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俞敏洪清华演讲

俞敏洪清华演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俞敏洪清华演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俞敏洪清华演讲范文第1篇

一、生活上

从上大学开始,自己就在另一个城市独自学习生活,虽然自己是独生子女,但是我并没有一些独生子女身上的娇气,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学习。现在工作了也是一样,住在宿舍,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床铺整洁,就像我们刚来仪征在国防园军训一样,一板一眼,有条不紊。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具不具备良好的习惯和有没有发展的潜力,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在工作上也一定可以干得出色漂亮。在生活上,我将继续对自己严格要求。现在对于我来说,去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书,是我在生活上很大的一种享受。闻着那阵阵书香,看着那些阅读的人们,你会看到一个城市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希望和一个民族的希望。

二、工作上

最近办事处领导给我们大学生村官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与平台。今年是仪征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为此我们办事处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艺下乡活动,根据我们的特点,领导特别请到青山镇文化站站长腾老为我们做指导老师,完成腾老的锣鼓说唱作品《天上人间枣林湾》,腾老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化人,将枣林湾的人情美,自然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锣鼓说唱,这种农村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富有新意和创新意识。刚拿到台本,我们便饶有兴趣地阅读起来。在近一个月密集的排练中,大家不辞辛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将节目表演好,虽然中途有人受伤,坚持!虽然大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抓紧排练——还是坚持!即使是在国庆放假期间,大家也克服困难,为枣林湾百姓送去了精彩的表演,圆满成功!大家欢呼雀跃,第一次这么有成就感,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没有辜负办事处领导对我们的深切希望,这一刻我们忘记了曾经流过的汗水,笑得很甜,很美。

我村最近的工作集中在二期土地挂钩和小庄台搬迁,面积达到40亩,涉及19户,现已顺利完成。改厕110户,清理当家塘五口。接下来,花木公司和生态葡萄园将进驻我村,我们会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加快实现小康步伐。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两首诗被仪征市宣传部编辑的《文明风》选中,倍感荣幸。其实自己只是将自己这几个月在农村的工作生活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平时办事处领导就经常教导我们,对于身边的小事要处处留心,处处皆新闻。这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培养个人爱好,多多练笔,多看多写,将我们枣林湾的美景和新农村建设的面貌通过小小的笔杆记录下来。

俞敏洪清华演讲范文第2篇

李开复从来不以老板自居,在创新工场,大家互称“工友”,并且享受这个称谓。

“镜头可以拍到电脑屏幕吗?”李开复侧了侧身,以便让员工电脑屏幕上创新工场最新项目“点心”的Logo显露出来。

2010年12月22日,北京中关村第三极大厦18楼,在创新工场的办公楼里,李开复穿梭在员工格子间以配合《IT时代周刊》摄影师的拍照。而员工们对于老板的到来并没有特别反应,只是抬头看一眼或微笑示意,就像一位普通同事路过。“来,我在这里拍一张,帮你出一次名”,站到一位同事的办公桌前,李开复不忘和对方开玩笑。

李开复曾经在做客电视访谈节目时说,“做事情,亲和很重要”,现在看来,创新工场的员工都秉承了“和”的优点――当本刊记者徘徊在创新工场办公区拍摄照片时,一位年轻小伙子走上前来微笑着说希望不要把电脑桌面的内容拍进去,“因为有一些项目内容还处于保密阶段,不能公开”。他的语气礼貌而诚恳,但态度坚决。

正是在一团和气的工作氛围中,李开复仅有的十平方米的办公室还经常被同事霸占用来开会,但在他办公室墙壁上贴着小女儿德亭手写的标语“Innovation works,rock on!”(创新工场,加油!),则在严肃地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创业梦想的起点。

创新工场真面目

“是的,我曾经的确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是开一家新公司?或者继续做大学演讲?”

有着20年先后在苹果、SGI电脑公司、微软、谷歌任职的职业生涯,李开复的选择有很多,但开新公司绝非顺理成章之事。至于开一家有投资性质的新公司,更是难上难。李开复不无自嘲地说,“我太太对我说,‘你连理财都理不好,还要去做投资?’。”

2009年4月,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跟谷歌签订的四年合约即将到期,面对这份在外界看来无比抢手的职位,他也有过短暂迟疑,但最终还是决定“追随内心的选择”。同年9月4日,李开复宣布辞职。三天后,他宣布创办“创新工场”。

李开复很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他就像一个“疯狂的追梦人”,只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做想做的事情。建立创新工场,他希望创办一个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组织,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李开复向本刊记者回忆说。

挟着近乎神话般的人气,以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等人的鼎力捧场,创新工场开局声势浩大。然而,这只被寄予厚望的金鸡却迟迟下不出蛋,甚至在几乎半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互联网上间或提到的李开复和有关他的新名词外,创新工场留给人们的印象日渐淡薄。在那段时间里,业界对创新工场的信任度开始减少,而彼时的李开复也在突然之间被认为“言过其实”。

“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我的传说”。在创新工场宣布创立的一年内,业界对其的质疑声不断,更有甚者认为创新工场不过是“空壳公司”,不过是李开复凭空想象出的“浮云”!

这个轻浮,不了解实情的猜测直到2010年8月9日才被真正打破。这一天,创新工场公开了成立近一年来的第一个成熟项目――“豌豆荚手机精灵”,一款针对Android系统手机的桌面端手机套件。

其实,在隐身的日子里,李开复和他的创新工场一刻不得闲,招兵买马、精选创新项目、吸引投资商。在随后的9月8日,创新工场的另一个发开产品――基于Android 2.1的手机操作系统“点心”(Tapas)问世。

这一天,李开复早早地来到创新工场做准备,并率领核心团队及12个投资项目负责人在公司举办了创新工场一周年庆典。至此,受邀的媒体和业界人士才首次一睹创新工场的真面目。当时,创新工场的人员数目已经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200多人。

当本刊记者最新一次到访创新工场的时候,他的办公地点已经从原来的清华科技园搬到了3.5公里外的第三极大厦,这是因为队伍的扩张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而创新工场的新办公室,与其说是一家公司,不如说是一个住着200多人的loft(大堂),舒适、简约、富有朝气。

现在,如果仍然有人对“创新工场”有所疑问,李开复会用最简短的话给出解释:“创新工场是一种新的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的整合。”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要的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 帮助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

“创新工场在未来五年将投入8亿元人民币,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帮助年轻人创业”。截至目前,创新工场已投资了20个项目,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和云计算领域。

团队规模扩大了,待孵化的项目多了,现在的李开复自然比以往更忙,也更节约了。据创新工场的员工介绍,老板和所有员工每天一起吃不超过15元一份的快餐;外地出差坐经济舱,住如家快捷酒店――这和过去在微软、谷歌任职时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

“但千万别以为创新工场的资金状况很拮据,李开复在公司尚未开张时便筹资8亿元。截至2010年年底,创新工场已经获得融资金额达到15亿元人民币。”创新工场员工的提醒声中不乏一种自信。

能在赤手空拳的情形下募到这么多资金,除了得益于李开复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握,也要归功于他在圈内的好人缘。

创新工场最初的投资方之一富士康,早在20年前其董事长郭台铭还在硅谷卖力推销插座的时候,就已经和当时任职于苹果公司的李开复相识。创新工场从2009年8月份开始筹备,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融资上亿元,柳传志、郭台铭、俞敏洪、陈士骏和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等人均是创新工场的原始股东,这是李开复最得意的地方。

除了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创新工场的模式还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在创新工场的一周年庆典上,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区委书记赵凤桐,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均表示了祝贺和肯定。郭洪表示,“非常支持创新工场这种投资和培养青年创业者的新模式,期待创新工场未来能为中国自主创新之路探索一个新的成功模式。”

据了解,为了鼓励创新工场持续不断地创新,海淀园区甚至在租金方面破例给予了非常大的减免幅度。

孵化创业者

理性做事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事的过程会很轻松。

从创新工场概念正式被李开复提出,“孵化”新的创业团队便成为他的目标。按照李开复的理想模式,用3到4个月的时间在初期阶段把一个构思变成一个项目,9到10个月的过程把项目变成一个子公司。“在整整一年后,我们将推出这家公司,再帮助这些创新项目寻找中经合、红杉等风险投资商进行再投资”。

这种流水线工厂一般的假设太过完美,当它一经推出,便遭到来自业界各个领域的质疑,有人认为这只是“思想上的优势”。李开复的职业背景和技术能力毋庸置疑,罗马毕竟不是一天建成,更不是一个人建成。

在发展过程中,那些在创新工场中慢慢长大的新项目,在公司内部经受过“成人礼”后,走向社会,尤其是在面对VC(风险投资)的时候,仍然显得非常稚嫩。“当6到9个月后我们拿着我们所认可的产品去找VC时,VC们的态度是‘欣赏但少有支持’。因为这些产品没有用户,没有规模,更未盈利”。面对VC们的冷漠,李开复不得不承认自己产品存在严重不足的事实。

经过研究和讨论,李开复和他的创业团队最终决定创建自己的内部VC――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IWDF),专门用来帮助孵化出来的创业团队以及他们的好项目得到更有力的支持,使之走向成熟。期间,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将持续为创新团队提供1到3轮的融资,直到外部VC可以完全接受他们。李开复希望投资人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就像跑接力一样,在不同阶段通过助力和培养,使一个创意从萌芽到生长直至走向市场。

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快速发展,其中绝大多数投资公司喜欢选择比较成熟的大型项目或即将上市的公司,风险系数相对高、更需要全方位的扶持的创业型企业较难获得支持。作为孵化器和天使投资,其本身投资周期就会非常长,5到8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现实的回报。

为此,李开复经常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不厌其烦地说服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因为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等待10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意思的是,有些投资者来访并不是真正想要投资,而是要见我一面”,李开复谈到这里时有些无奈地耸了一下肩。不过到目前为止,创新工场的美元基金已经超额并停止募款,人民币基金也已开始募集,但也即将超额,总规模至少15亿元人民币。

在创新工场发展的15个月里,总共投了20个项目,其中已经有4个项目出线得到外部基金的投资。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值得欣慰的,但这并未到说胜利的时候,因为这些产品离盈利的距离还很遥远。李开复曾坦承做150个项目,可能有130个项目会死。甚至在“点心”和“豌豆荚”推出之初,业界有指“创新不够”,因为“大多是在原有技术产品上加以改进而已”,而并非人们所期待的颠覆性创举。

本刊记者在创新工场碰到了“点心”项目的首席执行官张磊。张磊此前就职于华为、百度,其目光笃定,语言逻辑性极强,拥有电信和互联网的多方面本领。

作为创新工场第一个孵化出来的独立运作公司,张磊认为“点心”项目立足于互联网+智能+手机。除了具有手机的基本功能,“点心”将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应用在手机上的无缝体验,同时也将为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提供服务上的支撑。

面对外界的质疑,张磊的回答简单扼要,“我们最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在细节上做到完美,一款简单好用的Android手机助手软件,一个针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打造的手机操作系统,可能重新改写中国市场的整体手机软件格局。”目前,“点心”操作系统已经在夏普、海尔、华为等手机中预装并上市。

李开复的下一站

不做“空中飞人”的时候,李开复每天早上8点钟准时来到公司,他的时间不由自己支配,面试、开会、接受访客……每个钟头都被秘书塞得满满当当。他一边厢忙于筛选琳琅满目的创新项目,另一边厢李开复也在大力网罗人才。创新工场曾声称要打造一个中国市场上“财+才”的全新风险投资模式,作为创始人,李开复对每一个部分都亲力亲为。

“李开复老师,谢谢你给我的offer,但同时我也拿到了某大公司给我的offer,我很迷茫”,这是李开复在吸纳高校毕业生时最常遇到的对话。

创新工场凝聚的创业者一类是从各大跨国企业中走出来的中坚力量,还有一类,就是怀揣梦想的高校毕业生。因此,在创新工场的成长和扩张期,比创意更为重要的就是人才。

美商中经合集团董事长,被称为“亚裔创投教父”的刘宇环发表观点,“我一直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应该扮演教练、导师的角色,摆脱单纯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成为一个更积极的技术推进者。”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风险投资,更多只是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并不太多参与投资项目运营,而创新工场的特点恰恰是,在帮助创业人和投资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发现、聚集、培养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在李开复看来,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有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创业,或者更直接的“就是为了赚钱”;还有一种是求稳定,希望进好企业拿高薪。“这两种情况都是我喜欢的,因为他们目标很明确”,创新工场在宣布招聘的第一天收到简历7000多份。当然,前一类人群是李开复最喜欢的,而他担心的是对自己人生和职业没有规划的大学生。“很不幸,这种情况占了超过半数求职者”。李开复需要做的,就是在众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中筛选出真正对创业有激情和能力的人。

有人说创新工场里的团队处于“养尊处优”的环境,因为坐拥1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并且被提供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几乎任何方面的服务,“其员工难有真正创业者的激情和对于成功的迫切感”。但事实上,创新工场各个项目的工友们已经全力投身为自己的梦想开始奋斗。

前不久,创新工场一位员工在微博里上传了公司加班的照片,那是元旦假期的第二天。创新工场新闻发言人、创始人之一的王肇辉对《IT时代周刊》说,现在项目团队已经开始自己看财务报表,学习规划开支了,为12个月后的独立运营做准备。

据悉,“豌豆荚”在问世前,研发团队曾一致赞同取名为“豌豆”并买下“豌豆”的域名,但豌豆的域名费用高达十万元。这笔钱对于一家跨国企业而言微乎其微,但对未来将独立运营的创业团队来说,花十万买一个域名过于“奢侈”。最终他们决定买下“豌豆荚”的域名,仅花费4.9美元(约合人民币32元)。

俞敏洪清华演讲范文第3篇

《中国合伙人》电影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三天票房收入已经过亿。其实这部电影的诞生和我基本上没有关系。很多人都在猜测新东方有没有投资这部电影,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一点儿投资都没有。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主线,人物以我和徐小平、王强三个人在新东方的共同奋斗、兄弟情谊为蓝本,这不假。但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差了很远,电影中人物个性的展示也和现实中我们的个性有很大的不同。

大概一年多前,小平约我见面聊天,见面后很兴奋地告诉我韩三平希望把新东方的故事拍成电影。实际上是小平写了一个剧本,把剧本给了韩三平,韩三平看完后表示对于剧本的强烈兴趣。小平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毕业后到北大文化部担任团委文化部长,在北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对于音乐、话剧、影视等表演艺术有着天生的强烈兴趣。

小平和我讲完之后,我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不是剧本好不好、是不是把我们的形象显示得高大完美,而是我根本就不想把新东方搬上银幕(小平写的剧本以及后来陈可辛接手之后改写的剧本,我到今天也一行字都没有读)。我反对把新东方搬上银幕的理由是:尽管新东方已经经历了创业的风风雨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我们唯有尽力把新东方做得更好,而不是拍电影去宣传自己的功成名就。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哪怕是经过艺术改造的形象)被搬上银幕。如果这个形象被塑造得完美,对于现实中的我是一种伤害,因为现实中的我和被塑造过的形象一定不会吻合;如果形象被塑造得不好。对于我还是一种伤害,因为总会有人认为那就是真正的我。

而且自从新东方在美国上市成名之后,我已经深深地感到自己被名声所累,心里只有退步之思,万无求进之理(当然心灵上的进步是我每天都孜孜以求的)。我和小平讲完这些理由后,小平基本同意我的观点,说他会和韩三平传递我的观点。

过了几个月后,小平告诉我电影剧才已经转到了陈可辛手里,并且对电影剧本进行了改编,决定开机拍摄。我问小平有没有可能让对方不拍这部电影,小平说已经不在他掌控的范围之内。小平说新的电影剧本除了留下他当初起的角色名字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之外,故事情节已经基本被改掉了。我想,既然和新东方没有关系了’也就不用管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大半年。今年年初,大概2月份的时候,小平打来电话,说陈可辛已经拍完了电影,初剪片已经出来了,他看过之后还是挺受感动的,尽管不能说完全是新东方和我们的故事,但是电影确实值得一看。我想不管怎样,从客观的角度把自己置之度外来评价一下电影本身还是可以的,所以就答应小平一起去看片子。

那天晚上,我、小平和王强一起吃了晚饭,我还叫上了另外两个朋友――赛富基金的阎焱和易车网的李斌,都是我们北大的师兄师弟。大家口皖饭后一起去看了初剪片。

电影是在一家咖啡厅用投影仪放的,刚开始十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会不自觉地把电影的情节和现实中的新东方进行对照,我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部电影,甚至都没法判断电影中展示的人物个性是否有吸引力。

电影中,成东青的这个角色应该是以我为原型的,因为三年才考上大学、在大学得肺结核、在大学图书馆追女孩子(尽管实际上发生在大学毕业之后)、到外面教课被学校处分、申请出国留学美国被拒签、在破工厂办补习班、三个哥们儿一起创业、和美国人打官司、最后把公司弄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所有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新东方的真实故事,但成东青在电影中展示的个性,包括孟晓骏、王阳展示的以徐小平和王强为原型的个性,则和现实中的我们大大不同。现实中我的个性没那么窝囊,也不是一个“把演讲当作自己性生活”的人。

看完之后我对小平说,我对电影不发表我的观点,因为我的观点一定不会客观。几天后小平告诉我,陈可辛、黄晓明希望和我见面聊一聊,我说就不聊了,因为我确实不希望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们的判断。

这个时候,社会上已经有人在议论新东方和这部电影的关系,包括新东方有没有投资等等。为了澄清这层关系,我发表了一条微博。陈可辛在媒体上也做出了回应,也不希望大家把这部电影和新东方扯得太近,把成东青看成俞敏洪,“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想,这样双方一表态,至少新东方和电影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电影定在明18日正式上映。5月8日,小平给我写信,让我去参加明13日在清华大学会堂举行的电影首映礼。两天后,陈可辛亲自给我发来短信,邀请我参加首映礼。我想不管怎样,这是因为新东方而触发的一部电影,所以就答应陈可辛去参加首映礼。5月13日晚上到了清华会堂,第一次见到了陈可辛导演。

陈导比我想象的要矮一点儿,但朴实谦和,有谦谦君子风度,一起聊天也比较畅快。后来又见到了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并和黄晓明一起合了影。电影开演之前大家一起要走红地毯,我最后还是没走,因为本质上我还是不希望这部电影和我联系得太密切,陈导最后也表魂解。

第二次看这音电影,我依然没有摆脱主观对照立场。电影结束后,全场站起来鼓掌,也许这反映了观众的心声,觉得电影不错吧。主持人把演员叫上台后,又把我、徐小平和王强叫了上去,让我们谈谈看电影的体会。我就说,这是一部电影,人物大家最好不要对号入座;其次,尽管电影的情节很精彩,但现实中的故事更加精彩,朋友之间的纷争更加残酷,但友情也更加浓厚。

5月17日晚上,也就是电影公演前的晚上,我邀请小平、王强到家里吃饭。吃饭和电影没有关系,这是我们的常规活动。我们这几个人,要是有一段时间没见,就会互相想念,渴望在一起聊聊天、喝喝酒。

和电影中的故事一样,上市后一切都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规矩运作,我们这帮闲云野鹤般的人物,都不是太习惯公司正规化运作带来的束缚。小平和王强逐步退出了新东方管理层,作为股东身份,他们到今天一直保持着。

我作为新东方的主要代表。没有办法和他们一样功成身退,只能被锁在新东方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这和我的个性十分不符,所以曾经向媒体真情表达过,把新东方带上市一直让我很后悔。当然,我知道实际上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新东方当时也只有上市才能解脱面临的诸多困境。尽管上市后又有了不同的困境和麻烦,但新东方毕竟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了。

俞敏洪清华演讲范文第4篇

这毕竟只是互联网爱好者们关心的话题,“李开复”这三个字,对我们来说,则如同一座含金量极高,却总是神秘莫测的金矿一般,不时地撩动着我们心底那些对于好男人的幻想。成熟、睿智、热情、坚持、风趣、责任感……你可以用许多褒义词来形容他,却找不到一个词来概括他,即使当他距离你只有不到100cm时,你仍然会被他的气场所震慑。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难接近,这只是因为,他实在太过优秀。

如今,这个马上就要迈入50岁门槛的华人代表,还在马不停蹄地为我们书写着一段不安于天命的传奇。如果有人问他:五十而知天命,你的天命何在?他会如何作答?也许,他会说,我的天命,是依靠着我的家庭,去做一些,我真正愿意去做的事情。

男孩的小聪明,男人的大智慧

49年前的台湾,李家妈妈的肚子在被“折磨”了10个月之久时,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作为李家的幺子,开复一出生就受尽宠爱。他笑称自己是个“调皮的小孩”,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他炮制了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把家中所有的钟表调慢一个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编写绘制《武林动物传奇》并把自己描写为其中武功最高的人……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世界的轻松,让小开复比起同龄的孩子,显得更加活跃。不需要用功学习就 “从来没见过99分的考卷”的他,有着太多值得骄傲的资本,年少的他,不太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因而招致了他人的妒忌。不悦之词传到了李妈妈的耳朵里,一向慈祥的李妈妈突然以一种极为严厉的口气告诫他:“不止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开复懂得了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永远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10岁那年,李家举家迁往美国,李开复便开始在学校中为续写着“华人都很聪明”的神话。1977年,当我们的父母正在为恢复高考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李开复正坐在高中实验室的古董IBM前,编写解开复杂方程式的计算机程序。那时,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刚刚成立两年。一直以来成绩傲人的他,在高中毕业那年,理所当然地进入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知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学。幽默的上帝,这次又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法学成绩太差,也许美国会多一个华人部长,但整个世界会失去一个电脑奇才。

当时的哥大计算机系,还仅仅是一个新设立的科系。四年后,当开复以最高荣誉从哥大毕业时,苹果在其产品“Lisa”中首次引入了“鼠标”这一概念,宣告了PC时代的来临。仅仅在五年之后,李开复研发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就荣获了当年《商业周刊》评选的“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从游戏机中一个键对应一个动作的映射,到轻点鼠标完成各种复杂指令,再到说一个单词就能够拨通某个人的电话,人机互动技术在十年间物换星移。

于是,在1990年受联合国之邀来到中国给大学生们演讲时,他被当作了偶像,在大学生们看来一个被苹果公司认可的顶尖人才,就像一个神话,永远无法超越。大学生们渴望成才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他。

在那之后的李开复,越来越为人所熟知。苹果、SGI、微软、谷歌,开复华丽的履历表不仅仅呈现了他耀眼的个人成就,也见证了PC到www的时代转换。

好男人应有一副古道热肠

对一个男人来说,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你会摆多高的架子来吓唬别人,而在于你有着高高在上的荣誉,却能够俯下身来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李开复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当他运作的谷歌中国,从仅仅有用微乎其微的市场占有率,一跃成为对中国年轻人最具影响力的网站时,所有人都在为他的成功而喝彩,他却决定急流勇退,从48岁 开始做一些“再不做,真的很怕来不及了”的事情――帮助那些有想法的年轻人。

从“开复学生网”开始,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古道热肠的男人,在不知疲倦地充当着大学生导师的角色,大到职业规划,小到恋爱交友,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一一解答,这些琐事不仅仅填满了他在谷歌的20%时间,并且延伸到了他的生活中。这是他热爱的事业。去年9月,就在熟悉的谷歌大厦对面,租下了“创新工场”的办公室,从16层的窗户望过去,谷歌的LOGO清晰可见,这种亲切感还将伴随他一段时间。毕竟,他还在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这些事儿。刘宇环、郭台铭、柳传志、俞敏洪、陈士骏……这些成功人士此刻毫无推诿地站在他这一边,你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不仅仅源于“哥们儿义气”,更源于李开复无可挑剔的人格魅力。

如今,半年过去了,关注“创新工场”的人似乎要说: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动静啊,难道,这不应该是一件轰轰烈烈、激动人心的事情吗?在他编写《武林动物传奇》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日后并没有成为武侠小说里的绿林英雄,相反地,却在以一种极其安静的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这样的安静,会在你走进微软亚洲研究院和谷歌中国总部时扑面而来。他总是不紧不慢地处理着一切或严重、或无奇、或大或小的事情,他把这样的处事方式带到了“创新工场”,并教会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一切都不要操之过急。

家庭是他最华丽的背景

从小成长在一个幸福家庭中的开复,把家的意义看得很重。他爱他的太太,爱他的女儿,爱他和她们组成的家庭。开复和太太的恋爱经历,完全符合金庸先生理想中的“一见钟情,从一而终”。21岁那年,开复和这个“相亲相来的”女孩子订下了一生的承诺。他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得知我一辈子只有一份感情,或者说第一次恋爱就结婚了,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我21岁就组成了家庭,感到有点震惊。其实,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使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觉到孤独,也让我有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搞科技研发的动力。”

他不太会打扮自己,永远以一身西装示人,只因为太太说他“不穿西装的样子糟透了”。他像一个大男孩,会变魔术逗大家开心。在湖南卫视录制《天天向上》的节目间歇,他掏出随身带的6副扑克牌,展示起他的绝技来。在这6副扑克牌中,有一副是他从eBay上花8美元拍来的,据说在他一个美国朋友的家里有一个小型车库,里面塞满了他从eBay上买回来的东西。不工作的时候,他会开着车带着全家人到郊外旅行,或者充满神秘感地“拐带”她们去一家很简陋却很好吃的饭馆。他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工作狂”,更像是一个“生活家”。对他来说,生活无所谓轰轰烈烈,而更应该恪守着一份平实。

在人们都为他的辉煌成就而惊叹之时,我们更应该珍藏下他说给妻子的那些令人动容的只言片语――

“她这26年来任劳任怨,相夫教子,对家庭付出很多,她总是充满着爱心,永无止境地奉献。无论是每天6点起来为全家榨新鲜果汁,还是亲手缝衣服和被子,或是把衣服烫得笔挺,我们生活的每一处都能看见她的关怀。在我繁忙的时候,她照顾着我;在我专注工作的时候,她从不抱怨;在我职业生涯进入低谷的时候,她安慰着我。我遇到很多次职场的挑战以及生活地点的转换,都是在她的陪伴和支持下度过的。”

个人记事

1977年

在高中的IBM古董机上写出了第一个用以破解复杂方程式的程序:在一张一张纸上打洞,然后把这一叠打了洞的纸片输入电脑。他很开心地连接了电脑和打印机,这样,方程式的解就可以被打印在纸张上。那是一个周五,他就这样很开心地颠回了家。他编的程度是对的,可惜,方程式的解无穷无尽。打印计算结果用掉了实验室里所有的纸张,打印机在无人值守情况下一直运行了两天两夜。周一早上他来到学校之后,被导师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

1980年

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转到计算机系,在那时候看来,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当时在法律系的同学,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这个人就是奥巴马。你可以想象他和奥巴马一起上课的情景吗?他们分坐在教室的两边,他托着腮打盹,奥巴马压低帽檐大睡。而这样的两个人,却在日后以不同的方式扬名立万了。

1988年

他开发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获《商业周刊》年度“最重要科学创新奖”。现在手机上常见的语音拨号功能,就是由这一系统发展而来的。同一年,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击败了当时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1990年

进入苹果电脑公司,历任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现在我们常用的QuickTime就是他在苹果时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

1996年

进入SGI电脑公司,历任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

1998年

进入微软公司,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任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他是比尔?盖茨的所谓“七人智囊团”的一员干将。

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深情款款的话,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整个世界有目共睹。他一定要将微软中国研究院办成世界一流的,亚洲最好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机构;他要让一些一流的基础研究成果,要为优秀的中国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让他们一开始就站在国际前沿从事研究工作。

2004年

创建“开复学生网”,后更名为“我学网”,迈出帮助大学生的第一步。

2005年

当初一心要努力建设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他,突然宣布离开微软,当时有媒体用“震怒”来形容微软高层对此事的反应。这也为他惹了一场很麻烦的官司,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官司,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他。离开微软后,他闪电进入谷歌,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