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土高原的范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记得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区的时候,我把“课前投入”和“探究交流”的内容处理完以后,像往常一样询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吗?”我的话音刚落,有一个调皮的男生问:“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内蒙古特有的畜种为什么叫三河马、三河牛?”这一问出乎我的意料,我备课的时候没有背到这里,就转问大家:“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好像有点印象,三河好像是一个地方,至于具体内容,我就不清楚了。”于是我说:“很好!有了这点印象,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线索,课下大家查阅一下有关资料,下节地理课我们进行交流。”
为下节地理课上的交流,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再上课时,我首先就上节课遗留的问题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先是小组交流,每位同学都发言,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班内交流时,各组的资料都比老师要求的范围有很大扩充,不是几分钟能介绍完的。为了不影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我要求每组代表只能介绍一份资料,并且是其他组没有介绍过的,对未交流的资料,我安排地理课代表在课下组织办一个“走进内蒙古”资料展,给每一个同学提供展示机会。
再次上课时,我一进该班教室,就看到侧面墙上布置的地理交流资料,虽没有什么装饰,但很整齐,只是名称不是“走进内蒙古”,而是“走进大西北”。据了解,有些学生要求把所搜集到的新疆等地的资料也一同展出,这样内容和原定的题目不符,就把原定题目改了。展览中新疆绿洲、内蒙古草原的美景图片均有,更不用说地形、气候、人们的风俗习惯等文字资料介绍。讲完课,我也不禁津津有味的看了好一阵,学生搜集的资料比参考资料上的要详实、丰富得多。
说实话,有关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好多知识我只是粗略的了解,通过学生地理知识的交流展示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学生们的收获更大。
【关键词】问题 导学 改变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7-01
目前,新课程改革进行多年,但实效不大。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十分困惑,目标不明,方向不定。一些领导、教师也经常外出学习、参观、考察,试图找到灵丹妙药,以解决教师们的困惑。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学校、老师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徘徊不前。地理学科属于薄弱学科,长期以来处于不利的地位,教学方式更加落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全县实施“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引领教学,以“问题”引导教学,解决教师不会提出“问题”,难以提出“问题”,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问题导学法”课堂基本结构及时间分配
1.温故知新(约3分钟);2.新课导入(约2分钟);3.新课导学(约30分钟);4.课堂小结(约2分钟); 5.知识再现(约5分钟);6.拓展提升(约3分钟)
二、“问题导学法”基本要求
1.温故知新
上课伊始,首先进行复习,一是复习上一节内容,二是复习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也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
2.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入资料导入。
3.新课导学
即新授课,是一节课的主要部分。所谓导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师的“导”,二是学生的“学”。 教师的“导”是指教师的引导、辅导和指导。教师的引导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不是知识的讲授者,就是这个意思。如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一节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导:黄土高原为什么被称为“黄土”高原?(“黄土”两字加重),这些黄土是从哪里来的?范围有多大?目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历史上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能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你能举例说一说吗?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变迁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针对黄土高原环境现状应怎样治理?等等。学生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学,而不是学生盲目的自己学习。
4.课堂小结
是对本节知识的梳理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做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相对完整”和“回味无穷”。如讲完《黄土高原》一节总结:历史上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后来由于环境恶化,使黄土高原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如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5.知识再现
为巩固本节知识设定的习题训练,针对性要强。对一些练习册上的习题,教师要有选择性的让学生练习,对一些质量不高的、针对性不强习题可以删去不做。避免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建议教师自己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6.拓展提升
这部分主要是为了适时补充与本节有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如讲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节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有人称“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讲完《黄土高原》一节提出黄土高原环境变迁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讲完《日本》提问:日本森林覆盖率高,为什么还大量从我国进口木材?等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问题导学法”倡导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不留课下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可以改变地理教师固有的理念,改变地理教师传统的讲听式教学方法。 从而改变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地理教学,教学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好;反之,教学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法。虽教无定法,但在各科教学中比较法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
1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助于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运用比较法,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如在讲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时,可与已学的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相比较,从而推出新知。
1.2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比较法可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如讲刚果河河口时,与长江河口进行比较,能使学生认识地形与河流的密切关系。
1.3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
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自然而然地提高教学效果。
1.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1.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分类及应用
2.1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教师讲授某一地理问题时,引用学生已学过的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可分为同类同型比较和同类异型比较两种。
(1)同类同型比较:如我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比较,如造成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梅雨天气的静止锋与造成冬半年云南、贵州的阴雨天气的静止锋的相比较 ,都具有阴雨绵绵的共同特征。(2)同类异型的比较:主要用来确定不同类事物的不同点及其本质的比较方法。这种比较更多的不是比出相同或相似,而是比出相异,使相异更加鲜明和突出,以区别不同类事物间的本质差别。如,加拿大、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和经济都集中于东南部地区,但其形成原因却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通过加以比较,引导学生加强记忆和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2.2纵比法
纵比法是将同一地理事物现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这是一种自身比较,它有利于了解各种地理事象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利于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原因。
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高原三个时间段落: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人类历史时期对黄土高原上茂密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严重水土流失;近几十年来大力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艰巨斗争。不从历史上谈黄土高原,就难于认清它的真面目,从而认识黄土高原改造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纵比法在比较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过程上特别具有说服力,所以有利于阐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
2.3对照比较法
把分别独立的几个地理事物并列对照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的目的,一方面是肯定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共性,更重要的是找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突出个性特征。
以我国四大高原为例:高原一般是指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广阔地区。四大高原同属高原,这是共性。那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个性?
青藏高原:(1)边缘和内部都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大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2)多高山和冰川,成为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3)位于我国西南部。
内蒙古高原:(1)位于我国北部。(2)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3)除少数山脉外,地面起伏较小,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1)位于长城、秦岭、太行山脉和祁连山脉东端之间。(2)海拔1000―2000米。(3)、地面覆盖着深厚疏松的黄土层,这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
云贵高原:(1)主要分布在云、贵两省。(2)海拔1000―2000米。(3)地面起伏较大,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多山间盆地,喀斯特地形广布。
归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高原,多高山和冰川;内蒙古高原起伏较小,多为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喀斯特地形广布。一个抓住其高;一个抓住其平;一个突出黄土;一个突出喀斯特地形。
2.4图像比较法
图像比较法是以一个比较对象为中心,与其它各个比较对象分别进行比较的方法。其目的是比较对象的地理事像的特征。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课本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是分析课本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的重要方法。读懂课本插图内容,并将两者的图形加以对照比较,注意区别极易混淆之处,以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如气旋与反气旋图、潜水与承压水图、地质构造中的背斜与向斜示意图、断层示意图等,都可以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5综合比较法
摘 要: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该区域环境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由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可根据脆弱环境的成因及其主要环境问题,将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脆弱环境划分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各区脆弱环境成因及脆弱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各区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战略
作者简介:李文彬,河南驻马店人,现信阳师范学院2008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曾参加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目前正主持一项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者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直至鄂尔多斯、陕北,是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人类生产活动极不稳定,表现出强烈的过渡性和波动性,正是这种波动性和过渡性导致该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不稳定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1]。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受到外界干扰作用超出了自身调节范围而表现出的对干扰的敏感程度[2]。因而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而提出整治策略加以合理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土高原区
(一) 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1.泛分布的黄土母质
黄土是―种黄色的、质地均―的第四纪沉积物,由于其结构松散,虽然碳酸盐钙质含量很高,土粒之间依赖碳酸盐胶,但在水中很容易分散,抗侵蚀的能力很低,并且黄土沉积物垂直解理发达,孔隙度大,遇水易造成侵蚀和崩塌,致使地表结构极不稳定,这是造成本区环境脆弱的根源。
2. 降水时间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但变率大。本区年均降水多在250――600mm之间,自东向西减少。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般而言,多雨期降水变率小,少雨期变率大。暴雨降水强度大,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侵蚀。
3.自然灾害频繁严重
黄土高原是我国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繁,灾情严重的地区。本区灾害以气象灾害为主,其中又以干旱出现概率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重。
4. 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们的不合理或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构,造成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本区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滥垦、滥牧和滥伐等。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因子往往在时空上发生藕合作用,加上人类活动外界的干扰,植被受到破坏后,暴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及综合整治战略
1. 控制水土流失,扭转土地退化趋势
在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广大农民只能选择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种粮面积、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限制了改变现状的内在驱动力。农业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对资源采取掠夺破坏式的方式。因此,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整治绝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必须把它们同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土地开发利用原则和方式。
2.不断调高人口承载能力
提高黄土高原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治理,即对以土地为中心的水、土、气候、生物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并对资源进行集约利用,以提高农、林、牧、副各方面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区域开发,即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加工工业及其他产业以促进乡村人口城镇化,减轻或消除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土地的压力。
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区
(一)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成因
1. 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宜遭到破坏
本区地带性土壤自东向西大致为褐土――栗钙土――棕钙土,在土地利用上有过多次的农、牧业的更替,形成了多元发生土被。表层质地较粗,多为沙壤或轻壤,土壤发育层下伏流沙、砂砾层。如此土壤性质、结构及土体组成,极易受到扰动而遭破坏,进而影响植被发育生长,使土地退化,沙化严重,破坏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风蚀作用较强,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本区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日变化与年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地表裸露,加上春季多大风,风蚀作用十分明显。降水形式仍以暴雨为主,强度大,破坏性极强,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干旱频繁发生,牧草生物链波动较大
降雨量得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草和作物生产的波动。从东部草原到西部荒漠草原,牧草生物量的波动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对干扰非常敏感,作物产量随降雨变化显著。因此,旱年产量减少可能会促进过渡开垦,人们在扩人耕地上寻找补偿,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4.不合理人类活动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强度增大,超过了本区土地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诱导和加强因素。
(二) 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整治战略
鄂尔多斯高原脆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战略总体上概括为:地上建立绿色宝库,地下开发黑色宝库;大力发展林业,除建防护林外,着重发展经济林果和饲料林;充分利用林草和农副产,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区域内部不同脆弱生态环境区的不同特点,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战略措施。
1. 东部沙黄土覆盖的丘陵区
这里草原已大部分垦成农田,由于降水稍多,加之黄土质地疏松,地表又无植被覆盖,所以流水侵蚀切割剧烈,水土流失尤其严重。因此,此地应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 沙区
对沙漠化的土地采取防护措施,封育沙化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保护现有植被,结合多种多样的立地条件确定每一地区适宜的草本种类和栽种方法[3],具有引水条件的流沙地应退耕还牧、还林。
3.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
草场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生产能力的退化、沙化、盐碱化,进而导致牲畜生产率低下。因此,应使本区大面积土地做到农牧结合共同发展,实行草田轮作。对天然草场采取封育、补播、划区轮放等方式[4]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力,为建设合理的畜牧产品基地创造优越的条件。
4. 陕蒙交界处的能源“黑三角”地区
本区应以煤炭资源开发为动力,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矿区为核心,建立以煤炭开采、能源重化工、动力工业、商品性畜牧业、保护性林业和个体承包为主的耕作业为总框架,辅之以地方副业的总体经济开发综合治理体系。
三、结语
本文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鄂尔多斯高原草场退化去两种不同类型的脆弱成因地为主线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而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地经常受到冲击和破坏,将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对自然地理环境过渡带的脆弱性研究和分析,进而减少其发生和造成的损失,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廷儒,张兰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22.
[2] 张鑫,杜朝阳,蔡焕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集对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4).
Abstract: Soil and water erosion directly leads to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lope cropland erosion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slope cropland erosion problem in Longdong loess plateau and the causes,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in detail, finally, studies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and the effective use of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hoping to work for sustainabilit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Longdong loess plateau, and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关键词:水土流失;耕作措施;应用研究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erosion;cultivation measures;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1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174-04
0 引言
陇东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和平凉地区是这一地区的主体组成部分,大面积地表被各类黄土覆盖,特别是马兰黄土,极易受到水的冲刷和潜蚀。随着人们对林木的滥砍滥伐、对耕地的过渡开垦的日益加剧,在集中降雨时期,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也是导致黄河泥沙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水土流失的范围逐步扩大,总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已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多种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水土流失是水力侵蚀造成的;三是坡耕地水土流失尤为严重,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是无法再进行耕作。
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而人类的无意之为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导致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首先是每年7-9月的集中降水,特别是暴雨,极易对土壤造成侵蚀。其次是地形多属于丘陵沟壑区,坡度越陡,地表径流越快,冲刷侵蚀力越强;坡面越长,地表径流量越大,冲刷力越强。再次,受地形地势以及农民耕作习惯的影响,直接导致耕地积水严重和雨水冲刷力强,从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最后是,黄土本身抗腐蚀性差,土壤疏松,透水性差,另外缺少植被覆盖保护,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荒农耕造成植被锐减,失去了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的天然屏障,加重了雨水和地表水对土壤的侵蚀。二是耕作制度不科学,造成土地的使用和养护严重失调,土壤的有机物质流失严重,土壤生产力难以恢复,产能严重下降;另外由于大型机械使用受限,土壤翻耕次数越来越少,导致土壤透水性和蓄水能力明显降低。三是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但是产能仍未充分发挥,目前耕地面积减少较快,林地面积有所减少,牧草地呈下降趋势。
本文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多种不同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对不同耕作措施在不同降雨强度影响下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以及不同耕作方式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陇东黄土高原持续性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除了采取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和增加植被等措施,还广泛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横坡耕作,即等高耕作,在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上形成众多蓄水沟,有效涵养水源,增加透水性,既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也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坡耕地如果采用传统的顺坡耕作,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采取横坡耕作更利于水土保持的。
二是秸秆覆盖,目前已被广泛推广的一种集节水、生态、有机、环保于一体耕作方式,可以起到增肥、改善土质的作用,并有效改善微生物循环,在冬季还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三是等高种植,即按照一定的间距种植灌木等作物,既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又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灌木等作物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生产力,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目前,该种耕作方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国家,与工程措施相比,等高种植投入少,对生态的破坏小,还可以作为天然的隔离屏障,有效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四是水平梯田,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起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延长地表径流的滞留时间,使其充分渗透至土壤下层;另外长缓坡改成水平梯田后,其坡度减缓,可以使地表径流的流速降低,减弱水的冲刷力,有效保持水土。
2 不同耕作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有效应用
2.1 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
本文通过选择一定坡度的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小区,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等高种植、秸秆覆盖、横坡耕作裸地、顺坡耕作裸地、裸地、垄向区田、深松地等不同耕作方式下产流产沙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对降雨强度和侵蚀性的研究,综合评价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方式的效果。
一是第1次天然降雨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方式的产流产沙实验数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知裸地的产流量最大,其次是顺垄,然后是横坡耕作,最后是等高种植和秸秆覆盖。因为裸地土壤疏松,在降雨过程中,土壤结构容易遭到破坏;植被和秸秆可以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力,起到防护作用,同时也能够延长雨水渗入地表的时间,另外植被的根系可以使土壤空隙增大,更利于雨水的渗透。
二是第2次天然降雨情况下的实验数据分析。据统计数据(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可知裸地的径流量依然是最大,其余的依次为顺坡裸地、横坡裸地、等高种植、秸秆覆盖、和深松地及垄向区田。地表越粗糙,其径流量越少,滞留时间越长。
三是人工降雨下实验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顺坡裸地的产流量最大,其次是横坡裸地、等高种植、深松地和秸秆覆盖及垄向区田;顺坡裸地的产沙量也是最大的,然后依次是横坡裸地、等高种植、深松地、秸秆覆盖和垄向区田。降雨强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最直接动力,从表1中可以看出,等高种植耕作方式在大雨时,所产生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中雨时,远大于小雨时,即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程度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产流量和产沙量并不是成正比关系。
不同的耕作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差异很大,与此同时还需注意不同强度降雨下不同耕作方式的水土流失情况,研究结果标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不同的耕作方式产流产沙的过程各不相同,顺垄和横垄的受侵蚀程度均较强烈,而等高种植和秸秆覆盖变化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耕作措施对于不同程度的降水的蓄水作用有所不同,而产流量和产沙量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降雨初期,各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都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如果下降量没有超出渗透力,则不会产生流量和沙量。只有在持续降雨过程中,降雨量超出渗透能力时,才开始产沙产流;当然降雨强度越大,产流的时间越早,在降雨停止后,产流产沙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秸秆覆盖相比于等高种植,植被覆盖较好,不管是在何种强度的降雨情况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均较少,不到裸地的五分之一;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在整个降雨过程中,由于秸秆覆盖,是地表的粗糙程度增加,缓和了降雨的直接冲击力,因而其产流和产沙的趋势均较缓慢,这对于土壤的蓄水、保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不同耕作方式的有效应用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5°以下的坡耕地应采取横坡耕作的方式,5°至8°的坡耕地应采取等高种植的方式,8°至15°的坡耕地应采取修筑水平梯田的方式,15°以上的坡耕地应采取退耕还林的方式。为了更好的防治陇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坡度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耕作组合方式,以起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首先,5°以下的坡耕地宜采用横坡耕作方式,因为在不同的坡度上,地表径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接近顺坡耕作的值,横坡耕作方式的保水功能会有所下降,只有在较缓的坡度下,横坡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其临界坡度值为5°,长度应控制在100米以内,进行改垄措施的效果最显著。
其次,5°至8°的坡耕地,实验数据显示,3°坡耕地的灌木篱10年可以淤积14cm的土层,5°坡耕地的灌木篱10年可以淤积16cm的土层,从而逐渐形成坡式梯田。据统计资料显示,梯田的水土保持率与灌木篱的相近,且灌木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枯叶等可以分解成改善土壤的有机物质,促进作物成长,形成有机良性循环;与此同时,灌木篱相比梯田工程,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因而5°以上的坡耕地采用等高种植灌木篱的方式,既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便于进行广泛推广。
再次,8°至15°坡耕地,此类坡耕地较少,但是受侵蚀最为严重,急需有效、快速的措施进行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数据显示,水平梯田在坡度较陡的情况下,其水土保持效果也较好,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横垄耕作仅适用于5°以下的缓坡,等高种植耕作方式的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尽管修筑水平梯田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于防治较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其不失为最佳选择。
最后,15°以上坡耕地,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目前各地方已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督促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的落实,而对于15°至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还有待加强。
3 小结
陇东黄土高原受水力风力重力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耕作和滥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范围广、面积大,特别是坡耕地尤为突出,横垄耕作、水平梯田、等高种植等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但是各种耕作方式各有利弊,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耕作措施,以实现最佳的效果。通过因地制宜的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结合不同坡度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耕作组合方式,起到了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通过实验分析,采用各种方式水土保护措施都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水土保持效果。
参考文献:
[1]成六三.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以及防治策略[J].甘肃林业科技,2008(05).
[2]刘玉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06).
关键词:水土流失;经济发展;环境
当地球表面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破坏和沉积等现象时,就意味着形成了水土流失。水土资源不仅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水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时,就意味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水土流失的角度,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1水土流失防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土资源的依赖和利用也迈进了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各种各样的水土资源浪费与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环境恶化,这样就会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虽然通过采取措施使其状况有所改善,但还是无法阻挡水土流失的延续和环境的恶化。这样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一些地区十分贫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导致农耕地耕作层的土壤营养不断减少,土层变薄,农作物不容易生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各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各种方式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的影响和人为的影响。以中国的黄土高原为例,之所以会产生水土流失,自然的影响因素有:第一,黄土高原的图结构松散,输送,抗腐蚀能力很低,遇到水的冲击会很容易崩溃。第二,降雨。在黄土高原,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降雨最为密集的时候,可以达到全年降雨量的五分之三以上,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壤被雨水侵蚀。第三,植被。黄土高原的植被稀少,覆盖率很低,这样也会造成水土流失。第四,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地形陡峭,无数沟壑纵横。人为因素主要有:第一,人为破坏植被。几千年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如战争、农田开垦,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大量破坏。一旦出现降雨,植被和地表缺乏蓄水功能,直接使雨冲刷土壤,形成无数条沟壑。长此以往,黄土高原的土壤越发没有营养,干旱的现象随之而来,也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第二,放牧失控。黄土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却遭遇了常年放牧强度过大,导致草地的覆盖程度越来越低。过度放牧使得草越吃越少,甚至再也长不出草地。第三,药材乱挖。由于人们经常挖药材,使得草原被大大破坏,这样也会引起风蚀和水土流失。第四,城市的建设导致水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候,其所带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建设,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第五,工程建设。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每年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植被被破坏,随意建设和开采的现象很严重。
3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3.1人类生存环境遭到威胁。水土流失严重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的面积大,强度大,而且类型比较多,原因比较复杂。一旦形成水土流失,将会给后续的治理带来高昂的成本,而且很难在短期之内改变现状。人们的环境因水土流失而遭到了很大的威胁,沙漠化显现日益严重,并且会使得许多地区十分贫穷,缺少可耕的土地,再加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困扰,不仅会使人更加贫困,还可能会影响人的生命和安全。
3.2破坏土地资源。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有些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因此而丧失许多土壤,土层变薄,土质粗糙,结构被破坏,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大下降,一旦遭遇暴雨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产生。此外各种荒山也会层出不穷,其原因就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还有一些地区因水土历史已经使得土层全部消失,形成石化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这片土地失去了种植的能力。
3.3诱发森林被毁。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精华空气,还能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堪称人类的守护神。但是,由于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却面临着被毁灭的现状。曾经,森林的面积占据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但是,随着人们大量开发土地,森林不断被破坏。当水土流失显现日益严重时,森林也遭到了破坏,由此引发的就是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森林不断减少,土壤日益干旱,营养减少,植树造林更充满了难度,当的土越来越多时,防风固沙的作用已经消失,新鲜的空气也越来越少,环境面临着进一步的恶化。
3.4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比如,有些地区的降雨很严重,雨水会冲刷掉许多表土层,使得土壤的理化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壤更加贫瘠,缺乏营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许多人在开垦土地的时候,不注重土地的养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壤结构不合理,引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
3.5各种灾害发生频繁。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可谓屡见不鲜。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发生次数频繁,种类多,而且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中国许多地区自然灾害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洪涝灾害是水土流失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许多人因洪涝灾害而丧生,经济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自1949年建国至今,中国农业时常会遭受洪涝灾害,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农田淹没,农作物遭到毁坏,农民会因此而没有收入,这样就会加剧贫困。中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剧了贫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了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针对性解决方法改善现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珂珊.水土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7-71+96.
[2]王治国,张超,纪强,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及其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6):101-106.
[3]田卫堂,胡维银,李军,等.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4):204-209.
新石器时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开始了农业活动,使人类脱离了浪费时间精力去采集追逐食物的渔猎经济阶段,开始生产粮食,免于饥饿匮乏,有余裕来创造较高的文明。中国早期的农业生产,充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在仰韶文化区的西安半坡村窖穴中,发现成堆的小米,这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的小米栽培纪录,其他遗址如陕西宝鸡县斗鸡台、华县柳子镇泉护村,山西万荣县荆村,也陆续发现小米痕迹,由其囤积之数量可以判断这是当时的主食。在北方一般粮作中,小米蒸散的水分少,水分利用的效率高,也就是说,小米是最耐干旱的农作物。仰韶文化分布区主要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乃数十万年来,由戈壁吹采的黄沙覆盖而成。这些黄土叫风成黄土或初生黄土,组织很特别,内多孔隙,地质学上称为“柱状节理发育”,意思是它有许多脱胎于草根及树根的圆形细管,圆径自0.2厘米以上不等。根有多枝,和主根每成尖角形,成一律朝下的细管,管的四周富具石灰质(CaCO3)。由于其松软,有高度渗水性,吸起水来如海绵一般,因此一遇到水,全部变成泥浆。黄土另一特性为风化程度微弱,颗粒中所含矿物质,大都尚未溶解流失,呈碱性,故肥分相当高。仰韶文化所在之黄土高原,年雨量为250~500厘米,相当稀少,且雨季集中于七、八月,在这种干旱环境下,当时的人就以小米为主要作物,因为它耐旱、产量多、成熟期短,且能久藏不坏,故当夏季短暂的雨期来临时,立即用简单农具松土下种。黄土吸收的水分渗人深处,蒸发十分缓慢,能长期保存,在雨过的干季中,再由地下经毛细管作用渐渐上升,不但补给了作物根部的水分,而且溶解的矿物质等肥分也随水分的上升带到地上来,为根部提供养料,故到秋后,小米即可收成。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是如何的巧妙利用。仰韶的小米文化并非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唯一代表。华东沿海之河姆渡文化,也发现人工栽培之籼稻,距今约有七千年,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早水稻栽培纪录。较河姆渡晚的江汉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如安徽肥东大陈墩、江苏南京庙山、无锡仙蠡墩、浙江吴兴钱山漾、杭州水田畈、湖北京山屈家岭、朱家嘴、天门石家河、武昌放鹰台均有史前稻谷出现,可见较黄土地区湿热的江汉流域,早已孕育出不同于仰韶小米文化的稻米文化。当时尚无灌溉技术,稻米即粗放式的点种在沼泽区边的低湿地,不耕、不锄、不耨,更没有育秧移植。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时代稻作并不仅限于南方江汉流域。仰韶村出土的陶罐残片,其上有明显的稻壳印痕,已断定为人工栽培的稻谷。但黄土区域的气候,若在灌溉未发明之时,应不大适合水稻之发育,故仰韶村所发现的大概不是原生稻,或是由江汉地区传来,再在黄土区域扫排水较差的低湿地种植。除稻米的传播外,屈家岭出土的陶器也带有彩陶的风格。这些都说明黄土地区与江汉流域有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也十足表现了对环境之适应性。从小地理环境讲,他们的居址,多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如仰韶文化遗址,多在河流两岸的土丘上,或河流切割黄土所留下高出河面数十公尺的河阶上,或离河较远的源泉边。龙山文化众遗址不在小河边台地,即是小冈丘,或二小河交汇间之三角台地。即淮水及长江流域之新石器时代遗址也都如此。这种选择是趋吉避凶,只要近水而无水患,又有沃土可种植,使生活便利即可。就大地理环境而言,华北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之分布,除甘肃、山西沿着黄河中上游有数处外,其余大多数遗址都位在黄河的支流,或支流的更小支流边。故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在华北是小河流域的旱地农业,南方稻米农业也仅利用低湿地区。
欲了解中国早期农业之性质,尚不能不注意其与气候之关系。远古之气候是否一如今日?何炳棣氏以《诗经》及其他古籍中所述及之植物,与近代所作古代地层中遣存孢粉分析比较,认为由史前至今天,黄土区域的树木种型没有显著不同,森林分布也只限于山岭、孤、麓、及平原上较低湿的地方,一般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而成的黄淮平原,植被主要是草甸,一种耐早耐碱的蒿属草莱分布,这反映了当时也是干凉的气候。何氏并列举了历代对砍伐森林之禁令。黄土地区气候虽大体干旱,但“禹贡”、“职方”均载当时黄河下游南北岸有很多湖泊,一如今日江汉流域,而且关中(渭河盆地)今日仍有不少湿地。至于古代江汉地区之暖湿多林,即在今日仍然如此。
中国农业文明之起源,是适应着黄土区域与江汉流域二种各异的气候地理状况。但中国农业文化之起源也有与其他古文明相通之处,即同样的从事于粮食谷物的生产,不似热带地区之农业,最初皆建立在芋、薯等根块植物及香蕉、面包果之类富淀粉的果实上。人类史上没有例外,惟有建立在谷物粮作基础上的农业才会产生高等文化,因为谷物提供之营养远较根块植物及热带果实完整,并且前者之播种、耕耘、收获,不像后者在热带、亚热带之随时可种植收获,而须遵守一定的气节。故原始时代耕作者不得不留心生活规律,观察四季、气候、日、月、星晨之自然现象,使得天文、历法、算术、符号、文字能够发明进步,而产生高等的文化。
自从甲骨文大量出土后,学界多认为商代是信史的开端。一九五九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挖掘后,其底层文化可能属于夏代,相信传说中的夏王朝,不久也能确切证明。上古史中的夏、商、周三代,以往认为是三个前仆后继的朝代,像被野蛮包围的文明孤岛一样发展起来。但近代的考古证明愈来愈使人相信,三代文明是平行而并进的,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华北与华中有许多国家形成,其发展不但是平行的,而且是互相冲击、互相刺激而彼此助长的。夏、商、周在历史上固然是相继的时代,同时也是三个政治集团,即在三代时夏、商、周可能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其间势力之消长各代不同:夏的王室在夏代为华北诸国之长;商的王室在商代为华北诸国之长;而周的王室在周代也为华北诸国之长。
夏、商、周三代的疆域倒底如何?今日仍难断言。但依其都邑位置知各代统治中心之范围,大致是周人处于广西,夏人在中,商人在东。夏人大概起于山西西南隅汾河下游之地,再渡河南下,由豫西迁豫东、鲁西、北及冀南,西至陕东,在黄河两岸活动。商人叮能起于东方,由始相祖至成汤间的先公先王时代,曾八次迁都,其地域不外今豫中迤东,以及鲁西河济二水南北之地,汤之后至盘庚凡六迁,也不外在晋南、鲁西、豫境及苏北、皖北,即黄河下游两岸之地。周人则起于陕西之泾水、渭水流域,以后东向扩展,灭殷、奄之后,才发展及整个黄淮平原。当然,上述三代活动范围只是依其都邑位置的推论,实际上其文化圈可能要大得多。
新石器时代虽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渔猎采集也扮演重要经济角色,来补充食粮之不足。商周时代当然是农业社会,过去一些学者鉴于商代多次迁都,及甲骨文中关于畋猎的记载
特多,以为商代还停留在渔猎或游牧社会。但是商代的迁都所在,都在黄淮平原洪水徙移不定的老黄河道上,可能与避洪有关,并不是逐水草而居;爱好田猎可能是王者的娱乐;也是以野兽为对象来训练武力,因为卜辞记载农事之多,在此可以肯定殷代确是农业社会。周的始祖后稷虽善植五谷,但后世久处陕甘高原与戎、狄为伍,可能农业仍相当幼稚,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涯。翦商及东征以后,出了黄淮平原,在广袤的土地上建立许许多多的殖民城邦,这种地理环境的改变才使农业易于发展。
从三代文化的发展看来,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是当时的历史舞台。此二地区一西一东,地形上有很大的区别。黄淮平原乃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冲积而成,相当平坦,由偏西的郑州至海岸,落差也不过150厘米。经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挟大量黄沙奔腾东下的黄河,到了平原之后,即流无定状,成为历史上由海河口至淮河口间,南北不断摆动的水道。
一、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在特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而言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1]。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比较深奥的自然地理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适合采用讲授法,细致分析、详细讲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如南水北调的利害分析、人口迁移对农村和城市的影响、计划生育的利弊、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公平等,适合采用讨论法或辩论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也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黄土高原的治理”时,可先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图景,随后组织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讲授。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以前,师生关系多体现为权威型师生关系[2],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容学生质疑,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被看做是两个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3]。于是师生平等就有了教育实践的必要,有了现实存在的必要。“从教育的意义说,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学双方都可以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4]。师生关系从权威型向平等型[2]转换,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源泉,中学地理教学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黄土高原的治理”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社会原因有哪些?(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有哪些?(5)你如何认识“人口压力”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6)你如何认识“人口流动”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7)你如何认识“政策因素”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8)你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9)你如何认识“经济结构调整”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上述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为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了平台,创造了外部条件。这些问题刺激了学生的神经,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也因为学生的积极思考而得到提升。
四、选择地方性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地理现象和规律的解释离不开地理事例,而学生对地理事例的熟知程度明显地影响到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例如,讲“旅游资源”时,以学生熟悉的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荔波茂兰、织金洞、贵阳红枫湖、马岭河峡谷、梵净山和西江苗寨、镇远古城、青岩古镇、遗址、都匀市的石板街、百子桥、文峰塔为例讲授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易于掌握。讲“铁路交通”时,可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展开介绍贵州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向东有湘黔线,向西有贵昆线,向北有渝黔线,向南有黔桂线,还有在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以学生有所了解的地理事物作为课程资源参与到教学当中,会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心理上对所学知识产生好感,能较容易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我从上述四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万作芳.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教育历史和实践的概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