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沈阳学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市政工程施工 ,培养目标:培养市政工程施工和养护操作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
2、交通运输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人员;
3、数控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培养数控加工与数控设备操作与管理人员;
4、 机械制造与控制, 培养目标:培养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中级技术人才 ;
5、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 培养目标: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人员;
6、焊接,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焊接加工的中级技术人才;
7、汽车运用与维修, 培养目标:培养机动车驾驶与修理的中能技术人才;
关键词: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田径课教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80-02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是我省重要的体育训练基地,多年来该校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和我省挣得许多荣誉。近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后备体育人才是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思路,特别是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极大的影响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投等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阳光体育运动,对提高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作用。为此,本文拟通过对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课程设置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分析和查找田径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08级、09级在校籍109名学生和9名田径教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
2 结果与分析
2.1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目标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认为田径课的主要目标排在前三位的是通过运动等级、掌握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而排在后三位的是为其它运动技能打基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掌握健身方法。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运动等级,重视培养学生田径的技术动作和成绩,但是,学生对田径课的教学目标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提高身体机能水平、掌握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和理论。排在后三位的与教师认为的教学目标相同,从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过多的进行技术方面的教学,而在培养兴趣上就比较忽视,在此时大呼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运动是不是有点儿过于空洞了呢,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技术教学为主,这部分教师完全以竞技运动为主要教学目标。针对本校的学生而言,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都是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有限,对他们进行体育教学过份的强调田径技术最终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的兴趣有所下降。
2.2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情况分析
2.2.1田径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田径教学内容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理论课教学内容开设的数量为9门,总学时数为36学时,技术课教学内容为11门,总学时数为132学时,实践课教学内容12门,总学时数为144学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开设的实践课教学时数和数量都较多,基本技术教学中,教师较注重技术教学,理论教学的时数偏少。
2.2.2田径课教学项目分析
学校开设的田径课教学从开设的项目上来看,所开设的田径运动项目较为全面,技术类教学开设的教学时数基本上都是12学时,理论课开设的教学时数基本上都是3学时,从学时分配上来看,学校开设的径赛类如跨栏和短跑的开设时数较多。
2.2.3田径课教学时数分析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的教学每个学期都有16学时的田径运动课程,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是专业的田径运动技能和知识的课程,而是田径、篮球及其它体育运动编在一起的书籍,田径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应该是1:1.2,但在实践中,每个学校都不能够达到这个比例,基本上都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从统计中得出,学生对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满意度认为基本够用以上的占到了40%,一般的占到39.8%,略不够用和不够用的共占19.4%,在通过个别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不够用主要是理论课的教学时间较少。
2.2.4田径课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是根据教学单位的规模和师生交往的程度来划分教学组织形式。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直接教学组织形式与间接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小组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每周都有俱乐部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项进行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技能。
2.3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参与课外田径活动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占到了41.8%的学生经常参与课外田径活动,32.7%的学生有时参与,而19.4%的学生很少参与,6.1%的学生表示不参与课外田径活动。通过调查可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可以自主参与田径运动,并且兴趣很浓。课外田径活动是实现中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课重要的补充。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课外体育活动认为是体育教学的一部份,是体育课的延伸从时间上看,课外占的时间大大多于体育课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实践体育;从灵活性上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锻炼中去,使学生终身受益。田径课是个学习的过程,课外田径活动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生活乐趣,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定程度上课外田径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作为评价田径课教学效果的依据。通过(表4)可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积极性较高,而且也有多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锻炼方法,能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的人数也成相当的比例。
2.4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2.4.1体育师资队伍的年龄分析
教师的年龄分析中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教师占22.5%,31―45岁的教师占到了44%,46岁以上的教师占到了33,5%,据了解,有6名教师有十五年的工作经验,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传授给工作年限较少的年青教师,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分配较为合理,在年龄上能够达到新老交替,并在学术上可以相互学习。
2.4.2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分析
对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统计中可以得出,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占到了11‰全日制学士学位的占到了22.5%,而其它学历的占到了66.5%,从总体来看,学校师资整体学历情况不高,其它学历的教师主要是函授本科及大专等学历,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在理论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在对田径教师的职称调查中发现,田径教师以讲师为主占到了44%,其次是副教授和助教各占22.5%,而教授只占到11%,在调查中了解到,只有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学校在田径专业方向上缺少学科带头人。
2.4.3体育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分析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师资队伍在近几年发表几十篇学校论文,学述论文主要是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这本期刊上,虽然学校的学生取得了国家级、省级比赛的近百个冠亚军田径项目,但是,发表的论文多数都是同其它高校的教师一同发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有6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l篇。从学校的科研水平上来分析,学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学习。
2.4.4体育的专项水平和培养运动员的最高等级情况分析
教师的专项中健将级占到了22.2%,一级运动员的占到了66,7%,二级运动员占到了11.1%,可以说,这样的教师队伍在技术方面是很强的,在调查中培养的健将有12.3%,一级运动员占到了46.9%,二级运动员占到了31.6%,三级运动员占到了9.2%。
2.5影响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2.5.1师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学生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满意度的调查如表9所示,学生对场地器材满意的占到了28.6%,持无所谓的学生占到了12.3%,不满意的学生占到了59.1%,从总体上来讲学生对场地器材持不满意的态度,在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主要反应学校的场地器材比较旧,学校的田径器材部分已经破损,但仍然在课上的时候使用,上课的时候场馆的人均面积较少,练习的密度不大。
2.5.2师生对学校经费投入的满意度分析
师生对学校经费的投入满意度持不满意的态度。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全省各地已经开始大规模修建体育场馆,但场馆的增加远远不及锻炼人数增加得快,现有的场馆设施难以满足体育活动的需求,这也是制约学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之一。从个别访谈中了解到,相关体育职能部门的资金非常有限,不能给学校太多的投入,因此,学构的经费来源成为影响沈阳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学校田径运动教学发展的主要的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学校领导对体育运动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投资较少,体育器材等严重缺乏。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单一匮乏,课堂上可以调整好体育理论内容与运动保健知识、新兴运动项目内容比例,让学生在带着兴趣的前提下去学习。
398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大连市 本科
399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0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01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02 东北大学 教育部 沈阳市 本科
403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省 鞍山市 本科
4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阜新市 本科
40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省 抚顺市 本科
406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07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08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部 大连市 本科
409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10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11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省 锦州市 本科
412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13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14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15 辽宁医学院 辽宁省 锦州市 本科
416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17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18 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19 沈阳医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20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21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22 渤海大学 辽宁省 锦州市 本科
423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省 鞍山市 本科
424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25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26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安部 沈阳市 本科
427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28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29 鲁迅美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30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31 沈阳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32 大连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33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省 本溪市 本科
434 辽宁警察学院 辽宁省 大连市 本科
435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本科
436 辽东学院 辽宁省 丹东市 本科
437 大连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大连市 本科
438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39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辽阳市 本科 民办
44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41 沈阳工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42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43 大连科技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44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45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46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47 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锦州市 本科 民办
448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49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锦州市 本科 民办
450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51 沈阳城市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52 辽宁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鞍山市 本科 民办
45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抚顺市 本科 民办
454 大连艺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55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56 辽宁何氏医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57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58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本科 民办
459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葫芦岛市 本科 民办
460 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本科 民办
461 营口理工学院 辽宁省 营口市 本科
462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朝阳市 专科
463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抚顺市 专科
464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锦州市 专科
465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营口市 专科
466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铁岭市 专科
467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大连市 专科
468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营口市 专科
469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抚顺市 专科
470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辽阳市 专科
471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阜新市 专科
472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73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大连市 专科
474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盘锦市 专科
475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76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77 辽宁职业学院 辽宁省 铁岭市 专科
478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79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80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锦州市 专科 民办
481 大连商务职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482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83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84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专科 民办
485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丹东市 专科
486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87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锦州市 专科
488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省 葫芦岛市 专科
489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490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491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92 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493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494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盘锦市 专科
495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省 丹东市 专科
496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锦州市 专科
497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省 辽阳市 专科
498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499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500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市 专科 民办
501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502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本溪市 专科
503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省 铁岭市 专科
504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505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506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辽宁省 铁岭市 专科
507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沈阳市 专科 民办
508 辽宁政法职业学院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509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 沈阳市 专科
510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辽宁省 大连市 专科
辽宁省沈阳市在完成“普九”任务之时,也就是1997年,市委、市政府就正式提出“扎扎实实推进沈阳教育现代化建设”,并从教育信息化人手进行了极其艰辛的探索。2003年,随着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沈阳经济快速发展,沈阳教育也走出了谷底,逐步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理念来引领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教育,用现代管理制度支撑教育,用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解决了东北地区体量大、欠账多、发展慢等教育问题,迈上了一条有步骤、有节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大力整合资源,“整”出教育发展的新形态
沈阳教育现代化,首先要解决教育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甩”得太远的问题。对此,沈阳大规模推进资源整合,以整合教育资源力促教育发展加速。
破解农村教育“散”的问题。路多、地平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是沈阳农村面临的形势。结合这一形势,针对农村学校分散、规模小等问题,沈阳及时调整学校布局,从2003年起用3年时间,累计投入14亿元,合并重组建成107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撤并学校1000多所,校均规模从不到百人提升到两三百人,彻底改变了农村教育散、小、弱的历史顽疾。
解决职业教育结构性“弱”的问题。沈阳中等职业学校都是由薄弱普通高中转制而成,基础非常薄弱,专业相同度高。基于此,沈阳将城区职业教育学校收归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围绕沈阳市支柱产业需求,将其中18所职业学校重组成5所万人规模学校,将5所高等职业学校合并成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彻底打了翻身仗,实现了整体升级。2010年,我们成功申办国家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试验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进入全国百所示范型院校行列。
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少”的问题。优质资源少而不均长期存在,沈阳市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手,组建34个学校集团,形成以名校为龙头、带动和帮扶相对薄弱的学校、共享优质资源的发展模式,扩大优质学校的资源存量,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以信息化为支撑,开通沈阳网络教育电视台、公益讲堂、资源超市、网上名师工作室等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全市建有200余个节点,实现城乡学生共上一节课,城乡教师共研一个主题,全市教师一起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解决办学条件离学生发展“远”的问题。从民生角度入手,连续两年将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铺设塑胶操场列为市政府办实事项目。目前,全市80%中小学有食堂,85%中小学有塑胶操场。整合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每个区都建有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拓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解决内涵发展支撑力“软”的问题。加快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沈阳市从教科研入手,整合教研、科研、电教等机构,组建教育研究院,开展联合指导服务,加速教科研一体化进程,服务质量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现在,沈阳教育研究院已成为沈阳教育谋划重大决策、思考重大改革措施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沈阳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处发力,从2009年起,累计在6所部属师范类院校直接招聘近2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十二五”期间仅市本级培训经费就达近1.3亿元。
通过一系列整合,“整”出了效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从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第一,行业评价从末流走到前列;“整”出了速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已走到全省前列;“整”出了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全市学校办学条件都达到了省级标准化水平,教育从保生存阶段步入促发展阶段。
教育要跟上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节拍
沈阳教育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教育如何跟上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节拍。目前沈阳正致力于做好大融合这篇文章,力争有所突破。
推进教育体系与市民需求的融合。入园难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学前教育的最大问题。2003年以来,沈阳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列为政府办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余所,累计新增学位4万余个,推进优质幼儿园连锁经营,三年毛入园率已达94%,初步满足了百姓“有园上”的迫切需求。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和发展路径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沈阳率先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终身教育管理组织,以社区学院建设和社区教育实验点的建设为抓手,加强社区教育,形成七类学习型组织、十大主题活动等特色活动载体,不断满足百姓终身学习的需求。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2006年在全市实施“校校通”工程,高起点铺设2000公里教育光纤,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2010年起,开始“数字校园”建设,如今全市所有学校达到三类标准。目前,沈阳正深化“双线并行、项目引领、协同研发、以点带面”的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以“一网两库六形态”为核心的智慧教育建设,即以沈阳教育城域网建设为保障,以基础数据库和教育资源库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教学互动、精细管理、成长可视、服务延伸和教研服务等六大方面的使用功能。
推进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的融合。鼓励学校和教师自主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沈阳第二十中学的“悟道”教育、铁路五小的“30年不留书面作业”、杨宝臣老师的“差异势能”教学等教育教学经验已得到广泛关注。沈阳市政府设立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鼓励学校和教师自主创新,多项教育成果在全市推广。开展“教科研工作十百千工程”,及时总结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学生体质健康列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融合走在路上,效果已经初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正逐步增强,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得到了初步满足,百姓“上好学”的需求正不断得到满足,教育现代化之势正不断集聚。
把握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节奏
沈阳教育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教育发展节奏的调控问题,主要做法是分步引领、强势引领。
以2014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沈阳教育已步入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阶段。此阶段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为此,沈阳实施了“三小步”战略,即将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分为三小步进行:资格准入为第一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第二步,全面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第三步,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每一步都有标准,按标准分步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后区县无须再申请,自动转入下一阶段建设。每一小步验收合格后,市里以奖代补分别给予5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奖补经费。
资格准入阶段,申报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完成教育强区(县)达标验收,二是在足额拨付生均经费、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比例及享受奖补的幼儿园比例、校舍是否达到国家“校安工程”要求、是否开全开齐课程、学生健康状况是否呈现上升趋势等方面,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要求的,均可申报。
一、概况:沈阳市教师大面积实质流的基本情况
1、人员范围
依据2005年年底出台的《沈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2006年暑期,沈阳市城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大范围交流。五城区总计有205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交流,其中1958人为“人走关系动”式的实质流。在交流的教师中,有初中教师807人,小学教师1248人;高级职称教师119人,占交流总数的5.79%;中级职称教师1217人,占交流总数的59.22%;市、区以上骨干教师1146人,占交流总数的55.77%。2007年暑期,五城区中小学共交流教师2064人,其中80%以上为“人走关系动”。
沈阳五城区所有中小学校都参与了教师交流,每年参与交流的教师人数均达到专任教师编制数的15%左右。交流教师到新学校后,基本上都在起始年级任教,这些学校起始年级有50%的教师都是交流教师。起始年级教师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骨干教师数量等方面实现了基本均衡。
2、流动去向
交流教师的流向可分为三种:一是从相对优质学校交流到相对薄弱学校,二是从相对薄弱校到相对优质学校,三是相差不大的同类学校之间的交流。
3、交流方式
(1)主动参加交流。这部分教师对交流有比较客观、积极的认识。他们大都不存在晋升职称等问题,交流的目的是想通过改变环境来克服职业倦怠、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抽样调查显示,这部分教师占交流教师总数的27.52%。
(2)由于现实需要自愿参加交流。这部分教师支持优化师资配置工作,同时他们在交流时也有所考虑,或原来学校离家远,或想尽快解决职称问题。这部分教师占交流教师总数的37.47%。
(3)被动交流。这部分教师参与交流,主要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学校通过召开动员会,将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组或通过排名等形式确定人选,再由校领导做工作促成这些教师参加交流。这部分教师占交流教师总数的35.01%。
二、前提:创造教师制度流的条件
相对于缩小办学条件差距而言,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差距更为不易。教师不仅是政策配置中的客体更是自身选择的主体。为推动教师制度流,沈阳市做了以下工作。
1、领导重视,市区联动
沈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沈阳市教育局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教师制度流工作。在全市大会上,市委书记特别强调了教师交流的意义,各区主要领导明确表态支持,并组成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在主要领导的带动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教师交流是大势所趋,也不再“试探市里的决心”。这种“市里主导、区为主体、学校为主阵地”的上下联动机制,为城区教师交流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2、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缩小各校之问的硬件差距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沈阳市逐步形成了“拉长两个短板,强化一种支持”的工作格局。“拉长两个短板”,一个是在城区拉长薄弱学校短板,另一个是在全市拉长农村教育短板;“强化一种支持”,就是用城市学校的管理改造农村学校的管理。
农村教育短板的拉长主要靠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已建成59所。城市薄弱学校短板的拉长则是从2003年开始,确立22所薄弱初中为试点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改造,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3、取消民办公助学校,保障各校之间教师待遇大体相当
沈阳市从2006年暑期开始,恢复全市总计35所民办公助学校的公办性质,这些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执行“按学区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不再享有特殊的收费政策,经费缺口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这使各校之间同级别教师的待遇大体相当。
4、划分“大学区”,为教师交流提供操作基础
从2006年暑期开始,沈阳市五个城区在区内分别按小学和初中,依托现有的优质学校,按照就近原则,划分若干个由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组成的“大学区”。教师交流在“大学区”的范围内进行。“大学区”实行学区长制,学区长负责协调做好“五个统一,一个共享”:统一安排教学人员,统一组织备课,统一组织教学,统一开展质量监测,统一组织校本培训;学区内所有学生共享学区内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5、以人为本,充分调研,认真制定和落实实施方案
各区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调查摸底、调研论证工作,根据区情、校情制定切合本区实际的“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努力通过交流解决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考虑学科不平衡和编制不平衡等问题,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情况,制定相关预案,既以人为本双向选择,又周密设计规范管理。
6、实行职称倾斜等政策,激励和引导教师流动
沈阳市教育局在分配职称指标时,非交流教师晋升机率为15%,交流教师晋升机率则达到60%,此外还有其他各种评先评优等激励措施。
7、坚持一手抓交流,一手抓培训
推动教师流动与加强教师培训相结合,既克服教师长期在一校工作所产生的职业倦怠,又防止教师在流动前的责任松懈和流动后的不适应,在交流和培训中更快地实现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8、加大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力度,促进学苗均衡分布
从2006年开始,沈阳市重点高中推行实质性的指标到校政策。2006年,沈阳市重点高中实质性指标到校的比例达到40%,2007年达到60%,以后每年按照不少于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可能达到80%。
9、充分发挥督导评估作用,促进区域整体推进
教育督导全程介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工作。督导评估结果直接与奖励挂钩,与市政府的表彰挂钩。由于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沈阳市五城区全部被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
三、成效:义务教育均衡跨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各区在推进教师交流中,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推进出乎预料地平稳。2007年4月,沈阳市教育局选取城区118所中小学(初中43所,小学75所,学校覆盖率为45.74%)的118名学校领导,和774名参加交流的教师(小学337名,初中437名,教师覆盖率为37.6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总体满意率为86.18%,不满意率为13.82%;学校方面的总体满意率为84.75%,不满意率为15.25%。交流后,84.63%的教师心态是积极应对,13.30%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只有2.07%的教师比较消极。对目前交流教师在本学校的表现,有80.67%的校长表示满意,另有19.33%的校长表示不太满意。教师交流的主要成效和积极意义有如下几点:
1、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区域内师资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骨干结构上得到调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一些相对薄弱学校和偏远学校的社会声望日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家长“择校”的传统思维产生了动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
2、有力地传播了优良校风和先进办学理念
大范围的教师流动,使校际间各具特色的校风、学风得到推广与传播,新老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在教学风格、方法上相互影响和带动,使区域内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3、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展教师交流工作,使教师的成长环境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广大教师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衡量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不断学习中获得专业成长。
关键词:高校;校园;植物配置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环境舒适与否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植物配置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种类、数量、方式对高校校园环境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生态型高校校园建设的兴起,更使高校绿地植物配置成为高校校园建设中的第一要素。许多大学校园环境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高校校园环境向生态化绿色校园的方向发展,作者通过对沈阳市部分高校校园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建议。
1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选择沈阳市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大学北校区4所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对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种类、数量、方式、植物美化绿化效果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绿化的种类
对4所高校的校园绿化树种进行调查后,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校园内应用的绿化树种共计130种,隶属于39科72属。建校最早的并且属于农林院校的沈阳农业大学的树种种类最为丰富。沈阳建筑大学的浑南校区和沈阳师范大学都是相对晚建设的校区,其树种种类相对少一些。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种类较为丰富,校园现有绿化树种85种,隶属28科49属。其中乔木55种,占64.7%;灌木28种,占32.9%;藤本2种,占2.4%。其中校园内栽培最广泛的树种有:油松、刺槐、山桃、桃叶卫矛、重瓣榆叶梅、紫丁香、连翘、东北连翘等。
4所高校的树种,73%的常绿针叶树种的应用频度在80%以上,说明高校的校园中针叶树的组成相对雷同,树形优美的针叶树种有待继续开发。阔叶树种中部分乡土树种如刺槐、银杏、臭椿、京桃、山杏等的应用频率为25% ,说明乡土树种的利用不够充分。66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应用频度在40%以下, 充分说明沈阳市高校绿化树种选择上还有很大地挖掘潜力,也说明沈阳市高校中存在一些绿化有特色的高校校园。
2.2 校园绿化植物配置状况及效果
2.2.1 校园植物配置方式。5所高校校园内树种的配置使用了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各种方式,而且不同的栽植方式又根据校园特点穿插布置, 基本上体现了各树种的个体美和群体美。
沈阳农业大学的主道路两侧列植了长势茂盛的银杏,交叉列植了榆叶梅。榆叶梅花期时,深秋银杏叶变黄时,这条路的景观是最亮丽的风景线。二级道路列植的有青扦、柳树等等。复旦园的油松等孤植和对植更加彰显其高大伟岸的气势。沈阳师范大学的杨树林中心景观带以广场及建筑为主,配以花坛及地被植物,缓和建筑线条。杨树林的树木主要是群植和丛植。
2.2.2 植物色彩和季相变化的配置。植物的色彩是形成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色彩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叶色和果色上。叶色在合理、巧妙的设计下可形成园林景观的神奇之笔。在调查的四所高校中,观叶观果树种的应用主要是银杏、火炬、紫叶李、紫叶小檗、金焱绣线菊、元宝枫、五角枫等等。
植物的季相变化构成高校校园四季的不同画面, 体现四季不同情趣, 形成特有植物群落和生态效果。沈阳农业大学中,以校园内最具特色的克威园为例,园内春季有樱桃、李、杏、京桃、丁香等竞相开放;夏季杨树、榆树、云杉、冷杉、桃叶卫矛、水蜡等;秋季银杏、金银忍冬、黄栌;冬季有青松、加杨、垂柳、家榆、水曲柳,可谓“季季有景”。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妆素裹,景观各异。4所高校中的树种,花期多集中于春、夏两季, 秋季开花的植物廖廖无几,冬季基本依靠常绿树种带来长青的感受。4所院校的春夏繁花似锦, 秋季略显逊色。秋季开花树种较少常由观果树种和秋色叶树种来补充, 但由于高校秋色叶树种的应用种类少, 规模小, 因此秋季季相表现还有提升空间。
2.2.3 植物空间的配置。空间配置合理, 乔、灌、藤、草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能形成良好的立体视觉效果和生态效果。高校校园人数多, 绿化空间小,4所高校校园内只有部分小广场、小花园等可用面积较大的绿地上形成乔、灌、草的合理配置, 多数的绿地如楼间、道路等只有乔木、灌木单层或乔灌、乔草、灌草二层, 林型结构简单, 景观的形成上缺少空间结构, 植物层次不够丰满。
2.2.4 植物配置的总体效果。沈阳农业大学采用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绿化式,绿地的布局基本围绕建筑展开,只有少数形成单独的景观区域。植物景观以油松等针叶树为主题,四季变化鲜明。校园内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在植物配置上,实行了乔、灌、草、花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园区。
沈阳师范大学的景观设计大体可分为:人文园林景观、自然风景景观、中心景观带和自然生态景观,其植物配置各具特色。人文园林景观区域内主要以雕塑、小品为主,辅以葱郁的树木及丰富的花灌木,其晨读园的廊架上栽植的葡萄藤颇具新意,更加体现了园内的人文气息;自然风景景观区域内的荷花池给校园景观增添了许多生气,其水生植物荷花与水的搭配使得此区域的景观灵动起来,此外,园内的杨树林使得园内的景观多样化;自然生态景观区域内除具有植物的栽植外,在梵玲湖内还有一些野鸭和鹅,完美地诠释了自然生态气息。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除栽植有一般园林植物外,还有原生态保护地及大面积地被植物板块12处,良好水质人工水系1条。校园景观是一个采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来营造的一个校园环境,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庄稼和一些景观植物,充分考虑到原有的地缘文化,校园的景观设计颇具特色,利用乡土野生植物与本地特色水稻作为构景要素之一。
沈阳建筑大学内的原生态稻田区在校园的东南角,这块稻田传达了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稻田校园景观用当地的东北稻和荞麦等农作物为材料,营造出富有特色的现代感和乡土气息的稻田景观。其景观设计采用相似性的手法,延续原有规划网格秩序,采用几何构图的处理手法。
3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 乡土树种、垂直绿化树种、色叶树种的应用不足
沈阳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园林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例如荷花池、杨树林、葡萄藤等,但其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不够,除沈阳市内常用的园林树种外,很少有外来树种的引用。另外,校园内园林植物的配置在植物季相和色相上的运用不够,达不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缺乏时空上的延续性。总体上,沈阳师范大学内的硬质景观稍多,而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及造景的运用相对比较缺乏。
3.2 开放式绿地的数目少, 且人性化设计不足
高校校园主要是服务于师生, 使其学习、生活在一个贴近自然、优美的环境之中。在设计上要以人为本。四所高校内开放式绿地明显不足,即使是绿化比较好的沈阳农业大学也仅有克威园、复旦园、叶之帆这几处开放式绿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中有大面积的稻田景观。但其设计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俯看稻田时有惊人的震撼效果,但是在稻田中欣赏时却不那么令人兴奋;水稻田间供学习休憩的椅子没有任何的遮挡,冬冷夏热,缺乏实用性;植物品种过于乡土化,太过单调,除了少数月份,大多数时间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等。造成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水稻并不是经常性的景观,因而大面积的使用带来了一些问题。
3.3 局部植物配置不合理, 降低景观的观赏质量
高校校园的植物配置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针叶树种的比例较少, 不利于周围环境的杀菌。沈阳农业大学的一些宿舍楼前树木过于高大遮挡阳光。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缺少高大的树木,难以保障安静的阅读环境。
4 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的建议
4.1 提高高校绿化树种多样性, 构建校园生态植物群落
高校校园绿化要走生态绿化之路,校园环境的营造要符合自然的法则。生态学中指出植物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故高校校园绿化应在保护所在地自然植被的前题下,加强乡土树种、新品种的挖掘,提高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 构建色彩、层次丰富、季相分明、步移景异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植物群落。应在乡土树种的运用之外,适当的引用外来树种,增添校园的新鲜气息。
4.2 发展垂直绿化,增加绿化空间
垂直绿化是缓解高校校园空间小,学生多,人均绿地面积和空间景观少的重要途径,在本市高校校园绿化中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高校中垂直绿化除考虑棚架绿化外, 也要加强墙面、栅栏、阳台、楼顶等地的绿化。在满足了校园绿化要求的同时,发挥了园林绿化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应当适当的增加一些藤本植物的种类,如五叶地锦、南蛇藤等,重视藤本植物的绿化、美化效益,加强垂直绿化的建设。
4.3 充分利用植物配置、园林小品, 营造个性化校园
个性化植物景观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激发学生的潜能,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校园的个性化植物景观也能随时向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园内的所有植物上挂注明中文名、拉丁名、科、属的标签, 既满足了某些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 又拓宽广大师生的知识面。但个性化校园的建设中应注重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5 结语
沈阳各高校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在逐步发展,这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更多的表现了校园的学术传统。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尤其重要。在了解沈阳市的自然情况的前提下,掌握校园景观中的植物和植物配置的原则。并且熟练的应用不同类型的常用树种,以及植物配置的常用方式。值得强调的是,前期的调查与设计固然重要,但后期的管理与养护也不容忽视。植物配置是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植物景观的品质也直接影响了校园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的状态。然而另一方面,园林植物也要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做到相适宜的配置,使高校的植物景观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展现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宝玲,刘娜,范业展.沈阳大学北校区校园绿化树种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 俞孔坚.城市里的丰产稻田——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设计[J].新视点,2009
一、志愿设置
中招志愿共设五个批次。提前批次为沈阳经济区跨市招生优质普通高中,设2个有序志愿,可填报沈阳经济区内6所具有跨市招生计划的学校,即鞍山市第一中学、本溪市高级中学、本溪市第一中学、阜新市实验中学、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铁岭市高级中学。
第一批次为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市标准化高中,设16个志愿。(体育、艺术特优生设3个有序志愿;统招公费生提前录取设1个志愿,可填报省实验中学〔含中美课程实验班〕、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其中的一所学校;统招公费生、指标到校生和民办学校自费生设12个平行志愿,可填报本批次中除省实验中学〔含中美课程实验班〕、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以外的其他学校。)
第二批次为师范学校、国家及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设4个志愿(师范学校设1个学校和专业志愿,国家及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设3个平行志愿)。
第三批次为市级重点高中、一般高中,设8个志愿(体育、艺术特优生设2个有序志愿,统招公费生和民办学校自费生设6个平行志愿)。
第四批次为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3+2”模式)学校、一般中等职业学校,设4个志愿(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校设1个学校志愿和两个专业志愿,一般中等职业学校设3个平行志愿)。
二、录取原则
德、智、体全面考核,依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志愿择优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为D档的考生,招生学校不予录取。信息技术考查、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音乐和美术考查、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考查不合格的考生报考省级重点高中时不予录取。普通高中、师范学校、国家及省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部分专业录取设立最低控制分数线。报考普通高中、师范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在成绩(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优生为折合后的综合成绩)相同、志愿顺序相同时,具有优先录取条件的优先录取;优先录取条件相同的,按照考生数学、语文、外语三科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三科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照数学、语文单科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三、录取办法
各类中等学校按照批次设置顺序和志愿设置顺序依次录取,沈阳经济区跨市招生优质普通高中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和成绩,按照“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再择优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要求考生为具有沈阳户籍并在沈阳市初中学校连续就读两年以上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生、成绩低于我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公费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应届生不参加沈阳经济区跨市招生优质普通高中录取。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优生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和文化课考试成绩与专项素质测试成绩折合后的综合成绩(沈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和沈阳市第十五中学美术特长预备班根据考生志愿顺序和文化课考试成绩),按照“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择优录取第二志愿考生,第二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再择优录取第三志愿考生。普通高中统招公费生、指标到校生和民办学校自费生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顺序,按照“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成绩相同,则按照志愿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志愿在前的优先录取;若仍然相同,具有优先录取条件的优先录取;若仍然相同,数学、语文、外语三科总成绩高的优先录取;若仍然相同,依次按照数学、语文单科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计划以初中毕业生学校为单位(合并重组的初中毕业生学校,以原初中学校为单位)下达,指标到校生执行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单独设立录取控制分数线,未完成的指标到校生计划,予以取消。借读生(政策上允许的除外)、往届生不参加指标到校生录取。
师范学校各专业均在面试和专业加试合格的考生中,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报考英语、学前教育(双语)、音乐教育(双语)、美术教育(双语)专业考生英语单科成绩必须及格。
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顺序,按照“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有面试、加试要求的须面试、加试合格;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3+2”模式)学校录取办法由省招考办单独制定。
四、“平行志愿”解读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学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先按照考生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再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多个平行志愿学校,将考生录取到最先符合录取条件(达到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志愿学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分清”,就是将同一个分数的所有考生,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完后,再进行下一分数考生的录取。
操作步骤:
第一步:按照考生中考成绩(含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比如分是740分,则先录取740分的考生,再录取739分的考生,再录取738 分的考生……以此类推。
第二步:对每一分数上的每位考生,依次按照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生符合A学校录取条件(达到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就录取到A学校,如不符合则再检索B学校,以此类推,只要考生符合被检索学校录取条件,就录取到该学校。考生一旦被录取,就不再检索该生后面所报考的其他志愿。
注意事项:
一是平行志愿也有志愿顺序。对于每个考生来讲,平行志愿是依次按照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进行录取,因此,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把自己最理想的学校放在前面,其他志愿放在后面,要避免出现“倒挂”现象,以免错失进入理想学校的机会。举个例子,假设某考生报考的A学校录取分数700分,D学校录取分数710分,即使他最后考了720分,也首先被A学校录取了。
二是分数相同,先看志愿顺序。如果考生分数相同,又报考同一所学校,那么优先录取学校志愿排序在前的考生。举个例子,假设甲、乙两名考生均为700分,某校只剩余1个招生计划,甲在A志愿报考该校,乙在B志愿报考该校,由于甲所填志愿在前,所以优先录取甲到该校。
三是填报的学校之间要有一定梯度。填报的都是热点学校,就有可能造成志愿落空;填报的都是非热点学校,就会失去了升入适合自己学校的机会,因此考生要注意适当拉开各个志愿之间的梯度。
四是不想去的学校不能填报。考生一旦被一所学校录取,就不能再被录取到其他学校。
五、填报志愿方式、时间
我市中招填报志愿工作实行网上填报志愿,集体报名的应届考生可由学校组织在学校填报,也可自行上网填报;其他考生可自行上网填报,也可到报名所在的区、县(市)招考办上网填报。6月14日—18日(公休日不休息)考生在网上填报各类中等学校志愿,考试结束后,考生还可到中等职业学校补报志愿。
六、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2、考生须牢记密码,考生首次登录网报系统必须更改初始密码,如果忘记密码,可凭准考证向区、县(市)招考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
3、要注意区分同一学校不同招生形式代号,招生学校不同招生形式的代号不同,注意不要混淆填错。比如:市第20中学统招公费生计划代号为1102,指标到校生招生计划代号为1301。
沈阳市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于7月19日至31日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第一批次学校(省级重点、省级示范、市级标准化高中)录取
(1)7月19日,第一批次学校录取。
(2)7月20日,考生补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一批次学校志愿。
①9:00—15:00,考生登陆沈阳招生考试网(syzsks.net),补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一批次学校志愿。
②17:00前,考生到报名所在区、县(市)招考办办理补报志愿信息确认手续。
(3)7月22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一批次学校补录取。
2.第二批次学校(师范学校、国家及省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院)录取
(1)7月22日,师范学校录取。
(2)7月24日,国家及省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录取。
3.第三批次学校(市级重点、一般高中)录取
(1)7月26日,第三批次学校录取。
(2)7月27日,考生补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三批次学校志愿。
①9:00—15:00,考生登陆沈阳招生考试网(syzsks.net),补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三批次学校。
②17:00前,考生到报名所在区、县(市)招考办办理补报志愿信息确认手续。
(3)7月30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第三批次学校补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