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信用;不公平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5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一、报考环节的不公平

公务员考试录用精神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报考愿望,不设置任何障碍,但是在实践中,完全的公开、让所有人都参与很难达到。

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最具特色的地方。《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报考的资格条件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只要公民符合条件,通过考试后,都有担任公职的平等机会。但由于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随意规定,一些政府部门在原来条件的基础上擅自增设条件,如地域限制、专业限制、年龄限制、工龄限制等,这实质是实行“玻璃门”政策,即规定上已经达到进入门槛,实则已经被排除在外。

公开是公务员考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之一。有意愿报考公务员者及关心此类公共事务的人士获得招考信息,从而保证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在报考环节中,招录主管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招考的具体事项向社会公开。但是仍出现以下情况,一是招考信息的覆盖率还不够高:一些交通不便、通讯薄弱的地区的人员根本得不到招录信息,很难参加招录考试;部分招考机关只在小范围宣讲,造成了信息的地区差异等。二是报考时间的限制以及报考咨询服务不到位等等,这些都导致了考试录用的起点环节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信用感缺失。

二、考试环节的不公平

1、考试的内容和科目缺乏信度

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的考试则是在公共科目考试通过后,由招考部门对考生进行测试。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考试内容历来都为人所诟病。

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考试工具错误时有发生。考试的内容都存在形式单一、试题类型不够全面,测评目标偏离等问题。一些题目毫无价值性可言,不合理不科学、考查范围的不适度、考试的侧重点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要求脱轨;考查的知识对某类人群造成的不公平等问题,很难测出考生的知识深度、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使考试的区分度、可信度受到削弱,不能很好地体现“为用而考,考用一致的原则”,整个考试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就不得不让人质疑。目前,对一些较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等评价技术缺乏研究和应用,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大大降低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2.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

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和管理上的职位分类法相挂钩,不论学历、年龄,不管报考的职别,基本上是实行整齐划一的考试内容,“千人一卷”,忽视了个人的学术背景和专业优势。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倾向和专业素质,这样不科学也是不公正,很难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如招考一般办事员和招考主任科员使用同一试卷进行考试,很明显,把两种不同职位要求的人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的评价结果是不公正的因为不同的职位要求只能用不同程度与区分度的试卷。

3.公务员体检标准的不合理造成公务员录用的不公平性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实质上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任职资格,近年来,社会及报考者对公务员招录体检提出不少质疑。一些公务员职位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问题。比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不允许患有传染病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录用时仍把乙肝病原携带者排除在外;“双乳”不对称是为体检不合格等等。现行各地区体检标准的不统一以及用人单位的现象势必牺牲公务员录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降低考试录用的效度。

三、面试环节不公平

在我国公务招考过程中,面试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面试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情绪控制、应变、人际关系等能力。不仅要求面试内容和组织要科学,而且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面试官精通现代面试方法、技术和经验,尤其要具备公正客观的素质。但这些在我国的公务员面试工作中没有完全具备,大大降低了面试的信度,主要体现在:

1.人情关系导致面试环节公正性的缺失

由于血缘政治的影响,使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人情化问题”普遍存在。考虑到具体招考部门最清楚所需人员的具体要求,因此,公务员面试基本上是由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委托给各级用人单位自己来执行的,但这一规定又给公务员选拔录用中的关系荫庇提供了便利。表现为一些招考部门为了照顾政府部门领导或者同事的亲友等而.使“公务员面试”变成为‘任人唯亲”.“关系”和“面子”所及人员的亲友、子女等考生在面试环节上拥有了绝对优先地位。这就为考官的徇私枉法洞开了大门。丧失了公务员招考的公平性原则。大多数地方都是面试当场不亮分,一般是上午面试下午出成绩,这就给“暗箱操作”和“权利寻租”提供了可能。

2.考官的情感倾向和素质

另外,由于考官的情感倾向,比如受晕轮效应,相似效应、首因效应的影响很难客观公正的对考生作出判断。除了心理因素之外,影响公平的重要因素还有情感因素如面试考官认识某面试人员或者受到面试人员情感的影响而做出有悖事实的评价,就会对面试的公平性破坏力很大。面试考官的工作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比如面试考官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熟悉程度、对人才测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评价要领的掌控能力、对面试技法的运用能力等。不同考官工作能力的参差不齐不利于科学、准确地测试出应试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能力,将会影响面试程序的公平性。

3.面试考官队伍有待规范

面试考官在面试中起着决定作用,考官的情感倾向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性。目前,我国的考官队伍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官员及高校和行政学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两部分人组成。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后者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两者可以互补。但前者对于政府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研究,不具备运用现代考试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后者对社会需要和岗位特点研究不够。并且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考官队伍,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但是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因此,他们对考生素质及表现的区分能力欠佳,很难保证考试的效度和公平,往往使测评结果失真,难以保证录用的客观性。考官队伍组成缺乏科学规范,难以保证录用的客观性

4.面试的入围比率不科学。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2篇

光阴似箭,一晃我已经是个××岁的人了。回首我参加工作的××年来,(……做过的工作,最好说些在某工作中负责的与学到的,取得过的成绩)。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一样。

今天我竞争的是科长职位,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公务员管理工作,所以假若我是公务员管理科科长,我的工作目标是: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总要求和这次机构改革后政府职能定位是“服务”,着力在“竞争激励”上下功夫,在“高素质专业化”方面做文章,在“管理服务上”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我的主要工作思路是“2323”,就是创新两个办法,强化三个机制,完善两个监督,凝聚三方面力量。

一、创新两个办法。就是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着力在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起公务员微机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使我市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根除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强化三个机制。就是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着力在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抓好考录、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形式;二是在抓好执行辞职辞退等制度外,积极推行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部分职位的聘用制;三是在抓好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惩戒、轮岗、回避、申诉控告等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纪律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政治立尝勤政廉政、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树立我市公务员的新形象。

三、完善两个监督。就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内外监督,着力在民-主监督方面取得新的起色。一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做到制度公开、程序与条件公开、结果公开,把管理工作置于广大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之下,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坚决维护公务员

法规的严肃性。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3篇

2017年公务员竞聘演讲稿一

大家好!非常感谢局领导为我提供了这次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今天,我竞聘的是公务员。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处。我很欣赏这句话,多年来一直受这句话的鼓舞和激励,不断的挑战,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超越。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个团结又温暖的大家庭里,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如果说这些年来我能有所进步的话,那也是各位领导以及同事们指导、帮助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衷心说声谢谢。

我清楚认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不容易,因为这个岗位要负责拟订公务员考试录用配套法规;汇总编制上报全市及市直公务员录用计划;拟订公务员录用政策;组织、指导和监督全市政府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录用;完善考试录用质量评价体系等十多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我还是认为我能胜任这个岗位,因为我一直信奉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的竞聘报告优势是:

一、具有廉洁自律的良好品格。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党纪国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讲党性,有大局观念、作风民主,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处事公正,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严谨,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做到了严于律己,自警自重。

二、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在部队转业后在本局业务及综合科室工作过。从事档案管理时,单位曾获得市级的的档案管理示范单位。我工作多年,熟悉我局的各项工作流程。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的一句名言。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才能引领一个企业不断向前,才能引导属下各展其才。

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协调能力。工作多年来,无论在哪一个岗位,我都能参与,对领导部门员工能够团结、友爱、互助,对其他部门能够积极沟通协调帮助,能够与大家一起营造和谐有序融洽的工作氛围。

四、具备开拓创新和奉献精神。开拓创新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当人事科长时,以人为本,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因为我局人事科工作繁杂,而且件件都和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我一直具备为大家奉献的敬业精神。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技术、资本、商品和人员越来越自由流动的世界,世贸组织的加入,标志着我国真正融入到无国界的经济世界,人才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如何面对和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是摆在我们每位人事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假若我竞聘成功,我一定不负众望,紧紧围绕局党组的领导,理清思路,全力以赴抓好公务员局下属录用考核科的工作。

一、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担负起录用考核科的责任。坚决贯彻局党委的各项决议,维护组织团结,当好主要领导的参谋与助手。

二、理清工作思路,抓好录用考核科的工作。

1、创新两个办法。就是创新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办法,着力在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起公务员微机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使我市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根除管理员工工作中的随意性。

2、强化三个机制。就是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着力在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抓好考录、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形式;二是在抓好执行辞职辞退等制度外,积极推行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部分职位的聘用制;三是在抓好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惩戒、轮岗、回避、申诉控告等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纪律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政治立场、勤政廉政、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树立我市公务员的新形象。

3、完善两个监督。就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内外监督,着力在民主监督方面取得新的起色。一是扩大公务员录用考核的公开性、透明性,做到制度公开、程序与条件公开、结果公开,把管理工作置于广大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之下,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坚决维护公务员法规的严肃性,确保机关的顺利进行。

三、带队伍,重管理。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录用考核科的战斗力。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号召力和凝聚力。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教育,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3、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各种职能充分发挥。

古希腊哲人说:给我一个支撑点,我会把地球支起。这是对生活的自信;而我现在要说: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干出我的精彩,这是我对人事工作的追求。如果我这次竞岗成功,这是大家的厚爱和鼓励,我一定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工作态度、进取的工作精神,恪尽职守,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

如果我竞岗落选,说明我还有差距,但我决不气馁。我将一如既往,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与各位同仁一道,同心同德,努力拼搏,共同谱写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事业新篇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7年公务员竞聘演讲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

大家好!

光阴似箭,一晃我已经是个岁的人了。回首我参加工作的年来,(做过的工作,最好说些在某工作中负责的与学到的,取得过的成绩)。

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日的答案不适用于今日的问题正如今天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一样。

今天我竞争的是科长职位,职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由于我现在从事的是公务员管理工作,所以假若我是公务员管理科科长,我的工作目标是: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总要求和这次机构改革后政府职能定位是服务,着力在竞争激励上下功夫,在高素质专业化方面做文章,在管理服务上求实效,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精干、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实现这一工作目标,我的主要工作思路是2323,就是创新两个办法,强化三个机制,完善两个监督,凝聚三方面力量。

一、创新两个办法。就是创新公务员管理办法,着力在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起公务员微机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使我市公务员进、管、出三个环节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根除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强化三个机制。就是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着力在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有新的进展。一是在抓好考录、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成为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形式;二是在抓好执行辞职辞退等制度外,积极推行末位警示制、末位淘汰制,积极探索部分职位的聘用制;三是在抓好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惩戒、轮岗、回避、申诉控告等制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公务员队伍纪律行为规范的实施,从政治立尝勤政廉政、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等方面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树立我市公务员的新形象。

三、完善两个监督。就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内外监督,着力在民-主监督方面取得新的起色。一是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做到制度公开、程序与条件公开、结果公开,把管理工作置于广大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之下,提高公务员管理的民-主程度和公正性。二是建立执法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各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坚决维护公务员法规的严肃性。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4篇

对政府公务员流入影响较大的是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我们可以根据供给状况来反映我国政府公务员流入通道的状况。在实行公务员制之前,我国的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录用没有采用完全统一的方法。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尤其是公务员法颁布以来,公务员流入是通过考任和调任的形式进行的,而考任作为主要的流入方式。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考虑到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主要是从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中选拔产生,因此可以说,市场机制下,成为公务员的关键是通过考试和考核以被录用。这样,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就是关于公务员岗位的市场供给量。遗憾的是,没有权威的全国公务员历年招聘总人数的信息,所以我对全国每年的公务员招聘总人数只能作一大概的估计。

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近几年的招聘来看,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103个部门,拟录用8400余名公务员,2008年共招录近1万个职位17,2009年外交部、司法部、审计署等220个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将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近万人。2010年共有139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招考职位约为14000个。可见公务员招聘人数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二、公务员流动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每年需要招聘大量的公务员以适应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机构精简行动以裁减政府部门中的大量富余人员。这就是政府部门人员流动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具体来看,在流动过程中,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运行成本升高和社会资源浪费、人力资源行业配置不合理、公务员流出机制缺位等三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行业配置不平衡

这里我们讨论政府部门和其他比如说企业等之间相比较而言的配置不平衡。进入政府部门而成为公务员的人员,都是具有相当学历的人才,他们也是企业等其他行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由于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管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歧视和管理缺位。政策歧视是指过去政府对企业人才政策存在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如在人才培养和录用方面,认为国家计划拨款就应该为“国有”单位服务。而管理缺位则是指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由于企业有自私的追求最高利润的驱动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个别企业不惜损害职工利益,如拖欠工资、不办理各类保险、强制加班等,这些需要政府和相应的执法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才的合法权利。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2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在未来几年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12年,第二产业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到1220万人。而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精算、数字媒体、物流、心理咨询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该报告对未来我国人才供求状况进行前瞻性预测,认为在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我国人才供求总体上仍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瓶颈。

(二)公务员流出机制缺位

我国政府部门人员流出很少,除了退休等自然减员的情况以外,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点看,过高的稳定性对组织并不是好事情。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卡培里认为:不要把人才当作是一个水库,应该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应该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方向。“我国公务员流出极少的重要原因是流出机制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说,人力资源流动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政府部门也存在着最优离职率,实现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某个具体政府部门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其职责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有些情况下,情况的变化使得相应的政府部门职责变少,在很多情况下,其职责会消失,该部门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何使政府部门中富余的人员流出,目前还缺乏正常的流出渠道。

由于富余人员即使失去其职责也无法流出,导致政府精简压力持续存在,陷入精简-膨胀的循环中。由于不存在正常的流出渠道,而精简只是一种非常态措施,因此每次机构精简成效有限,机构精简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大大降低了机构精简的有效性,政府公务员人员流动的障碍没能得到消除,反而打击了改革的信心。机构精简的举措表明了政府人员确实处于富余状态,急需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疏通公务员流出通道。

三、公务员流动制度优化的建议

(一)提高制度效率

平衡行业间人力资源配置。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l%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在各行业间的配置是严重失衡的。大量优秀人才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而其他的如农林牧行业则人才奇缺。

”当今社会在中国的人才总量中,文武官员的数量仍占多数。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数量上出现超常的饱和。而科技工商人才却严重不足,特别是企业家更是稀缺。科技、工商人才总量不足,己经是制约中国经济快速振兴的人才瓶颈。“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发达国家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分布在企业,其余的在研究机构、大学及其他部门。论文格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也占国家全部支出的大部分。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而我国目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是60十70%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较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农牧业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就更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技术创新。

根据对人才需求和供给预测的结果,2012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 -2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0.6万人,第二产业为%-246.9万人,第三产业为361万-672万人,新兴产业为32.7万-53.8万人。

笔者认为应该把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也考虑进来,如果他们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将得到奖励或补贴。国家发出了”到基层工作“的就业号召,笔者认为还应发出”到企业工作“、”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号召。

尽管我们坚持人力资源完全市场化配置的原则,但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政府肩负着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职责。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

(二)合理设置流出渠道

众所周知,员工离职带来组织人员的流动,有利于组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活力无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民营企业有这种”能进又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政府是一种组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也需要保持流出渠道的畅通。人员流动给组织带来的积极影响。

1.实现对低素质员工的替代。在组织编制相对固定的时候,有出才有入,流出低素质者,流入高素质者,优化组织的人员结构。

2.提高组织的创新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新员工的流入给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能等,从而改进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另外员工流出也给组织提供降低成本的机会。许多组织正是从员工的流出开始研究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或重新考虑或改革组织的发展战略,以便更大限度的挖掘组织内的人员潜力,提高运营效率。

3.减少冲突的产生,员工流动有时能减少组织内部的矛盾冲突。对于员工感觉到在原组织中有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自愿留出组织的情况,于组织于个人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员工离职存在着离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涉及到一个最优离职率的问题。有许多学者对最优离职率进行研究,但由于各个行业和各个组织之间的差异较大,很难确定一个通用的离职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C.A.摩尔根曾经提出”一般只要有10%-15%的不同层次的人处于流动状态,就可达到一切实际目的“.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人才流动都超过10%,美国达到20%左右,而我国远远低于这一个比例。因此我们把流出渠道畅通作为政府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之一。

(三)全面雇员制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一个创新点就是把职位聘任作为公务员的一种任用方式,这是对以往以委任制为公务员主要任职方式的一种突破。

职位聘任制是通过契约形式确定用人单位和被聘用者的法律关系,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合同期限为一至五年。聘任制的核心是根据合同对公务员进行管理。能够实行聘任制的职位包括两类: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包括领导和非领导职位,只要是机关紧缺的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较高的职位都可以实行聘任制;另一类是辅职位,包括文秘、书记员等事务性较强,在机关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的职位。

职位聘任制是对政府雇员制的改进。政府雇员制是在职位聘任制正式颁布实施前的尝试,两者有许多相同点,两者都是国家公务员任用方式的一种补充形式,处于辅、从属性的地位;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政府机关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降低机关用人成本,健全用人机制,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在管理方式上,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合同制来管理。聘任制是在政府雇员制基础上的改进,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公务员法》明确界定了聘任制公务员也是国家公务员。他们在聘期内同委任制公务员一样实行职级工资制,定期增资,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和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聘任制公务员追求组织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他们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动机。

2.聘任制公务员占行政编制,协议工资标准在机关工资经费限额范围内双方协商决定。因此不会出现像政府雇员的高额年薪那样导致工资总额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5篇

根据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规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所属事业单位医药护技岗位工作人员,特制定简章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符合《2018年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药护技工作人员岗位条件简介表》(以下简称《岗位简介表》,附后)中各岗位所规定的具体资格条件;

(五)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2年1月12日至2000年1月16日期间出生,其他限定的年龄计算参照此方法进行);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硕士及以上学位应届毕业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1977年1月12日及以后出生);《岗位简介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六)取得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历的台湾学生和取得祖国大陆承认学历的其他台湾居民应聘时按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苏人社发〔2012〕418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七)符合招聘简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应聘人员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岗位以及与该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2018年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不得报考。

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具有本简章有关“考察”参照标准所列不合格情形之一的人员,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相关岗位的人员,不得报考。

二、招聘单位、招考岗位条件

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2018年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药护技工作人员岗位条件简介表》: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wjw.yangzhou.gov.cn)

三、招聘程序和方法

招聘工作按照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以下统称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和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报名与资格初审

1、报名方式及时间

考试报名采用网络方式进行。报名、照片上传、资格初审和缴费,通过网络同步进行。报考人员在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上按岗位要求和网上提示如实填写本人信息。

报名、照片上传时间:

2018年1月12日09∶00-1月16日16∶00;

资格初审时间:

2018年1月12日09∶00-1月18日16∶00;

缴费时间:

2018年1月12日09∶00-1月19日16∶00。

报名网址: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wjw.yangzhou.gov.cn)

报考人员网上提交报名信息48小时后可到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通过资格初审的,不能再报考其他岗位。通过初审后进行缴费,完成缴费后,报名方为有效。报考人员使用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在网上缴纳有关费用。

2、报名注意事项

(1)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并确认诚信承诺书,应按岗位要求和网上报名系统提示,如实、准确、完整地填写年龄、学历、专业等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2寸(35×45毫米)电子证件照片(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

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信息及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名资格、考试乃至聘用资格等。

(2)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招聘简章及其《岗位简介表》,弄清具体规定,遵循相关要求,准确选报岗位。本简章及岗位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报考人员需在2018年1月16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取得时间、2018年毕业的留学人员学位证书及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取得时间、报考对象相关年限计算截止时间等为2018年8月31日)及以前具备。

(3)报考人员只能选择《岗位简介表》中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必须使用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资格未初审或资格初审未通过的,在报名时间截止(1月16日16∶00)前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考生应在规定时限内尽早选择岗位进行报名,以便在资格审查未通过时,可及时改报其他岗位。

笔试考区安排及其有关要求,详见考生报名须知。(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wjw.yangzhou.gov.cn)

(4)在报名阶段,如有考生所学专业名称不在拟报岗位所列专业范围内,在2018年1月15日16:00之前,其所提供相应毕业学校出具的成绩单等课程设置材料,证明与拟报考岗位所列专业非常相近的,市卫计委及招聘单位审核认定符合岗位要求并可以此专业报考该岗位的,该专业需及时上网公布。

(5)开考比例为3︰1。报名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按规定的办法、程序,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此后仍无法开考的,相应核减该岗位招聘计划,直至取消该岗位。有关情况,及时在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公布。报考被取消岗位并通过该岗位资格审查且缴费成功的人员,可于1月22日09:00-16:00重新登录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

(6)学历要求为“研究生”的岗位或《岗位简介表》中招聘条件列有各报考对象均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不含部分人员放宽学历、年龄等报考条件所依据的专业技术资格)的岗位,最终报名成功人数为该岗位招聘计划3倍及以下的,考试直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

(7)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先在网上缴费,于2018年1月22日-23日凭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到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606室(扬州市维扬路268号),经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确认后按规程办理减免报名费用手续。

(8)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须及时缴纳报名费用,逾期未缴费视作报名无效。

3、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应在2018年1月25日-26日自行登录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4、资格初审

考生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报考资格初审工作,由招聘单位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报名期间,招聘单位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咨询电话,并在规定时间内安排专人值班,回答报考人员关于考生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报考资格的咨询,确保报考咨询电话畅通。资格初审期间,各审核部门(单位)根据招聘简章规定的报考资格要求和岗位所需条件,依据网上报考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资格审查,并在报考人员提交报名信息后48小时内提出审查意见。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说明理由;对填报材料不全或需报考人员补充说明的事项,应注明缺失或需说明的内容,并退回报考人员补充。

对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人员,各审核部门(单位)应下载留存报考者的报名信息,以供面试前资格复审时使用。

各审核部门(单位)应高度重视报考资格审查工作,资格审查应客观、公正、及时,对所有报考人员一视同仁。

(二)笔试

笔试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笔试主要考核专业知识。

笔试科目详见《岗位简介表》。

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

笔试时间:

2018年1月27日上午

考生应按照笔试准考证上确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及有关要求参加笔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身份证必须与报名时所使用的身份证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相一致,否则不得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笔试采用百分制计分。

(三)面试人选确定和报考资格复审

1、面试人选确定

对于组织笔试的岗位,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确定各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对合格分数线及以上人员,按各招聘岗位计划数3倍的比例(不足该比例的以实际人数为准),以考生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含同分并列者)。

根据“报名注意事项”中第(6)条规定,考试直接采用面试方式进行的岗位,最终报名成功人员即为参加面试的人选。

各岗位之间不进行调剂。

2、报考资格复审

面试前,对面试人选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生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报考资格复审工作由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

资格复审时,报名者应提供招聘简章及岗位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其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应届毕业生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所在学校出具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指已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大学生)等;其他报名者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等。报考条件中有其他具体要求的(如学位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资格,从业、执业资格,工作或相应专业工作经历等),还须提供对应资质材料。上述材料均要出示原件并提供复印件。

岗位要求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报考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获得大学英语四级(CET4)及以上合格证书或CET4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2)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PETS3)及以上合格证书;(3)雅思(IELTS)考试6分及以上;(4)托福(TOEFL)考试80分(老托福550分)及以上;(5)取得大学英语六级(CET6)合格证书或CET6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6)取得英语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合格证书。岗位要求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报考:(1)获得大学英语六级(CET6)及以上合格证书或CET6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2)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四级(PETS4)及以上合格证书;(3)雅思(IELTS)考试6.5分及以上;(4)托福(TOEFL)考试90分(老托福580分)及以上;(5)取得英语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合格证书。本科及以上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员,应聘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要求的岗位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或成绩通知单。

本科及以上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聘有计算机等级要求的岗位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等级证书。

在职人员报名前应征得所在单位同意,2018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报名前应征得定向单位、委培单位同意,前述同意报考的证明需及时提供,最迟必须在领取体检通知书时提供,其中事业单位试用期人员最迟必须在报考资格复审时提交。如在上述规定的“最迟”时限内,仍不能提交的,视为该考生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复审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因复审不合格等出现缺额时,在报考同岗位的笔试合格人员中,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面试人选(含同分并列者)直至面试名单公布。

(四)面试

面试主要考核考生专业能力。

面试主要采取专业技能、素质等考核的方式进行。

面试采用百分制计分,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体检环节,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体检

符合上述“(四)面试”有关最低合格标准的人员,按其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合成总成绩。其中,仅采用面试方式考核的,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

根据入围考生考试总成绩,按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计划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如其中同一岗位考生考试总成绩相同,以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如笔试成绩仍相同或仅采用面试方式考核的,则另行增加笔试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人员。

体检工作由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组织,按有关规定实施。体检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等规定执行。

(六)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的考察工作由招聘单位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参照公务员招录有关考察(政审)规定组织实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筹负责。

因体检或考察不合格等出现计划缺额时,均按该岗位入围考生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七)公示

考察合格者,各招聘岗位拟聘用人员名单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有关网站公示,期限为7个工作日,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

(八)聘用

公示期满,符合聘用条件的,按规定权限、程序备案后,办理有关聘用手续。在聘用资格备案前,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毕业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018年毕业的留学人员须提供学位证书、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获准被聘用的人员如与有关单位签有劳动合同(聘用协议等)或存有其他人事劳动等关系,在正式聘用前,由本人按有关规定自行负责处理。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不符合聘用条件的,不予聘用。聘用资格备案后放弃聘用资格的不再递补。

聘用工作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有关规定执行。

四、聘后管理及待遇

聘用人员实行6个月试用期制度(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正式聘用资格,自谋职业。聘用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纪律监督。招聘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工作纪律。坚持招聘政策、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考试成绩、聘用结果面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增强招聘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招聘工作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为方便群众和社会监督,杜绝不正之风,特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市纪委(监察局):0514-87866966,扬州市纪委第十三派驻纪检组:0514-87959776、87959817。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6篇

创业模拟实训是成熟的一种培训模式,它的教学理念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采用“上课、上班、上网”三结合的手段实施。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经营模拟公司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问题。

1.课程时间问题: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半年,学生忙于复习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一部分同学在单位进行实习,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校和课堂上。因此,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看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复习资料,出现迟到、旷课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效果。2.师资队伍人员不足:授课教师专业与创先实训课程相关度不大,绝大部分教师缺乏经营企业的经历。我校创业模拟经营实训教学团队共有13人,实际需要上课的学生有2000多人,经常会出现150人至200人的大课堂,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教学活动组织比较困难,课堂局面很难掌控。

(二)内在问题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这门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而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教学组织形式上,创业实训课程主要是老师自己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创业实训中心的课件进行备课,备课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备课教师缺乏小组调研和专题研,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评课等交流方式比较少,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积累的资料比较少。

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技能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必备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对任课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鼓励现有师资参加创业实训师资提高班,到企业参加相关的培训,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指导师、全球规划师、创业咨询师等职业资格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提升教学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上除了运用讲授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之外,必须明确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增加柔性牵引,不是进行生硬的说教,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进行交流,不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需求导向教学法。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不同的专业语言和案例,在教学要求和安排上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讲授马云、俞敏洪的案例。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讲授上海证大集团戴志康和朱南松的创业故事。

(三)教学组织形式上,要进行集体备课,发挥任课老师的学科背景优势。我校创业实训教师拥有历史学、计算机、教育学、经济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应该发挥这些教师的长处,进行教学资料收集以及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教学团队要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就教学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对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改进和提高。教学团队要邀请学校的教学督导组教师经常深入课堂,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并督促授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对每一堂课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围绕着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导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选取教学案例。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十分关键,要科学分配课堂时间。教师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国家以及地方的各项政策,以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注重创业模拟经营实训环节

创业模拟经营的实训环节非常重要,主要是要学生利用好金马兰创业实训模拟系统。该系统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创业测评、公司创业、公司管理、公司经营、交易大厅、创业学堂、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调查考试和创业服务等内容。特别是网上注册模拟公司的十二个流程,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网上操作一遍,与真实注册公司是相同的流程,对学生帮助很大。

(五)加强网络课堂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料的保存

网络课堂的建设会极大提高课程的规范化程度。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可以完善相关的资料。在网络课堂中,需要有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师资的介绍,教学PPT、完整的讲义、网络教学资源、优秀商业计划书和优秀的创业团队等教学资源。同时课程作业的布置和修改,与学生的互动都可以在网络课堂上进行。通过网络课堂的建设可以将这门课程建设成校内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收集学生的课堂讨论成果和展示成果,总结出优秀的案例,作为以后教学中鲜活的教学素材。

(六)调整授课时间和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将创业实训授课时间由大四学年调整到大二和大三学年进行。低年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较高,不会出现课堂上忙于复习考研、考公务员等情况,教学效果比较好。创业实训课程安排需要“上课、上班、上网”相结合,这就需要为课程教学提供专门的教学场地。配备好模拟公司需要的办公用品、计算机、网络等必备条件,建立与模拟公司需要相符合的场地条件,为学生营造实际体验经营模拟公司的氛围。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安全保卫专业 就业指导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86-03

党的十以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宏观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部署已经展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结构升级,从宏观层面看就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要显著增加,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最大的可变量。从当前的形势看,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总体上成为必然趋势,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对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本文以安保服务业为例,针对本地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当前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安保服务业就业形势

(一)安保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转变的优势产业。从全球产业发展大势来看,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也是一个总体必然趋势。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认为中国有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走向服务业大国。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

安保服务是一个为社会提供有偿安全服务的保护,不同于其他服务业,其所提供的服务是基于人类安全需求产生的对人身、财产、信息的一种保护。近年来,保安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保安服务企业和保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举办,促使我国安保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2010年底保安服务行业营业额已达277.57亿元,利税总额达20.4亿元。但是与国外安保服务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安服务人员和警察的比例一般为3∶1,最高达6∶1,而目前我国保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警察的比例也不过是3∶1,相对国外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新常态下服务行业的发展优势凸显,安保服务需求增加,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在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安保服务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安全保卫人才市场需求在全新的层面上也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仅对广西人才市场的安全保卫专业招聘信息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时间截取时间2015年6月底。详见表1。

从目前现有的情况看,安保服务业人才需求总量攀升,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招聘安全保卫人员需求量最大。随着国内安保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安保企业不断增加,安保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各行各业不同形式企业招聘量数据较多,特别是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大批量招人,且工资待遇较佳。

其次,特殊安保行业需求量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资产人群迅速扩大,对特殊安保服务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口大,倒推安保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

另外,政府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压力造就了对安全保卫人才的需求。我国许多基层公安机关除了每年定期招录警察外,大多都招录有大量辅警。目前陆续从各种途径搜集的招聘信息显示,保守估计每个基层公安机关需要的辅警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大,且批次多,从业总需求居高不下。

(三)毕业生就业岗位及要求。安全保卫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笔者对各类人事考试和人才招聘网站的岗位招聘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了基层公安机关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部门等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

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来看,总体上安全保卫专业就业面广,招聘单位数量多,大专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但是不同单位招聘要求差距明显。

行政机关公务员岗位门槛较高,专业和学历均有限制,安保专业毕业生报考岗位有限,且缺乏专业竞争优势,考录竞争非常激烈。从2015年国考和广西区考的招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两大部门:一是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警察类岗位,主要是基层派出所;二是乡镇基层机关。警察类岗位专业限制要求公安类专业才能报考,要求“安全保卫专业”的岗位很少,只能报“专业不限”,可以报考的单位较少,考试竞争异常激烈。

相对而言,机关、企事业单位以聘用制形式招聘的岗位则院校、专业学历层次竞争优势明显,如各地许多基层执法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量聘用制员工,如协警。特别是企业安保服务人员招聘的行业领域广,招聘方式灵活,岗位需求量非常大,专业对口,职业发展上升空间较大。

二、当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目前安保专业的就业形势,安全保卫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特别是一些安保服务型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紧缺,然而毕业生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一)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本文对2015年X校安全保卫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进行调查统计,统计时间截至2015年6月底,详见图1。

从地方人才供需关系来看,毕业生人数显然明显低于市场需求总量,人才培养供不应求,出现紧缺现象。从毕业生就业率看,X校2015届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人数为 143人,就业人数为138人,截至2015年6底,就业率为90%。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在机关派出所担任辅警的人数为103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事业单位安保工作人员4个,占4%,在物业公司等私企工作的有19人,从事专业对口安全保卫行业工作的毕业生总数为138人,占毕业生总数中就业人数的100%。数据表明,X校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的大多倾向于公安机关辅警岗位。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专业结构和专业特色关系较大,反映安全保卫专业的专业对口率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就业指导工作,安全保卫专业的同学能够放低身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然而就当前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和就业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该专业毕业生人才市场岗位需求与就业意向岗位存在很大差距,开展就业工作仍存在不少难点问题。

1.用人单位招录和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到行政机关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绝大多数毕业生向往公务员警察岗位,但是通过公务员招录实现就业困难重重。首先,公务员招录的门槛较高,要求通过全国或者全区统一招考的公务员考试,每年招考人数有限;其次,公务员招考相关岗位要求倾向于公安专业,安全保卫专业毕业生只有在专业不限的情况下才能报考,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招录中很难凸显优势。最后,很多基层公务员向社会公开招录辅警或协警的编制体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虽然公安行业急需招录警察力量,但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的编制名额首先满足一线基层民警,而类似辅警、协警岗位的聘用制人员则以签订劳工合同形式确定劳动关系,如果长时间没有编制,很多安全保卫毕业生会考虑换工作。(2)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事业单位尽管人才需求量大,入职的门槛较低,招聘程序自主灵活,专业学历层次竞争优势明显,但是自愿选择企事业就业的人数并不多。首先,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稳定性不足,保障条件相对缺乏,毕业生流动性大;其次,安保服务人才市场紧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岗位报酬相对较高,但是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如私人保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各方面要求均比较高;最后,不同招聘单位对岗位高低区分薪资待遇不等,毕业生未来发展两极分化明显。如果毕业生看重企业对毕业生的重视培养,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发展平台,升职较快,收入也可观;相反如果因为压力大或者担心不稳定等因素无心工作或者经常跳槽则容易迷失方向。

2.毕业生专业认识和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牢固、专业认同度低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大障碍。安全保卫专业是非公安专业,学校对资金投入、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师资培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公安专业。很多学生容易对本专业存在认识错误或者偏差,认为安保专业不如公安专业有优势,特别是一些学生由公安专业调剂过来,对所学专业并非是第一自愿,导致该专业报到率不高,不乏因为专业原因退学的现象。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不够重视,甚至普遍存在失望和不满的负面情绪,显然不利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就业重机关轻企业,职业歧视严重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毕业生普遍对所学专业主观上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就业就是去做保安,对从事安保服务工作存在职业歧视,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产生质疑,甚至对保安服务行业缺乏信心。大多数同学倾向于报考公务员,但是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缺乏公安专业竞争优势,加上学生很多是体育生,文化基础差,考上的几率非常低。很多毕业生在无法考取公务员的情况下,被迫选择去做协警,但是做协警工作压力大又不能解决编制,会造成毕业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长期的不稳定会让他们感觉社会的不公平对待,这不仅不利于警察队伍的稳定,也会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学校就业指导教学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常态下安全保卫专业特殊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要求学校就业指导教学和管理有关部门应当考虑到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和择业特点,但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和服务。

首先,学校教学部门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基本上普遍适用全国普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形成符合本专业实际需求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其次,学校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就业工作,但是局限于统一联系招聘单位各种就业信息,定期组织应届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最后,学校对就业指导教学与实践研究不够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在全校范围内一概而论,没有细化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优势,严重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差异化,影响了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立“三位一体”协调联动的就业指导长效机制

面对新常态下安保服务业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障碍和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学校教学、学管和就业指导 “三位一体”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以期建立安保服务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

(一)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适应新常态。针对毕业生对专业认识和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当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就业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以就业教育稳定学生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应当从入学开始关注学生就业思想波动,及时干预学生在专业认识与职业价值观上存在的偏差。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转变择业观念适应就业形势,立足于就业,着眼于未来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其次,考虑到安保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安保专业学制两年,很多毕业生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提前转变进入社会找工作的角色,在实践中还需要引导他们先适应角色的过渡。最后,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应当引导主动寻求就业,关注不同学生的就业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辅导,及时解答各种就业困惑,帮助学生渡过择业的迷惘期顺利实现就业。

用人单位招录和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市场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差距。从数据上看,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都倾向于机关的工作,但是做辅警却仍然无法解决编制保障,这一部分毕业生虽然已经就业却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安保服务行业人才紧缺,但是很多岗位却无人问津。辅导员应当引导毕业生摆正心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把握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形势政策的大好时机。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定位,客观分析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身就业意愿与社会现实之前的差距,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积极投身安保服务行业。

(二)突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适应新常态。针对当前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全保卫专业特殊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考虑到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和择业特点,学校教学部门应当突出院校专业特色,强化安保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着力培养高层次安保专业人才。尽管毕业生供不应求,但是安全保卫专业毕竟是高风险行业,职业本身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择业本身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当结合行业岗位市场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培养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形势,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毕业生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加强职业引导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适应新常态。针对当前学校就业指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就业目标为导向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加强就业指导部门的制度化建设,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流程,确保就业指导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其次,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再次,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就业政策宣传,严格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措施;最后,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对学生实施分级动态的管理和跟踪,实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全程化。

【参考文献】

[1]高娜,李富超.中国保安服务业的SWOT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孙英浩.欧美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3)

[4]昌兵.试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5]谢利萍.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安保专业学生思想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

[6]海南,杨春.探索高端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安保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3(Z1)

[7]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政策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8]刘涛.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态势及政策选择[J].中国市场,2015(05)

[9]吴红,付士磊.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科技资讯,2015(7)

考公务员的要求和条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就业;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42-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趋势日趋严峻。尤其对于民办三本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犹如在夹缝中求生,显得更为艰难。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受到日益重视,但是结合三本院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证研究较少,本文意在通过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找出一致性的规律,作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依据,从而找到符合民办三本院校的职业指导的策略。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学生383人,专科学生131人,专升本181人。参加就业意向调查人数为675人,发放问卷695份,回收问卷675份,回收率97.1%。

2.调查方法

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对用人单位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调查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回答问卷,然后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3.调查内容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共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基本情况。包括生源情况及基本的就业态度。第二,就业意向。包括就业单位类别、专业、工资要求等。第三,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帮助,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

二、调查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对现形势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准备与职业取向调查现状总结如下。

1.农村的学生较多,学生就业意识较滞后

从生源地的数据来看,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6%,县镇学生占25%,农村学生占49%,根据学生的来源情况,农村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学生的就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推荐和人才招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人际关系的资源得以帮扶。后者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客观现实的不足,他们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中需要关心的群体。

另外,38%的学生认为,适合求职的时间是毕业前6个月,15%的学生认为是毕业前一年,18%的学生认为是论文答辩后,29%的学生认为是毕业前两个月。

2.服务基层意识薄弱,进入企业意向增长

从数据上来看,大学毕业后打算进入企业单位的占49%,基层就业(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干部、特岗教师、选调生等)的占13%,考研的占15%,考公务员的占11%,出国留学的占1%,自主创业的占5%,参军入伍的占1%,其他占4%。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准备进入企业的占近一半人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应该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吸纳人才主渠道,在发展空间、待遇和保障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对于基层服务、考公务员、参军的人数相对较少,还要对这块加强教育引导,积极主动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从多方面促进就业。

3.稳定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

对于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态度:决心到基层就业的占10%,有可能到基层就业的占46%,暂时没有考虑的占33%,不会考虑到基层就业的占11%。从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有去基层工作的想法,但又不确定,我院还要对基层扶持教育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大学生对服务基层的观念和意识。

对于考公务员,大部分学生的看法:非常支持,自己愿意参加,占总数的31%;支持,但自己不会参加的占51%;不支持的占14%;不了解的占12%。从数据来看,有1/3的学生支持并参与考试,有近一半的学生支持考试,说明大部分学生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考公务员回归理性。

最理想的工作单位,选择国家机关的占37%,选择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占18%,选择国有企业的占29%,选择三资企业的占8%,选择民营(私营)企业的占5%,选择其他的占4%。从数据来看学生还是很看重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择前三项的比例超过了80%。学校及就业指导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服务基层,多宣讲服务基层的政策,及从基层岗位到重要岗位的相互关系,为学生的理想就业与国家选拔合格人才创造条件。

4.就业地选择与就业薪资要求相统一,倾向技术岗位

毕业生选择一线、沿海、内地省会、中小城市及国家需要的边疆农村的分别是23%、22%、41%、17%、7%。依据就业地,薪资待遇选择800元、801—1201元、1 201—1 800元、1 801—2 500元、2 501—3 000元的比例分别为0、7%、45%、23%、25%。学生随着就业危机,能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5.从事对口专业意向不强烈,没有强烈的专业归属感

对于“你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吗?”表示愿意的占54%;不愿意的占10%;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的占26%;无所谓的占10%。

对于“你觉得你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吗?”表示肯定可以的占11%,应该可以的占23%,不太清楚的占23%,也许不行的占43%。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所学不能满足岗位的技能要求。说明教育教学与现实的脱节,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低,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规划缺乏,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困难。

6.就业指导形式要求直接、就业信息获取困难

学生最倾向于学校以何种形式提供就业指导:有17%的学生认为专题讲座比较好,有44%的学生表示面对面咨询更好,有16%的学生认为系统授课较好,有23%的认为模拟招聘等活动较好,从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就业指导面对面,这样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直接咨询并得到解决。同时,也显示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要增强,形式要多样,才能满足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多元性需求。

在择业过程中,你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更多的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的占46%,更多的就业政策介绍的占21%,更多的有关面试等就业技巧讲座的占17%,更多优秀校友现身说法的占12%,其他的占4%。从数据分析,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和学院能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而在择业过程中预计的最大困难,很多学生选择了缺乏实践经验、信息严重不足。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我院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研究,认为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就业意识滞后、无专业归属感、职业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学校须要加强就业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培养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对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

1.构建职业生涯辅导组织三级体系,协助学生成长

所谓三级辅导体系,即以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队伍为基础、全体高校辅导员为保障,职业咨询为辅助的三级体系。

学校负责加强职业生涯辅导队伍的建设,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立一支专家化、专业化的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师资队伍[1]。他们应熟知生涯规划领域的最新成果,了解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专业性,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大学生实现学业、生活的自我规划奠定良好基础。他们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广博的知识,与企业及社会团体有相当密切的接触和了解,能把最新的职业资讯传达给学生。

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职业目标选择,区分出学生个体不同的性格特点、发展水平,据此进行分类指导,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职业认知、从业决策等多角度的评价和指导。

建立咨询室,辅助诊断与修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的工作人员便于与本行业内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相关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各种核心职业能力,开展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职业发展教育,发挥宏观指导和个别指导的辅助功能。

2.深入发挥社团的主体作用,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将学生社团纳入辅导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指导其开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将辅导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