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穷人续写六年级

穷人续写六年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穷人续写六年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穷人续写六年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课堂小练笔 切入设计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可是走进我们的小学语文常规课堂,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小练笔却并不多见。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作文就会出现“无病、无米之炊”的现象。再者说,课堂练笔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积累相关的阅读体验,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小练笔无疑是一种让学生获得方法的有效途径,而这种训练途径的关键就是要找好切入点。

那么,如何把握课堂小练笔的切入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补充课文留白,充实文本内容

有的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36个小时,对于七岁的阿曼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还有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课,只重点对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了什么,假想到什么进行了比较具体的介绍,至于他是怎样对自己的假想进行论证的只作了简单的说明,如查阅资料,亲自考察,都是一带而过。我在教学时首先问同学们:你们说魏格纳对假想论证到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是不是很简单,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然后我让同学们把大家的发言归纳起来把课文写具体。这样更能表现魏格纳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二、透过文字表面,感受人物内心

有些课文,从文本内容表面看不到什么,但是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其实在文字的背后,还有着更深层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挖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感人。仔细研读这一课,会发现课文中写小钱的两个相似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患了白血病,生命苍白,此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透过文字背后,你想,他的内心会平静吗?生命垂危时,他有着对生命的渴求,他不愿意就此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又没有办法。后来,经过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帮助,小钱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两处“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句子一样,但他的心情一样吗?是“静静地”的吗?此时他在想什么呢?我在此时设计的练笔,可以让学生走进小钱的内心,感受他复杂“静静地”的背后“不平静的”情感世界。

三、延伸想象空间,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桑娜拉上了帐子……”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又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凡卡》的结尾,“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爷爷会收到他的信吗?凡卡悲惨的命运会就此结束吗?我让学生继续写下去。这样的续写小练笔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

四、挖掘词语内涵,丰满人物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抓住“饱经风霜”来进行练笔:“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用几句话写出来。” 在习作实录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由此,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以上只是教学中随机练笔的几种方法。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适时适度的进行小练笔,即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05期

[2]《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圣陶/刘国正编著

[3]《中西教育史》 [海外中文图书] / 洪祥编著

[4]《教海漫记》[中国矿业出版社]/于永正著

穷人续写六年级范文第2篇

一、链接生活——捕捉眼前景,抒写及时情

生活是亲切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真切动人的,随处可见的,可亲可近的。因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积累,无疑是习作素养形成的重要层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意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不要让生活感人的一幕幕从眼前猾过,溜走。这就需要在生活与习作之间建立如下的“链接”。

赏慕自然景:自然界里,风云雨雪、花草树木、莺歌燕舞、青山秀水……凡此种种,多姿多彩的风光美景,随时都会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些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要从小培养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致。夏日,电闪雷鸣、黑云翻墨、大雨倾盆;冬日,冷风刺骨、鹅毛飞雪、粉妆玉砌;春日,杏花吐芳、新芽初生、细雨如丝;秋日,硕果缀枝、四处飘香、丰收在望之时,不妨留驻眼光,望一望,赏一赏。登临险山高峰,涉足河沿溪畔,遇有空谷鸟鸣、花间蝶舞,欣逢雨后彩虹凌空、蛙声如潮,不妨驻足看一看,听一听。然后,把赏心的,悦目的,惊心的,动魄的,见闻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写下来,珍藏起来,多则成篇,少则几句,无拘无束,自由挥洒。慧眼观“人文”:应从小培养出学生“洞明世事”的慧眼。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留意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社会现象、精神风尚。不论是农舍村居,还是都市风光,不论是古老建筑,还是摩天大楼,是拼搏进取、勤劳致富,还是同情弱者、助人为乐,是积善如流之风,还是作恶多端之象……都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辨明是非。把一闻,一观,一感,一得随手记录下来。

信笔写琐事:多彩的故事,组成了多彩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故事,不论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发生在学友伙伴之间,还是社会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那些感人至深的发人深省的,令人感动的,让人吃惊的,令人开怀的让人伤心气愤的……凡是对自己感触深的,都可以记下来,把故事的情节记下来,把故事里的人物勾画出来,存入素材宝库。

留驻瞬时情:面对生活,可能会有多样的遭遇,当然会产生多样的情感。有时会乐不可支,兴奋不已;有时会心情沉郁,一筹莫展;有时会惊奇不已,应接不暇;有时还会伤心流泪,忧心忡忡。只要是自己亲历的,亲身体验过的,都应记下当时当地、此情此景下的感受,以此丰富情感积累。

二、链接“书本”——读出智情趣,品出色香味

读写从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书中富含的思想美、文采美、语言美、韵味美、情节美、情操美、人物美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进而影响学生的写作,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与习作之间建立起“链接”。

如辅导《穷人》的续写时,我不急于灌输什么续写知识,而是把 “五不变”的要求(社会背景不变,中心思想不变,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变,悲剧的必然性不变,原文风格不变)投影出示,学生讨论后, 作为“纲”。在此基础上,学生在仔细阅读原文,以小组互动的方式, 找出要续写的内容,作为“目”。我指点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以“纲,, 统帅“目”,保证了“纲”“目”统一,“纲举目张”。

其次,让学生多于议,以“议”促解。我抓住最基本的东西,科 学解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联想,去讨论,去寻找,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分层优化,续写材料本来对六年级学生来是 “山穷水尽疑无路’’,只要学生多于议,也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思想境界的。

博采多摄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把阅读的“一个”变成“多个”。进而把学生引向广阔的阅读空间。例如,学习了一首唐诗,就应启发学生去读许多首唐诗;学习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引发学生去读李白的许多首诗;学习了《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爱国诗篇后,就应启发学生围绕“爱国”这一主题,收集阅读许多爱国主题的诗与文;学完《草船借箭》,就推荐学生多读一些“三国”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就推荐学生去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课文中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内容,也可以就此内容,去引导学生查阅各科书籍,数学的、历史的、天文的、社会的、美术的、音乐的,都可以广泛接触……学生在这样“翻倍”的阅读中,与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意境的文章对话,与书中人物、知识性灵相交,在博览群书中广泛涉猎多样的营养。

穷人续写六年级范文第3篇

一、师生共读,转换角色阅读,教学相长。

阅读是语文的命门,而思维是阅读的命门。在教学的意义上,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阅读。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只是学生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而是两者充分配合才能圆满完成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 自身的素质,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和教育。教学时,教师要先研究透彻教材,吃透教材,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还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得当有效的教育方式以及现代多媒 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愉悦中受到爱的教育和启迪。教学时教师声情并茂,语言上抑扬顿挫的范读,不但愉悦学生的身心,还能快速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更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了解故事 情节,通过阅读更容易进入角色,师生合作学习共读,既体会出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的思想变化,所闻所感,又使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学期我教的是六年级语文,在讲《穷人》那一课时,阅读教学感觉尤为重要。当时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的窘迫 ,生活的艰辛、养家的不易,“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丈夫出海打渔迟迟未归,妻子担心、忧虑,对邻居西蒙的同情,以及是否要抱回那两个幼小的孩子等这一系列的心理描写,都是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深情地对读,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孩子们的感情 到位,体会文章的能力也就更加深刻了,对于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方法也更会用到写作中。

二、爱生之灯,阅读之灯,为生点燃前进的路。

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湖。”换言之,教育就是爱,爱学生就是为学生点燃阅读之灯,使其学会快乐学习,懂得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前几天在送一年级学生放学的路上,碰到一位了毕业上初二的学生家长,我随口问起她孩子的学习情况,那位学生家长开心地说:“我女儿说了,我的语文一看就会,学起来感觉得心应手,如果数学也向语文那样该多好啊!”我听了,知道孩子的语文还是那么优秀,甚是欣慰。因为阅读之灯,已经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踏上学习的航班,开启阅读之旅,爱上语文,爱上学习。 今年,我又接手一年级的语文课,阅读的引领更是重要,听录音、老师范读、组长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认读等等方法,既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又适合小学生坐不住,好动的特点,我还发明了一个新游戏《过筛子》以小组为单位,读书比赛,读得流利、正确的为 宝石,坐位子上,读得不流利的同学再跟下一组一起读,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好玩、有趣。是枯燥的阅读教学乐而不疲。

三、放手阅读,还给孩子充足自由学习的时间。

近几年,语文新课标,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许多新课文,有的课文篇幅也较长,较难理解。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篇幅较长的,难以理解的课文如何讲解?我是这样做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学课文,自提问题,但不是老师放任不管。高年级的孩子预习能力 强,字词解疑能力已经自学就可以,这样不用花费大量的字词时间,反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也就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细读文本,品悟文本,来感受语文阅读的快乐,真正感受到在知识的海洋里,真正遨游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鉴于学生们的求 知欲强,喜欢争强好胜,喜欢闯关等特点,我把学习课文分成五大关。第一关是字词关,检查预习情况。第二关是阅读关,每四人一个小组,接力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地阅读,当场给每个小组打分,分数高的同学赢得喜报。重点是第三关质疑关,组员提 出文中的疑惑,组长记录,大家一起努力,各抒己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深奥的问题,得分就高。最热闹的就数第五关擂台关,一个小组提出问题,另外一个小组答疑,提出问题的小组得五分,回答问题的小组得十分。尽量自己组员的问题自己组不回答,如果别的组 实在答不上来,自己组再解答,也计入十分。每当进行到这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们都兴奋极了,就像下山的猛虎,整个班级都沸腾起来。每次都会争得面红耳赤,个个都是铁齿铜牙,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的脸上总会显出意犹未尽的遗憾。或是为自己组比别的组少 了几分而唠叨,或是因为自己组员的阅读不准儿而遗憾,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组的分数是最多的而高兴。那么下一次阅读的劲头就更足,更大了。最后一关就是梳理关,老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查缺补漏,引领学生体会文章所反映的精神、道理,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训 练,学以致用。语文阅读做到放手,放手把阅读的时间变长一些,还给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地思考,质疑,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答案,放手让孩子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抒发自己独特的观点;放手让孩子们真正感受语文阅读的美,阅读带来的满足,阅读带来的充实 以及成功的喜悦。

四、精选佳句,锤锤有声,理解与阅读共存。

叶老把有感情地阅读叫做“美读”,我们写读书笔记时,也总是摘抄文章里的优美佳句。在阅读文本时,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阅读者的情感。美读得其法,而且还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读出感情并不容易,需要在朗读技巧上下功夫,教师也要做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每一个侧重点,都要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任何一个人,都要养成阅读、理解的好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 要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要离开学校!阅读、思考、理解,理解与阅读共存,是一种独立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不求做到第一,但求做到最好!

五、概括标题,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来说,要学会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把文章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是哪几部分?要学会思考,学会给每一部分设立小标题,以便于理解, 能够像分生日蛋糕那样,把较长的文章切割成几部分,再找出每一部分所阐述的重点,所讲述的主题。如:《小英雄雨来》这一课,在讲述课文时,我们就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详略得当,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细读品悟,运用加小标题的方法,把这课分成六部分:1、雨来游泳本领高。2、雨来上夜校。3、雨来勇救李大叔。4、雨来智斗小鬼子。5、河沿传枪声。6、雨来机智逃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体会雨来是怎样成为一个小英雄的。从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实际的写法,理解这六部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复述而准备。说起复述故事,就是用自己的话,按课文的顺序、抓故事的主要内容。抓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不是背课文,而是概括性地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这样,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口语表达 能力,还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读写结合,续写仿写,促生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