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天的现代诗

秋天的现代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秋天的现代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西方来自亚里士多德临摹仿说的影响,而过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包括英美人在内的西方人的诗歌意象常常注重个体精神,个体创新,他们的诗歌意象不稳定,个性化比较强。与中国人不同,西方人,注重个体的创新,冒险,打破传统,言前人所未言,这才有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的崛起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人物庞德是这场意象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和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庞德借用东西文化,通晓古今中外,使用翻译的手法再创造中国古典,最终成为意象派诗歌的大师,写出了《在地铁里》这首意象诗歌的经典诗作:忽明忽暗熙攘人群里的面庞/阴湿的树枝上面的几片花瓣。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他创办的《诗刊》成了意象诗歌开始的标志,他的《诗章》也同样被视为意象派纲领。主张诗应该描绘“意象”,“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体”。发轫于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在60年代的美国发展成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或称“深度意象派”或者后现代派,渐渐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诗歌运动。他们的意象已经远远超出了意象派的误区,从表层事物的关联,转向了深层次的意象。

詹姆斯,莱特的《春之意象》是深层意象的典型代表作:两个运动员/正跳舞在风的教堂里/一只蝴蝶/飞落在你绿色话声的枝条上//几匹羚羊熟睡在月亮的灰烬。正如布莱曾说的,“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意象:两个运动员,一只蝴蝶和几匹小羚羊从深层潜意识中跳出来。与诗人的主观感觉密不可分,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感受。读者惟有透过表面荒谬或不相干的联系,才能把握深层意象诗的精髓。诗人张振民出生于60年代末期,在诗的田地里已辛勤耕耘20多年。他的诗歌里有第三代诗人呼吁的个体意识,又有英美诗歌的渗透,还有民族本土精神。因此读他的现代诗可以领略不同于传统表达形式的意象,无不含着外国诗歌的影响。诗人张振民在《新诗集的黑夜比你长》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突破了传统诗歌不重视“象”的局域,突出了“象”的作用。用诗人特有的联想和独特的情感填满了意和象的沟壑,在他的诗作里“意”和“象”浑然一体。

从《一粒芝麻》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驾驭深层意识的能力:一粒芝麻从田间穿过/途经我身旁/多香啊/小南风突然卧倒/鸽子与麻雀的欢跃/眼睛的光亮与麻雀的嘈闹/搅在一起/把秋天闪在了山崖/太阳的光线披散开来/我低低的喘息/像芝麻就要起飞/瓦蓝天空的窗口向西/此时我与二两秋波的距离/仅仅相隔一层香气/这香气在穹窿之下/多像一粒芝麻溢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

诗人透过一粒芝麻感悟人生的意义,春华秋实的价值。把一系列意象罗列在一起,对深层意识的挖掘诗人用一粒芝麻和香气让人联想到收获和秋天,小南风和鸽子与麻雀给人收获的时动态的喜悦。第三节里太阳的光线告诉我们已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和就要被加工的芝麻。最后两节里蕴含着自然界规律的秋天描写成了二两秋波,散发着田园生活的收获浓缩成了一层香气,和一粒小小芝麻所蕴含的生命的意义巧妙地凝结在一起。

90年代的诗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风格比较轻快,没有逼真的描绘,从主观意识出发,运用象征、暗示、类比等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地概括。《汜住那座山》是一首咏秋诗,诗人使用形象的语言,再现客观景物和浮现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的真情。中国诗歌的传统就是重情,触景生情,主张情的抒发。在这首诗里,诗人先渲染秋天的气氛:那座山上的秋天/该红的果实红了/到山上看看吧/山上的空气香得浓缩成一团/有几颗青果躲在树叶后面/闪着春天的媚眼/。通过视觉意象效果渲染果实红了,之后是嗅觉意象效果描绘秋天香得浓重。接着诗人近观,用秋天的漫山红色的果实中几粒别致的青果意象营造了一个秋天的美丽的图画。红果、青果、春天的眉眼、一团香气等崭新的现代意象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眉眼似乎还有一些纠缠/不肯离开/殊不知/果树对叶子的眷恋已层林尽染。诗人接着用红色表达果树对绿叶的一往情深,而相比之下青果、春天的眉眼比不起红色之恋的沉重。诗人并未停留于此,不满足于实景再现和不止步在青果、红果等的类比,而是充满西方诗歌批评理论中的预见性和哲理性,深化诗人对秋之迷恋:记住那座山/在树前/我的心已漫山红遍。詹姆斯・莱特璇于《开始》,月亮把一两根羽毛掉落到田野里。/黑麦在倾听。/别动。/现在。/它们在那里,月亮的孩子,在尝试/它们的翅膀。/在树木之间,一个纤细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面庞的影子,现在她步入空中,现在她彻底/消失,在空气中。/我独自站在一棵老树下,我不敢呼吸/不敢移动。/我倾听。/麦子斜靠着它的黑暗,/我斜靠着我自己的。意象月亮、羽毛、黑麦、月亮的孩子、翅膀、纤细的女子、麦子和黑暗等相继出现,叠加,思维在跳跃,比喻在转换营造了一幅浪漫的夜景图画。

意象的形成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诗人都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时代的责任,“社会责任是诗人的自然属性”。意象的形成也是诗人自我情感表达的结果。任何诗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社会责任的肩负者,文化的承传者。现代诗歌突破困境和提升思想的捷径就是根基于和传统文化之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诗歌不是语言的框架,不是词语的游戏,是时代的脉搏,文化的凝结,社会的缩影。诗人一反朦胧诗的浪漫主义诗风传统和浮夸的气氛渲染,用朴素简单的风格搏动读者的心弦。诗歌是诗人激情的进发,诗人对时代脉搏的轻叩,对朴素的捧抚,充满了对自然的倾心,用敏锐的灵角触及被忙碌的现代生活所尘封的世界之心。诗人对面有个植物园,成了诗人忙中偷闲必去的消遣圣地。这里可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生活的繁琐,都市熙熙攘攘中的一块平静的港湾,而这种平静是心灵的平静,是灵魂的净化。而现代人却对此熟视无睹,美丽的风景没有让人们带回到平静的田园风光之中,自然和往昔似乎成了现代人的盲点。遍地杂草竹子与树/丁香花的夜语/池塘的露宿/千万双眼睛居然捕捉不到/一缕来自民间的风俗。

作者从独特的视角观察现代新生的美丽是拔地而起的楼台,类比为一株株的植物,笼罩住了块块的田地。固内有建筑/草木苍生落地为户/拍一拍胸膛敢问八

面来风/这众多生长的搂舍/算不算植物/又有几块闲田被美丽罩住/。抛开现代人实用主义的观点,人工楼合与所取代的自然田园谁更美丽。这种美丽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现代生活的价值,这也是诗人不同于朦胧诗和其他抒情诗的地方。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审美体验,是所有文学样式的最初源头,是艺术金字塔最顶端的明珠,是独特个性抒写的最佳途径,是人类精神家园里永不褪色的梦幻色彩。古典诗歌历史久远,学起来是有点吃力;其实学生普遍反映,现代诗其实也不好学。中学生对现代诗不感兴趣,除了因地域、语言、现实等原因造成的理解与接受上的隔膜外,也与教师陈陈相因的教学态度与方法有关。不少教师其实是很惧怕教现代诗的。现代诗,尤其是一些非现实主义的作品,其多义性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

经过数年探索,笔者尝试将现代诗与古典诗歌结合起来教授,即将现代诗改为古典诗。做法是在诵读——创境——品味——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外国诗歌的中国古典化再创作,让学生将外国诗歌改写为中国古典诗歌之中的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或七言体的一种或几种体裁。

一、短诗改写,初试锋芒

短诗往往具有浓郁的抽象色彩,它表现的往往是人类对自身境遇的关注,或是现实存在的关怀。它短小精悍,质朴纯粹,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正因如此,亦更具有可塑性。改写前,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和七言体诗体式做一些基本介绍。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快就可以掌握,如诗经的四言体、离骚体带“兮”、五言七言要押韵等。改写时,可以让学生“先习其形,再悟其神”,不对学生做过多的限制,只要大体上符合要求即可。让学生先用某一种古典诗歌样式进行改写,由易到难,逐步推进。

(一)《玫瑰,少女》改写

1、原诗展示

玫瑰,少女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整个秋天,玫瑰,/都是你唯一的/飘零的叶片。/少女,所有的痛苦/都是你唯一的/一滴血。

2、教师示范——诗经诗

三秋玫瑰,唯尔孤单。/少女所痛,飘零叶片。/唯一为你,痛苦惆怅。/一滴血丝,我心离殇。

3、述评与引言: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是西班牙诗人,主张创作“纯粹的诗”。他的诗歌和诗论对西班牙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玫瑰,少女》这首诗雕琢艰涩,哀伤忧郁,玫瑰的一片飘零的红叶最终成了姑娘心头抹不去的那“一滴血”。改写的作品基本上保留了原诗的情调,将中国诗歌巧妙地移植进去,如“三秋”“尔”“离殇”等,隔句押韵,读来上口。改写时,也请同学们融入一些中国元素。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离骚体:

(二)《终点》改写

1、原诗展示

终点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瑞典)

当你登上最高的山顶/在夜晚的清凉下俯瞰大地时/人啊,你只会变得更加聪明/在道路的终点处/停下歇一会儿,看一看过来的路/君王啊,那儿全都和谐、清楚/青春的年华又再次熠熠生辉/如往昔撒满灿灿金光和晨露

2、教师示范——离骚体

登临绝顶兮,清夜正凉。/俯瞰大地兮,余心凄伤。/人何慧明兮,路何阻断。/暂驻中途兮,来路茫茫。/遥望君王兮,犹在眼前。/和谐清楚兮,青春依然。/熠熠生辉兮,如昔过往。/灿灿金光兮,晨露撒满。

3、述评与引言:魏尔纳·海顿斯坦姆是瑞典唯美主义代表诗人,其诗作激情描绘瑞典性格,生活和传统,富有爱国热情。《终点》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巨大热情和关注,是一首民族颂歌,风格深沉、乐观,具有宁静和内省的气质。改写的作品保持了作者大气磅礴的气势,有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每句押韵,琅琅上口。同学们改写时,要保持风格的一致和诗意的协调。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诗经体:

(三)《越过田野》改写

1、原诗展示

越过田野

赫尔曼?海塞(瑞士)

越过天空,云层飘动/越过田野,风吹拂,/越过田野,我母亲的迷失的孩子流浪。/越过街道,树叶吹动,/越过树木,鸟儿鸣叫--/越过群山,我的家/肯定在远方。

2、教师示范——七言体

横穿天穹云漫漂,跨越田陌风轻摇。

孩童失路迷歧途,归鸟嘤鸣归家早。

3、述评与引言:赫尔曼?海塞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著名德国(后加入瑞士籍)小说家、诗人,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越过田野》这首诗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自然与家园的挚爱。改写的作品做了大胆的取舍,风格上也更像一首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思乡曲。改写时也要注意剪裁与取舍。

4、请同学们将之改写为五言体:

二、综合练习,一诗多改

对于多个小节的诗,则鼓励学生分节改写,将一节分别改为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和七言体,或每一诗节用一种体裁,节与节不重复。

(一)《我愿是激流》改写

1、原诗展示

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匈牙利)

我愿是一条激流/是山间的小河/穿过崎岖的道路/从山岩中间流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2、教师示范

诗经体:

激流一支,山涧微溪。/翻越崎岖,中流崖石。/惟我爱人,似一尾鱼。/嬉闹浪花,悠游来去。

离骚体:

愿化激流兮,山涧小溪。/历经崎岖兮,飞腾高岩。/惟我爱人兮,一尾小鱼。/在我浪花兮,愉悦游玩。

五言体

山间一激流,奔涌出岩走。

我爱似尾鱼,浪里乐优游。

七言体

激流奔涌穿山涧,飞跃高岩不觉烦。

惟愿我爱似尾鱼,浪花声里笑开颜。

(二)请同学们仿照第一节,将《我愿意是激流》的改写为诗经体、离骚体、五言体或七言体中的一种:

我愿是一片荒林/座落在河流两岸/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停在枝头上鸣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一)《玫瑰,少女》

秋日将尽兮,玫瑰依然。/唯尔独芳兮,飘零叶片。/少女戚戚兮,痛苦哀伤。/天地唯你兮,一滴血嫣。

(二)《终点》

方尔步上,高山之巅。/俯视寰宇,清夜正凉。/且愈慧聪,人生何忙?/路维终止,歧路亡羊。/暂歇片臾,来路茫茫。/维君王兮,和谐清亮。/青春年少,再放华章。/往昔晨露,灿灿金光。

(三)《越过田野》

横飞越天宇,云沉飘欲流。

摇飖过田畴,萧潇拂衣袖。

慈母悲泪举,阿儿失迷走。

街巷依旧日,木叶落心忧。

关上虽难度,归家路已修。

(四)《我愿是激流》

荒林错落河两岸,呼啸风雨勇作战。

惟愿吾爱如啼雀,鸣啭窠巢慰我伤。

这种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并实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样式,实现了学生对诗意的再创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条诗歌教学的佳捷之路。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摘要] 小学诗歌教学要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关键词] 小学诗歌教学 想象 诵读 情境

在壮丽的山河锦绣图中,溶进颗颗喜悦、自豪的心灵;把充满哲理的教导写进生活的画卷里;请枯燥的知识变成歌,牵着你的手走;让平平淡淡的生活释放光彩,犹如和着歌,迈着步,跳着舞,追着风,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它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深受学生们喜爱。

可它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其一,古诗由于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至于体会意境,感受它的魅力也就更难了。其二,现代诗歌的内容与诗句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要把握诗歌的内涵有一定难度。再者,诗歌教学不像其它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可挖掘的语言训练因素相对减少。每次上诗歌,我都觉得若有所失。

于是,我作了多次尝试,确立了“125”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一个中心:训练;两个基本点:由说到写,由读到想;五个要素: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一、身临其境,心领其意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求知的导向,情之所钟,金石为开。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趣从中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课件等媒体,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把诗歌内容的美展现给学生。(叙事性强的诗歌可编排成小品)运用这种手段,使学生快速“入境”,创造学习的契机。

镜头一:《快乐的足球赛》

我首先出示插图,看图说话,从图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图中画的是踢足球的场面,由此引出真正足球赛的种种规则的认识。再又与图中的足球赛进行对比,此时,学生马上观察到这场足球赛与一般足球赛的不同:场中有只小花狗,人物中竟还有两个围着肚兜的小娃娃,但从人物的表情来看他们是相当快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学生的疑问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浓厚了。

镜头二:古诗:《春居》

这首诗用孩子们散学后放风筝的情景渲染了明媚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光。对于放风筝,学生们是很喜欢的,而且也是很熟悉的。因此,我就请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故事,此来激发他们相应的情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经历,画一幅《纸鸢迎春》图。学生们兴致颇为浓厚,纷纷动笔想象创作。接下来,我请了几位学生把作品投影在屏幕上,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不禁被他们的天真、活泼所感动了。有位学生画了几个放在草地上的书包,他说是因为孩子们急着放风筝,所以连家也顾不得回了。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还有几位学生指出了读本上插图有不对的地方,例如柳条画得不该那么斜,因为春风是如此的轻柔等。在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渲染的情境中。

2、意从彼出

在有形的世界里,学生们用他们的心灵之窗去洞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挖掘美。在诗歌优美(有趣)的意象前,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观察,启动了大脑。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事物,然后进一步描绘所见事物的情态,同时出示相应的诗句(诗节),这样图文对应,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很快心领神会。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理解诗歌的意思。同时这也是对诗歌意境的提示。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古诗教学。

镜头一:古诗教学:《山行》

我首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景物。这比较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树林、人家、车、白云、石阶、人……接着,择其要,把与诗中相关的事物按顺序板书:

石径

白云 人家

车 枫林

然后,指图进一步描绘:石径是怎样的?(弯弯曲曲,伸得很远,好像一直通向山顶。)把板书补一补,出现第一句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人家出现在什么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出示第二句诗:白云生处有人家。车是停着的,从车上走下一个人,观察他的动作,想一想他在干什么?(观赏枫树林。)他为什么要来观赏枫林呢?(因为他喜爱枫林。)出示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你看,枫林里的枫叶怎么样?(火红火红的,像一片彩霞,飘落的枫叶又像蝴蝶在飞舞。)那你知道枫叶是在什么季节变成红色的?(秋天)出现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红。按照这样的步骤,当整首诗出现时,学生就能从刚才的观察说话练习中大致明白其意义了。同时,这种方式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教师在上述基础上,作补充介绍: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帮助学生了解杜牧。之后,听录音朗读,就诗中几个特别的字词再作强调:斜,弯弯曲曲;坐爱,因为喜爱;于,比。这样,这首古诗学习的基本任务就完成了。

从实践效果来看,运用这种方法,比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理解速度更快,理解也更透彻。全班90%以上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古诗的意思,也为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作了铺垫。

二、诗中漫步,文中求索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读是多么重要。诗歌比较抽象,更需多读多诵。读是把抽象化为具体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还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意境,创造出比意境更美的意象。

1、情留读中

诵读之重要性已为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地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而为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美读,则是在有声朗诵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者的所有情感积累,如所说的那样“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最终达到读者与作者两种角色之间的完全融合— — 此正所谓忘我而入境也。美读的过程就是热情洋溢、由内而外的过程,目光、表情、体姿都应予以恰当调配,从而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和谐外化。

古诗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的感情。而现代诗歌,在格律上虽不及古诗讲究,但它仍具琅琅上口的韵味,加之内容生动丰富,同样受到学生青睐。

古诗与现代诗 歌的朗读指导略有不同。古诗朗读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完全由他们的兴趣出发,抒发内心的感受:或摇头晃脑;或像古人作诗那样拈须沉思;或摆出一副大诗人的模样“引吭高歌”……在相应的音乐氛围中,边读边再现之前出现的诗歌所描绘的图景。

现代诗歌的朗读,则可由教师范读在先。通过教师的语气、停顿、重音、动作、表情,自然地感染学生,把要说的话转化成音符输入学生的大脑。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乐于模仿。“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在模仿中,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加上年龄特征的因素,他们体会到的更多,更生动。通过读,诗歌在他们脑中已不再模糊,以逐渐地变为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跃然纸上。

2、意在言外

在诗歌教学中,要感受形象的画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想象。想象的方法有“再造想象”和“扩展想象”。“再造想象” 是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艺术形象的一种想象。

镜头一:李白的《望天门山》

我们就可以通过想象再现天门山一带宏伟壮丽的画面:奇峰插天,绿树成荫,怒涛激荡,浪花飞溅;雄伟的江面上,一片白帆乘风破浪,疾驶而来;而一轮鲜红的太阳,悬挂在青山绿水之上,万道霞光,使山山水水涂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 天门山越发显得壮美多姿。这样的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统一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

“扩展想象”,即是把作者创造的艺术画面加以扩展、补充的一种想象。这是因为在意境的创设中.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以调动阅读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扩展想象,可以对作品的境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镜头二: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诗句。

诗中没有具体描绘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我们可以抓住诗句中的一个“绿” 字,进行扩展想象。我们仿佛看到:在那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风”翩翩而至,她用一双奇妙的手,装点着江南大地,给大地披上了绿色新衣,使江南到处充满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这样去想象,去扩展、补充,我们便能获得许多奇异的美好感受。

镜头三:《快乐的足球赛》

在体会“这场足球赛的快乐”过程中,我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去想象:傍晚,阳光( ),暖风( ),垂柳姐姐( ),小花妹妹( ),小河边野草( ),小河发出了( )的歌声。我们在草地上( ),玩够了,比赛就开始了。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踢球,美哉,乐哉!赛前,还要高歌一曲《足球赛之歌》呢!(《快乐的节日》稍作修改,旧歌新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向小鸟一样,来到里野里,来到小河边。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跑啊跑啊跑啊,踢啊踢啊踢啊,快乐的足球队员们,让我们一起痛痛快快赛一场……)这样,学生的情趣被激发了,诗歌的意象也逐渐丰富了。

三、方兴未艾,言尽其衷

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心理学家啊·尼·列昂捷夫又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指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只有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真正进入角色,才能写出真正的作文。在诗歌教学中,看图说话,引导想象,已为作文创下了基础,只需将说话、想象活动的内容转化成书面形式。可以说,从诗歌内容的学习过渡到作文训练已“水到渠成”。他们对诗歌内容的兴趣就是他们引发写作欲望最初、最好的动机。

在《山行》学完之后,引导学生作文的思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他喜欢,就能“言之有物”。在这里,便可以诞生许多关于秋天的“杰作”或“四季的赞歌”。有的学生写道:“大诗人杜牧喜爱秋天的枫林,可我们这边见不着,白的棉花,金黄的稻谷,碧绿的甘蔗,大片的桔林缀满了‘小灯笼’,吃起来个个都甜津津的,河滩上牛羊成群……农民伯伯匆忙的身影,豆大的汗珠和他们腮边的笑容,秋天多可爱呀!”“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不冷也不热,空气又清新。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老师还会带我们去踏春,放风筝,多有趣啊!……”不管文笔如何,单凭着他们的兴致,比任何一次作文训练的积极性都高,这种真实的情感是很可贵。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总是新奇的,他们的想象更绚丽多姿,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想象的翅膀,他们的生活就成了诗。在他们接触诗歌之后,让他们尝试写诗,把看到的、想到的编织成文字,用上夸张的想象,有趣的比拟,他们也能写诗:风筝,你是一位邮差/送来春的消息/风筝,你是一朵鲜花/带在大地母亲的发间/风筝,你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总想爬得高些,再高些/风筝,带我一起去飞吧!……虽然他们还显的很稚嫩,但想象是可贵的,多练之后,诗的感觉就会产生,这也同样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常新的生命力,总能不断挖掘出新的东西。在诗歌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创造出更能体现教材特点,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兴趣的教学体系,这是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诗歌的大舞台中,不断展现新的景致。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试验,让诗歌教学青春常驻!

参考文献

[1]冯国太郝敬宏·诗歌意境教学之我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4月

[2]李建祁·意境品味三部曲·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7月

[3]屠礼中·古诗鉴赏教学五环节,1998年7月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意象思维; 现代汉诗; 于坚; 北岛; 光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1005105

意象是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概念,同样是现代汉诗的重要修辞和思维方式。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遭遇现代性自我创新的挑战,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更新。

现代汉诗也长期被称为新诗,新诗在不断求变求新的过程中产生了跟传统诗歌截然不同的标准,如臧棣所说“在古典时代,衡量一个诗人的成就,主要看一个诗人对神话象征和公共象征的领悟的程度。而在现代诗的写作史中,这种衡量尺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叶芝感到的,现代诗人必须在其诗歌写作中去创建自己的个人象征。”[1]

现代性面向未来开放的时间观决定了它不断创制可能性的审美取向,所以,传统的意象在现代汉诗这里便产生了难题。所谓意象,是指经过诗人思想、情感和想象再处理过的名词性语言符号,是诗人心智情思和符号水融的结果。意象往往是意寄于象,象蕴藉意。意象既是以少达多,又是寓抽象于形象,寓情感于画面的表达,是汉语形象性诗学的重要手段。与古典诗歌相对有限的语言体制相得益彰,其审美特性被发挥到极致。也可以说,意象是古典诗歌所找到的沟通读者和作者审美体验的有效桥梁。但是,在现代性标准进入新诗后,意象的桥梁却并不稳固。现代性要求创新,诗人于是不能安居于前人的审美桥梁而无所作为。面对意象,诗人们都有着强烈的“影响的焦虑”。如果说古代诗人可以坦然地在诗歌中通过月亮意象去触摸乡愁或闺怨的话,现代诗人面对月亮却不能不小心翼翼。前人的月亮书写越多,后人书写月亮的困难就越大。

在意象使用方面,当代诗人有着相当多的思考和尝试。既有像于坚那样断然主张放弃意象——从隐喻撤退的;也有像北岛那样长久坚持意象诗歌写作,在诗歌内部有机性创设中更新意象个人性的;也有像光那样,在意象与情境的关系中,以情境磁化意象并更新意象内涵的。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共同构成了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诗意象思维的发展。

一、 意象否认:于坚“拒绝隐喻”的悖论

80年代以来,诗歌开始朝个人性方向发展,(这种个人性当然也是必须在具体的时空中被历史化的,并不是说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个人化完全脱离话语宰制)个人化带来了文学上的语言焦虑,体现在诗歌上则是对于“圣词”的审视和反思。八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诗人们已开始认识到世界与个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个人化世界的建构有赖于个性化语言的寻找。对于诗歌中“大词”或“圣词”的拒绝成了一种重要的思考途径——于坚的“拒绝隐喻”正体现了这方面的理论努力。

早在80年代,于坚就开始诗歌随笔《棕皮手记》的写作。《拒绝隐喻》最初成型于于坚对随笔《棕皮手记》(1990-1991年)的整理,收录于1993年谢冕、唐晓渡主编的《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等选本。此篇短论观点惊人,但作为随感结构松散、逻辑性薄弱,“隐喻”一词使用较混乱。“拒绝隐喻”之说引起诗歌界较多争议;两年过后,于坚对此短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成为《棕皮手记·拒绝隐喻——一种方法的诗歌》,改后内容更加充实,论述亦更为严密,对“拒绝隐喻”的使用更为谨慎。1995年9月,于坚应邀在荷兰莱顿大学亚洲国际中心“中国现当代诗歌国际研讨会”上发言,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拒绝隐喻”诗观。此诗论更名为《从隐喻后退——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刊登于1997年第三期的《作家》。

文章虽不断修改,但主体观点未变。于坚提出“文明以前世界的隐喻是一种元隐喻”[2],这种隐喻是命名式的。它和后来那种“言此意彼”的本体和喻体无关。于坚所谓的“元隐喻”是一种世界原初语言命名世界的活动,在他看来,在一套符号体系表征了世界之后,人们便不再活在跟世界的直接对话中。于坚认为:“命名者才是真正的诗人”、“诗人所谓的隐喻,是隐喻后。是正名的结果。”[2]他认为前者是创造,后者不过是阐释。

于坚意识到,在一套既成的符号系统中,名和实的分离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不再能够言说存在,而只是言说一套关于存在的符号:

五千年前的秋天和当代的秋天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但人们说到秋天,仍然是这两个音节。数千年的各时代诗歌关于秋天的隐喻积淀在这个词中,当人们说秋天,他意识到的不是自然,而是关于秋天的文化[2]。

在他看来,隐喻的建立,意味着一种表达的成规惯例宰制了人们的思维,并造成表达活力的衰退,其结果是在公共意象的使用过程中词与物渐渐脱节,经验被遮蔽了,诗也隐匿了。他还常常对隐喻思维进行政治判断:

20世纪以前的中国诗歌的隐喻系统,是和专制主义的乡土中国经验吻合的。越是专制社会,其隐喻功能越发达,不可能想象在一个隐喻作为日常言语方式的社会里会出现像惠特曼那样的诗人[2]。

既然“隐喻”必须为写作专制甚至社会专制负责,那么他惊世骇俗的“从隐喻撤退”或所谓“拒绝隐喻”的主张便显得自然而然了。

不难看出,于坚诗学方案背后的问题意识来自于一种审美现代性的思路。现代性向未来投诚、向可能性敞开自身,那么重复便是最大的耻辱。这种现代性语境下写作的影响焦虑促使于坚做出反应,他为写作个人化提出的惊世骇俗的方案就是拒绝隐喻。

中国诗歌集中体现隐喻艺术的便是意象,他很具体分析了中国诗歌中从词到意象的技法: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一个伴随着词不断向意象转化的过程。无疑,意象比词更概括、集中、凝聚,也更富于表现力。中国诗歌的不断发展,使得意象这一个文件夹不断地充实扩大,其妙处在于以后要说一下文件名(意象)便可以了,这样不但使诗歌简约集中,而且带来了一种文学特有的陌生化效果。中国诗歌中大量的意象如香草、美人、春水等等,它们表现了特殊的内涵而被后人不断使用,而这种使用又使它们的内涵得以不断地扩展而有了大量的文化沉淀。譬如现在使用梅花这个词,它已往往不仅是“梅花”,而代表了“清幽、孤傲、高尚、纯洁”等精神性特征,梅花所隐喻的内容曾经给诗人以影响使他们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依旧”这样的句子,而这样的句子一旦产生,它又充实了梅花意象的内涵。中国诗歌正是在“词意象”这一条道路上不断前进。

所以,在于坚那里,隐喻之弊便是意象之弊。拒绝隐喻是对传统诗写方式的放弃,是写作上求新意识下的修辞弑父,它以拒绝的姿态吁请着诗写的更新。这种方案可能为于坚的写作带来新活力,但显然也带来了新的陷阱和悖论。

显然,于坚混淆了隐喻修辞和隐喻思维的区别。作为修辞的隐喻也许可能在某些文本中被拒绝,但作为思维的隐喻却难以被拒斥于诗歌门外。隐喻事实上是对语言表意功能的拓展,隐喻使意义从此物进入彼物,从具体世界进入抽象世界,隐喻是唤起事物隐秘联系的方式。所以,作为思维方式的隐喻无所不在且与诗歌不可分离。在于坚的大量作品中,看上去隐喻被拒绝了,事实上被拒绝的仅是隐喻的修辞,在思维的层面上,于坚的诗歌同样乞灵于隐喻。于坚非常著名的诗歌《对一只乌鸦的命名》,显然实践着于坚拒绝隐喻的主张,他为不祥的黑鸟提供了充满细节的新语境,试图颠覆以往隐喻中乌鸦的经典内涵。某种意义上说,于坚做到了,他解构了“乌鸦”,但解构的实现,其前提正是传统“乌鸦”隐喻的存在。所以,于坚的反隐喻写作常常内在地跟隐喻写作纠缠胶着。

这种完全解构式的反隐喻写作——恢复命名功能的写作,在于坚那里也是不能一以贯之的。随举一例,他在《0档案》“出生史”中有这么一句:

手术刀脱铬了 医生48岁 护士们全是处女[3]

这句看似纯属叙述的句子意义的产生,其实不能离开于“手术刀”、“处女”这两个词的隐喻功能。很难说“护士们全是处女”是一种现实描述,“处女”表达的是对一个僵化而充满道德洁癖体制的反讽。所以,“处女”已经由一种现实状态而被引申为“处女情结”或“陈腐的道德趣味”了。这种隐喻思维,也是于坚诗歌所不能不借重的武器。

现代性的求新意识使于坚拒绝诗歌中的陈腔滥调,希望写作能够重新回到存在身边,这构成“拒绝隐喻”方案的问题意识和合法性基础。然而,在为诗歌的陈腔滥调归因时,于坚却找错了根源。他认为隐喻必须为诗歌的陈腔滥调负责,无异于把杀人的责任归结到刀上。吊诡的时,这种方案在理论上虽然谬误重重,但对于于坚本人写作自我更新却并非完全无效。

拒绝隐喻虽无充分的理论基础,足以成为普适性的写作原则,却不失为某个诗人个性化的写作选择。正因此,其悖论性必须被指出:我们既不能因为它理论上的迷误而否认它作为个人写作方案的可能;也不能因为它在某个诗人身上产生的效果而将其扩大为普遍标准。

于坚拒绝隐喻方案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诗歌意象思维中“意象否认”的一种思路,通过对它的争议和讨论,人们更清晰辨别意象思维作为重要诗歌思维的作用。换言之,写作个人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否定意象——拒绝隐喻的方式来获得,但在意象的内部更新中同样可能实现。

二、 有机性与意象创新:北岛《关于传统》 的探索

北岛是朦胧诗人代表,意象思维在朦胧诗诗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更重要的是,北岛的写作,从未放弃过意象思维。在第三代诗歌通过叙事性、口语性而引入大量绵密的日常经验诗,北岛依然不为所动。写作的自我更新是每个严肃诗人的诉求,北岛的方式是为多个意象创设一种有机性,从而使意象既能在上下文中被解读,又不丧失个人性。我们通过他的一首短诗《关于传统》来分析他的探索:

野山羊站立在悬崖上/拱桥自建成之日/就已经衰老/在箭猪般丛生的年代里/谁又能看清地平线/日日夜夜,风铃/如文身的男人那样/阴沉,听不到祖先的语言/长夜默默地进入石头/搬动石头的愿望是/山,在历史课本中起伏[4]

诗歌对“传统”的解释正是通过“野山羊”、“拱桥”、“悬崖”、“箭猪”、“风铃”、“文身”、“石头”等意象自身的隐喻和彼此的串联、并联、对位关系建立起来的。

“野山羊”不是小绵羊,不是顺从驯服的,而是野性独行的。诗中它甚至走到了悬崖之上,如果将野山羊置换为现代艺术家的话,显然也无不可。在现代性独辟蹊径的压力下,艺术家们都走到了创新的悬崖之上,这时,他们必然要思考自身跟“传统”的关系。

而“拱桥”,显然是出走多时的“野山羊”跟传统之间建立起来的沟通途径,惜乎在诗人眼中,它“自建成之日/就已经衰老”。

箭猪丛生的年代是什么年代呢?直观解释当然是厮杀的、撞击的,非诗情画意的年代,也许可以牵强附会为信仰坍塌、思维碎片化的后工业时代。那么,“箭猪”和“野山羊”又有何关系呢?同为野性之物,走到悬崖之上的“野山羊”是高处不胜寒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孤独;“箭猪”却是热衷于在猪群中相互搏斗并厮杀逐利的。羊,特别是野山羊是清高的;猪,特别是箭猪却是现世的。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庸众。这里北岛的精英心态又清晰地流露出来。所以,在箭猪丛生的时代,站在悬崖上的野山羊是无法看到地平线——太阳升起的地方。

孤独的野山羊,自绝于喧嚣庸俗的时代,又无法通过衰老的拱桥去汇入传统,(这是北岛跟艾略特不同之处)此时,“风铃”出现了,“风铃”本是美妙的声音的声源,是风和铃默契的合奏和共鸣,传统之风吹进当代的心灵之铃,在北岛眼中不过是一种浪漫想象,因为这种风铃,如“文身”的男人那样阴沉,听不到祖先的语言。如果说“风铃”是动态的,在场的,诉诸耳朵和心灵,稍纵即逝的话;那么“文身”则是图腾化、抽象化,诉诸眼睛并且长久居留、难以抹去的。这大概是北岛对传统一种阴沉的看法:传统虽然被描述成“风铃”,事实上却不过是具有压迫性的“文身”罢了,是祖先强制性地在我们身体上留下的记号。后面三句带有反讽性,特别是“历史课本”的表达,历史不是历史本身,而是被叙述、被讲授的“课本”;“山”于是可理解为“历史课本”中确立下来的主流叙事。如果这样看的话,北岛的观点依然很“阴沉”,代表了一种对传统的悲观看法:因为山不是我们可以跟祖先共享的自然物,时间漫过的石头,最后都是被“历史课本”塑造的,这里那种历史的叙事化的立场很强,显然也不是朦胧诗时期北岛所会有的文化立场。

北岛非常喜欢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重要的原因是他在特朗斯特罗姆精湛的意象诗歌表达中获得启发和共鸣。北岛通过为诗歌中的多个意象创设有机性的实践,无疑更新了当代诗歌的意象思维。

三、 情境之于意象:光《1965年》的探索

如果说北岛的意象思维是通过诸多意象之间的对位、串联等关系来创设有机性的话,光的诗歌则追求情境对意象的磁化作用,文本情境同样使他诗歌中的意象获得了个人性。

一般而言,光并不被视为意象诗人,研究界多认为他“创作于八十年代中期,却并未引起关注的《1965年》,是九十年代诗歌中‘叙事’的起端。”[5]然而,这首叙事性很强的《1965年》同样隐含着一种创新的意象思维——通过情境为个人意象提供保证。以《1965》为例,这首诗中充满了意象,像“雪”、“茉莉花”、“红色的月亮”、“电影院”、“陡坡”、“冬眠”的“动物”、“高压汞灯”、“淡蓝色的花朵”、“冬季”。

从于坚拒绝隐喻的思维来看,像“雪”这样被用了千百遍的词,其实太像其所指本身了——北方大雪初挂枝头的美丽和过后摇落地上被踩得脏不可言、混杂黑色泥土和无数脚印的存在,这难道不正是诗歌中被用破了的陈词滥调的某种象征。对于任何现代诗人而言,面对“雪”或“月亮”这样的意象都是有压力,光并不例外。诗人该如何挣脱呢?于坚的方式是,干脆拒绝隐喻,隐喻总是会涉及到名词,它恰好是名词的一种意义衍生机制。写作不可能避开名词或意象,于坚所谓的拒绝隐喻,很多时候就表现为解构意象——对乌鸦的逆向命名,他对塑料袋子的书写中充满着对各种文化飞行意象的解构。但是,光的方式不是拒绝隐喻,而是用叙事性的手段,巧妙地赋予意象以个人化的内涵。比如,在他的诗歌中,雪是死亡的隐喻或象征,但是他却绝对不会简单地说“雪是死亡”(或相类似的“雪有死亡的质地”、“雪散发着死亡的气息”、“雪闻着有死亡的香气”之类语言),因为当诗人用隐喻的语言装置来写作时,从本体到喻体的语言映射,其实正是诗人的思维向世界发起的正面强攻,它所能炸开的东西,很可能是有限的。

应该说,光保留了隐喻的效果,但是他放弃了明喻(像……)暗喻(是……)等通过修辞装置来实现的隐喻,他用叙事的铺垫来执行隐喻的目标。正因为隐喻弥散在整个诗歌语境中,所以,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就不再是直接的,确凿的,它是模糊多义的、多点发散的,因而也是更加丰富,更有创新可能的;一旦读出来也更加发人深思。我们看《1965》年中的“雪”:

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

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6]86

看似平淡的叙述口吻中没有任何关于“雪”的意义建构,即使有也是隐藏的、不动声色的。(如果说隐喻修辞的“是”、“像”是一种由诗人出面进行的强力导读的话,这种不动声色的叙事铺垫则是创设一个博物馆中的现代艺术展:陈列的顺序和方式已经包含着策展人观看世界的方式,但却没有一个导游来推销一种强制性的视点。)“那一年冬天,刚刚下过第一场雪”,这是主体客观的叙述口吻,“第一场”带来了某种“原初性的”、“充满期待憧憬”的意味;其潜在效果则是,暗示了这场雪对主体记忆的重要性,许诺了主体对记忆的确切把握。它虽然没有说出记忆,但暗藏记忆。我们接下来就会发现,记忆正是此诗的重要主题,而诗人在最后一句又颠覆了这种通过语气暗示出来的“确切记忆”。

第二句,“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雪”,第一句是一种客观化语气,第二句则是主体“不确定”语气:“记忆中的第一场雪”该如何理解呢?第一种解释是“在我的记忆中,这是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我的记忆中”说明它很可能是不够确切的,只是“我”个人的某种印象乃至错觉,它是不确定的,跟第一句的那种“确定、客观”的语气是不同的。诗人悄悄地铺垫下诗歌最后的“自反性记忆”(这里的自反性不是哲学上的“自我反映”,而是自我反对,自我消解的意思)。第二种解释则是,这场雪既是现实的,也是隐喻的,它是我的记忆中第一场严寒。因此,“雪”就不仅仅是“雪”了,它悄无声息地朝着“死亡的气息”逼近。结合全诗,这种含义确实是存在的:

傍晚来得很早。在去电影院的路上/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绕过一个个雪堆,看着/行人朦胧的影子闪过——/黑暗使我们觉得好玩/那时还没有高压汞灯/装扮成淡蓝色的花朵,或是/一轮微红色的月亮/我们的肺里吸满茉莉花的香气/一种比茉莉花更为凛冽的香气/(没有人知道那是死亡的气息)[6]86

这一段写雪后的傍晚去电影院看电影,后面括号内的句子埋藏着诗歌意义的密码——死亡的气息。正是从这个“密码”出发,我们发现这首诗所有被叙事性之灯漫不经心探照过的名词,其实都充满了隐喻。

这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典型此时语气与童年视角交融的片段:几个小孩子,绕过一个个“雪堆”,严寒堆成了我们的玩具,“行人朦胧的影子闪过——黑暗使我们觉得好玩”,这句话显得特别意味深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智力来理解“雪”的严寒和“黑暗”的残忍,没有办法理解那些从雪堆中闪过的朦胧影子所可能有的创伤和心事。所以,我们觉得这一切“好玩”,这里有一个“类儿童视角”,因为它并不是真的要还原到儿童的那种角度去看世界,只是借用了当时儿童眼中的世界来跟现在进行对照。所谓“那时”,“没有人知道”便是此时的语气,此时的语气与童年的视角的交融,为“雪堆”、“高压汞灯”、“茉莉花的香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解释途径。

此时的语气告诉我们,在那种快乐无邪的记忆中,有一种死亡的气息在弥漫,只是它尚不为当年的我们所觉察。因此,此时的语气为诗歌解释提供了最重要的光源,所有的词都打上了死亡的色彩:雪中凛冽的香气是死亡的气息,那么雪很可能便是一场致人死亡的严寒。

“那时还没有”说明“高压汞灯”并不是童年场景中的现实存在物,它的引入不是现实性的,而是象征性的。它的引入是由于被装扮成“蓝色花朵”和“红色月亮”的高压汞灯跟雪被黑暗装扮成童年美好玩具之间具有同构关系。

1965年,“我”只有十岁,在童年演习着“杀人的游戏”的欢天喜地中,还无法理解一场早已降临的雪的含义。(从历史和文化意义上说,1965年之后即将降临的还有更大的雪)联系具体的历史语境,光在这里漫不经心的语调而又步步匠心的布置,有着充分的现实指向。

由此我们发现,光在赋予“雪”个人内涵的过程中,他放弃了传统的隐喻修辞装置,而诉诸了更加复杂的叙事装置,这里包含了适时的铺垫与说明;主导性阐释语码的设置(“没有人知道那是死亡的气息”是这首诗意义的主光源);“此时”语气与“童年视角”的交融和张力。在这多种复杂精微的叙事设置中,“雪”与“死亡气息”的关系,不是点对点的对应映射关系,而是必须在语境的有机性中去综合把握的一种气息。

这首诗还有其他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但是此处,光八十年代努力,在九十年代大放异彩,引领了九十年代的叙事性潮流。他延续了隐喻,又更新了隐喻的语言机制,相比于于坚拒绝隐喻的结构策略,他向叙事性掘进的思路对九十年代以来的诗写有着更重要的启示。而且,我们可以从八九十年代另一个位重要的诗人张枣的诗歌写作中看到相近的处理意象的经验。

四、结语

意象既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也是现代汉诗重要的思维方式。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诗实践中,意象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拓展:于坚的“拒绝隐喻”事实上以否认的方式反证了意象思维与诗歌的不可剥离性的;北岛则以有多个意象有机性实现意象个人性;而光的叙事性诗歌中,隐含以情境更新意象个人性的思维。意象在诗歌中或疏或密,或隐或显,但意象思维却始终是中国汉语诗歌思维之一。现代汉诗追求个人性和诗写的更新,诗歌中的意象思维也因此将变得更丰富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心释,黄梵,臧棣,等.关于当代诗歌语言问题的笔谈(一)[J]. 广西文学,2009(1):88-94.

[2]于坚.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J]. 作家,1997(03).

[3]于坚.0档案 [J]. 作家,1994(1).

[4]北岛.关于传统 [M]//北岛诗歌集.佛山:南海出版社,2003:53.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一.诵读激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诗歌亦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首先要从诵读诗歌开始。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的阅读当中时,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谐美、意境美、情感美与艺术美等都能够被学生体会出来,学习诗歌的乐趣也就油然而生了,也就能更加专注地学习诗歌了。在充满感染力的诵读过程中,学生也能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更深的体会,与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真挚情感发生共鸣。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者通过描写泰山雄壮之势所表达的内心慷慨之意会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得到显现。同时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诗歌的节奏,这样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四言诗以“二二”节奏为主,五言则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的节奏,现代诗歌往往有标点隔开,所以不需要特别在意节奏的问题,只有一些如《秋天》“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这样的诗句需要教师在领读的过程中注意断句。

二.知人论诗

白居易诗歌理论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说明诗歌的产生一般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和人文背景。因此在诗歌内容的学习开始之前,教师要安排一个介绍作者身世背景以及本诗创作背景的环节。这个环节的内容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课前完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只有对诗歌创作时作者的情感、个人际遇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内容。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我们首先知道的是这是孟浩然在西游长安之时写给张九龄的诗歌,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这是一首不着痕迹的干谒诗,而孟浩然又有着才子学人的傲骨,努力掩藏着其中的干谒痕迹,所以才有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经典名句。理解了上述背景,孟浩然在诗中流露的入仕的急切心情也能被学生清楚地理解了。

三.紧扣诗眼

诗歌讲究“练字”,即便是以白话写就的现代诗歌在语词的选择上也有着一定的选择性。无论是“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还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说明了练字在作诗中的重要性。同样,品读诗句的时候,也要对这些经过精心锤炼的诗句进行品读才足以深刻体会诗歌的美。注重品味诗句、赏析诗句,才能对诗歌有着整体的把握。如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把握每一句诗的用词,如“昔人”、“空余”、“不复返”、“空悠悠”等,才能对作者的凭古思乡之情有更加充分的理解。

品味诗歌的语词最关键之处在于品味其诗眼,诗眼就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如杜甫《春望》一诗的诗眼就在于一个“望”字,有对破碎山河的凝望、有对家书的期望、有对关河宁静的盼望。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生动地写出了江南两岸绿意盈盈、春风和煦的情境。学生对这样的词多加琢磨体会,也能积累字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写作的提高。

四.体会意境

在对学生进行诗意的讲解时,不能脱离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是组成诗歌的零件,而意境则构成诗歌的生命。意象在有些诗歌中比较朦胧,而在有些诗歌中却很清晰,作者的感情全部由意象来表达,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由意象组合而成,而作者的羁旅之情也在这些萧然的意象中得到表达,思亲盼归之情也在夕阳西下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强烈。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情感与现实或虚拟图景的高度融合,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音乐、视频、画面等形式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象之中并加以组合,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演绎意境。这样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许会更加通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是作者归隐田园后淡然心境的真实写照,能充分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所在。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杜甫; 《登高》; 探究教学;

目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给了语文教学新的课题,新的使命。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再说诗歌内涵凝炼感情浓郁,解读难度大。我拟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取“讨论探究法”进行《登高》一课教学。

《登高》是教给高二学生,他们已有较扎实的文学知识素养,且青春与诗心迸放,易接受。但须教得有深度,新意。学习《登高》,要抓住“诵读诗句、赏析联想、感悟升华”几个环节进行。

诵读体味。读解诗歌的第一步,首先要求熟读成诵。其次要读出诗的节奏,把握平仄的韵律。再次要读出真情实感。朱熹提出读书“口到”“心到”,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边诵读边体味,增强阅读效果

启迪新知。学生预习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杜甫的生平,弄清楚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九月重阳,当时杜甫病居长江之滨的夔州,时年56岁。长期颠沛流离,生活困顿,身体病痛,又逢时局维艰,致使他忧愤成疾。诗人重阳登台,目接悲景,耳闻悲声,面临自然之秋,引发人生之秋的悲叹,加之伤世忧时的复杂感情,形成了《登高》一诗的悲苦基调。这些背景知识是理解这篇诗歌的前提。

泳涵文意。就是赏析《登高》过程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浸泡、泳动于诗意的蕴涵中,像水仙花一样吸收诗意的养分。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提问学生,教师评论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进一步分析物象与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修饰词:“急”写出了“风”的迅猛、强悍;“高”写出了天的辽阔、旷寂;“啸”是长声的吼叫,与“哀”字相配合,写出了猿声凄厉、哀愁,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氛围,催人泪下。“鸟飞回”是在急风中,不住地回旋翻飞。突出“风”这个中心意象,在“急风”的大背景中,诗人感触到“天”被风刮高了,“猿啸”是风从深山刮出来,因为“风急”才勾起诗人的悲凉情绪,这样抓住“诗意”,学生才能自然地融入诗中,才能透彻理解诗。

引发灵性。诗歌是智慧的结晶,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教学诗歌关键是点燃学生的性灵火花。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先向学生提出,这两句“落木”“长江”给你带来什么感触,从诗的节奏体会大自然的脉动,把握诗人感情的流程。意在启迪学生灵思,领略夔州秋天典型特征,从大处着笔,写一种壮观的景致,“无边落叶”言空间阔大,“萧萧下”拟声动感。“不尽长江”道岁月绵长,“滚滚来”,其气势磅礴,气象非凡。着笔于秋意深沉壮阔的境界,但由落叶勾起人飘零之感,流水引起人迁徙之思,从而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当理喻这些的时候,学生进入诗的崭新认知层面,这就是灵智的作用。

赏析联想。读《登高》时最花功夫的,从解词析句,而生发诗的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再造诗的意境。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学习时,要从“作客”领会四层意思①作客,②常作客,③深秋作客,④万里作客。这样就会认知,客居他乡,无家可归,生活已够悲苦,又是经常作客,到处飘零,再加之身临万木萧瑟的深秋,还在万里之外的异地,极生无限悲苦;从“登台”角度写悲,①登台,②独登台,③多病登台,④百年(年岁大了)登台。在这四层渐次加深的思乡感怀的内容中,增入悲秋苦病的感情,这是多么长久又浓厚的悲苦,学生读到这里,也生悲郁之情。

感悟升华。读诗要靠感悟,这是窍门。解词析句,要直觉领悟,产生灵性。整合评述时,要整体感知,升华思想。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首诗字字悲,声声愁,人生愁苦固何在。学生能够感悟答案是“艰难”二字,也能生发联想“艰难”的双重含义,即自身艰难,国运艰难。杜甫仕途失意,年老多病,固然艰难,而社会动荡,国难家愁,重阳又因病断酒,已霜染双鬓,潦倒不堪,更为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诗薮》)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7篇

纳雍,其实我并不熟悉,开始只是听我的学生说过。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不少毕节纳雍的,他们常常向我推销其家乡如何的美好,那里的文化如何之深厚,是贵州的“诗歌之乡”,让我的思维开始滋生出纳雍地理概念。而真正了解纳雍,却是我读罢《2010纳雍跨世纪新诗大展》之后,我才有了真正认识。诗乡名副其实,诗歌羽化成为了纳雍的文化符号。在文化或者精神层面上,是否可以这样说,诗歌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延续。吕进先生说,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表现一个地方文化与文明的标尺。《2010纳雍跨世纪新诗大展》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大展的前言里说:“纳雍的好诗人很多,纳雍的好诗歌很多,但版面有限,仅推出了17人的诗歌!”让我们只能从少量的海水中去看大海。从这次大展里,我们看到了纳雍50后、60后、70后和80后四个年龄段诗人的作品。每个年龄段的诗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作倾向,以不同的书写方式反映特定年龄阶段的书写模式与文化认同,让人窥探到纳雍新诗歌的全貌:50后是基础,60后是主打,70后是中坚,80后是希望。不同年代的诗人共同经营着这片土地上的诗歌,彰显一个地域文学的繁荣。

在大展里,50后的诗人仅段扬1人。段扬的诗歌应该属于新格律诗的范畴,传统的诗歌美学贯穿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些“现代诗经”的味道。如《你猜不到那是我》:“在你经过的路旁/我愿变成小花一朵/让你欣赏它的美丽/却猜不到那就是我//在你遐想的夜晚/我愿变成流星一颗/让你赞美它的璀璨//却猜不到那就是我……”从中看出一种古典的美。在他的《延续美丽》《想我的时候》等篇什里都体现着这一创作倾向。60后的诗人占了11人,分别是陈绍陟、居一、空空、田庆中、西篱、睁眠、姜方、罗俊荣、王家洋、平镛、龚红梅,形成了强势的诗人阵容。可见,60后,是纳雍诗人的主体,是纳雍最有实力的诗人群体。吕进先生曾经在近年的一次华文诗歌论坛上断言:中国诗坛已经进入了60后的时代,因为这些诗人已经成为了中国诗坛的中坚力量。从展出的纳雍诗人和诗歌文本中可以看出,纳雍也不例外。陈绍陟的诗歌有一种地域文化精神气韵,地域书写中带着强烈的现代符号。比如《西部大书》就是佐证:“荒漠。季风。狼。是否一只大鹰/高悬于天?灼热自翼而退,如海潮/凉风吟成蛇体/漫如晚雪,行人归宿……”新奇的诗歌意象,表现出诗人的想象能力。组诗《还乡》表现了作者的家园意识。该组诗里的《就是这条山路》触动了诗人的创作神经:“这条山路,父亲已经陌生了/尽管山上仍然吹着三十年前的南风/――那么/父亲,我们就顺着杜鹃花林走/一路倾听山泉的声音吧。”山路作为诗歌的具象同时又是诗歌的意象。很多从山路走出来的人,当他们离开山路的时候,山路已经从他们的视野中逐渐的淡去。而陈绍陟却没有忘记自己走过的山路,从中展示出一种浓浓的怀乡情结。还有书写贵州土著民族的《穿青人》表现出一种民族的关怀意识,给读者传达了《土人》刀耕火种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历史进程,有一定民族史诗的创作倾向。居一是一位具有地域创作理念的诗人,他的诗歌包含了两个创作层面的题材,一部分是乡土的诗歌,另一部分是写自己远离故土的生存状态的。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在时。或者统称为过去现在时。前者包括《水西的忧伤》《向一粒苦荞跪拜》《致父亲》等,特别是他的《致父亲》:“写了一辈子诗词才发现/你是一首不讲究格律的古韵/只剩下尾联两句。垂垂老矣/就像瀑布摔到悬崖底下/才从梦中惊醒……”少年不知愁滋味,长大才知父母恩。这种传统的文化思想延续在他的诗歌里。后者包括《深圳情绪》(1―6号作品)《小小的肉体》《听雪》等,优秀的诗歌往往是和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的。空空的诗歌主要表现生命的情绪和思考的场景,比如《八月还乡》《一种精神》、《落日》《南方》《人之高原》《追忆死亡》等。《落日》里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一片小小的碎玻璃上/我看见英雄的眼睛/仿佛一块青春的琥珀/在时间中闪闪发光。”同时展示了诗人的英雄情结。田庆中的诗歌自然朴实,其中还不乏诗歌的空灵,如《重返贵阳》《在总溪河》《月夜》《冬夜》《空酒瓶》等。我们以《空酒瓶》为例证:“我手中有一只空酒瓶/空酒瓶里装满了眼泪/一种更加醉人的液体//燕儿/如果你把自己装进酒瓶/我便永生永世/只痛饮你。”空酒瓶里装的是人生的悲欢离合,装着很多人的无奈和秘密。西篱是比较熟悉的女诗人,早在中学时代,我就在《花溪》文学月刊读到过她的诗歌和散文。我只知道她是贵州人,并不知道她是纳雍人。她的诗歌清丽婉约,往往表现的是一细微的生命状态。如《梦歌》《我的心在秋季醒来》《暮色如同回忆》《父亲》《随水而来》等,小题材写出了大诗歌。小处着眼,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思考,给人的心灵吹来了一阵清清的风。《梦歌》就是比较典型的:“头挨着头/肩暖着肩/呼吸平和/眼含光明/那是一个多么喧闹的雨季//望着我们想的地方/像两朵花一样/湿漉漉思想/在眼睫间/偶尔闪动……”在她的诗歌里可以听见一种心灵的低语,内心世界的流露。睁眠诗歌里的使命意识比较浓厚。比如《献诗》《怀乡诗篇》《端阳》《有关麦子》《纳雍》等等。我曾经在不少的文字里断言:故乡或者家乡是不少诗人写作的起点,也是不少诗人诗歌创作的高点,甚至是某些诗人或者作家终身的创作主题。睁眠的诗歌创作就存在着这种创作的状态。《献诗》之一就能阐释这一倾向:“现在,我必然以诗歌接近草本/让心深入民间/在穷门小户中也平静地驻扎下来/成为苦水一侧的食物和煤块/替他们的忧伤流泪……”在这几句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使命意识。姜方的诗歌比较清新,语言朴素,以小诗见长。像《秋天的路上》《春鸟》《盛满鸟声的脚窝》《当堂作文》《有诗袭来》等,都是从日常生活的瞬间采撷诗意,每首诗歌比较短小,很少超过20行的,但是每首诗歌比较精致,揭示了生活的哲理。比如《秋天的路上》中的几句:“秋天的路上/我将自己匆匆收割了/又匆匆挂在/另一棵树上。”写诗不容易,但是写好小诗更不容易。因为小诗中蕴涵了不少生命信息和作者的思想。罗俊荣的诗歌表现的是来自震动心灵的诗歌意向,总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出口,表达自己主观情感,在传统的诗歌语言中寻找自己现代意识的文本表达,比如《今夜》里的一节:“今夜/我不会再说话/任滴血的灵魂/为一支流泪的蜡烛/寻找安生的土地。”王家洋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朴实的诗风,有一种生活的历史穿透力,真诚中饱含了自己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中,我比较推崇他的“新乡村歌”。比如《怀念村庄》《犁》《献给父亲》等。《怀念村庄》就是可以证明:“怀念村庄/怀念我年迈的父亲/他身子的张力/令我的诗句逊色/在花朵的后面/在灵魂的后面/有一双眼睛/倒映着天空、和我……怀念村庄/怀念烈日下的那片云朵。”诗里充满着灵气他的诗歌里,父亲这个形象多次的出现,表明作者的对父亲的感情与感恩。当然,他的爱情诗也写得不错,如《给阿丽》:“我不想回去/我不想让火焰重新回到/平静的内心/我要将一支深入民歌的花朵/移进屋内//阿丽,您弱小的身子/让我想起一支蜡烛/一支我小屋里尚未着火的蜡烛/洁白、高尚,而又楚楚动人……”像一支爱情的午夜插曲,飘荡在人的心里。平镛的诗歌有一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容传统和现代为一炉,比如《果实》《认识黑夜》。《果实》里这几句诗歌比较精彩:“我羞涩于秋天/明月在家园的枝头且歌且舞/果实的声音四处飘逸/于风起处。”诗歌里的通感用得比较到位。龚红梅的诗像一支乡村的双簧管的演奏,揭示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用心,注视你们》、《阿梅》、《公路那边站着我的爱人》。《公路那边站着我的爱人》里的几句诗就可以凸现诗人爱情追求:“我的爱人,站在公路那边/御风而至/以春天的温度/深入我的胸腔清点我的积蓄/还有一指之遥/就可触及心脏/为爱情跳动的节奏……”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想起女诗人林子的著名情诗《给他》。

在大展里,70后的有2位,分别是吴艳林、陈炜。关于70后这种提法,诗歌界一直存在一种观念:游离60后和80后之间的过渡代,70后常常是被人忽视的群体。吴艳林的诗歌以女性的视角打量着生活,反映了一种不安于平庸生活的独语姿态。如《周末,我成了一条鱼》《逃离与亲近》《那些事情》等。听听《逃离与亲近》里倾诉吧:“如果愿意/允许拉上你的手/就让我们/在今夜出发吧/你看月光落在雪峰/该有多么好/漂浮的云朵/那是梦的天使……”不难看出,女性内心的个体流露,婉约里甚至几分的凄清。陈炜的诗歌关注现实,诗歌充满着现代的气息。如《儿子》《退房》《伤害》等。如《儿子》:“未来是一副没有翻开的底牌/选择比难产的分娩还要阵痛/没有选择/成了最容易的选择。”诗句里仿佛是在撕碎着传统的语言,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诗歌应该是永远的语言艺术,这在两位70后诗人里得到诠释。

80后在大展里有3位,闵云霄、周泓洁和徐源。虽然都是80后的小青年,但是他们的诗风也完全不同。闵云霄的诗歌具有80后的那种独特的思考,语体上有自己的个性。如《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冬天从你的夜晚降临》《献词:灿烂的菊或歌唱》等,单是诗的标题就让人看到与众不同。试读《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的几句:“在你的怀里种植一个春天。是/多么容易的事呵!柔软的小山/和我们纠缠不清并疯狂蠕动/润如酥的小雨在认认真真/清洗我们的天街。亲爱的:/小河已经暴洪了,袭卷我们一春一夜的/疼痛与疲惫。布谷鸟一声声撕心咧叫后/春天已经在我们的怀里降临。”可见,闵云霄和大多数的80后一样,注重语体的革新。在周泓洁的《时光,时光》组诗里,写了1988,2008,2010这三个时间点。也许,这三个时间点,表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诗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诗风的影响。表现了80后对于外来因素的接受或者借鉴写作模式。在《1988,启蒙老师的粉笔灰》中写到:“掬一捧启蒙老师的粉笔灰/1998,顽皮成园丁的桃李/我说那些细腻的颗粒像一具具尸体/老师说像泥土中种子的养分。”有人认为,诗歌就是撕碎传统的语言或者对传统语言的彻底颠覆。80后的诗人也不例外。他们大多是这一观点的语体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徐源的诗歌是写实的,乡村意蕴在他的诗歌成为主格调。在80后诗人中这是比较少见的。如《村居有感》《童年洗澡的小河》《焊接竹子的人》《姐姐》等。《村居有感》里对乡村传统物事的书写:“我在乡村里,爱上了这些事物/老牛的哞叫,无限延长/直到黄昏漫过每一块开满油菜花的田地/月亮一挂在院子的篱笆上/就只剩下风从竹叶上,悄悄走过了……”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物事的现代书写。80后有80后的书写方式,作为评论者,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但是我比较推崇他们的创新精神,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

秋天的现代诗范文第8篇

一、让参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老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如果课堂教学只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释放,课堂就没有了生气。课堂教学只有做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我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一课时,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的夜景”。学生小组合作中立即投入学习,读读想想,圈圈记记。准备完毕后,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这种参与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真正的小主人。

二、让情境激发学生纯美的情感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教师设置了轻松、活泼、和谐、自然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有多元感悟,说出自已想说的东西。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赞美秋天的现代诗。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描述了秋天的景色。然后告诉他们“同学们,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更有美妙动听的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诗,看看你们能听到些什么?”简单的过渡语后,我配乐朗读全诗。朗读刚刚结束,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我听见了树叶被风吹过时,发出的刷刷的声音。"

“我听见了蚂蚁搬食时喊的口号,一、二加油!”

“我来到花园里,似乎听见了花朵绽开的声音,是很轻很轻的声音:砰――”

“我听见大雁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时翅膀扇动的声音:呼――呼。”

“我听见自己在果园里偷吃苹果时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

(全班齐笑)

……

稚嫩的话语,灵动的思维,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中听到的都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教师简单地设置这一情境,尽然激活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看到孩子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五彩缤纷的图画,看到了孩子们纯净美好的心灵世界。正是由于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一切想象才变得如此美好。

三、用体验提升生命的价值

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完善人格品质、提升自我价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一段学习经历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生命质量。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引领学生体验情感、积淀文化、储存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做逃生游戏时,由于小女孩有着先人后己的精神,遇事沉着冷静,再加上三个人的合作,使实验得以成功。课堂上,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对话,有当小女孩的,有当教育家的,有当实验的两个同伴的……一时间,课堂间激起了一朵又一朵浪花,孩子们个个兴奋得小脸涨得通红,几组表演下来,学生深切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一个人不仅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更要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性格。

在《给予树》即将结束时,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文中的人,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我是姐姐,我想说:金吉娅,这些棒棒糖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是妈妈,我想说:真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我为你而感到骄傲。”

“我是那个被赠礼物的小女孩,我想说:谢谢你,小姐姐,我太高兴了。是你让我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

孩子们沉浸在文中的角色中,兴高采烈地说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在角色体验中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给予别人快乐,也懂得了“爱”的真正含义。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让课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定会像春天里的百花,争奇斗艳,我们也将会收获满园芳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