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桂花雨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桂花雨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语言 课堂设计 课堂辅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美的事物能让人赏心悦目,蝴蝶会围着美丽的花朵打转,我们会为了悠扬的音乐陶醉,甚至为了一处美景跋山涉水。成人皆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他们对于美总是那么强烈,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他们的喜爱之情,所以我们总能在课堂上昕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之声,为文字赞叹,为美图赞叹,为意境赞叹,那是对于美的认可和憧憬,那是他们真真切切的感悟。

问逑嫦壬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精彩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品味语文的美,去挖掘语文的美,从而创造语文课堂的美。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做到“美不胜收”,那么必定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身在,心在,魂在,与作者同呼吸、同感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美不胜收”呢?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去创造美。

一、让课堂语言“美不胜收”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用优美的语言来营造完整的课堂情境。语文教学应该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不应人为地将其进行分割,所以整堂课的语言也应该是风格统一的,与教材的特点相吻合,尽可能地用优美的语句来打动学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进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桂花纷纷落下的美景,我设计了这样一段配乐朗诵:“鹅黄的桂花像绵绵的细雨纷纷落下,落在你的发梢,你的肩头,你的脚边,轻轻的,软软的,细碎的花瓣,浅浅的鹅黄,桂花伴着微风争先恐后地跃向枝头,扑向大地,四周弥漫着醉人的清香,恬静,安详。”这个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音乐的烘托中,在语言的引导中,在桂花的香气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学生沉浸在“桂花雨”的画面中,完全被陶醉了。情境描述了很优美的画面,很有味道,真正做到了人情入境。

每篇课文我们都应该用合适文本的语言去串联整个课堂,语言不在于多,不在于煽情,而要恰到好处,点到主旨而不深入,用自己的提点去帮助学生用优美的文字阐述,让学生说出美的语言更能体现语文的魅力。

如《爱如茉莉》这篇文章文字很平淡,其间流淌的淡淡却深沉的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体会。在教学时,我的语言风格也保持了与文本的一致,紧扣“平淡之中见真情”,用“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即使病着,也时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的真情流露,那样简单那样平淡,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一顿小小的饺子,一句默默的承诺,一个匆匆的身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爱就镶嵌在生活的细节里,它表现得那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和“我们渐渐明白爱有时就体现在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上,它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见真情。”三组语言来打开学生的思维,这时再让学生讲讲爱是什么,学生就能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他们美丽的辞藻,真挚的感情来描述文中主人公之间的爱,自己家人之间的爱,以小见大,只有情到深处,才能感人至深。

二、让课堂设计“美不胜收”

好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必定也是处处有心、事事有意,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都是融会贯通的。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教材打碎,重新整合、安排,让整个设计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切人点,让大家找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自然而然地引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这四句,读出文章的力量之美,读出几分铿锵,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一个感情基调,把学生带入黄土高原那种激情澎湃、豪情万丈的情境之中。这句话的每次出现就是对前文作一个小结,将腰鼓表演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都是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开始,以“好一个安塞腰鼓”结束,形成了前后呼应,回环之势,让整个教学一气呵成、反复强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化了理解。

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的,但在教学时,有时候改变一下格局可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探索的目光,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多变的,不能墨守成规。就拿《螳螂捕蝉》一课来说,如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无法突出吴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也无法突出少年的睿智,只有打破顺序,重新排列,以“下死命令”和“打消念头”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人手,才能让学生乐意去学,乐意去品读少年的精妙之处。

三、让课堂辅助“美不胜收”

在多媒体当道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让课堂更加充满了直观的美感,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形象的板书,这些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文字背后的情境,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文字板书,而是采用简笔画的方法,通过三幅不同时期的蜗牛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蜗牛的心理变化,从翅膀到奖杯,到重重的壳,将蜗牛的心路历程完整形象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第三幅背着重重的硬壳的蜗牛,我让学生帮助蜗牛添加表情,并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蜗牛,完全激发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有的学生还给蜗牛加上了眼泪,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很好地传递了出来。新颖的形式让板书也变得“美不胜收”,还能激发学生一定的阅读积极性,简单、直观、清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桂花雨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价值 策略研究

何谓文本?朱立元先生的解释是: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文学作品有一种物质载体(语言),即使广义的泛文本也都凭借其它媒介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且有待阐释的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教材,广义的理解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文字及其它材料。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而文本价值功能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此,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就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的前奏。文本价值的“挖掘”,体现着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甚至是教师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等,这都对文本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广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期待视野”水平,也决定着文本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成为了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高屋建瓴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体验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对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文及与此相关的课程资源,感受文本的人文性、语言性及价值取向,为教学的引领做准备。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走进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驾驭水平。而正是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解读引领,体现着文本阅读的高度:也正是教师深入地挖掘文本价值,才为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以《女娲补天》解读和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女娲的形象来看,她是美丽、善良、勇敢的造人之神、母亲之神,女娲补天不仅补的是“天”,而且是补救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就在,“通过神话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企图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积极追求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向大自然进行英勇智慧的斗争现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反映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核心美学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神话文本的特点。神话故事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把握文本的故事性。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感受女娲人物的形象。因为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要把这种美学价值传承给学生,就要抓住人物的美丽、善良、勇敢这三个特点,展开文本教学,通过教学树立神话人物的丰满形象,并在其中感受神奇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解读与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文本和文体的特点,又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渗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地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探寻的过程,那么,教师对文本价值进行选择和重构,就是将文本价值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及其“期待视野”,正确选择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选择文本解读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教师要追寻教师、文本、作者与学生“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理解、感受、通体验、能提升,从而真正建构起文本的价值。在挖掘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的、高屋建瓴式的解读,把握了文本的真正意义,体现着文本的旨归和方向,这是文本价值功能发挥的基点。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浅出”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涵泳语言乃至启迪思维和激感,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品味咀嚼地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对文本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阅读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及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获得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是一种通过阅读活动

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活动是文本功能的释放、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文本价值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是文本的人文性价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预设,由浅入深地进行情感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后涌现着的是师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从中展现着文本的包容与博大,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广度。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三步回环的情感铺垫过程,呈现着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震撼,可谓水到渠成。第一步:体味诗中的桂花,激发学生的对桂花的情感。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两句关于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在深情入味的品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桂花,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阅读期待”。第二步:走近琦君眼中的桂花雨,感受琦君细腻的思乡之情。教师将琦君眼中的桂花和清代诗人张云敖描写西湖满觉陇的桂花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故乡情结的琦君眼中那浓浓的乡情,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到桂花香里包含着对家乡的思念。第三步:让学生体味自己眼中的桂花雨,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桂花雨里的那份情感。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从诗中的桂花到作者眼中的桂花,从作者眼中的桂花到自己眼中的桂花,分明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深入”和“浅出”的过程,在情感的把握上一波三折,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心而往之的冲动,从而激活了师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文本的人文性价值。

另一方面是发挥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语文教学是一串长链,其中长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来贯穿,而其中的珠子就应是语言性,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形成语文能力。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探寻为过程来组织语文教学,而在其贯穿过程中应是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珠子,以体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及运用语言为最终目的。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宜字斟句酌地咀嚼、品味,呈现文本的沉潜和韵味,从而拓展文本阅读的深度。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就要在语文课堂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语文现象”可以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法,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通过品味、比较、体验,让学生领悟语言、习得语言。在《画家与牧童》教学中,建构了以语言为核心取向的语文课堂,通过对“语文现象”的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在教学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斗牛图》时: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句话,重点读出夸赞的语气: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上的比较异同,“称赞”与“赞扬”,“太像”和“画活”,“绝妙之作”和“神笔”之不同。

第三步:能否将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换过来,从而让学生领悟角色不同,地位不同,用词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秘密。

第四步:如果你也站在《斗牛图》边上,请用上一个称赞的词,想想你会怎么赞扬这幅画?出示:画得太( )了,画得太( )了,( )。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上乘之作……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情境与文本语言价值功能的发挥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注意语言价值的发掘和语文现象的关注,抓住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特色,从而体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对语言现象的关注、阅读与运用中,品味人文内涵,实现语言和人文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三、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价值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活动中,与文本价值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超越文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本作品的产生来看,文本创作时经历了三次变形:一是选择时的感知变形,即选择表达对象时的一种变形;二是组合时的构思变形,即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时代及作者的理想、境界等要素;三是成文时的表达变形,即真正成文本时,由思想形成了文字,又一次发生了变形。由此我们发现,任何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从阅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看,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因此,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就成为了可能。正像曹明海先生在《语文教学解释学》里所说的,“当优秀作品以其丰富的、强烈、新鲜的信息突破学生原有期待视野时,学生就会超越自我,建立起与作品相适应的新的期待视野,开成一种新的文化心理建构。”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升华,正是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是文本价值功能新的超越。

桂花雨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教材资源的短缺是落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相对匮乏,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教材的文本形式基本上就一种类型,即清一色的文学作品,选课设计太过单一,几乎没有非连续性文本的选文。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把教材中零散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我们的责任。

(一)整合学科内课程资源

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存在于图文结合材料、课后习题、课文及写作等板块,它们是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阅读资源。

1.读目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目录来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借助目录或附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打开目录,学生不难看出目录首尾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栏目和生字表,中间列出25篇课文,分编7个单元。教师应进而让学生思考7个单元分别是哪一类课文,会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如第三单元有《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等,这些内容显然都与自然美景相关。教师让学生在翻看中概括、归纳、提炼,找到“有用的信息”,以便在学习这一单元前,对读什么、学什么能有一个整体把握,做好搜集相关信息的心理准备。

2.巧拓展

教学中可以利用好教材中的连续性文本片段,对其进行巧妙设计,使之与非连续性文本相连,或创造性地转化成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列提纲、做图表、画导图等方式,从连续性文本中提炼出非连续性内容,让学生直观地阅读、理解。否则,仅仅凭教师的解释说明,学生很难理解。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自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天安门广场示意图,这样学生就需要理解文本关键段落并提取信息。

这种画示意图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文本,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独特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学科间的互动,实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完美融合。

(二)整合学科间课程资源

非连续性文本不是语文学科的下属概念,它属于所有学科,在所有学科中都有体现。教师应博采众长,从多种学科中选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为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服务。就小学阶段而言,除语文外,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等。数学学科中的统计图、科学学科中的实验图、实验数据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法律条文等都是可以利用的非连续文本资源。

以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节约用水》,就可以整合学科资源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做个“小小调查”,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和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等,并将结果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反映出来。教学中可以整合的学科资源有:数学学科的统计图表、数据,如全国水资源现状图、全国水资源变化情况图等;科学教材中有关水的知识,我国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用水分布图;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文件、法律、活动等。由此可开展相关言语实践活动,如“保护水资源”主题作文,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等。

二、外修:链接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一)关注生活资源

非连续性文本植根于生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应面向生活,广泛取材。班级里的课程表、黑板报、时间作息表,家庭生活中的食品配料表、家电使用说明书、缴费收据,社区生活中的公告栏、逃生路线图、小区平面图,社会生活中的广告牌、旅游手册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可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阅读技巧。

要精确把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图文感知策略,关键是要通过对图形的整体渗透,了解各类结构的特点,形成对图表、徽章、漫画等各类题材特征的高度敏感。其次,要根据图形的自身规律展开思考,建立文字与表格数据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归纳,理清思路,用文字进行简约精准的表达。

(二)重视师生资源

教师是教学文本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学生是文本学习的主体,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开发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要实现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转换,将图形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或板书设计;学生要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对知识进行梳理复习。在整合学科资源时,语文教师要加强同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收集、积累、整合其他学科教师的阅读指导经验;学生要综合运用各科内容,及时提取适当课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去。

另外,重视师生资源还表现为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是师生不断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其间产生的各种情况都是有待开发的资源。教师应有效识别和激活这些资源,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引向微课程层面。比如,校门口有补习机构前来发放传单,教师就可以借此训练学生阅读传单的方法技巧;可以让学生明确传单的作用和创作意图,学会正确辨别传单信息;也可以比较各种传单的特点,分析传单吸引人或令人生厌的原因,并绘制出心目中的传单。

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很强,师生包括家长都有责任用实际行动来开展教学活动,要敢于突破教材的局限,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德新.基于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四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