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淮阴侯列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史记;汉书;校勘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01-01

《史记》、《汉书》作为中国甚为有名的两部正史,其间更是在体例、年代、叙事等多方面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汉书》一直被认为是沿袭、参考了《史记》大量内容所作,其中或摘抄,或创新,然年代久远,世世相传,其中必有一些讹误和值得讨论的地方。现就《史记・张丞相列传》、《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两相比对,加以讨论,提出自己粗浅的观点。其中原文皆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为1959年9月第一版第2版、1985年10月北京第9次印刷;《汉书》为1962年6月第1版、2002年11月北京第11次印刷。

一、为柱下御史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是时萧何为相国,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领主郡国上计者。(册7页/2094/行2)

《史记・张丞相列传》 :是时萧何为相国,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领主郡国上计者。(册8/页2676/行4~5)

按:两本所差仅在于“柱下史”“柱下御史”。《汉语大词典》释柱下史义项有三:(1)周 秦 官名,即 汉 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n 乃自 秦 r柱下史,明天下D籍。” 司马贞 索隐:“ 周 秦 皆有柱下史,^御史也。所掌及侍立a在殿柱之下。”(2)为御史的代称。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柱下史,脱Cw田@。”(3)指老子。参见“ 柱下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O|一星,曰柱下史,主^,左右史,此之象也。”此处《汉书》言说“御史”,恐其受汉代官制称名影响而将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混同,“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张苍自秦时,即应为秦时官名,至少秦时称“柱下史”,此其一;义项2中称“为御史之代称”,两者应为同义词,岂有同时出现于一句之道理?纵使同时并举,秦代是亦仅指“柱下史”这一官职,此其二。后文称“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前边的“上柱御史”与“御史大夫”迥然不同,不应相混同,此其三。故而,应从《史记》较为合理,《汉书》所言虽有解释说明之意,亦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黥布反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黥布反,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册7/页2094/行2~3)

《史记・张丞相列传》 :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册8/页2676/行5~6)

按:《汉书》与《史记》仅差“亡”一字,《<史记>笺注》:“黥布反亡,事在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史记索隐》云: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史记・黥布列传》后又言“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布故与番君婚,以故长沙哀王使人绐布,伪与亡,诱走越,故信而随之番阳。・・・・・・立皇子长为淮南王,封贲赫为期思侯,诸将率多以功封者。”可知黥布造反败亡之后,复立刘长为淮南王,若从《汉书》省去“亡”字似乎太过简略,未能言明事实,亦有可能造成黥布一反即立刘长的误解。

三、汉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汉 三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册7/页2094/行13)

《史记・张丞相列传》 :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出去,而使苛守荥阳城。(册8/页2676/行15)

按:《史记集解》:徐广曰:“四年三月也。”梁玉绳曰:“当作‘三年’。《史记笺证》认为:梁说是,下述诸事应在汉三年(前204)秋,《秦楚之际月表》书于“四年三月”,同误。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拒楚。”《史记・留侯世家》:“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 从很多文献中可知,楚围汉王于荥阳是于汉三年秋发生的,因《史记》其他自有篇章皆支持此说法,不可能自相矛盾,故《张丞相列传》中大约是讹误,《汉书》改之,从《汉书》说。

四、上以留侯策止;陛下欲废太子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上以留侯策止・・・・・・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册7页2095行7~8)

《史记・张丞相列传》 :上以留侯策即止・・・・・・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册8页2677行9~10)

按:此两例异曲同工。《汉书》省去2字,是在感彩程度上的偏好,《史记》较之《汉书》更易代入自身的喜恶,“上以留侯策即止”似过分夸大了留侯策的作用;“陛下虽欲废太子”却侧面体现出周昌与刘邦关系之亲厚,与前文相应和,仅一“虽”字,便将周昌刚直不阿、敢违圣谕的情态描摹出来,《汉书》客观叙事虽可取,但如第二例,失去“虽”字则兴味索然,不够生动,更难帮助读者诠释周昌为人。

五、即罢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册7页2095行8)

《史记・张丞相列传》 :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册8页2677行10)

按:两句仅所差一字,一句读,意思却千差万别。《汉书》所表之意为刘邦听了周昌的不满后随即将改立太子的事作罢,后吕后闻于东厢拜谢周昌,后边用句号,正是此意;《史记》之意乃为刘邦听了周昌的话,仅是客气地欣然笑之而未表态。“既罢”,废太子事因多种原因(如商山四皓)已作罢,但后用逗号,似又与后文连接很不紧密,文意恐有不同。

笔者更为支持《汉书》,其一,文中前极言刘邦与周昌关系之亲厚,后又言吕后对周昌的感激之深,若不是周昌在谏止废太子事中起了关键作用,吕后安能在诛杀如意受阻之时尤保全周昌?其二,此篇系为周昌作传,岂会不着重突出其才能和功用,于文章主旨不和?其三,联系后文吕后在东箱偷听,一见周昌就拜谢,与劝阻高祖必是连贯发生的,若用“既罢”,不合逻辑。

六、东击项羽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羽,敖迁为上党守。(册7页2098行2)

《史记・张丞相列传》: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守。(册8页2689行5)

按:两者之间差异在于项羽项籍。《史记》全书并无“东击项羽”四字,但“东击项籍”则是在六篇中都与“高祖立为汉王”“初为汉王”有篇章上的前后关联。

而《汉书》中涉及此四字的除该篇外,仅有《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至霸上,西入蜀汉,还定三秦,常为参乘,赐食邑池阳。从东击项羽荥阳,绝甬道”。而涉及“东击项籍”的则有《韩彭英卢吴传》、《荆燕吴传》、《万石卫直周张传》三篇,而其中《韩彭英卢吴传》:“及高祖初起沛,绾以客从,入汉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食饮赏赐,群臣莫敢望。”《荆燕吴传》“汉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皆以不同方式提到是刘邦初立汉王时发生的事,故而根据其他篇章,似乎《史记》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汉班固.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陈垣.校勘学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2篇

什么兵什么城的两个成语如下:

1、顿兵坚城,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顿之燕坚城之下。

2、单兵孤城,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出处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

(来源:文章屋网 )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3篇

解释: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语法:作主语和宾语。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近义词:手下败将,解释为打了败仗的将领,多用来指比试中比输的一方。

反义词:常胜将军,解释为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4篇

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 不打自败。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5篇

盖主是臣子功劳太大,又不懂得掩其锋芒,使君主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聪明的臣子会献策,而非决策,从而衬托君主的英明果决,一个英明的君主必然会善于纳谏,可犯言直谏则属于非常手段之用,千古范例“李世民与魏征”。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双方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作为刘邦麾下的一代名将韩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灭20万赵军,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得项羽在乌江上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未能善终,在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的钟室之中。韩信的死,正是功高盖主的结果。

(来源:文章屋网 )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6篇

韩信未起之时,的确不堪。若比诸同是布衣出身、未“上场”前也老被轻视的刘邦,至少,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至于韩信,却什么都不是。“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士、农、工、商,韩信竟是全无着落。刘邦“仁而爱人,喜施”,多少都还有些余力帮帮别人。韩信却“常从人寄食饮”,不时得仰仗他人接济。让人接济,并不打紧,历来豪杰未得志时,也常常受助于人。韩信特殊的是,他在“从人寄食饮”之时,还会“人多厌之”。

这“人多厌之”,乍看之下,是别人嫌他穷,讨厌他白吃白喝。但除了这层浅显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的缘由。

《史记》里写了两段故事。一是漂母饭信,另一则是胯下之辱。这两桩事,都脍炙人口,也都值得再细细一看。

先说漂母。这漂母,乃慈悲之人。她基于同情,施舍数十日。韩信因此感激,遂言道,来日必将重报。这样的话,其实合情合理,但是,漂母为何丝毫不领情,反倒带着怒气,回头又教训了韩信一顿呢?除了“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哉?”这样的理由之外,是不是在言语之间,韩信有啥地方惹到了她?

再说胯下之辱。这整桩事,存心挑衅的“屠中少年”,当然是个痞子;一旁起哄的那群人,也多是些无聊男子。至于韩信,当下他能“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自然非常人所能为,了不起!但令人好奇的是,这件事发生在淮阴,韩信又是个淮阴本地人,韩信与这群人,原当识面久已。这群无聊男子看他“不顺眼”,也绝非一朝一夕。换言之,韩信遭逢此事,并非纯粹倒霉。那么,除了这痞子口中所说的“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你虽然人高马大又爱带刀带剑,但其实只是个胆小鬼)这很好笑的理由之外,我们不禁仍要一问,韩信到底又有啥地方碍着了他们?

事实上,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类似的事,显然与此人的人格特质脱离不了干系。如此“人多厌之”的韩信,除了倒霉透顶之外,是不是可能哪儿也出了问题?

我想,问题在于韩信有种特殊的姿态。

这姿态,源自于韩信才高。韩信领兵,“多多益善”。刘邦也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样的军事天分,不只因韩信气吞山河、喑哑叱咤,更缘于韩信对客观形势有着惊人的判断能力。韩信是个明眼人,头次与刘邦深谈,分析项、刘长短,便句句命中要害,既精准,又深刻,他也明确指出,只要刘邦出兵关中,三秦必“可传檄而定也”(后来证明,千真万确)。一席话,说得入情入理,也说得刘邦豁然开朗,心头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刘邦也因此明白,当初萧何力荐韩信,说他是“国士无双”,果然半点不假。

这“国士无双”的韩信,不仅才高,更素怀大志。韩信那特殊的姿态,更根柢的原因,正缘于他迥异于常人的壮怀远志。《史记》说韩信,“虽为布衣,其志与众异”。尤其在他母亲去世之后,即使穷得无力办理丧葬,韩信仍一心一意,必要找个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好让来日坟旁容得下万户人家。为此,司马迁特地探视了韩母坟地。一看,果真如此。

换言之,韩信的“鸿鹄之志”,其实早已昭然。他的盘盘大才,再加上志比天高,使得他即使寒微、即使落魄,都有着迥异于常人的自矜与自重。这样的自矜自重,遂成了他未起之时那极特殊的姿态。于是,当他“从人寄食饮”,当他高言来日重报漂母,当他路上遇见那群痞子,很轻易、也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他那异于寻常的姿态。彼时彼刻,如此姿态,当然非常刺眼。

这样的姿态,认真说来,并非全然不好。事实上,正因有此自矜自重,故他寒微之时,虽说多有狼狈,实则满蓄云雷;又尽管貌似不堪,却也处处留心、多有蕴积。也正因有此无与伦比的自矜自重,故他能忍人所不能忍。又幸亏有此姿态,故而当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之时,独独韩信仰视高言、倨傲依旧,遂引来滕公“奇其言、壮其貌”,最后才能“释而不斩”,逃过此劫。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史记》 平民女性形象 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1小市民妇媪形象分析

《史记》中有很多小市民特色的平民女性。她们为《史记》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滑稽和幽默的亮色。所谓小市民特色,从《史记》人物看,比较倾向于指势利、实利、虚伪、狭隘自私的一类市民风格。《史记》涉及的小市民妇媪很多,有王媪、武负、刘邦嫂、淮阴亭长妻、苏秦嫂等。

著名的势利人物是苏秦嫂。苏秦落魄而归,其嫂挖苦嘲笑;苏秦衣锦还乡,富贵而来,嫂子恭敬侍侯,不敢仰视。当苏秦打趣地问她为何前倨而后躬时,嫂子回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话语单纯、直率、粗俗得可爱。俗话说:丑到极点就是美。苏秦嫂可谓美。

还有一种势利是小气中带着实利。以刘邦嫂、淮阴亭长妻为代表。当刘邦未发迹时,游手好闲,时常带人来大嫂家吃饭。时间一长,大嫂就不耐烦了。当刘邦再次带人来时,大嫂用勺子故意将锅底刮得啵啵响,刘邦只得走开。他记恨大嫂,后来当了皇帝,故意不为大嫂的儿子封侯,经太公请求,才特意封为羹颉侯。无独有偶,淮阴亭长妻对前来白吃饭的韩信颇不耐烦,故意一大早就吃饭。当韩信赶来,锅里已经没有饭了。刘邦嫂和亭长妻的小心眼举动,充满了山野村妇的朴实可笑。这种实利的乡土女性,太史公写得素朴可爱。

2高义母形象分析

在平民女性里面,还有一组光辉感人的平民母亲形象,学术界称之为高义母。有春秋时期介子推母,战国吴起卒母、和秦末汉初的漂母。

首先是大义从子志的介子推母。介子推追随保护晋文公有功,晋文公论功行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有怨言。《史记・晋世家》记载了他们母子的一段对话: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俗话说,母以子贵。没有一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富贵的。然而介子推母为了儿子高洁的志向,慨然提出入山隐居,直至烧死,也不肯出来见晋文公。正是因为有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才有介子推如此狷洁之士。

3贤明妻形象分析

平民女性中,司马迁还塑造了一位贤明睿智的妻子形象,那就是《管晏列传》中晏子御之妻。《史记》记载如下: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晏子御之妻是一位贤明的女性。首先,她有一双慧眼,能够从丈夫的驾车姿态表现能看出其浅薄和洋洋自得,能从晏子的谦卑平凡看出其志念深邃。其次,身为人妻,她能当机立断,请求离去,激夫励志上进。使丈夫不断自新,提升人格,从一个平凡的车夫成长为一名大夫。晏御之妻,其贤明胜过男儿。《史记》中这样的平民妻虽只此一人,但光彩夺目。

4孝顺女形象分析

平民女性中,还有一个孝顺而勇敢的才女,就是缇萦。缇萦,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医之女,事迹见于《孝文本纪》和《扁鹊仓公列传》。文帝十三年五月,淳于医因行为不慎,触犯法律,按规要去长安处以肉刑。汉代肉刑断损肢体,轻者致残,重者会死。五个女儿在后边嘤嘤哭泣。太仓公将行,骂其女说:“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小女缇萦自伤泣,于是随父到长安,上书汉文帝说:“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下诏废除肉刑。

缇萦上书,陈述肉刑之过,甘愿入官府当婢女,替父赎罪,求让父亲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情、理俱在,感动孝文,从而使肉刑废除,父刑得免,并为一朝百姓造福。缇萦可谓一位急智勇敢的孝顺才女。正如太史公所称赞:“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

司马迁还塑造了一批极有个性平民女子:卓文君夜奔相如,大胆当炉卖酒,可谓勇敢叛逆;聂荣为了扬弟大名,义奔韩市辨认聂政,铿锵有力,高呼苍天,悲恸而死,可谓勇敢刚烈。

太史公还怀着赞叹和敬意,记载了两位能干的女性商业家。四川寡妇清,经营祖传丹砂矿业,得秦始皇尊重,为其筑女怀清台,礼抗万乘,名显天下,被太史公称为素封。妇人陈君夫,以相马闻名天下,可称女中伯乐。

淮阴侯列传范文第8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5-0157-02

“姣”与“娇”,在描述人物外表方面都有美丽义,都读作jiao。古人释义曾将其等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姣,古文娇同。”今人时有混淆,如将“姣好”写成“娇好”、“娇艳”写成“姣艳”、“娇嫩”写成“姣嫩”、“娇小”写成“姣小”,均不妥。本文从意义来源与意义指向比较二字的差异。

一、“姣”与“娇”的意义来源

“姣”是个单义词,本义指男女身材高大、容貌美丽,之后发展为仅指女性容貌美丽;而“娇”是多义词,本义指姿态、神情之美,之后引申出“娇小、娇嫩、柔弱、任性”等义项。

“姣”,甲骨文写作,像女人修叉、亭亭玉立貌,初形强调人物高大之美。证据有三点。

1.历代学者的训释。《说文解字・女部》:“姣,好也。从女,交声。”“好,美也。从女、子。”“姣、好、美”皆为近义词,最初指容貌美丽,兼指人的身段和容貌之美。《方言》卷二:“秦晋之间,凡美色皆曰好。”《楚辞・招魂》:“容态好比,顺弥代些。”《诗经・卫风・叔于田》:“洵美且好”,该句赞美一个矫健有力的猎手。李学勤说:“甲骨文里的‘妇好’,人名,是商代‘诸妇’中最重要的一位,她可以征集军队,征伐各方。”甲骨文里还多次记载她的生育事件,这位“妇好”集生育力与战斗力于一身,身强力壮,可见“好”最初也指男女的强壮有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姣谓容体壮大之好也。”徐灏笺:“凡从交声之字其义多为长……壮佼亦谓其壮而高长,非谓大也。”段玉裁此注已经注意到“姣”的身材壮大义,徐灏强调“壮而高长”的特点,凸显“姣”的身材长大。

2.“姣”与“佼”为同源字。《说文・女部》桂馥义证:“姣”通作“佼”。有诗为证:《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传》曰:“僚,好貌。”孔颖达疏:“谓其形貌好猥琐兮,颜色美、身复美也。”孔注将“佼人”之美解为“颜色”(相貌)与“身”(身材)的整体美。

3.文献实例证明“姣”为高大美丽。

(1)《荀子・非相》:“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2)《吕氏春秋-达郁》:“公姣且丽。”

(3)《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少年有侮信者,曰:‘君虽长大,好带长剑,怯耳。能死,刺我,不能则出我胯下。’”《风俗通・穷通》:“淮阴少年有侮信者,曰:‘君虽姣丽,好带长剑,怯耳。能死,刺我;不能则出我胯下。’”

例(1)荀子讲的“桀、纣”因长大而美。例(2)“公”是列,“姣”是身材长大,“丽”是容貌美丽。例(3)“长大”对应于“姣丽”。据以上例,“姣”本义就是高大而美。

而“娇”比“姣”出现得晚,用来强调人物神情、姿态的可爱。《说文・女部》:“娇,姿也。从女,乔声。”《玉篇・女部》:“娇姿也。”《广韵・宵韵》:“亦态。”李学勤《字汇》:“娇,形声字,……本义是姿态妩媚可爱。”神情骄傲貌也称“娇”。“娇”与“骄”同源。《方言・卷十二》:“即骄之俗字,剑也,钱绎笺疏。”《说文・女部》段玉裁注云:“骄,俗本作娇……古无娇字,凡云娇即骄也”。张传曾释“娇逸未有婚”(《孔雀东南飞》)时说:“娇即骄矜。目空一切。”南朝梁王筠《五日望采拾》:“含娇起斜盼,敛笑动微埂!惫沤袼释“娇”义有三:一是个子小或体积小,如称女人孩子“娇小”;二是年纪小或时间短,如“娇儿、娇花”;三是神情、姿态可爱或骄矜,如“娇羞、娇滴滴、娇柔、娇逸”等。

综上所述,由于“姣”与“娇”本义不同,我们不能将之混淆和相互替代。

二、“姣”与“娇”的意义指向

意义指向是指字或词所修饰的对象。

1.“姣”先秦指向男女。当时男女皆以硕大为美。“体格魁梧的人,个头高、力气大,在采集农作、奔跑田猎、抵御侵犯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硕大为美自然成为周代社会普遍的审美观念。”侯文学说:“‘姣、狡’较早成为审美范畴,‘大而健’是其主要范畴。这与早期文化中对生命体的审视以壮大为美相一致”。“姣”多与“美、丽、好、长、好”等表大义字搭配,组成“姣美、姣丽、长姣、姣好”等,均强调人物长大而美。如:

(4)《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5)《楚辞・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嫫母姣而自好。”(6)《晏子春秋》:“寡人有女少且姣”。

(7)《列子・杨朱》中:“乡有处子娥姣者也。”(8)《慎子・威德》: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

2.汉至魏晋,“姣”指向男子时仍为高大美丽义,但指向女子时“硕大”义脱落,仅指容貌美丽:

(9)《汉书・东方朔传》:“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师古注:“姣,美丽也。”

(10)《全汉文》:“田巴先生改制新衣,拂饰冠带,顾谓其妾,妾曰‘姣’。将出门,问其从者,从者曰‘姣’。”

(11)《晋书・列传第三》:“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故时人为之语曰:‘石仲容,姣无双。’”(12)《说苑・修文》:“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

(13)《后汉书・张衡传》:“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娉眼而蛾眉。”

(14)《史记・前汉武帝纪》:“而李夫人亦善舞。甚姣丽有宠。”

3.明代以后“姣”只指向女子,而且只指容貌,不包括身段。先秦女性以硕大为美的观念逐步向汉代“柔美”观转变,性别审美的用字日益分化,“姣“的壮硕义逐渐脱落,只剩“容貌美丽”义,此时“姣”与“娇”才有了共同义项:女性容颜美丽。但“姣”依然侧重美丽,而“娇美”侧重娇嫩。失去“身材壮硕”义的“姣”可以与“纤、幼、弱”搭配,意义、功能很接近“娇”。但由于受其本义影响,这种词在现代汉语里很少见。例如:

(15)明・钟惺《夏商野史》第十二回:“各自带有各方歌儿,皆选其国中十四而下女子,十六而下幼姣,冶艳声音清亮者,衣以杂锦,装以珠宝,饰以花鸟龙凤,引至筵前。”(16)明末・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卷二九:“马少卿有一位小姐,小名叫得云容,取李青莲‘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句,果然纤姣非常,世所罕有。”(17)清・杜刚《南朝秘史》第10回:“有王鹦鹅者,东阳公主之婢,貌颇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