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匡衡勤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匡衡勤学范文第1篇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是你们未必知道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吧!不过,没有关系,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吧!

凿壁借光其实是源于一则古文。而这篇古文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匡衡你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尝,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这就是古文的内容,而这篇古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可是却没有钱去买蜡烛。而邻居家有蜡烛但光穿不过来,于是匡衡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墙壁凿个洞,把邻居家的蜡烛光引过来,就这样,匡衡用烛光映着书读。同乡有一个大户人家文化不高,可是家中却藏了许多书,匡衡于是给他们家做佣人,却不要报酬。主人非常的奇怪,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读一遍。”主人感到惊叹,于是,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便成了大学问家。

其实,这个故事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因为匡衡如此的勤奋苦学,才成就了大学问家。匡衡因为家里穷,想要看书,可是苦于家里连一根蜡烛都买不起。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从邻居家里偷来了一点光,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他好读书的愿望。后来,他还特地免费为村里一个大户人家打工,而他唯一的条件就是阅遍他们家的全部读书。匡衡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成就他的学业,他那种用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勤奋读书的精神,无时不刻地激励着我们,更是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好榜样。其实,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真的是比匡衡好上千倍、万倍。可我们还不好好读书,和匡衡相比之下,我们真是自惭形秽呀!通过这个古文,我们应该都要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得向匡衡好好的学习一下,学习他那勤奋的精神。可是,事实上呢!我们真的是太懒惰了,整天过着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不过,自从读了这则古文之后,我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了。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像匡衡那样,发愤图强,好好读书。

匡衡勤学范文第2篇

2、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发愤图强:意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

4、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5、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匡衡勤学范文第3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又是一年春草绿,在这乍暖还寒时候,带着希望和欣喜我们回到了亲爱的学校。新年新景新气象,我们也当有新的思想,新的目标,新的作为。

纵观历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不论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家,还是严谨智慧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的成就,其重要原因是他们能够勤于读书,刻苦学习,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且历经磨难志不衰。苏秦刺股自励,终于身挂六国相印,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于说诗而扬名……

成功离不开读书勤学。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聪明与否,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掌握,只能*勤奋地学习。如何学习呢?除了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以外,还要通过读书学习。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获得不能直接亲历的知识。“秋月春花当前美景,法书名画宿世良朋”,新学期里我们当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畅游书海”活动中,与书为友,与经典结伴,与文化名人交心,共同营建书香校园。

匡衡勤学范文第4篇

人世间,无论是思想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作家,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劳的人。他们付出的努力也总是比常人多上千万倍,所以,他们能够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读书的根本。聪明而勤奋的学生,会变得更聪明,更热爱学习,更有责任感,将来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正直守信的人。不太聪明但勤奋好学的学生,即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将来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凭借自己的勤奋也能站稳脚跟,有所发展。

聪明而不勤奋,或过去勤奋后来又变懒惰的学生,最终会变得自私、贪婪,从而出现作弊、蒙骗老师和同学的恶习,产生不劳而获的愚蠢的想法。这是对自己和他人极不负责的表现,这样的人怎么能有美好的将来呢_中国科技大学有个少年班,班里的学生个个都是全国顶尖的聪明孩子,按理说应该人人都有大好前途才对,但也有个别人不久后就荒废了学业,什么原因呢_其实就是因为进了大学后的“神童”没以前那样勤奋好学了。

当然,绝大部分少年班的学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老师总结成功经验时都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一般少年更多的努力和心血。爱迪生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他又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事实确实如此,勤奋才能出天才。科技大学第七期少年班有个陈冰青同学,因为其貌不扬,土里土气,同学们给他取些个形象的绰号一“老饼”。刚进大学时,“老饼”的入学成绩就像他的土气绰号一样很不起眼。然而,“老饼”在少年班3年学习时的主课平均成绩高达94分。他不但获得了科大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提前两年参加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以全国第二名的佳绩被美国第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老饼”学习成功的秘诀便是勤奋。他每天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书包,奔走于校园的“三点一线”上,风雨无阻。有一次,他因英语摸底考试不理想,就自制许多词汇卡,挂在床前床后。每晚的美国VOA教英语节目一到,他就抱着收音机到校园的草坪上收听,即使是阴冷难耐的冬日也一如既往。他最后成了少年班里公认的“英语活字典”。“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离我们很近的勤奋苦读成才的典范。天资如此聪颖的孩子尚且能够勤学苦读,我们这些资质平平的学生要想成才,是不是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对呢_《三字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天才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虽说天生就是块好材料,可是不去雕琢它,它就不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器。学校里学习最好的同学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勤奋,最刻苦的。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剑桥奇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是学校出了名的‘‘笨蛋”,学习成绩始终是班里的倒数几名。不过后来他在父母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发奋学习,进入剑桥大学后,他一待就是30年。在这30年中,他常常每天坚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之久,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实验和物理学研究事业。牛顿之所以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人物是因为他是天才吗_不是的。正所谓“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牛顿的成功是因为他的勤奋学习。富兰克林说:“礼拜日是我的读书日。”达尔文说:“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托尔斯泰说:“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华罗庚说:“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是根本的问题是勤奋的问题。我小时候念书时,家里人说我笨,老师说我没有学数学的特别才能。这对我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我知道自己不行,就会更加努力。经常反问自己:我努力得够不够_”这些时代的巨人们之所以给世人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都应归功于他们勤奋治学的态度。他们是和懒惰无缘的,他们只知道执著于自己的创造,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我们要做他们一样勤奋的人。

《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一个“凿壁偷光”的感人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匡衡的人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家里穷得连灯油也买不起。到了晚上,家人都早早地就睡觉了。可他不甘心永远生活在那种恶劣的、贫困的生活环境中,于是,他偷偷地在自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洞,通过“偷”隔壁人家的灯光来看书,他很清楚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贫苦命运。经过锲而不合的努力,匡衡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并且官至丞相。

《晋书车胤传》中也记载着一个“囊萤照读”刻苦读书的故事。车胤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却因为家中贫困,学习时无灯火可照明。于是,他捉来数十只萤火虫,放在编织好的网囊中,以晚上读书照明时用。由于他不断勤学苦读,后终因拥有渊博的学识而被重用。车胤虽出身低微,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勤奋好学,不仅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而且美名远扬。

匡衡勤学范文第5篇

——题记

网络上流行的这么一些热门话语:“农村的孩子就业难”、“农村的孩子就只能当农民”、“农村的孩子读书后还回农村,读书还有什么出路”等,看着这些长篇大论,总是说不出的心酸,为何要轻蔑我们农村,难道我们蓝图都是灰色的吗?我在这里坚定的说一句“no”因为我现在的蓝图是绚丽的。

几年前,我也在悬崖之边徘徊,毕竟家里确实收入低微,但父母还是坚决让我读书,即使生活再怎么艰辛,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我很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孩儿永远爱你们。

这些年来我对农村孩子选择读书与否的了解,下面我发几条我的个人意见:

1、大多数因为家里没钱而选择辍学,这可以了解,但是一方面反应了政府对平困生扶住的普及度不够,这也会给国家外来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2、有些因为成绩差直接放弃或成绩差父母不支持再读,这表明了,自我观念的微弱,只看眼前,眺望不到远方。

3、因为社会就业率,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早上岗,这个问题最严重,所以希望各界人士能多多支柱。

4、父母太守旧,大部分女孩子都读不上几级,这表明了父母辈缺乏当今社会观。

5、没门路(没人脉)而早放弃,这一面是最现实的,本来希望中的象牙塔因为没有一张人脉网而进不了某某校院或公司。

综上观点,虽然都是负面,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轻易的放弃自己。

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看前辈们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我们必须要知道,沙子是怎样变成金子的过程,首先必须让自己饱受寒霜烈日之苦。就好比我们需要才学一样。所以说我们农村虽然起点低,但是这也是我们的早早历练人生的好时机。

人们常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还是有些人无法改变自己命运,所以这是一个深奥的话题,至此我们必须真正去体会读书的方法,不要死读书而不思索。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名人物出身也是贫寒之地,如:梁振英、李瑞环、匡衡、车胤、苏秦、李嘉诚、林肯等等讲不玩也写不完,所以我希望我们虽然出自农村条件差,但是我们也要认真读书,时刻充实自己,做个农村的骄傲与榜样。

范仲淹说过:“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愿一切都将美好幸福起来,只因我们心中有书,也因为我们不怕网络上的流言蜚语,更因为我们出自农村。

匡衡勤学范文第6篇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7、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8、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0、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11、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1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7、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1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21、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22、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3、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2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6、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2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2、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3、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34、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35、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

36、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8、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1、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4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43、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

44、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4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8、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

49、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5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5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4、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5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56、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57、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58、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59、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60、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6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6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6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4、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65、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66、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67、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6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6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0、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71、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7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73、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74、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7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76、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77、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7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80、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8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82、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8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8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8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8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7、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8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8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90、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9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92、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93、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9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9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9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文学家韩愈

匡衡勤学范文第7篇

另类“风筝爷爷”

一头蓬乱的白发,永远穿着拖鞋,骑着一辆车筐里插着风车和褪色塑料花的自行车,穿梭在郑州大学校园内,显得格外特立独行。他叫李雪成,今年58岁,是郑州大学新校区附近堂李村的村民。

他没上过大学,却喜欢校园。2006年年底,他家房子被拆后,他就孑然一身来到郑大。在此,他找到了有共同语言的人。他经常推门进教室听课,和中文系的学生聊鲁迅,和哲学系的学生谈尼采,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他还会坐在路灯下看书,痴迷状感动了无数学子。他还喜欢没事时就到操场放风筝,因此得了个“风筝爷爷”的绰号。他讨厌那种混吃等死的感觉,在大学里和年轻人在一起,他感觉自己像装上了弹簧,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7年来,他像普通学生一样去教室“蹭课”,在路灯下看书,在操场上放风筝,和同学们聊人生、打乒乓球。7年来,他从郑大学生口中的“风筝哥”变成了“风筝爷爷”。58岁的他鬓发霜染,却依然在校园内特立独行,唯一不变的是他已成为届届学生记忆中那个永远“追风筝的人”。

【立意角度】

从“风筝爷爷”的角度可立意为:

1.人生因理性选择而精彩;

2.生命的刻度在于自己的理性把握;

3.坚守理想,方能充实人生;

4.守望自己精神的家园;

5.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不走寻常路;

7.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8.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

从郑州大学学子的角度可立意为:

1.见贤思齐;

2.敬畏知识;

3.珍惜青春,珍惜财富;

…………

从社会的角度可立意为:

1.正能量的力量;

2.选择活法,成就精彩;

3.全民学习,提高素质;

…………

【运用点拨】

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事实论据时,除了可以运用那些广为传诵的名人故事,我们还可以选用鲜活的时事来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以体现作者积极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抓取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洞察力。将时代中的源头活水及时注入文章,这样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活力,彰显文章的时代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与他人素材选用的雷同。

【运用示例一】

人生路上,山重水复,云遮雾障,随时都会使人晕头转向,甚至跌入深谷。只有那些矢志坚守住自己纯洁心灵的人,才能写下人生最完美的一页。“风筝爷爷”李雪成,在知天命之年,孑然一身来到郑州大学并扎根于此,痴迷于大学课堂,醉心于大学生活,以其智慧得学子尊敬,以其痴迷令学子感动,执着于精神的充实和灵魂的自由,生命不停息,求知无止境,坚定地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生命意义的建构之旅中,“风筝爷爷”义无反顾地前行,潇洒而率真;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中,他真切感知自己的真实存在,以执着和洒脱,痴迷与坚守,活出了老年人的别样人生。

【运用示例二】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不时会有纠结和迷茫:也许会因曾经的伤痛和苦难,让我们再次面对远方时,开始选择沉默;也许会因那些刻骨铭心的挫折,让我们将曾经的梦想幻化为空中楼阁;抑或是囿于这世间的喧哗与浮躁,让我们曾经执着的眼底多了一丝闪烁。其实,当我们身处这浮躁喧嚣的社会,面对这物欲横流的人世时,还得像“风筝爷爷”一样,生命不息、勤学不止,坚定前行在人生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像“风筝爷爷”一样,始终怀抱一种信念,坚守一份梦想,乐于追梦、执着圆梦,在坚守自我的人生征途中,彰显进取心,传递正能量。

【素材展示二】

武汉71岁老人“蹭课”考研 7点到校自习

本学期,武汉大学法学院115教室最后一排,雷打不动地出现一位老者,两鬓斑白,常常提着装书的手袋,行色匆匆,与普通的教授并无二致。掏出来的全都是法律专业书籍。每天早晨,学生们都能看到老先生坐进政法干警定向培养班“蹭课”,已成校园网上的老明星。“蹭课”老者寇学东,今年已71岁,为该校2009届自考毕业生,还打算考研。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之后,他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每天早晨7时左右就坐到教室自习,一天最多要“蹭”8节课,中午就趴在教室的桌子上休息。能在武大听课,他觉得很快乐:“从懂事起,我就告诉自己学无止境。我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我渴望学习,也想一生学习。”法学院副教授罗吉是他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我从教这么多年来,从没见过这么大年龄的老人还坚持学习”。她说寇学东很勤奋,虚心求教,经常“老师老师”地喊她,让她也感觉有点不大好意思。

【立意角度】

从“蹭课”老爹寇学东的角度可立意为:

1.执着源于内心的爱;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成功源于再坚持一步;

4.学无止境;

5.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

6.坚守的力量;

7.追梦与圆梦;

8.心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

9.时不我待,天道酬勤;

10.付出与收获;

11.绽放生命的美丽;

12.求知与做人;

13.人格的标杆;

14.人生贵在坚守;

…………

从武大学子的角度可立意为:

1.机遇永远都只会偏向有准备的大脑;

2.择善而从;

3.敬畏知识,丰盈自我;

…………

从社会的角度可立意为:

1.理智追“星”,向学勤学;

2.知识就是力量;

…………

【运用点拨】

议论文写作时,可先提出观点,再举出实例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举例时可列举一正一反两类事例,于正反对比中增强说服力,凸显自己的观点。

【运用示例一】

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重新来过,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正当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以求知来丰盈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的生命打下亮丽而厚重的底色。因为,任何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都很难攀登到自己梦想的巅峰。古语有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从古至今,因好学而成就自己梦想的人不胜枚举。古有寒门学子匡衡“凿壁偷光”,刻苦学习,激励了多少人坚定地前行于求学之旅;今有武汉71岁老人寇学东执着“蹭课”,古稀之年一心向学矢志考研。由此可见,好学,在丰盈自我心灵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地通过知识储备来增长见识,也可以不断地丰富阅历,陶冶情操,还可以此来抗衡命运,改变人生的姿态。

【运用示例二】

生命很公平,不论长短,对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如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增添内涵、成就精彩?这取决于自我的选择和把握。寇学东老人年届古稀,选择亲近大学校园去“蹭课”,渴望学习,秉持“学无止境”的人生信条,把握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脚踏实地,生动地诠释“活到老,学到老”的意义。他为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奉献着他人生夕阳中的一抹亮色,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支撑着我们生命中的精神家园。

【素材展示三】

18岁“学霸”被哈佛录取 共收美国8所高校录取通知书

18岁的兰天星,系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目前,他已收到第8封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包括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排名靠前的美国名校。他与一般想出国的学生不同,没在国际部就读,作为该校理科实验班学生,一边跟班上的同学一起准备中国高考,一边利用自习课、周末或放学后的时间准备美国高考。

喜欢数学的他,一道数学题能够钻研一整天的时间。他说,物理、数学带给他的是“挑战自己智力”的成就感。

他称自己为“理科生中的文科生”。他喜欢电影、环保和心理学。他从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白丝带》中汲取批判性思维的养料――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去寻找事件最深处的原因并把这一思维应用到他最热衷的环保事业上。他发起成立了“熊猫1+ 1”环保协会。在哈佛大学的申请书中,他就是以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为切入点,阐述自己的收获以及对待环保的态度。

【立意角度】

从兰天星的角度可立意为: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坚守梦想的力量;

3.思维一转天地宽;

…………

从社会的角度可立意为:

1.成才中的“阳关道”与“独木桥”;

2.天道酬勤;

3.耕耘与收获;

…………

从当代高中生的角度可立意为:

1.享受学习;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运用示例】

匡衡勤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习过程、习惯、方法、教学目标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领域,学校的领导、教师,很少有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大多关心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的名次和分数。而学生呢?他们注重考试的分数和作业的答案,根本不顾及自己在这三个方面的情况。笔者想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习过程

从广义讲,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人类的学习是主体为适应社会需要,获得社会经验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对教育领域来说,教学过程是人类学习过程中的特定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共同进行的动态活动过程,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不断展开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因素影响下,为实现教学目标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包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行。就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从不知到知,或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从不懂到懂,和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

学习动机,要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现在虽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当今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国家的需要,是人民的要求,这是“大我”。在为“大我”而学习的前提下,顾及一些“小我”也是无可非议的。如“为父母争光”,其实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以待将来有出息,即成为国家的各类有用的人才。“为自己的前途打拼”,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的未来应该由他(她)自己来规划,不是由老师拍板,也不能由家长作主,自己才是未来的主人。那种胸无大志,甘愿做“啃老一族”,不可取。正确、健康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力。

学习态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运用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切不可不懂装懂,或任其不懂,那是百害无一利的蠢事。对问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学问是一件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业,必须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所以古人提出“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学习上没有捷径。现在有许多教辅书,什么“高考捷径”、“升学捷径”,都是屁话,里面除了题目还是题目,题海不可能成为高考、中考、升学的捷径。古人还敬告:“欲速则不达”,在学习上急于求成,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有句格言:“学海无路勤为径”,那是富有哲理的。在学习上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必然是肤浅的、片面的。

学习精神,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的精神。我们的古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都是刻苦好学的典范。“凿壁借光”,亦作“凿壁偷光”、“穿壁引光”。典故出自晋朝葛洪撰的《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不及、不到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现在一般家庭学习环境不错,有的一人独居一室,无人干扰,有的还配以电脑。象匡衡那么困难的家庭已不多了,父母为我们奋发读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切磋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圣人都那么谦虚,我们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教学相长”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优良的教学思想,《礼记・学记》上是这么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学习,也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

二、学习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成为需要的行动方式;是经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的行为。《汉书・贾谊传》中说:“少成若天性,习贯(惯)如自然。”《书・太甲上》中说:“兹乃不义,习与性成。”意思是长期的习惯会形成性格,即习惯成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也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举一简单例子,有的人过于拘泥于清洁卫生,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洁痞”(或“洁癖”),习惯就成了性格。

习惯,有良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不良习惯,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学习习惯,提倡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纠正不良习惯,甚至限时其改正。如课前预习、先看书后作业、独立完成作业、作业完成能自检自查、做错的题目能及时纠正,寻找错误原因、书写整齐规范、善于思考各类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拿起作业就做,做不出就翻书(这样相当于小贩买卖东西,贩进马上贩出);不懂不去思考,而是马上问同学问老师,正如《论语・为政》中说的:“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怠惰、懈怠)”。更不可取的是抄作业、对答案,这些都是不良的学习风气。久而久之,就成了不良习惯。更可怕的是不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认为学习任务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多方面的,做作业仅仅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即使认为是主要活动,那也是片面的。

习惯,因为可以形成一种性格,所以它将影响他(她)的日常活动、今后的工作,乃至影响其一生。如书写整齐、规范,读书用品、实验器材摆放合理,做到井井有条,将来到工作岗位上,他(她)的工作环境、工作用品必定也是有条不纹,决不会发生要什么就到处乱翻乱找。学习上的自检自查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航天事业中的发动机――火箭,在发射前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一点马虎不得,若内中即使有一段细细的铜丝,也会出大事。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都有良好的素质,他们根据操作规程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检查,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也是良好习惯的迁移。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理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分析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对于学习方法也必须遵循。

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工匠要干好活,一定要先准备得心应手的工具。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尤如工匠的工具对于工匠的活儿一样。“事半功倍”(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和“事倍功半”,对学习方法于学习效果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借鉴别人的方法,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好方法是符合别人的具体情况,否则会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猫。

现在不少学生根本不讲究学习方法,就做习题来说,一拿到题目,不仔细审题,不作分析,一味用公式去套;对于思考性较强的习题,用现成公式那里套的出呢!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