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月是故乡明课文

月是故乡明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1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煨炖(wei1dun4)两颊(jja2)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2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3篇

一、延时评价,生成课堂别样的精彩

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有所差异。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不应完全否定,应当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他们思维或表达的闪光点,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出示了一道练习题:“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______。”学生的答案几乎一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正当教师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位学生举手:“我奶奶现在生活在外地。奶奶曾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的梨花香;这里的柿子再甜,也比不上家乡的酥梨甜。’”话音刚落,学生们有的在偷笑,有的反驳道:“老师让你说桂花,谁让你说家乡的梨花?”对这样的答案,教师没有否定,而是走到这位学生跟前,亲切地展开对话:“你奶奶现在在哪里?”学生回答:“被我姑姑接到广州了,我好几年没见到她了。”教师继续问道:“奶奶的故乡在哪里?”“在我们富川。”教师进一步引导:“用你奶奶的话说就是:广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故乡富川的梨花香;广州的柿子再甜,也比不上故乡富川的梨子甜。为什么呢?”“主要是奶奶太想家了。”“是的,你奶奶和作者的母亲一样,身在外地,心在故乡。”教师点评并出示:“外地的________,也比不上我家乡的_______。”请学生口头完成填空。学生积极补充造句:“外地的水果再好吃,也比不上我们家乡的猕猴桃好吃。”“外地的高楼大厦再好,也比不上我家的小院好。”最后,教师总结:“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故乡的一切在我们心头永远都是最美好的。”

这一教学片段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学生与众不同的发言,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因势利导,这样课堂才能生成别样的精彩。

二、延时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位教师在教《草船借箭》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一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骗’字。”学生敢于挑战教材,这正是他们身上闪现出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呀!教师没有评价,而是抓住契机顺水推舟让学生讨论。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用“借”是可以的,因为船装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我们平时借了他人的东西后总会说些感谢的话,诸葛亮在借箭后对曹操表示了感谢。这时马上有学生表示不同意这个说法,认为这不是感谢,而是嘲讽,意思是说曹操上当了,白白送了十万多支箭。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我觉得课题中用‘借箭’,意思深远。俗话说‘有借有还’,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不是不还,在日后交战时他会如数还给曹操。”“我认为‘骗’字含贬义,若用‘骗’字就会损害诸葛亮的形象,而用‘借’字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求异思维,拓展和加深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该教师成功地运用了延时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讨论,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延时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在一次研讨课上,一位教师执教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到“松下问童子”这句时,有学生问“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所读所学、所见所闻想一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有的说是“徒弟”,有的说是“学徒”,有的说是“学生”,有的说是“佣人”。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那时候的‘童子’就像今天的‘秘书’一样!”这句话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但教师并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许的目光鼓励那位学生继续说下去。那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童子帮助主人抄抄写写,照料主人的生活,接待来客,这和今天的秘书不是一样的吗?”他的回答令在场的老师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的真实写照,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春》一文时,教师故意把“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读成“呼朋引伴地唱出清脆的曲子”,然后点拨:“卖弄”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一位学生站起来满怀信心地说:“‘卖弄’是贬义词,用来形容可爱的小鸟欠妥当。”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反驳:“我觉得‘卖弄’用得好,正因为小鸟是在卖弄才能唱出婉转的曲子,而我们才会觉得小鸟可爱。”还有的说:“我觉得‘卖弄’用得很传神,一读到这儿,我仿佛也听到了长短不一、变化多端的鸟叫声,仿佛走进了音乐的殿堂。”在争辩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能静心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评价中产生正确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必立即评价学生的见解。

四、延时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一位教师在教《狐狸和乌鸦》时,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教师播放了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上的幻灯片。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着肉走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

生2:乌鸦很后悔,它想: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

(教师正欲总结,一位男生站起来发言。)

生3: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了一块肉么,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先是一愣,随即笑了。)

师: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骗走吗?

生3:不会了,这下子它有经验了,不会再上当了。

师:大家别笑,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好样的!其实呀,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要正确对待错误。你一个劲地埋怨自己,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应该努力去纠正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我们为这位教师机敏、正确的引导喝彩。乌鸦后悔、伤心,这可能是大部分学生都会有的体验。可是也有学生不这样想,这是一种多么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气馁、不灰心,从头再来,用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挫折。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4篇

这节课展示的是小学部实施乐学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是小学部“乐学教育”课题研究向深水区探索的一次有效尝试。宋老师说:“这次的乐学课堂模式研究是一个攻坚项目,乐学研究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为主。”经历了两个月的磨砺,乐学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今天终于与大家见面。而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王老师的上课思路逐渐形成,缤纷的《桂花雨》今天才得以飘洒。

二、教学理念

《桂花雨》是当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她的这篇文章非常优美,使人读后真的像浸润一场香香的桂花雨。本文教学时,王老师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中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要求,确定了以培养学生学习概括段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为训练主线,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以彰显浓浓的朴素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

王老师设计的《桂花雨》,展现四年级乐学课堂“四乐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即乐自读,乐思辨,乐运用,乐创见。具体教学过程为:一乐:“乐自读”——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二乐:“乐思辨”——学法指导,学习分段及概括段意;三乐:“乐运用”——读写结合,表达思乡之情;四乐:“乐创见”——资源共享,课外乐读琦君的其他作品。这“四乐”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快乐探究、提高阅读能力这一训练重点。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其预习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课伊始,王老师便激趣谈话:“你们见过下雨吗?今天老师就要带着你们一起沐浴一场特殊的雨,这是一场盛大的《桂花雨》。”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乐思辨”是第二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分段和概括段意。王老师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以读促情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她注重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默读、自由读、引读、范读、配乐读、师生、生生互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段意。“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王老师先让学生明白这是过渡段,知道讲了桂花香和摇花乐,但课文重点写的是桂花雨,跟摇花乐紧密联系,因此,应该将第二自然段划入第二大段。这样学生不仅知道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明白过渡段该归属于哪部分。“摇花乐”是全文的重点,在朗读中体验摇花之乐。王老师用柔美的语调描绘美丽的雨景,在再现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充满诗意的想象,引起心灵和感情的共鸣。带着这种感情,让学生深入读文,喊出快乐,喊出桂花的香。“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在创设情境中读得真切,读得感人。“为什么作者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浸”字时,王老师巧妙地用字义理解,体会意境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真是水到渠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王老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第三环节是“乐运用”,当学生理解了课文,被琦君的思乡之情所感染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乡之情,表一表思乡之意。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流露的是真情。是啊,故乡,是我们生命的根。一旦离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便会在心头产生难以磨灭的乡愁,故乡的面貌便会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梦里,挥之不去。

第四环节“乐创见”,王老师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引导他们去读琦君的其他作品。拓宽阅读面,找寻阅读的快乐。至此,王老师精美的板书设计“香”“乐”“甜”“思”组成了一朵美丽的桂花,“爱桂花,思故乡”的主题展现在黑板上,学生一目了然。“缤纷桂花雨,甜蜜思乡情”喷薄而出。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上下的功夫不够,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时候不够深刻明白,课堂的可操控性还有待加强等。

四、展望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5篇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适宜合作学习呢?

一、某些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让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而某些复杂、综合的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时靠个体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这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如一位教师在教《水调歌头》时,就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组织了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师:通过刚才的解读,我们认识到,月亮在苏轼的笔下代表了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其实,中国有许多咏月诗词,诗人在月亮上寄托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现在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老师出示的诗词,共同探讨。探讨时注意,每小组围绕一个观点进行探究,然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发言时请先阐述观点,再引用诗句作为依据。

(老师用投影仪出示选辑的若干首古代咏月诗词,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组向全班汇报合作探究成果。)

小组代表1: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故乡。证据是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小组代表2: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亲人。证据是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组代表3:我们这组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思念朋友。证据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借助月亮抒发了“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组代表4:我们这组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愁绪。证据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些诗词无不通过月亮抒发了惆怅的情感。

……

“中国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到底有哪几种?月亮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这是具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此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取得了个人独立学习所难以取得的学习效果。

二、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不同意见后,教师可不加任何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争议,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曹刿论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庄公有无远谋”?通过对课文人物分析,学生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庄公寡谋少断,曹刿所言“内食者鄙,未能远谋”,指的就是他;一种认为庄公有谋有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他作为主帅功不可没。在此教者适时地把学生分成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为了使自己一方的观点成立,理由充分,同学们合作协商,交流探讨,挖掘课文的信息,查找资料,热情高涨,辩论精彩。

三、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

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请看我校胥明豪老师执教《狼》(见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七册)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顺,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予一样谨慎,或者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赞同还是反对?

一部分学生:反对

另一部分学生:赞成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并阐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各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

生1:想起狼,我看到的是那直直的钢毛,森森的白牙,血红的舌头,听到的是弱小动物的哀鸣,闻到的是浓烈的血腥味,总之,狼与“残忍”、“血腥”相联系,所以,我反对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

生2:我认为我们有时要做狼,中国近代史,不堪回首,一群“洋狼”对中国这只“肥羊”垂涎欲滴,烧杀抢掠,面对这群“恶狼”,清朝政府成了任其宰割的可怜的“羊”。如果清政府是一只更加强悍的“狼”,那些侵略者还敢欺负我们吗?

生3:我们祖先早就告诉我们,我们是礼仪之邦,要与人为善,这不就是倡导“羊性”吗?

生4:当我们面对坏人、恶人的时候,我们不能像“羊”一样的软弱,而要像“狼”一样的勇敢、刚强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打击邪恶,维护正义。

……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引导学生对做“羊”还是做“狼”这个颇具开放性的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对“羊”和“狼”的多元思考,体现了思维的创新,而这种创造火花的闪现恰恰得力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思维的碰撞。

四、大部分学生都有意见想发表的教学内容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6篇

诗歌的语言,是最为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纯粹、最有艺术魅力的语言。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便是典型一例。教学中,我有意地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具有意象的事物串起来,细细感悟,并勾画出一幅由这九个事物组成的画面,以此来体会诗词的美感。在反复地诵读中,学生们不仅体会到诗歌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还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想象中的图画美。

凡是优美的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音”的产物,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外化。如:《归园田居》中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书湖阳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这些名诗佳句都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抒发。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我要求学生通过对诗歌音调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诗中情感的熏陶,从而提炼和美化了自己的感情。

二、 品位诗,欣赏诗

对初中语文诗歌的欣赏,还需求在课内外不断地进行品味。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个别、群体或师生合作,对古诗词细细品味,从诗歌的词句、典故、起兴、修辞、意象、象征等方面入手,进而感悟诗歌内部的伸层世界,消除诗歌中的“未定点”,填补诗歌中的空白,使其审美价值属性得到充分实现并达到直观显示。特别是诗中的意象,要透视意象所蕴藏的特殊意味,就要展开形象性思维,与诗中的艺术形象对话,进入到诗的意境。如陶渊明的诗《饮酒》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为一隐者,诗人把个人的志趣寄于山水,借有限自然景观来勾勒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画意象,用无言的载体托起这无限的生命体,无一丝一毫勉强之处,让个人悠然于世的情感从实在走向了虚空的意境,自然万物便与人生喜乐融为一体。

在引导学生们欣赏诗歌的意境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谈。对诗歌的体悟要因人而异,同时要于教学中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品味古诗词时,可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渗透于欣赏之中,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无我之境。有了这样的欣赏意象,学生们就能在对比中反复品味,真正让古诗词的美得之于心、受之于神。同时,还能从情境中走出来,冷静地回味和思考,理智地进行扫描和审视,发现诗歌美的所在。

三、 理解诗歌,品味想象美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最头痛的是如何把古诗词译成现代文,以便清楚明白地理解诗意。事实上,这种困惑是学生自我创设的一个误区,应得到教师的良好引导。李商隐的《无题》便是一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是毋庸置疑的,读来也显得意味深长,但它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对此,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是聚少离多、变幻莫测的人生况味?似乎都有其根据,但又都缺乏明确的证据。所以,对学生的看法,教师不应盲目否定,而应站在学生的位置去想想是否合乎情理。

其实,对古诗词的理解,多应从美育角度去思考,并以此来指导学生。在审美理解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课文中的诗句进行整合,在品味中借助想象来表达学生个人具有个性的理解。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便是以此为基础来构思的。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该曲借助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在山川景物的描绘中渗透着强烈的慨叹与悲愤。这种情感支配着作者的艺术想象,把历史与现实的不平置于笔端,由景入情,娓娓泣诉。特别是最后两句一针见血地提示了统治者骄奢逸的暴行。在这里,现实与历史的界限已经完全消失了,审美想象与情感活动也就在理解中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四、 活用诗歌,品味表现美

诗歌作为早期的文学形态,古往今来,都有被各行各业和人所喜爱。借诗传情,可谓是文人墨客妙手之作,既可直言,也可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诗的出现给生活锦上添花,上至大夫,下至平民,都能吟咏几句,活学活用,趣味横生。

教学实践中,导入新课、交代背景、介绍作者、归纳内容、总结特点等都可以用诗句或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代替枯燥的讲解。在导入鲁迅的《故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俗话说地好:“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故乡是生我养我的热土,故乡是生命绽开的家园。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有抒写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如《回乡偶书》《静夜思》等,在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中,教室里诗意浓浓,为课文的理解和激发兴趣开了个好头。

五、 仿写诗歌,品味创造美

审美创造力是指主体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能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创造是写作的生命之源。在写作中,审美的创造为学生个性和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7篇

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意识就是拥有学习资源的意识,有了学习资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学生在阅读中必须拥有基本信息和重要信息。基本信息是指文本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等知识,重要信息是指教学参考书上的专家的解读、编者的意图。

关键词:对话教学学生主体性意识信息意识信息平等

【中图分类号】G420

一、信息意识在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对话教学中的信息意识是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体现。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建构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上同学老师展开对话是需要准备的,学生在课外要阅读文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实现合作学习。

新课标呼唤学生的信息意识。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渐渐失去了自己猎取知识的意识,等着老师把知识装进头脑,放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如果不能在中学阶段培养起学习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信息意识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位老师教《乡愁》,设计了一个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乡愁”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一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长了,他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学生答道:“思念!”师:可能是我问错了,好,我换个角度再问: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什么?学生说:“月是故乡明”。老师急忙否定。学生立即改口:那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抬头看见老师满脸阴云,于是再度改口:那就是“月亮走,我也走”。这时,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武断地说: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用“月”字。学生嗫嚅道:“深情”,好在此时下面有学生接口:叫做“乡愁”。老师这才如释重负。这位同学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把回答问题搞成了猜谜游戏。不去分析老师提供的情景,不会结合将要学习的课文,失去了自己猎取知识的能力,这是缺乏信息意识的明证。

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必须为自身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要求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会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搜索寻找有关的信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结构”,建构出自己独特的语文“图式”,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理解绝对统一的“集体失语”现象。

二、如何唤醒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话理论要求师生对所讨论的话题不仅应该具有初步的理解,而且需要拥有独立的观念与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显露出不成熟的世界观或已有成见的欠缺,往往对于教学问题的思考处于感性层次。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他们的生活阅历以及早已习得的知识不断转化成为新的认识,否则学生就根本不可能积极参与。

例如,学生缺少有关中国历史的知识,那么,阅读理解《曹刿论战》或《陈涉世家》等课文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又如,学生缺少对党的历史的了解,那么学习《反对自由主义》这类思想意义很强的课文时,阅读理解也会遇到障碍。

学习就是一个人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另一个人,那么学生通过倾听、练习、背诵再现由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便显得合情合理,而语文学习则基本上是语文老师诱导学生去理解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或所谓的妙处,学生死记硬背教师所总结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即使学生有一些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乃至创新的见解,也会被老师以不符合所谓的“标准化”答案为理由,将其否定。学生处在教师与教材的双重权威下,探索的空间被封闭,主体性意识进入沉睡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阶段越高,越缺乏批判和鉴别意识,天长日久都逐渐钝化为一台台没有灵性、缺乏创造的机器。

三、唤醒学生的信息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新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如教读《桃花源记》,有老师要求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学生必须拥有的信息,缺少这个信息,探究活动是不可能正常进行的。学生在肯定陶渊明追求理想,批判黑暗的同时,又对这种社会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是认识深化的表现。

2、使客体信息变成学生的主体信息。信息加工能力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主要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任何新信息的产生都要以原有的信息作为基础;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达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达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别人的意思;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要学以致用;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综合评价;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实现推陈出新;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的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发展自己的预见性。获取信息是手段,不是目的。

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在语文教学领域而进行的大胆尝试,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把学生教“死”,而应该把学生教“活”,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上推陈出新,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月是故乡明课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随着教育的改革,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定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语文技能,而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对学生融之以情,就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以良好的形象,亲切的言行影响学生

学生只有佩服教师,从心底接受教师,才会自觉地追随教师,服从教师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才会显示出力量。教师应该树立自身形象,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当学生亲近你,视你为知己时,自然会对你所传授的知识乐此不疲。所以,只要学生喜欢老师,对老师的教导就会愉快地接受。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被认同的需要,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本能更倾向于喜欢我们的人。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学生就会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被重视的骄傲。学生就会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找到动力,。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教师教学语言流畅准确、饱含真情,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定会亲近他,拥护他,喜欢上他的课,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也会主动积极配合。

二、以万分的诚信,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一个维度的处理往往成为现今语文课堂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老师和学生之间首先要相互尊重,要有爱和诚信。老师要先从自己做起,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还要不断解剖自己,对学生讲自己的优点,也讲自己的缺点。教师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不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学生会觉得教师可以亲近,他们会从心底接受老师,正是诚信和爱架起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在这个时间里,老师要抓住机遇,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极有可能道出心中的不快,老师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上课的语言,老师都应充满了情感,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就会被文中的情感打动,以致于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了共鸣,促进了认知。如我教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乡愁》,在悠扬感伤的曲调中,引导学生回忆曾学过的表现思乡感情的诗句,如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接着老师采用激情导入:“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长久不衰的普遍主题,虽然时代、经历不同,但乡愁情结在游子的心中不会改变,而眼前这位海峡彼岸的老人余光中,年轻时离开祖国,现在隔海远望祖国大陆,望眼欲穿,他的乡愁又是怎样的感人肺腑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位老人的乡愁吧。”在思乡情感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了诗歌忧伤的氛围中,激起了学生对这种似熟悉又陌生的情感的了解的渴望,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憧憬,为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做好了铺垫。

三、以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师调查显示: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活泼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普遍要求教师讲课生动活泼,能保持课堂活跃气氛,既能系统准确地传授本学科知识,又能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次上语文课,提到时代背景,我便把这发生的历史事件都给同学梳理一遍,同学们都对老师的渊博知识产生敬佩心理。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文章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我们既能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我们语文教师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激情课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够走向成功。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相通,才会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教师应像一块指南针,用爱心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笑容。

四、以高度的责任,质朴的爱心激励学生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质朴的爱心激励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所以,语文教师要做到感情投入,必须要具备热爱学生的美德。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接受理性教育,更主要的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能最终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