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爱留守儿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1篇

转眼间,我与妹妹弟弟相识一年多了,回忆这一年以来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回头看看自己曾走过的路,看到孩子们令人欣喜的变化,我对自己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真情付出得到了回报。

很清楚地记得通信最初,为了让孩子们通信更加方便,写信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在信封里夹上回信的信封、邮票。而且每天充满期待,希望早日得到孩子们的消息,学校的支教生更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早点收到我们的信件,每周不辞辛苦地往返于支教地和学校之间,为我们带回一封封充满真挚感情的回信。

和我通信的有两个孩子:乖巧的雪微,可爱的小凤伟。

雪薇的父母都在省城哈尔滨打工,不得以他必须和弟弟租住在学校的一位英语老师家。父母不在身边使她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而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总是会想像她这样年纪的其他孩子还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和宠爱中成长,还是一个未曾经历生活苦痛的孩子,不谙世事,天真可爱。而生活这时候却向她发起了挑战,她不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在弟弟面前,她必须象一个大人一样解决问题,她必须有计划的安排自己和弟弟的生活。写来的信中总是渗透着一股子令人欣慰的坚强,但坚强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助,年幼的雪薇因为生活的艰辛,脆弱的心灵里满是迷茫。尤其是她对我说她的好朋友中有好几个都退学了,她害怕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命运,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大人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不十分重视,然而早熟的小雪薇却知道知识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再见到平时要好的朋友相继辍学,她难免恐慌,她又担心假如有一天自己真的辍学,弟弟怎么办?在她的来信中我深深感受到她言语之间的不安。收到她的回信以后,我写了好长的信来劝慰,这时候我真正感觉到她需要我,我有责任让她摆脱这种迷茫,我应该使她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孩子。我在信中給她讲海伦·凯勒的故事,那个又聋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老师沙利文女士的帮助下,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我希望海伦·凯勒身处逆境时的奋争和取得的成就能打动了年幼的她,能使她战胜前进道路中的坎坷和生活中的阴霾,海伦凯勒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能鼓舞和激励她。还告诉她:人生如同品茶,虽然略显苦涩,但细细品味后总会留有一股芬芳。只有现在坚强地让自己成长,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她答应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说她很幸运遇到我这个姐姐,绝对不会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她说她马上就要中考了,心里很焦虑,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我告诉她只要努力总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如果不努力,什么都得不到。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正是因为她有一颗求学上进的心才会害怕看到坏的结果。针对她的这一情况,我给予了一些学习上的建议,但同时告诉她应该适当的放松,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一个人不能只做读书的机器,应该有一些爱好,愉悦身心,并告诉她有时间多看一些优秀的书籍。上个学期的期末,雪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当她拿着成绩单满心欢喜的打电话告诉我她的成绩有所提高时,我明显感受到她激动的心情。这头的我欣慰的笑了,高兴的并不是因为我所付出的得到了回报,而是让我懂得了这便是爱的力量。那一刻我知道我不光分享了她的悲伤,更是分享了她的喜悦,她是那么的信任我,理解我。

这学期开学,我又有了能去联发看雪薇机会。我总想为雪薇做点什么,书信的交流不足以传达我对她的那份来自内心的爱,我突然想到可以用自己的生活费给她买一件大衣,她的父母得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生活一直很拮据,假若我为她买一件大衣,那么我想她感到的应该不仅仅是温暖,还有来自我给她的关爱。心里想着个子高高的雪薇穿上它一定很好看。我还给她带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就是我高中主持校联欢会时学校领导发给我的笔记本 ,这本子对我来说来之不易,我珍藏了三年,一直没舍得用。我对雪薇说,我之所以把珍藏的笔记本送给她,是想激励她好好学习,还有一年就要中考了,抓紧时间,考个好高中。我拉着她的小手和她一起唱歌,我唱的是隐形的翅膀,我在内心里一直相信雪薇一定能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她又哭了,上次我去,她就哭了。这孩子,和我一样,多愁善感,爱掉眼泪。那天我和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她和我说有时候看见别的孩子扯着父母的手在大街上走,她就会躲得远远的,她觉得自己真没出息,她害怕自己哭出来,这时候他就告诉自己要坚强。哪有孩子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哪有孩子不渴望在父母的羽翼下温存,免受风雨来袭呢?何况她还那么小。她说她希望快点过年,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只要过年她就能和父母团圆了,她说在没认识我之前遇到困难就想,要是父母在身边多好,认识我之后,遇到困难,就会想,我还有一个姐姐可以帮我呢,说她一直想要个姐姐,现在有了,真好。她说真好的时候我的眼圈红了,我在心里说,有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妹妹,真好。

我已经不单单拿她当一个孩子看待,她已经成为了我的亲人,有时想着远方有一个可以挂念的人,就会觉得莫名的幸福。她一直坚持叫我姐姐,每当想她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叫我姐姐时,就会有些许心酸,这样甜美纯净的女孩不应该承受这么多,会不由自主的想去填补她的寂寞,抚慰她的忧伤,想给他更多的爱。

在雪薇身上我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瘦弱但坚强,平凡但善良,让我忍不住想去照顾她,希望她过上好的生活。看到她越来越勇敢,成绩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充实,我想这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诠释了。我知道她已经成为了一个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孩子。

雪薇是个懂事的女孩子,很成熟,沟通起来比较容易。相比之下,小凤伟在最开始的时候着实让我头痛了一阵子。

小凤伟今年上初一,可能是过早的与姥姥生活在一起的缘故,他的心理年龄很不成熟,性格比较沉闷,寡言少语,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他写来信说:“自己的东西被偷了,之前还被人偷过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同桌还对总是欺负他。”他的第一封信,我看了好久才看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看过之后我发呆了好久,不禁百感交集,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父母又不在身边,有了问题自己不会处理,对他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想到他的无助,我觉得自己的心里很难受,只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在我对小凤伟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我发现这孩子因为环境的原因缺少了青少年本应该有的自信,于是我在信中对他说人生便是如此,难免有许多不如意,但是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可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对困难产生恐惧,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勇敢的面对,自信便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最强武器。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这孩子的性格逐渐开朗,他不仅找回了丢的东西,还和拿他东西的孩子做了朋友,那孩子以后也再没拿过别人的东西,而且小凤伟的同桌也不欺负他了,还对他很好。正当我为自己帮助了小凤伟而高兴时,问题又来了: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总是无法和小凤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写信时往往瞻前顾后很难下笔。我就想: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和他沟通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

他那个年龄的心态,更准确的掌握小凤伟的心理活动,我上网找了很多资料,还搜集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不停地拉着寝室同学问她们是怎么跟自己弟弟沟通的,弄的寝室那几位哭笑不得。不过,我的努力终于看到了些成效。小凤伟和我走得越来越近,有一次他写信对我说:“姐姐,你的朋友多吗,自从和你写信之后我的朋友比以前多了,姐姐,谢谢你!”他已经渐渐的把我摆在了朋友的位置上,我心里那个美啊。而且,他的生活也比以前快乐了许多。我拿着信,想象着他课间的时候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玩耍的情景,仿佛他们就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玩一样,令我感到开心。这学期去联发,支教的学姐对我说小凤伟总是问她:“赵子瑜姐姐什么时候来啊?”放学的时候他高兴地跑到教室找我,拉着我的手兴高采烈的和我聊了好久。分别时他还告诉我说:“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后变成和姐姐一样优秀的人。”看着他清澈的双眼,我感动了好久。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没有收到他的信,把电话打到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告诉我他得阑尾炎做手术住院了,我当时听到这消息觉得十分难受,我想到了孤独的小凤伟需要我,需要一个朋友、一个亲人去劝慰他,我想象着他会是多么的不安,我一刻也等不了,我想马上见到他,于是就起程了,见到他时他脸色苍白,脸颊消瘦,眼窝都有些凹陷了,我安慰他不要紧,很快会好起来,要告诉他多喝牛奶,这样才会有营养,接着又无意的问,平时都喝牛奶吗?他动了动嘴角,没有发出声音,用口型告诉了我,那个口形是“没有钱。”那时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到他的自卑和无助,当时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他甚至不敢发出声音,这是他的隐痛,他那无声的语言却扣问着我的心灵,我想我应该把更多的感情给这个极度缺爱的孩子,他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员,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能还他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多好。同时我感到高兴的是,毕竟他把自己最不愿承认的贫穷告诉了我,爱是我们的语言,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孩子的信任,我必须将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这个孩子。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的贫困造成了他的自卑心理,我在写给他的一封信中写到“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和别的家境富裕的孩子相比,他只是小草,但做小草并不代表你不优秀,你同样可以快乐!

我想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

小凤伟心灵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作为他的一个知心朋友,作为一个比他年长的姐姐我有责任去帮助他,在信中我曾多次督促他好好学习,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也豪不吝惜对他进行赞美,让他在真正的关爱中成长,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我一直鼓励他好好学习,他有一次写信说已经会背很多单词了,看着他写的信,我突然间就有了一种成就感,他有时候像是我的弟弟,有时候又像是我的学生。

他在绥芬河上高中的姐姐曾发短信,感谢我对他的关心,我当时觉得我帮助小凤伟是不求回报的,可是当有一个人对我的付出有了认同感,我还是很高兴的,小凤伟的姥爷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我对小凤伟最初的了解都是从他姥爷那里得到的。有这么多人和我关心着,爱护着小凤伟,我想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小凤伟还那么小,如果当时没有人能帮助他,我不敢想象是不是以后的日子里他都要活在自己的封闭的世界里。现在,他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建立了自信心。真心地希望他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海的浩瀚是因为无数水滴的凝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志愿者还交流写信的心得经验,让各班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团活,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渴望亲情的孩子们。

每次收到信,我都会第一时间送到各班,因为信的两头是孩子们和同学们的深深的地期盼。那时候我多了个称号:“快乐的邮递员”。是啊,能为大家做这件事我觉得很高兴。由于信很多,需要整理,每次我都把信铺的满满一床,怕信会乱,所以连动都不敢动一下,一坐就是一下午,那种感觉岂是腰酸背痛能诠释的。可是,每当我想起孩子们稚嫩的小脸,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健康成长;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61-01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西部农村由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随着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关爱留守儿童就成了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为留守儿童营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蓝天,让他们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关爱留守儿童就成了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呢?怎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蓝天。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规范管理制度。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班主任老师就要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档案。档案资料要做到详实准确、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学校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链,使留守儿童时时感受到关爱。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父、祖母照顾,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怪癖、爱惹事生非、学习不够积极、成绩下降,甚至还影响别的学生。针对留守儿童以上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班主任要与家长和留守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班主任要建立与其父母的联系,经常与他的父母通电话,介绍孩子的情况,老师要成为孩子和父母感情的传递者,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从心理上感受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这样,老师成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其次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面对留守儿童,我们如果简单地从表面去看,一味地去批评,完全不考察或忽略其内心世界,往往很难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老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培养他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当他们有思想疙瘩的时候,老师要帮他们化解矛盾、解开心结,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加强心理辅导,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弱势群体;倾注爱心;健康发展;增强观念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应有的关爱与呵护,加之监护人多为家中年迈的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祖孙之间因“代沟”的影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均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些孩子无论从学习、思想还是行为、心理上都容易发生偏差。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尤其是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给他们倍加关爱与呵护,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发展,快乐成长,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就“留守儿童”的 关爱与教育,我根据自己多年教育生涯的点滴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倾注爱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同龄儿童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他们因此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关注。 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努力从生活和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从一切小事和细节上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时时刻刻关注他们思想行为的变化,及时沟通。

我带的小学五年级有个叫王萍的同学,她是一个性格孤僻、内向、沉默寡言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一般。平时很少与他人交流,不愿与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学习、做游戏。上课从来都不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说话时常常羞于启齿,更不敢举手发言。课外活动,其他同学都活蹦乱跳的跑出教室,积极投入到课外活动中去,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唯独王萍同学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要么发呆,要么心不在焉地翻书。针对这一情况,课余,我经常有意安排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她一起玩。并且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开展班级口语交际活动时,有意为她搭建活动平台,创造活动氛围,是她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主动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分析特点,因材施教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思想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必然会对孩子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大多数性格比较内向、自卑、敏感,感情比较脆弱。其中,一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他们认为多给孩子买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孩子喜爱的玩具,就能弥补因不在孩子身边而亏欠的那份父爱、母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些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自以为是。针对这一特点,我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授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使他们认识到父母出去打工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他们生活得更好。因而使学生学会理解,懂得感恩。

(二)正确引导,健康发展。

帮助“留守儿童”少走弯路,积极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应多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思想感情上难免会产生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卑的性格,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鼓励他们平时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三、家校联动,同步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4篇

一、准确把握信息 建立健全档案

关爱留守儿童,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建立健全较为系统的档案资料,全面把握留守儿童的各类信息,既便于教师日常进行帮扶、关爱工作,也便于领导检查、督促,切实提高关爱工作的实效性。

多年来,许多学校对这项工作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压根就没建过这类档案。在贵州毕节四兄妹自杀事件中,众多媒体均未报道学校建立过这类档案,其帮扶工作的有效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有一些学校虽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够显著。究其原因,是其档案不够全面、科学、系统。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要做到三点。

一要突出全面性――部分学校未能把所有留守儿童都纳入档案,从而使其中一部分孩子被忽视了,他们也因此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学校应通过严肃、认真、全面、彻底的调查、摸排、汇总,真正获取、掌握本校全部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使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被纳入我们的帮扶范围,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和政府的关心。

二要体现针对性――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每个孩子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身心特点,彼此之间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孩子要采取不同的、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所以,档案资料的内容不仅要有共性的东西,还要突出孩子的个性特征,从而为我们的教育帮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要强调系统性――一些学校未能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来,而是在上级要检查的时候就过问一下,之后便弃之一旁。档案资料也未能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及时更新。其实,承担帮扶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具体实施帮扶工作,还要适时记录孩子的身体、心理发展情况和学习、生活情况甚至社会交往情况,及时更新其个人档案,使之更为系统化、具体化。在孩子因升级、升学等原因帮扶教师出现变化时,帮扶者之间要做好对接工作――在交流孩子的现实表现的同时,还要交接他们的档案资料。

二、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心理健康

有媒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村里人眼中,贵州毕节四兄妹都是相对内向、孤僻的性格,不爱跟人多交流,走在路上遇到长辈会打声招呼,但并不会有更多的交谈。四兄妹的一位长辈认为,这跟孩子们的自卑心理有关。有调查显示,由于缺少了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产生烦躁、孤独、闷闷不乐等负面情绪的几率也高于非留守儿童。他们要么胆小怕事、自卑怯懦,要么缺乏自控能力,更富有攻击性。他们在成长中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要依靠其远离家乡的父母来进行,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却是有所作为的。首先,要加强心理疏导:要利用品德课、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时机向他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尤其是要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暂时的困难甚至挫折;其次,要开展活动育人:要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坚定生活信念,树立崇高理想,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三、强化安全意识 引导珍爱生命

媒体常有关于留守儿童受到不法侵害的报道。有学者指出,由于缺少有效的监护,其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又很弱,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比率比非留守儿童高8%左右。因此,学校要根据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教育他们避免遭受不法侵害,如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向陌生人透露家庭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出门不给陌生人带路,不乘坐陌生人的车辆,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擅自在外留宿,等等;其次,要教育他们注意日常生活的安全,严防触电、溺水、中毒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第三,要教育他们注意身体健康,身体不舒服时要立即报告老师,以便及时就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心理学家指出,当留守儿童无法正确处理内心的情感缺失时,他们会感到极度无助,最终会选择死亡。上述几起案例就是典型例证。因此,在强化留守学生的安全意识方面,学校尤其要重视珍爱生命教育。四川江油那位服毒自杀女生的父亲猜测女儿自杀的原因时说:“可能是某些事她憋在心里想不开,不想活了,就想和我妈同归于尽。”而贵州四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中,老大张启刚留有一份遗书,大概内容为:谢谢你们的好意,我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是我该走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得到了政府、社会一定的关爱,但生活的贫困、父母的冷漠仍然使这些孩子过早地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如果孩子们能够从内心里珍爱生命,热爱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暂时的生活困难和人情冷漠而选择自杀了。所以,学校一定要教育留守孩子珍爱生命,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懂得,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只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就会迎来幸福美好的未来。

四、开展结对帮扶 确保工作实效

结对帮扶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但长期以来,这种方法虽被采用,却也仅仅是流于表面形式,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据媒体报道,这次贵州四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中,四兄妹中的三人已有一个月没去上学了,可相关学校和当地政府却未能劝孩子返校。4月17日,负责帮扶四兄妹的该乡政法委胡书记第一次登门看望孩子,却被他们拒之门外。5月13日,胡书记一行再次登门,听到孩子们在里面跑,但怎么敲都不开门了。直到6月9日,也就是事发当晚,这位胡书记终于第一次走进孩子们的家时,发现这个家中布局十分凌乱,屋内还有一种屎尿味,孩子们将一间房子做厨房,挨着的房子做厕所,平常都是小便,偶尔还大便。见此场景,这位书记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为,只是交代属下给孩子们送几袋米,每人买几身衣服,如果他们没鞋穿,每人还要买双新鞋子。仅此而已。就在他们一行人离开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孩子们便自杀了。如此的工作方法,一个月才一次的登门探望,远不能说相关人员的关爱帮扶工作有多到位了。试想,如果帮扶人员的工作再细致一些,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周到一些,尤其是准确、及时地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并予以适时的引导,他们还会选择自杀吗?我想应该不会的。因此,很难说孩子们的悲剧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关系。

要使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学校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合适人选――要选择乐于帮助孩子、与孩子易于接近的老师、同学与他们结成对子。第二,要注意工作方法――这一点尤其重要。首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帮扶者要使自己成为留守儿童的朋友,让他们愿意接近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相处,从而为今后的帮扶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要深入孩子的生活。我们的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做做资料、登门看望、赠送礼物那样简单,而要使自己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如承担帮扶任务的领导、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孩子家庭,与他们同吃同住;在节假日带他们外出游玩,让他们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时光;要提醒他们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工作,指导他们学习烧饭、做菜、洗衣、叠被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组织同班同学共同参与关爱行动,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要帮助他们与远方的父母建立正常的联系,使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亲情……第三,要讲究帮扶效果――要通过观察、交谈等形式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使他们始终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生活、学习、交往。留守儿童的心灵是纯洁的,也是脆弱的。只有无微不至的关怀,才能使他们干涸的心灵得到雨露的滋润,幸福之花一定能在他们的内心灿烂绽放。

五、建立沟通机制 提高家长素质

据6月18日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披露,中国的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包括春节)见不到父母。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一年电话联系一到两次的有885万,3个月通话一次的有1519万。贵州毕节四位自杀孩子那已改嫁的母亲,自去年3月外出打工以来,再未见过孩子一面。而他们的父亲也仅仅是在给孩子留下一张提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银行卡后外出打工,一走了之。他们这样做,固然是贫穷使然,但对孩子的忽视甚至冷漠,对生活的无知,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家长素质。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包括电话交流和面对面交流在内的正常沟通机制。平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交流,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告诉他们孩子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父母亲人的精神关爱,帮助他们增强关爱、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尤其要提醒他们尽量每3个月回家一次看望孩子或每周与孩子电话联系一到两次――《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指出,如果(父母)不能保证每3个月与孩子见面一次,孩子的“烦乱度”会陡然提升,对生存现状产生焦虑,而只要保证每周一到两次的联系,孩子的“烦乱度”就会明显下降……在家长回来探望时,学校要抓住这一宝贵的契机,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召开专题家长会,以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孩子。对一些家庭条件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的家长,则应劝他们留在家乡打拼,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留守状态,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策略

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专家呼吁,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一)长期缺失父母之爱引发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是十分想念父母的,但是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两次,有的甚至长期不回来,还有的父母很少与留守儿童电话联系。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感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这也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少留守儿童没有知心朋友,情感淡漠,儿童孤独最初的表现是语言和情感方面的问题,时间久容易形成儿童孤独症,那时后果更为严重,儿童的智力也会受到影响。

(二)和老人生活引发的心理问题。由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力不从心。由于老人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化,缺乏灵动性,孩子长期的生活和学习,往往出现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和行为,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容易形成人格障碍。老人喜欢安静,而孩子则喜欢热闹,这样的生活环境容易给孩子带来沉闷的心理压力,老人因为自身的年龄的原因,看待事物是僵化和缺乏生气的,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让孩子随心所欲或者一味蛮管,都会大大妨碍孩子的发展,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隔阂,也就是所谓的“代沟”。一些老人为了图省事,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殊不知孩子会变得没有信心和责任感。

(三)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父爱母爱的缺失,家庭功能的弱化,老人看管的力不从心,各方面交集到一起,引发了留守儿童的一些心理问题,在由心理问题转变为生理问题这样恶性循环,使孩子在不良地情绪情感和环境下成长,由于缺乏父母的管理,加上农村老人文化水平低,学习上没有人可以指导,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而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把孩子的学习看成是第一位,一打电话就问学习如何,这就让留守儿童更加有了心理包袱,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容易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最终形成人品和人格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二、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作为父母始终要记住“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坚持每周给孩子一个电话,勤与孩子沟通交流,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要在能力范围中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谈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给孩子关爱和呵护。还要多和孩子的学校教师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当孩子得知父母经常和老师联系,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很关注自己,心理上得到一种认同感,有利于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抚养管理的其他监护人要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父母应转变思想,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只有努力学好知识,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二)教育讲究科学性,促进心理健康

1.建立档案,详尽记载。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应包括对该孩子的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措施。包括家庭情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生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地记载,作为样本材料的对照依据。

2.开展主题活动,丰富生活。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的主题活动,提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留守儿童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一直关注和爱他们,老师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爱他们。更让他们懂得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对孩子的思念和厚望,从而体谅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6篇

1、活动主题:

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他们放飞梦想。

2、活动背景:

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现代建设的一个"副产物"。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所以,大量未满18岁的孩子被留在家和祖父祖母或者是亲戚居住。没有了父母的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在人生观上也缺乏正确的引导,所以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3、活动目的:

给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书信交流等解决他们成长的烦恼,给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同时丰富自强社成员的课余生活,给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以爱的洗礼。

4、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十一长假,三天时间;

地点:**县驼峰乡。

5、大体的活动项目:

1、捐献衣物:

南大很多大学生的衣柜里闲置着许多衣物,加以收集,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过上更加温暖的生活;

2、以"外面的世界"为主题的课堂教育:

短期支教不可能有太多效果,而且个人认为支教能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的不应局限于知识,更应该传递一种信念,一种为了未来拼搏、改变命运的信念,这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激励他们为未来拼搏。

3、游戏环节:

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有趣而又富有意义的小游戏来吸引孩子参与活动,让他们感受团队精神的重要和领导才能的意义,同时增进他们与活动成员的友谊,有利于他们敞开心扉,有利于我们近一步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为建立长期的友谊打下基础。

4、以"感恩"为主题的课堂教育:

让他们写信给他们最想表达感恩之情的人,有我们帮助寄出。

5、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课堂教育:

告诉他们,梦想是什么,以他们最熟悉的动漫人物解释梦想的意义,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梦想,折成纸飞机,放飞"梦想"。

6、了解孩子具体的生活情况:

通过当地政府,学校获得学校在校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选取几个家庭做家庭访问,了解孩子具体家庭情况,为今后活动的长期进行做准备。

6、 活动经费:

路费:从**到**县乘坐火车单程需73元,再加上转车,每个人一个来回大概160元。

食宿费;

其它购买活动物品所需费用:如明信片,白纸,一些书籍等。

7、 其他事项:

活动参与人员:南大自强社成员,六到八人;

人员分工:两名拍照人员,一名活动情况记录人员(负责后期稿子,照片整理),课堂活动大家一同参与,一名活动主持人(女生);

所需物品:行李箱(装衣物),两个相机,南大明信片,宣传横幅,以及进行游戏所需的相关物品,最好带一台笔记本电脑;

活动人员注意带齐一切的生活用品,我们在那的生活所需都由个人承担;

8、活动具体的时间安排(具体活动次序可做调整,活动具体内容还需讨论):

9月30日晚

乘火车前往**县,预计10月1号早晨到达驼峰乡,组员整理好自己的东西,适当调整一下,准备下午的活动。

10月1日下午

自我介绍,开展游戏(游戏内容注重团队的合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准备送给孩子的奖品)

10月2日上午

"外面的世界"主题课堂,"感恩"主题课堂

10月2日下午

条件允许,播放一些视频,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放飞梦想"主题课堂(的做到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制作理想树,让孩子写下自己的理想)

10月3日

向学校,政府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选取几个孩子做家访(家访的问题设置还要具体商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长期跟进孩子的情况

10月3日晚

10月10日中午

返回南大(大家在前一晚收拾好东西吧,时间可能有些紧)

在食堂门前进行一个活动成果的展示

9、需要驼峰乡协助解决的问题:

1、食宿问题;*

2、留守儿童的统计问题,至少需要多少衣物来保证每一个儿童能分到衣物;(首先提供给我们一个大概的数量)

3、能参加这个活动的留守儿童人数,及儿童的年龄区间;*

4、提供一个能容纳所有儿童的教室(最好有投影设备)及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7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习惯;教育;关爱

我们班的王龙同学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是一个谁都喜欢的一年级小学生,可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太差。据了解,他的父母多年前就已经在外打工了,孩子一直都是住在爷爷奶奶家,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像我们班,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22名。孩子的学习只能依靠在校积累,他们的隔辈监护人对他们或宠爱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或少闻少问,关爱不足,所以他们经常不能完成作业。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成绩。因为孩子入学时的底子很差,所以学起来很吃力。因为这些孩子在家里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他们得到赏识、尊重、倾听的机会很少,而这些机会大多数只能在学校里得到,加上他们各方面提升的速度又赶不上其他的同学,所以他们的朋友相对也少,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感,这样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以至于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鉴于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对22名学生进行了家访,请学生的家长挤出一点时间多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严格要求他们,但是家长们把帮助孩子的希望寄托给学校,交给了老师。

于是我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语文从汉语拼音开始补起,像王龙用了多半个学期才认识,熟练拼读还不行,每个音节都得从一声开始拼起,再过渡到要拼的音节;生字一部分会认会写,补起来比较费劲。但和开学初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孩子的家长很满意,但离我的预期还很远。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他们的学习和性格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每当上课讲到和父母有关的事情时,这些孩子的眼圈就泛红。在一次交流“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打算怎么过?”时,有的孩子流下了眼泪。可以看得出他们很想念自己的父母,想让父母陪在自己的身边。此时老师应该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能从老师这里得到一些温暖,在学校能得到一些快乐。因为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们以其教育的独特性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由此可见,没有父母的教育,光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对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73.

关爱留守儿童范文第8篇

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泗洪县西南岗地区,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他们的监护人大多以祖父母或亲友为主,他们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有效的互补,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上还存在不足,为此我们学校在双沟镇人民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多方调研,寻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体系。

学校联系双南居委会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520点亮微心愿活动”。活动过程中,双南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学校辖区困难儿童送文具,实现微心愿。社区工作人员就开学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学习握笔的正确姿势、阅读中良好的习惯等多方面知识进行了普及。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帮助他们解决实际性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快乐地成长,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有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可以及时到社区寻求帮助。

    每月为住校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视频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四、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双沟镇政府的关爱下建立设施完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2.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先后成立象棋、古筝、跆拳道、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在每年的“六一”留守儿童关爱日活动中进行展示,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3.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在双沟镇人民政府关心下,每年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每一学年初镇政府安排镇卫计中心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