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特性 “狗”与“dog” 英汉互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13-02

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语音上,有的呆板,有的悦耳;语义上,有的含蓄,有的直白;语法上,有的零散,有的紧凑。不管是选择哪个角度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都会发现那必定是异同共存下的平分秋色。而正是每一种语言自身的独特之处,让各自的意义在互通时才产生了融合与碰撞。那么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为避免在译作中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甚至会贻笑大方的失误,就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异同,民族特性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民族特性?

民族特性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是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下,为了适应外界而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它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就说明民族特性助推了语言的形成,又约束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出现既是民族特性塑造的载体,又是民族特性完善的向导。

任何一个人类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借用,同一想法或观点的描写和表述,都会有各自民族鲜明的特色,展现各自民族另类的存在。

现就以汉语里的“狗”与英语里的“dog”为例,进行比较,以探讨民族特性在不同语言互译时的显性影响。催生或是左右民族特性形成的因素很多,总体上来说,会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农耕为主,劳动人民在耕作时,服务的对象是耕种作物,交流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集中在了田地作业上,就地取材就决定了但凡与农业、天气有关的事物都会被借用,融入到语言里。所以对于农耕民族,农忙之时,看家护院就落在了狗的身上,农闲之时,狗又可以参与到田间狩猎。对于早期的游牧民族来讲,狗又是放牧和狩猎的好帮手,因此汉语里就出现了很多有关狗的用语:落水狗(drowning dog),看门狗(watch dog),丧家之犬(stray dog)等。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让它拥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所以它的语言材料的选择也会与此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比如a seadog(海盗,老水手), 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等的表达。

其次,就文化背景而言,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典故,传说,神话,这样就会出现描述某个事件时会受到世代相传的表达的限制。 汉语里有成语故事“挂羊头,卖狗肉”,神话传说《八仙过海》里有“狗咬吕洞宾”(bite a feeding hand),英语里也有在朱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礼貌会话》里出现的“rain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Every dog has his day (风水轮流转)等。

再者,就思想观念而言,虽然两国人民都存在养狗的现象,但对狗的传统看法却有所区别。在中

国,狗被誉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当成是安全的守护者,有“狗不嫌家贫”( Dogs show no aversion to poor families )的说法。但更多时候狗却没有赢得人们对它的正面认可,经常被比喻成坏人坏事。或许是因为过去只有地主家才里闲置的财力养得起狗,而且地主家里养的狗都很凶神恶煞,助主人为虐,欺压穷苦百姓,所以就形成了“狗仗人势”(A cock is bold on his own dunghill),“狗眼看人低”(act like a snob),“狗腿子”(a henchman) ,“狼心狗肺”(Be as cruel as a wolf),“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language)这样的习惯表达。而西方人语言寓意中虽然狗的寓意有时也具有明显的贬义,如“live a dogs life”(过着悲惨的生活),“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但大多数语言环境里,狗的寓意都是中性的。由于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些,自强独立的意识又比较强,人与人的相互依存意识被弱化,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将忠实的“狗”视为朋友兼家人,所以有时有关狗的表达甚至充盈着满满的正面人情关怀,例如“lucky dog”(幸运儿),“dog and pony show”(盛大表演),“love my dog”(爱屋及乌)。

那么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在进行翻译时就应该考虑到特定的文化背景,遵循一定的翻译方法。

第一,工具翻译。

德国翻译理论家诺德提出了翻译中的“工具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目的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Nord,2001:47-52),旨在尽可能地替代原文的功能,取代源语言及其文化所包含的变化。 如“Love me, love my dog”这句话,根据上面提的英汉语言表达对“狗”的阐释上的差异,要翻译这句话,就需要照顾目的语的民族特性。在英语文化中,人们的钟爱对象就是狗,所以想证明爱我吗?那就爱我的狗吧!但中文的表达则背道而驰。爱我,就爱我的全部,缺点也应该包括在内,所以,即使是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不被看好的乌鸦(象征着厄运),却也被用在了意义相同的译文里,因此与源语几乎吻合的中文相应表达就非“爱屋及乌”莫属了。再比如,汉语中有“猪狗不如”的说法,如果将其直译为“be worse than a cur or a swine”,由于西方文化中狗并没有浓厚的贬义色彩,很多西方读者可能就不会理解,需将其翻译为“a worthless fellow”才便于理解。具有不同民族特性的语言,在进行互译的时候需要担当起彼此交流的“工具”。

第二,纪实翻译。

与“工具翻译”相对应的就是“纪实翻译”,就是为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提供

如实的记录,重现与源语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情景。在我看来,这种翻译方法与直译法类似,原文与译文不管是在选词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基本一致。举个例子,“In the dog-eat-dog circle of his government, he has been publicly accused of corruption.”这句话的译文是“他们内部狗咬狗,揭发他贪污”。 “dog eats dog”鲜活地描绘出同类的相残,而中文里也有个非常贴切且吻合的短语“狗咬狗”,既纪实地译出了源语的意义,又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狗的态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

可见,纪实翻译既能忠实于英文原意,很好地照顾译文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这样就能够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很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民族文化。类似的例子还有“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等等。

第三,交替翻译。

对民族特性鲜明的语言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个体语言特有的文化信息。如果目的语自身存在一定的文化空缺,那就需要在目的语里寻找符合自己民族特性的表述,这样才能既照顾了源语的本意,又能保持译文在目的语里的原汁原味。例如 “a cat-and-dog life”,这种“猫狗大战”般的生活就是汉语里“鸡犬不宁”的日子,可依据不同的民族特性,英汉词汇的选择必须符合各自能够接受的表达。这时的翻译就需要将源语里的某些表达替换成目的语里为人所熟知并惯用的对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字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面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需要我们从原文内容和语境出发,根据修辞、逻辑和句法需要,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词语来衔接语义,以使译文的修辞风格和原文更接近,语义表达更准确。需要注意的是,增加或者替换词语决不能简单类比、随意而为,增加的词语必须是原文中虽无其形、却有其意的语言,而替换也需保证替换用语符合原文语义、语境和双方的文化规范。比如“狗咬吕洞宾”可以翻译为“wrong a kind-heard person”。

总之,语言作为异国人民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互换的媒介,必须保证理解的畅通。要想使沟通无障碍,准确无误的文字转换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尽可能地保证信息互通时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语言间的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不同的民族特性,遵循各民族语言的要求,保证交流的畅通,理解的契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当民族特性通过语言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世界对这个语言的包容与欢迎会让此语言熠熠生辉!所以,翻译之窍――有,就拿来主义;无,就想方设翻!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左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03.

[7]吴锋.英汉语中“dog”(狗)一词的含义[J].外语研究, 1986,03:79-80.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中西文化差异

1.引言

汉语中的“谚语”一词与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一致,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proverb”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中的定义为:a 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 life in general。学习作为人类语言和思想浓缩的结晶的谚语,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英汉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谚语,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文明成果,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取舍。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

2.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谚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出自诗书、诸子论著,如:“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而英语中的典故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著作,根据《圣经》记载,Adam是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所以as old as Adam就是“非常古老,非常陈旧”的意思。再比如: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壮牛”代表不可挪动的重物。全句的意思是:说话极其谨慎。与汉语“三缄其口”相近。

2.2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谚语的产生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农业的谚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田要深耕,土要细碎”;“春天起的早,秋后吃得饱”。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水和船有关的谚语。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水很难造就优秀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好像航海没有罗盘。);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沉默者深谋。)。

各国的地理特点,作为素材反映在谚语里也会给谚语增加民族的色彩。如英谚中有一句“Northampton stands on other men’s legs.(北安普敦靠别人的腿站住脚。)”。由于这个地方从古以来皮革及制鞋业就很发达,所以在17世纪就有了这句风趣生动的谚语。Lemster’s bread and Weabley’s ale,Dunmow’s bacon and Doncaster’s daggers.这句谚语说的是Lemster,Weabley,Dunmow and Domcaster are known for the products:bread,ale,bacon and daggers.这句谚语就和中国的那句俗语很像: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美如花。汉谚中也有反映我国地理特点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

2.3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谚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民族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有许多谚语与佛有关,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有许多谚语借助宗教来宣扬为人处事之道。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Whom God would ruin,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谁,必先夺其理性。)。

2.4与民族心理有关的谚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特点。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在汉语里,“龙”是吉祥之物,“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两句谚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相信龙有保佑人和庄稼的威力。而在西方,人们却把dragon看成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比如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dragon’s teeth用来指争斗的根源。

即使对于同一种动物,两个民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狗为例,狗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仗人势,雪仗风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狗不挡道”等。在西方人的眼中,狗是人们所钟爱的动物,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如: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难关。)。

3.结语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从不同文化角度对中西方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对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庆军,丁华.轻松学谚语.新世界出版社,1998.

[2]林瑞娟.浅析英语习语、谚语、典故与西方文化.甘肃科技纵横,2005,(6).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3篇

一、 文化融合内容分析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 ,一种是 “地层结构” (structure) ,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 ,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 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 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 ,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 ,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一致性 ,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 “上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多样性 ,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有一次 ,有个外宾对接待他的主人说: “您的夫人很漂亮。 ” 主人很客气地说: “哪里 ,哪里。 ” 译员竟脱口而出地译成 “Where ?Where ?” 当然把外宾装到了闷葫芦里。这段轶事从此也成了译界的笑谈。显然 ,英语只是逐字逐词地机械对应 ,而忽略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名 ,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豪地接受赞扬并礼貌地表示感谢 ,说一声 Thank you。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所以我们英语就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 ,寻找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同效果的外文。

二、 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英语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英语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英语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三、 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英语技巧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 翻译 有效性 语言结构差异 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13-02

1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有效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既研究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的异同,也研究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的理论与方法。它特别注意研究有关语言的当代形式,寻求语言间的转换关系、对等关系,能发现并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某些干扰现象。

吕叔湘认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之点”(《中国文法要略》)。实际上,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为了求得原语与译入语的最大限度的等值,就要进行对比与分析,从对比中找到两种语言的等值语义或等值结构。故而,对比语言学对于翻译的有效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语言结构对比与翻译的有效性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系统,在语言的使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而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申丹曾有精辟论述,“倘若在翻译中,不顾目的语中对应结构的存在,不用目的语中的语法结构来替代原语中的语法结构,这样译文中的语法结构实际上是(未经翻译的)的语中的形式结构,而不是目的语中的对等或对应形式,则意思难免会在不同程度上丧失或被扭曲。”因而,要提高译文的有效度,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就必须在两种语言结构转换上做文章,否则将会导致译语对原语在意义表达上的功能缺失。囿于篇幅,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说明语言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2.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翻译时必须重视转换二者的句子结构形式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就是主谓宾,三者基本缺一不可。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新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必须使用各类关联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串联起来。而汉语句子基本不用或很少用连接词,因此从形式上看汉语句子没有英文句子那么完整,但意思已是暗含其中了。例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许渊冲译)

李清照的原词中基本没有一个主语,没有一个动词,仅仅罗列了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就表达出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而译文中主语“我”和一系列的动词都出来了,否则译文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也不易被外国人理解。

2.2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故而在翻译中应注重二者语言的形式转换

英语被动含义的表达通常是显性被动结构,即借助动词的形态变化而来。隐形被动结构在英文中相对较少。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其动词不像英语那样有形态变化,因此其被动意义是由语者凭语感,根据深层逻辑语义关系确定。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并根据源语的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例如:

Copper articles have been used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译文:人们使用铜器已数千年。

2.3英语“物称”与汉语“人称”

英语通常不用主动发出动作或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以便呈现客观公正、严谨委婉。因此,公文、新闻、科技论著、学术文献等正式作品中多使用“物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通常使用人称化的说法,汉语的句子主语大多都是发出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例如: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the power of crying.

译文:我兴奋的哭不出来了。

因而,翻译时我们要注意转换原文的句子结构,否则译文就不能合乎原文的表达习惯。译文的准确性、通顺易懂性都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句子结构的对比研究在翻译中至关重要。我们在翻译时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文的意思已经理解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用译语流畅的翻译出来,导致翻译的生硬、冗长并晦涩难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异同点,翻译时把原文的结构变为合乎汉语表达方式的结构,以便实现译语和源语的对等功能。

3 民族文化对比与翻译的有效性

翻译作为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当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所能解决的。文化对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表面看起来的同一个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原本不相干的两个词也可能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如果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就无从谈起,更别说准确翻译了。准确阐释原文本、语篇中“符码”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确定翻译标准的适度性、翻译作品的优质性、翻译过程的有效性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翻译,必须注意以下因素:

3.1民族文化中的象征因素对比

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繁衍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象征。这些蕴含深层文化意义象征就成了这个民族的标签,文化内涵独一无二。就以“龙”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象征图腾为例。在诸如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龙自古至今就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象征。它象征着辉煌宏大、福星高照。龙同时也象征着帝王将相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例如:“龙飞凤翔”、“凤舞龙飞”、“飞龙在天”、“风虎云龙”,“龙”也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常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中国人也被西方人公认为“龙的国度”。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的古怪野兽,是恐怖和邪恶的象征,如果说一个人是dragon,就表明这个人非常凶狠。西方文学中也有很多作品描述英雄与龙作斗争,并最终战胜龙的故事。

3.2民族文化中的宗教因素对比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一个民族人们的心理意识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宗教中的某些教义和观念早已渗透到人心,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迷信、崇拜及其他忌讳心态。在西方民族心理意识中,基督教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西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而在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儒教)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三大宗教衍生出的某些观念,如生死有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刀山下火海等,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意识中。我们会说“菩萨保佑”或“上天保佑”,当我们希望获得成功或者事情进展顺利时候。逢年过节我们还会烧香拜佛,祈求好运的降临。鸿门宴、三顾茅庐、孔融让梨等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典故,但在西方国家,西方人对这些典故的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典故里的人了。因此如何有效的翻译出这些民族文化典故,如果做到形意兼顾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加以变通,可以直译加注释或加释义,也可以直接替代或者意译。

3.3民族文化中的习俗因素对比

习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名族给同一图象赋予不同的联想。借助对具体事物的相关经验,他们形成独特的认知和风格迥异的审美情趣。就以狗(Dog)一词为例,中西方文化赐予它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

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养狗的习俗,但中西方文化对狗的认识却几乎背道而驰。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是相冲突的。在英国,狗不但用来看门或打猎,也被人当做伴侣和爱物,英国人对狗有爱怜的感情,英国人对狗的赞誉和善待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人无法理解的。狗在文学作品和谚语中往往被赋予了人的涵义,如:Lucky dog (幸运儿),Don't give up and try your best I believe every dog has its day.(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时候)。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第四幕第三场中:"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我宁愿做一头向月亮狂吠的狗,也不愿做这样一个罗马人。—朱生豪译)。法国革命时期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曾说过: Plus je vois less homes,plus j' admire les chien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

在中国人眼里,狗相比就要是卑贱的多。中文常用狗骂人,如“走狗”。名词前加“狗”表达一种鄙视和敌意,如“狗皇帝”、“狗土匪”。汉语中“狗”字成语大多都是具有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狐朋狗友”、“偷鸡摸狗”。狗的身体部位也被用在了贬义词中,如“狗头军师”、“狗血淋头”、“狗腿子”、“狗尾续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因此,“狗”常给人一种不好的意向。

鉴于“狗”在中英语言中不同的文化阐释,翻译时必须将这一差异考虑在内。

翻译中,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必须是等值的,否则无法实现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值得译者关注的。否则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表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

4 结语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是一门科学,而有效的翻译无论在理论假设上或实践上都离不开对比语言学这个参照系统。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比来,在此基础上,以同释异,或者先摆出差异后再去理解,同中求规律,异中找差距,然后在实践中融合。英汉语言与文化之对比就是要求我们在英汉翻译的实际语境中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文化,以探求英汉民族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影响。通过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异同分析,阐明语言、文化特征,依此作为参照体系,提高翻译的有效度和优质度。只有语言对比才能解决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对比研究是基点,文化对比研究必须建立在语言对比研究这一基点之上。故而,在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的有效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1).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司显柱,曾剑平.英译汉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杨自俭.再议英汉对比研究的几个问题[J].福建外语,2000,(4).

[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习语;对比;差异;翻译;直译;意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的核心,体现了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负载。“习语是指一种语言经过长时间地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的词组、短语和短句。它包括成语(set phrases)、典故(allusion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俗语(colloquialisms)、俚语(slangs)和歇后语(rest-ending saying or postpause expressions),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故都拥有大量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英汉习语源远流长,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的不同的历史、经济生活和思维方式。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 英汉习语的比较

2.1 英汉习语的共性

2.1.1 结构的固定性?

习语从其结构来看,有其自身的完整性,其中各个组成部分是固定的,不可任意拆开或替换。英语习语如 Wet blanket(指使人兴致大减或大煞风景的人或事),就不能改成wet linen;eat one’s head off (吃得很多)就不能改成eat one’s brain off, 汉语熟语如“四分五裂”就不能改成“ 四裂五分”“有的放矢” 就不能改成“有的放箭”。而英语习语 turn a blind eye(视而不见)只可用 turn a deaf ear(充耳不闻)代替;build castles in the air 只可用build castles in Spain 代替;汉语熟语“颠倒黑白”只能由“混淆黑白”代替;“敷衍塞责”只能由“敷衍了事”代替,表达了相近或相同的含义。

2.1.2语义的统一性

习语是语言中约定俗成、相沿习用的定型化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如“胸有成竹”并非字面之义,而是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或周密计划。又如“沉鱼落雁”并非描述沉下去的鱼和落下去的雁,而是用来描述女性无与伦比的美貌。英语的习语也是如此,不能逐字理解,而应从整体去认识其特殊性和习惯性,如:do?somebody?brown(使某人上当),show?the?white?feather(显示胆怯)等。

2.1.3习语的习用性?

习语的习用性指习语应用的广泛性,社会成员在各种交际场合和各种文体中经常使用习语,从而不断丰富习语。习语以其简短的形式、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全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全社会的语言财富,在广泛的范围里为人民大众所确认和应用,因此,很多习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2.2 英汉习语的差异

2.2.1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 因此不少谚语与农业、天气有关。 如: 瑞雪兆丰年、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勤地不懒(If a man is diligent, soil is not idle)、青黄不接(When the crop is still in the blade and the oldstock is consumed.)、人怕出名猪怕壮(Fame is as fatal to men fattening to pigs. )由于英国地处岛国,英国人历来善于航海,航海业曾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三条帆脚都摇晃,比喻酩酊大醉),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比喻事情危急,要全力以赴),in the same boat(本是水手说的“与....同舟”,后来是人们用来表达“与....境遇相同”), 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准备战斗 (clear the decks) 顺利度过 (tide over),小洞不堵沉大船(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2.2.2 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上。 众所周知,蛋糕、 面包、 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 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 面食等。因此, 如果把 “a piece of cake”译为“蛋糕一块儿” 肯定令许多中国人费解。这是因为蛋糕是英美人的家常便饭,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东西,因此制作蛋糕或吃蛋糕都是小事一桩; 而对我们而言, 尽管蛋糕并不是稀有的东西, 但自己制作蛋糕毕竟是很困难的, 所以译为 “小菜一碟儿” 比较妥当、 比较切合我们中国人的心理需要。英国人爱狗,视狗为伴侣。因此,常以狗的形象比喻普通人的生活行为,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中国虽然也养狗,但一般人在心理上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如“狗仗人势” 、 “狼心狗肺” 、 “狗眼看人低” 、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2.2.3的文化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习语就折射出了宗教对文化的影响。英语中与之相关的习语有God helps thoses who help themselves 指 “自助者天助也”; 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婉言可以释怒”; 也有 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 教堂是英国人常去的地方, 因此就有as poor as church mouth“一贫如洗”这样的比喻。基督教的神论经典是 《圣经》,英语中有不少来自 《圣经》 的习语, 如Juda’s kiss “犹大之吻” (比喻出卖朋友), Bibleoath指“庄严的誓言”; Not know someone from Adam (亚当) 指“根本不认识某人” ; Job’s (约伯的) comforter喻“只会增加痛苦的安慰者” ; Beard the lion 喻“奋勇追敌, 不畏” 。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习语, 如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等。

2.2.4 文化上的空白

这里是指某些说法为某国所特有, 如中国有些说法: 走后门、对牛弹琴、拍马屁、半路出家等等。同样, 英语中也有许多独特的说法, 如:A skeleton in a cupboard 家丑;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As poor as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等。

3. 英汉习语的翻译

3.1.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下, 尽量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如:英译汉:sour grapes 酸葡萄;a die-hard 死硬派、 顽固份子;show one’ s card 摊牌。汉译英:“纸老虎”直译成“paper?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传神,所以该词现已成为英美民族正式语言。如“雪中送炭”译为“to?offer?fuel?in?snowy?weather”;“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life ”爱财如命;“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 心不烦;“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等。

3.1.2 同义词借用法

英语、 汉语都有丰富的成语, 有的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 并且有相同的或类似的比喻。在翻译时可以采取借用法,借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 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 事实胜于雄辩; “practice?makes?perfect” 熟能生巧; “burn?one’s?boats” 破釜沉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花钱如流水;“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混水摸鱼” ;“To be out allelbows”捉襟见肘” 等。

3.1.3 意译法

意译法当直译有困难时或勉强译出而英语读者无法理解时就要意译。意译主要是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语义, 牺牲原文习语风格, 结合上下文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rain dogs and cats” 下倾盆大雨;“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一语道破。若把这两个成语译为 “下猫、 狗” 和 “在头上钉钉子” , 那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也颇令人费解。又如:The teenagers do no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y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a wet blanket” 原意是 “湿毯子”, 但在这里是令人扫兴的人。这样整体上看句子才有意义, 句子才通畅。又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通常指被打得大败,译成英文是“to?be?shattered?to?pieces”;又如“The?dog?that?will?fetch?a?bone?will?carry?a?bone. ”在译成汉语时其中“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 那就是“对你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3.1.4 直译、 意译兼用法

这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可保留原文形象比喻的同时, 又采用意译, 略做补充,使译文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心不死” 可直译为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 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想必外国人会觉得费解,不知所云。又如:她孤单一人, 无亲无故……—— 《雷雨》But 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无亲无故” 可直译为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可同时补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4. 结语

总之, 英汉习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要想做好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必须要不断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习语知识,包括成语、俗语、典故等语言知识以及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性。此外,我们还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遇到不理解的短语要多查资料,避免望文生义。只有这样,才能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使习语翻译达到“忠实、通顺、得体、传神” 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单进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74.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8.

[3]郁福敏、郭珊琏.英汉习语对比[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柏松.英汉习语概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5]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袁燕, 张奕.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深圳大学学报2008,25(6) :119 120.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了解不同文化中语言的民族性特色而且还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英汉文化背景下的习语和语言特色的不同。

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的广泛,以及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的障碍。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习语,而且更要引导学生了解习语的形成。对习语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英习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对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习语,即习惯用语, 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范围很广,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和俚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一种语言,习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比研究: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打捞等。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等。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四面环海的英国渔业十分发达,因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feel under the water感觉不适。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习语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例如:“挥金如土”,“瑞雪兆丰年”,“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斩草除根”,“解甲归田”等。

另外,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地域辽阔。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导致英汉两个民族对“东风”与“西风”的理解截然不同。在汉语中“东风”常是褒义词,东风吹后大地回春、万物吐绿,象征着蓬勃生机。而“西风”常是贬义词。“西风凛冽”,象征着荒凉。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英语中,“东风”与“西风”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吹绿了英伦诸岛。雪莱(P.B.Shelly)在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中讴歌了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他称赞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而东风从欧洲大陆吹来,正如中国的西风。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因此对中英地域差异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西方文学的理解。

2. 习俗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的习俗差异表现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上。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例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虽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 (优胜者,左右全局的人);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的水手) 等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此看来,汉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与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了解其文化意象将可能引起误解。可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习语背后体现的社会习俗和文化意象是非常必要的。

3. 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习语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英国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在习语上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因为亚当是最早的人类,这一习语译为“很久以前的,极古老的”;not to know someone from Adam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什么区别”,同样,由于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没有什么人见过他。所以,这个习语的意思就成了“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人)”;to raise Cain译为“惹恼该隐,大发脾气,找麻烦”。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死了弟弟亚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谋杀者,因此该习语表示“大发雷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意为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英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稣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具有宗教色彩的cross一词在英语谚语中的用法很多,又如:“The cross on his breast and the devil in his clothes(十字挂胸前,鬼魅藏心间)”。此外,英语谚语常用God来指代“人类的主宰”,例如,“God sends cold after clothes(人们需要啥,上帝就给啥)”,等等。宗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痕迹。《圣经》是犹太人和英美等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一部圣书(The Great Book),它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圣经文化。英语习语中,有不少是来源于《圣经》的。例如,谚语“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各人有各人的苦衷)”就是来源于《圣经旧约箴言》中的“Every heart knoweth his own bitterness”一句。再如,谚语“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语出《圣经创世纪》关于夏娃在伊甸园偷吃智慧果(即禁果),惹恼上帝的故事。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了太阳上。谚语“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财神)”也是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Mommon是财神,Spenser和Milton都把财神作为贪财、吝啬的化身。此谚意思是说“信神者不能贪财,必须在虔诚和世俗之间做出抉择。因为虔诚和世俗是互不相融的”。以上这些谚语与《圣经》中的说法或教义息息相关。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在英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汉语里便随之出现了一些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回头是岸”;“借花献佛”;“在劫难逃”;“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同样,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中有一些习语直接或间接源自道教。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如,同样是afterlife一词,中文意为“来生”;“来世”,指人的生死轮回;而西方基督教无此概念,所以其英文含义为“人死后的那段时光”。

4. 历史典故背景

英汉习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使人联想到“唯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讲的是这样的故事: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名英雄。小的时候,阿喀琉斯的母亲提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入水中。使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无懈可击,唯独他的脚后跟因被他母亲抓着而没能浸入水中,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的死敌用一支毒箭射中了他的脚后跟——全身上下唯一能致他于死地的地方,使他在悲愤中死去。因此,“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便成为一个人致命的弱点或某一事物的要害部位的代名词;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译为“进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Pandoras box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为“无穷的灾难”。

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黔驴技穷”;“刻舟求剑”;“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画龙点睛”;“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这些成语、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

英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或“Peak of angels 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意思接近于汉语“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语“Love is blind ”源于西方神话中古罗马爱神 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the blind god),其对应的汉语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带有明显的汉族历史文化的痕迹。英语“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英语 “Dont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类似于汉语“要倒贩槟榔到广东”,二者虽然都表示“勿多此一举”之义,但各自的背景不同:Newcastle是英国靠近产煤地的一个煤港,而广东则为中国南方热带省份,盛产槟榔。这些谚语都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 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习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习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形似汉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习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受其影响,汉语习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习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习语差异性的研究,将有利于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此方面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论文集)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5. 英汉多功能词典 [K].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外研社,1997.

6. 秦秀白. 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 [K]. 北京:天津科技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 现代汉语词典 [K]. 北京:商务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