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寒山寺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多少洪钟大吕,为什么独有寒山寺的钟声如此撼人心魄?寒山寺的钟声敲过了多少春秋,为什么单单从张继听过以后才如此敲人心坎?有多少人听过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独有张继听的如此清晰认真?
我不知道一千二百年前深秋的一个晚上,枫桥镇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只知道那一天夜里有一位诗人彻夜未眠。早上,他将整夜所思一气呵成地刷写在墙上,于是便有了这传诵千古的《枫桥夜泊》。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诗人难以入睡呢?
一说是江南的优美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么,江南乃草长莺飞的美丽地方,白天正是赏景佳时,鞍马劳顿,人困马乏,为何要熬到深夜赏景吟诗?那么多的白日美景为何没留下只言片语的诗文,那么多好心情偏偏要用“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呢?另一说是殿试落榜,惆怅难以入睡。同乡都中了进士,独诗人未中,一人形单影只,长吁短叹,辗转反侧。传说诗人还到寒山寺内与方丈畅谈了一夜,启发良多,第二年(天宝十二年)又考中了进士。传说虽然优美,但是张继乃是襄阳人(一说为南阳人),考试未中以后不大可能长途跋涉到姑苏去散心。要知道在唐代,这要花费多长时间、多少银两啊?况且还要花大量时间备考参加第二年京试呀?另一说是诗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盐铁判官后,游历于斯,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故园沦陷,回首北望,心情沉重,久久难以入眠。那么,国乱正值用人用钱之际,你一个洪州财政官员不忙于国事,却从南昌跑到苏州干什么?
迷一样的张继没有留下多少可供考证的生平资料,任世人随意猜测。迷一样的寒山寺钟声自从被诗人捅破情感共鸣的这层纸之后,就越敲声音传的越悠远,再也无法止步停息了。据说连日本启蒙教育课本上都选有这首《枫桥夜泊》,每年来华听寒山寺钟声的游客数以万计。
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能让那么多的人驻足聆听寒山寺的钟声呢?又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寒山寺的钟声经久不衰呢?
记得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写到了钟声。小偷索比不是被警察驯服的,也不是被冷酷的监狱威慑住的,而是被教堂的钟声给感染教化的。悠扬的教堂钟声敲醒了索比未泯的良知,唤起了他重新作人的美好念头。钟声成了启迪人性良知的一把金钥匙,能打开你尘封的美好记忆,能点燃你蒙尘的智慧心灯,能唤醒你人性中未泯的真、善、美来。这是不是一种解释?
是谁敲响了姑苏的洪钟?传说是一位叫拾得的和尚。“拾得”,顾名思义是捡到拾到之意。这和尚原是一名弃婴,兵荒马乱地被抛在野外,在襁褓中啼哭不止。哭声引起了寒山寺院里一个老和尚的注意。寒山寺在张继以前名不见经传,门前冷落,香火稀少,自然生计艰难。出家人慈悲为怀,老和尚犹豫再三之后,还是选择节衣缩食,收留了他。因为是拾来之孩,所以赐法名“拾得”。拾得潜心修炼,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终于敲出了这惊世骇俗的钟声。也该是他功德圆满,深秋的一天夜晚,其他和尚都休息了,他如往常一样尽职尽责地敲起钟声。没想到这天的钟声分外响亮,直传到几十里外的枫桥,传到了一位夜不能寐的诗人耳中。于是,寒山寺便挤进了中国十大名寺之列,寒山寺的钟声遂经久不衰,直敲到今天,还将敲响千年。钟声从一位虔诚的僧人手中传出,富有神秘的震撼力,又传入了一名有缘人的耳中,传听之间成就了寒山寺钟声的威名。这种佛家功德因果缘分之说,是不是也算一种解释。
关键词:《枫桥夜泊》;张继;江村桥;枫桥;半夜钟
中图分类号:H319
唐代诗人张继,是唐代诗人中的及普通的一个诗人。诗作流传也不多,由于一首诗的缘故,张继享有极大的声誉,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我想把我对这首诗的点滴体会介绍给大家。
这首诗写的景物都很平常:一座桥,一条水经过诗人的题咏便成为流传古今的胜迹,也是我们想不到的。
一,张继此诗流传以后,到了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此诗:“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半夜不是大钟时。”欧阳修以为诗是好诗,但半夜三更,却不是打钟的时候,这不符合事实。他的引文,把“城外”说成“台下”,“夜半”说为“半夜”,不知是记忆之误,还是欧阳修所见为别的版本。对于这样一种说法,许多人都表示了异议。《王直方诗话》引于鹄诗:“定知别往宫中半,遥听维山半夜钟。”又有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复斋漫録》引皇甫冉诗:“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这些都是唐代不同的诗人写到不同的地方都有敲钟的习惯。其实,唐代还有许多诗人都写到了半夜钟。可能是张继也感觉到了这一习俗很特别,特地写入诗中。欧阳修作为一大诗人偶一发问,引来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来讨论。特别是南宋诗人宋觌专门写了一组诗,就叫《枫桥三绝》,其一云:二十年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依枕犹闻半夜钟。”则表明到南宋时寒山寺还有半夜打钟的习俗。
二,地名的改动,枫桥原来并不叫枫桥,而是叫做封桥。自从张继做了《枫桥夜泊》诗以后,于是世人改封桥为枫桥。至于张继为何改“封”为“枫”,可能不是因为有枫桥而这样做了,可能是枫字没有枫字有诗意啊什么的。但人们不管这些,由于《枫桥夜泊》的广泛流传,人们也就以讹传讹,不深究是封桥还是枫桥了。
三,关于枫桥夜泊的另一种解释。诗人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是孤寂愁苦的心情。首句“月落”点明时间是在夜半,在满天浓霜的深秋,漆黑寂静的夜晚,只能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次句写伴着不能入睡的诗人的是那死寂如坟丘的江村桥、枫桥和暗淡的渔火,三、四句写诗人愁绪万端,难以入睡,直到夜半寒山寺的钟声响了,仍然不能成眠,这首诗入选各种唐诗选本,但各种选本都把江枫解作“江边的枫树”。林庚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喻守真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金性尧先生《唐诗三百首新注》中认为:“江枫,江边的枫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新版《唐诗鉴赏辞典》周啸天先生为《枫桥夜泊》写得该诗的词条中的见解和金先生也一样。其中喻先生《详析》中把“霜满”、“江枫”注为隐指时令为秋也含有“江枫叶满之意”。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云:“这一夜的睡眠又无人作伴,只有江上的枫树和夜渔的火光和旅人相对。这一句本来并不难解只是把江枫和渔火拟人化”。其实,这是人们想当然理解的大误会。从诗题来看,《枫桥夜泊》明言“枫桥”,实则可以看出“江枫”之“枫”是指“枫桥”,并不是指枫树或枫叶。“月落乌啼霜满天”霜字已点明时令为秋,不必要再用“江枫”来点明时令为秋,可以知道到“江枫”二字是指寒山寺附近的“江村桥”和“枫桥”张继写这首诗时题目就叫做《枫桥夜泊》,枫桥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江村桥有没有呢?江村桥的始建代无从查考。但据寒山寺的创建年代(南北朝代天监年间)大略可以推知此桥不会比寒山寺晚的太多,至迟到隋代就应该存在,隋炀帝开运河是人所共知的有河就应该有桥,江村桥正对寒山寺,若无桥僧人和道士、善男和信女来往一定不便。故张继写这首诗时江村桥是应该存在的。寒山寺里有张继诗碑,碑侧有陈夔龙识语说:“------中关纪闻载此诗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足可依据。”可是“江”乃江村桥无疑“江桥”并不是江边的枫树,而是江桥和枫桥的合称。
【片段一】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词也写得相当不错。请看其中的两句。(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第一次看到就读得不错。什么是“无眠”?
生:睡不着,失眠。
生:难以入睡。或者说是因为思想上的一种愁而睡不着。
师:什么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钟声。
师: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钟声。
(出示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为了听钟声,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多少个月?
生:120个月。
师:多少天?
生:3650天。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盼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出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每次听到钟声都想起了谁?
生:张继。
师:几度就是——
生:每次。
师:为什么几度经过忆张继呢?
(出示元代顾瑛的《泊阎门》: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风钟声搅客眠。宋代陆游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七年前陆游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
生:陆游到了枫桥寺,听到的是钟声。
师:七年可以变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吗?
师:把十年换上去,读——(生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还可以换吗?百年、千年?(生把“七年”换成“百年”“千年”读)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却是——
生:钟声。
师:所以在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在王士祯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张继是谁?
师:是呀,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的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这些都跟一个人、一首诗有关。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王崧舟首先让学生欣赏与寒山寺钟声有关的现代歌词,引发对《枫桥夜泊》背景的联想和想象,接着引入一首首经典诗文,激发学生对寒山寺、对钟声的好奇。于是乎,是什么让这些文人墨客对它们有如此的情怀,为什么千年不变的钟声会如此吸引大家……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在王崧舟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的导引下,一缕淡淡的客愁被轻轻地敲打了出来,弥漫了课堂,弥漫了心灵,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片段二】
师:读诗文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体会它们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请选择一个词形容自己读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
(生分别说出:深情、舒服、忧愁、凄苦……)
师:钟声给人什么感觉?
生:悲伤。
师:把感觉带进去再读。(生读)
师: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和《绝句》会忧愁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读出的是凄苦、悲伤呢?不着急,静静读此诗,可以看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更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看看诗中哪些字词给你这种感觉?
(生圈画、批注)
师:这个晚上,诗人在睡觉,诗人睡着了吗?诗中哪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根本睡不着?
生:愁眠。
师:把它圈出来,反复读读。“愁眠”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近义词。
(生相继说出:失眠、无眠、难眠)
师:这愁眠之人是谁?
生:张继。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无法入眠的他看到了些什么?我们按诗的顺序一件一件说出来。
生:月落。
师:月亮全部下去后,江面会是什么景象?
生:漆黑而幽暗。
师:诗人看到天地幽暗,心情更加——
(生相继说出:沉重、忧愁、悲伤……)
师:因为愁眠还看到了什么?
生:江枫——秋天的枫树,树叶是火红的,树枝是枯萎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
师:怎样的渔火?
生:淡淡的、忽暗忽明。
师:诗人的心情该是——
生:特别忧愁,不一般的忧愁。
师:因为愁眠,他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在哪?
生: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什么时候?
生:半夜。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还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那是怎样的乌啼?
生:孤独、凄惨。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感受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霜应该在大地,所以李白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张继感觉出了问题或出错了吗?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与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感觉。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
师:此时张继最渴望跟谁在一起?
生:家人、妻子、朋友。
师:有人相伴吗?
生:没有。
师:无情之对、无亲之对。能不愁吗?
师:《枫桥夜泊》在张继笔下流淌着,请听。(配乐,师范读、生读)
师:突然,听——(播放视频)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来了,透过秋霜,穿过江枫,划过水面来了,这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些什么?拿起笔,展开想象,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一写。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呢?
(生练笔)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那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我钟声为你做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该有的愁,心静自然凉。
……
师: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2004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在苏州呆了整整4天。4天时间,呆在一个城市,按理,可以将这个城市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致,访个遍走个尽。可惜4天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地方呆着,一是宾馆,二是学校。我是带着“使命”去的。学校老师到苏州赛课,我陪同服务。当天下午一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赛课的准备之中。第二天观摩其他老师赛课,收集赛课信息。第三天下午赛课,与其他选手交流。第四天颁奖、闭幕结束已经接近中午12点。从学校到苏州之前就已经将往返机票定好,留给我们的时间就只有一个下午。
想去的地方很多。周庄、寒山寺、拙政园都是不错的选择。周庄太远,半天时间无异是对周庄的亵渎;体验张继“夜半钟声听客船”的美妙意境须在晚上,时间不允;看看苏州园林倒是最好的选择。
对苏州的向往,最早源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不看园林,等于没到苏州。吃罢午饭,我们就直奔拙政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主要就是以拙政园为模本写成的,看苏州园林,拙政园是首选。
拙政园,一个私家园林,实在太大了,太奢华了,太个性了。最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园林建筑构思的精妙。在东园和西园之间,时时会见到中间镶嵌有雕花镂窗的长廊或回廊,将两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走在两园里,若想将整个园子纳入视野之中一网打尽而不得,但一个个镂窗却又有意无意地将园子里的美妙景致时不时送入你的眼中,真有点欲看不得,不看不能的诱人韵味。在园子的中轴线上,园外几里地建有一座塔,在园中游着游着,不经意抬头一看,哇!园中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座塔来,令人惊喜不已。这样的借景手法在拙政园中时时可以鉴赏到。为了让园子一年四季季季有生气,天天有花香,西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修建了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春看牡丹,夏赏绿荷,秋采金菊,冬闻梅香,是别有一番风味。“见山楼”更妙,它建造在假山旁,水中央,虽说是楼,却偏偏楼上楼下不相通。从下面平地进去,像上了船;从上面山路进去,像登了山。推开窗户,四面眺望,远山近水尽在眼底,心胸格外开阔。
两个小时倍觉短暂,带着一种深深的震撼离开拙政园,带着与苏州这座旅游城市真正只有两个小时的亲密接触的遗憾结束了第一次苏州之行。
再见苏州,是在2008年的7月。
跟随“江南夏令营”“跟着课本游江南”,7月13日上午乘车感受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奇伟壮观,傍晚抵达苏州。14日,计划游览“枫桥夜泊景区”和“狮子林”,正和我意。
怀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亲切和诗意,14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枫桥景区。
对我而言,枫桥景区的一切喧嚣、铺张和虚张声势,枫桥、江村桥、寒山寺的钟声,都成了张继的背景。我只想亲临当年张继“月落乌啼”时失眠的那条河,那只船,那束渔火,去体味他的落魄、失意、孤独、无奈,去感觉他是如何吟出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的。
脚下少有流连,跨过短短的听钟桥,一个平台旁看似码头却不是码头的水边,随意躺着一叶扁舟,那水似清似浊,不甚宽阔。如果不是平台上斜躺着的那幅雕塑明明白白用文字标着“张继”二字,我根本不敢相信这个地方就是《枫桥夜泊》的出生之地;我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是我心中翘望的枫桥?
“江南”是多么迷人的字眼儿 , 江南,如果,她是一名女子的话,那将是戴望舒《雨巷》中的女子,因为,江南总是烟雨弥漫着,烟雨朦胧着,烟雨空蒙着。 她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她将是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芬芳,丁香一样的惆怅的姑娘。
我这是第几次去江南,已经记不清了。
一、上海摩登女郎
上海,我是第二次去了。上海乃是江南女族中的一个女子,那她将是摩登女郎。那个新潮;那个时尚;那个靓丽无以言表。让你羡慕她,让你崇拜她,让你喜爱她。可她如此盛气凌人,让你不敢接近她。
白日里,细雨蒙蒙的黄浦江,如若披上一层薄薄的细沙。朦胧着,神秘着,娇羞着。微风拂过,细浪层层,波光粼粼。闪烁着,妩媚着,靓丽着,彰显着。细微的水声,如若与你窃窃私语。诱惑着,迷人着。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使你兴奋着,冲动着。好想,好想大着胆子走近她,掀开那薄薄的细沙,看看她的尊荣,与她耳鬓厮磨。但是,你还是不敢走近她,因为你怕她认为你过于浅薄。
夜幕下的上海,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万家灯火一片辉煌。这醉人的美,这迷人的璀璨。坐着游船游览在黄浦江上,看那粼粼波光的水面灯光闪烁,岸上的高楼林立倒影映入江中,栩栩如生,荡漾鲜艳,美丽非常。沸腾了一天的黄浦江的岸边,到来晚上,静悄悄的,这份静谧,这份幽静。显得夜弥足珍贵。如同,忙碌一天的摩登女郎,到了晚上披着及腰的长发,对镜卸妆。是那么的深沉,是那么的恬静,是那么的悠闲,是那么的美丽。上海这摩登女郎,无论是在日光下,还是在月光下都是那么的美丽异常。
二、寻梦 ——西湖
“西湖最美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的西湖有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有多少美丽的风景。西湖如若是江南女族中的一位女子的话,那将是一位即貌美如花,又多愁善感的,忧郁的,多情的女子。
当我们满怀深情,看到断桥的时候,它已经是钢筋水泥铸造的,没有看见断的痕迹,那是冬季残雪的时候,远远看桥似断非断,正巧是个风和日丽的明媚夏季天气。但是,许仙白娘子的借伞定情的故事却还是历历在目,长长的断桥如若美女你氤氲的一缕柔情,使多少人吟唱这千年等一回的千古柔情,寻梦这千古良缘。
看那柳浪闻莺,长长的堤岸,长长的柳林,垂下层层的柳条丝绦,绿绿的,柔柔的,软软的,伸延在水中。微风拂来婀娜摇曳。如若你的长长秀发,飘逸着,美丽着。不时的传来,悦耳的鸟鸣莺啼,如若你动听的,清脆的歌喉。看着你油油亮亮的秀发,听着你动听的歌喉。如此的迷人,如此情醉,不枉我迢迢万里寻梦你——西湖。
看那曲苑风荷,满塘荷叶满塘花,一脸娇容一脸霞。西湖——美女,这满塘的荷花,如若你的脸,荷花之所以如此靓丽,如此娇羞,那是你的美,你的靓。荷花荡漾的缕缕芬芳,那个清新,那个清香,那个沁人肺腑呀!如若是你的气息。你娇面粉腮,你的脉脉含情,你的芳香气息。是那么的娇羞迷人。不枉我迢迢万里寻梦你——西湖。
看那苏堤春晓,长长的苏堤,娇娇的柔柳丝带,飘逸在堤岸与水之间。鸟语清音婉转脆鸣,“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湖水潋滟,湖静如镜,桥映湖水,两相成趣。湖光堤美如诗如画,好美的苏堤,不枉我迢迢万里寻梦你——西湖
......
烟雨江南,西湖常常是烟雨蒙蒙,细雨霏霏。那不是烟雨,那是美人的相思泪。是白娘子、苏小小、祝英台的相思泪。
三、姑苏—文静的女子
苏州园林无论是拙政园,还是留园,都是那么幽静,那么优雅,那么清新。如若文雅的女子。静静的荷塘、静静的亭台、静静的曲廊、静静的厅堂、静静的假山…..都是那么的文静,都是那么清幽,都是那么赏心悦目。细雨蒙蒙,绿柳含烟,荷花擎珠吐艳。是那么的朦胧;是那么诗意;那么温文尔雅,淑女一般,让人不愿离去,总想静静守候在她的身边。
坐船畅游苏州的河,聆听那柔美动听的吴侬软语的评弹。欣赏那水波涟漪的苏州河的美景,欣赏那苏州的一多、二古、 三秀、四趣的苏州桥。姑苏,你如若大家闺秀,技艺超群,悠闲典雅。有多少文人雅士,写尽你的风月柔情。美哉!姑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写的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编入了小学课本。因此,使全国人们都知道了寒山寺。今天我心里默念着这首诗,过了铁铃关,沿着枫桥一路走来,轻轻的推开了寒山寺虚掩着的门扉。寒山寺如若,江南之淑女,端庄大气,优雅而含蓄,曲径通幽。多少代文人雅士,书写的枫桥夜泊的诗,有刻在石碑上的,也有写在宣纸上的,装饰一排诗廊,她们都各自流淌着文采,流淌着潇洒,流淌着豪放,流淌着文雅,流淌着儒气。更使寒山寺具有诗意,具有内涵。
那么,这座佛塔缘何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呢?这固然与其气势磅礴雄浑,又是玄奘译经之地有关,更重要原因还在于它记载了唐朝新科进士放榜时的盛况,见证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兴盛。科举制度,使唐政权的大门向民间开放。虽然只是窄窄的一条缝隙,但却让处于社会下层的士人有了用武之地,而唐王朝也因此扩大了统治基础。
隋唐开科举取士之先河,科举。即分科考选人才。唐朝科举主要是常举,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和明算(算学科)等科目。武则天时还增加了武举和殿试。殿试即由皇帝在殿上亲自考选士人。在众多科目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重视,尤其是进士科,到后来一枝独秀,几乎成了科举的代名词。在唐朝,进士及第者(经吏部“试选”通过后),往往得以平步青云,晋升为朝廷显贵,自然更使得士人趋之若鹜。据统计,唐朝369名宰相中,有百分之八十是进士出身。若是士人一旦蟾宫折桂,其扬眉吐气、欣喜得意之情是难以掩饰的。
有诗为证: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第后》)
[注]①龌龊:指处境的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意指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和“放达”义近。
孟郊(751―814),中唐诗人,字东野,浙江武康人。他家境贫寒,多次赴京应试,皆落榜而归。从浙江武康到长安。有几千里之遥。可以想见诗人往返于两地。要遭受多少凄风冷雨,饱受多少艰难困苦。现在(诗人现已46岁)居然金榜题名了,诗人满怀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过去的穷困潦倒和局促不安不值得一提了,如今蟾宫折桂,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里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在春风中,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一日之间和同榜的进士们将长安花看尽。孟郊的这种真切感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新进士们的心态。
诗一开篇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诗人多次进京赶考,皆无功而返,这次居然高中进士,颇出意料。诗人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解脱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一片光明坦荡,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按唐制,进士考试每年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的春天。此时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杏花盛开,晴空万里。大唐皇帝要亲自在长安东南隅的风景胜地曲江池赐宴。之后新科进士要到慈恩寺塔题名留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大会”和“雁塔题名”。长安城真是万人空巷,百姓都汇聚于此来一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此时诗人身为其中一员,其心花怒放、春风得意之情,自然要喜形于色。因人山人海,诗人于长安道上策马奔驰,一日之内要将长安花看尽,似乎不妥,然而,联想一下诗人此时惬意、超爽之心情,这样的夸张自然在情理之中了。此外,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
在唐朝,进士科极为难考,每年各地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者常有上千人之多,得中者却不过二三十人。当时有谚语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进士远比明经难考,30岁考中明经已经算老的了,50岁考中进士却还算是年轻的呢!难怪白居易29岁中进士时,还得意地吟道“十七人中最少年”。
然而,有金榜题名者,必定就有名落孙山者。张继、黄巢等人就曾有过如此坎坷的经历,两人的诗作《枫桥夜泊》和《》就是落第之后的心声。现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来阐述其落榜后的失望、落寞、愁苦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可见,此诗当作于753年之前。《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半夜时分),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清廖的景色,让这位落第的异乡客子,不仅没有缓解愁苦,却更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愁绪和落寞,整诗意境清幽深远。
“月落乌啼霜满天”写了三种紧密相关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时分,月亮已悄悄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栖息树上的乌鸦因月落时分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寒意不时地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泊舟江面的诗人敏锐地感到身外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霜满天”并不符合自然景观实际,却是诗人真切的感受。诗的起句就为全篇定下了幽寂、清冷的调子,这和诗人失落、愁闷的情绪不无瓜葛。
“江枫渔火对愁眠”仍接着描绘“抵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枫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在周遭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令人遐想。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客子。“愁眠”当指怀着愁苦躺在船上的诗人。这落第的孤孑客子,伴着船外幽清、寂寥的夜色(霜夜江枫渔火的清冷景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叫他怎能不郁郁满怀?此时的情与此时的景,已融为一体。
相比诗前半篇布景密度之大(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后半篇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夜半时分,人的听觉对外界事物景象的感受已升居为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人的印象自然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出了夜的深永和清廖,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愁苦、落寞、不得志的郁郁情怀),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至此,前文所提到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都是为这夜半钟声的到来作铺垫,只有它才能将此诗的神韵传达出来。
寒山寺,中国佛教寺院,在苏州市西枫桥镇。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朝寒山、拾得两僧曾居此,遂改今名。今寺为清末重建。寒山寺悠扬的钟声。不仅给《枫桥夜泊》增添了历史感,还让诗人郁结的愁绪穿透历史重重的迷雾,来到了我们周遭,引人共鸣。张继“诗体清迥”“比兴深矣”(高仲武语),确是中肯之语。
孟郊登第后的春风得意,张继落榜后的愁苦落寞,还是反映出了唐代士人科考后的普遍心态。然而,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特例,但那毕竟不具代表性。唐昭宗龙纪年间进士韩(844-923)的登第诗这样写道:清寒着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日旧滋味,漫垂鞭袖过街西。
我轻轻地叩问人生,怀着几分迷茫。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挫折时的无奈,有重创后的失落,成功者说:“挫折与重创之后方可见到真正的成功,就像雷雨之后见到最美丽的彩虹一样!”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不是每个雷雨后都会见彩虹,同时这是一个精神上的安慰,因为雷雨过后必然会有阳光。
我们得学会说谎,或许你会觉得这是自欺欺人,心灵会受到良心的责备。但请记住,这是善意的谎言,正因为有了这些谎言,正因为我们不能自由决定生命的变幻,所以我们引入谎言的河流去冲洗自己变幻莫测的生命。于是,寻常的生命便有了深邃的美丽,我领悟了生命中非凡的含义,那就是谎言的,使我们挫折后奋起,重创后屹立。
我轻轻地叩问历史,怀着几分敬畏,在历史的进程中,谎言是不可缺少的,古时的状元是读书人的目标,然而有的人考了几十年还是一无所获,他们每次落第都会给自己撒一个永远不变的谎:“今年我的火候未到,明年肯定是我大显身手之时……”可想而知,古时的人们都会用善意的谎言来促使自己前进,更何况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呢?
谎言是美丽的,有了这些善意的谎言,落第的才子也更加努力,最终走向成功。正如依偎在寒山寺脚下的落第才子张继一样,面对落第,信口吟诵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流传千古的诗篇,给历史增添了美丽,给诗的百花园里增加了一缕独特的芳香。
谎言包含着苦痛,谎言也孕育着美丽。因为浸润了汗水和哀愁,这美丽便更多了几分慑人的魅力。既然谎言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该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它,用自己的智慧驾驭它,将谎言带给我们的痛楚化做舒筋活血的良药,用谎言的丝带编织成庄严夺目的彩虹,彰显我们人微言轻万物之灵的理智与笑对坎坷的从容。
考中的人,姓名被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是,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罢了。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那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允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吧!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啃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上。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他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干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抗拒他;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那月亮被它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鬓角、在眉梢,他感觉森然生凉,那阴阴的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晚秋的霜花,来点缀他惨淡的少年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还是钓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浪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不也是一种幸福吗?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在工作,只有他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是深夜的奇怪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背景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就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把其余28个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28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呼之欲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