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颗枸杞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关注生活最重要
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详写内容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用诗一样的语言改写“梦中寻师” 部分。在改写前,我出示了一个示例后学生积极思考创作,下面就是学生用诗的形式改写文章中“梦中寻师”这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1:漫漫长夜/找寻您的身影/迷离梦境/只剩无尽的思念/母亲的呼唤/惊醒梦的尾巴/回首/已距床六尺/口中喃喃细语/老师,您在哪?
学生2:漫长的黑夜/却无法罩住我的思念/记忆中/只剩下依恋的叠加……
学生3:漫长的暑假/无尽的思念/滚滚流淌/梦中/花一样的境界/寻师/只为那心中的记忆。
学生4:快乐的暑假/在我眼里/只有漫长/就连梦中/手也指向您家的方向/口中喃喃低语:老师……/醒来/枕边早已湿透了一片。
在改写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非常透彻,通过改写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多开展活动,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平时的教学中开展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己的素养。
二.放手感觉真美妙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下第二单元“童年趣事”单元第三篇课文。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文章较长。如何立足学情选择好的突破口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上课伊始,我先请同学将文章的课题板书黑板上,并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所了解的枸杞豆。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同学再读课文,说说文中的枸杞豆有怎样的特征,并让同学将思考答案书写在黑板上,要求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准备时间充分,学生对文本解读到位,结合课文分析时侃侃而谈。
呈现在黑板上得是这样的答案:警钟般的∕激励作者一生的∕启示生命意义的∕充满教育意义的∕真正征服我的∕颓败的∕遗憾的∕红色的∕像0形的(三颗枸杞豆)。
我于是让在黑板上写下自己见解的同学结合书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理由:
学生甲:这是警钟般的三颗枸杞豆。因为每当想起这三颗枸杞豆时,我便会想起三叔的事。枸杞豆就像警钟一样提醒我:要珍惜时间,多多留意身边的事情。人生不能虚度,要多多发现,尽自己所能使生命开花结果,不要给老来留下今朝后悔心。
学生乙:这是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三叔对野豆角花地仔细观察让我认识到生活处处是学问,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关注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而作为植物学家来说,观察力是相当重要的。
还需要教什么?原来课堂可以如此轻松,原来放手的感觉是如此之妙。
三.挑拨离间是正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你只要能“点”会“扇”就大可以放心了,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热闹了。经验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释放,只要他们的潜能被开发,他们就会释放不可思议的能量。关键在于教师要注意“风”的方向和力度,要注意“火”的范围和温度。
在教学《我的老师》时,学生将课文中写蔡老师的事件进行概括。其中有一件事有学生概括为“老师排除纠纷”,还有的学生概括为“老师排除小纠纷”。我于是问道,你们认为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执一词,展开了辩论。最后,有一个学生这样答道,老师,我觉得都可以,就是看站在什么角度。站在魏巍写作时成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小事;但站在当初来看,这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件事“在那时曾占据过我的心灵”,并且这件事还惊动了老师,老师为这事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可见老师对这件事的重视。
一、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1 课堂提问要新颖有趣。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提问就必须有一定的特异性,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对于“好不好”、“对不对”这类问题在教学中则宜少问为妙。
2 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要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对语文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止心理。
3 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4 课堂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欲求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高质量的问题设置和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课堂提问的实用艺术
1 巧选角度,变中求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人,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 疑于无疑,平中出奇。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又如在教《三颗枸杞豆》时,在学生基本理解全文内容后,即可问:三叔在临死时,送给“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我”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师就可以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颗枸杞豆的深层含意。从而深化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3 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为什么又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设疑引导。调节气氛。老师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虽想尽办法但课堂气氛就是活跃不起来。这就需要调节一下气氛,自己的体会是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做到设疑启思,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释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置疑问也是一个难题,问题难了学生答不出来,让他们没自信:简单了又没兴趣答。因此设置的疑问首先应该新颖,先讲究发问的方式,改变提问的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讲求新意,从而调动学生自立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要有侧重性。要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知识的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提出一连串紧密相关的问题并使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将疑惑解开。设疑引导。使悬念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成为调节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人物心理转变靠“诱因”点燃
在记叙文习作中,我们经常要描写人物的心理转变,面对这一关键的细节,有些同学处理得过于简单牵强,读起来感觉不太自然;也有些同学生搬硬套,显得过于模式化,给人以不够真实的感觉。
其实,人物的心理转变过程绝对不可能说变就变,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外在的诱因来催生,促使人物进行思索,认识并获得启发,从而完成人物的心理转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几位文学大师在描写人物心理转变方面的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的习作有所帮助。
一、人生的挫折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挫折是良师,反思好它,会有利于我们成长。在叙事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的心理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那就是弃医从文。这一思想上的转变究其原因,就是他亲身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挫折:“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语文教学论文,文中真实地再现了两次事件,面对被严重挫伤的自尊心,作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论文怎么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第一处作者用反语式的抒情独白,发泄了内心的愤懑不平,也深刻地感受到弱国国民倍受歧视的悲哀;第二处中国人的欢呼声、喝彩声更是深深刺伤了鲁迅,让他感到中国民众精神的愚昧与麻木。历经了两次挫折与伤痛,促使作者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使作品中“我”的心理转变过程变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读者在欣赏其作品时,也能感受到当时作者内心深处微妙的变化,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弃医从文这一心理转变的外在诱因。
二、他人的点拨开导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当你遇到问题迷茫混沌时,他人的点拨开导可能会让你醍醐灌顶,有“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从而产生心理转变。如当代作家程海的《三颗枸杞豆》一文中,“我”是一个植物学家,而小时候却是出了名的“淘气鬼”,贪玩逃学,是什么促使“我”的心理产生转变,致使“我”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那是身患绝症的三叔反复教育开导的结果。首先,在小树林里,瘦骨嶙峋的三叔“时间不多了”、“太迟了”的感慨和叹息,促使“我”认真思考: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后来,“我”看到他在泥土上画了三个圆圆的“”,来总结自己的一生,用他自己沉痛的教训来教育“我”: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语文教学论文,不然就会一事无成。接着,他用枯瘦的手抓太阳的动作和内涵深刻的话语启发“我”:要捉住“太阳”,珍惜时光。最后,他临死前把有象征意义的三颗枸杞豆赠送给“我”,“我”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三叔的四次教育和开导,振聋发聩,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也促使我心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贪玩逃学到勤奋好学。
作家程海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种常见的心理转变的描法:写好心理转变的外在诱因——他人的教育开导。当然,自己的认识与醒悟更为关键。
三、感人的瞬间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感人的瞬间,真情的画面,会在人物的心灵深处定格,强烈震撼之余,定然会触使人物心理发生转变。如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背影》一文中,开始父亲对“我”悉心关照,“我”却不领情,不理解父爱,直到亲眼目睹了父亲不顾自己年老体衰,还去为“我”买橘子的背影:黑色的穿着打扮令“我”心酸;一连串艰难努力爬月台的动作,令“我”心颤,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如山的父爱,并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在本文中,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下的感人瞬间,精心雕琢人物的言行举止,使“我”的心灵感触更深刻,反省更彻底,由不太理解父爱到充分理解父爱,心理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论文怎么写。
四、大自然中的景物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近代著名的文艺美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对景物充分地观赏、品味后,心灵就会受到感染,与景物自然地交融,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比如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的心上,被一株开得很盛的紫藤萝所吸引,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紫藤萝的花朵,它的生机勃勃和浅紫色的芳香,给了我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带走了我心中的悲痛与焦虑,让我深受感染与抚慰。“我”宁静了,喜悦了语文教学论文,振作了,并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的心境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从而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加快了脚步”。
一个内心悲痛的人,从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中受到感染,得到启示,形成心理转变,这种触景生情的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先细腻地描写景物,准确地表现景物的特征和品格,把自己的心融合到景物的描写之中,物我交融,自己的“心境”才会发生转变。
通过以上这些名篇佳作的分析,我们发现,人物的心理转变,既有外在诱因的促发,更有其内在因素的主导。习作时,只有充分写好导致人物转变的外在诱因,用外因来“点燃”内因,我们笔下的人物心理转变过程才会显得自然而又真实,细腻而又逼真。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口语交际需要言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看事片面、思想偏激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口语交际的。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来正确分析问题,看问题才能全面周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语文教材是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结晶,其浓厚的文化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深深地引导和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蕴涵着深邃的思想,是提高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载体。如,《泊秦淮》、《春望》、《藤野先生》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忱,《白杨礼赞》、《石榴》赞颂我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背影》、《散步》歌颂的是永恒的亲情,《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既有对自身遭际的不满和对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失落,更有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积极豁达的进取态度,《论美》、《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些议论文本身就引导我们感悟生活,正确认识世界。
把语文教材的思想性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的前提和保证。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不健康的社会思想行为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以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引导青少年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伟人细胞》、《三颗枸杞豆》、《13岁的际遇》等作品,引导青少年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解释生活,对待生命,进而以一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心去面对顺境和逆境,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生命价值,确定人生标尺。
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作品里往往还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教师要深入文本、钻研教材,善于挖掘蕴涵在作品中的美学内容,用被挖掘出来的美学内容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向课文学习,以课文为例,能使学生见闻广博,思路严谨,思想深邃,口语交际时就能有理有据,有礼有节。
二、指导学生博览群书
“阅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为认识和理解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为表达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剩前半句具有可行性了。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虽然众多的功课使得语文老师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面对一系列的压力,然而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储备不丰富,口语交际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心理依据,而心理又与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一定的文化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开拓其语言视野、增强其文化意识。
教师要顶住压力,提倡课外阅读,更要加强指导,注重推荐,及时评价反馈,提高课外阅读的品质。为了使学生“言之有物”,笔者在班上开辟图书角,开展读书月活动,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读书征文活动掀起读书热潮,开展亲子共读征文活动,发动家长的力量帮助提高孩子的读书热情,同时结合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通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记格言警句,背优秀诗文,读中外名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扩大阅读量,形成良好的语感,厚积薄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规范口语交际礼仪行为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指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把握,还包括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一个人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用他的话说,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美国传播学家雷蒙德・罗斯曾说:“你是否认识到,你所传播的信息中,只有35%是语言的。当你面对面地同某个人讲话时,他可以从你的言语之外的其他形式中接受到65%的信息――如你的音调、手势,甚至你的站姿和衣着打扮。”可见,说话者(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语调语速,都能表现丰富的情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各有其意义,说话者(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也影响着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方法上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课如果没有教学艺术,那么学生上课的兴趣也就减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即使是科学知识,学生也是在被动僵化的状态下接受,很难体会言语所传达的美。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教学过程;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套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学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作者表达的意图,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到写作的表达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表达的方法。学生不但学会了输入,而且还学会了输出,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理念上
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使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尽量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让他们在享受美的同时轻松快乐的接受新知识。特别是每篇文章它的精彩所在,课堂上我便运用灵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体验。我在教学《三颗枸杞豆》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泛读,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对深刻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感悟,在引导学生重点欣赏第48--58段文字时,配合板画“三个”,点出了“生命的意义与真谛”。让学生明白了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又懂得了时间的珍贵。就像雷恒瑶同学概括的“少壮勤努力,老大更欢喜。”。还让学生模拟“我”与“三叔”的一番对话,通过他们读,听,议,明白了三叔说的话的深刻内涵及“遇难而退,则事事无成;遇难而进,则事事有成。”的人生哲理。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均能畅所欲言,发挥各自的闪光点。通过导学案及课堂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增强其情感教育和人生价值观。
三、阅读和写作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部分,帮助学习克服这两部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克服“难”这一心理障碍;其次注重语文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和运用。作文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输入”,而这些知识仅仅只靠课内汲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不断的积累,用眼睛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一切,用生花妙笔去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写作要有素材,而素材又来源于生活,生活又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为之重要。于是我多次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交流读书感受和读书笔记,还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写作和片段练习,使学生把课堂与课外知识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
四、实践活动教学
衬托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衬托可以写景,可以写人,还可以叙事;既可以是正面衬托,也可以是反面衬托。文章中的衬托,有时候可能是片言只语,有时也可以写许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让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关键词】
衬托 正面 反面 铺垫
什么衬托?借用“百度百科”的一句话来表达: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一种写作手法叫衬托。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也形象地说明了衬托的妙用。
衬托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那么,在平时作文中如何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呢?
一、层层铺垫,主体突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为了表现自己的文章写得好,写了一首小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文章写得如何好,而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最后才点出写作目的,让人拍案叫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赠汪伦》中的两句诗。诗人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铺垫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这段话节选自杨朔的《茶花赋》。为了赞美茶花,杨朔先写了梅花“细细的清香”,梅花开得旺盛“一树一树的”,白玉兰花“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但这些都不是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他要歌咏的对象是茶花,所以,刻画梅花、兰花、迎春花都是对茶花之美的铺垫。
有时作者为了刻画一个人物,还不惜用许多笔墨来叙述与有关的人和事。相信大家对《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并不陌生,这是鲁迅先生所写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老师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但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日本“爱国青年”的种种行为,以前自己在日本所受到种种优待。写日本“爱国青年”行为,如歧视中国留学生,检查鲁迅先生的笔记,写匿名信等等,从反面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可敬;而在日本所受到种种优待,写日本人民的善良。
这种层层铺垫的衬托手法,以同类事物为陪衬。它的运用,就是为了给作者要写的对象的出场造势,从而达到放大突出主体形象的目的。
二、以景衬人,景人同辉。
“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茅盾语)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在许多文章中,作者为了烘托人物形象,常常借助于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
如程海的小说《三颗枸杞豆》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看起来就像一个金质的盾牌。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 这一段景物描写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儿时故乡小山村的美景,有小松鼠、小兔子,还有逗人的金巴牛,十分富有情趣。除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外,还有一个“我”。“我”的天真活泼、热爱自然的形象在这些富有情趣的描写中得到了彰显,景人同辉。
再如,这篇文章中的这么一段景物描写:“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这里西沉的太阳更富有内涵,它既指三叔和我所看到的眼前的自然景色,更象征时光的流逝,三叔所失去的青春,暗示三叔也即将走向人生的尽头。因而,在夕阳映衬下的三叔的形象更加鲜明,更能让读者心灵震撼。
三、反面衬托,黑白分明。
借用“百度百科”的解释,反面衬托法,就是用相反的人物或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物的写作方法。它包括以人物反衬人物和景物反衬人物两种情况。运用反面衬托法,可以使这一人物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这两段话均选自初中课文《斜塔上的实验》,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斜塔上的实验》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彰显伽里略热爱科学、积极实践的精神。文章不仅正面写了伽里略热爱实验,对数学的痴迷。还写出了人们对伽里略的不理解,对伽里略的嘲笑。正因为人们对伽里略的不理解,伽里略那种对科学的执著与热爱,才更加令人敬佩,伽里略的形象才更加高大,我想这就是反衬魅力之所在。
一、正确的称呼词语:读音读义
在这个朗读词语的初始阶段里,要让学生发挥主体自主性,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获取词语的音义。这个过程中,还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力的审视获取小小的成功感受。例如对于“挚爱”一词,我作了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交流和查工具书了解“挚爱”与“喜爱”、“敬爱”有什么不同之处。很快,学生就有了收获,他们说“挚爱”是真挚的爱,“挚”为诚恳,多用于友情或爱国情。“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敬爱”是尊敬热爱之意,多用于对父母、教师等的情感。在读音读义阶段中,在朗读词语的时候应该做到心中有义,在发词语声音的同时明白词语的意义。其实,在这个阶段里读音是容易的,只要按在小学时习得的一般读书知识就可以达到目标,应多侧重于语义的把握。
读音读义阶段仅限于读准字音、了解词语的意思,表现在朗读上是志韵调式的初步掌握,即叫准汉字的“名字”,词语的生命难以凸显。
二、了解词语的性格:读义读情
了解了词语的音、义之后,老师们就会用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加以运用巩固。没有更大程度地发挥词义的辅助作用。老师们忽略了词语是有生命的,也是极富于情感的。我们最初为了指称某些形象物和抽象物而运用名词来称呼,这就决定它应是有形象状态的,有的甚至有声有色,能给人带来相应的形象感受,引发人的相关情感。如“思想”一词,深刻的思想会给人深邃宽博之感,令人肃然起敬;“小鸟”则是有形有声,令人深觉这动物的优美、生动可爱。动词又多表明动作情态,它的生动是溢于言表的。而形容词所特有的情感性较之于名词动词又更加丰富,喜、怒、哀、乐自能形于色;“美妙”比“美丽”自然多了一层细致、机巧的韵致。读这样的词语,朗读者的内心自然应该有些别样曼妙的感觉。例如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我所录下的形容词为“碧绿、光滑、高大、轻捷、肥胖、紫红、又酸以甜”等,假若我们单是平静地诵读,则有些浪费了这些可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例子虽并不起眼,但细究起来作用重大,朗读时要想读得到位,自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教学中,当面对这些平淡无奇的字眼儿,有的孩子告诉我他最最喜欢“肥胖”一词,这个词让人想到黄蜂拖着那肥肥的金黄色的大肚皮在菜花上忙碌着,让人觉得这些黄蜂真是可爱,生活得真不错。于是他读“肥胖”就有了可爱的感受和喜爱的心情。有的同学说我们班的某某就肥肥胖胖的挺可爱。而读皂荚树的“高大”当然也就不由自主地把声调放高、音域放阔,读得煞有其事,“又酸又甜”的葡萄感受也就呼之欲出了。这样,学生对于作者喜爱百草园的情感准确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这里仅以形容词为例谈词语的表情性。读义读情,读出词语的性格内涵,可行的途径很多,教师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则词语的情感是可以轻松“捕捉”到的。
三、词语是你了解的人物:读情读音
音准义明,了解了词语的性格特点后,切不可认为这就达到了词语教学的目标终点,还需再多一点,再回过头完善读的过程。读一读词语的音,甚至会发觉应该用不同的声称呼同一词语的名字,称呼它们的时候会发觉它们都不仅仅是汉字,还是有生命的伙伴。我们读时应口中有声,胸中有义,脑中有形,面上有情,手上有行。这样词语会距离我们更近,不再是空洞无味的知识了。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三颗枸杞豆》一文时,我给了学生包括“太阳、诱人、偷看”等几个词语在内的一组词。学生乍一看,“嘿,这么简单的词语!谁不会读?”继而就明白我们要进行词语朗读训练,便更加慎重了。孩子们在读的时候,便告诉我“太阳”读为“taiyang”就和我们亲近了一些,可以想象到光芒,感受到暖意;有孩子说他觉得朝阳应该是个充满了红水的大圆球,他从海那里面出来,应该是装满水的,他觉得太阳很可爱。学生们的想象很丰富,很值得高兴不是吗?而有的孩子则是联系到文章中的“太阳”,他说自己读到的是生命垂危的人对太阳的珍爱之情,他把太阳视为时间、生命,他所说的“太阳”情感不同并且浓烈。
对于“诱人”一词,我设计的问题只有两个:1.你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什么东西是诱人的?2.文中诱人的春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便开始提取记忆影像,很快便有了自己的答案,高兴地告诉我:夏日的小河、雪糕、电视节目,自己沮丧时别人开心的笑,以及女生所认为的班级同学偶获的一枚美丽的发夹或是一本极富趣味的课外书等都是诱人的。诱人春天的描绘又尽显他们的能力,这样一来,文中人物对“春天小树林”的迷恋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到位的词语理解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文章品析的许多难点。学生在了解了词语的情感的基础上,就能把词语读得绘声绘色。“偷看”时人的小心谨慎,儿童“偷看”时的天真可爱,在读“偷看”的时候,重音就可以随语境而变换,语气节奏也可以相应地调整到最恰当的状态。这样,学生再读“诱人的大西瓜”时,就能读出诱人的气息了。
一、传神细节传心声
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曹文轩是细节描写的高手,他这样谈细节:“写作不过就是真实地、充分地、独特地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心底的真情爆发了、喷涌了,当我们的文字个性化了、细节化了的时候,我们笔下的作文就一定会打动人心。”我们的言行举止,是能看到或听到的外在表现,把它们放大或分解、写细,能真实展现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怎样描绘“我”的言行举止,才能让“我”这一人物形象立体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在程海的《三颗枸杞豆》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地哀啼,也不理睬。然后,用指甲在叶鞘上挖一个小洞,等它爬出来逃跑时,再一把捉住……”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用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动词展现了我捉金巴牛的过程:蹑手蹑脚地走、闪电一般捏、得意地堵、欲擒故纵地捉……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把“我”这个贪玩又会玩的调皮孩子捉虫时心里那种快乐、得意的感受写得生动形象。
二、内心独白显真情
内心独白,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方法。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懊悔没有学会写作文、懊悔没有好好学习、懊悔旷课、懊悔贪玩……”一系列的懊悔,是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课的真情流露,这段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亡国之惨痛事实面前真心的懊悔、亡国的痛苦和爱国的热情。
内心独白就像一张拍摄我们内心世界的照片,使“我”的喜怒哀乐、爱憎情感一览无遗。可以直接表达“我”的感受,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我”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体验。既要真切感人又要简洁精炼,冗长的独白,会让人感到行文嗦。
三、联想想象抒感受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帮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丰富的联想能使文章情思动人,摇曳生姿。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触动心灵的场景,经常在脑海里展现一幅幅画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联想想象。把它们记录下来,能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联想要符合人物感情、画面情境,要力求自然。可以运用排比,用整齐的句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看这段写老师眼神的文字:“我慌忙站起,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我那慌乱的目光一下子与老师的目光相遇。那是怎样的眼神啊!那眼神,如同一汪清泉,汩汩流进了我的心田;那眼神,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燥与不安。那眼神,如同一双手,有力地拖住了我即将坠落的心。我深吸了一口气,让慌乱的心平静下来,流畅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我坐下时,老师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赞许。”从不同角度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我”由紧张慌乱到镇定自信的感受,写得非常具体形象,让人感同身受。
四、议论抒情抒胸臆
在记叙文中用充满感情的笔调叙事写物时,加入画龙点睛的议论、真情流露的抒情,会使文章锦上添花,独具魅力,更真切地表达人物感受。在记叙文中抒情议论,应该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在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有这样的片段:“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这段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我”对外祖母的爱戴、感激、赞美之情,可谓情真意切。这种热情的赞美、由衷的感激,是通过“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这样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的词语表现出来的。
五、情景交融动人心
文章意境,讲究境中有我,情景融合。人物活动有了环境背景,就如照片有了底色,使人细品韵味悠然。在描写景物时移情入景,使景物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样的文字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感染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