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娃娃写信

秋娃娃写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秋娃娃写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娃娃写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增课文 风趣 现代 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4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改动将近三分之一,新增课文却只有三篇,保留了老教材的诸多精华,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优秀教材的修改不是非得改得面目全非才是好事。继承传统,留住精华,保持优势,发扬长处,在修正中不断完善,也是教材修改的一条新路。苏教版的课文由于未做大幅度调整,我们看起来也并不陌生,又新增了三篇新课文,增添了新鲜的血液,熟悉中有了陌生。

一、着眼大处,关注共性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加了《秋姑娘》《给刘洋阿姨的信》《河里的月亮》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以崭新的视角切入、独特的构思架构、充满童趣与诗意的表达进入教材,给人予耳目一新之感。三篇课文有许多的共性,值得我们关注。

(一) 留心身边,放眼世界

编写者选编的三篇新课文,都立足“留心身边,放眼世界”的视角,从培养人的角度,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新课文。编者的用心我们要细细体会。第5课《秋姑娘》让学生抱抱、闻闻、尝尝、听听、看看,留心寻找隐藏着的秋姑娘,擦亮学生观察自然的眼睛;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通过小朋友豆豆写给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一封信,激起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好奇与向往;第8课《河里的月亮》通过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的交相辉映,演绎一段神奇,让学生抬头看天、低头看月,关心日月星辰,展开丰富想象,引领学生领略中国特有的月亮文化的魅力。

(二) 解放身心,获得自由

新增的三篇课文都着眼解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获得身心的自由,幸福地徜徉在学习的海洋里。无论是《秋姑娘》《河里的月亮》还是《给刘洋阿姨的信》,都体现了叶圣陶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编者努力解放学生,让他们从小成为快乐的孩子。

(三)培养审美,重在意趣

三篇新增课文都短小精悍、文质兼美,言有尽而意无穷;都非常讲究意境的创造、审美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秋姑娘》把秋姑娘与儿童捉迷藏的调皮写得跃然纸上,《给刘洋阿姨的信》把一个个疑问问得酣畅淋漓,《河里的月亮》把天上月与河里月的逗趣写得含蓄有味。新增课文都保持了老教材一贯的优良传统,文章少而精,选入教材的都是精华。

(四)学会勾连,关注互动

三篇新增课文都非常关注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了文本与生活的互动,其中两篇课文后面都第一次增加了气泡图。第5课《秋姑娘》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旁边增加一个气泡图,里面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知道,秋姑娘还会藏到……”这样的问题提示有助于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让他们有浓厚的兴趣寻找藏在身边的秋姑娘;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在“朗读理解”栏目朗读课文旁边也增加了一个气泡图,也有一个提示性的问题:“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刘洋阿姨……”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互动,使他们借助丰富的课外资料,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关心航天事业,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不一样的眼光与视野。

(五)夯实基础,打好底色

三篇新增课文课后均新增设了“积累运用”栏目,提供短语和基本句式的示范和练说。这样增加学生的言语实践,为他们打好说好规范语句的底色,使他们从小练好童子功。第5课《秋姑娘》这样设计练说题目:“读一读,再照样子说一说。‘风 风儿 凉爽的风儿 抱抱凉爽的风儿;花 桂花 清香的桂花 闻闻清香的桂花;月 ’。”由字到词到形容词修饰的短语再到动宾结构的短语,教学时,不用告诉学生专业术语,只需学生按照上面两例一步步模仿练说即可。学生接触这一类短语多了,语言就会变得丰富。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积累运用”栏目这样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刘洋阿姨从太空回到地球上。方菊的妈妈从工厂回到家里。 从 回到 。”提供模仿范例和基本句式,训练学生说准确、规范的话。第8课《河里的月亮》“积累运用”栏目的读一读,说一说是:“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 ”语序的颠倒、叠词的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如此丰富。苏教版新增课文后面的“积累运用”栏目,看似简单,实则安排很奇巧,便于学生接触富有灵性的短语和句式,感受语言丰富的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关注细节,凸显个性

苏教版新增课文除了具有诸多共性之外,还有许多个性蕴含其中。关注细节,可以让我们驻足欣赏每篇课文不同的风采与韵味――《秋姑娘》的风趣,《给刘洋阿姨的信》的现代,《河里的月亮》的诗意。

(一) 第5课《秋姑娘》――风趣

第5课《秋姑娘》是一首儿童诗,诗歌短小风趣,想象瑰丽,引人入胜。

1.有趣的迷藏。诗歌以秋姑娘和我们捉迷藏开头:“秋姑娘来了,她藏哪儿了?”激发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一个“藏”字激发起“寻找”的浓厚兴趣。于是,调动各种感官找一找,寻一寻,找到了秋姑娘。诗歌以“秋姑娘来了,她走遍每一个地方”结尾,秋姑娘似乎又躲起来了,有待进一步找寻她的芳踪。诗歌首尾呼应,含蓄生动。

2.丰富的表现。诗歌中的秋姑娘面貌变化多样,凉爽的风儿、清香的桂花、甘甜的果实、歌唱的小虫都是秋姑娘的化身和身影。秋姑娘千变万化,有丰富的表现,需要学生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寻找她的芳踪。

3.多种的感官。《秋姑娘》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才能全方位触摸到秋姑娘的个性。“抱抱”是触觉、“闻闻”是嗅觉、“尝尝”是味觉,“听听”是听觉,“面庞”“衣裳”是视觉,只要各种感官一起调动,就能找到藏在身边无处不在的秋姑娘。

4.无穷的回味。诗歌文字优美,回味无穷。诗歌整齐的节奏、对称的语言,富有节奏美;诗歌言简意赅、意境美好,具有意境美;诗歌所配的插图曼妙,给人无穷的回味,富有灵动美。

(二)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现代

第7课《给刘洋阿姨的信》是一封信,“神九”“天宫”和刘洋阿姨充满现代色彩,豆豆问刘洋阿姨的几个问题,表现了小朋友对航天飞行的好奇和向往。

1. 接触写信的格式。课文以豆豆给刘洋阿姨写信的形式呈现。学生第一次接触信的格式,开头的称呼点出了信是写给谁的,中间部分是正文,正文后面是写信人署名及日期。课文以书信形式呈现,生动有趣,给人亲切感。

2. 感受提问的魅力。《给刘洋阿姨的信》整封信共有七句话,其中五句是问句:第一问是礼貌性发问;后面四个问句一问接一问,阐释自己的疑问;最后一问关切地问候刘洋阿姨返回地球身体累不累,很知冷暖。整封信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航天飞行的兴趣和激起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

3. 触摸时代的脉搏。课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身边的事物,还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新闻,触摸时代的脉搏,人小心大,对事物充满好奇。

4. 留心插图的运用。课文配了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是刘洋穿着宇航服,微笑地与大家打招呼。《给刘洋阿姨的信》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更觉得亲切,可观可感可问;有了这幅插图,学生有了具体倾诉的对象,发问更为自然,学习更为流畅。第二幅插图是“神九”发射以及“神九”与“天宫”对接的情形。教学时,引导学生看看图片,看看相关视频,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 第8课《河里的月亮》――诗意

第8课《河里的月亮》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把我国浓郁的月亮文化蕴藏在天上月、水中月两个形象其中。小诗意境优美、想象奇特,充满诗情画意。

1.规整的节律。《河里的月亮》是一首诗歌,节奏欢快,富有变化。“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天上”与“河里”对称,天上月,水中月,规整的节律,欢快的心情。“滚圆,滚圆,晶亮,晶亮”反复的使用,把天上月、水中月的形状、色泽、光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眼前顿时一亮。诗歌中间“一条小鱼游过,月亮忽然碎啦,一块,两块,东晃,西晃”突出变化的神秘莫测;“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对称的再次使用,把月亮的神奇、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以“它依旧是那么滚圆,滚圆,晶亮,晶亮”收尾。这一诗句的反复使用,首尾的呼应,增添了回环整齐的美感,给人余音绕梁、余味无穷之感。

2. 神奇的想象。《河里的月亮》这首诗歌充满神奇的想象,月亮被小鱼游碎,碎成一块两块,东晃西晃,如同镜子一般,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给人灵秀之感。静之后变为动,动之后恢复静――“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拟人手法的运用把月亮表现得像个淘气的娃娃,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它神秘的色彩。

3. 丰富的意象。《河里的月亮》这首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天上月、水中月、鱼儿等,给人予想象的时空,构筑了优美的意境,耐人寻味,妙趣横生。

秋娃娃写信范文第2篇

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

……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日子——自从爸爸去世以后,这已雷打不动地坚持了十年。妈妈怕孤单,她希望我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她,但我还要上课,还要写作,只能答应她每个星期六的上午回去,住一夜,第二天的晚上离开。妈妈同意了,于是我习惯性地接受了每次摁响门铃后那迫不及待的身影,以及每次告别时那依依不舍的眼光。保姆告诉我:“一到星期五的晚上,好婆就坐不住了,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明早记得多买几样好菜,大姨要来了!”——她随着妹妹的孩子这样称呼我。我知道,妈妈已经将每周的这两天当成了她的“节日”。

妈妈的卧室里始终挂着爸爸的照片,那时的他俩是多么的幸福!——天晴时,两人搀扶着在庭院中散步:“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两人四条腿,要比两条腿安全。”天雨时,两人手拉手坐在沙发上讲故事,妈妈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你忘了,这些故事,早在五十多年前,你就给我讲过了。如今你又一遍遍地重复,我就一遍遍地倾听,以回忆往事为乐趣,度过我们平静而又温馨的晚年。”

十年了,爸爸走了整整十年了,如今我能替代他吗?但妈妈无疑是这么希望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絮叨啊?从吃饭到睡觉,从周一到周五,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甚至不会漏掉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又梦见了爸爸几次,又哭醒了几回……我不敢打断,只能耐下性子听,但最终却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

我知道妈妈实在是太寂寞了,特别是双眼患了白内障之后,不能看书,不能读报,整天只能生活在思念与等盼之中。一天,她悄悄地又有点害羞似地对我说:“你带我去吃肯德基好吗?谁也别告诉。”于是我用轮椅将她推出了大门,推到了山西路广场。那天妈妈真高兴啊,她像孩子一样地手舞足蹈起来,并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服务员:“这是我的女儿,大学教授!”幸福和满足洋溢在她的脸上,但我却听懂了其中的潜台词……

但是,2004年10月24日的那一天,我究竟因为什么而脱口说出了那样一句话呢?——那是吃晚饭的时候,我叹了一口气:“出版社天天在催稿,我忙得没日没夜,可每个星期还得浪费两天的时间回来陪你!”——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说的就是“浪费”二字。妈妈的笑容突然凝固了,她停下筷子,呆呆地看着我,目光中充满不安,更充满哀戚。那晚她什么话也没说,直到我拎起挎包走出家门。两天之后,我便收到了这封来信——

……昨晚失眠,想到许多事情要向你倾诉:

一、你爸有你这个孝女,我可以放心;亲人在天有灵,会感到欣慰的。

二、我得支持你多挤些时间用来写作和做好教学工作。从今以后你每星期六回来看我,晚上回去,星期天你还是抓紧时间做事。在一周内不必为我浪费两天的光阴,这样我可安心。

三、这十年来,我很寂寞孤独,因此我很自私,总希望你们姊妹二人多留在我身边,陪我这个孤寡老人,却不顾你们自己的事业和前途。从现在起,我要检查我的私心杂念,以支持你们的工作为主要,我至少要做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

四、今年入夏以来,我老是患病,每次病中不仅只是生理上的痛苦,在心理和感情上我更希望得到你们姊妹二人对我的安慰,为此就经常折磨你们,增加你们精神上的负担,很对不起你们。我明白今后应该怎样对待生老病死,过去的事你们就原谅我吧!……

我的手不住地簌簌发抖——那一句句“对不起”、“原谅我”,就像针尖一般刺痛了我的心。耄耋之年的妈妈是真的动了感情了,甚至用上了“私心杂念”这个词!妈妈的这封信写得很潦草——因为眼疾,她已多时不提笔了;但她为了向女儿道歉,竟然写了长长的三页信纸,却又时时处处都在小心翼翼——

信写至此我惭愧泪下,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每天早起向亲人敬香祭奠时,从不忘了这一条:祈求亲人在天之灵保佑陈虹、陈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愉快、全家平安。我写这类伤感之事,是否会影响你写作时的灵感?我现在写这封信出自内心之言,再花八角钱邮票寄给你看,我心情可以得到平静,总比面谈时亲切吧?

世上的母爱有千种万种,而妈妈的这种道歉式的爱却让我无地自容;尤其是那句——怕影响我“写作时的灵感”,终于让我号啕大哭起来。的确,妈妈跟其他的母亲不一样,我没有享受过她的“慈母手中线”,也没有享受过她烹饪的美味佳肴,因为这一类的家务事她一概不精通。但爸爸敬重她,因为她确实做到了——“我的最大幸福,就是在你的每篇作品中都浸透着我精神上的无形支持!”我们爱戴她,因为她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女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为此,她支持已是而立之年的我去参加1977年的高考,并主动提出帮我照看刚满一周岁的儿子——从来不会带孩子睡觉的妈妈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自己的胳膊从娃娃的脖子底下抽出,于是便始终用一个姿势度过漫长的黑夜。为此,她支持我写作——就像当年爸爸在世时一样,她同样成为了我的第一个读者;就像当年她在《人民文学》当编辑时一样,认认真真地帮我审阅与推敲。

……那天——收到这封信的那一天,我没有回复,也没有打电话,就连周末回家时也远远地躲避着这个话题,躲避着妈妈的眼睛。究竟是谁“自私”?究竟是谁亏欠了谁?我悔啊,悔得无地自容,就为了一部书稿,就为了一点可怜的“灵感”,我竟然深深地刺伤了妈妈的心!

给你写上三张纸,说了心里要说的话,手有点抖,但心情可以平静下来。希望你看完此信,灵感不断而来。祝著安!

这就是妈妈呀!为了我的事业,她默默地忍受着孤独;为了我的写作,她苦苦地吞噬着寂寞。保姆告诉我:“好婆真可怜,每天撕掉一张日历,就要念叨一句大姨还有几天就能回来了……”我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我似乎看见了妈妈那引颈而望的身影,看见了妈妈那望眼欲穿的目光。

但是妈妈在我面前却从来不提起,她认真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星期六的晚上刚吃完饭,她便催促我回家。再见面时,她只问我书稿进展得如何,又有什么新作问世。萨家湾的这条小路,我不知走过多少趟,直到此时我才产生出无尽的眷恋——我一步一回头地仰望着12楼的那扇窗户,它的后面是妈妈的身影,是妈妈的摇动的手臂。是啊,对于长大了的儿女来说,母亲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衰老了的母亲来说,子女却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

秋娃娃写信范文第3篇

浙江嘉兴禾兴南路73号,是译界倍加推崇的作家朱生豪的故居。大门外树立着朱生豪和宋清如的雕像。两人身体相连,一个脸庞微微侧向一边,另一个则深情凝视着眼前的爱人。雕像下刻着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意境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在他们微微闭着的双眼中,应该是彼此最生动的笑容和如诗一般浪漫美好的回忆吧。

挣脱旧式生活的“二小姐”

“葬!葬!葬!打破青色的希望,一串歌向白云的深处躲藏。夜是无限地茫茫,有魔鬼在放出黝黑的光,小草心里有恶梦的惊惶……”宋清如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夜半钟声》,将她要读书、出走的心,要挣脱旧式家族掌控的心,临摹得纤毫毕现。

1911年,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江苏常熟栏杆桥的一个地主家庭,“二小姐”宋清如也随着中国历史的这一次剧变而出生。和她在同一年出生的有萧红,比她稍早的有丁玲、林徽因、孟小冬、陆小曼。这些长在民国的新女性在各自的故乡经历着迥然不同的童年。五六岁时的宋清如经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噩梦――“裹小脚”。

民国初年,乡下的女人还在缠足,宋家又是当地的望族,宋清如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幼嫩的双脚被两条长长的缠脚布裹挟得近乎骨折,彻骨的疼痛将她折磨得死去活来。在大人监视稍松的时候,她就狠命地把缠脚布扯掉。大人发现了,还会重新缠起,换来的是宋清如撕心裂肺的哭声。母亲听烦了,抓起一把炉灰就往她嘴里塞。就这样一边缠,一边扯,一来二去,宋清如脚上的皮破了,肉烂了,实在没办法再缠了,家人这才作罢。于是宋清如的脚虽然长大后比常人略微小一些,但总算保住了这双可以走南闯北的天足。

性格外柔内刚的宋清如十分聪慧,她在姐弟四人之中排行第二。6岁时,家里就为她定了娃娃亲,对方是江阴县一户姓华的大家族。在她7岁时,家里按照旧俗,请来了一位私塾先生,姐弟4人一起受教,弟弟是男嗣,需“重点培养”,3个女孩只是稍带着“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但是聪明的宋清如很快就熟读了《三字经》、《千字文》、《闺门女训》、《古文观止》,甚至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长篇小说。她不满足于旧式教学的古板,执拗地要求母亲送她进了新式小学堂。

民国初年,苏州一代的农村,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苏州人起样,乡下人学样,乡下人学像,苏州人换样。宋清如不甘心回到乡下,想到苏州闯天下,1928年,她进入苏州的一所美国基督教西差会兴办的慧灵女校读中学。就在中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她与家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争吵的核心就是:女大当嫁。已经18岁的宋清如要准备嫁妆出嫁了,而她还想继续读书。她激动地跟家里人宣告:“把我做嫁妆的钱用来读书好了。”母亲知道拗不过这个性子刚烈的“二小姐”,于是又做出了让步,宋清如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省立苏州女中。当时老师的一句话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没出息的男人至少还考虑养活妻儿,最没出息的女人只靠丈夫养活。”宋清如当然不想做那个“最没出息的女人”,于是她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考入了从此改变她整个人生轨迹的之江大学。

一笑低头意已倾

以前我最大的野心,便是成为你的好朋友,现在我的野心,便是希望这样的友谊能继续到死时。谢谢你给我一个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须是一个辽远的期望,不给你到达最后的终点,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目标,永远是渴望,不实现也不摧毁。每天发现新的欢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满足。顶好是一切希望完全化为事实,在生命终了前的一秒钟。

――摘自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信

之江大学风景秀美,面临风光旖旎的钱塘江,背靠郁郁葱葱的秦望山,在宋清如进入之江大学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之江才子”,在由国文系学生组织的社团“之江诗社”已独领3年多,他就是朱生豪。

一进入之江大学,颇有诗情文采的宋清如便加入了之江诗社。在之江诗社1932年的“迎新会”上,宋清如第一次遇见了朱生豪。多年后,当她回忆初次见到朱生豪的时候说:“那时,他完全是个孩子。瘦长的个儿,苍白的脸,和善、天真,自得其乐,很容易使人感到可亲可近。”

在之江大学最有名的“情人桥”边,诗社成员常会三三两两在此交换诗作,相互传阅。宋清如交上了一首“宝塔诗”(注:就是第一行一个字,第二行两个字,第三行三个字这样的诗),当时之江诗社的其他人写的都是古体诗,大家看到这样一首诗都感到很好笑,这样宋清如觉得有点手足无措。只有朱生豪在看到诗之后,又看了看这个清秀可爱的诗社新人,对她微微一笑。这一笑让局促的宋清如获得了莫大的安慰,“他只笑了笑……但留给我的印象是亲切的。既不是嘲笑,也不是捧场。”从此,他们开始了频繁的诗词酬和。一个蓝色封皮的本子成了传递他们诗作心曲的信物。

“楚楚身裁可可名,当年意气亦纵横,同游伴侣呼才子,落笔文华绚不群。招落月,唤停云,秋山朗似女儿身。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平日里瘦弱苍白,寡言内向的朱生豪一向被朋友们戏谑为“没有”的才子,他却对有着锦绣才情的宋清如这样表达着一腔热情。宋清如被眼前这位充满才气的俊秀的男子所打动,但是她心里也明白,家里从小给她定下的那门亲事是无论如何要解决掉了。于是她用无比坚决的口气对母亲说:“谁订的婚,谁嫁过去!我不接受。”在她的决绝之下,直到她大学第二年,对方才正式同意解除婚约,并登报声明,来清如终于获得了自由身。

此时,已经毕业的朱生豪就要到上海世界书局担任编辑工作,而宋清如还有三年的学业要继续。分别这一天,还没有挑明关系,两人往雨后的钱塘江畔六和塔边的小路上并肩走着。朱生豪送给宋清如一首虽短却意味深长的小诗:“梦已散,手空扬,尚言离别是寻常。谁知咏罢河梁后,刻骨相思始自伤。”愁肠百转,分别是如此的让人神伤,两人相约继续书信往来,传情达意。在两人靠鸿雁传书的这一年,朱清如的诗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她的新诗开始在上海《现代》杂志上发表,《有忆》、《夜半歌声》等新作称得上是20世纪30年代新诗中的精品。《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在读完宋清如寄去的诗歌《再不要》后,给她回了一封长信,称她“一文一诗,真如琼枝照眼……真不敢相信你是一位才从中学毕业的大

学初年级学生……,我以为你有不下于冰心之才能……”

朱生豪的情书还在不断地飞来,鸿雁在上海和杭州之间传递着他们的爱情。“渴望着信来的时候,每一分钟是一个世纪,每一点钟是一个无穷……似乎我每次见了你五分钟,便别了你一百年似的。”爱情是如此甜蜜,爱人又是如此多情,正处在青春妙龄的来清如觉得这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1935年,在世界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的建议下,只有23岁的朱生豪独自承担起了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任务。此时的中国还没有一本正式系统的莎士比亚译作,而在邻国日本,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才将这套巨著翻译完成,正在幸灾乐祸地讥讽中国没有人才,没有文化。朱生豪自知责任重大,他在自序中这样写道:“翻译此书的宗旨,第一在干追求最大范围地保持原文的神韵,不得已再求其次,也务必做到字句畅晓明白。”

从接到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任务开始,朱生豪就将此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兴奋地写信告诉宋清如这个消息,要把这部巨著当作献给她的礼物。宋清如激动地写了一首小诗《迪娜的纪念》送给朱生豪:“落在梧桐树上的,是轻轻的秋梦吧?落在迪娜心上的,是迢远的怀念吧?四月是初恋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东方刚出的朝阳,射出万丈的光芒……”这首诗还被朱生豪谱了曲子,轻轻哼唱。

这期间,朱生豪的书信更加直白和炽烈,一首《我爱宋清如》,将爱情的炙热表露无疑:“我爱宋清如,风流天下闻;红颜不爱酒,秀颊易生氛。我爱宋清如,温柔我独云;三生应存约,一笑忆前盟。”信中的称呼也变得更亲昵,“女王陛下”、“亲如我儿”、“宝贝”、“小鬼头”等等,将他们的亲密关系一览无余,比当时一般世俗的情侣更多了份潇洒和亲切。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清如必须向生豪保证不得有六小时以上之离别,如有必要之理由,当先征得生豪同意,并约定准确归期,不可失信;生豪愿对岳母尽最大可能之孝敬,并诚意服从清如之任何训令,唯清如亦必须绝对尊重生豪之感情,勿令其在精神上感受痛苦。

――摘自朱生豪、宋清如《约法七章》

1942年5月1日,这对柔情蜜意的恋人终于在上海完成了他们的婚礼,此时距离他们相识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而中国也在战争的阴霾中艰难地挣扎着。宋清如大学毕业之后曾先后在湖州私立民德简师、国立四川中学和锡珍女中任教,在日军的战火中,颠沛流离,终于和心爱的人喜结连理。一代词宗,也是宋清如和朱生豪老师和婚姻介绍人的夏承焘在他们的结婚留言本上题了一幅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这就是这对新人的完美写照,穿着借来的服装举行简朴的婚礼,婚后携手进行艰巨的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巨大工程。

朱生豪和宋清如在婚后去常熟宋清如娘家暂住,临行前制定了一个《约法七章》,很像后来解放初期流行的“保证书”,内容涉及了家庭理财、工作定量、人情往来等等“规章制度”,其中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样两条:“清如必须向生豪保证不得有6小时以上之离别,如有必要之理由,当先征得生豪同意,并约定准确归期,不可失信;生豪愿对岳母尽最大可能之孝敬,并诚意服从清如之任何训令,唯清如亦必须绝对尊重生豪之感情,勿令其在精神上感受痛苦。”

1943年1月,朱生豪和宋清如带着他们的莎士比亚,回到了嘉兴朱生豪的老家。房间极其简陋,一张榉木桌,一把旧式靠椅,再加上一盏小油灯,就是朱生豪的标准办公配置;一套《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两本辞典,再加上一支磨损得破旧不堪的钢笔,就是他每天辛勤劳作的所有工具。朱生豪翻译过的手稿,宋清如负责誊写校对,两人所得的收入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家里的一切衣食起居都由宋清如打理。每月上旬,先把米买好,并消减其它开支。宋清如负责每天买菜、烧饭、洗衣、打理家务。还在空闲时间帮工做衣贴补家用。尽管生活拮据,他们仍然觉得幸福、安详。宋清如成了朱生豪生活中的主心骨,是他最大的精神慰藉。

然而就是这样的日子也不能久长,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翻译的巨大工作量,让贫病交加中的朱生豪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及并发症。此时他已经翻译了三十一部半的莎翁巨著。他在写给二弟的最后一封信中说:“这两天好容易把《亨利四世》译完。精神疲惫不堪……因为终日伏案,已经形成消化永远不良现象,走一趟北门简直有如爬山。幸喜莎剧现已大部分译好……一已替中国近百年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不知还能支持到何时!”1944年11月底,朱生豪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已经无力看书。他对日夜守护在身边的爱妻说:“莎翁剧作还有五个半史剧没翻译完毕,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它译完。”

1944年12月26日午后,朱生豪最后一次对宋清如说:“青青,我要去了。”宋清如不敢哭喊,她紧握着丈夫的手,竭力想把他留下,但还是没能阻挡住死神的脚步,华美的乐章骤然停止,这一年,朱生豪和宋清如都只是刚过而立之年。朱生豪留下了年仅13个月大的儿子和没有完成的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遗憾地闭上了眼睛。

为了能将孩子抚养成人,宋清如咬担下了所有的苦难。“你的死亡,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悲哀。人间哪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由病痛而致绝命时那样更惨痛的事!痛苦撕碎了我的灵魂,熬干了我的眼泪。”她在丈夫死后两周年纪念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祭文。朱生豪曾在遗嘱中叮嘱胞弟文振继续莎翁巨著的翻译工作。但是文振的译风和朱生豪不符,出版社不满意,于是宋清如决定代替丈夫续译莎翁全集,这对于她来说,绝对是个壮举。她想仿效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离骚》作为定情物,让自己的灵魂在莎士比亚的世界里和丈夫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