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换一种方式去爱

换一种方式去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1篇

娇生惯养,让我们变得懦弱,害怕受到伤害,害怕遇到挫折,害怕内心的寂寞。我们总是遇到一点小事,都会感到沮丧,不曾会为身边一点感动而感到满足,我们是从小生活优越,没吃一点苦,可成人了,工作了,才知,什么是辛苦,幸福,是要通过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才体会难这个字,我们大多数都以成家,我们不但要面对自己的时而迷茫。还要用微笑的表情去面对家人,公婆。我们不喜欢把自己的悲伤带回家,而感染到身边的家人,有什么,我们默默的藏在心里,傍晚十分,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排解压力。

事事的不如意,那是我们太过贪婪罢了,只要一小点满足,就可以生活的很快乐,可是,现实是不会让我们这么做的,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欲望社会就不曾发展,不会前进,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贪婪,让我们永无止境的去寻找,去发现,而创造。

不论人类会是什么年代出生的,都离不开这样的法则,只是我们这一代,太过懦弱了,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洗礼,就开始自卑,开始堕落,就不能换一种思考方式吗,失败可是成功之母。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我们这群孩子,弄不弄就离婚,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没有一点忍耐性,说真的,婚姻是要靠我们维持的,在婚姻这段路上,其实并不好走,它会随着时光逝去而失去爱情的色彩,只要转换成亲情一样可以很美好。因为,每个家庭一定会有矛盾,要说离婚,我相信,每个人都想离,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必须得在一起,这就是要学会得包容。

我去了附近不远的超市购物,一个收银员顿时让我的眼前一亮,她,长的好美,她雪白的脸庞会散发着一种古典之美,会有一种林黛玉的气质,长发披肩,柳叶眉,大眼睛,粉薄的嘴唇,鹅蛋脸,是一道市场唯一的秀丽的风景线,只是,赞叹她美丽的容貌同时,又会为她,感到惋惜,可惜了她的外在美,就这么的浪费了,她就不能去找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吗,利用她的优势,比如,演员,之类的。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2篇

教师节快到了,老师们要做的可不仅仅是简单的上课、授课的任务,他们的重点是要培养人才。为此,就要比常人付出多几倍的心力。怪不得人家都说,老师是爱与责任的化身,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一】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xx,来自上xxxx,虽然没有亮丽的外表,也没有特别标准的普通话,但是我还是很自信地站到了这个演讲台上,因为我有青春、梦想、信心、智慧和责任,最重要的是我想来传递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那就是爱。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这是一方和谐的净土,这是一块人文的园地。

在这里,没有鸟语和花香,有的是细雨滋润;在这里,没有狂风和暴雨,有的是滴滴渗透;在这里,没有喧哗与张扬,有的只是静默和无声。

我爱教学,因为它让我有了追求与梦想!

我爱学生,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酸甜苦辣与最纯真的爱!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是的,作为一名教师,一位完美的教师是应该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要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把教育学生的过程看做是爱学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认为做一个完美的教师,就应该做到既爱我们的职业,又爱我们的学生。

从第一天当老师起,我就有这样的信念??平等的教学、平等的爱,公平对待绝不偏心,不管哪位学生思想上有疙瘩,我都愿意帮助解开;无论谁有了点滴的进步,我都要送去一声鼓励,送去一片挚爱。当老师,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我相信只要老师将自己无私的爱奉献出来,这种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它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慈母之爱,真实平等的朋友之爱,我愿用这些爱排挤学生心灵上的杂草。这种爱的付出是连绵不断的,如绵绵细流终年流淌于平凡的琐事中,就如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声赞语,病时的一句问候、一次补课,课间的一番闲聊、一场游戏,假日的一份牵挂、一趟远足。我爱我的学生,我坚信爱心可以融化坚冰,用我的真心去打动学生。学生会明白的,也会理解老师的苦心,愿意跟老师学的。

身为教师,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乎着学生素能的培养。因此,我们懂得日常教学的模范表率作用,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会对学生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更深深明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独到的效果,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作用、人格魅力。

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我的学生,我的青春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显光彩;我的生命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加灿烂;我的心因为我对学生的爱而更加年轻!我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自豪!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用奉献托起教育科学发展的太阳。

【范文二】

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因此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

是的,只有我们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做了教师,才体会到什么是魂牵梦绕,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围绕着欢声笑语的孩子们。

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感悟生命的起源和蓬勃。在工作中,你面对不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孩,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成长还有他们的人生。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的孩子们走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触摸幸福。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于是,我问我自己:你因为爱别人而幸福过吗?

当然,我首先应该选择将爱献给家庭,但当我成了一名教师的时候,就像圣洁的白衣天使向南丁格尔以诚信起誓,我从此拥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象宽容你爱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小孩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吧。

【范文三】

在我看来,爱与责任是一种无声的诺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梦想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有爱心、有智慧、有责任心,并且能够得到孩子、家长以及同事们认可和喜爱的老师。现在的我正在努力着,把这个梦一步一步地实现,让它成为现实。一转眼的时间,已经踏上幼儿教师这个岗位第二年了,不禁要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两年前,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带着这么多年来我对幼儿教育的向往和对孩子们的喜爱,在期盼中开始了我的梦想之旅,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好奇,当时的我到底是紧张还是兴奋,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我满心喜悦的去迎接这充满了挑战的工作,投身于幼儿园这一片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两年间,每天清晨,随着孩子们一声声清脆响亮的"老师早",每一天都是那么的忙碌,但是,忙碌是充实的,因为我能在忙碌中收获许多。我开始了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和一群有着天使般纯真可爱的孩子相处在一起,我们一起欢笑着、幸福着、成长着,让我真正体会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有人说:"当一名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玩玩闹闹,又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只要他们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我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我们要像妈妈一样,照顾好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上课,和他们一起玩,陪他们吃饭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人生的道理。

我爱我的孩子们,对于孩子,我始终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着他们,无论是乖巧聪明,还是调皮捣蛋,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曾经问过很多人同样的一个问题:你是喜欢那些乖巧聪明的孩子,还是那些整天给你"制造麻烦和恶作剧"的孩子呢?回答很显然,那些乖巧聪明的孩子我们会在无形中多爱他们一切,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让我们省心。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呢?给予他们的是批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让我们头痛。我们班有一个叫原原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可以在前几名吃完,在吃饭的时候,一直可以得到我们的表扬,然而,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过来告状了:"老师,原原抢我的书,""原原,你干吗?"没有过多久:"老师,原原打我。"告状声源源不断地传来。"怎么总是原原啊?"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正低着头等待着我的批评呢!"原原,你干吗?"这句常说的话虽然不是批评却暗含批评,暗中已经将原原放在了"犯错误"的位置上。我想,我可不可以换一种教育方法呢?我把原原叫到我的身边,问原原:"原原刚刚怎么了啊?"原原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那些玩具都是我先拿到的,是他们抢我的,我就把它们抢回来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原原,我们和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好朋友啊? "是!" "那我们把玩具和他们一起玩好吗?""好吧!"原原一个劲的点头。"那去玩吧!"当我再一次走出去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原原正在把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呢!原来原原也有他表现好的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原原很有礼貌,对音乐有着很浓厚的兴趣。每当原原有好表现的时候,我总会在第一时间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他。听到表扬,他很高兴!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纯洁的,爱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就应该找准切入点,多赏识、多关爱他们一点。如果我们把那些"调皮的孩子"看成是与他人平等的人,就能够理解,他们同样也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关注。我们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于原原,我想应该慢慢来,换一种目光来看这个孩子,换一种方式来和这个孩子沟通,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现在原原已经回青岛上学了,离开我们这个班级了,衷心希望他可以发挥他的闪光点,快快乐乐的成长!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风格 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14-01

教学风格是教育工作者毕生都在研究的课题,从教育诞生以来,风格就存在了。从孔子的私塾教学一直到现代科学教学,教学风格仍然是教育者的工作重心。但老师的教书难、难教书、苦教书,可以说这是教师所公认的。教学苦在哪儿?苦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苦在“学法无边,回头无岸”。所以“开展研究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个有风格的教师”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如今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高效课堂以其规律化、系统化、程序化和高效化的操作,给了教师“度人”的“金针”,每位教师都可以教得高效,让教学变得简单而成功。

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到现今高效课堂的“零参与”,前者弊端甚多已是路人皆知,而后者神奇无比,我却并不认同,毕竟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武断地将某一方置于绝对支配者的地位,纵然再怎么用心良苦或仿佛真理化身,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不仅要积极承担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独特的教学风格。

记得自己上大学时的课堂,“如中国古代文学史,先后有3位老师上,每人上一部分。让我大开眼界:老教授连上4节课,气如雄辩,唾沫横飞;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也引用十多种说法;女教授说词曲,当堂吟唱,余音绕梁;上着课进了自己的境界,念念有词,旁若无人;有时捧着书本从容地念上一节课,末了忽然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年青教授则是上课只逼着学生提问题,如答记者问;有的信马由缰,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吹到下课才如梦方醒……”这样的课堂教学,如若依今天的评课标准恐怕都会被归入到不合格之列,但我却从没有觉得谁的课不好,在我看来,“正是那些风格迥异的课,才让我懂得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汲取丰富的知识,让我懂得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让我懂得一个学习者要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传统课堂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如果教师视教材和教参为神明而不敢有半点改造,那么,同一学科的课堂势必千人一面,听了一节课便让人没有兴趣再听第二节。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导学案依然跳不出教材和教参的桎梏,无论课堂展示中学生的参与面有多广,亦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掌握应试知识而已。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堂,既应该有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也应该有主动学习、思考的学生,前者善于在改造教材中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递精神,后者乐于在课堂学习中充实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如此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相长”之理想境界。

我设想中的课堂模式并非是教育模式中的乌托邦。我的课堂想要实现的改变不仅是在课堂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教学方式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孔子那时候的“圆桌会议”式教学,也不是“柏拉图式”学园教育,但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教育方式,让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回到同学们身上,老师在课堂上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出现的,而不是一个专门填灌营养品的工匠。语文是快乐的,是可以去爱的。因此,我把理想中的课堂模式定性为以启发教育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互动式课堂。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心理品质 培养 小学生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认识的多元化,同时也影响到小学生本身的意识形态。可以说无论是大的环境和小的氛围,都给小学生们的心灵增添了某种不良的影响,使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障碍。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作为未来的社会公民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强健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质。所以我们必须挖掘教育资源,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的,很少遇到挫折,部分学生不具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意志,当困难和挫折来到时往往灰心丧气,不知所措。因此,培养学生用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和挫折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而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启发,就能有助于学生战胜脆弱,战胜困难和挫折。比如教师可以用海伦・凯勒的事迹教育学生。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像海伦凯勒这样用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和挫折,笑迎明天,就是强者的风采。我们教师可以告诉每个学生都要向生活的强者学习,做生活中的强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

二、培养学生耐挫的心理

培养学生耐挫的心理品质,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其从小就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适应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教师可结合生动、具体的故事、事例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加深学生对困难挫折的认识,使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克服怯弱、畏难、消极等心理,努力形成坚强的心理品质。通过讲述一些名人故事,如面对千百次失败毫不气馁的爱迪生、诺贝尔,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从哑童到神童的周婷婷,在考试失败面前不灰心丧气的童弟周……以此来激励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只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毫不动摇,以正确的态度、顽强的心理品质对待它们,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

三、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情感

许多小学生生活在优裕而又被溺爱的家庭中,使得有些孩子心胸狭隘、极好嫉妒。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要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热情的性格。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教学《蓝色的树叶》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明白林园园因自己的私心、不信任间学而不借笔给李丽的做法不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林园园,你该怎么做?学生们都懂得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能小气,只顾自己。这样引导,将“心育”潜移默化到孩子的生活中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有的家长惟利是图,抛亲情,弃友谊,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认钱不认人,养成自私、淡漠亲情、友情的性格。而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为转移,因此我们在培养、丰富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时,要把这种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我们要充分利用优秀的健康艺术作品和生动事例引起学生道德情感上的共鸣,以增加学生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道德情感的内容。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深化;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调节,以克服消极情感。例如在《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上,面对这样一个较抽象的问题,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爱祖国首先要爱人民,爱人民必须爱爸爸、爱妈妈、爱老师、爱同学等。具体怎样去爱呢?对此问题可以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了讨论。这样整个课堂就能活跃起来,学生有的会说我给爸爸倒杯水;有的会说我帮助妈妈洗手绢;有的会说我帮老师擦黑板;还有的会说我帮同学做值日,我为班级倒垃圾等。

通过在这样的活动中长期训练,学生的道德情感一定会得到升华。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小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让他们自己明白,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能提高人的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能最,对学习和工作有增力功能;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则抑制人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发挥,对学习和工作有减力功能。所以要克服消极的情感,才有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爱;感化;阳光

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是我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在忙碌的事情。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为师者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放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用谦虚的人格,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博爱正直的胸怀灌输给学生信心和力量。面对特别学生,绝不能歧视,态度上要像对待平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同时还要比对待其他孩子更要有真心,有耐心,有细心,有责任心。让我们用最真诚的师爱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田多一缕阳光。

师爱如和煦的春风,春风化雨,能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这一学年,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乐乐,小时候因为受到惊吓,有时候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别人不一样。情绪好的时候,乐乐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所以乐乐是我给他起的昵称,我希望他的人生能永远多一份快乐。他也很喜欢这个名字,从此乐乐就成了我们全班师生的宝贝。说句心里话,刚教他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怕他:怕他上课时发病的歇斯底里,怕他的大哭大叫,怕他影响全班学生上课。我发现他也有些怕我,对我这个新老师也有些排斥,他总是斜着眼睛偷偷地观察我。每逢这时我总是对他友好地笑。为了尽快地彼此适应,为了让他尽快地接受我,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针对他的情况制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

每上一节课,我都会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适合乐乐的问题,并让他回答,只要他回答,不管对与错,我都会让全班的同学给他以最热烈的掌声。通过一段时间的鼓励,乐乐开始认真听课,做笔记,有时候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时主动和他聊天,夸他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换一种做法会更可爱。乐乐个子很高,我就让他做擦黑板的值日生,并夸他黑板擦得干净,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找到自信。

二、在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学校有各种文体活动都尽量让他参加,多锻炼他。让他得到荣誉,让他产生自豪感。我还动员全班同学课间玩游戏时,都带乐乐一起玩。告诉孩子们让别人快乐,就是让自己温暖。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乐乐有了很多朋友。师爱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尘封已久的心门。

三、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平凡的生活不乏细节的感动。教乐乐三年,午餐的时候,不管我带什么好吃的,都要给乐乐带一份,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以为然,似乎不怎么领情。可是有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把我给他的一盒炒猪肝偷偷扔掉的时候(乐乐不喜欢吃猪肝)。他对看见的同学说:“你不许告诉老师,老师知道会伤心的。”当我的学生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非常激动,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这个孩子接受了我。我想乐乐是有心的,只是因为曾经的伤害,让他比别的孩子更敏感,更小心翼翼,于是便用一种非常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罢了。因此我懂了原来师爱的极致是毫无偏见、一视同仁的关爱,是虚怀若谷、敞开心扉的包容,是虽九死而犹不放弃的坚定。

每一位生理有缺陷的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可能某方面能力比正常孩子稍逊了一些,但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他们是天才。我们绝不能歧视,态度上像对待平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同时还要比对待其他孩子更要有真心,有耐心,有细心,有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热爱”是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每一次爱的付出,在不经意能间创造奇迹,大爱无言,至爱无形,这就是所谓的有多少师爱,就会有多少爱的奇迹!

关爱特别学生,让他们的心田多一缕阳光。为师者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放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用谦虚的人格,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博爱正直的胸怀灌输给学生信心和力量。这是对他们的人生负责,是对他们的家庭负责,是对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负责,更是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尽职尽责。

师爱如春风化雨,蜡炬成灰。人都说:“忍”是心上一把刀。其实,换个角度想:“忍”不是心上一把刀,而是刀下一颗心,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一颗坚韧豁达的心,一颗从容宁静的心,一颗淡泊安然的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心中必须要有一亩田,种植阳光,收获温暖;种植花朵,收获芬芳;种植恬淡,收获满足;种植豁达,收获快乐;种植坚韧,收获成功。种缕阳光暖心田,勇敢面对激流险滩,勇敢面对世俗冷眼,让心情洞穿黑暗,弥漫香暖。

参考文献: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6篇

接到邱珊的电话时,她一上来就问了我一个相当有哲理的问题:“您觉得,男人和女人是不是天生就不一样?”

这是常见的投石问路式的咨询开始,无论咨询师给出什么答案,都是不能满足来访者的。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早已把这个问题问了千百遍,各种答案都不符合他们的心意,所以才会一直把这个问题问下去。

因此,我直接绕过这个看起来深刻其实浮于表面的问题,直指核心:“男女之间的不同令你很烦恼吗?”

顿了一下,她叹了口气:“我常常觉得也许男人和女人并不适合生活在一起。”

看来,用哲思来取代烦恼是邱珊常用的防御方式,我还需要更进一步把问题引向她自身的困惑:“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场景让你常常产生这种感觉呢?”

就这样,我们正式约了时间,好好谈谈生活中这个女人以及和她共同生活的那个男人之间的诸多“不适合”。

幸福被谁侵蚀:

你是否已做了抱怨的门徒

走进咨询室,邱珊一坐下就开始说上了:“我跟您说一件事,您就知道我为什么会那样想了。上个月,我和他一起去听音乐会,票是我托关系才买到的。让我不能忍受的是,整个音乐会他就没放下过手机,音乐会是最讲究礼仪的,手机根本就不应该开机,结果,他就在那发短信,不停地发。如果忙,还跟我来听什么啊?这就是成心做给我看!我实在忍受不了,中场休息就走了,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追出来指责我乱发脾气。

“其实,我们之间的矛盾还远不止这些,他总是我行我素,什么都不跟我讲,到做决定的时候,一意孤行,从来不和我商量。有时我只能去看他的脸色,然后猜他在想什么,猜不对了,他就显得特生气,觉得我这个妻子不称职。凭什么我就得处处照顾他啊?凭什么闹了别扭他不能先跟我说句软话啊?他还是不是男人啊!

“所以,我觉得男人和女人真的不一样,没法沟通,谁都改变不了谁。婚姻呢,就剩下一个形式,不过是在一间屋子里各过各的日子,平平淡淡几十年,也就是这样了……”说着说着,她在一顿激烈的控诉后突然沉静下来,再一次叹气,面容上有难掩的落寞。

而我从中听到了什么呢?

我听到了一个女性的愤怒和无奈的悲伤,我听到了一个妻子的抱怨。妻子的一句责问“他是不是男人啊”为自己的控诉提供了合理化的理由――男人就应该体贴照顾女人,就应该让着妻子。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男人的错。

就这样,我解构了妻子内心的真实历程,邱珊听了哑口无言。

面对这一套自成系统的说辞,我选择了最简单的咨询方法:做她内心的一面镜子,让她看到自己的意识深处是如何想的。邱珊震惊于这样的现实,然而她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她问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我的丈夫改变,让我的婚姻改变?”

我犹豫了一下,直接告诉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理解,共同改变,尝试把她的丈夫也带到咨询中来,进行更有效的家庭治疗。

在邱珊看来,我已经同意了她改造丈夫的观点,因此,她显得很积极,不过,这也算好事,咨询中首先需要将来访者的错误观点、错误模式进行呈现,然后才能咨访双方共同讨论、改变。就这样,一周之后,我见到了邱珊的丈夫葛辉。

35岁的葛辉已经是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老板,整个人显得很精神,看起来就是那种很有决断力的男性。不过他和邱珊走进来时的一个细节,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让他们随便坐,他们各自选择了我对面的一个单人沙发。坐定之后,我立刻观察到邱珊整个身体是倾向于葛辉的,包括上身的偏侧、膝盖弯曲的方向,给人感觉稍一扭头就可以正视葛辉;而在此时,葛辉却整体偏向外侧,甚至将自己的手包竖在了两个人之间,这明显是一个拒绝交谈的姿势。

我先将家庭治疗的一些重要原则和程序讲给他们,然后问道:“你们谁愿意先说说?”

“我没什么好说的……”就在这时,葛辉的电话响了,“不好意思我先接个电话。”

邱珊本来要说话,就这样被截断了,眼看着火气上冒,一下就站了起来。葛辉回过头,望了一眼妻子,又扭向一边迅速说了两句挂了电话。可邱珊还是满脸愤怒:“电话比你老婆还重要!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是要打电话!”

而葛辉则显得很厌烦,关掉手机后一声不吭地坐回沙发。

我看到邱珊简直要气得爆炸了,身体被情绪胀满,而恰是葛辉堵上了她所有情绪的出口。

看来我首先要帮他们找到一个出口才行。

第一步,打破他们的老模式。我让助手搬来一扇屏风插在了他们的沙发中间,这样他们就被区分在了两个空间,当看不到彼此时,他们都显得更放松了。

接下来,因为语言的你来我往,张口就说,更容易激化冲突,我要求他们改用纸笔进行交流。“就刚才的电话事件,我给你们每个人说3句话的机会,分别写在3张纸条上。”

“我现在帮你们交换第一张纸条。然后,你们要在下方写上给对方的回应。”

葛辉:你一吵吵,我就头疼。

邱珊回复:我又不是喜欢吵架,我咽喉不好,说话大声就会发炎,你难道不知道!

邱珊:我最恨你打电话!

葛辉回复:我打电话那都是工作,接那么多电话我也很累的!

第一张纸条,两个人都是不假思索地迅速回复完毕,我帮他们交换回来之后,葛辉突然问我:“刚才写好的纸条现在还能修改吗?”

我立刻否定,虽然说葛辉的提问已经说明他在渴望改变自己的模式,然而,这点动力还不足以促成真正的改变,因此,我要求他们带着别扭的感觉继续。

第二张纸条他们是这样彼此回复的:

葛辉:我真希望咱们不要每次都吵吵。

邱珊回复:我也希望如此。

邱珊:电话永远都比你的妻子重要吗?

葛辉回复:当然不可能,你怎么会这样想?你不要老是这样自我折磨。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帮他们进行交换,第三轮又开始了:

葛辉:刚才是同事的电话,我都安排好了,他还打来电话问,我也很不高兴。

邱珊回复:那你可以不接吗?

邱珊:为什么你讲电话没完没了,对我却无话可说?

我看到这次,邱珊依然迅速地做了回复,葛辉却许久没有动笔,他几次抬手,又几次放下,似乎难以回答邱珊的话。最后,他抬头对我说:“我可以单独和您谈一会儿吗?”

我看了看邱珊,她一直很急切地等待着葛辉的纸条,当葛辉一直没有写完时,邱珊似乎也沉静了下来。她手里拿着两张葛辉回复的纸条,轻轻地摸了摸,听到葛辉的要求,她向我点头。

我很欣慰,这一刻暴躁不安的人能够稍作平静,而沉默以对的人终于选择了开口。我对葛辉说:“我同意,邱珊也同意了。”

这样,邱珊先离开咨询室,我准备听听葛辉的说法。

抱怨无理,

它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和刚才不一样,葛辉用一种很疲惫的姿势坐在沙发上,卸掉了光鲜的伪装,我面前出现了一个为事业和家庭而备感辛劳的男性。

“说实话,我非常爱我的妻子,可我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爱她。她是那种很要强的人,她的父母也都是那种很有素养的人。但结婚后,我发现她,包括她的家人太爱挑剔了!对人对事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冷言讽刺,专找人痛的地方扎。“我真是不能理解,好好的日子非要有那么多要求,看哪儿都不顺眼。一会儿嫌我吃饭有声音了,一会儿嫌我穿衣服不会搭配了。

“凭什么?他们凭什么啊?”

丈夫的愤怒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能够突破男性的隐忍和承担,葛辉痛快地将心中多年压抑的不满吐了个干净。

原来,出身一般的葛辉能够娶到家境富裕的邱珊,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觉得是一件好事。然而,没有人体会到葛辉为此所承受的压力:他必须更努力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妻子。

葛辉没想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妻子的挑剔从来没有改变过。

“她每天就知道叨叨叨,跟她在一起,必须要听她挑三拣四,对什么都不满意。我真是受不了了,而她还老是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因此,你就选择沉默,用不回应来应对妻子。”

突然听到我的话,葛辉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我会这么直接点明,点点头:“是,我就干脆不理她,这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回到家就想休息一下,她还要缠着我说东道西,她就不能理解我一下吗?吵了架她也从不道歉,每次都是我先哄她,为什么她就不能先对我说句软话,她就那么高高在上吗?她有她的家庭习惯,我也有我的生活态度,她为什么就不能试着融入我的生活,只要我改变?”

听到这儿,我不禁有感触地笑了,原来,在邱珊抱怨的同时,葛辉也已经陷入了抱怨的情绪之中。

要知道,抱怨不仅是一种负性情绪,更是一种我们无意中选择的处理问题的不良方式。因为对方的要求自己很难做到,或者极不愿意去做,便转而指责对方的不是,通过抱怨对方要求不合理,或抱怨对方在这件事上同样不付出努力,甚至抱怨对方态度不诚恳等等,使自己摆脱承担责任的境地。

问题是,抱怨虽然能够帮助自己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但也使抱怨的人陷入一种缺乏行动力的状态,因为自己的行动是要在对方做出改变的条件下才能够实行的。因此,当夫妻间习惯了彼此抱怨时,家庭关系将陷入无能的恶性循环,而不可能得到丝毫改善。

基于此,我请进了邱珊,选择直截了当的质问式来帮助他们打开这个无限循环的死结。

我看着葛辉,问道:“你抱怨妻子为什么不能做出一些改变,在你抱怨的同时,你的妻子是不是也在抱怨你为什么不能先体谅她,之后,你又会说凭什么我总是那个体谅人的人?”

葛辉听着我的话,默不作声。

我用更加有力量的声音问:“这样的抱怨到底能够改变什么?”

邱珊和葛辉第一次这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说不出话来。

“你们长期以来都陷在这种交易式的抱怨里,而忘记了夫妻关系本身是具有互惠性的。你们只知道通过抱怨自己无法忍受的行为而准确地激怒对方,随后自然地指责对方的愤怒,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呢,这无疑是两败俱伤,又有谁是真正的赢者?在互惠性的夫妻关系里,遵从的是两好换一好模式。今天的这个结局恰是你们不良互动模式、长期抱怨的产物。”

大多数咨询都会遵循成长准则,即咨询师用启发的方式引导来访者自我成长。然而,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直白的事实才最具有冲击力,用这种冲击的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促使来访者做出有益的改变。

当我把这一番话说完,显然,具备成年人基本自省能力的邱珊和葛辉都已经开始努力地调整自己。当他们意识到今天的婚姻状态是两个人共同造成的,当他们开始从完全的推卸责任转变到承担起自己的一半责任,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变化已经开始了。

这变化包括多年来心中对方的恶劣形象,以及面对对方时而采取的恶劣应对。

你就是你,她就是她,抱怨是没有用的。在彼此认识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可以改变的只能是共同相处的模式。

家庭是一种关系,

但你可以保持自我

当然,要改变长期的互动模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的。因此,在最后的咨询里,我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婚姻关系中的冲突,教给他们一种简单的沟通方法:先划分问题区,再采取对策。

我们还是用打电话事件做例子。先在白板上写出事件,要求是不带情绪指责或对错判断,仅描述事件:妻子看到丈夫打电话。

然后,我划分了三个区域要求他们作判断:(见上表格)

所谓“问题区”就是说谁在为这个问题头疼。所谓的“我信息”表达,简单讲就是把自己话里的“你”替换成“我”。

经过几轮讨论,他们认为这件事是妻子在问题区,妻子对这个状况感到焦虑,丈夫此时并不知情,所以,对策应是,妻子要合理表达,然后尊重丈夫的决定。

邱珊:“我看到你打电话,就总是想起我们之间常常弄得很僵,无话可说。我感觉我还不如你的朋友,这让我很害怕失去你的爱。”

葛辉:“你放心,我们以后有话好好说。我其实接电话都是工作,常常很疲劳,也盼望咱俩能说点贴心话,放松心情。”

我问葛辉:“你妻子换了表达方式,你感觉怎么样?”

葛辉笑了:“我这次认真听她说话,真的听明白了。以前觉得她不懂事,我辛苦工作还不是为了家,她偏不体谅我。现在,我了解她是想和我说说心里话,这也正是我渴望的。我觉得以前怎么浪费了那么多时光啊!”

随后他又握住了邱珊的手:“我们一起努力,不要再彼此抱怨了好吗?”

邱珊含泪点头:“你在我心里一直是最好的,你也不要那么逼自己努力了,我们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我很满足。你就是你,我爱的那个葛辉!”

是啊,家庭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保持自我的同时做得很好。调整关系远比去改造一个人来得更实际,也更有效。

专家的话

1.抱怨是婚姻的第一大杀手

婚姻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婚姻中从来不存在唯一的肇事者。分享爱的同时,也要分担责任,而抱怨只能使双方陷入没有结果的恶性循环。同时,抱怨还会强化原有的负性情绪,使双方变得更生气、更委屈。

2.改变生活,从关注你的家庭模式开始

家庭治疗的作用在于将男人和女人、父母和孩子放到一起,从观察他们互动模式的症结开始,寻找解决途径。你可能换一种语气就可以推动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试想,当一个严肃少言的丈夫抱着妻子说一句暖心的话时,这样的力量远比抱怨妻子的不是更能取得妻子的理解和回馈。因此,不要总是挑对方的不是,跳出来冷静地看一看长久以来你们彼此是如何互动的,而这种互动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对改善夫妻关系而言,调整模式,将事半功倍。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7篇

和传统的观光购物浏览文化自然遗产的“为物”旅行不同的是,间隔年之旅更侧重于“为人”:释放自我,让心灵浸染在无私与自由中。而你,也因此得以换一个时空审视自己,并获得新生。

TIPS:何为间隔年

英文名称Gap Year,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以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如今,间隔年已成为了人生转折时期一种选择,旅行者也早不再局限于青年人。2009年,孙东纯出版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首次将“间隔年”的概念介绍给国内青年。

【专访】

孙东纯:未曾迟到的间隔年

4年前,孙东纯25岁,在接到一家印度NGO(民间公益组织)做义工的邀请后,他带上工作两年攒下的21000元人民币,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之旅。他自己也不清楚,他的终点在哪里,怀里的这些钱到底能帮助自己维持多久。

因为所服务的NGO不给义工提供免费食宿,整个旅程中,他每天都得为钱做考量,住最便宜的旅馆,乘坐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他还必须面对一路上一个人独行的无聊与寂寞。但他是欣慰的,因为他毕竟是从日常的,已经让他觉得庸常的生活中坚决地走了出去。

孙东纯的间隔年有一个行程是去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做义工,为无家可归的老人打扫、洗衣、做饭,有时还要喂饭和协助做康复。这个机构拥有无以伦比的声望,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孙东纯也正是在这里结识了了日后成为他妻子的日本女孩沙弥香。

他的旅行从原本计划的3个月延长到了13个月,从原来计划的两个国家走过了6个国家,一路从中国澳门经泰国、老挝、中国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新疆和中国到尼泊尔。他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这些记录最后集结成了这本畅销书――《迟到的间隔年》。

对话孙东纯――

间隔年的义工经历让我收获爱

《现代家庭・生活》:当时您在间隔年的行程开始3个月后选择了辞职,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阻力分别来自哪里?

孙东纯:找一样东西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却被告知明天要上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我有动力辞职的了。至于阻力我想大家都明白,花完了盘缠回到生活的地方没有工作,大概很难做到从容不迫吧。

《现代家庭・生活》:做义工的方式和经历,让您在间隔年的旅程里,有了怎样的收获?

孙东纯:“爱”,我只能想到这个词。不单单只是认识了我现在的日本妻子,而且通过间隔年学习怎么去关爱别人、懂得去感恩。在我接下来的人生里面,我希望我能不断地学习怎么去爱我的妻子、家人、朋友和身边所有的人。

《现代家庭・生活》:您在网上您的间隔年旅行经历的动因是什么?

孙东纯:分享是一种快乐,无论是博客、论坛还是出书成册和杂志专栏,对我来说都是分享的一种方式。

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最能打动人

《现代家庭・生活》:您觉得自己的经历里最能打动别人的是什么?

孙东纯:最打动人的,其实不是我多么无私,多么有爱心,多么坚强勇敢一往无前,而是在每一个开始一段不知道终点在哪里的旅程时,我的犹豫、彷徨、软弱,而在这些看似负面的情感之下,是对自由与自足的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现代家庭・生活》:您在旅行中如何平衡“信任”与“自我保护”?

孙东纯:我的观点是,在能够承受最大损失的范围内尽量去相信别人。

《现代家庭・生活》:在间隔年的经历中,让您最后怕的是什么?

孙东纯:估计还是那次在巴基斯坦徒步吧。我一个人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山间徒步,为取回掉入峡谷的相机我差点就掉入峡谷中的冰河内,稍微一失足我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现代家庭・生活》:以您在路上的切身经验来看,旅行会有性别限制吗?

孙东纯:我举一个例子。在巴基斯坦,女性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看起来男性旅行起来比较顺利,不过也正因为此,男性能够接触到的本地人都只能是男性,反而女性旅行者不但可以与当地男性攀谈还可以和当地女性往来,了解到男性旅行者了解不到的另一半世界。从体力,安全等等方面来说,女性也并非都处于劣势,我现在就有一个女性朋友单身行走在中东。只要有行走的追求和坚持的毅力,性别差异就不算是一个大问题。

我的间隔年行程结束之后

《现代家庭・生活》:你的《迟到的间隔年》出版时,出版商的宣传噱头就是“在间隔年的旅途中找到另一半”。对此,你的如何想的?

孙东纯: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当然相信旅行是一种获取幸福很好的途径。但每个人都不一样,于是乎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也不能因为自己是旅行爱好者就否定其它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方式。

《现代家庭・生活》: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吗?您觉得现在的生活能带给您想要的未来吗?

孙东纯:我现在暂居日本,以卖字、卖图、翻译、兼职杂活以及担任中文讲师为生。我从来都没有为自己定格过要过的生活方式,也不会有很长远的未来打算,很多路要走了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所以,我现在或者未来过着什么类型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心爱的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并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尝试将这种幸福带给身边的人。

间隔年之旅,让孙东纯一夜成名,而在我们身边,其实已有很多普通人,在践行着间隔年的旅行方式――

露宿,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态度

NONO

年龄:35岁

职业:网站技术总监

穷游年龄:29岁

地点:日本

历时:20天

费用:5万日元(3000元人民币左右)

NONO第一次在日本露宿是有次开学术会,会议结束后已是深夜,他没赶上回学校的最后一班电车,身上也没带什么钱,便在一个补习学校的一楼屋檐下眯了一个晚上。日本小城市的街道都很清净,没什么车也没有很多人,当时是九月的天气,NONO合衣而卧的前半夜还有点小提心吊胆,脑子里会出现市容监管人员啊飞车党小偷什么的,下半夜就天高水长,一觉直到天亮了。后来他了解到,一些日本同学在出去泡温泉时,也会带着睡袋,泡完睡公园,有的地方,还会有专门的露营区,找到标志就能自由休息了。

NONO当时已经29岁,他是在国内工作了6年后,放弃了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工作,到日本进修的。在日本的学习很辛苦,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很少有娱乐的时间。他并不是拿不出一次旅行的费用,但一方面,一直受各种约束的过往经历让他有了完全放任自由一次的冲动。他从小没逃过学,没旷过工,但对那部西班牙漫画《娃娃游天下》里流传出的一句话心仪已久:“如果从学校逃走半天,世界会改变吗?不会!”另一方面,他已经计划好完成学业后回国,可以预见,未来的人生也会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中前行。于是,他下了决心,回国前完成一次露宿的日本之旅。

时间选在了五月,这个时期气候宜人,除了北海道北部,大半个日本都有露宿的条件。

他拖着一只装着睡袋的箱子,从大阪出发,买了最便宜的火车票,沿着东海道,一路北上。既然酒店都已经不住了,需要消费的名胜地更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在京都,他也曾在黄昏时分偶遇撑把和伞款款走过的艺妓,不过最糟的体验也是发生在京都,晚上睡得太沉,早上起来发现藏在鞋子里的4000日元被窃。后来有人告诉他,京都是旅游城市,坏人什么的比较多一点。

之后他也更小心了,钱虽然丢的不多,但他必须更省了。美食什么的基本上也没碰,便利店里的果酱面包已经是上品的充饥美味,晚上一般是睡在街头公园,很安静,地面也很干净。没有人来打搅他,同宿的HOMELESS(无家可归者)更不会过问一个新来者的动向。每个城市他最多待上二三天,而北部的小城有时睡一晚第二天再启程。

每到一座城市,他做的最惬意的事就是在城市的小巷里看风景,从京都到神户、东京、横滨、宇都、静冈、盛冈、青森、涵馆、小樽……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他最后到了札幌,正好遇到一年一度的啤酒节。他数了算剩下的钱,留下一张回学校的返程票钱,剩下的都买了啤酒,这是他庆祝自己旅程结束的唯一奢侈。NONO说,后来再也没喝到过那么好喝的啤酒。

现在的NONO,是定居在上海的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回忆起在日本那段不算太长的浪游的日子,他常常会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但他承认,那段经历让现在的他变得更平静,更踏实。

Q:在您的旅行开始时,知道间隔年这种方式吗?

A:那时候好像没有现在说的这么多,我当时也只是随心所欲地选择了露宿旅游的方式。

Q:旅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洗澡吧。不过很快就解决了,日本的公共澡堂非常多,500日元(30元人民币)左右就能很舒服地洗一次,不过到了北海道后,因为急着赶路,三天没洗澡了,又不熟悉当地,找不到澡堂,最后在县町的一个公厕发现了淋浴头才洗上。日本有的大型公厕是有淋浴的,不过也要找。

Q:那次旅行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A:我觉得,人生有太过束缚和顾虑都是多余的,任何时候,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去做一些想做的事。

Q:今后还会选择那样的方式旅行吗?

A:出于现实和年龄的考虑,我会换一种方式,但是要自由自在的感觉是不会变的。

打工换食宿,融入当地体验生活

姓名:Melissa

年龄:27随

工作:暂时无业中

穷游年龄:27

旅行目的地:厦门鼓浪屿

历时:约1个月

费用:1200 元

2010年末的一天,Melissa无意中看到了旅游卫视播放的《搭车去柏林》,知道了古岳,并了解到他曾在夏威夷时用打工换食宿的方式进行旅行,她萌发了“我也可以这样旅行”的念头。

她立即付诸于行动。辞去了工作,在网上大量查询“打工换食宿”的相关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比照,她申请了一家厦门鼓浪屿一家名叫“漫漫悠悠”的家庭旅馆的打工换食宿机会――工作主要任务是接待及网络推广,同时在客人退房时帮忙整理客房,以及旅馆的一些清洁工作。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00到下午15:00,每周休假一天,工作期间包食宿,可在旅馆内免费上网。住宿的地方离旅馆不远,简单的上下铺,但提供24小时热水。

这种固定在一个区域的打工旅行,有着十分固定的作息,更像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Melissa深深地被吸引了。她订了上海往返厦门的特价机票,就这样,2011年2月正式开始了她的打工换食宿旅程。

Melissa很快融入了在“漫漫悠悠”的生活。每天早上客人退房之后她会协助阿姨打扫房间,整理床铺。一开始,打扫房间让她觉得有点吃力,她的力气比较小,换床单也相当耗体力,但三四天下来,工作就很上手了。客人较多时她也被安排去码头迎接客人,并给他们介绍一下沿途的有名店铺和特色小吃。下午和晚上是旅馆里比较清闲的时候,通常她就没有目的地的在岛上逛。迷路了也不要紧,说不定就发现了隐藏在小巷深处、旅游攻略上没有提到的不错的小店和景致,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当时旅馆正好推出了团购住店送风味小吃的活动,于是,出去采购风味小吃的工作落在了Melissa的肩上。这可真是一项愉快的任务,她尝遍岛上名小吃,也把这种体验分享给了住店的客人。

Melissa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发邮件给她,说很羡慕她的生活,也想这样开始一段旅程,但由于现实压力或是没有时间,不得不放弃。Melissa说她这种时候就会想起自己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时间是用来浪费的”。有些事情不用想得太复杂,就把这段时间看作一个调整身心状态的好机会。

在她出发前,她不是没有过顾虑:我适合一个人旅行吗?我将会面临着什么?我这样做是不是太奢侈了?但等到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采取行动后,她发现,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亲自经历后才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Q:知道间隔年的概念吗?

A:知道。我看过《迟到的间隔年》这本书。我觉得我也是间隔年旅行,只不过时间可能短一些,而且是旧的工作和一份我更喜欢的新工作之间的“间隔”。

Q:这样的一段旅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

A: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形形的人。我在这里遇到过穷游十多个国家的背包客,零下20多度赤膊登冰川的人……我们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旅行信息,我因此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这正是旅行的魅力之一。

Q:这次旅程是否给你本人带来了改变?具体是什么呢?

A:让我更了解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了。

Q:以后还会继续选择这样的方式旅行吗?

A:当然会!还希望尝试更多的穷游方式,比如沙发客。而且,我以后会带着我未来的伴侣和孩子一起去。

Q:对未来的生活方向有怎样的计划?

A:希望能从事旅游休闲相关的工作。这样工作和旅行就合二为一了。

它们,是“间隔年”的派生――

义工旅行Volunteer Holiday是以慈善主义的精神,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理念去到一个地方做义工的形式完成一段旅程,在这个过程,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当地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的人交流,释放爱心,提升自我。

沙发客 源自一个叫Couchsurfing的全球沙发客自助游网站。它由美国一个叫范特的年轻人于2003年1月1日创立,其创意源于一次国外旅行。出发前,他突发奇想,给千名大学生发电子邮件寻求住宿,结果获得不少回应,这使他萌发了把这种体验推广开来的想法。自从这个网站成立后,其以新奇、省钱的特色迅速在潮人中传播开来。

WWOOF是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的缩写。为1972年在英国率先成立的一个组织,当时的用意是为让「都市人体验农村生活而推出一种「以工换食宿的工作假期。在澳洲、纽西兰、丹麦、哥斯达黎加等数十个国家运作多年,串连全球的有机农场主人与旅人。依据WWOOF的准则,旅人可以到参与WWOOF计划的农场打工,每天只需工作4-6小时,就可赚取农场提供的免费食宿。WWOOF为所有梦想自由地周游世界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Working Holiday Visa 即打工度假签证。它允许旅行者出于补贴旅行费用的目的而在签证颁发国边打工边旅行。年轻人在外国去体验生活,不需要通常的提前寻找工作赞助或者参与昂贵的大学交换生计划。目前对中国大陆开放的国家暂时只有新西兰。

语言英文算是间隔年的国际行旅行中的通用语方,海外义工更是多对此有要求,最好能流利。但穷游的世界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只要语言能力能达到与别人沟通没有太大障碍,就不用把这当成不启程的借口。

《lonely planet》穷游者的圣经,但是实在太厚太重,如果只到一个地区的一个地方或者少数城市,可以到网上搜索打算去的城市的电子版打印下来或直接购买电子版,在版本方面需要注意,它的更新非常快。

【采编感言】

我们每个人总有可能遇到有让人困惑、迟疑和犹豫时刻,一份可能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度让自己热血沸腾的理想或者一段曾经不再美好的感情。解决人生困境的方式很多,选择一段旅程无疑是极佳的选择,以一种“间隔”之前生活的方式,让自己换个时空,去尝试呼吸另一种空气的机会,认识完全不同的人,是新鲜的经历,是喘息,也是寻找和重生。

换一种方式去爱范文第8篇

施爱者:姐姐和弟弟

改变者:约翰

我和弟弟都在爸爸执教的学校上学。我读七年级,弟弟读五年级。

爸爸班里有个男生叫约翰,总爱惹事生非,从而遭到爸爸的批评,约翰觉得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就常欺负我和弟弟。我对弟弟说:“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反击 。”但以牙还牙并没有收到好效果。

这天,我看到妈妈给我们买的奶油糖果,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这些是给约翰的。”我把我的那份递给弟弟。“给约翰?”弟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他多令人讨厌啊!”“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来对待他呢?”弟弟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放学后,我问弟弟约翰接过糖果时有什么反应。弟弟耸耸肩说:“他有些惊讶,可连声‘谢谢’都没说,就把糖果吃掉了。”

第三天,弟弟告诉我,课间休息时,当约翰跑过来,他紧紧抓着自己的帽子,准备迎接他的攻击。但约翰只是问道:“你还有糖果吗?”弟弟松了口气,拿出一块糖给了约翰。之后约翰每星期都找弟弟要一块糖,而弟弟也会记着带糖去―自己留一块,给约翰一块。

这天,我在走廊上遇见约翰,看见他脸上浮起了一丝坏笑。他刚要开口,我就抢先说道:“嗨,约翰!”并给了他一个灿烂的微笑。他的嘴巴惊讶地张开,却没说出侮辱我的话。

从那以后,每次见他,我都会在他还没来得及说出粗鲁的话之前,笑着和他打招呼。慢慢地,他开始回应我的问候了。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约翰不再捉弄我和弟弟了,就连爸爸也注意到了他的变化。其实,发生改变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我们都从中悟到了去爱一个“敌人”的意义。

施爱者:小狗维基

改变者:吉米的一家

“火车站有寄给我的箱子。”爸爸挂断电话后说。于是我们来到车站,边走边猜测是什么。突然箱子开了,蹦出一个白色小东西沿着站台跑去。

“小狗!”我大叫一声。爸爸抓过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维基!”爸爸喊着,小狗就朝我们跑了过来。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的纯种狗,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我一下被吸引住了。

到家后,爸爸宣布:“看我们找到了什么!”维基同样报以热情的招呼,但它却得到了不同的回报。弟弟吉米逃到了沙发后面大声尖叫,妈妈用责备的眼光看着爸爸。

爸爸按照寄件人的电话拨过去,才知道这是爷爷去世前刚买回来的。妈妈深吸了一口气说:“我们哪有时间照顾它呀?”“难道我们不能试着收留它?”我乞求道。妈妈说:“就试着留一周。”

第二天吃完早餐,吉米和我带着维基去堆雪人,维基夺过吉米的帽子,叼着上面的绒球跑开了。吉米追也追不上,哇哇地哭着跑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领着眼泪汪汪的吉米出现在门口。“这狗真坏。”妈妈说。维基耷拉着脑袋,鼻子贴到胸前。妈妈转身回房后,维基就立刻又跳起来,用鼻子蹭蹭我,又蹭蹭吉米,它一点也不怨恨。我发觉自己有点吃醋,因为毕竟我才是爱它的人,而吉米根本没关心过维基,维基也待他这样好。

决定维基去留的日子到了。维基却什么也不知道,欢快地跑来跑去。有一次嘴里还叼着只高跟鞋,彬彬有礼地放在妈妈脚边,我担心妈妈会训斥它。“太棒了!”妈妈笑着说,“把另一只也拿过来吧。”不一会儿,维基叼着另一只鞋回来了。妈妈高兴地抱起维基。

得知能收养维基,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妈妈也没有再抱怨过维基。实际上,维基都由她来喂养和梳理毛发。她还在厨房铺了一块破旧的毛毯,给维基当床。几个月过去了,维基不断地给我们惊喜。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我们孩子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让我们吵不下去……

6月的一天,吉米一个人在草坪上玩。突然我们听到尖叫声,随后看到吉米朝我们跑过来,眼里充满了恐惧,两只牧羊犬跟在他身后。

我吓得尖叫起来。正在这时,一道白色闪光冲了过去―是维基!几分钟后,牧羊犬痛叫着逃之夭夭。吉米向维基跑去,用胳膊搂住它的脖子。

从那以后,维基好像再没离开过吉米身边。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我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

吉米叫道:“它是我的!”

“怎么了?”妈妈听到后问。我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

“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平时我们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你们没必要为此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直到爸爸有了新工作,我们不得不搬家。于是爸爸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了电话――他们愿意收养维基。

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拥抱它;吉米低声哭了起来。最后我牵着吉米的手领他回到车里。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贴得更近。

透过车窗,我看到维基摇着尾巴示意再见。我双手捂住了脸。“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你正在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呢。”

“但这让人很伤心。”我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那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关于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总有一天,我也会让你们离开我的怀抱,去更广阔的世界生活。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对方有利的事情。你明白吗?”

“明白!”我答道。

施爱者:露丝

改变者:曾经萎靡不振的失败者

我站在邻居露丝家的客厅,对着满屋纸片茫然。“我需要你帮忙。”露丝说,“我正在找一个笔记本,可是我不记得放在哪了。”这就是我当时的境况。连这个眼神不好的老太太都能看出来,我除了帮她找一个又脏又旧的笔记本之外无事可做。

28岁那年我搬回了家里,事事都不如意,工作、爱情……一切。我萎靡不振,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妈妈总劝我走出去,于是当露丝打电话问我能不能“过去一分钟”时,妈妈把我推出了家门。

我开始在堆积成山的纸片中翻找,两小时后终于在墙角找到了。“太好了!”露丝欢呼着,“我下周做演讲要用呢。”我惊讶地看她,年近90的老人居然比我还忙碌。

自那以后,我每周都去拜访露丝,起初只是为了躲开老妈的唠叨,但渐渐地露丝那儿总有东西能吸引我。一次我去时,她正眯着眼睛看信。“我又需要你帮忙了,”她说,“帮我读封信吧。”我挨着她坐下。“亲爱的露丝,”我念道,“我正在回想我们去做考古挖掘……”我满脸惊讶:“你是考古学家?”“不,”她微笑说,“是业余爱好。”

读完信后,我帮露丝整理书籍,却不由自主地瞥向那个趴在书桌上认真回信的身影。这个女人真让人惊叹,一生住在小镇上,却生活得这么充实,好像永远不会停下。我很快发现露丝写信并非偶尔为之,她有很多朋友,和每位朋友都有一些故事。

露丝越来越需要我的帮助了。我发现她做家务有些力不从心,便提出帮她洗盘子。后来她也让我做些杂务。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一边思考着人生目标―这问题我已经想过无数遍了,一边走进露丝的房间。她摔伤了腿,躺在床上,看起来弱小无助。露丝挤出一丝笑容:“今天收到一封信,你能帮我读吗?”我坐在床边读了一遍。“还需要我做什么?”她迟疑地说:“能帮我写封回信吗?”

听到这么一个简单的请求,我却沉默了。露丝需要我,这个拥有着充实而丰富生命的女人,的的确确需要我。我找到我的目标了,其实这个目标一直近在眼前,清晰可见。露丝需要我的帮助,把她和她的世界连接起来。更重要的,我终于明白我也需要她,需要她身上的某些东西。

露丝病愈后,我不用再去照顾她,也不再把看望露丝当成一项工作。烤点饼干、找到一首她喜欢的诗歌,都成为我去看望她的理由。但她现在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又重新找到工作,重新开始和朋友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