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蔬菜销售

蔬菜销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蔬菜销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蔬菜销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张北县;错季蔬菜;蔬菜销售;专业协会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 A

一、蔬菜销售现状

该县主要蔬菜品种有:圆白菜、长白菜、西芹、菜花、葱头、生菜、大白萝卜、胡萝卜等。为我国南方各省培育的脱毒马铃薯品种有:郑薯5号,坝薯8、9、10号,荷薯14号、7号,克新1号,无花,中薯2号、3号,大西洋、紫花白等。张北县的蔬菜生产管理在全市同业中发展较快,是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典型,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如2007年该县小二台乡共种植各类蔬菜约1万亩,总产达5000万公斤,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近2600元。对该县小二台乡小二台村和脑包底村菜农生产、销售现状的调查研究如下。

1. 总体概况

本次调研共涉及两村146户农户,总体情况见表1:

小二台村和脑包底村均为蔬菜生产专业村,积极的种菜活动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政府引导、专家指导、村委会号召和能人带动发展起来,目前两村种菜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已达到81.1%和73.6%。两村以水浇地种植蔬菜为主,蔬菜品种主要是白菜和萝卜,亩产一般在5000公斤以上,年总产量为250多万公斤,其它品种蔬菜种植面积较少,产量较低。

2. 蔬菜销售现状及分析

调查过程中,通过走访几乎全部种菜户,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整理分析后,共取得57份较完整的调研资料。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蔬菜销售难度调查分析。针对当前农村蔬菜产品销售是否还存在卖菜难的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显示,有52.6%的菜农认为卖菜难度较小或没困难,说明目前农村蔬菜卖菜难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缓解,但尚未得到完全有效地解决,菜农卖菜仍有一定难度。同时在调查中了解到,只有31.6%的菜农认为蔬菜品种对卖菜难易起到积极作用,近70%的菜农认为蔬菜质量对销售具有一定作用。

(2)蔬菜销售方式调查分析。蔬菜的销售,一般是一定时间内在村内集中进行。届时有经纪人带着客商到地头或零散、或统一组织收购。多数情况下,菜农主要将蔬菜卖给出价高的客商,但有时也会卖给熟悉的老客户,偶尔也会碰到谁就把蔬菜卖给谁。目前坝上蔬菜销售基本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协会,没有合同和订单,主要是菜商地头收购而随机销售。具体情况如表3、表4所示:

(3)蔬菜销售价格的确定。近年来萝卜和白菜的收购价格较稳定,2007年比2006年略有上升,但总体波动不大,趋于平稳。作为个体经营的菜农,蔬菜销售价格基本不受销售量的影响。对菜农的调查显示,89.5%的菜农认为在蔬菜销售过程中,一般买卖双方还是要要进行讨价还价的,但销售价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买方,由买方操作价格,菜农在交易过程中基本处于劣势地位,对菜农的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数据显示,有96%以上的菜农未加入专业协会。实际上,张北县目前尚未有技术支持完善、架构合理、管理规范的蔬菜专业协会,因此才会形成目前的蔬菜销售方式。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经营者,成为蔬菜产品供应链中的弱势群体。

二、菜农的产品销售意愿

就目前生产规模看,对是否愿意按照订单或合同进行蔬菜生产和销售调查结果如下:

数据显示,只有19.3%的菜农愿意在现规模下按合同或订单售菜。反映了目前蔬菜生产和销售缺乏组织性,当地的订单农业尚未发展起来。菜农对订单农业缺乏了解和认识,许多菜农认为订单和合同没什么用,按着订单和合同种了菜也不一定来收购,时有发生的订单违约事件使菜农心有余悸。实际销售蔬菜时,89.5%的菜农对买方有一定要求,主要体现是菜农愿意将蔬菜卖给出价高的菜商(占总户数77.2%),或卖给老客户(占总户数70.2%)。此外,贪图省事、快捷、碰到谁就卖给谁的菜农也占有一定比例。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蔬菜销售问题越来越引起菜农的注意。成立蔬菜专业协会,实现订单或合同蔬菜生产,成为菜农关心的问题。为了充分了解菜农对蔬菜产品销售的真实想法,我们就此对小二台村和脑包底村菜农的未来期望进行了调查。

菜农对加入专业协会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有近70%的菜农愿意加入专业协会,见表8的观点调查表。这种态度需要我们的深思,并加以政策扶持和推动。

对大多数菜农为什么愿意加入专业协会,调查显示主要是因为卖菜省事(68.4%认同),价格可以较高(75.4%认同),销路有保障(86%认同)等方面。显示出菜农愿意加入协会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和动机的。

调查中,在被问及如果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上升后的意愿时,有40.4%的菜农希望将来能够按合同或订单售菜,另有50.9%的菜农态度含糊,见表9所示。同时有92.5%的被调查菜农认为如果有了合同或订单,不论菜价是否低于市场价,都会按合同售菜,表明面向未来看,规范的订单农业发展对菜农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蔬菜生产给当地农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值得肯定。其中各级政府及周边院校技术支撑的作用功不可没。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前景被各界人士,包括广大的农村居民看好。

(2)当地菜农卖菜难的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难免受到限制,未来“谷贱伤农”事件很有可能发生。

(3)蔬菜销售方式原始,销售价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菜商,菜农是销售过程中的弱势方。

(4)蔬菜专业协会和订单农业仅处于起步阶段。

(5)加入专业协会,按合同或订单生产经营蔬菜,是多数菜农对扩大生产规模后的期望。

2. 建议

依托科技、信息和金融等要素,建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Agriculture Product Green Supply Chain,APGSC),以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为保证,将标准化贯穿于整个农产品生产供应过程,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能够确保食品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食品安全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农产品供应链是由农民(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分销、零售商及物流配送业等“从田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式体系。各类蔬菜产品是社会农产品消费的重点,保证蔬菜生产是我国“菜篮子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产品生产部门以农村家庭生产为基本单位,很多农户缺乏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缺乏生产安全农产品的常识。成立蔬菜专业协会,按合同或订单开展蔬菜生产与经营,是当前优化蔬菜产品供应链,从而保障菜农利益,保证蔬菜产品安全,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根据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要求,根据实际调查的现状,我们认为张北县应尽快成立技术支持完善,架构合理,管理规范的蔬菜专业协会。这应是该县目前解决蔬菜销售问题,进一步推动蔬菜基地建设,逐步扩大蔬菜生产经营规模,避免农村经济发展再次陷入徘徊境地的有利措施。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经济

参考文献:

蔬菜销售范文第2篇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是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先进手段。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各地都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北京、上海等地最先开展这方面的探索,为保障奥运会、世博会等活动的农产品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2]。2010年开始,商务部从“一荤一素”入手,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至今,分3批确定了35个城市开展试点,初步覆盖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形成与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相适应的肉菜流通追溯网络,首批10个试点城市已全部建成追溯体系并投入试运行,初步实现了追溯功能[3]。但是,这些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并且仅局限于流通环节,未实现真正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的农业主管部门也着手开展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主要从农业企业、规模基地入手,探索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而面对面广量大的农贸市场,特别是以自产自销户为主体的乡镇农贸市场,蔬菜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仍属空白,也是目前蔬菜质量安全亟待解决的难题。近3年,江苏省宜兴市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乡镇农贸市场自产自销户中试行蔬菜条码制销售,力求既简便易行,又符合本市蔬菜产销格局、菜农自身条件和乡镇农贸市场实际情况,以期建立符合实际的蔬菜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克服一家一户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实现生产台账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弊端,是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2010年11月1日在宜兴市和桥镇农贸市场试行以来,已在全市9个农贸市场实行蔬菜条码制销售,参加农户500多户,日销售量50多t,条码日用量5万多张。

1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概念

蔬菜条码制销售就是销售者在蔬菜销售过程中将蔬菜追溯码(即条码)粘贴于消费者所购买的蔬菜表面或包装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蔬菜追溯码(即条码)查询蔬菜质量安全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查找到生产者,投诉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可通过农户的生产台账记录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分清责任,作出处理。其特点是通过纸质生产台账追溯生产源头,符合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规定的建立生产记录和鼓励、引导对农产品进行标识的要求。

2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追溯流程

蔬菜条码制销售的追溯流程见图1。

3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的作用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贴上条码就相当于给蔬菜配上了“身份证”,也相当于“一张发票”、“一个承诺”,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3.1 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后,一旦出现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蔬菜条码追查生产者,进行追根溯源,对于蔬菜生产者来说,蔬菜条码制销售就像是一个“紧箍咒”,时刻督促菜农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意识,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3.2 促进销售者诚信经营

自产自销户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在蔬菜条码制销售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条码所含信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可以不断积累销售信用,逐步打造自我品牌,培育固定客户。因此,蔬菜条码制销售促进了销售者间的良性竞争,引导销售者进行诚信经营,为最终实现蔬菜优质优价奠定了基础。

3.3 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蔬菜条码制销售不仅有效提高了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知情权,还有利于消费者通过条码了解所购蔬菜产品的相关情况,做到明白购买,放心消费;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消费者自身利益的维护权,一旦出现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条码追根溯源,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3.4 提高行政监管效能

蔬菜条码制销售有效约束了蔬菜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减轻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强度。同时,一旦某蔬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蔬菜产品的条码信息追根溯源,及时准确控制或召回、销毁问题产品,迅速将为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4 实施蔬菜条码制销售的主要内容

以乡镇农贸市场为实施主体,以蔬菜自产自销户为实施对象,按照建立一支队伍、设立一本台账、建好一套系统、设置一块标牌、粘贴一张条码“五个一”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蔬菜条码制销售管理体系,实现蔬菜“生产有记录、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给生产者以利益、销售者以责任、消费者以信心。其核心内容是设立一本台账、建好一套系统、粘贴一张条码。通过纸质生产台账追溯生产过程,符合目前菜农素质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

4.1 建立一支队伍

以现有乡镇农服中心检测员和农贸市场检验员为基础,组建一支负责蔬菜条码制销售执行情况监管的专业队伍,并确立一名条码制销售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蔬菜质量检测能力和“条码”信息采集、日常监管、操作流程控制能力。

4.2 设立一本台账

指导并督促参与条码制销售的菜农建立生产台账,及时、详细记录蔬菜生产全过程的田间农事操作,包括品种、播期、用药品种、用药时间、用药数量、施肥等相关信息,为蔬菜质量安全溯源提供依据。

蔬菜销售范文第3篇

时令蔬菜销售成热点随着蔬菜销售的标准化,豆类、瓜类、茄果类等生产成本低、耐贮、耐运的时令蔬菜将成为今年消费的主流,适合加工、深加工的蔬菜品种成为人们消费需求的主要消费品种。据2008年京郊地区时令蔬菜销售运行状况统计显示:豆类、瓜类、茄果类7、8、9三个月平均单一品种外销量100万公斤,外销蔬菜主要产自顺义、昌平、延庆等山前暖带,为京郊蔬菜外销打开了出路。

小量上市带升价格由于商品菜适温性低,经销商采取小量上市的销售战略,造成蔬菜市场饱有量锐减,时段性销售走强,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统计显示:南方蔬菜上市品种减少,地产菜上市品种相对减少40.28%。

“三椒”种植面积减少据海南省蔬菜产地主流菜销售运行、价格统计监测分析显示,在可统计品种中,50%的品种价格超过3.5元/公斤,21.43%的品种的价格为2~3.5元/公斤,据此分析支撑蔬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品种主要来自海南产架豆、蛇豆、圣女果。从全国蔬菜品种种植状况分析,豆类、瓜类、茄果类主流消费品种种植面积偏少。据抽样统计,大椒、小椒、泡椒生产减少的省份有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其中山西“三椒”产量减少最多,主要是市场周期性销售滞后。近几年“三椒”种植面积递减,山西晋南地区的运城、长治、侯马几乎没有上规模的“三椒”生产基地,所以造成今年全国“三椒”价格居高不下。

蔬菜销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蔬菜流通;经营模式;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46-01

江宁区是南京市郊区,是首批被列为市级蔬菜基地的区县之一。随着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2.4万hm2增加到2012年的2.87万hm2,产品产量也由2000年181万t增加到2012年226万t,农民的蔬菜种植效益超过了粮食种植的效益,成为江宁区农业的支柱产业。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既推动了蔬菜流通体系的建设与不断完善,还为蔬菜生产的大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蔬菜的商品化、规模化发展。但在蔬菜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价格不稳定、“放心菜”难放心、交易中的难卖和买贵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对策,让广大农民获得种植效益的最大化,是当今蔬菜生产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 蔬菜流通发展现状

江宁区蔬菜生产的发展,乃至蔬菜流通的不断发展,源于机构改革,2000年以后,随着蔬菜种植的不断扩大,产品销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往的蔬菜公司发展为多形式、多渠道的销售模式,售销量逐年攀升,为广大农户致富提供了途径。

1.1 政府牵头,建立蔬菜批发市场

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设施蔬菜面积的增加,极大地提高了蔬菜产品的产量、品种的数量,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为了让菜农种得好、售得出、效益高,近年来,由区政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以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为核心的蔬菜流通设施建设,在东山城区建立了第一、二农贸市场,东新菜场及天印山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社区农贸市场等,各街道也将分散的农户的交易市场进行整合,升级改造规范管理,增加了市场的贮藏,交易量和交易额不断提高[1]。

1.2 产销结合,构建蔬菜流通体系

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不仅要有规模,各项配套设施、农田基本建设都要完善,尤其是道路建设更为重要,既方便运输,也便于管理。全区62个蔬菜基地的道路四通八达,境内道路网络体系和开放的公路运输市场,构建了全区蔬菜流通的体系,让菜农不用再因为物流不畅而发生卖蔬菜难的问题。

1.3 因地制宜,摸索蔬菜流通模式

近年来,江宁区境内建起了大学城、国家级开发区、各类大型超市,这为蔬菜产品的流通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为高校、企业的职工提供了新鲜蔬菜,另一方面也为区内种植的蔬菜快捷流通提供了可能。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新的蔬菜流通业态和流通方式的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了以农批对接为主体,农超对接为方向,农校、农企对接为补充的多种产销模式。根据调查显示:地产蔬菜生产经营散户1 103户,种植面积934.98 hm2,蔬菜产品流通途径有对外批发52户、自产自销230户、直销院企的100户、批发市场710户、超市11户。这为蔬菜经营散户提供了多形式的流通方式,全区10个街道35个生产合作社共546.92 hm2,蔬菜产品销售途经最多的是批发市场占60%以上,而直销仅1家,此外还有对外批发和超市的销售形式。而在谷里街道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调查表明,他们的蔬菜销售模式对周边市场零售(自产自销)占50%、小贩批发占40%、对大中型企业及超市仅占10%。逐步形成了具有特点的产品销售渠道。

2 蔬菜营销存在的问题

江宁区蔬菜生产起步较早,种植面积和栽培水平也逐年提高,大棚蔬菜、设施栽培新型种植模式不断扩大,使得蔬菜产量逐年提高,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种轻售、产品销售滞后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导致农户种菜效益增长较慢。

2.1 蔬菜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蔬菜种植不断发展,但蔬菜的销售仍以自产自销为主要形式,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户,个体商贩充当主要角色,缺少统一部署、统一调配、统一经营,使得蔬菜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增加了菜农种菜风险,降低了流通效率,提高了种植成本。

2.2 蔬菜物流成本高

除少数直销高校、企业及超市外,大多数菜农仍要自销,一方面迫使种植户购置小型运输工具,及时销售,不误季节。另一方面菜农进入批发市场,尤其像众彩物流大型批发市场要交纳一定的费用,让本来利润不高的蔬菜成本上升,还有一些如运输费、商品损耗及削价处理等刚性费用,导致菜农物流费用的提高。

2.3 蔬菜市场流通信息不畅

尽管农业部门建立了蔬菜信息系统,但由于信息对流通的指导性较差,农业部门注重了产前产中指导,忽略了产后服务,加之菜农是部分粮农转变而来,缺少必要掌握信息的手段,农民跟风种植,缺乏蔬菜市场的信息预测、预警机制,对市场需求信息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造成信息的时效差,从而带来生产效益的降低。

3 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对策

现代蔬菜流通体系的建设,应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市场监管职能、培育市场主体、创新流通模式、优化流通渠道、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保障产品安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3.1 完善流通主体建设,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建立现代蔬菜流通体系,必须培育和完善蔬菜流通主体,改变目前以户为主的局面,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一是要加强蔬菜经纪人、运销户队伍建设,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二是要积极扶持和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创新流通方式,规范运行行为;三是加快江宁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进驻园区,促进蔬菜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蔬菜产品流通水平[2-3]。

3.2 强化市场意识,降低流通成本

蔬菜产业要健康发展,保持蔬菜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4]。即从生产环节这个源头入手,一是必须加强市场意识,根据市场调研,规划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及规模,安排蔬菜生产。二是构建蔬菜营销网络,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订单化生产,减少流通环节,稳定市场供应价格。三是通过政策扶持,如蔬菜绿色通道、批发市场的摊位费用等,降低蔬菜流通中的相关费用,降低菜农及生产企业的运作成本。

3.3 打造蔬菜生产品牌,完善流通信息服务

切实加强现有蔬菜品牌的保护,充分发挥蔬菜的品牌效应,促进蔬菜加速流通,同时大力发展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的注册,提升蔬菜产品在流通中的竞争力,确保蔬菜流通稳定和扩展[5]。要为蔬菜的生产者、经营者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如市场信息、供求信息、业务培训等服务,让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效益上“双赢”,形成产销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培育蔬菜产品期货、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蔬菜流通稳步健康发展[6]。

4 参考文献

[1] 杨顺江.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2] 王素玲,陈明均.我国蔬菜流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3(7):1-5.

[3] 周凝,龙淦华,沈培奇.国内外叶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5):6897-6899,6901.

[4] 李林阳,王秀娟.蔬菜流通环节成本构成及利润比较——基于泾阳县至西安市蔬菜流通的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6):79-80.

蔬菜销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蔬菜流通环节; 免增值税; 经济后果

我国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平抑农产品物价,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2011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59号)。其中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

一、相关规定

蔬菜流通环节,是指蔬菜批发、零售环节,包括销售蔬菜的大型超市、蔬菜配送企业和蔬菜批发企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所称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参照财税〔2011〕137号文件,免税蔬菜主要有根菜类、薯芋类、葱蒜类、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水生蔬菜、多年生及杂类蔬菜、食用菌、芽苗菜14大类219个品种。

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享受免税政策蔬菜的范围。各种蔬菜罐头不属于享受免税政策蔬菜的范围。蔬菜罐头是指蔬菜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纳税人既销售蔬菜又销售其他应税货物的,应分别核算蔬菜和其他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蔬菜增值税免税政策。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一般纳税人有17%和13%两档税率,另外还有4%和6%的简易征收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征收率。

二、蔬菜流通环节免增值税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对税收的影响

税法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而农业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则要缴纳增值税。没有免税前,对蔬菜流通环节征收的增值税主要有三类情况:销售农产品未达到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免征增值税;销售农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3%的税率征收;销售农产品的小规模纳税人执行3%的征收率。因此,对进入流通环节的蔬菜免征增值税后,对农户的影响小,受益的主要是大超市。下面举例说明:

(二)会计处理

三、蔬菜流通环节免增值税的意义

(一)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

根据权威部门的静态测算,实施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后,蔬菜流通环节减税将达到150亿元左右。

(二)平抑了农产品的物价

免征蔬菜流通环节的增值税,使蔬菜的流通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促使降低的成本转化成百姓消费的直接收益,为平抑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此税收政策的实施,在当前货币政策偏紧的环境下,有效促进“农超对接”模式发展,增强超市对其他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竞争优势,使得超市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得到改善,企业的资本开支和经营扩张也将获得支撑。

(四)进一步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

通过降低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税负,平抑了物价,让人民群众吃上平价菜,以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紫君.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的效应分析[J].财政监督,2012(6):62- 63.

[2] 财政部.14个类别219个品种的蔬菜免征流通环节增值税[J].中国蔬菜,2012(2):44.

蔬菜销售范文第6篇

菜价高 原因是哪些

蔬菜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消费品,蔬菜价格对整个物价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调查分析,竹溪“菜贵”成因除受国内劳动力、能源、农资等生产经营成本上涨推动外,地缘因素有两点:一是本地蔬菜生产不足。根据县蔬菜办提供的数据,305省道沿线6个蔬菜基地,种植规模不足1000亩,每年商品蔬菜销量接近1000万斤。而且生产季节特征明显,旺季不旺,淡季严重短缺。同时受气候和大棚保温栽培技术的影响,反季节蔬菜基本来自外埠,对外依存度高,运输成本高,且易受天气影响,蔬菜价格涨幅相对较大。二是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不健全。批发市场短缺,产、储、销不完善,竞争不足,产销对接不紧密,本地蔬菜价格居高不下。针对竹溪蔬菜主要是“输入式”消费的现状,紧扣蔬菜销售环节降菜价,扎实推进蔬菜等农副产品平价进超市、进门店,是落实稳价惠民措施的必然选择。

降菜价 品种如何确定

竹溪县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通过常年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监测和“价比三家”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竹溪人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定时、定量对新合作竹溪购物中心、寿康永乐竹溪购物广场2013年10月、11月的农副产品销售情况分析,确定第一批平价商品目录为六大类31个品种,即蔬菜、粮食、食用油、肉、蛋、水产品六类。

由物价局制定、公布必须经营的品种目录,并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对目录进行相应调整。平价商店则根据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自身经营状况等,在目录列及的类别和品种中自由选择所经营的平价商品。基本原则是以蔬菜为主,31个品种选择比例不得低于70%,确保22个品种进入平价销售。

平价 是怎样得出来的

根据规定和协议,平价商店要在20种蔬菜目录中选择不少于14种蔬菜进行平价销售,其价格比市场同类商品平均价格下降15%以上;粮食、食用油、肉、蛋、水产品5大类要在11个品种目录中选择不少于8个品种进行平价销售,其价格要比市场同类商品平均价格下降5%以上。同时保证每天有每斤1元以下的3种蔬菜销售,这是平价商店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定。

市场平均价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为保证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信息的准确采集,县物价局专门聘请了5名农副产品价格信息采集员,每天在溪城中心等五个农贸市场实地按照《竹溪县平价商品目录》采集31种农副产品的价格信息,报送到县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由价格监测中心计算出当天31种农副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再在此基础上分别下调15%和5%得出平价商品的零售价格,第二天平价商店在县物价局的31种平价商品中选择22种商品,按照县物价局的零售价格进行平价销售。

市场平均价格每天采集,包括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一律不得间断,并通过QQ信息平台,完成采集、测算、任务。这是平价商店建设最基础的环节,“定点采集、准确测算、按时”是实现平价销售管理的基本要求。

平价进超市 商家让利知多少

平价商店每天必须公示市场平均价格和平价销售价格对比表,商家降价是实实在在的,消费者购买也是明明白白的。竹溪县物价局对新合作竹溪购物中心和寿康永乐竹溪购物广场2013年12月10日至19日这十天时间企业销售台账以及市场均价和平价销售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新合作竹溪购物中心:蔬菜类15个品种平价销售8299.47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10589.66元;粮食类2个品种普通大米和标准面粉平价销售17342.47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8551.00元;肉类3个品种五花肉、精瘦肉、排骨平价销售1225.11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3814.86元;鸡蛋平价销售2534.39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1704.49元;桶装食用油平价销售22桶,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70.03元;水产类冷冻带鱼平价销售193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261.68元。上述十天时间,新合作竹溪购物中心六大类23个品种实行了平价销售,与市场均价相比降价让利共计24991.72元。

寿康永乐竹溪购物广场:蔬菜类14个品种平价销售12267.01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14233.81元;粮食类2个品种普通大米和标准面粉平价销售1406.9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359.98元;肉类3个品种五花肉、精瘦肉、排骨平价销售2822.9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4487.96元;鸡蛋平价销售1895.02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881.72元;桶装食用油平价销售19桶,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61.94元;水产类冷冻带鱼平价销售288.38公斤,与市场均价相比让利2041.91元。上述十天时间,寿康永乐竹溪购物广场六大类22个品种实行了平价销售,与市场均价相比降价让利22067.32元。

台账分析,新合作15种蔬菜市场平均价格为2.28元/斤,而平价销售的平均价格为1.78元/斤,降幅达到了22%;寿康14种蔬菜市场平均价格为2.03元/斤,而平价销售的平均价格为1.55元/斤,降幅达到了23.6%,并且每天保持了3种每斤1元以下的蔬菜平价销售。

综合分析,不考虑节假日销量增加和季节、天气变化价格涨、跌因素,以上述十天实际让利情况计算,新合作全年让利至少在90万元左右,寿康全年让利至少在80万元左右,竹溪蔬菜基地直销超市全年让利至少在30万元左右。三家平价商店年惠民让利至少在200万元左右。

搭平台 政府如何引导

平价商店是指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企业自主投资经营为主,同时承担稳价惠民社会责任的商店。按照目前的补贴方式:即一次性支付每家平价商店开办补贴2万元,每家租金补贴4万元,三家企业在开办平价商店第一年可获得政府补贴总额为18万元。如何保证平价商店稳价惠民社会责任得到最大体现,又保证企业在让利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营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平价商店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是用制度推进平价商店长效机制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2010〕40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充分发挥价格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644号)、《省物价局关于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平价商店建设的通知》(鄂价法规〔2012〕113号)等文件精神,县物价局制定了《竹溪县平价商店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平价商店管理的通知》、《关于公布平价商品管理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关于在平价商店监管中实行告诫和责令退出机制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结合竹溪地方实际,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严把平价商店入口关,全方位为商家提供跟踪服务。

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建立健全平价商店准入和退出机制。每周进行一次市场均价对比分析,看信息采集是否准确。不定期对平价商店进行抽查、检查,看是否严格执行商品目录和平价销售降幅。每月召开一次平价商店运营例会,了解蔬菜等农副产品涨、跌动态,解决平价商店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扩大本地蔬菜种植规模是降低菜价的基本保证。按照人均每天1.2斤蔬菜消耗标准、县城8万人口计算,现有大棚基地蔬菜自给率不到30%。如果蔬菜自给率要达到50%,至少要扩建蔬菜基地1000亩。同时,提高蔬菜大棚保温栽培技术,提升反季节蔬菜种植品种和水平,降低蔬菜对外依存度,是降低菜价的基本保证。为此,县物价局正在积极争取省级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地方基地蔬菜建设项目资金,扶持地产蔬菜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扩大本地蔬菜种植规模。

三是探索“商店+基地”模式,实现产销对接。平价商店经营的品种是以蔬菜为主打产品的,基地蔬菜直供直销平价商店将减少批发、运输、储存等众多中间环节,通过产销对接,在直接降低各种流通成本的基础上,直接降低蔬菜销售价格。选择鄂陕大道金叶花园小区门口竹溪蔬菜基地直销超市作为平价商店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商店+基地”这一产销对接模式。该超市业主现有蔬菜基地40亩,各类时令蔬菜、地产特色蔬菜12个品种,年蔬菜销售量100万斤,除自产自销外,还直供佳福园等超市、门店。

四是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平价商店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鄂政发〔2010〕70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价格政策促进蔬菜生产流通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958号)、省物价局《关于落实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蔬菜生产流通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鄂价办〔2011〕83号)等文件精神,落实价格优惠政策:对蔬菜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用电、用水价格,按照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农贸市场用电、用气、用热,实行与工业同价,用水价格,已经简化水价分类的地方,执行非居民用水价格,尚未简化的地方,按照工商业用水中较低标准执行;蔬菜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实施低收费政策:将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产品市场摊位费纳入定价目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物价部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对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产品市场,物价、商务、工商等部门要在清理高额经营权承包费或者提供政府补贴的前提下,推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降低摊位费(租金)标准。对摊位费(租金)标准过高的,要采取引导、劝诫、公布参考收费标准、公开曝光等多种措施,降低收费标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充分发挥价格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2〕644号)文件精神,单纯经营平价农产品的平价商店,用电、用气、用热、用水价格实行与工业同价,并单独装表计量。其他类型的平价商店或平价销售摊位,无法单独装表计量的,以平价农副产品经营面积占该经营企业全部营业面积的比例分摊相应的用电、用气、用热、用水量,并执行优惠价格政策。在落实用电、用水优惠政策的同时,可考虑对平价商店税费的减免,如减免污水处理费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平价商店惠民、让利空间。

五是放大平价商店“品牌”效应,拉动市场均价的回落。有效利用政府平价商店“品牌”效应,加强对平价商店的宣传,广泛开展“价比三家”活动。通过平价商店平价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和促进其他非平价商品的销售,实现平价商店“附加效益”最大化。根据已建平价商店地区“品牌”效应统计分析,挂政府平价商店招牌,可直接提升商家总营销额20%―30%,这也是商家为什么积极申请、参与平价商店建设的原因。同时,通过平价商店的“平价”带动作用,拉动市场平均价格的下降,促进竹溪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的整体回落。

蔬菜销售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依照“服务城市、昌盛市场、保证供应、保证安全”的工作方针,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基本起点,以处理蔬菜卖难买贵、安心消费为目的,从整合农业生产、流通和市场资源着手,推进完善全区蔬菜销售收集化建设。

(二)总体要求。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和扶持下,依照“统一治理方法、统一标记标牌、统一车型类别、统一销售时间、统一准入规范、统一扶持政策”的要求,以专业蔬菜配送车辆为序言,在贸易网点配套不足、中低收入人群密集区域(社区)内设立的固定(或指定)停靠点,长期开展产销对接的蔬菜销售工作,且销售以当地自产蔬菜为主,并在价钱异常动摇期间承当保证供给平抑价钱等社会责任。

二、工作目的

依照“建网点、扩功能、减环节、降成本、稳供给”的要求,坚持以蔬菜纵贯车为首要方式的新型蔬菜流通形式,提高蔬菜产销直供比例,提高蔬菜零售收集“便当化、规范化、组织化”程度,依照“先试点、再推行、先进社区、后进超市”的准则,2012年蔬菜纵贯车停靠点到达20个。

三、组织指导

成立硚口区蔬菜纵贯车进社区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和旅行局办公,由刘建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运营要求及监管

(一)运营要求

1、所选择的销售点必需距集贸市场有必然间隔,尽量不影响其正常运营。

2、蔬菜纵贯车营业时间准则上为上午6:00——7:00或8:30——10:30,下昼4:00——5:30,可依据各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恰当调整。并严厉恪守公安交管部分的有关要求,依法依规行驶。

3、运营的蔬菜种类不少于15个,且销售价钱必需低于周边集贸市场10%——20%。

4、所运营的蔬菜必需符合相关农产物质量规范。

5、不占道运营、无妨碍交通、不扰民、不留垃圾。

(二)监管及审核

区蔬菜纵贯车进社区指导小组要严厉监管对蔬菜纵贯车运营状况执行按期与不按期审核,并将审核后果实时报送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区蔬菜纵贯车进社区指导小组办公室要实时向社会监督告发德律风开展社会监督,并不按期的组织各有关部分和街道对“蔬菜纵贯车”运营企业的车辆运转、价钱执行、质量安全、卫生保证及市民反映等状况进行审核。对审核及格的运营者,可继续以县政府认定的名义运营;对审核优异的运营者赐与表扬鼓舞;对享用补助但随意改动运营方向、不按承诺书运营或改动车辆用处(转借、出租给别人从事与蔬菜纵贯车无关的营业)的运营者责令限日整改,整改后仍不及格的,作废其运营资历,还作废其今后有关财务扶持政策的申报资历。

五、责任分工

推进落实蔬菜纵贯车进社区工作采取属地治理准则,由区商务和旅行局负责辖区内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组织协调,区有关部分供应政策保证,详细分工如下:

(一)各街道要坚持监管责任系统,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报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立案。负责做好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宣传工作,做好辖区蔬菜纵贯车进社区蔬菜零售网点的查询、确定、立案,明确蔬菜纵贯车进驻社区和在社区内固定的停靠点,协助运营者顺利进驻并执行“零收费”,还负责维护蔬菜纵贯车的正常运营次序。

(二)区商务和旅行局负责指导做好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申报和资历审查工作,协调有关部分赐与政策支持,会同有关部分做好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监管和审核工作,增强对活动蔬菜纵贯车的农产物质量安全监督。做好辖区内蔬菜运营网点结构的调研清查工作,共同相关部分做好蔬菜直销工作。还增强农产物流通环节的调研和成本清查工作。增强调研,探究坚持不变、长效的社区蔬菜流通市场系统和供给机制。

(三)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供应蔬菜纵贯车道路运输通行便当。

(四)区财务局负责落实对蔬菜纵贯车进社区配套赐与补助政策支持,参加做好项目标申报、审查和审核工作。

(五)区民政局负责指导社区做好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宣传发动工作,组织社区协调做好销售点的次序维护,搜集社区对蔬菜纵贯车进社区的需求及意见。

(六)区城管局负责协调各街道、社区对触及占道的销售点进行审核立案,对认定企业的蔬菜纵贯车的正常运营次序和情况卫生保证工作赐与政策支持。

蔬菜销售范文第8篇

分析蔬菜种植的效益,首先应当了解蔬菜效益的构成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蔬菜种植效益由蔬菜产量、市售价格、成本、费用和损耗五个因素构成。各因素间的关系可用以下的关系式表示:

蔬菜效益=(蔬菜总产量-损耗)×蔬菜售价-成本-费用

总的效益除以种植面积就可以估算出单位面积的效益。进行效益分析不可忽视的另一因素是投入产出比。其关系式是:

投入产出比=成本:蔬菜效益

二、蔬菜种植效益构成因素的估算

①种植产量的估算。估算种植产量时应当注意不仅估算在市场上销售部分的产量,还要把没有销售的部分考虑进来,比如自己食用部分、留作种用部分、机械损伤部分等。

②产品价格的估算。产品价格的估算是比较容易出现误差的估算因素,因为市场不断变化,销售价格总是在随着销路、销售季节和销售时机的不同而上下浮动。另一方面,生产出的蔬菜商品档次不同,价格也不同。产品价格估算要根据自己生产销售的情况,估算出一个尽量准确的平均价格。

③成本的构成和核算。蔬菜种植中的主要成本包括种子投入、化肥农药投入、土地投入、大棚农膜等设施投入及水电投入等物质费用和人工活劳动的投入,成本核算时要全面考虑,才能比较准确地估算。有的种植户把雇用人员的活劳动打入了成本,而把自己在经营管理中的活劳动忽略了,这样做也是不正确的。

④费用的估算。是指在蔬菜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些费用,如信息费用、通讯费用、运输费用、包装费用、储藏费用、机械折旧、货款利息等,均应计入成本(物资费用)。

⑤损耗的估算。蔬菜储藏过程中都会发生损耗,在效益分析时要考虑到损耗的存在,尤其在经营过程中经过长期储存,就更不能忽略损耗对效益的影响。计算损耗首先要估算出损耗率,损耗率要通过一定重量的合格产品在储藏前后重量的差与储藏前重量的比值计算而获得,然后用储藏的总量乘以损耗率就可以估算出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