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学习

书法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书法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法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书写习惯;诗书涵养;气质培养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富有“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之称。书法之是中华文字的艺术,也是一种线条的艺术,其用笔的轻重浑厚,线条描写的娴熟气韵,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古今开来,我国在不同时代涌现了一大批有名的书法家,使我国的文字艺术不断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传统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科技手段所代替,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毛笔书法艺术,如今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近年来,在中小学校中,书法已慢慢进入到课堂教学,因为书法学习对教育培养小孩子的气质修养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最基本的要知道,书法是怎么样的一门艺术,他是怎么样发展而来的?书法文化包含了汉字演变过程,书写工具文化,诗词内涵等各类文化,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的文字,从文字符号发展成甲骨文,再发展到篆书以及楷书;从文字的雕刻到用羽毛以及毛笔的书写;再到各种书法字体的形成,都是一个伴随时代l展的艺术历程,也体现了我国文字文化的进步。例如:汉字的演变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时间则由(商)(周)(秦)(汉)(魏晋)。

(2)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中国的书法艺术,除了有特定的工具还要有正确的书写方式方法:①要有正确的坐姿以及握笔方法。比如:书法练习时,要讲究的是头直、身正、臂开、肩松、足安;右手执笔时,指实掌虚、挥笔时手臂、手腕、手指随机活动;练习书法还要气定丹田、心态安稳、修心养性。②学习书法要从笔画开始到字体章法形循渐进。著名的书法教育家陈振濂说过,“书法艺术是审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最基础的应该从横竖,提按,顿挫,轻重,快慢上去表现。更高层次的还要表现、运动、节奏、意境、神采、格调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长期学习训练,由浅入深。③学生开始应该从严格认真的临摹字帖进行学习,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字帖是书法家的艺术成果,认真细心地临摹,是刚开始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临摹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的要领,慢慢培养自己的书写及创作能力,尤其是在临帖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这样学生的眼、脑、手协调运用,还要进行积极的观察、分析、思考,这样可以锻炼一个学生认真做事、有始有终的品格。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一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3)学习书法,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书的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中国书法从字入手,以字成书,既能够体现文字的美,也能够感受诗文的内涵。学生对唐诗的书写,除了写好字,还要进行对唐诗的默读。例如:在书写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默读本诗,就会领悟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感受出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因为好的春雨能滋润禾苗生长,能带来较好的收成,让百姓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这里不单能透过字面意思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能在感受其对祖国和人民热血情怀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渐渐地萌生爱国爱民的情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慢慢的也感受到了诗书的内涵,培养了腹中有诗气自华的气质。

书法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书法教育意见 培养兴趣 教学方法

2012年书法教育开始走进了我县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文字书写技能,能写出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按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美术学科教学和书法教学中加强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获得较强的书写技能和初步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而要开展好书法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语文兼书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教师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先决条件。

合格的书法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引导、严管、激趣相结合;其次是老师要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因为做个好的艺术老师不只是在黑板前讲讲理论就行的,更重要的是把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必要的时候还要手把手地去教,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运笔过程,手把手教一次比讲多遍效果还要好。如果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那么与学生自己看书并没有什么区别,学生的收获是很小的。在讲解知识前应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然后再开始讲解。讲解的时候,切忌一味地灌输,以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还应注意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做示范时应保证让每位同学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可以适时穿插一些书法起源和演变的常识,以及一些古代书法家的趣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王冕的故事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还要懂得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慢慢懂得,学习书法并非只是简单的横竖撇捺,其中还蕴涵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经验也很重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可以选择性的使用教材,制定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计划,全面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寓教于乐,让学生有兴趣去学,让学生快乐轻松学习。

二、可以用“投影示范教学”和“投影展评学生作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用粉笔或毛笔在黑板上演示,这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细微的动作无法使中后排学生看清楚,所以,教师的示范无法引起学生太大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视频展台的运用,可让教师和学生一样坐着。用学生同样的笔和同样的纸进行演示,使学生感受更真实,更贴近他们,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被学生一览无余,包括教师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业本的放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还能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只要将学生习作放在展示台上,学生写的每一个字都会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由于这样展示的是最原始的习作,强化了习作中成功的部分,也充分展示出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反馈矫正。教师只需准备一支红笔,将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出,并加以矫正,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示。通过视频展示台,还能把优秀的习作展示出来,进行欣赏,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学生专心地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三、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并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感,以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握笔姿势时,我们常说一个词:指实掌虚。一般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词如果不太好理解,“指实”、“掌虚”一词分开来理解,我们干脆就说成手心是空的,甚至再加上一句,手心里可以放下一个乒乓球,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接受。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可以将一些基本笔画除了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外,还将它们编成顺口溜或童谣,例如,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可以编成:“悬针竖,下边尖,变成针儿缝衣衫”,“垂露竖,象根柱,收笔要顿住”等等。

四、以开展活动、展示才能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说将写字融于活动之中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活动。学校要开展校级书法展示交流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外化成书法作品,在校园内展示交流,评比评奖,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写字教学中我经常自己创作书法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自己参加书法比赛中获得的奖励与学生一同分享,并告诉学生只要刻苦学习,一定会比老师更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书兴趣。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书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参加国内一些青少年书法比赛活动,以此鼓舞学生的学书斗志,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平时搞一些不太难的书法比赛,最好能让每个“还可以”的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多点儿表扬、赞赏。比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写一幅春联,老师从笔法、结构、章法的要求去指导,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展示书法创作水平,把书法的欣赏性与应用特性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调动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重在引导、激发,贵在坚持不懈,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注意力分散为集中。浓厚持久的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必将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百折不回,自由地遨游。

主要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书法学习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书法学习 心理学 技能 心理机制

书法教育,包含技能教育、艺术教育、情操教育等多方面的内涵。近年来,书法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学界重视。但较多的是侧重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以及书法练习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至于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心理机制,学术界还少有论及。书法,或称书道,是一门心灵的艺术,称之为“法”或“道”,说明其同时又是技能(技巧)性极强的艺术。技能的形成,是书法充分发挥心理调节作用、实现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笔者拟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结合书法教学实践,对书法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对书法教学有所启发。

一、书法技能形成的基本心理规律

书法是讲究“心手相应”的技能,技能的形成是进行高级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实际动作组织起来的完善而合理的活动方式,它表现为身体的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心智技能则是把特定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按一定的程序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书法技能的训练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活动,其中书法的书写过程可纳入动作技能的范畴,而读帖、临帖时的思维活动以及创作中的心态等因素则可归入心智技能的范畴。在书法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总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书法创作和练习都需要“心手相应”,写出来的字是脑的活动通过手的运笔“外化”的结果。

书法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磨砺过程。古代书论历来强调技能的熟练,正如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书法“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技能的熟练,是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此时意识对动作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要将技能发展到熟练的程度,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书法学习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按照书写姿势、笔画线条练习、间架结构分类练习等顺序进行学习和训练,每个阶段根据不同的任务反复练习,从对字形的局部掌握到整体掌握,再到大脑与动作的协调完善,进而加强动作的熟练和节奏,循序渐进,将局部的用笔联合成一个协调化的运笔模式,运笔速度加快,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临摹是书法技能形成的不二法门,故有“初学不外临摹”之说(见周星莲《临池管见》)。任何技能都是通过模仿和联系获得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学习如何塑造好线条形态最常用方法是临摹。临摹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记忆的过程,包括对汉字笔画、结构和对指、腕、臂动作的观察和记忆。

二、观察学习:规则的获得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过程,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学生通过观察,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偃仰、向背,墨色的浓淡,运笔的节奏,整体的风格、神韵等变化万端的线条组合产生鲜明而具体的感受和感性认识,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在学习书法技能的过程中,观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静态观察。先观察碑帖或范字中点画的形状特征,如侧点、竖点、挑点,悬针竖、垂露竖的异同等等;其次,观察结构特征,看每一点画起笔、送笔、收笔的正确位置,点画间的呼应、交错、揖让和向背等关系,左右、上下偏旁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偏旁所占空间的宽窄、四边留白的多少以及线条间的疏密等等,判断整个间架主体的形状是何种方形,外形是正或斜。

第二,动态观察。观察老师动作:先看握笔松紧;其次看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向、速度、力度,笔锋的提按顿挫;再次感受手感和运力(指力、腕力、臂力)。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观察对正确的动作规则和结构规则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准备。

提高观察有效性的关键是对注意力的训练。初学者临摹一般要求尽量逼真,但范字提供的信息很多,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这些信息并不容易。一般来说,读帖时的注意都属于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随意注意,维持注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明确其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各种强化增强其完成任务的愿望。在没有明确目的指导下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注意对象,他可能对范字的各个部分都泛泛地加以注意,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书法教学中可以将目标任务分解,例如第一步只需注意范字的基本笔画,第二步只需注意范字的结构规律等等。这样目的明确,每次注意指向的范围小,集中性更好,对技能的形成更为有利。另外,临摹不成文的或不懂内容的字帖也不利于维持注意。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词或国学经典的教学,相应临写一些诗词或经典,或者对碑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既是对智力活动的合理组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对维持注意十分有利,同时对文化底蕴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熏陶等更是大有裨益。

三、记忆与表象融合:自由创作的起点

临摹还涉及到记忆的问题,包括对碑帖的形象记忆和对运笔的动作记忆。心理学理论认为:信息刺激在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建立暂时联系,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种“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临摹就是要将古人法帖中的“信息刺激”——即所蕴含的基本技巧、表现方法等,通过重复模仿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和留下痕迹,不断积累后变为自己的能力。记忆是整个书写过程不可或缺的,临摹的成效与记忆的深浅是成正比例的。

传统意义上的临摹一般包括摹、临、背三个阶段。摹的方式很多,有仿影、描红、双钩、单钩等等;临主要指对临,传统的书法教学常常利用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将方格切分,让学生容易掌握笔画、偏旁的位置,最终达到去格临写的水平。当然,对临并不一定要用笔写在纸上,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读帖来完成,正如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古碑无不可学,汉代摩崖,手不能摹者摹以心,心识其形,手亦从之。”背指背临,或者称为“默临”,就是书写者不对照字帖,凭记忆将字形、笔画和神态写出来,即使手中无笔,也能将所习之字的笔画、结构、运笔一一在脑海中放映。摹、临、背的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过程。摹写主要是训练对笔画的识记,而对临则主要是训练对间架结构、大小、高低等位置要素的识记。这种识记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保持。背临实际上就是对前期摹写和对临所得到的经验进行回忆和再认。类似背临的这种“尝试回忆”是强化加深记忆更有效的办法。所以,临摹的三个阶段是不断稳定和深化的记忆过程,它们对记忆力的训练各有侧重,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偏废。

通过摹、临、背的记忆训练,使学习者对范字形象和运笔动作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表象。心理表象不再是事物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复合、融合,达到比知觉、比个别表象更丰富、更深刻的水平。学习者一旦能建立起记忆表象与运笔写字的联系,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指导手的动作,再省察动作过程与原有表象的差别,不断完善动作和表象,那么线形的临写就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对书法艺术语言本质的思考和把握。

传为王羲之所作的《题〈笔阵图〉后》中,曾经详细描述创作前的心理活动过程:“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也就是说,自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记忆的延伸和再加工。时下有些书法教育工作者,急于求成,采取直接写成作品给学生临摹的方法去应付各种比赛和展览,在比赛中屡屡获得成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法打破了记忆形成和深化的链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离开了老师的书稿就很难进行独立创作。

结语

书法是一门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历代书论中也有不少关于书法教育的论述,但这些成果往往是个人经验的总结,而且十分零散,几千年来,中国的书法教育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继承这些经验性的总结层面。这些总结中有不乏精彩的、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的论述,但也有不尽合理的部分,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的科学认识去甄别和总结。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有力武器,也应该被应用到书法教学中去,建立系统的书法教育中的心理机制理论,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张桂光.书法教程. 广东教育出版社,1987.

[3]于魁荣. 儿童书法生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1991(6)

[4]陈振濂.书法教育学. 西泠印社,1992.

[5]高尚仁.书法艺术心理学.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

[6]胡三元.从模仿到创造——浅谈书法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语文学刊.2001(4).

书法学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书法 学习动机 小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1-01

学习动机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的激发会带来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并激发一定的学习行为。[1]书法学习动机与书法技能的习得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驱动书法学习,书法学习又能产生或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发展尚未成熟,生活阅历有限,因此引导学生激发书法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长期书法学习。小学书法学习方式以静态的持久的练习为主,且书法技能的习得效果具有滞后性、模糊性和隐蔽性,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体验成就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书法教学的头一道难题。学习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

学生学习动机的个体因素以需要、情绪状态、动机信念为主。需要方面,一般来讲小学生的成就需要较低,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情绪状态与学习动机具有紧密的关系动机信念主要与学生的自我效能、学生的能力观以及归因倾向相关。自我效能受四个因素影响,包括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情绪唤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法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情境因素包括了学习任务、评定与反馈以及家庭、教师和同伴的影响等等。

一、榜样法

教学中应该以正强化为主,可以使用榜样法。教师,不仅是专职的书法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也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贯穿书法教学的意识,可以鼓励学生的作业写的端正,告诉他们卷面分的重要性。关系需要在小学生书法习得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书法课堂上、比赛等活动中结识了新的小伙伴,为了维持与他人建立的亲密关系,学生愿意以书法学习为纽带,小组也可作为社交强化物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通过请高年级书法技能较高的学生到低年级去开展经验交流指导,学校表彰等方式,从而将直接经验与替代性经验结合起来。言语说服可以结合我国历朝历代书法家的励志故事。他们都是从小开始练字,并在持之以恒的钻研中掌握书法的要领。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比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变为“墨池”的故事;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怀素“书之再三,盘板皆穿”的故事;智勇的“笔冢”、“铁门限”的故事,学生会在故事中明白勤奋练习的学习精神,对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会油然而生[2],对自己书法习得程度进行正确合理的归因,书法技法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能力观。

二、激疑法

保持好奇心是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因为好奇心、求知欲可使学生保持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瑞夫提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五个办法,分别是制造悬念、激疑与反馈、探究原有知识、引起争议、制造矛盾。制造悬念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没有确定答案的假设上,比如悬针竖与垂露竖的应用,哪些字用悬针竖,哪些字用垂露竖。汉字“甲”应该用垂露竖,因为字体上半部较为庞大,如果再用细脚的悬针竖会显得头重脚轻。教师在揭示书写规则之前可以让学生自行在纸上尝试用不同的竖去书写,用自己已掌握的书写常识和审美倾向进行判断。甚至可以制造争议、组织小组讨论,用试误说的原理去体会书写规则的奥秘。类似的课堂提问还有很多,比如,“廷”、“赵”、“造”的最后一笔都是捺,这捺画的倾斜度是否一致?“食”的最后一笔写成长点好看还是写成捺好看?“付”的结构是左高右低还是左低右高?隶书中的标志性笔画“蚕头燕尾”是否在每个笔画都需要运用?试着将“寺”的每一横都写成蚕头燕尾状,让学生自己判断。有老师也许会质疑,现在小学书法课堂非常有限,每周一节,这样的讲解是否会导致效率低下。我们必须区分书法中的学与习,“学”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学到的书写规则或鉴赏技法,“习”是学生课后的书法练习。并且值得强调的是“习”的部分是不容忽视的。

三、吸睛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都十分有限,很容易发生注意的转移。第一,抓住小学生的泛灵性心理特征,增加材料的情绪化处理。比如对于“竖”画的学习,可以对错误写法进行纠正,联系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学生都会觉得饶有兴致,生动有趣,甚至会在课后相互评价讨论。 [3]68

抓住汉字的写意特征。如“安”、“雨”,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成一个人头戴一顶帽子,而帽子的大小就决定了字头书写的大小;像走之底的字就像一只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小船,因而横折折撇需要像船头一样,作倾斜状,减小小船行驶的阻力。有的笔画多的字需要讲究疏密收放,就像人一样,共处一室需要相互谦让,比如三匀字“激”、“衍”,字分三截,中间要收,两边若拱揖状,收放自如,显得和谐融洽。第四,教师还可以使用奇特的刺激,比如猜谜语的方式,使用儿童的形象思维。在讲解“青”的写法时,先报出字谜:“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今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学生较为容易的就可以猜出“请”、“情”、“晴”、“清”四个字,这样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和维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双重效果。第二,教师要能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比如在黑板上的板书,难写的字要写大一些,一个笔画的行笔路线也需要标示出来。比如竖钩中的钩较为难写,教师应该标注出钩画的角度是锐角而不是直角,钩的特征是内方外圆,注意扭锋的运用。

四、反馈法

有学习任务就会有学习评价和反馈。由于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反馈的价值和作用。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反馈做得不是很好,也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学生的书法作品不受重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降低。无论硬笔还是软笔,都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区分和纠正,最好当面讲解,尤其是软笔书法,毛笔的中锋、藏锋、转锋、回锋等技法需要当场示范。教学反馈要有针对性,笔画的粗细长短俯仰向背呼应伸缩需要书写到位,不得有半点含糊。反馈要有启发性,汉字有如鲜活的人形,有它的平衡感、节奏感和韵律感。扶左字、携右字、两端字、三段字该怎么写,课堂上归纳不到的应该在教学反馈中讲清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反馈要有教育性,不要使用“优良中差”这样的等级去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可以使用眉批、评语等形式,尽量用比较活泼热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也可以奖励小奖品亦或是评定 “小小书法家”这样的荣誉称号。评价主体应该趋于多元化,可以同学互评、家长打分、教师点评、班级互评、学校抽查等。(指导老师:候宏堂)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书法学习范文第5篇

一、强化书法线条练习的重要性

书法艺术通过点画、结构、章法、笔法等技巧,凭籍着曲奇变化的线条,深邃幽雅的意韵和理念上的思考和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楷书和行草书也都有着自己相对的笔法要求,都需要老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恰恰都忽视这一方面的教学训练。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许多优秀的学生字结构写的很好,但字给观者的视觉感觉就是没有神采,归根到底就是线条的问题。线条的背后就是笔法的问题。线条是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以后提升的空间潜力也就越大。书法教学中,练习线条,必须遵循法度。书法是一种艺术,技艺不过关,则难以成为艺术。每一个动作细节都是有规矩的,要交代清楚,变化丰富,技术到位,由简入难,不断提升对线条的掌控和理解能力。

二、书法教学中要重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少儿书法的学习有别于成人书法学习。孩子天真、好动、约束力差等特点与这个时期生理心理特点相吻合。首先是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与练结合、练习与比赛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师生互评结合,穿插书法故事,作品展示等方式,在作品书写形式上,采用对联、斗方、扇面、中堂等各种书写形式,要让孩子在陶冶中感受学习书法的乐趣。而不是硬性规定与压抑式学习。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转换角色,轮流在讲台前给大家点评当堂书法课同学们的习作的做法。同学们在讲解中一是得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二是彼此真正地取长补短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在讲解中,老师根据情况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正。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书法的热情,活跃了书法课堂的氛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还专门加入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互补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硬笔书写的实用性不言而喻,软笔书法对于学生来讲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特长学习。所以硬笔书法的学习从实用的角度讲,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性,我让学生用钢笔临习古代优秀碑帖,一举两得,软硬笔书法都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避免了一味的单项书法练习的枯燥性。

三、强化孩子学习书法的意志品质培养

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少儿乃至成人学习书法都是至关重要的。书法学习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明显特点,就是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一切以古法为准则,不能随心而欲。这就要求学生要能耐住性子,注意力集中,不断的思考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我经常通过一些大赛,书写春联,自己写联装裱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把每次参赛都看成是培养他们自信心的一次机会。在教学中,一定要以激励学生为主,书法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用语是相当讲究的,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多表扬孩子,而不是挖苦孩子,老师和家长应成为孩子学习书法的共同助推器而不是灭火器。学生有了信心才会有动力,有了信心就会有激情。兴趣就会高涨。

学生竖立信心后,有的学生在书法初学阶段易于急燥,情绪不稳定。总想以快的速度去学习,结果事得其反,让学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害处。在书写过程中就要使学生抛除杂念,进入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全身心的投入到书写状态中。凝神观字、写字,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状态,这就是对书法学习状态的要求静心。心静才能凝神,凝神才能心手合一,书写出精到的点画。

做到静心的同时,还要保持精微的细心。细心主要体现在读贴、书写状态中。书法学习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要想练好并非易事。必须坚持一笔一画地比较、读贴、临写。书体风格的区别在于结字和用笔的变化,需要学生们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文华先生说:“在临摹和创作中有个问题:觉得自已临得不错,但是创作时总出不了作品。这是因为临摹是技法,还没有完全吃到肚子里。记的东西太少,创作时不够用的。”因此书法学习要讲究规律,考虑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书法学习通常是利用茶余饭后或是休闲时间,苦心修炼而持之以恒的枯燥过程。是需要学生不断积淀而成。在学习过程中要体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深刻内涵。从而苦下决心,在书法学习上达到一定的造诣。历史上的书法大家怀素、智永的学书故事无不给我们以启迪。同时,书法学习也可做为学生紧张学习的调节剂。书法本身是抒感的语言工具。例如:伟人无论是在紧张的战役运筹中还是日理万机的工作中,都会用书法来调节气氛,从中清除疲惫。他那气势磅礴的草书体现了伟人气壮山河的风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还能大大促进其它功课的学习效率。

四、要让学生对于书法学习不断提升认知深度和广度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国粹艺术,而今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学习首先是技法的学习,但决不是单单技法的学习。可以讲书法是和其他姊妹艺术密切相关的艺术,像文学、美术、音乐、舞蹈、设计等等都能找到书法的切合点。历代书法大家都是文学大家,像王羲之、坡、颜真卿等,近现代大家也都是文学底蕴丰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少儿从小学习书法也不能单单学习技法,在学习技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加强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学习,像养成学习古文学的习惯,看一些像古代的弟子规、千家诗等,要树立这种书法教学理念,多方面提升少儿文化素养。

书法学习范文第6篇

而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如果不想办法把书法课上出趣味,不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书法课,那么让学生学好书法是很难的。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能把书法学得津津有味,才能坚持不懈地去追求书法的大美意境,才能在学习成功后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

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书法课呢?根据个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上穿插书法家的故事,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小学生爱听故事好像就是他们的天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把故事安排在教学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发兴趣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生握笔的技巧时,我会给学生讲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喜欢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开始跟父亲大书法家王羲之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讲完,我告诉学生握笔其实不要像王献之那样用那么大的力量,但是拿稳笔是很重要的。这堂课下来,学生对握笔姿势的要求自然是记忆深刻。

二、用多媒体教书法,让学生喜欢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中自觉地应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直观化,把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化深难为通俗,使学生看得更为清晰、感受更为完整,易于理解字的形态、结构、比例,更便于记忆。学生在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不会减。

用多媒体可以把书法作品之美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对书法概念获得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外组织书法活动,让学生爱上书法课

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组织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开展“集字”和“竞赛”活动,觉得是两个有效的方法。

“集字”即收集书法字,这项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鉴赏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兴趣。另外,根据儿童自尊心强、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可有意引进“竞赛”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搞书法比赛和展览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东西人人向往、乐意接受。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书写启示和营养,来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老师带学生参观或让他们跟随父母参观名胜古迹,拍摄景点的书法碑刻、匾额、题字,还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商业广告牌、书法展览、节日里的喜庆对联,以及家中悬挂张贴的书法作品等等,并拿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欣赏中身心愉悦,感官得到陶冶,从中增长学生的见识和审美能力,感受书写和生活的息息相关。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的书写情感,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为将来有更高的书法造诣提供可能。

“竞赛”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极好办法,关键在于要勤搞,应该周周搞、月月搞,要有计划并落实,以此让学生的兴趣不断得到强化并保持。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室优秀作品展、校园优秀作品联展、出版小报等方式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通过这些方式把学校的小课堂和家庭与社会的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地让这些诱导因素都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书法和书写经验积累的一个“合力”,让学生把书写与生活看作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从中受益,便可开拓其一片广阔的书法学习天地。

四、设法让学生品尝书法学习的成果,让学生更加爱上书法课

书法学习范文第7篇

一、书法教学为何教

即书法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体现的是书法教育的价值观。《意见》中明确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

二、书法教学为谁教

即书法教学的主体是什么,这体现的是书法教育的师生观。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中小学生首先是个人,所以书法教育面对的是使学生成为人的教育。其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些学校、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追求获奖、追求加分,让学生几年如一日只练习一幅作品来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而书法的其他必备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这种做法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学生长远发展。书法教学为谁教,那就是一点,为了学生成为人而教,而且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展才是正途。

三、书法教学教什么

即书法教学的内容,这体现的是书法教育的课程观。从2000年参加工作从事书法教学以来,特别是在教科所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在让我反思。《意见》中明确指出书法教学的内容,诸如“双姿”的培训、书写能力的培养、书法章法的学习等。通过近期到不同学校的视导、听课,逐渐让我明晰了书法教学应教给学生的知识是什么,那就是教给学生共性知识。有了共性的知识,然后他们才会有个性的发挥。所谓共性知识即是基础性、规律性知识。其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学习书法的规律和方法,三是选择正统。什么是正统,正统就是历千百年来公认的基础性书体书家作品。楷书就是唐楷,草书应是张旭、怀素、《千字文》,隶书是《曹全碑》等等。这里包含有大量的书法基本元素,如完备的楷法、规范的草法、准确的隶法。只有将这些基础性知识掌握好,才能深入书法学习,也才会有蜕变、有个性的张扬。四是培养学生共性的书法学习观念。所以书法教学教什么,就是共性知识的传授。特别是中小学,共性教育应贯穿始终。

四、书法教学怎么教

这是书法教学的方法问题,即是书法教育的教学观。陶行知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传统的书法学习是师徒授受制,即是一个教师教授一个或者几个徒弟,手把手地灌输式;而班级授课制的建立,改变了传统书法教学模式,是教师同时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鉴于书法学科自身的特点,书法教学又不能脱离传统的一些教授方法。诸如博闻强记、教师示范,甚至到描红、摹写、背临、意临等传统方法的运用一个也不能割舍。除此,为适应大班的教学,可以采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小组学习等,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将传统方法和课改经验相结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能采用“灌输讲授启发讲授引导探究独立发现”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符号学习、操作学习、反思学习、观察学习……这些教法和学法的实践和运用,探索一条书法教学的新模式,将具有积极意义。

五、书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对綦江全县113所学校的书法教学问卷进行抽样分析,其中就困扰学校书法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统计,排在首位的是书法师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意见》都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而现状是:书法师资良莠不齐,部分学校让没有书法基础的教师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有些学校由于没有书法教师无法开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书法学科没有纳入国家的课程设置,二是没有专职书法教师编制,三是学校、教师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够。

书法学习范文第8篇

一、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稳步发展

在本学期开学初,重新组建了我校的书法兴趣小组,在五年级里以自愿报名的形式挑选了在书法方面有特长,字体美感较好的同学参加了书法社团,坚持每个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培训,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练习,以弥补学员因时间少而造成的训练量不够的不足。

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书写的方法

在书法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掌握“三个一”标准,即:眼睛看书要保持一尺距离,胸与桌沿要离一拳距离,手指尖离笔尖一寸距离。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如何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等书写要领。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在平时训练中严格按照标准督促学生。另外,还要求学生注意写字卫生,不随意丢纸屑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书法

为让学生能够临习名家书帖在,我搜集整理了大量图片,以名家真迹作为书法学习临习字帖,从入门开始,循序渐进。从最初的笔画入手,让学生先学习基本笔画的书写,再学习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一些较简单的常用汉字,最后根据学生掌握的书写水平,学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警句及古诗等。

四、开展各种书法活动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社团开展了多次的书法作品比赛,让一些优秀书法习作在社团中展示,起着带头调动作用。社团参加了学期社团作品展示,几名同学在我校庆元旦文艺汇演中还进行了现场展示。如八班的许鑫妍、六班的李洁、七班的周琼曼等同学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师生、家长的好评。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书法素质好、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习惯

五、书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务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首先,书法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兴趣小组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部分同学书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比较差,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在今后教学中,还得想一些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