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1篇

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梦怀长安古都,重走唐蕃古道,迎接文成公主回娘家暨佛祖十二岁等身像重现古长安”,一时的情真意切,首选的就是“拉萨二昭”。让我还是先说大昭寺吧……

该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在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后所在之寺,至今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初名“惹刹”。传说,在建寺之前,聪慧的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等方法,推出了整个地形,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大昭寺的地址。文成公主说,形似一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因而只能填湖建寺才能消除灾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在填湖的过程中,成群的彭波白山羊往来运输,是主要的驮畜。寺庙建成以后,为了纪念白山羊驮土的功绩,便称之为“惹刹”(即山羊驮土)。后来,金成公主将文成公主带到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藏语称觉卧佛)移入该寺,寺名遂改为“觉卧佛”(即释迦牟尼殿)。该寺以“大召”为名,意为在蒙古族固始汗掌握地方政权后,因为蒙语谓“庙”日“召”。至于以“昭”代“召”,更是后事了。

我们是在大昭寺的大殿里迎接文成公主回娘家暨佛祖十二岁等身像的,上百名活佛都为这两件无价之宝进行了开光和法事活动,所以停留时间长,我不由得反复观看了该寺的一物一件,古建风格,堪称汉、藏与尼泊尔建筑技术的合璧之作。大昭寺里珍贵文物荟萃,最著名的一件莫过于文成公主带到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这就是我们这次要迎接的十二岁等身佛像。再看寺内正中,仍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像,据寺院管理员介绍说,可能是13世纪时的作品……登虎寺庙顶上,俯瞰脚下,正门前方的石碑后,有一株枯萎的杨柳,传说是当年文成公主亲手栽植,世人称之为“唐柳”。

此时此刻,我想起人们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待到雪域春来时,唐柳泛绿又复生……

看完大昭寺,勿忘小昭寺。两寺相关联,涵盖不相同。

小昭寺,藏语称甲达惹木切拉康,甲达即“汉人的”,惹木切为“大院子”,昭者寺庙之意。小昭寺与大昭寺同期修建的,系文成公主自中原召来木工及雕塑匠修建而成。小昭寺早期建筑系仿汉唐格式,崇楼峻阁,金碧辉煌,雄浑精美,极为壮观。可惜的是王朝的变迁,几经火焚,大唐遗址荡然无存,现在的残存古址,是后来修建的,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上密院的修法之地和寺院。

建筑物面朝东方的小昭寺,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的缘由。走进寺庙,仍供奉着释迦牟尼、墨珠尔济、弥勒佛像。关于释迦牟尼像,即觉卧佛像,佛陀12岁时之身量像,为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系唐朝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入的。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唐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这位缔结汉藏人民团结和睦的友好使者在离开长安时,向唐太宗“请以释迦本尊与宝仓库之奁嫁”。“唐皇许之,造舆置觉卧释迦其上,使汉力士贾拉伽与鲁伽二人挽之”。当公主一行至拉萨北门惹木切原址时,车陷沙中,力士几经努力未能拉出,“乃即在觉卧像之四方,建立四柱,悬白帆帐而供养之”。后来公主在建小昭寺时,以供释尊。到了公元651年,松赞干布之孙13岁的芒松赞即位,听说唐朝要派重兵进藏,于652年遂将释迦牟尼像移至大昭寺,隐藏在明签南门内,并封堵门,画上妙音菩萨以作伪装。佛像藏于暗室60年,至公元712年金成公主来到后,才把这尊佛像迎至主殿供奉。释迦觉卧佛像移至大昭寺后,尼泊尔尺尊公主带进的另一尊释迦牟尼像搬至小昭寺内供养。这段曲折的故事,勾画出了公元7世纪中叶的一段拉萨社会风貌。

这正是――

走进“拉萨二昭”寺,一砖一瓦仔细看,

美丽公主数文成,十六进藏不回头。

花样年华咋度过?长在夜里思长安。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突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眼不见了;有时天色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抚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半夜里雷电交加,清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散发着一种湿润的芳香。就象一个任性的妻子或姑娘多变的情绪!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而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茫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现代气息的楼堂;说藏话的,夹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几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此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

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形成汉藏两族交流渗透的“倒淌河文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也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括爱情的桥梁。

地质学家是这样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这便是科学的论断。然而,不知为什么,这科学的断语总是被人忘记,远古的神话,令人向往,使它永远笼罩着一层神秘。好象是给人们的意愿寻找一个依据似的,在藏汉词典上有这么一个词条:倒淌河。这个藏文单词是没有倒淌的意思的,一个蹩脚的翻译尽可以把它译成“有文化的女人川”。有时直译一种语言是要犯错误的,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传神的。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活资源;拍摄生活;网络下载;微博;对话

网络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网络无处不有,孩子们如何明辨是非?—个问题摆在教师眼前,是“堵”还是“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尝试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课堂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语文。数码相机、QQ聊天、网络视频、开设微博也能成为教学的得力辅助手段,成为鲜活的生活资源。我尝试着利用它们,巧用它们,从而发现一些语文新教法。

一、拍摄生活,充实创设情境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现象,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好方法。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如果只是说一说、谈一谈,参与的学生总会是少数。如今,我校已是班班有电教设备、网络教室。如果用摄像机拍下活生生的镜头,就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激情。

对于城镇的学生来说,数码相机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一个班少说也有好几部,这就是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隐性资源,根据课堂需要,让他们同时拍下他们眼中的生活,把真实的生活引入课堂,就能创设契机,调动学生的生成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生成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指导学生完成《饭桌上的故事》这篇习作时,我就采用拍摄生活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课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些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班里有十位孩子家里有数码相机,他们的家庭境况也各有不同。于是,我秘密安排了四位同学拍摄自家饭桌图片,又安排了四位同学拍摄晚饭全程录像。课上,当孩子们对自家饭桌熟视无睹,无话可说时,我出示了这些珍贵的生活画面,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在他们兴奋地讲述之后,我只需提示他们作文的重点,确定主题,他们就兴冲冲地写下了这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其中佳作连连,有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你个小馋猫,今天有鸡汤,够你‘大吃一斤’了吧!”妈妈用手顶着我的脑门儿说。“鸡汤!”爸爸一听鸡汤,便如饿虎般跑下来。我也快奔上桌,说时迟,那时快,我先拿起勺子就舀了一大勺往嘴里送。顿时,舌头火辣辣的。“哇,烫死我啦!”我大叫着,把汤吐了一桌子。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爸爸妈妈看到这副情形,都哭笑不得。

二、网络下载,与文本直观对话法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者,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四年级第八单元有这样一组课文,四篇课文都是故事,有古代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古希腊神话故事,还有阿拉伯民间故事。虽然教学的重点只要求学生学会概括地讲故事,但是学生如果对故事背景不甚了解,他们就不会感动。

因此,网络下载的图片、文字资料就成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坚实桥梁。有了文成公主的塑像展示,学生就能理解文成公主在藏民心中的地位,那就好比衣食父母;有了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图,学生就能深刻感悟进藏之艰难,就能体会为什么会没有桥,也没有路。有了这些感悟,学生心中的文成公主形象就会更加高大,讲起故事来也会更加深情。同样,古希腊的生活视频、阿拉伯的历史背景也将学生带入文本,多元化的阅读教学也将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三、“微博”对话,课外延伸法

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可我发现,五年级的孩子上课发言的人很少,而且他们根据成绩的好坏自然地把一个班分成了几伙。

我想到了QQ聊天,想到了微博。于是,我开始准备:先通过课堂对话,商量讨论等各种方法,把70多人的一个班集体分成10个学习小组,并通过各种训练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学习团体。

一段时间后,我记录了这些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一些学生在交流中的困难。针对种种问题,我与班委会成员进行了商量,建了QQ群,并约定每周上网时间,把问题抛给成员,让他们在网上进行讨论,指派小组长做好记录。然后,我把聊天记录整理后做成课件,让全班的孩子们共享。

这样,课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需要灌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了。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有表达的欲望了,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也开始积极参与了,也敢于说话了。因为,他们在聊天时说的话被老师认可了,被同学认可了,自信找回来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同学的家里都具备上网的条件。我效仿报纸、网络上流行的方法,在班上开通纸上“微博”,开始是针对课堂提问、阅读、习作等问题,让没有上网条件的孩子把“微博”本带回家写上一两句或一两段。后来,当“微博”本上的内容得到老师的赞许后,有上网条件的孩子也愿意带“微博”本回家,因为家长们支持。再后来,我把“微博”本变成了习作练习本,变成了班级小小心事本,渐渐地,“微博”本成了交流的园地,成了妙语的集中地,语文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收效颇多。我也参与进去,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整理评价,做他们交流中的首席。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他们的个性在迅速地发展。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4篇

到炳灵寺――十万众佛高卧之地,无论走山路还是走水路,首先扑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高耸于天际间的奇峰石林。

从水路到炳灵寺是一路的诗情画意。自刘家峡大坝处入水前行不远,心里想着是在黄河上行船,却有东海泛扁舟的感觉,碧玉般澄净明澈的水面无风无浪,但那水面漫无边际,坐在船上的人觉着自己就是那船行处溅起的一粒水珠了。至汇入黄河的支流宁川河入口处,积石山从远处迎面而来――白云之下燃烧的山体映射于碧水间。山环水绕,山峦如削,丹霞映水,如烈焰升腾于大河之上。

从陆路至炳灵寺少了些诗意,却自有情趣。也是从刘家峡大坝出去,沿山路南上,从三塬爬上积石山,绕过王台村,过杨塔乡,再下到河畔北岸至炳灵寺。山路崎岖自有奇趣: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崖坡之上梯田状如弯月,层层叠叠地爬满一面又一面的山坡。车在山顶行驶,探身俯瞰,不知是月落人间还是梯田在银河之畔。牛羊缀于似有似无薄雾的悬崖间,一柱石笋立于云雾之中。更远处云雾间山影闪烁,但也能看出初唐释道世《法苑珠林》里描述的影子:“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只是少了“松柏映崖丹青饰岫”的景致。而近前,行车之旁就是看不见底的悬崖,关上车窗之后那目光还停留在远山云雾间。

峰影柱石: 俗世的亲切与温暖

车到黄河岸边的时候,一眼看到的便是黄河尽头的一壁石林。

黄河是从积石峡奔涌而出后再入炳灵峡的。出了炳灵峡,河床陡然开阔起来,浊浪汹涌的黄河水此时也已宁静无波,静影澄碧。如果是在天气晴好的黄昏,碧水中林立的群峰层峦叠嶂,红艳夺目,飞霞如流火般点燃了巍峨峻奇的峭岩,此时的炳灵湖宁静中光彩流溢。

河之南是一方绿洲,树影婆娑,河之东便是顶着水势而耸的一面石壁了。只这一面石壁,让黄河水温顺地折西南而流,再转东北而入刘家峡。而石壁之上,从东北向西南蜿蜒巍峨着竞秀争奇的石柱峰林,如刀剑林立于阵前,唐代名将李清称其为“天下第一奇观”;又如万笏朝天于京畿,被唐代大儒称为“实天上之灵奇,人间之绝色”。千万年来,无论历史烟云几多变幻,巍巍石林,俊奇恢弘,苍雄壮美,气象万千。

这些或是英雄、或是将相、或是文人们眼中的石林世界,在百姓眼中,这一面流火般的丹霞石林,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上天赐予他们的一个世俗世界。林立的峰柱,柱柱象形,峰峰写意。最西南一组与常年生活在山地的民众有关:“走向喜玛拉雅”――山坡是漫长的,两位登山者已经行至半山,再走几天,他们或许可以到达顶峰,而在那里可以看到无限的风光。“樵夫砍柴”――山是高险的,路是陡峻的,三两樵夫才至半山坡,而他们面前的山还高、还远,但从多少万年前,他们就开始了攀登,一步一步地,从没有退却。第二组是世俗生活,温暖而甜蜜:在“四口之家”中,高大的父亲给孩子们以伟岸的形象,左边的母亲抚抱着孩子。这或许是一个冬天,母亲只是默默地将身上所有的温暖给孩子。中间两个孩子整个冬天都依偎在父母亲身边,感受着父亲给予的幸福,并感染着天下人。而那一组“久别重逢”应该是一对情人或亲人。有人将其想象为薛平贵与王宝钏的重逢,身在西域的人们熟悉薛平贵,也曾经为身处寒窑一十八载的王宝钏泪水涟涟,期盼着这一对情人应该是薛平贵与王宝钏。也有人将他们想象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相逢。文成公主远嫁西域,从积石山走过,让文成公主与藏王相逢的形象在此驻留更是人们美好的想往。我更倾向于这对情人是文成公主与藏王,原因是我从赤色石林里读出了松赞干布风尘仆仆的期待,读出了文成公主的绵绵情意。再左行,便是“在母亲的怀抱中”了,孩子伏在母亲之腹须臾不离,母亲凝视孩子,洋溢着幸福。因为在黄河边,有人将此譬作“黄河母亲”,似更近情理。在“黄河母亲”之侧便是“沉睡的父亲”――一位辛苦劳作之后仰卧大地之上鼾声如雷的父亲。

丹霞赤壁之上一组关于家与爱情与亲情为主题的画面,距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地亲近。如果将其解读为其他寓意,也不是不可,但更多的人们更愿意将其进行世俗的解读。因为大自然便是人类生活的再现,人类能够从大自然中寻觅到生活的影子,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闪烁着神性光芒的大自然才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黄河之北是大寺沟。两座石柱群雄立沟口,昭示着此地的不凡。其东是簇拥一体的五块柱石,高10多米。角度不同,五块柱石呈现给人们变化不定的形象:站在黄河来水之处,是一副“望断天涯”的旅者;站在正西方仰观,见五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躬迎从黄河之水上驾舟而至的远方客人,谓之“五僧迎舟”;如果站在大寺沟向东南方向远眺,眼前的“五僧”转向变化为一峰奋力远行的骆驼。视野再开阔一些,五块柱石对面的山坡上高耸着三根柱石,刀削斧劈高约百米,如高耸的“佛身”,此时再将“五僧”与高耸的“佛身”联系起来欣赏,眼前看到的便是群僧拜佛了。

进入大寺沟,如举目四望耸立在东西两山之上的峰峦石柱呈现出万千的变化,雄奇险峻的群峰峰峰竞秀,嶙峋怪异的巨石柱柱争奇,大千世界的万类造化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或如横刀立马的将军,或如头顶钢盔的石油工人,或如仰天长吟的诗人,或如面壁而思的哲学家,或如耕作的农夫,或如赶着羊群的牧人。古老的神话、民间的传说、佛经里的故事,将山峰石林演绎得形象生动。也有青驼行于大漠,巨龙腾于长空,雄狮吼于山林,骏马腾于草原,而那只离群的羊儿则孤独地卧于山坡。

顺大寺沟一路走下去,山有多深,景亦有多奇,峰峰象形,石石成景。奇峰怪石成串相扣,遥相呼应,展现出一个气象万千的神奇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视物造型,旅行者惊叹浮想,随形赋名。此景此象,引古今人物叹为观止。

丹崖洞窟:佛国的庄严与崇高

石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而藏在石林间的炳灵寺石窟则是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

大禹导水,让黄河切开积石山,也切开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一条河将两座高原分开,生活在两座高原上的民众就有了两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两种生活境界。然而,那些生长在民众心底的精神,那些引领人生之路的信仰,岂是一条河流能够阻隔的。1600多年前,是谁秉持神灵之旨,让十万佛从遥远的西方走来,走过青藏高原,涉过黄河,高卧于积石山中?在岁月的风雨里,那些心怀虔诚之人,在其后各朝各代1000多年里相继开窟造像,至今有窟龛216个,造像8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各种类型的佛塔50多座,馆藏彩陶、铜像、唐卡、佛经等4000多件。十万大佛高卧于大寺沟中,这是何等辉煌的气象!

保存完整的169窟是西秦艺术珍品,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窟内十六国西秦时期的造像,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色。窟内造像大部分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造像的神采和意境至今依然生辉:西秦造像中有的佛像并排而坐,身姿挺拔,神情庄重;有的身姿健伟,匀称和谐,刚健中透出英武和智慧;有的佛像着轻薄透体的通肩大衣,使躯体的轮廓充分暴露,挺拔潇洒,刚劲有力,体现了人体的美感。窟旁高达27米的大坐佛,面带微笑,传说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随带的工匠雕塑而成,但似乎还延续和发展着西秦雕塑艺术风格。

除了泥塑作品之外,炳灵寺留传千古的雕塑艺术中石雕作品也引人入胜。除十六国时期通常出现的近似圆雕的佛祖、菩萨等形象外,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佛传或佛本生故事的大面积的浮雕。这些浮雕作品,一方面丰富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内容,另一方面装饰了窟龛的壁面,使北魏时期的窟龛更加庄严辉煌,艺术风格也由十六国时期的粗犷奔放转为细致入微。到了唐代,无论是石雕还是泥雕,都呈现出饱满富丽、热情奔放和充满活力的风格,从某种角度体现了一种意气风发和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尚。

除雕塑艺术,炳灵寺石窟中琳琅满目的壁画更具艺术魅力。炳灵寺石窟有近1000平方米壁画。这些壁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自十六国时期佛教兴盛以来,西北地区佛教艺术、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独特新颖的艺术感染力。在169窟,那些经历了1600余年风雨沧桑的壁画,仍保持着鲜艳如初的色泽。在北壁有一幅较大型的佛说法图,画面上的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双手曲臂上扬作说法状,头光及背光外有象征性的菩提树枝叶,莲台下绘圈状翻转的水波。佛两侧绘二菩萨拱手向佛侧立,右菩萨后上方又绘两身袒露上身的飞天,手持供物,飘带飞扬,身躯呈“U”字形迎佛飞舞。在西秦壁画中,无量寿佛背光上的一组伎乐天,手持上鼓、箜篌、阮咸、排箫、筝等乐器,生动形象。在一些小巧玲珑的佛龛中,还遗留着许多装饰画,其中以藻井最为精美,以华盖为中心,四边饰以植物纹、云纹、火焰、宝珠、垂幔等,变化巧妙,色泽艳丽。

赤壁丹崖:美妙的自然界映照佛教的奥义

炳灵寺色彩热烈的壁画、技法神奇的造像都高卧于积石山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赤壁丹崖之上。如果说那些高耸于积石群峰之上的峰形石象在世人的目光里呈现的是俗世的景象,那么丹崖之上洞窟之中的造形壁画展现的则是佛国的气象。只是几处峰影柱石、一壁丹崖洞窟,便能让人们感受俗世的亲切与温暖、领悟佛国的庄严与崇高。

有人说“石窟无处不丹霞”,也有人说“丹霞一片,石窟一壁”,将丹霞与石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专家在考察了丹霞地貌与佛教石窟之后得出结论:佛教石刻、石窟与丹霞地貌的地理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或者说丹崖赤壁是佛教石刻、石窟的最佳载体。

丹霞地貌是地质构造变化之后接受外营力剥蚀演化的结果。其岩性基础是 “红色陆相碎屑岩”,形态特色表现为“赤壁丹崖”,呈现出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壮丽景象。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从地貌形态和岩性等方面考虑,丹霞地貌是开凿石窟的首要选择。

在炳灵寺,丹霞地貌表现为丹崖赤壁,其色丹、壁陡、质坚、形奇的特征与佛教造像宣扬佛法无边的本意相符相融。丹霞地貌的色彩美、形态美、结构美、意境美内容与佛教的教义、佛境、崇拜有许多相似相容之处。丹霞地貌的自然美在佛教石刻、石窟中也常被借用来讴歌佛国的欢乐与美妙。另外,丹霞地貌垂直节理发育,往往形成高达数十米的悬崖峭壁,与崖壁前的河流沟壑组合,有利于突显佛像,营造庄严的佛教气氛。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于唐卡的起源,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教授提出的,认为唐卡起源于印度。其原形在印度叫做pata,是一种画在棉布面上的宗教画。这种绘画常常用在宗教仪式中,并且信教者也可以通过绘制它作为善业功德的积累。这种布画作为可以移动的神像被信徒供养着,因为当时佛教传人后,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用以崇拜,所以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产生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西方艺术史界普遍认为的唐卡起源于尼泊尔的纽瓦尔绘画.这种绘画的梵语也叫pata。绘制pata时总是使用棉布.而且用做绘画的棉布是根据画面尺寸为每幅画特别织造的。所有的纽瓦尔布画都是用树胶水彩画法完成的。直到18世纪后半叶纽瓦尔绘画才开始使用纸做依托材料。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只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见解,而实际上唐卡真正的渊源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历史上地区的灭佛运动,致使可以考证的文物几乎不存在了。所以要确证唐卡是起源于印度的或是起源于尼泊尔还是起源于其他地方,是非常困难了。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象,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塑白拉姆像时,将其作为圣物装藏在白拉姆像腹内。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出,唐卡在公元7世纪时期就已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出现。

二、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一)吐蕃时期

公元七世纪由于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尼泊尔赤尊公主成婚,大量的佛像、佛经也随着两位公主一起进入。对州据记载,大昭寺和桑耶寺就是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而建造的。其中的壁画、雕刻就是由尼泊尔和汉地画工合作完成。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该寺中心佛殿门楣的木雕就具有典型的尼泊尔风格,二楼回廊的法王自修室壁画,也被许多专家认定是吐蕃时期具有尼泊尔风格的壁画。[1]尽管这些雕刻和壁画与画在布上的唐卡在材质上有所不同,但也可据此了解到当时的唐卡绘画风格了。吐蕃时期的唐卡存世者极少.国内可见的唯有萨迦寺保存的“桑结东厦”(SaGsrgyashuGbCugs)唐卡.上面绘画有35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但要想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唐卡艺术风格,单凭一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们只能依靠同时期的敦煌艺术来找寻其传承关系和踪迹。敦煌地处西陲,南与藏区毗邻,唐代中期曾被吐蕃占领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且一度成为佛教中心。一些学者认为,榆林窟第25窟正壁《菩萨曼陀罗》为我们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带走的大量绘制于8-l1世纪的帛画中发现有数十幅属于吐蕃时期绘画风格的作品,其中如大英博物馆所藏《观音曼陀罗》、《如意轮观音》、《虚空藏菩萨》、《观音菩萨》等,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吐蕃时期的壁画粉本。而收藏于法国罗浮宫的一幅绘于8世纪中叶的《莲花部八尊曼陀罗》帛画,从其对称式的构图、本尊的排列、人物的服饰、造型、法器的描绘等都与唐卡的画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斯坦因对这批具有克什米尔、印度风格的帛画仔细研究后认为:“能清晰地看出不同风格对敦煌佛教绘画的不同影响很可能这一画风是从南面经直接传人敦煌的”。同样,敦煌艺术也影响着佛教艺术,吐蕃时期的唐卡和敦煌所藏粉本都会随着佛教和文化交流而被带到对方地域,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在石窟艺术和帛画.以及之后的佛寺壁画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

(二)宋元时期

公元836年朗达玛执政之后。反佛势力抬头。佛教在吐蕃全境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灭佛运动使佛教在销声匿迹达百年之久,直至公元10世纪东印度高僧阿底峡于1042年到阿里托林寺弘法传教。具记载曾有32位克什米尔艺术家随从大师来到阿里。无疑,这些艺术家对的佛教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传世唐卡来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数属于印度波罗一斯那风格,主尊占据画面中央很大位置,多呈正面,面相卵形或上宽下圆,鼻子修长,眼帘下垂,双眉修长而中间紧连,嘴角上翘;围绕主尊四周对称罗列的其他尊像占据面积很小,棋格式排列齐整,不留空白;主尊两侧往往侍立着较小的菩萨,呈“s”形,稍半侧身姿,半裸,身挂璎珞,穿短小裙裤,露出优美的姿体。忿怒相护法神身材短粗,面相虽凶恶,但绘制效果如同戴了一幅假面具,髭发很短,更像一顶装饰的冠。绘制技巧很娴熟,整体效果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分清它的层次轮廓,绘制手法质朴、单纯。设色种类较少,多以暖色的红、黄为主调,蓝、绿色配合点缀,画面协调、沉稳、厚重,而且金色的应用极少。13世纪到15世纪萨迦派掌握政教大权后.的唐卡绘画在原有尼泊尔风格的基础上已趋于成熟.先后形成了夏鲁、江孜、古格等样式并随着藏传佛教向东发展.对西夏、蒙古甚至中原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

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后,开始以拉萨为中心向周边及蒙古等地积极发展,壁画、唐卡的需求也相应大量增长。到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了“甘丹颇章”政教大权后,佛教艺术达到了鼎盛。有的大寺院里,唐卡的数量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幅。布达拉宫、德格八邦寺等,均藏有较珍贵的各类唐卡万余幅;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更庆寺等寺庙也藏有上千幅之多。这一时期不但有大量的民间画工参与绘制寺庙壁画、唐卡.而且很多僧人甚至高僧都参与绘制,以显示自己为精通“五明”者。在东部的康巴、中部的安多和西部的卫藏三大绘画区域及勉唐、钦则、噶玛嘎赤等代表性艺术流派先后形成。这些流派在原有的印度波罗风格基础上,主动向汉地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以及重彩花鸟、青绿山水的成就学习,吸收了汉地绘画作品中的审美追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各具特色,促进了唐卡艺术的蓬勃发展。唐卡艺术开始由原先印度、尼泊尔样式的古朴、庄重、色彩单纯、构图简练逐步向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复杂转变。

三、唐卡的绘制及意义

藏族是全民族信教的民族,为绘制一幅唐卡情愿倾其所有。因此,唐卡的绘制过程也就十分严肃和讲究。一幅唐卡绘制前,首先要请活佛占卦,并根据生辰八字算出应供奉的佛、菩萨名号。画师必须严格按照度量的要求严格规范准确进行绘制。除要求技艺娴熟外,还要求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如颂经,献供品,布施等。画师在绘制唐卡期间严禁烟、酒、肉、葱、蒜和女色,并要沐浴洁身。因为唐卡是信徒崇拜的圣物,绘制完成后需请高僧“装藏”即在佛像的额、喉、胸的背面写上“喳”、“啊”、“畔”的藏文或梵文明咒,再用彩缎装裱,最后颂经开光,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上面而产生“加持力”,至此,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另外,唐卡绘制用材也十分考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矿物颜料有金、银、玛瑙、珊瑚、朱砂、珍珠等,植物颜料有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所有颜料都要经过多次研磨、调胶并加入适量牛胆汁以防腐。有些画师还擅长用纯金颜料勾画,线条异常流畅美妙,并能使金色显出多层的素描效果和色度不同的冷暖关系,使画面金碧辉煌。总体而言,一幅唐卡的制作过程、形式构成、表现内容、色彩装饰理念、审美内涵,都恰到好处的构建为一座宗教意义上的庄重神圣、轻便活动的崇拜载体,是可流动的、具有与寺院建筑同等意义和精神寄托的对境。它不但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器,而且能将佛教经典中奥妙难解的哲理、教义、教轨.形象化、符号化、通俗化和世俗化。使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接受和理解教义,以实现更完美.更直观,也更为广泛的弘法效果。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6篇

四(2)班  刘银昌

 

新的学期开始,教学上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学期是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强化教学,为高年级阶段打好基础,现针对本班情况,作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2人。在上学期期末的教学质量检测中,班级成绩一般,平均分68.86分,良好率15.52%。及格率75.86%。差生虽然不多,但优秀者也较缺乏。大部分学生基础一般,学习较吃力,兴趣不足,难以取得优秀成绩。

本学期把阅读和写作作为重点,要求学生们多读书、多看书、多下笔,努力培养语感,积累素材,以训练促思维,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与其他科任老师协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各科成绩,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简析

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8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要求认识188个字,会写172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本册教材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其主要特点有: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筒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围绕目标设计训练过程,逐步提高要求。

2、以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

3、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有质量的提问,加强训练,以训练促思维,促语文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行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指导,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自学时间。

4、强化作文训练,尽心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优生、后进生提出符合他们学情的要求。

五、教学进度表

1至2周: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古诗词三首

3至4周:万年牢;将心比心;语文园地二;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5至6周: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夜莺的歌声

7至8周: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语文园地四

9周:复习、期中考试

10至11周: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语文园地五

12至13周: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语文园地六

14至15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16至17周:寓言两则;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语文园地八

18至20周:期末复习;考试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7篇

传统戏曲选修课

传统戏曲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由于人为因素致使传统戏曲观众断档,当代中青年,甚至不少老年观众都对传统戏曲有些陌生、隔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媒介传播迅捷直观,让青年人对纡徐宛转、缓慢抒情的传统戏曲很难提起兴趣。

然而,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负载着民族文化心理、道德价值体系绵延千年的“社会记忆”。将传统戏曲引入课堂,对传承民族文化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戏曲文化教育?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尝试在选修课上从以下视角导入教学。

一、从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切入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比如语言学习中丰富的词汇知识的掌握会促进阅读技能提高。学生在高中曾学过的相关知识会对大学时代的学习产生影响。关汉卿《窦娥冤》是学生的高中语文课文,虽然整出的关汉卿《窦娥冤》和话剧《关汉卿》让高考压力下的学生无暇细读,但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关汉卿》和《窦娥冤》,这恰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兴趣点。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故事情节介绍、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戏曲视频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解读作品,引导他们进入作品情境,在理解人物和故事的同时了解戏曲表演的程式。对有兴趣的学生留一份阅读关汉卿原著剧本的作业,课堂提问剧本与评剧表演的差异,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进行深层了解的兴趣。

二、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切入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时期,爱情是他们生活中的关键话题之一。如今,开放的时代环境已经让现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表现落落大方。与当今的情感表露直白的人们的爱情观相比,旧时代或是古时的爱情更增添了一些羞涩和悲伤感。当讲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堂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唱词的优美典雅,讲到二人楼台相会的忧伤,双双化蝶的浪漫,加上黄梅戏优美的唱腔,可以更深切地带给学生更美的心灵享受。

在这一基础上,有了学生容易听懂的戏剧铺垫,再适当加入昆曲,如《西厢记》《牡丹亭》等的讲解,学生会欣赏到另一种爱情美和戏曲美,使其从中受到陶冶,感受教化。

三、从学生易于理解的有教育和社会意义的话题切入

戏曲《秦香莲》的故事对现代信息汲取十分广泛和充足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剧目,包括社会上的很多人,在他们的观念里,“陈世美”是始乱终弃、忘恩负义男性的代名。而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在家庭婚姻问题上都强调自我,注重自我的独立和存在,更有不少有些成就的男性在外人看来是成功后才与原配妻子离婚,“负心汉”成了少数男性的新称,离异家庭致使很多心灵本就“孤单”的独生子女情感备受伤害。所以,可以选取类似这样有各种教育意义和具社会话题的曲目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意识到现代社会的某种情感问题,让他们明白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独立的重要性。因此,在讲课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女主人公秦香莲不该在被男主人公陈世美拒绝之后再坚持找其认亲,并着重分析过去社会旧传统道德对女性的思想约束,由此告诉学生,作为一个女性首先要经济独立,学会自我尊重、自立、自强;对于男生,要教育他们敢于独立守正,踏实做人,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四、从经典剧目讲解切入

现代社会经济富足之后的反思,让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检视古代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精神家园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今,传统经典被不断演绎,如传统剧目《赵氏孤儿》,在以前就有各剧种不同版本,如今又成为文艺的焦点。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就有两台《赵氏孤儿》话剧,河南新编豫剧《程婴救孤》,上海新编越剧《赵氏孤儿》,国家大剧院歌剧《赵氏孤儿》,国内共有5台舞台版本的赵氏孤儿故事演出。美籍华人陈士争在美国还推出了电影版和话剧版《赵氏孤儿》,其间陈凯歌的电影版《赵氏孤儿》又与观众见面。

是什么魅力让《赵氏孤儿》如此之热?从电影中的平凡小人物程婴谈起,插入传统戏曲程婴形象相关视频和点评,辅之相关史料及元代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的简介,配上相关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故事传播过程中渗透的文化内涵,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

五、从历史事件、人物切入

中学历史课本中,皇家为靖边采取的和亲政策,唐有文成公主进藏,还有比其更早、更具传奇色彩的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许多学生都对这些历史事件非常感兴趣。由此教师可以其为切入点,比如,讲解1962年尚小云版的京剧电影《昭君出塞》,讲到结尾,王昭君一步三回头地在依恋中向后台走去……1964年邵逸夫的黄梅戏电影《王昭君》的最后,王昭君纵身一跃跳入江水,电影在幽怨的琵琶声中结束……1980年话剧《王昭君》中,昭君和单于通过与匈奴内部敌人的一系列斗争,终于以昭君受封宁胡阏氏实现民族大团圆的结局。通过这些对比,向学生揭示王昭君已经作为文化符号的实质,让学生感受女主人公昭君在不同时代作为巾帼英雄的文化意义。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领略传统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程式化特点,形象地感受不同剧种的音乐、唱腔、服饰、表演的美,让多数学生对传统戏曲产生兴趣。同时,在课堂戏曲审美和文化阐释中激发学生对坚贞、孝顺、忠义、诚信、爱国等传统美德的思考,这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范文第8篇

在拉萨,受邀参加拉姆和土登的婚礼,俗话所说“沾喜气”,是件很神圣和荣幸的事。在婚礼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颇有特色的藏式婚礼,还听闻了新人从提亲到迎亲的整个过程,让我们对这古老的婚礼习俗能够衍生至今心生敬意。

提亲,是一种古老的婚俗习惯。可是对于一段爱情,结婚既是一种“结束”,又是一种“开始”。而提亲,就是开始的开始。标志着,这一路,我认定与你相伴。

拉姆说虽然她和土登是自由恋爱,但他们还是要遵照拉萨当地的婚俗,土登的父母找了“巴米”(意为媒人)到她家提亲。

于是在一个精心卜卦的吉日,巴米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哈达去到女方家,说明来意后,女方家若同意结亲就会收下礼物,反之就会拒绝。双方同意后,请人卜卦男女双方的生辰属相是否相合,预测婚后祸福吉凶。

提亲后,双方就会择吉日举行订婚礼。订婚礼藏语称为“隆羌冬”,意为喝求亲酒。订婚当日,男家要带上青稞酒和酥油茶,向女方父母敬献,同时要给女方家的每位成员赠送礼物,还要向女方母亲敬献一份“奴仁”(意为奶钱),以感谢母亲对女儿的养育之恩,土登便送给拉姆妈妈一块传统的邦典作为奶钱。

婚礼的时间经双方商量并由寺庙喇嘛卜卦择吉日而定,迎亲多在婚礼的前一天进行。按照卜卦的吉时,男家派出迎亲人员带着给新娘的全套衣饰及“达塔尔”(五色彩箭)等礼物去到女方家。过去礼物中还包括一匹打扮漂亮的怀有小马驹的白马,不过现在城市里已很少有了。

到达女方家后,女方家人即会向迎亲人员敬献“三口一杯”青稞酒,盛情款待迎亲人员。紧接着,女方家会举行送别仪式。这时新娘、伴娘、新娘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会并排就坐,接受迎亲人员敬献的哈达和亲朋好友的礼物,同时迎亲人员还要将“达塔尔”(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彩箭)插到新娘的背上,表示她从此就是有主之人。随后新娘会身着男家送来的全套衣饰,精心打扮,在伴娘的陪护下缓缓走出家门。

新娘出门时,会有一个叫“央固”的仪式,即迎亲人员在前面边走边挥动哈达高喊:招纳福祉哕,招纳福祉哕!而女方的家人则会站在自家屋顶上,用右手朝迎亲队伍走过的方向挥舞哈达喊道:留下福祉,留下福祉。因为在藏族百姓看来,姑娘出嫁会把家中的财运带走,为了留住财气,需要举行“央固”,意为招财引福。

过去迎亲一般都是骑马,走在最前面的人身穿白袍、骑白马,手举九宫八卦图案的唐卡。现在迎亲多用汽车,少了些许传统风情,增添了—分现代时尚感。

迎亲队伍到达男家时,男家已装饰一新,大门两侧分别放着一块黑石和一块白石,并为新娘准备下马垫,垫子里装着青稞、小麦和盐巴等,垫子上铺着五彩锦缎,上面用麦粒或面粉画着“卐”吉祥符号。新娘下马后要先绕象征吉祥神灵的白石一圈,接着要踢翻象征邪魔的黑石,然后才能被迎进家门入座。

整个迎亲仪式也就宣告完成。新娘一路来到新郎家,也意味着,生活之路将与他相伴相守共同走过。

拉姆的婚礼在拉萨市内的一个林卡举行。林卡里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环境清幽,是绝佳的婚礼场地。我和同事大概11点到达,只见林卡内已人来人往,露天和室内的桌子上都摆满了饮料、瓜子和糖果。客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喝啤酒打牌,那些穿着新藏装的女人们在人群中不断穿梭,忙着给客人倒酥油茶或甜茶,好不热闹。

大约12点,人群开始涌动,客人们纷纷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哈达,排着队朝一间房子走去。房间不大,正对大门的墙上悬挂着佛像,佛像的下方则供奉着象征吉祥和丰收的“切玛”。

拉姆和她的新郎土登,还有双方父母都盛装并排依次坐在大门的右侧,旁边还站立着几个盛装出席的“专职”祝福者,不停地唱着赞颂的藏歌,为新人祈福。这些唱赞歌的人,可以是主人家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从外面聘请的专业歌唱者。客人们就在祝福声中捧着哈达排着队,在房间里按顺时针方向慢慢走着,经过佛像,将礼金投进拐角处一个喜庆的红色小木箱里。之后就将哈达依次献给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的父母。不一会儿,六人就被洁白的哈达给包裹了,只露出幸福的笑脸和头上那精致的帽子。

就在那一夜,我拥有了一切。

拥有了信仰,拥有了轮回,

只为,那在佛前绽放的故瑰,

依旧保持往日的光泽。

婚礼最后,客人们会围成一个圈,一起煨桑齐唱祝福的歌曲,新郎新娘手捧切玛、青稞酒和糌粑走到客人们面前,请他们品尝,再抓一小撮糌粑,待人群要散去时,一齐撒向天空,祝福新人吉祥如意。而婚礼也就在这种寓意美好、喜庆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戴花帽戴巴珠,贴着你的温暖

藏式婚礼中,配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般以金花帽、巴珠、嘎乌、手镯等饰品为主,多为手工精心打造而成。帽子、礼服、鞋袜等也很讲究,贴心制作的这些衣物、饰品,多年以后,会成为记忆的—部分融入新人甜蜜的生活中。

金花帽

传统藏族婚礼中,新人及双方父母的穿着中帽子必不可少。不论婚礼是在夏天还是冬天举行,新郎及双方的父亲都要戴着称为“次仁金嘎”的金花帽,新娘及双方母亲戴的帽子称为“娘夏”。

两种帽子既相似又有区别。都是以优质氆氇做成帽胚,帽顶和帽筒上缝着织有各种美丽图案的金丝缎,边缘也以金线装饰缝制,都有四片帽翼,并镶缀皮毛。不同的是“次仁金嘎”的前后帽翼稍长,左右帽翼稍短,穿戴时要分别将一长一短的两片帽翼向里折进帽筒,显得英俊潇洒。“娘夏”的装饰相比“次仁金嘎”更加华丽,但帽筒比“次仁金嘎”要矮一些,另外四片帽翼同样长短,穿戴时四片帽翼都展放开来,显得美丽大方。

“次仁金嘎”是传统的藏式帽子,传说是文成公主进藏后,在布达拉宫的一次歌舞宴会上,看到西山上飘绕着云彩,非常美丽,于是灵感进发连夜设计制作了一顶帽子,这就是被称为“次仁金嘎”的金花帽。

开始这种金花帽都是男人戴的,后来女人也戴,并根据女性特点稍稍做了一些改动,就成了“娘夏”。这一风俗在而今的拉萨得以延续,仍然能在街头看到传统的帽子制作店铺。嘎乌

婚礼中,除了帽子,还有一些其他讲究。新郎土登和双方的父亲都会穿着崭新的传统藏袍,脚踏黑色的长筒皮靴,非常的豪放帅气。而新娘拉姆则穿上了拉萨最好的裁缝店定制的藏装,身前维系着如同彩虹一样美丽的邦典。

拉姆说妈妈亲手给她围上邦典的那一刻,面带微笑的嘴角带有一丝伤感,她知道那是因为自己要出嫁了,母亲心里舍不得。

拉姆手上戴着各种首饰,如手镯、项链、戒指、耳环等,都是黄金做成的,嵌有天珠、红珊瑚、绿松石或蜜蜡等宝物。她是家里最疼爱的女儿,几年前,母亲就开始为她准备这些嫁妆。佩戴的“嘎乌”,是藏族最典型的胸饰,是一种用金、银或铜为原料作成的盒状物,俗称护身盒(符)。其制作一般以金银錾花,表面以红珊瑚镶嵌。噶乌中放佛像、经书等,佩戴于胸前。

这只噶乌是由母亲传给她的,将来她也会像母亲一样传给自己的孩子。

巴珠

“巴珠”是藏族妇女非常别致的一种头饰,拉萨等地较为流行。“巴珠”和“邦典”一样是姑娘进入成人的一个标志。其用假发做成三个三角形的高耸发髻,每个发髻上镶嵌着用珍珠串连的玛瑙、珊瑚、蜜蜡等,非常华丽。

做一顶巴珠很不容易,做父母的常常要提前很长一段时间筹积资金,备齐珠宝及其他材料。过去巴珠有非常严格的等级限制,随着社会的进步,等级限制逐渐淡化,现在已成为藏族妇女的基本发饰,受到越来越多的藏族女士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