锤定音地给出,因其无根而显得轻飘飘缺乏说服力。第二次朗诵就在结论给出之后,教师对这次朗诵如第一次一样,没有做出指导,也没有提出要求,朗诵完后,也没有进行评价,直接进入了艺术手法的讲解。《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共有六百余字,四十分钟的课堂能完整地读两次,单纯就时间来看至少占到了六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但是从课堂看来,这两次读既不成“诵”(声韵),也不成“读”(意蕴),它们甚至跟教学没多大关系,仅仅只是课堂的点缀,只是打着新课改名头的一个华丽装饰。

诵读是诗教的重要手段,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条分缕析只会破坏诗歌的纯美,张炎在《词源》中说到“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只有将读落到了实处,切实成为诗歌教学的内容及过程,才能领会诗歌的神韵,才能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2.盲目朗诵,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新课改大力提倡诵读,各级各类学校自然也紧追课改理念,大力打造书声课堂,于是相应地也就出现了过犹不及的现象。在一些课堂上,朗诵被用得太多太滥,四十分钟的课堂出现八九次甚至十余次的朗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流于形式。有一位女教师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时,一共朗读了八次,形式上,有全班齐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领读,跟读,男生读,女生读。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应接不暇。但是这八次“读”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教师不知道读了要干什么。茫然混沌的出发,自然不可能有清晰严谨的过程,更不会有明确有效的结果。学生读得筋疲力尽,教师评价也仅止于不痛不痒的“读得不错”和明显违心的“比上一次有感情”。过犹不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诵读的滥用消耗的是宝贵的时间,挫伤的是学生的热情。

朗诵实际上只是一种诵读手段,而不是诵读本身。表演式的朗诵、集体的朗诵是很难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微妙之处的,富有节律的声音有利记忆,但是也可能分散了内在注意。过分注意声音,可能就忘却了意义。朗读的滥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恰好是教师没有理解诵读的内涵,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流于浅表,以致赏析不能深入。教学内容的苍白肤浅导致了课堂的空洞无物,于是过度的表演似的朗诵就被推到了台前。朗诵的滥用实质上就是对诵读和新课改理念的误解、曲解。

3.将诵读作为教学的手段而忽略了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还应该是一种准确感悟、理解、赏析文意的过程。朱自清在《论朗读》中用“背诵文辞”和“抽绎义蕴”来区别“诵”和“读”,“诵”侧重通过“声”(音韵、节奏等),而“背”的目的在于“得其文辞”;“读”包括“诵”,又侧重通过“抽绎”(感悟、理解),目的在于“得其义蕴”。目前诗歌教学中的诵读因定位不明造成了重“诵”而轻“读”,甚至是无“读”。在诗歌教学中,多数教师都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或明告,或暗示学生:“寻寻觅觅”即寻觅又寻觅,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戚”即忧愁悲伤,两个“戚”字叠用,表明忧愁悲伤的程度之深。读时语速要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笔者会要求学生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这样的指导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它恰恰是通过“声”,包括音韵,节奏,声调,语速等来背诵文辞,而没有抽绎出文辞所蕴含的意蕴。如果不知道靖康之变和金人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也彻底震碎了李清照的绵绵的情思和淡淡的忧伤;不知道她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藏散,残忍的流言,阴谋的婚姻;不知道人世间最凄苦的风雨将她生命的绚丽和妩媚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知道《如梦令》粉色的天真,不加修饰的温馨和《一剪梅》蓝色的优雅,淡淡萦绕的忧伤,那么就无法体悟与理解她于惶然中寻觅,于凄惨忧戚中坐听梧桐细雨,独自咀嚼出来的最悲凉最浓厚的黑色。

诵读绝不能仅仅是以习得文辞为目的的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而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因感情怒放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读者则通过文辞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这个波浪找到源头,那么深幽的情思,也就能够被理解了。披情入文,沿波探源,以声入情,以情驭声,诗歌诵读之“读”的真髓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书店出版,1992.

[2]叶圣陶,朱自清.国文教学[J].国文杂志,1942,1(3).

[3]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2篇

为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力求让文言文教学这道风景更加亮丽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好朗读环节,培养文言语感

学习文言文,首先就得过朗读这一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义。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情感语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品味情感、提高语言感悟能力。教师要做好指导,每次的读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二、抓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既要抓文言词汇、句式的积累,又要抓文章结构内容、艺术形式的赏析。

入选高中教材的文言文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赋》《陈情表》《报任安书》《归去来兮辞》等。如果仅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翻译,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就毫无美感了。因此,指导学生对文本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体味文中感情,领悟文中旨意,欣赏文中意境,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由于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特殊的句法现象不了解,就无法自己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产生共鸣,因此,更需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如:

(一)采取“课内文言文,学生自己讲”的方式学习,试着把课堂交给学生。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上课前,把课文的翻译任务布置给某个小组,由小组长指派组员承担课文中部分段落的“讲授”任务,让该同学提前“备课”。课堂上,就让学生依次走上讲台,把自己备好的课在班上讲解,完成“讲课”任务。这个过程,学生锻炼了胆量,提升了能力,更是高兴地当了一回老师。讲完后,让其他小组成员点评。之后,留出几分钟让学生们小组交流,大胆质疑,并尝试释疑。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教师可适时引导、点拨、答疑。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是充分践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日渐浓厚起来。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显著。因此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

(二)教师精讲,重点要突出。教师的讲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古代文化知识,以促使学生文言知识系统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实际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加上教师适当讲解和点拨,学生是能达到大体疏通文意的要求的。

(三)讲要讲透,还要学会迁移。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务必讲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要学会归纳整理,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能够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并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

“教是为了不教”“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还应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要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学习文言文,做笔记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些本子,记录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略懂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更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就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它既要给学生带来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审美陶冶,又必须针对高考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过程中,它将遭遇种种困境,落实和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诸如背诵名句名篇,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词类活用)与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感知人文精神,陶冶情操之间的矛盾;文言文中由于时空阻隔所带来的语言理解障碍(诸如一词多义,文言文的六大类语法句式)与现实生活语言交流中常用的通俗易懂的语法,语言特征之间的矛盾等等。

一、转变文言教学理念,宏观设计教学流程

“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其行为”。语文教育者首先应当认识学生,在理念上塑造自己在文言文课堂的新角色。如今的莘莘学子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在求学途中,都渴望被认可,占据主体地位,在文言课堂上更不喜欢沦为一个被接受的“装饰品”,如果教育用“抢滩”为主体,一讲到底,就容易使学生要么学得吃力,对文言文产生抵触情绪,要么反忙于“动手”——作笔记,心思却不知于何处神游,知识的掌握就势必不牢固。故而给自身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什么新角色?不是在讲台上一味“子乎则也”讲授的“老夫子”,而只是一个积极作指导的参与者。

新角色确定后,紧接着是在意识宏观设计文言文教学新的操作流程。“课前准备—课中发挥—课后总结。”准备是关键,包括了文言文课堂上,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学生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带水,文言文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都要突出鲜明,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些都需要反复推敲。上课是现定目标实现的“主战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教师要善于提出恰当的学生力所能及的文言问题(以学生能得到成就感为主)。并且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之后,师生一同交流、互动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交替进行,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挥,那么文言课堂就会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了。最后则是总结经验,文言教学仍然需要及时反思成功之处和不足地方,将个别的教学经验上升为到一般的模式建构。

二、激活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如坐春风

根据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体验,以及最近取得的经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总体构思可表述为:“熟读之,背诵之,讨论之,领悟之,具体之,拓展之”。

1.熟读勤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思想,识记文言信息点,这样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连学生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诵读是多形式,多层次的表述活动,可以包括两大类:一种为初读文本,读准字音和句读,整体感知文意,再读文本,教师则必须对诵读进行指导,明确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等,让学生体味文情、文趣,三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特色;四读文本,落实到知识点上,拓展延伸,五读文本熟读成诵。二种则为:在指导字音、字形和语气停顿等基础上,首先通过分角色朗读或分组读的形式使学生边读边理解文意,感知作者的思路;再次通过精读,揣摩文章精彩段落,最后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既能感知人文情怀,又可积累写作语言。

2.灵活处理教材,架起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文言文是古时人们相互交流,表达情感和记载事件等方面常用的语言文字手段。但由于距现今时间相对久远,缺乏使用的普及性,故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方面较难把握,再加上语言学科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特质,这就使得学生在短期内较难有成效,从而容易产生厌倦,丧失学习信心。

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时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继承传统教法外,还应整体处理文言教材,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首先,就文言教材的篇幅和知识的深难度而言:

(1)长文短教。篇幅长的文言文虽然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因为内容繁多,占用课时多,就容易引起学生厌倦困乏等强势,所以就必须长文短教。短教,表现在选“点”上。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点”进行教学;或以一两个教学重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或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目的,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等等。

(2)难文浅教。在文言文中常会出现一些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字,这类情况有时需“硬”教,然而更多的是找到突破点,以提高教学效率,或用造字法解构难字义;或以现实生活常识引申到字词的理解,或用逐层深入的策略,使学生自然轻松的掌握难点等。

(3)浅文细教。浅文,学生一般比较容易掌握,这就避开了为难情绪,而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机的进行文言知识的补充、迁移、拓展等,丰富教学内容。

再次,就文言文与现实生活间的沟通对话而言。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讲究便捷、通畅、易懂,而文言文因其特征的缘故就相对显得晦涩难懂了,这就致使学生在理解和审美方面形成了障碍,不免容易让学生有厌烦情绪。怎样拉近两者的距离,使学生能贴近品味就成了文言文课堂 待探究的问题。而我就此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联系现实生活。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忙碌于名利的追逐,匆匆行走于充满着生硬建设的大街小巷,这种机械的生活,让人不由得畅想“兰亭聚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道,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然后发一声感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反映生活的真谛所在。如此以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了共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会随之主动参与,文言文就显得意趣多了。第二,走近学生的心灵,高中学生进了心智快速成长的阶段,自发或自觉的会探录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当想到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或许会感伤不已,但学到苏轼的《赤壁赋》中看待人生的“有限”和“无限”,幸许会豁然明朗,揭开雾纱见晴空。这样,文言文就真的贴近了现实生活,而学生中那份原有的距离感就少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立足于时代特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彰显其个性的发展,让他们自觉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4篇

一、要了解文言文阅读选文与命题特点

第一,选材范围较广,选文内容丰富。选文大都体现“浅易”的特点,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选文类型以史传文章为主,兼顾其他体裁。打破史传类散文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风格多样化的文言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套试题的选材十分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思想的导向性,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传统美德。以2013年为例,江苏卷的李丰为官不贪财,辽宁卷的王尧臣为人正直,天津卷的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接济他人,全国课标Ⅱ卷的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等,这些材料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第二,阅读量有所加大,篇幅略有增加。2011年17套试题选文的阅读材料平均687字,2012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9字,2013年18套试题选文平均746字。近三年篇幅最长的是2011年山东卷,选文节选自《管子》的“桓公问治民于管子”,912字;篇幅最短的是2012年湖南卷,选文为郑思肖的《自戒》,415字,另外,考查断句的第9小题材料另选,四个选项共计196字。

第三,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个别试题独具特色。三年来,大部分试题都是3至4个选择题再加一个翻译题,分值在19至22分之间;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文言翻译等题型,在翻译之外,部分试题考查文言断句,定位为“赏析”的鉴赏分析题也在个别试卷中开始出现。部分省试题还涉及《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

二、要扩大文言实词关注范围

文言实词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其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答题时要将词语放到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根据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加以推断。

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敲。两者合一,则可迎刃而解。复习策略上,许多教师把力气花在早年《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上。通过对考卷分析,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全国各套试题中覆盖率并不高。2013年18套试题中,文言实词一共考查了72个,在120个实词范围内的只有“疾、恨、谢、属、知、假、度、及、质、堪”10个;2012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度、就、举、鄙、善、易、假、胜、绝、卒、固、坐”12个;2011年文言实词的考查,考点在这个范围内的只有“归、顾、易、当、修、徐、病、劝、从”9个。考生如果只盯住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显然是不够用的。

三、要区别对待18个文言虚词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对常见文言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部分试卷比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19次;其次是“而”13次,“之”12次,“为”11次,“其”9次,“于”7次;“乃、且、所、则”5次,“因”4次。2011年“乎、若、焉、也、与、者”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2年“何、乃、若、焉、也、因”6个虚词没有考查,2013年“乎、若、焉、与”4个虚词没有考查。据此统计,我们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进一步分类,以便在复习指导中有所侧重: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为、其、于;

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且、所、则、因;

少考三级文言虚词:若、也、何、乎、者、与、焉。

文言虚词试题中,命题涉及课内语句比较意义和用法的,每年都覆盖了中学语文课本十几篇文章。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说》《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等篇目。2011年四川卷和湖南卷不约而同地选用《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作为考点。2012年天津卷和四川卷不约而同地选用《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一句,分别考查“其”和“而”的意义及用法。2013年安徽、湖南、山东卷不约而同地选用《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一句,并同时考查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据此,我们提出文言虚词复习策略――回归课本:找基础、找规律、找方法。人教版必修教材中,这10篇课文的基础知识要抓牢夯实:《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游褒禅山记》《劝学》《过秦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不仅文言虚词复习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的知识基础,也可以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要重视文言翻译考“点”覆盖面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一个文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又有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该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在文言文阅读考查客观题逐渐减少,主观题分值逐渐增加的环境下,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和用法的考查,往往都是通过文言翻译来体现的。

近三年各套高考语文翻译题中,包含了多种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举例如下: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年浙江卷,“监”通“鉴”,引申为“教训”。)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年江西卷,“家”,名词作动词,“居住”。)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012年福建卷,“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找准具体语境,仔细斟酌,强化得分“点”的意识,小心措辞,才能准确恰当地把句子翻译出来。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五、要强化信息筛选和文意分析能力

筛选并提取信息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的不同,命题形式也可出现不同的变化。2013年全国大纲卷要求考生筛选“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2011年湖北卷要求考生筛选“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2013年江苏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2013年福建卷要求考生筛选“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分析题干的要求,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要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信息。命题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强拉到另一个人物的身上。考生稍有疏忽,就会失分。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深入的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归纳、分析还是概括,都是建立在读懂全文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试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方式基本稳定。

解答这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二是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三要关注软伤,如篡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平时做练习,不要只关心错了什么,一定要分辨出错误的类型。

六、要关注部分试卷中的特色新题型

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稳定,少数试题在命题和考查方式上也展露新意,值得关注。2011年湖南卷第8题:“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命题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文言文阅读主观题逐渐增加的趋势下,这种思路很有借鉴意义。2011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苏轼《稼说送张琥》)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试题将阅读材料与高中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求考生分析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注意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2013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考查,主观题有明显的增加。北京卷第10题:“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准确解答本题,一要结合文本,审清要求;二要议析结合,自圆其说。四川卷第11题:“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命题一改往年传统,把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简要概括传主金履祥的为学与为人,不仅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

浙江卷连续三年将“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提升到“赏析”的层级,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语段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考查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二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每年高考都有五六套试卷考查文言断句,或者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或者另选一个精短语段进行断句。湖南卷2012年第9题设题如下: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归去来兮辞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对话式教学;朗读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大学语文》承担着传递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而其中的诗歌部分又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氛围中,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升该课程中诗歌部分的有效教学,成了当今高职院校里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重新燃情了全民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烈情怀。“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该节目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我们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古代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在全国重视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大学语文课中古诗词的教学的好坏,对学生能否学好古诗词有着重要的影响,讲好古诗词有助于重燃高职院校学生的诗词情怀。

一、新旧诗歌相结合,对话式教学

在讲解新的诗歌内容之前,注意让学生对以前初高中时期学过的诗歌的复习。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和学生进行对话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的保持。

首先,以陶渊明的诗歌讲解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在课程导入时,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比如在讲解陶渊明时,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当中的一道赛题作为导入问题。问题是:下列哪位诗人在当时不受关注,到后世“粉丝”众多?A选项是白居易,B选项是李白,C选项是陶渊明。这道题教师可以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大赛的视频截图进行展示,图片增加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把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的回答截图下来,从而导入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讲解接下来的内容时,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讲解。教师分别提出以下问题:1.您了解陶渊明吗?能否用词语进行概括?2.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诗文?例如:《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3. 陶诗的题材有哪些?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师生要进行充分互动,教师不做过多讲解以引导为主,学生的回答和参与是主要教学环节。按照课堂的学生表现,学生会积极主动去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从而引入对教材上节选的陶渊明的田园诗《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的讲解。大课堂课堂秩序不好掌控,学生使用手机导致走神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利用手机打游戏看视频聊天而是利用手机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再针对难点问题,老师和学生进行探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的最后,再让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十场比赛中王立群教授解说陶渊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增加对诗人的了解,从而增加对陶渊明诗歌内容的掌握。

其次,以白居易的《长恨歌》的诗歌讲解为例进行具体阐述。首先,利用问题导入。根据下列选项答一历史人物:A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B 唐代大小“李杜”都有诗赋之。C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指的是她。从杨玉环引入对《长恨歌》的讲解。其次,旧知识的复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学过白居易的那些诗文?从而让学生通过回忆来背诵已经学过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池上(小娃撑小艇)、忆江南(江南好)、《琵琶行》等;最后,讲解新知。《长恨歌》的作品背景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两种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诗人的印象。

二、课堂师生朗读,共享诗歌之美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w会到诗歌的语言魅力。课堂上除了集体朗读之外,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个人诗歌朗读。学会朗读是体会诗歌美丽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过程,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呼吸方式。

发音准确是朗读诗歌的最基本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不要出现方言。朗读者要把诗歌的内容准确的清晰的传递到听众的耳朵里。只有发音标准,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展示出来。

在生活中,有两种呼吸方式。第一种叫做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又叫做浅呼吸。就是人们在站着或坐着时采用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吸气量少,呼气弱,这种呼吸的发音会造成声音的挤压和声音粗糙,并且极易损坏声带。第二种呼吸方式叫做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又称之为深呼吸。人们在躺着时自主使用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吸入的气流量大,呼气量强。这种呼吸的发音特点是深沉,声音难以持续且没有力气。

笔者还补充了另外一种呼吸方式,叫做“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在站着时用,也可以在坐着时用。吸气和呼气时要求小腹不能往外鼓而是向内微收。吸气时,用鼻子深吸气,就像是在闻花香一样。呼气时,要求是用嘴巴呼气,就像吹蜡烛一样,缓慢的均匀的把气体呼出。这种呼吸方式要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时要慢吸,最终达到的是快吸慢呼。通过对这种呼吸的训练,来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用气发声。

节奏的鲜明,韵律的和谐,使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得以展现。因此诗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就是朗读。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从而全面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在朗读中,要想把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展示出来,需要学生掌握朗读的要求除了准确、流畅还得富有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诗人付诸在诗歌中的情感是什么,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读音,恰当的语调,充沛的情感来展示诗中的情感。例如:诗人王维。“安史之乱”是其一生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前他是一个热血青年,热衷于政治、社会。二十岁中进士,三十三岁被当时的贤相著名诗人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出使西北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著名诗句,诗与画充满了活力与激情。但是“安史之乱”后,他变得洁身远祸,不再热衷仕途,退入了音乐、诗歌、绘画之中与自然、佛经融为一体。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同时还通晓音乐。从而让学生知道为什么王维被坡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为讲解其山水诗《汉江临泛》诗中有画奠定了基础。

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先让学生知道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历史上的李杨故事,诗人为什么赋予了故事一个浪漫的结局。是因为他和好友陈鸿、王质夫在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一事。其好友认为,这样著名的历史事件如果没有好的作品进行记载必将随历史的前行而暗淡。所以,王质夫鼓励白居易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长恨歌》。诗中寄托了白居易对不幸爱情的歌颂和无限同情。掌握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就便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总之,诗歌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诗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升素养丰富涵养还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课中诗歌内容的有效教学以此来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立英.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8):56-58.

[2]汤维波.关于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J].《科研》,201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