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桥的诗句

有关桥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关桥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1篇

(一)知识与能力。

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诗歌能力,使学生能创作简单的诗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现代诗歌的特点、创作诗歌的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为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手段

生本教学法(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想请问同学们“四大文体”具体是指那几种文体?

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齐声回答)。

师:四大文体中那种文体最擅长抒情呢?

生:诗歌(齐声回答)。

师:非常准切,诗歌最擅长抒情。其实在座的同学们的年龄也是如诗般的年龄。你们青春浪漫、你们个性多彩、你们激情洋溢,正如一句话说得好:“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此时此刻的万事万物应该在你们眼中也应是别有一番诗意吧。正所谓“少年情怀都是诗”,今天我就把它作为我们这节作文活动课的主题。(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由赏诗,把握诗歌特征。

师: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的诗歌。所以在上课前我布置了你们回顾至今为止所了解的现代诗歌,可以是你们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诗歌,从中挑选一首你印象最深刻的现代诗歌。你要谈谈为什么这首诗在你的脑海里面印象最深刻(提示:也就是你最爱它的缘由,可以从感情,语言,声韵等角度来分析)。

生(甲):我喜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因为诗歌里面的意象很美,比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清泉”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

生(乙):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因为诗歌里面的女性形象表达非常含蓄,但是情感却非常浓烈。它传达了一种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妩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生(丙):……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几首现代诗歌朗诵,请同学听完朗诵后,结合刚刚几位同学的诗歌感悟来谈谈现代诗歌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首先播放朗诵带《乡愁》与《沁园春・雪》,然后引导学生对诗歌审美特征的把握)同学感觉刚才这几首诗歌美不美?如果美,有时美在哪里呢?

生(甲):诗歌很美,美在情感。比如《沁园春・雪》虽然只有简短的上下片,但内容却情越千年,思飘万里,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作者尽显作者前无古人的巨怀与气魄,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任谁读了都会不自觉地生出臣服之意来。

师:这说明诗歌虽然简短,但却具有可以集中概括地抒情的特点。

小结:从大家刚刚谈及的诗歌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具有集中概括的抒情、大胆神奇的想象、分行排列与精练优美的语言以及美妙的节奏等审美特征。诗歌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国度,感受诗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吧。

(板书: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体概念)

(三)小组集体写诗,体验创作快乐。

师:(交代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开展)

1.请4到5个同学组成诗社,全班共4个小组。你当然有权给你的诗社命一个有诗意的社名。老师现在给每人4张空白的小纸条。请在发给你的纸条上每张写一行字(其实就是诗),你不必写上你的名字,注意你创作的句子一定要有韵味的,并且语言尽量优美。

写诗的时候可以参照下面的写法:

①写一个包含了明确时态的句子,在汉语中,“着”、“了”、“过”是表示时态的词。

②写一个问句。

③写一个条件句。

……

2.把你写的诗句(也就是你刚才写的那些字条)投入到“缪斯”(诗歌女神)的墨盒里,让她给你灵感。

3.每个诗社从“缪斯的墨盒”里取出10个已经附着了“灵感”的诗句(也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字条)。

4.诗社成员共同筛选出其中6个以上较好的由缪斯赋予了灵感的诗句――其实你自己才是真正的“缪斯神”或中国的“文曲星”。(建议可以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再进行扩写或仿写,(但要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句式、修辞、想象等),写好后进行修改(如诗歌的意象、象征、隐喻、节奏、押韵等)。

5.最后讨论为已创作的诗构思一个题目,这可是“画龙点睛”的工作,题目命好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生根据活动的安排,紧张进行创作。

小结:整个过程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他们需要把几句毫不相干的句子联系成“诗”,逼迫他们每一个人都启动所有的人生经历去领悟语句中可能有的全部含义,挖掘语句间的微妙联系,然后精心安排句子顺序,用一定的句法(平常储备的有关诗歌的知识)或内在的诗句联系使句子间有所沟通。这是一种“痛苦而又愉悦的体验”――痛苦之处在于诗句间缺少充分的句际联系,令人费解。愉悦之处在于阅读者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去填补句子间缺少的联系,最终得到创造的。

(四)小组作品展示,师生合作评诗。

师:下面请每个诗社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展示内容包括:一是你们抽到的10张小纸条,二是你们选种的6张以上的小纸条,三是你们是怎样加工这些纸条并且调整它们的顺序最后成为你们现在的作品。

生(甲):第一小组(星月诗社)展示:

1.10张原来的小纸条内容……

2.经过我们的加工,我们的创作的诗歌标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诗社代表发言:我们根据这几个句子的内在联系,对其中的“爱”与“希望”这两个意象着重地进行了加工。同时,为了让句子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我们简单修改了句子的韵脚,同时我们切合北京奥运会口号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让这种“爱”与“希望”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展示完毕,学生掌声表示祝贺)

生(乙)第二小组(岭南诗社)展示:……

生(丙)第三小组(零点诗社)展示:……

生(丁)第四小组(湖畔诗社)展示:……

小结:当然这些技法可以使我们的诗歌语言新奇精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这些技法建立在感悟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提炼诗意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大胆丰富的想象之后组合我们的意象。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这些表面零碎的句子组合成意想不到的美妙诗句。

(五)课外拓展及布置作业。

师:刚刚同学们展示了你们创造的诗歌,老师这里也有自己创作的一首非常特别的小诗,请同学们看后说说其特别之处在那里。

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沉醉不知归路/峰回路转/人到溪桥忽现

生:这些诗句都来自不同的诗歌,但是重新组合之后却又另有一番新意。

师:非常准确,其实这也是一种作诗的方法,我们古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实践了,并称这种方法做出的诗歌为“集句诗”,同时由于集句诗的特点是“以文为戏”,所以它成了许多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其实它也符合我们读者解读作品的规律。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为学生重温那些旷古绝唱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现。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如诗人的人生经历,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上课时师生交流。

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发现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是在他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作为一代枭雄,他当时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洪波涌起的大海,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也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此时,教师再介绍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总结出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纵横天下的博襟。

二、抓住诗词意象,为学生打开意境欣赏之门

古诗中的物象一般都有作者寄寓的感情,诗人想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意象,有助于快速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深刻理解诗词精髓。

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伤寂寥的氛围。诗句有: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斜阳”多表达诗人在苍茫暮色中的万千愁绪。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忆江南》中的诗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杨柳”、“芳草”等意象多含有离别之情,难舍之意。如: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另外,笛、箫等乐器的吹奏,也都有特定的含义,多代表相思之情、离别之痛和内心的无边愁苦。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古诗文中有许多这样能让人产生共同感受的意象,如用“流水”代表对时光飞逝、年华不在的感叹,用“磐石”代表对爱情或其他事物的忠贞,用“浮云”代表君子在名利面前豪放不羁的那种豁达态度,用“夕阳”来形容愁肠百转的心情,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总之,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应用,一些常见的物象,几乎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熟悉古诗词的人,几乎一看到出现的物象,就能猜到诗人心中所想,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

通过意象的把握,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怀,归纳意象,犹如给学生一把打开意境之门的钥匙,可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诗词意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自由飞翔

艺术离不开想象,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与想象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可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意境,从而深切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深切的体现出了一个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情怀。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秋天这个容易触动愁情的季节,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看到缠满枯藤的老树、回巢的暮鸦、静默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恬静安适的人家时,一定会萌生很深切的惆怅之情和悲凉之感,此时正值黄昏,夕阳将自己和瘦马的影子越拉越长,在暮色苍茫中,自己的乡愁也越来越深,孤寂的感觉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叫人怎能不愁情满怀、肝肠寸断?学生借助想象,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出作者孤独走天涯的悠悠哀愁,自然能够融入作品孤寂愁苦的意境之中。

四、播放音乐,将意境渲染的妙如乐曲

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根据诗词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使学生既为文学所感染,又为音乐所激动,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之前,先播放雄壮苍凉的琵琶独奏曲,雄壮的音乐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郁而激情飞扬的氛围中,为理解诗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千古忠信之言,它将无数爱国志士怀抱梦想、立志报国的心情一语道破。讲授时播放古典琵琶曲《十面埋伏》,使激烈跌宕的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同学们在欣赏中慢慢进入角色,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

五、诗画相融,将意境展现的美如图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图画可以更好的表现诗词内容,使诗词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真切的感受诗词意境,迅速的感知诗词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现图景,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发挥想象,用画笔展现美好的图景。结果学生们画出了春水初平的堤岸、舒卷的云、柔柔的垂柳、初绽的春花、初生的春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产生了审美愉悦。

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诗意课堂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4篇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涼的氛围。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6篇

梅花的美在于凌寒脱俗的本性。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的美在于未动意先香。宋代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如此诠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超越了生命的花季,梅属于冬天,却用火的青春与生命,向人们展示出春意里的情怀;梅花的美还在于形韵凝神质。“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笔下的《红梅》通过几个对比就将它的神韵一览无遗的反衬出来。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梅就是冬天的风骨。在诗人的笔下梅和雪往往相携出场,点缀着季节的意境。“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冬天因梅与雪的相依相伴,少了几许孤寂和冷清,而多了几许画意。同样是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的另一首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寥寥几笔就将雪和梅的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梅风雪韵里的浓与淡,被一个“逊”一个“输”描得入木三分,又高雅脱俗,成就了冬季里最经典的颜色。

梅花是人间的使者,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 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在王维的笔下演化成了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载体。“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此诗的典故说的是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为的就是一睹梅的芳容。“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诗中提到的林和靖即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山园小梅》诗作里的“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的传世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酝酿了整整一个冬季,穿越风,穿越雪,穿越严寒。梅用傲骨让短暂的花季成为永恒的仰视,从而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和心。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7篇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

诗歌语言极具形象性,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十个文字就构成了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很简单,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表现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就有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是一个多么静寂的境界。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可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构成一幅十分悲壮的边塞风景画。

二、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闻一多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出无穷花样,装下无限的内容。”[2]这种弹性就体现为语言的跳跃性。这种弹性的获得来自:一是虚词的省略,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这样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都是单音词,而且都是名词,无法分出哪个是主谓宾,哪个是定状补。十个意象并列,却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使读者在想象中充实言外之意,贴近自然境界。诗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真切的境界和朦胧的意味。二是诗句的跳跃,法国现代大诗人梵乐希曾“把散文比作走路”,“把诗歌比作跳舞”,形象说明了诗歌跳跃而变化多姿的语言特点。试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时空大跳跃,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白”。三是语序的颠倒。因语序颠倒而诗歌意境更美的实例很多,诸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六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这些诗句以打破语法规范的“越规”、“违法”的“倒装法”,使诗的语言灵活变异,富于弹性。

三、诗歌色彩语言的情感性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不仅要表现出事物的轮廓及其动态,使形象触手可及,呼之欲出,而且要表现出物象的色彩。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3]诗歌色彩感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是由表示色彩的形容词承担的。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如的《沁园春·长沙》中写秋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用暖色写出了秋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热烈情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美。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同样是写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清、白这一组冷色调,写出了秋的萧瑟、凄凉,抒发了落寞、惆怅、孤独的情怀。

四、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性

诗人们总希望用最恰当、俭省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古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正是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结果。我们品味诗歌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品出其中包含的丰富含义和不尽韵味。

为了使语言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诗人们非常注意对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锤炼。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最富有表现力,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用得是否恰当和准确。

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动词的应用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敲”字,以声衬静更显静谧,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使静谧中有生气。比“推”字更能点染静中有动,动静相生,增加了审美情绪。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画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动词、形容词的妙用,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使诗歌含有了不尽的意境。只要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反复吟唱,就能深刻领会诗家语高度凝练的特点,从而体会出诗歌中浓缩的内涵。

五、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中国上古时的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阙。”这里所描述的场面就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综合表演。在汉代人写的《毛诗序》中,对诗、乐、舞三者做了进一步论述:“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而音乐美又是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国古代,《诗经》、乐府诗和历代词曲都能配乐歌唱。在诗歌后来的发展中,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不少音乐的某些特质,形成诗歌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鲜明的节奏和铿锵调。

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主要因素,诗的节奏是指由于语言排列次序的不同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中国古体诗的节奏主要在于顿(即诗句中按律单位划分的大体均匀的段落)的安排,一般来说,四言诗是每句两顿,每顿两字节,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五言诗句三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造化……钟……神季,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诗则每句四顿,每顿两字或一个字。这样读起来便觉节奏明快,跌宕有致,其中顿的字数的划分,固然与字义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音调的和谐,近体诗(格律诗及词曲的节奏要求更严格,除了顿和字数的限制以外,还要合乎一定的平仄格律,即按每个字的音调的高低升降,分成平声字和仄声字,在诗句中按一定的格式交替使用,并和顿的安排恰好结合。这种平仄的要求不仅加强了诗句内部的抑扬和声调的变换,而且加强了诗句间的对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旋律感,使全诗产生了悦耳的节奏感和极好的音乐效果。

诗歌音乐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押韵,押韵就是在诗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相同或相似的词,形成声音的重复回环,韵脚的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

总之,只有抓住了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才能品味出诗歌的美,从诗歌中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高尔基文学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有关桥的诗句范文第8篇

妈祖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黩,也叫黩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实岁27岁)。妈祖,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这是宋代黄公度的诗句;“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这是宋代刘克庄的诗句;“桅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这是元代洪希文的诗句;“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是明成祖朱棣的诗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 哩”。( 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 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 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四、研究妈祖要有正确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