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落灯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1篇

我和好友就是相约在这个梅雨时节互相挑战棋艺,夜幕降临了。不知疲倦的大雨依然顽固地下着,家家户户都被这蒙蒙的烟雨笼罩着。乡村远处的青草丛中、池塘里,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悠扬悦耳。现在早已超过了我和好友先前约定的时间,但他,仍旧没有出现……

我静静地等待着……久候多时,仍未曾听见好友的叩门声。此时,我感到异常的寂寞,想到:已经这个时候了,好友怕是不会来了吧。我怅惘极了,百无聊赖地听着屋外那绵绵不绝的雨声和蛙声互相应和的节奏。不由自主地拾起一枚棋子独自推敲,棋子不停地被我在棋盘上敲来敲去,灯芯也因燃的时间太久而落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唉,好友今日是不会来了……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2篇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鉴赏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小令。曲作一开始就用鼎足对形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交待了此曲的感情基调。梧桐叶落,飒飒声响,表明是深秋时节;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芭蕉叶大而较硬,声音清晰而杂乱,与寂寥的旅人的愁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仿佛打在心上,千愁万苦,如雨点密集而下,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作者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一个“雨”字,而是从听觉人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借“雨”写“愁”;“一声”声,“一点”点,既形象地写出了秋雨连绵不断的特点,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缕缕愁思如同这秋雨一样无法断绝,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接着连用两个“三更”,以点出“归梦”之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致夜不能寐。归乡之梦又为作者平添了一份乡愁,故“归梦”两字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梧桐滴雨,雨打芭蕉,古代的文人骚客常以此描写人生的愁苦,加之深秋夜雨,孤身一人,客居他乡,半夜“归梦”,引起人无限的愁思和惘怅。因此,作者以一个“愁”字,点出全曲的感情基调。

“落灯花棋未收”,雨夜下棋,本为排遣愁闷,然而棋后懒于收捡,可见是越下越愁闷,正像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此句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化用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写雨夜客居时的孤寂。而残灯照空局的景象,则进一步表现了深秋雨夜的凄凉和愁苦。因此,“落灯花棋未收”是由景向情过渡句,接“三更”时分,引出更深喟叹。

“叹新丰逆旅淹留。”此句借用唐代名臣马周之典,唐人马周未登第时,曾旅宿新丰,受店主冷遇,后世借指旅愁。《坚瓠集》载徐再思“旅寄江湖十年不归”,曾滞留北方十多年,然而仕途多艰,仅做过下等的小官。这里以马周自况,羁旅他乡,饱受寂寥愁苦,然而仕进无门,一事无成,穷途潦倒,仿佛马周当年为新丰客般备受冷落。而马周穷途尚有常何引荐,自己怀才不遇,久困异乡,前途渺茫。而且客居地“新丰”之得名本就与乡愁有关,加之前句“归梦”的导诱,联想到自己与马周境遇迥异,是愁上添愁。一个“叹”字,把自己羁旅异乡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愁闷,尽收其中。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3篇

一、抓住记叙的要点。掌握叙事四要素

要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还要从教学中下手,着眼于学生在抓住记叙的四要素。记叙的四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这儿这所以没有把事件分为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主要鉴于诗歌更精炼,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没有彻底分开,更加依靠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约客》时,笔者首先安排学生了解作者赵师秀及时代背景,进而熟读感悟古诗之后,启发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四要素。有的学生说“从‘黄梅时节家家雨’可以看出事情发生在农历五月。地点是农家小院。”有的学生说:“从‘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可以看出相约来做客的是一位好友,而且他们是来下棋的。”……这时笔者鼓励学生把事情的四要素连起来说说。使学生对叙述的要素有一个整体感,使他们明白缺少任何一个要素,事情就不明了,不完整。

为了巩固对叙事四要素的学习,笔者又布置学生把《约客》这首诗用简单的叙事方式写下来并告诉他们,要写清楚事,首先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当全体学生写完后,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四要素交待很直接,又启发他们交代这四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黄梅时节家家雨”,就没有直接点明哪年哪月哪日,而是粗略的时间,农历五月。而且用“家家雨”来告诉大家此时的自然景物,既有交待四要素,又描述了环境。而地点就更没提,只是让读诗的人感悟应该是在农家。“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表面是说客人没有来,而实际上以是心理描写,把事写得更具体,更有实感,更丰富。

二、明确叙事顺序,学写具体、生动

抓住了记叙的要点,掌握了叙事四要素,就能把事情简单地叙述出来,能把事写出来还远远不够,第二步我们要培养学生如何把事写具体、生动。

教学《约客》时为了使学生能把事写具体,笔者启发学生“不知道同学们等过人没有?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有什么表现?”有的学生说:“等不着人会急得直跳脚……”有的学生还会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我在家等的人没来,我会先出去看看,哪怕张望一下也好。”我就势引导:“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依你看赵诗人他出去看看没有?…(出去了,要不然他怎么看见家家雨)

‘家家雨’又是一幅怎样的景?雨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你能把前面想象的连起来说一遍吗?”为了让学生理解“有约不来过半夜”,笔者分小组学习,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思考他是怎么等的?到了半夜,周围又有哪些动静?有的学生说:“天空雨渐渐小了,天更暗了,但池塘里青蛙还在叫个不停。他也许会想:雨啊,你下小点吧!我的朋友还要来赴约呢!我们好不容易约到。难到他有更重要的事?我还是再等等吧!我再等等吧!”这样学生就把《约客》这首诗写具体、生动了。

《约客》教学之后,笔者尝试让学生写作。写作之前,笔者先出示范文开头:农历五月的一天,诗人赵师秀遇见了一位久未谋面的好友,相约傍晚农家对弈。赵师秀回到家中,早早的吃过晚饭,就等棋友来。“黄梅时节雨纷纷”这句诗真是没错,阴雨绵绵,这天细雨如丝,看样还真下个没完没了了。“让我来边看书边等吧。”赵师秀想着就随手拿起一本书。天渐渐暗下来,灯芯又要往上拨一拨,这根灯芯快要烧完了。起身朝外走去,推开窗门……学生看到教师能这样把诗中的事写具体,他们也仿照写,能写得更生动。

从中笔者体会到,引导学生写作,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流水帐”现象。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学生懂得写文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中心,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为线索贯穿全文。在学生作文中,通常会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喜欢用一些笼统的句子去代替具体的内容,为了扭转此现象,要求学生从古诗本身入手,联系生活实践把文章写好。

三、理清线索,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学会叙事的四要素,能把事情写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么记叙能力的培养也就成功一大半。记叙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为培养而培养,最终还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就要找到一个可以统领一切的线索。就像一名技艺高超的工匠,面对着粒粒零散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线,就永远也穿缀不成闪光的项链。如《约客》自始至终以“约客”这一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先写约客的时间,天气,再写等客时的心情感受和等客的过程,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4篇

学期刚开始,这句“呵呵,老规矩”便时常在我的耳边响起,就连规则还没有了解完全时,那个微胖的和蔼的老人便开始教我们正确的落子方法:首先,要坐直、坐正;然后,中指在上,食指在下,夹牢一颗棋子放在棋盘上,中指半按半滑,一定要听到“啪”的一声干脆的声响。“身正、音正”,这就是他对我们的要求。而每每我们问及原因时,他总道“呵呵,老规矩”。

想来那时还是年幼,并不明白这规矩的意义。于是也常常忘记遵守。拿着棋子,形势有利时便在棋盘上狠狠地拍得“乒乓”作响,令周围的棋子都微微一跳;形势不利时便不及拿稳就匆匆放下,“啪嗒”一声。每当看到如此,他便让我把棋子拿起来,坐好,重新以最正确的姿势把棋子落下。“这是老规矩,懂吗!”这时的他,面孔总是板着的。

尽管如此,我依然从未懂得这规矩的含义,不过倒是养成了“身正”与“音正”的习惯。不久之后,我转到另一家棋院学棋,不久,又是另一家。随着棋艺渐渐增长,遇到的对手也渐渐增多。有意无意观察他们,发现盘上积极的人多喜欢落子用力,发出激烈、较响的声音;稳重的人多落子缓慢,发出简短、坚定的声音。难道这就是“规矩”的内涵?

随着下了一盘又一盘,我渐渐醒悟,划分的标准似乎不在轻重缓急,还是那两个词:身正、音正。一个把头埋在棋盘上的落子声急的人必定急躁,而一个几乎躺在椅子里,落子声拖沓的必然步调缓慢。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身与声有关轻重缓急,又无关于轻重缓急,到底还是“心正”。“心正”则“身正”、“音正”,心是正的,人是正的,什么音都是正音,什么形都是正形。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5篇

    这个关于“科学”和“精确”的话题让笔者联想起语文教学。语文不属于科学学科,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不可靠的“非定量表述”是语文的常态,特别是阅读理解,结论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教师也常常说不出所以然。语文和“追求精确”的科学精神无关?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笔者对“精确阅读”的定义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细读,借助严密的分析和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手段及阅读者合理的联想、想象,对和文本相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确定见解的阅读。和一般阅读相比,它更重理性分析而非感性的感悟。也就是说,对阅读者个人来说,这个理解是“逼近绝对真理”的,是非“A可B亦可”的。可以这么说,正因为精确阅读更强调理性分析,更强调形成个人的确定见解,所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下面,笔者借对一次语文研究活动中三堂课的比较,具体说明精确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的特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曾举办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同课教学比较研究”活动,笔者承担了高中的教学任务,上课篇目是宋朝赵师秀的七言绝句《约客》。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理解的难度看,这首诗最适合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现在,小学、初中、高中都要以这首短诗为教学内容,该怎样定位以彰显高中和小学、初中的差别呢?反复琢磨“课程标准”后,笔者把教学目标定在了精确阅读和诗歌鉴赏指导上。

    比较“课程标准”对三个阶段的要求,我们会发现小学、初中都注重将诵读作为阅读理解古诗的主要途径,小学要求的“体味”和初中要求的“感悟”因学习个体“体味”“感悟”到的内容不同而较多地带有主观、感性、多元的成分。高中要求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则更多地带有客观、理性的色彩,因为“内涵”“意蕴”“艺术魅力”主要依附于文本而存在而不是阅读个体。

    鉴于这样的课程要求,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势必会将目光对准“诵读”“体味”“感悟”“欣赏”,以诵读为线索构建课堂,鼓励学生激活思维、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说出自己体味到、感悟到的东西。

    当小学和初中不以精确为目标,而是从学段特点和文本价值出发,以“体味”“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教学追求时,笔者认为,高中教学就应该以学生已有的、对诗歌的敏感和欣赏能力为基础,借助文本分析,精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绪,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立、确定的见解。美国SAT考试中的批判性阅读和国内高考的阅读考查实际上都在考查精确阅读,前者是选择题,后者很少给我们宽广的空间,最常见的就是根据规定答案采点给分。当然,培养学生精确阅读的能力主要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形成明确见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不仅具有广度,更具有小学生、初中生没有的深度,如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一、对小学《约客》教学中两个讨论的分析

    小学的这堂《约客》上得很成功,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很好。笔者注意到,执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基本上以赞美、肯定为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理解的原因。课堂上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问题讨论1】

    师:你是如何理解“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的?

    (幻灯片展示“闲”的基本字义:①无事,与“忙”相对;②安静,清静;③平常;④空虚。——《百度词典》)

    生1:选①,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诗人是没有什么事的。

    生2:选②,安静、清静。从前两句的雨和蛙声看,景色很美,“闲敲棋子”自有一份惬意,诗人并不是没有事情的,他在静静地欣赏。

    生3:选③,诗人等朋友等到半夜,朋友还没来,他的心里应该是空荡荡的,很失落。

    生4:选④,因为只有在空虚时,诗人才会注意到平常不会注意的寻常景物——雨、蛙、灯花。

    【问题讨论】

    师:你能否用一个字传递诗人的心境?

    生1:幽。细雨蛙鸣的环境是清幽的,诗人的心境也是幽幽的。

    生2:郁。朋友迟迟不来,诗人很无聊,内心肯定是郁闷的。

    生3:忧。约好下棋,朋友却没来,外面又下着雨,诗人会为朋友担忧。

    生4:逸。虽然朋友没来,但诗人听着蛙鸣,敲着棋子,看着灯花,自有一番闲情逸致。

    生5:悠。这个夜晚的诗人是悠闲的,整个等待的过程是享受悠闲的过程。

    生6:妙。因为朋友失约,诗人注意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景物,享受到了平常不曾享受到的妙境。

    生7:醉。朋友来或不来都没关系了,诗人早已沉醉在这幅细雨蛙声的美景图中了。

    生8:静。在这个夜晚,诗人心静如水,蛙声一片衬托出的正是他内心的静。

    对这12个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并且将回答后一问的8个学生选定的字(学生是将答案写在纸上的)贴在了黑板上。从精确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回答,当然并不都是正确的。如第一问选②“安静、清静”,语法上无法修饰“敲”,不一定对;第二问选“忧”“妙”也不合适,即使从开放的角度解读这首诗,诗人的主要心境也不会是“忧”,而“妙”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概括心境的字。但是笔者很赞成教师肯定学生的做法,因为她的上课对象是小学生,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体悟”并且说出了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这就应该得到肯定。我们希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和想象,没有语文教师愿意从小学起就封堵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被对错评价粗暴地扼杀。

    二、对初中《约客》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在初中的《约客》课堂上,执教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两次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道具表演“敲棋子”的动作,这个教学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

    【第一次】

    师:在漫长的等待中,诗人是无聊而寂寞的。那么,无聊、寂寞的诗人是如何敲击棋子的呢?请同学随便选一样文具做道具试一下,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之后,老师请了三个学生表演。)

    生1:(缓慢地一下一下地敲)无聊时都是这样的。

    生2:(敲一阵,停一阵)边敲边等,听听有没有脚步声。

    生3:(比较快地敲)因为心里很烦,等得心焦。

    【第二次】

    师:因为有细雨、蛙声、灯花的陪伴,等待也成了一种享受,以至于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夜半,此时的诗人是寂寞的,也是愉悦的。那么,悠闲、享受的诗人又是如何敲棋子的呢?请同学再用道具试一试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

    生4:(敲得比较快)心里愉悦,敲棋子的节奏也是欢快的。

    生5:(敲得比较缓)这样敲和蛙声的节奏相同,合着蛙声更和谐。

    生6:(敲着敲着慢慢停下来)诗人完全沉浸在雨声蛙鸣的清幽意境中,忘记敲了。

    生7:(做出下棋的动作)“敲”代表下棋,诗人兴致盎然地自己和自己下棋,消磨等待的时光。

    教师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诗人的动作来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对这7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也以赞美、肯定为主,只是说生7的想象很特别。这个设计在课堂上的呈现很热闹,似乎体现了“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程理念,但深思之后,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设计缺乏实际意义,甚至有害无利。

    (一)“验证”不是“体味”

    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经验,想象诗人的敲击动作,从而“体味”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价值的教学顺序;先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定位(第一次是无聊、寂寞;第二次是享受、愉悦),再去想象诗人如何敲,这就谈不上“体味”,只能说是“验证”,而这样的验证无关学生的思维培养。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6篇

2、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清波。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宋汪藻《即事》

3、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宋方岳《听雨》

4、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5、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宋秦观《浣溪沙》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8、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1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11、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宋汪藻《春日》

1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

14、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赵师秀《约客》

1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17、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7篇

你却说,春天是不解风情的。任惜春常怕花早开,依旧落红无数。一夜的雨疏风骤,便绿肥红瘦。空叹“枝上柳棉吹又少”,只是“多情却被无情恼”。春天总是匆匆,太匆匆。等不及花褪残红,甚至未唤醒人们对于春天的全部记忆便飘走了。

我说,是诗成就了春天。隔着厚厚的窗帘和玻璃,如果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如何读得懂飘逸的春雨?没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没有“多少楼台烟雨中”,北国的我们如何能体味南朝春日的深邃迷离?

你却说,是春天成就了诗。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红杏出墙,春色满园,春天本身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才会惹得文人雅士胜日寻芳,柴扉久扣,才会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说,春天是宣纸上涂抹的几笔写意。袅袅鹅黄着地轻垂,一泓鸭绿粼粼而起。湿润的土壤上铺满了嫩绿的萌芽,茫茫碧草上点缀着星星繁花。蔚蓝的天空上也会挂几丝云,阳光柔柔的像是为画面撒上淡淡的金黄。

你却说,春天是精心勾勒的工笔:在一座清幽空寂的山中,藏着一座清幽空寂的古寺。春雨洗刷过的夜晚,明月透过参差斑驳的松枝落下清辉,清泉淙淙地伴着古寺梵音流在石缝之间。春雨后的泥土特有的香味弥漫于画室之中,这才是春天。

我说,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百花怒放、国色天香、雍容典雅、娇俏玲珑、馨香可人……,那万紫千红为东风而争妍的画面所展现的,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闲敲棋子落灯花范文第8篇

半夜子时,你叩着门扉,一声一声着急地落下,像一位故人迟到的来访。不知是天公不作美,还是明月不忍心打扰我与你的约会,会心地躲进棉花里。而你怕惊扰我的美梦似的,那般小心翼翼地叩门,轻轻地带着绵长。可你哪知,门扉里只有一份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散漫零碎心绪。知你来了,我慌忙放下手中浮着茉莉的香茗,趿了拖鞋,匆匆穿过玄关为你开门。门至半敞,你便迫不及待地扑进我的怀里,委屈地低低诉语,小脸梨花带泪;又似我被你温情地搂在怀里,忘情地对我海誓山盟。李白举杯邀明月,我自无酒,唯那案几上我刚放下的香茗还冒着热气,袅袅生香。今夜我也效仿效仿李白,举茶邀你,对影成三。我问,你可愿与我结这无情游。你回答。轻轻地带着绵长。

漫天下尽是你的身影,诗情的你,画意的你,清泠透明,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窥凡间情郎时,不慎落下的清泪。或许,将你悲情化是我的不是。你潇洒、高洁、清泠。你曾酣睡在江南细碎竹叶下,倒映阳光,流光溢彩;你曾驰骋在大漠乱舞狂沙下,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现在,你只是安静地停驻在我的指间,一呼一吸,轻轻地带着绵长。

不留神间,胖乎乎的你滚落,狠狠地摔进地里。一瞬无迹,转眼无踪。轻轻地带着绵长。蓦地,我有些恍悟,难怪艳梅凋尽你才访我,不要那温情的红袖添香,原是怕砸落梅花,让人愁怨绿肥红瘦,更何况清泠如你,又何需凡尘俗世的浊香污了你。

历史的长卷叶叶皆是你灵动起舞的身影,这份来自千年的厚重感,我的指尖忍不住颤抖。冷冷的,如游丝般滑过心脉。这样的温情下,又是一颗怎样冷若冰霜的心,又或许,你本无心。你是百花里过,片叶不沾身,还是多情总被伤?你回答。轻轻的带着漫长。

我不懂,然而我却明白了一点:有缘千里来相会。你穿越千年,是因我有缘,既是有缘,我又何必执着来自千年的冷,千年来多情或无情的悲凉。你现在,仅在我指尖。不带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挽留;不带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洗礼;不带细雨湿衣看不见的温婉。你此时此刻,只在我指尖,清泠无双,只因我的多情而多情,只因我的无情而无情,只因我的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只因我的轻薄无聊而轻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