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牡丹亭赏析

牡丹亭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牡丹亭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美经验 戏曲公选课 教学探索 课堂拓展

戏曲作为一种集大成的音乐体裁,其魅力不应随着时代的更替而褪色。但在现今的社会主流文化中,戏曲已经属于弱势文化。为了吸引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更多的关注和欣赏,笔者尝试在高校中面对音乐类和非音乐类本科生开设戏曲欣赏与模唱课程,并将教学模式从课堂延伸至课堂外,与学生一起组建社团,调动大家的自主能动性及创造性,加深其对戏曲音乐的审美经验积累,达到“听戏――唱戏――爱戏”的境界。本文将从高校公选课戏曲课程的设计初衷与宗旨、模唱教学中的获益与不足、社团组建的方式与作用三个方面来总结、反思、探索戏曲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积极性。

一、高校公选课中戏曲课程的设计初衷与宗旨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各种媒体、网络飞速发展,文化娱乐项目日益增多,戏曲展演已不像过去,承载着人们主流的音乐娱乐功能。其传统的服饰、程式化的表现、玩味的拖腔也与现今社会有了一定距离。但戏曲作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无与伦比的美感应随着时代消失不见呢?还是只是明珠蒙尘呢?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可知,美感来源于熟悉。

2013年4月12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瓦洛里・萨利姆普尔(Valorie Salimpoor)博士发表了其最新的实验研究成果,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显示,音乐不但有国界,而且还是一种极端个人化的体验。受试者是否喜欢某段音乐,和受试者的听觉皮层有关系,一段音乐之所以会让受试者感到愉悦,是因为它激发了听觉皮层向伏隔核发出信号,从而激活了受试者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只有和受试者过去的聆听经验相吻合的音乐才有可能作为“奖品”,刺激受试者的神经中枢,让他产生愉快的感觉。

经历时间和岁月沉淀的戏曲艺术之美是存在的,缺乏的是欣赏者对其的熟悉程度。只有感性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收获其美感,才能做出是否喜爱它的结论。鉴于此,笔者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期间,针对全院本科生开设了戏曲赏析与模唱的公选课,选课同学包括音乐表演、作曲、录音艺术、音乐学、美术、影视、戏剧、动画、播音主持、电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等专业方向,旨在通过“接近”戏曲,诱发对其的熟悉感和兴趣度。

在课程设计上,首先采用声图并茂的解说方式介绍什么是戏曲。笔者主要引用王国维先生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为定义,将“歌”“舞”“演”“故事”的元素分离,向同学们展示戏曲中的音乐组成、身段动作、服饰扮相以及其文词的优美,加强其为综合性舞台艺术的认识,并让他们开始意识到戏曲艺术美的丰富性,由此可开启多方面兴趣点。在和学生私下交流时,就有同学表示出对脸谱的喜爱,并且收集了各式脸谱图片给笔者看;也有同学表示喜欢昆曲文词的优美等等。

其次,以故事性的方式陈述戏曲简史。笔者向同学们讲述原始乐舞的神秘性、西周优孟的故事、秦汉角h戏《东海黄公》的故事、隋唐的《大面》《钵头》《踏摇娘》分别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宋金杂剧的角色体制以及南戏的确立与《白兔记》的故事。将简短的故事配以图片,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再次,用实例演绎戏曲的艺术特点、社会功能和精神境界。在向同学们解释戏曲的虚拟性特点和程式化特征时,一方面直接截取相关的视频片段说明,如《苏三起解》中苏三是如何采用虚拟表达方式假定出时空的自由;另一方面也给同学们观看西方歌剧中所谓写实的布景,让大家通过视听直接和戏曲中写意的艺术特点进行对比。

而在向同学们阐释戏曲的社会功能和精神境界时,可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或电影作品来引导大家的理解。如某部小说中的主角未曾读书却机灵过人,全由于爱看戏的缘故,这说明戏曲具有朴素的文化教育功能。又如某些电影中演绎出戏曲界“宁穿破不穿错”“从一而终”的坚韧思想以及“不疯魔不成活”的人生信仰,这既展现了戏曲的道德教化功能又传递了它的精神境界。这种戏曲精神也出现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有明代的商小玲入戏太深,竟在饰演杜丽娘时离魂而去,咽气在舞台上;亦有近代京剧生角刘木铎和剧团演员在山东抗日的佳话。笔者认为,这种戏曲精神是戏曲艺术之美中最有魅力、最有感染力的魂魄所在,也是最应向高校大学生传递的戏曲之美的所在。

最后,按各声腔剧种顺序讲解,搭配视频赏析和唱腔模唱学习。其一,要对声腔和剧种的关系进行辨析:选用同声腔不同剧种的同名唱段给同学们听辨其中的共同特征和区别,再选用同剧种不同声腔的唱段让大家认识到声腔和剧种之间的关系――即一种声腔系统囊括多种剧种,一个剧种中也可以吸取不同的声腔。其二,参考黄允箴、王粲、郭树荟的《中国传统音乐导学》一书中关于戏曲声腔分类的顺序和方式,一一讲授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本土腔系(包括越剧、黄梅戏、梨园戏等)和少数民族戏曲。除赏析和评述外,每个声腔会选几个唱段进行模唱教学,如此便不再是对戏曲音乐被动的观赏,而是增加了课堂的互动,其参与性更强,印象更深刻,更利于审美经验的积累。

二、戏曲模唱教学中的获益与不足

在课程设计中,戏曲模唱教学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即由老师节选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唱腔唱段进行演唱教习,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听戏和赏戏,而是亲身参与戏曲演唱的实践活动,这种主动参与能提高对戏曲审美经验的积累,其喜爱程度和审美层次都将大幅度提高。而将模唱环节加入公选课的课堂后,确实有不少收获,现就其中的获益和不足罗列如下:

(一)“参与”的积极性

如果说教师在系统地讲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时,学生作为接受者被动聆听,那么到模唱的环节,就是学生参与到课堂,化被动为主动。首先,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的专注力较听课时更为集中,念白到长音时觉得有趣,分组轮流演唱时有紧张感和轻微的竞争乐趣。其次,一些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反映,模唱学习是最喜欢的一个部分;而非音乐类专业的学生表示虽然有压力,但在最初的迫于开口后,也慢慢觉出乐趣,愿意开口学唱。再次,课程结业后,有学生在组织班级表演活动时设计了一套戏曲联唱,请笔者给予指点,最后演出获得成功,由此成为笔者和学生共同筹建广西艺术学院戏曲社的开端。从课堂出发,最后拓展到课堂之外,不能不归功到模唱学习带来的积极意义。

(二)个人兴趣度的差别和唱段的“相对”难易度

笔者在选择用于模唱的唱段时,多选用旋律优美、节奏流畅的段落,如昆曲《林冲夜奔・雁儿落》、京剧(几段流水板选唱)、沪剧《金丝鸟》等乐曲;偶尔也选带一点念白和长拖腔的片段,如昆曲《牡丹亭・惊梦・山坡羊》等。在实际教学后笔者发现,大多数同学们对于拖腔长的南昆(如牡丹亭)掌握起来较困难,遇上篇幅较长的乐曲,到后期学习热忱会下降,这是由于其自我感觉进步甚微,心理奖赏感缺失的缘故。加之南昆润腔丰富,装饰性小腔多,老师教授时把唱腔处理得越细对于初涉戏曲模唱的同学们来说反而更难于学习,经过几次课的磨合后,笔者发现这种拖腔长的唱段尽量让学生先模唱骨干旋律,待熟悉旋律后,学生们会多少有意识的开始向有润腔的处理方式靠近。此外,受课时的限制,篇幅较长、节奏舒缓的唱段最终很难全部教完,只能教授局部内容。

尽管有学生很喜欢南昆的腔调,但鉴于其节奏舒缓,难以把握的缘故,很难学得特别细致,在期末考自选曲的时候,也鲜有人选唱《牡丹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节奏更紧凑、拖腔少的乐曲,例如《雁儿落》的唱段,篇幅不算短,但是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要高于《牡丹亭》,掌握得也更好,期末考时有不少人选唱该段落。至于京剧流水板的学习,是整个模唱学习中最热烈的部分,究其原因,一个是旋律流畅、节奏紧凑,易于掌握;一个是相比各声腔剧种而言,京剧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尤其是流水板,在现今的一些流行音乐中也会用到,故而同学们在学习时非常快就能掌握,这也再次说明了重复、熟悉与经验的重要性。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沪剧、越剧的教学中,尽管它们不像京剧流水板的节奏那么欢快,但是相比南昆更易把握,这也与越剧、黄梅戏等剧种在平日生活中能听到有关,譬如在电视和舞台表演中经常能欣赏到《天仙配》《女驸马》中的一些片段。

(三)课程时间安排的吃紧和教师个人继续学习的必要性

笔者作为非戏曲专业人士开设这门课,应更多地学习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唱段,现今就笔者教习的内容来看,还缺乏对梆子腔、高腔的代表唱腔进行教授。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面面俱到,但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才能调动起更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

除教师个人还需继续学习外,教学时间的安排也是笔者在课后总结时发现的问题。这门既涉及赏析又涉及模唱的公选课的学时为一学期,但内容偏多,模唱教习又需要时间,所以在周期的安排上有些吃紧。在今后的安排上,笔者试图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不足,一是将课程划分为两部分内容,学时定为一学年;二是考虑到公选课的流动性,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是否进一步与戏曲结缘,参与社团活动以拓展、补充学习更多的新内容、新唱段。

三、戏曲社团组建的方式与作用

尽管戏曲模唱教学在课堂上能积累学生对戏曲的审美经验并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但由于课程时间有限,能跟随老师学习到的唱段有限,部分开始痴迷于戏曲的学生们开始感到不满足,故笔者寄望开设戏曲社团后,能拓展更多同学参与戏曲音乐实践的机会。因模唱教学在课程中取得了不少成果,有若干学生在课后主动向笔者聚集,大家排演了一出戏曲联唱的节目,内容囊括课堂上学习的唱段,在学校登台演出后,反响热烈,以此确立了戏曲社团的成立。希望借此社团的开设,广泛吸纳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大家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在演唱实践和学习活动中更深刻地领悟到其艺术魅力。

社团成立时间尚短,但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涨,在新一年度戏曲公选课开设后,又有一批选课学生因为兴趣被激发,而不断加入刚成立的社团,保证了社团的延续力与生命力。现今已有60余人入社,举办过两次汇演,第三次登台亮相尚在筹备中。入社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二级学院,有在课堂上就展现出“戏迷”状态的同学、有新近产生兴趣的“观望”同学、也有受家庭成员熏陶对戏曲很有兴趣的同学,他们不光对戏曲的热情值得赞赏,自身还具有独特的发光点。故而在社团活动方式上,笔者认为老师不应掌控全局,而应给予全力的支持和必要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活动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在这种观点的牵引下,该社团具有“自给自足,广采众长”的组织特色:

(一)互为歌师

社团活动起源于课堂,又超越于课堂之外,不应再拘泥于老师单一教学的模式,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将自己已学或新学到的唱段和大家交流分享。每个分享者都是一位临时教师,他需要先将其乐谱和视频上传在QQ群空间里,由社员自行下载观看,再在社团活动时进行教唱。这种互动方式主要建立在“自学―分享”的学习模式上,既激励了社员私下练习,彼此也在互相分享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二)自画脸谱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被吸引的同学又有许多非音乐专业的同学,其兴趣点不一定都集中在演唱和表演上。为满足大家的多方面兴趣,社团活动需要更多的包容性,鼓励各种创新思想。如社团中造型艺术专业的同学能画戏妆,是社团中的热门人物,出于大家对脸谱的热爱,有几次社团活动就以这位同学教授大家画脸谱为内容,每个人都学得很投入。在后来的社团汇演中,社员们的妆容也都由此同学独立完成,而穿服装、扎靠旗等装扮都由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三)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作为社团活动中最重大的宴飨,是社团策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可以激励社员们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吸引新同学的关注和加入。在每次的演出策划时,笔者认为要相信、理解、支持学生,鼓励他们的新想法、新点子,而不是扼杀创意。唯有将兴趣和喜爱放在第一位,才不负发掘、传递戏曲之美的初衷。至此,社团在两次展演中都博得众彩,近期在学校的社团联合会亮相时更是拨得头筹。

(四)校外拓展

除社团自身组织的活动之外,大学生还需要和校外的爱戏人士有所交流和互动,以学习到更多的戏曲相关知识,产生更多思想意识上的碰撞。目前同学们所参与的校外拓展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和本地桂剧团建立联系,邀请专业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在近距离接触到专业的戏曲表演专家后,同学们表现出对戏曲和戏曲演员们更深刻的喜爱、尊重和崇拜之心;二是观摩南宁市的戏曲演出,包括彩调、桂剧、粤剧的演出等;三是与其他高校建立交流,未来将计划在其他院校进行演出或联合演出。

从戏曲公选课的课堂学习到戏曲社团实践活动,笔者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于戏曲的理解和审美能力在加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产生。而笔者在课堂模唱教学中、在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中、在从学生身上反馈出来的各种信息和创意中,既产生了新的思考,又学习到了新的东西,这是弥足珍贵的。故而这种从课堂到课外的拓展学习模式,笔者还会在进一步探索中,做出不断的调整与思索。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年度广西艺术学院博士资助计划;2013年广西艺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3JGY36。

参考文献:

[1]谭帆.优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2]黄允箴,王粲,郭树荟.中国传统音乐导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戏曲;舞台;婢女;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01-02

    姹紫嫣红的戏曲舞台,主角犹朵朵娇艳夺目的红花。然而红花的背后必须要有片片绿叶的映衬,方显得美丽动人。戏曲舞台上的婢女就如同这片片绿叶一样,衬托着舞台上的主角。当然有时绿叶却变成了红花,如京剧《红娘》,其中的红娘则是剧中的主角。舞台上她们聪明活波、伶俐乖巧、善良勇敢、情深意重、滑稽调笑,个个性格鲜明,光彩夺目。这些形形的婢女丰富了整个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同时婢女也作为一种戏曲人物类型深受人们的喜爱。

    《说文解字》:“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婢是女仆。王雪萍《16-18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一书中对婢女的成分作了界定。大致分为官婢和私婢两种。官婢集中在皇宫、官僚体系中,私婢则是经过买卖交易进入主家。没有人身自由,在家庭内供他人役使、服务的女性。所以,私婢更接近于社会现状。鉴于私婢还身兼类似家伎、优伶的角色,故行文亦涵盖这部分女性。①戏曲舞台上的婢女有的常陪主人左右,负责照顾主人衣食起居;有的是粗使杂役的丫头婆子;有的颇通文墨,能替主人处理一些文案工作;有的以色艺侍主、能歌善舞,供主人声色之娱,又可供使唤。

    一

    京剧《红娘》中的红娘、昆曲《牡丹亭》中的春香、秦腔《火焰驹》中的芸香等角色,多表现为聪明乖巧、伶俐可爱,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她们陪小姐读书游玩,侍奉衣食起居;更是充当了小姐爱情启蒙老师的角色。红娘是相府的丫环,春香和芸香则是官宦家的婢女。她们虽是供役使的婢女,但不同于干粗活的丫头婆子。大都是青春活泼的少女,在舞台上伴随小姐左右且行动敏捷,言语风趣幽默,表演热情大方。她们这些特点在撮合小姐与公子的结合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模式基本上都是婢女陪小姐游玩,碰见一位公子,二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小丫环从中周旋撮合,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其中小丫环充当了一个媒介,为小姐和公子的结合起了牵线搭桥、撮合成双的主要作用。

    红娘是此类婢女的典型。她陪着小姐在普救寺游玩,赏花扑蝶时遇见了张生。莺莺和张生一见钟情。张生搬兵解了普救寺的围困,却遭到老夫人赖婚。红娘为二人不辞劳苦承担起传书递简的任务,但又不知自家小姐心意如何。聪明的红娘让张生在花园弹琴打动莺莺的芳心,自己再见机行事。努力撮合这对有情人,为他们创造机会,成人之美。张生和莺莺幽会的事情败露,红娘站在张生和莺莺一边,同封建家长代表的老夫人对抗,这充分体现了红娘的反抗性和斗争性。老夫人要拉红娘告官,说是红娘引坏了小姐。红娘毫不畏惧,说她当初许诺,今又自食前言。诚信乃人之根本,讲出这一番道理来。说得老夫人无言以对。红娘的聪明机智,不惧权势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

    舞台上的红娘风趣诙谐,常打趣别人。在张生修书请救兵解围时,红娘就打趣老夫人和小姐说:“老夫人您得这么一个好女婿,小姐您的造化也不小呀!”张生想夜半跳墙与莺莺相会,又嫌墙高,自己跳不过去。红娘又打趣张生,狗急跳墙,何况人乎?挖苦张生的酸腐,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姑娘。当张生跳墙发出扑通一声,老夫人问什么响声要去看,红娘说:“老夫人是一条狗,您可别去看,这条狗厉害,专咬老太太。”开老夫人玩笑,顽皮之极。

    昆曲《牡丹亭》里的春香和秦腔《火焰驹》中的芸香二人都是在陪着小姐游园过程中,激发了小姐对爱情的渴望。昆曲《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一折,小春香陪伴杜丽娘游玩自家花园,见春光如许,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这断井颓垣。春香指引着杜丽娘赏遍各样花儿与美景,舞台上载歌载舞,谁又知杜丽娘心中已激起层层涟漪,即便是赏遍十二亭台也枉然。在春香的带领下游完花园,杜丽娘少女的情怀遂被唤起。《闺塾》一折,春香引逗严肃庄重的陈最良学雎鸠鸟叫,自己也学起了关关的鸟叫声,整个舞台被活泼顽皮的她闹得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又和先生开着斑鸠的玩笑,陈最良说这是“兴”,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春香说:“兴个甚的那?为甚好好的求他?”问得先生无言答对。陈最良让她拿文房四宝来,春香拿来了画眉的黛墨和细笔,薛涛笺和鸳鸯砚来戏弄陈最良。春香不想听讲,借出恭去花园玩耍。回来后陈最良取荆条打她,讲了一大通道理,“古人读书,有囊萤的,趁月亮的;悬梁刺股的。”春香反唇相讥:“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比似你悬了梁,损了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在传统观念里认为是读书典范,传为佳话的事例。在春香眼里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不人道,没有什么光彩的。她天性自然,不愿受人约束,把要打她的先生推倒。淘气顽皮之极。

    《火焰驹》里的芸香跟春香一样活泼好动,但少了些顽皮与淘气,多了份热心和细心。为了小姐的姻缘,断送了自己年青的生命。《花园》一折,她带小姐黄桂英游园赏花观鸟看鱼,以花衬人,令小姐含笑不语。小姐看到成双成对的小鸟和金鱼时,更是激起了对爱情婚姻的渴望,恨不得未婚夫立刻抬着花轿来迎娶自己。谁知未婚夫家遭奸人陷害家道衰落,黄父立即悔婚,黄桂英姻缘就此化为泡影。芸香深知小姐心事,主动寻找李彦贵的下落,安慰解劝小姐。让她重上翠楼赏玩景致,排遣心中苦痛。《卖水》一折,芸香看到沦落在大街卖水的李彦贵时,将其唤进黄府花园,给公子小姐制造相见机会。两人山盟海誓,互诉衷肠。这都得益于芸香的热心帮助。表明心迹后芸香考虑到李家的艰难处境,提醒小姐一事未提,请小姐赠银接济。其实并非是小姐一事未提,而是芸香热心细致,急他人之所急。双方约定黄昏以后柳荫树下,暗赠银两。不巧被黄府王良发现,密告黄璋。黄璋定计让王良杀死前去赠银的芸香,嫁祸李彦贵。芸香一片热忱为促成小姐与李公子的姻缘,却遭奸人杀害,为此付出了年宝贵的生命。芸香见证了黄李二人情比金坚的爱情告白,又引出李彦贵被捕下狱、艾谦骑火焰驹通风报信、黄桂英大祭桩等故事情节。芸香既是黄李二人爱情的促成者与见证者,又是整部戏故事情节的推动者。

    这类婢女大都是主人或小姐的贴身丫环,除尽好一个丫环的职责外,往往在小姐的姻缘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小姐爱情的启,蒙者,又是爱情的保驾护航者。舞台上的表演和念白,多表现她可爱、顽皮的性格特点。唱腔活泼俏丽,发音部位偏靠前,甜脆亮。多穿颜色鲜亮的袄和裤,腰间系一亮色汗巾,符合她的年龄及身份,干练中显靓丽。呈现一种娇憨之美,多以花旦应工。表演往往满台生辉,和主角相得益彰。

    京剧《红拂女》中的红拂、秦腔《恩仇记》中的菊香、越剧《五女拜寿》中的翠云等是这一类婢女的代表。此类婢女多表现出侠义勇敢、善解人意、贞烈义气的性格特点。京剧《红拂女》最早见于唐传奇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明张凤翼的《红拂记》传奇最早将红拂故事敷衍为戏曲。京剧《红拂女》是程派名剧。红拂本是司空杨素家执红拂妓,因见前来拜谒杨素的李靖,气宇轩昂,非同凡人。红拂慧眼识英雄,半夜叩门投奔李靖。真可谓独具慧眼,有胆有识。红拂与李靖将归太原在旅店歇息时,红拂梳妆床前。虬髯客取枕侧卧看红拂梳妆,这举动激怒了李靖。红拂一手握发,一手背后摇手示意李靖勿怒。急忙梳妆完毕,提衣问虬髯客姓名。原是同姓,遂施礼下拜,口称虬髯客为兄长,又唤李靖拜见张三哥。一场即将爆发的争斗,就被红拂轻易化解。遇事冷静做事果断有魄力,非一般女子所为。最后虬髯客要将万贯家财送予他们夫妻,二人推辞不过。红拂便慷慨舞剑为虬髯客请酒助兴,红拂将一大段繁复吃重的剑舞,舞得行云流水、剑花飞舞。程派柔中带刚的唱腔风格加上剧中行路骑马、舞剑的身段动作,把个勇敢果断、冷静慷慨的风尘侠女演绎得淋漓尽致。

    秦腔《恩仇记》中的菊香和越剧《五女拜寿》中的翠云都是忠心护主的义婢。《恩仇记》中菊香为了自家卜小姐的冤仇,和始乱终弃浪荡公子邓丙如做坚决的斗争。不顾恶徒是自己未婚夫的姐夫,当场揭穿他踢死卜小姐的罪行。菊香宁愿忍受被责打,也要连夜击鼓喊冤。她在公堂上坚持要依理而断,不可徇情枉法。菊香面对未婚夫的姐姐苦苦哀求,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要为卜小姐伸冤,要求严惩邓丙如。在菊香的坚持下,施子章依理而断处决了自己的姐夫。菊香刚直勇敢、执着不屈,冒着被衙役们的责打和自己美好的婚姻可能破灭的危险。依然坚持正义,为此奋斗。

    越剧《五女拜寿》中的翠云也是一位有情有义、忠心护主的义婢。面对主人家的飞来横祸,被诬陷抄家。翠云不离不弃,陪伴着老两口投靠他们的女儿。女儿们有的迫于夫家压力不敢收留带罪的父母;有的见父母没有了权势和财富也不愿收留。人情冷暖,亲生女儿一个个不赡养父母。倒是一个丫环陪着老俩口流浪,为他们乞讨度日。在大雪天去乞讨,被冻得昏倒雪地,也不懈怠侍奉主人。这和他们的众女儿形成强烈对比,不是女儿胜似女儿。另外,《红线盗盒》中身怀绝技、为主解忧的红线;《白蛇传》中侠肝义胆的小青;《绿珠坠楼》里为情为义为贞跳楼的绿珠;《晴雯撕扇》中为自身命运抗争的晴雯,都为这类型的婢女增添了一份悲壮慷慨。

    京剧《锁麟囊》中的梅香与碧玉、越剧《五女拜寿》里的夏荷、秦腔《双锦衣》中的丑尼姑等在戏曲舞台上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或出语尖酸刻薄,或语言风趣幽默,插科打诨。尤其是京剧中此类角色多由男性扮演,化妆打扮夸张,以丑角应工。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3篇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类在享受社会、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应深刻反省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破坏,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也应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传统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应运而生,引领人们关注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发展和成长。

时代要求我们变传统的课堂语文为发展性的语文课堂,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育生态,让学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味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的一生在求真、向善、尚美中陶冶心灵、放飞自我、走向成功。为此,我进行了“演讲·品读·写作”三段式语文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

这种发展性课堂教学关注师生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内化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性,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自身探索体验和感悟。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的发展,即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增长,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终身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演讲·品读·写作”三段式教学法的实质是: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以“主题演讲,品读文本,体验写作”三段为主体,以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软环境,以主题阅读的大语文观为基础,以深厚的情感教育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引领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为终极目标。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主题设计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这种方式着眼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主题内容的建构,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有利于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

鉴于此,一个主题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单元的大主题,也可以是师生根据需要设计的小主题。如“人生”“理想”“自然”“亲情”等大主题,又如“广告词”“感悟母爱”等小主题。

(二)主题演讲

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的话题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可往往流于形式,如果设计主题就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提前两三天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教师要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引自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通过这些做法以及相当一段时间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首先,它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它能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它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第四,它能鼓舞学生作文的信心。

(三)品读文本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品读”是一种“铺展”的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使文章的、文字学的、语言学的、文章学的、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等方面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都显现于你的面前。

对于课文要“四品”,要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人们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造语精练。其实,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品读功夫要达到“力透纸背”的境界,那将何其了得!

(四)体验写作

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书面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同步的,相辅相承的。表达与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语言、感受语言、把握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和升华情感的过程。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写,一定要写。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写作”往往就是 “品读文本”的具体实践和表达。

如在品读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心理描写时,设置这样的体验写作: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遭遇恐惧的经历,请描述一下当时的心理。又如,在品读完《第一次真好》后,可让学生抒写他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再如,品读完《理想》第一段后,让学生运用比喻、顶针、排比的手法续写“理想”等等。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是“空中楼阁”,也不再是“假话堆砌”,而是有本可依的真实表达。

总而言之,“一段主题演讲”是“放得开”,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其肆无忌惮地说,气势磅礴地说,独树一帜地说;“一段品读文本”是“深下去”,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文本中,品得深,品得细,品得美,品得奇,在品读中让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一段体验写作”是“走出来”,大胆构思和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演讲·品读·写作”组合在一起便构筑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循序渐进的“大语文时空”。这个“时空”是真正属于学生、真正放飞学生心灵、真正让学生走向成功的 “时空”。

参考文献: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有机结合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提升的今天,音乐欣赏已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高中音乐教材大多选用的是中外传统、经典作品。因此我们的学生往往会呈现这样的状态:课前满腔热情,课中失去激情,课后决不留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流行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如何落实课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成为我们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日渐推进,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提倡大课堂观念。教学的知识量,信息量大大增加,课堂更为开放。此时通过流行元素对音乐课堂教学利与弊的研究,发现将含有中国传统、经典元素的流行音乐(简称“中国风”流行音乐),运用到高中音乐欣赏课中是切实可行的。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内涵

近几年,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许多带有中国古典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甚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创作人和创作歌手,他们自觉地把中国一些民族元素和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自己的歌里。而且,互联网上把“中国风”的概念界定为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中国独特乐种。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意义

1.“中国风”流行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风”流行音乐因其清新、特别的曲风,深受学生喜爱,在周杰伦等一批偶像歌手的推波助澜下,在许多学生心目中俨然成为“音乐”的代名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是金口难开,课余时却能有模有样地演唱《青花瓷》《东风坡》等“中国风”流行歌曲。我们做过调查,对于“中国风”流行音乐,有90%以上的学生喜欢听,有80%以上的学生能演唱至少三首歌曲。由此可见,学生对“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走进学生的内心,将优秀的“中国风”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能够培育他们对音乐的爱好。

2.“中国风”流行音乐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由于“中国风”流行音乐,选用的多是古诗词、古旋律等元素,它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优美,从正面促进了学生对中国古文学,古文化的再现与学习,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在文学诗辞乃至书法等方面的鉴赏功底。为教材内容的讲解构建了桥梁。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古色古香的歌词,不仅入选爱国歌曲,甚至成为中学考题。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风”流行音乐对文化传播所体现出的正能量。

3.“中国风”流行音乐让课堂活跃而有序

高中音乐欣赏课如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学生走向沉闷或嘈杂两个极端。要想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内知识的学习,教师除了精心备课,关键要运用教学智慧来鼓励、调动学生。在课堂上,“投其所好”地把健康、优秀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并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三、“中国风”流行歌曲与音乐欣赏课的有机结合

1.合理选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提倡拓宽教学资源,增加教学设计的选择途径,合理重组课内外教材资源。在课堂40分钟内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能够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如在戏曲欣赏第一课时,选用了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和《在梅边》。传统戏曲欣赏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音乐形式之一,我在课堂中运用王力宏演唱的歌曲《花田错》。其中的一句经典歌词:“花田里犯了错,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歌词里的“请”字绕了十几个弯,一个字足足顶了很长时间,以此向学生说明戏曲拖腔的特点。再运用另一作品《在梅边》,这部作品的剧情和部分唱词旋律取自昆曲名段《牡丹亭》,优美细致的昆曲和急速饶舌的歌词,营造出古典与现代的碰撞,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辨别昆曲的元素。

2.结合时政,实现课堂德育功能

学校教育,以德为先。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也蕴含着许多德育契机,教师应该及时把握,使学生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问题热议时期,在欣赏教学中穿插典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龙族》。铿锵有力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歌曲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国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

3.借鉴元素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由于教材中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欣赏模式也比较单一,此时借助“中国风”流行音乐元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降低学习难度,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民族音乐赏析这堂课中,为了落实好民歌体裁、特征等知识点。我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模式。用比赛的形式借用偶像元素,将全体学生分成“周杰伦”队与“王力宏”队,进行PK赛。由于明星效应,学生们在整个课堂环节中,表现的尤为积极主动,落实学习的知识点,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一种音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欣赏与借鉴“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同时,或许应该思考其中的不足。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是把“中国风”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进行简单的拼接,而是要打开学生情感这扇窗,让“中国风”吹进课堂,吹进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5篇

职业教育不仅要以能力为本位,更要崇尚以人为本位,崇德强技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知识、能力、态度取向的统一,就是能力为前提,知识为基础,态度为根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可以铸造学生优秀品格。构建开放性的课程,把人文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拓展课程的时空,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穿越时空的隧道。[2]开拓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可以促进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总目标就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分为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建议开设四个学期,总课时不少于250课时。必修课程安排160课时左右。其中“,阅读鉴赏基础模块”64课时左右,“表达交流基础模块”96课时左右。各模块的教学次序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安排90课时左右。《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又明确“学校应结合当地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积极利用和开发本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扩展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满足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课程标准》中还就“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了阐述,认为:“语文实践活动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拓展到语文课堂之外,融合到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

二、具体拓展实施的内容

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去选取文学古典名著阅读的拓展,选取民族优良人文品格的杰出人物的事迹,走访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名品来进行鉴赏和学习,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这些传统文化资源都具有历史性、文化性、传承性。[4]

(一)古典名著资源的拓展

通过开设“名作欣赏”的选修课系列,与高职语文课堂中的经典阅读相补充,再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等认识传统文化的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二)历史名贤资源的拓展

以苏州园林沧浪亭中的“五百名贤祠”中的人物为素材,编写校本教材《苏州历史名贤》等,以此为内容开设选修课,让学生认识历史文化名人,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行、作品对现代人有激励、指导等作用,学生会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产生崇敬之情和浓厚的好奇心。

(三)人文名胜资源的拓展

通过开展一系列考察苏州人文名胜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探寻民族文化之源,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苏州本身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人文名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

(四)文化名品资源的拓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开展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如苏州的昆曲、评弹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总之,拓展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感情,弥补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弥补高职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三、拓展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挖掘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人文素材,进行深化研究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如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古文单元,教师讲授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过秦论》和《六国论》对比分析,学生分学习小组,到网上查找资料,制作PPT,重点进行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的比较分析,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评点。学生兴致很高,还进行了《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次比一次进步,并学会了从网上去查找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

(二)依托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相关的历史文化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活动小组,对文化遗迹、人文景观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考察,窥一斑而见全貌,组织学生寻访历史文化名人,指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撰写考察日记,提高了学生对苏州历史文化名称的认识。主要针对学校周边的一些景区,如石湖的范成大、姜夔、顾野王等遗迹的考察。还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吴文化园,感受吴文化风韵。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文资源进行开发

让学生也逐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如组织学生观看昆剧《牡丹亭》等曲目,让学生了解昆曲的历史。都对学生了解有关人类非物质遗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有“苏帮菜”非物质遗产保护基地的牌子,学生也可以到学校文化旅游实训大楼了解这些知识。邀请一些文化名人进校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邀请评弹名家袁小良先生来校做“中国最美的声音———评弹艺术赏析”讲座,赢得了师生阵阵掌声,激发了学生对评弹艺术的热爱。邀请昆曲梅花奖得主王芳来校进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昆曲文化入校”讲座,边讲边演,生动形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高雅的昆曲艺术。邀请园林名家做了“世界文化遗产与苏州园林”的讲座,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四)开发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目前,已经编写了《苏州历史名贤》三本,每一本有十位苏州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中的人物,另外还编撰了《游学苏州,体验文化》十本(《走进园林》、《工艺世界》、《书画浅谈》《茶艺漫谈》、《盆景天地》、《美食之旅》、《民俗拾零》、《建筑例谈》、《戏曲杂谈》、《道韵清悠》)丛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都作为学校高职语文选修课的教材。

(五)策划设计传统文化公选课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修选课开设了“《红楼梦》解读”公选课,“吴文化漫谈”公选课,“中国戏曲欣赏”公选课,“苏州历史名贤”公选课,后两门利用学校网络,开设的是网络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六)语文学科与校园文化整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非常规的课堂教学,关键词是“活动”,学生也最爱开展各项活动,所以从小组活动、到班级活动、到全校活动分层次开展,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之中。摸索出学生乐于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并汇编成案例。开展了十多次有关传统文化的学生实践活动,案例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每一次都有详细的方案,可供以后教学活动借鉴。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进行了报道,而且资料图片都在网络上保留。有些活动还走出校园,学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组织部分学生走进苏州石湖景区,考察地域文化,认识上方山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组织学生参加“姑苏校园文化节”学生获得了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若干,书画大赛一等奖;组织生动的主题班会“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历史名贤”。学生排练情景剧,制作幻灯片,编排舞蹈,进行书画表演等等,全程录像,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全校的“吴风雅韵”校园艺术表演活动,有石湖诗文配乐朗诵、有评弹表演、昆剧表演、歌舞表演,都是以吴文化为题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参加了第五届苏州市阅读节活动,申报了“我所喜爱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征文大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得了征文大赛的一二三等奖若干。[6]

(七)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6篇

传媒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地方高校开设相对较晚,各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差别较大;作为文化素质课中的古代文学更是存在缺乏统一指向、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要及时变革培养目标,合理区分选用教材,灵活调整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科学考评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应用人才。

关键词:

转型发展;传媒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增。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变革传统教育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社会发展脉搏,适时调整、适势转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传媒专业是一个出现不久、发展快速的新兴行业。由于诞生时间短,社会人才需求迅速扩大,于是诸多地方高校不管现实条件如何,纷纷跟风开课。但各高校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等差别较大。尤其作为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古代文学缺乏统一指向、教学方式陈旧,存在着学生不阅读、教师满堂灌、效果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结合实际,灵活变革,才能推动我们传媒专业乃至全校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一、及时变革培养目标

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我校传媒专业人才的重新定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人才规格体现为知识、素质、能力的“宽”而“全”,可用公式“专业+素质+能力”来表示。[1]作为传媒专业文化素质基础课中的古代文学,也必须适势变革培养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文学经典;挖掘出与该课程相关联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丰富内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文化素质,并使学生具备文学研究、文艺鉴评能力,尤其具备传媒专业学生所需的文化传播、文案写作、语言表达、采编制作、文学改编、视频文字编辑等实践应用能力。[2]

二、合理区分选用教材

我校目前的传媒专业主要有播音、编导、广告、新闻和文化产业方向,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分专业,统一选用同一种教材。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教材建设,应尝试分专业选择不同教材,并根据具体专业方向增加应用型、实践类内容,如播音专业多增加“经典诵读比赛”、“语言表达”、“人物访谈”、“文化长廊”等板块;编导专业多增加“影视改编”、“视频文字剪辑”等板块;文化产业专业多增加“人物档案”、“历史钩沉”等板块;使教材更具实用性与实践价值,从而分专业满足不同学生具体需求。同时,在对教材的具体处理上,教师要处理好手中教材、自主选择精讲内容,以点带面完成教学任务;改变专注文学史、史实俱到,忽略经典原著精讲的现状;引导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启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经典文本,恰当避免现有教材“史”、“选”使用误区。[2]

三、灵活调整教学方式

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富有趣味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思路。本课程结合转型发展背景、注重学生实际能力提高,采取教师示范精讲、课堂延展探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将探究式、讨论式等主要教学方式融为一体、综合运用。

(一)研究通过相关经典影视播放、视频播音主持节目的背后文化现象,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古代文学教学难度,消除学生排斥和畏惧心理。

(二)使用多媒体、互联网及多媒体课程教学,解决学生“不阅读”、“不看书”造成的教学困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共享网络资源,引领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示范精讲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1.宋代诗歌与唐诗的比较:学习宋代诗歌时,以同写庐山之景的两首名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作比,发现唐诗与宋诗的较大区别,整体而言,在于唐诗善于抒情,宋诗则长于议论。宋代诗歌理论方面,欧阳修提出的“穷而后工”之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生的逆境、痛苦的遭遇,往往是有良知的文人作家创作的动力。在宋诗实践方面,西昆派是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诗歌流派,他们模仿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但缺乏真情和艺术个性,故达不到李商隐的诗歌成就。2.古典词作中爱情的比较。初恋时的砰人心动: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约会时的紧张惊喜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分别时的相思之苦: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婚后的痛并快乐: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词中不同角度描写“愁情”的: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愁之长度;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写出了愁之深度;贺铸“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出了愁之广度兼有密度和长度;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写出了愁之重量;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愁有位置;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写出了愁有颜色。3.作家风格之比的,如婉约词风中柳永与苏轼之比:柳永穷尽一生、专业作词,“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为婉约词的创作和传播立下大功,但始终没有抬高词的地位;苏轼则扩大了词的题材并破除了“诗尊词媚”、“词为艳科”的偏见,真正提高了词的地位。还有如清代纳兰性德婉约词与宋代婉约词之比;李清照前期少女抒怀的青春活泼词风与后期国破家亡的愁情词之比;苏轼自己的豪放词与婉约词之比……4.原作与小说或影视改编的对比:比如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与影视剧《甄嬛传》对该词的化用之比;影视剧《甄嬛传》中《莲叶何田田》视频对古诗十九首中《莲叶何田田》的化用;元曲《西厢记》与后世戏曲如越剧《西厢》、黄梅戏《西厢记》的改编对比;《牡丹亭》与梁祝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虚实相间的艺术处理方式,可以对比探究;电视剧《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与原作小说的对比分析;蒲松龄小说《小倩》与电影《白狐》的改编之比……

(四)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延展探究

1.比如在讲到王安石的诗歌《明妃曲》时,可将该诗引起的文艺争鸣告知学生:对于“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两句引发的争议由来已久,探讨汉恩、胡恩哪个深、哪个浅?明妃究竟乐不乐?由此争议启发学生认真讨论、各抒己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独特理解和个性探究。教师引导:对于这两句引起的疑问,在学生讨论后,可作以下归纳总结:首先,不存在胡汉恩深、恩浅的问题。对于“汉恩自浅胡自深”一句,是王安石巧用了古文常见的“互文”修辞手法,理解只能是:汉也好,胡也好,他们对我的恩情深也好浅也好,这些都不关键,我所在意的只是双方的心灵相惜。第二,从语法上看,“自”字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径自,任其、不管。同宋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中的“自”,是“空自、径自”,有一种自怜的感觉、无所谓的心态、无可奈何的事实。在汉室不被宠幸,后作“和番”礼物,无疑“汉恩自浅”;胡人“毡车百辆”、陪同皆胡姬,看似“胡自深”,可明妃“含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第三,“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用男女结合的“相知心”的表层含义暗喻君臣之义。明妃在汉室、胡地都不乐,没有和谁知心!在这种诉求上,昭君与王安石的身影已重叠不分,是作者借咏史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2.在讲到陆游的《钗头凤》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陆游爱情悲剧,源于封建家长迫害!是母亲的夹击,使这对伉俪被迫离异!那么可以讨论:假如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男人先救谁?在婆媳矛盾这个千古悖论时,可以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也陆游的两难选择给予了理解与同情!3.讲解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我们对文本可以作以下赏析探究:上片着重表现的意象是什么?(是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雨,苏轼表现怎样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任凭风吹雨打、苏轼依然慢步徐行、高歌吟诗,一个勇于挑战、无所畏惧、气定神闲的形象便矗立在我们面前。“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该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任”字体现出作者不避风雨、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笑傲江湖的人生态度。

四、积极探索科学考评体系

针对目前不分具体专业、统一考试的简单考核方式,我们应积极改革、探索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应将过程考核与终极考核、卷面成绩与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讨论、课下作业、论文答辩、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结合,逐步改变一张试卷定结果的传统考试局面。[4]结合我们院系的实际情况,应与专业接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名著改编、影视配音、校园采访、活动主持、视频拍摄等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权重,提升实践成绩幅度,兼顾体现我们地域文化特色的《品味鹰城》、《鲁山丝绸》、《三苏园》、《墨子故里》、《绿园家训》等栏目的主持、拍摄、编导、网络传播等工作。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空间,又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示与锻炼。[5]总之,由传统的注重书本理论的考核而转为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多项考查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打破了传统的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方式,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实践人才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书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J].赤峰学院学报,2016(8).

[2]杨书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J].赤峰学院学报,2016(8).

[3]石贵舟,余霞.产学研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转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

[4]曾德芳,王珺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

牡丹亭赏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墙头马上》;李千金;白朴;封建礼教;反抗精神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i文学艺术源于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学样式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心理。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它产生于元代社会历史的土壤,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流传至今的元杂剧剧本有五百多种,其中很大部分属于婚恋题材。与其他时代的婚恋作品相比,元杂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大胆反叛的年轻女性形象,宣扬了一种与传统价值观念相悖的婚恋观,展示出元代女性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其中尤以“元曲四大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最具代表性。下文即以白朴的《墙头马上》为例,研究李千金形象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一、白朴与《墙头马上》

白朴(1226--?)原名恒,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若,元代著名杂剧家、文学家。汉族,祖籍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白朴本出生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又得著名诗人元好问悉心教育,由此具备很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加之元代长期未开科举,其父白华也因忧于乱世而训诫子弟致于为学疏于求仕,所以白朴得以倾其心力于文学创作,二十几岁就以博学能文闻名于真定一带。

白朴的一生,在杂剧、散曲和词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杂剧。他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杂剧,都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也是最早以文学世家的身份投入杂剧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其剧作见于著录的有十六种,流传下来的只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两种,而《墙》剧则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称为“元曲四大爱情剧”。

该剧讲述了唐高宗时期工部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采购奇花异卉,途经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偶遇其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并以诗柬赠答,相约与后花园私会,后私奔至长安。裴少俊不敢将此事禀告父母,二人只好双双隐藏于裴家后园生活,并生下了一儿一女,七年后此事被裴尚书偶然发现,他痛斥李千金并逼迫裴少俊休妻,李千金百般努力也难以说服裴父,只好忍受夫妻别离母子相隔之痛回到洛阳老家。后来裴少俊状元及第再相迎娶,裴尚书也在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后“牵羊担酒”赔话,李千金最终看在一双儿女的份上与裴少俊破镜重圆。

该剧情节曲折跌宕、人物鲜活生动、基调大胆明快,洋溢着挑战礼教权威的激情,充满浓浓的喜剧气氛。其成功塑造的李千金形象,也成为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之一,与元杂剧其他著名女性形象(如崔莺莺、张倩女)一样是对婚姻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讴歌。同时,李千金曲折的命运所折射出的特定时代的女性生存境遇,也使《墙》剧在喜剧氛围中仍不乏悲剧因素,欢笑之余亦启人深思。

二、《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

元代杂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阶段,为我过古代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墙》剧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李千金这个极富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她在封建礼教严酷约束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时代所表现出的热情大胆、敢做敢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一)肯定个体生命的本能欲望

封建社会是一个严格强调等级制的社会,反映在两性关系上就是男尊女卑,因此,封建社会的女性不得不接受许多来自男权压迫下的不合理要求,封建礼教更是将其奉为戒律。未婚女性被囿于一墙之内接受闺门训诫,要求“足不出户”,即使出门,也应“行不回头,语不掀唇,出必掩面,窥必藏形”。两性之间严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规范,“”是令人嗤之以鼻的话题,“贞节”成为女性强大的精神枷锁,“三从四德”则是女性毕生的命运。

李千金是洛阳总管李世杰之女,官宦家的小姐,理应是接受过这种正统社会礼仪教养的,深藏闺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心等待父母议结亲事。而她一出场则逢三月上巳节,春光烂漫,美好的景致煽动了她少女特有的天真、热情与好奇,她情不自禁地赞美这“良辰佳节”,内心充满着无限的憧憬,这种人性固有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被她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

此时的李千金,年芳十八,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华,情窦初开,性意识觉醒,渴望着美好的爱情,却困于闺门,内心的幽怨、烦闷、无奈无处可诉。只有和自己的贴身婢女单独相处时,才感到一丝慰藉和自由。所以当梅香打趣说她“少一个女婿”时,李千金心里积郁的苦闷才得以畅快地宣泄:“我若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功夫学画远山眉。宁可叫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种对性的表达已突破闺秀风范了,可是她不以为耻,反倒觉得是现实耽误了自己,因此“耽搁的女怨深闺”。李千金把自己作为健全的、正常的人的本能欲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本能地反感束缚她一举一动的礼仪教条。

即便是在该剧结局处,李千金选择与裴少俊破镜重圆,却并非基于对裴家父子的充分认可。七年隐忍的婚姻生活已消磨掉爱情的狂热,裴家父子的所作所为更深深刺伤了她的心。此时的李千金已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对自己的婚姻与家庭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与裴少俊的感情已不构成她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强烈需要。促使她妥协的主要因素乃是她体内的母性意识,正如当初她的爱情也是基于生命本能的呼唤一样,此时做母亲的心愿已成为她生命的意义所在。

李千金承认人性的正常需要,而这些需要却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得不到理解与支持。她的每一次重大抉择,无不尊重自己的内心的需要,亦无意去伤害别人,可是她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就揭示出封建礼教与正常人性的不协调性。

(二)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

封建社会在婚姻礼俗上受制于封建家长制,即婚姻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无权自己决定其配偶。在婚姻价值系统设计中,崇尚婚姻而排斥爱情,甚至爱情被当做一个不道德的被否定的字眼。而就算是“父母之命”的婚姻,也还要维护门当户对、夫荣妻贵的婚姻观念。

该剧中李千金初遇裴少俊,脱口而出:“呀!一个好秀才也。”言谈举止之间坦荡直率,其实真正遇到动心的人,本也来不及思索,赞美与喜爱是出于本能的。而裴少俊也情不自禁赞美道:“呀,一个好姐姐!”可见两人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是两情相悦的,是接近爱情的本质的。李千金的大胆直露,有别于传统闺秀的做作矜持,显露出更强烈地主动性,因此这个形象显得如此鲜活生动,活泼自然。

爱情的产生激荡起李千金心底积郁已久的热情,促使她由对礼教教条的厌恶变为大胆热烈的反抗。她热情洋溢地憧憬:“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得倚香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还大胆的决定“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在李千金看来,男女之间的不仅不是难以启齿的,还是令人向往并值得追求的。这样的观念在那个时代显然是僭越礼教规范的。她的爱情的产生不问对方家世背景,她的大胆的决定也不考虑贞节教义,在她的身上,表现出对真挚爱情的强烈追求,这超越了封建礼教冷酷的教条。另外,连饱读礼教经典的裴少俊,也没能抵挡住爱情的力量。这从侧面揭示出李千金追求自由爱情的合理性。

更令人震撼的是,她不仅在思想上这么盘算,还在行动上这样去实践。她央求梅香帮忙,约裴少俊在后院私会。不巧被嬷嬷撞破,面对嬷嬷的指责,她先是下跪求饶,继而据理力争,甚至还撒赖放泼,可谓软硬皆施,迫使嬷嬷放他俩私奔,为此还忍痛离开父母双亲。整个过程李千金可谓敢做敢为,机智泼辣,从行为上彻底僭越了那个时代加诸在她身上的不合理的道德礼仪规范。

同样是大家闺秀,李千金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一样,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禁忌,勇敢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但她更多地表现出元代女子特有的倔强、泼辣和直爽,显示出更为彻底的叛逆性。

其实,裴李二人的婚姻本就受乎“父母之命”,且都是官宦人家,“门当户对”,是合乎礼教规范的,但当事人并不知情,将其变成了为封建社会所不耻的“私奔”。而就是裴李二人的私自结合,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的自主选择,揭示出封建社会婚姻礼俗对真正爱情的残酷扼杀,因为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巧合。

(三)反抗父权与夫权

封建社会是男权主义社会,封建家族也是以男性为中心,由父系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家长就是父系父权的代表,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裴李二人的爱情与婚姻故事之所以在裴家掀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其冲击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而作为封建家族家长的裴行俭正是这个体系的坚定捍卫者,是裴李二人爱情与婚姻的对立面。所以裴尚书在自家后园发现李千金后怒斥其为“介优酒肆之家”,在他的意识里,“女慕贞洁,男效良才;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李千金无媒无聘而为人妻,是万万不被允许的,决不是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女子所为。而李千金认为这样的污蔑侮辱了她的人格,便一改之前的敬畏之态,说明“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努力为自己辩护,想要证明自己身份的清白。裴尚书显然不相信,还威胁说要送她去官司,俨然一副封建家族统治者的正义凛然。李千金毫不退让,不卑不亢地声称:“相公便把贱妾,拷下下截,并不是风月烟尘。”这个时候,李千金与封建礼教的矛盾冲突已经到了与之正面交锋的局面。面对家长的威严,裴少俊以休妻的选择作为对父亲妥协。李千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不愿对裴尚书妥协,依然坚持自己人格上的“冰清玉洁”。裴尚书以不容置疑的家长地位,自诩“我便似八烈周公,俺夫人似三移孟母。都因为你个,枉坏了我少俊前程,辱没了我裴家上祖”,指责李千金无媒而嫁,“败坏风俗”。李千金则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为依据,坚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强调天赐姻缘,明知反抗无望,还是苦苦挣扎。

当然,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李千金个人主义的合理性显然站不住脚,最终不得不饮恨回家。如果说李千金为爱情冲破礼教束缚是主动的话,与裴父的冲突则是被动的抗争。可敬的是,这股被动抗争的勇气,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也是很少见的。在这场尖锐的冲突中,我们显然能感觉到李千金的弱小与无助,相应地,她的据理力争就显得格外悲壮。

后来裴少俊状元及第,就任洛阳县尹,再次寻访李千金,欲与之“重做夫妻”。李千金却坚决不肯,嘲讽裴少俊“读五车书回写休书”,痛斥裴尚书“做事糊突”“替儿嫌妇”。在这满腔愤怒的谴责中可以看出李千金对裴少俊的极度失望和心灵所受的伤害。即便是裴尚书“牵羊担酒”赔话,她还是斩钉截铁地回答:“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认!”只是看到啼哭的儿女,才不禁心软下来,与裴少俊重归于好。李千金始终坚持自己婚姻的合理性与人格的纯洁,并将这种信念贯彻到底。她对裴少俊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人格,她又果断地拒绝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婚姻。在这出戏剧里,读者可以看到,李千金渴望爱情,愿意冒险与反抗,却不要委曲求全的爱情;坚守婚姻,愿意奉献与牺牲,却不要忍气吞声的婚姻,她要理直气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李千金从始至终对自己的爱情、婚姻与家庭都保持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守态度,但决不因此牺牲自己的原则与信念。可以说,李千金一贯到底的至情至性、敢做敢为,与裴家父子的前后转变形成鲜明对比。读者在李千金坦坦荡荡的为人中更看出以维护封建礼教自居的裴家父子的残忍、虚伪和荒唐。

(四)漠视功名利禄

根据“三从四德”的礼教戒律,女子为人妻最基本的义务就是“侍奉公婆”和“相夫教子”。社会上认可“夫荣妻贵”“母凭子贵”的价值观念,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依赖于男性在事业上的成就。传统才子佳人的大团圆故事也多以男子考取功名的形式宣告男女主人公爱情斗争的胜利。

《墙》剧虽然也采取了这样的模式,却并没有走上迎合封建礼教的“正途”。整出剧中李千金并无规劝丈夫热衷于功名汲汲于富贵的场景,而且等到裴少俊状元及第,以为李千金再嫁自己是理所当然时,李千金却对他大加嘲讽,俨然一副不屑一顾的姿态。这种与传统女子判然有别的态度,反映了李千金对身份贵贱、门第高低的等级观念的漠视,她将真情挚意视为世间最为可贵的东西。在整个元杂剧爱情戏中,这样的女性也是大有人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爱上张生,其母老夫人以张生家世卑微而横加阻挠,在被迫承认二人关系后向张生提出“得官”的附加条件,而崔莺莺在与张生长亭送别时却表示:“但得一个并头蓬,强似状元及第!”《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认为与情人能长相厮守是最重要的,“若不中呵,妾身荆钗布裙,愿同甘苦。”

三、研究李千金形象的意义

李千金是白朴笔下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她的曲折命运集中反映了白朴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白朴出生士大夫之家,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可谓耳濡目染,元蒙的入侵却颠覆了世俗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致使他思想成长之路出现巨大的转折。他是一个很有气节的文人,国破家亡后,他顽固地不与元蒙统治者合作,所以长期徘徊在欲仕不能,欲罢不忍的人生困境中。加上他多与勾栏歌妓等底层人物相往来,逐渐接受了与他原有价值观念相悖的新兴市民意识。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他自发地产生了突破传统道德体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以此来调和他的多元价值观的冲突,解决思想上不能承受之痛。

《墙》剧中李千金的爱情婚姻与封建礼教的教义是矛盾对立的,她大胆选择了自己向往的幸福,突破了礼教规范的束缚,她对前者义无反顾的坚持与对后者不屈不挠的反抗是一贯到底的。而强大的封建势力也是不可能在李千金个人主义的斗争面前妥协的。白朴用预设的“门当户对”的合理性婚姻使双方最终有了言和的可能,这样全剧就走上了大团圆的理想模式。很特别的是,这个大团圆结局并没有像《西厢记》那样走上传统价值体系的“正途”,李千金面对裴少俊的状元及第并非像崔莺莺般欣慰,反倒冷嘲热讽,要把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裴少俊功名的取得似乎并没有成为二人和好的关键。对儿女的责任与母爱才是李千金妥协的原因。于是,双方和好了,可是根本性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李千金在与封建礼教势力在貌合神离的暧昧关系中得到了最终的幸福。于是,白朴思想上的问题就粗糙地解决了。

没有白朴思想痛苦的深刻性,就不会有李千金反抗地决绝,没有寻求人格自由的强烈愿望,就没有最终奇怪的大团圆结局。李千金所有的人生抉择都深深根植于白朴最深刻的思想问题。就连李千金官宦小姐身份下显露出的热烈、泼辣的市井气,也莫不打上与白朴长相往返的底层女性的精神气质。

当然,李千金也是整个元杂剧爱情戏中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对她的研究,成为元剧人物形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叛逆的个性几乎是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共性。可以看出,元代社会女性地位还是有所提高的,反抗压迫的斗争正显示出女性的觉醒与进步。李千金形象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也为我们探究元代剧作家群体的审美取向和产生它的社会历史背景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注释:

i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

【参考文献】

[1]张大新.放浪与仕婚理念的错位整合[J].求是学刊,2009(3).

[2]邱守仪.男权世界里的女性舞台――浅析元杂剧中女性形象的特点[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3]马丽娜.白朴的生活经历对其杂剧创作的影响[J].前沿,2008(3).

[4]张大新.传统人格范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与风流[J].文学评论,2008(6).

[5]郑劭荣,刘丽娟.论真定异质地域文化与白朴的戏剧创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6]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9-171.

[7]何德廷.关于元代婚姻制度的独特性与进步性的若干思考[J].政法学刊,2004(3).

[8]王剑虹.元代婚姻制度概说[J].郡台学院学报,2003(1).

[9]刘晓.元代婚姻与家庭[J].郡台学院学报,2003(4).

[10]孙艳霞.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6).

[11]赵晶.论白朴词的思想内容[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1).

[12]徐适端.元代婚姻法规中的妇女问题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4).

[13]王刘纯.白朴的心路历程与其剧作的文化意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