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祭灶节

祭灶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祭灶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祭灶节范文第1篇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祭灶节范文第2篇

糖瓜的个头在琳琅满目的年货中并不起眼,但它却是我国农历腊月的一种大宗的应节小食品。这是因为,旧时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节”。这一天人们要用糖瓜、糖饼等吃食来“祭灶”,故而糖瓜又名“灶糖”。

所谓祭灶,就是祭祀“灶君”。灶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写作“灶神”,老百姓俗称其为“灶王爷”。据说用糖瓜祭灶,就把灶王爷的嘴给抹甜了,有的则说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了,灶王爷上天时就会言好事。有一首打油诗《灶君怨》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家好人家,叫我咋给玉帝夸!”这里把灶神说成一位能够“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神。今天看来,这显然是十分可笑的迷信之谈,但是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灶神本应是发明和主管人间炊灶的神。可是说来奇怪,历代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表明,灶神受人崇拜之处与其字面涵义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且灶神的形象也远不止一种。

祭灶的风俗在中国周代即已有之。周代七种祭祀之一是祀“灶”。东汉许慎《五经异义》上说,火神祝融就是人们祭祀的灶神。灶的发明同火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火的发明使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了熟食的文明时代。而灶的发明则使人类由直接用火熟食进入了用灶烹饪的新阶段。可以想象得出,当灶发明以后,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我国先民团团围坐在灶旁,红红的灶火带来扑鼻的食香的情景。在科学不发达时代,我们的祖先认为为他们带来这未曾有过的美味的,是超然的神灵。随着用灶烹饪的普遍,“灶”逐渐成为人们日日不离的炊事器物。团团围坐在灶旁的用饭习惯,又使灶成了某一集体的标志,促成了人们对灶的崇拜,旧时所谓“灶王爷是一家之主”的说法似乎在此可见其源。由此看来,火神祝融就是灶神的说法与其字面上的涵义看来还是颇为沾边的。

可是汉代以后有关灶神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就与其本义离之尚远了。

晋代《搜神记》这部书上说,汉宣帝时,阴子方因为常在腊日早晨做饭而使灶神显形,阴拜庆之余用黄羊来祭灶,从此他“家乃暴富”。后来人们学阴子方在腊日用黄羊祭灶,很多人都吉祥如意。这里把灶神说成能使人发家致富的神。

唐代《酉阳杂俎》上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自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己丑日,日出卯时上天,禺中下行署,此日祭得福。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尉、天帝长兄、硎上童子、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一日灶神,名壤子也。”这里的灶神上天自人罪状,是男是女的说法均有。

在现代河北的民间传说中,灶王爷是一个贪吃的州官。每户人家都要请他和他的老婆、下司,甚至鸡、狗吃一天上等酒席,否则要抄家灭门。整整一年,他吃得又白又胖,百姓们被吃得叫苦连天。后来被乡民中一个大力士“张大巴掌”骗到家里,一巴掌把他们打到灶旁的墙上,让他们瞪着眼看家家户户做好东西,吃好东西。

在山东的传说里,灶王爷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富商。他成了富商后,就休弃了为供养他父母吃尽千辛万苦的妻子丁香,和海棠结了婚。后来,家中遭了火烧,只好讨饭过活。一天,讨到他前妻丁香家里,他连声叫着“大娘”求食。当他认出这个大娘正是他休弃的前妻丁香时,羞愧难当,一头钻进锅底憋死了。据说玉皇大帝只因为和他同姓才封他为灶王。又因为他死的那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于是定那天为“灶王节”。但是人们很看不起他,人家说:“张郎是吃了丁香那碗烂面条以后死的,今后每逢这一天还给他一碗烂面条吃就是了!”所以,灶王得不到别的供奉,只在每年这一天得到一碗烂面条。

在河南的民间传说中,灶王爷又是一位烧火帮灶出身的穷小伙子。传说玉皇大帝的小闺女爱上了这位穷小伙子,玉皇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小闺女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给穷小伙子封了个灶王的职位。从此,人们就称穷小伙子为灶王爷,玉皇的小闺女自然就成为灶王奶奶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给百姓带回吃的喝的。玉皇察觉后,一怒之下只准他们每年年底回去一次。第二年腊月二十三,灶王奶奶上天后,巧妙地与玉皇周旋,为百姓们带回灶干、豆腐、肉、鸡等吃食。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的恩德,年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烙灶干,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发面蒸馒头,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饺子。看得出,腊月二十三这里祭的不是灶王爷,而是灶王奶奶。

关于灶神的传说还可以举出一些。总之,历代和不同地区关于灶神的说法不一。这种情况,除了说明本无灶王其神以外,还说明了对灶神的描写倾注了不同阶级的不同意愿。

灶神的说法不一,历代的祭灶食品也不一样。

汉晋时,黄羊是当时流行的祭灶食品。南北朝时,祭灶用“豚酒”。宋代祭灶在腊月二十四,宋朝人称这一天为“交年”,“祀灶用花饧、米饵”等,“此月市间及街坊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东坡纵笔》中有诗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定燔吾。”南宋诗人范成大亦有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尚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饵团。男儿酌酒女儿起,O酒烧钱灶君喜。”不难看出,花饧、米饵、猪头、鱼等是宋代流行的祭灶食品。

明清时,祭灶已为腊月二十三,祭灶食品的最大特点是已由荤变素;糖瓜发展为祭灶节的大宗应节食品,这是由于祭灶之俗又染上了佛家素食色彩的缘故。

今天,祭灶的风俗已不复存在,但糖瓜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节令小食品却年年为人们增添节日的甜美与欢乐。

祭灶节范文第3篇

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虽然我们意识到:那些曾经是我们祖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民俗或许真的在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辗转深思发现,其传承的民俗心理和国民性,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若隐若现。

拜火与灶的缘起

其实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远古时候,原始人类打猎采集为生,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偶尔的雷电引燃森林大火,烧死了来不及跑掉的动物、昆虫,原始人捡拾品尝后,感到味道远比生食好吃,于是学会了天火后保留火种。氏族保护火种的任务多由老年妇女担任,年轻男女都要外出打猎或采集,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熟食也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学会使用火,是人类从动物界最终分化出来的标志之一。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处盗取了火种送给人类,自己却被宙斯处罚,被绑在高加索山,每日忍受风吹日晒和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就是西方民俗文化里的火神。毫无疑问,对火的崇拜在东西方都有各自的神话传说故事。

古人还用火来帮助狩猎,发明了陶器,刀耕火种,冶炼金属乃至使用青铜器、发明铁器。火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让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万物有灵论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崇拜火,敬畏火,后来火神被人格化为祝融,历代各地民间建有很多火神庙。灶发明后,又衍化出对用火的灶的崇拜仪式―祭灶。《礼记・礼器》称:“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其中“奥”即“灶”,是说老妇人祭灶,盆中要盛美食,瓶中要灌好酒,后来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和阴阳理论的影响,民间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习俗,护养火种的老妇,反而没有了祭灶的资格了。随着灶的出现,才出现了灶神,后来又人格化,纳入了道教的神灵谱系,民间纸马上印的灶神,是慈眉善目邻家老伯形象。后来虽然印刷质量不甚清楚,但挡不住百姓一样虔诚祭祀他。《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所以,百姓对灶神是极其敬畏爱戴的。

数千年历史的祭灶民俗

祭灶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了。汉时相传阴子方腊月做饭,见灶神现形,他家里贫穷,只有黄羊一只,阴子方于是用黄羊祭祀,后来阴子方富裕起来,民间俗信其祭灶虔诚有回报,故百姓祭灶多用黄羊,更加诚敬。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宋时祀灶以酒糟抹灶门谓之醉司命,祭灶祭品明朝以前是十分丰富的。苏州乡贤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传世,生动描写了宋时苏州人家送灶的习俗,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少留恋,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明时规定,祭灶时间“官三、民四、D家五”,就是说官府人家腊月二十三,一般平民腊月二十四,渔民、乞丐等只能腊月二十五祭灶。宋以后改用素食祭灶,饴糖做成元宝状,称祭灶糖元宝。腊月二十四日前,大街小巷有小贩挑出来售卖,家家用糖元宝供奉灶神。民间俗信用糖元宝祭灶神不是为了让灶神长一口结实的牙齿,而是想把灶神的嘴巴黏住,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述职时打小报告。清乾隆《吴县志》:“二十四拂尘祀灶,名送灶,用糯米粉团、糖饼,云灶神以是日上天言人过失,用此二物粘其口。”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送灶》描绘生动形象,诗云:“团子年糕汤水圆,饴糖元宝供神前。送君一盏油灯挂,扫却尘灰上碧天。”乡间还要用糯米粉裹豆沙馅为团,名谢灶团。祭祀完毕,把灶上神马揭下,用竹编为轿和镫,并备豆、草为秣马焚送门外,余灰撒屋顶,然后拨火中未烬轿镫取回纳灶中,谓之接元宝,又马料余者,人有食之眼亮之说。

据老苏州人回忆,送灶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宝”外,还有另外一些供品,如灶神纸马、灶帘、灶锭等。以前没有电灯,照明是用油灯的,苏州人用竹子编成一个架子,放上一个粗的竹节,盛上油,点燃浸在油灯中的灯草,就可以照明了。这种竹编的灯架叫做“灯檠”,也俗称为“灯挂”。灯檠每年要换新的,送灶时就将换下来的旧灯檠,串上两根筷子,糊上红纸,插些冬青柏枝,就算是灶神的上天的小轿了,祭灶时也要与供品放在一起。祭祀完毕,就将灶神的纸马“扶进”轿里,连同灶帘、灶锭等一起送到门外焚化,此时鞭炮齐鸣,竹节柏枝在火中也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送灶的人要将权作灶神马料的黄豆、稻草撒向屋顶,同时口中喊出:“灶界老爷上天哉,灶界老爷上天哉”,“黄金千万两,满地撒金钱”等祝词。稍过片刻,一人便将灯檠烧剩的大竹节,视作元宝,用火铗夹了,下面以饭萝z箕盛着走回屋中,意谓不让元宝漏下来。一人拿着糖元宝,一路喊进屋去:“元宝滚进来,元宝滚进来哉!”将“元宝”及未燃尽的香烛一起送进最大的灶膛,再将糖元宝抹在灶门两旁,算是封库的象征,余下的糖元宝就给孩子分食了。

临近苏州的无锡,和苏州祭灶风俗虽然大同小异,但接灶的日期不一样,供品也有地方特色。民国《晨光》(12期)上钱小柏的文章《o锡的新年风俗》这样写道:“在十二月廿四夜家家要送灶,是送灶神上天的意思,上了天要正月十五接了灶才再下地来。送灶除了要备干点心、水果、素菜、糕头元宝、团子等斋灶外,还要备一乘纸扎的小轿,这是请他上天时候坐了代步的;在祭完灶时和阡张、元宝、灶马等同时焚化的。灶神对于人的职务是:‘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看来,江南一带祭灶习俗大同小异。

如何和灶神打交道:实用主义

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是个非常重要的居家神,掌管着人间衣食与祸福大权,人们自然而然对之产生敬畏感和依赖心理。人们相信灶神上天述职后,玉帝是要在腊月二十五来人间巡视的,看看灶神汇报的情况属实与否,如果属实就会对浪费粮食或偷窃、说人坏话、骂天骂地的人处以减寿或破财的惩罚。在小农经济状况下,对于希望自己来年庄稼丰收,衣食有余,财源滚滚的百姓人家来说,由敬畏而“媚灶”、“谢灶”,巴结、贿赂灶神,以达到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功利目的,是古代最基本的民俗心理。百姓崇拜的神灵还有正月初五财神,近年来不仅经商之家祭祀虔诚,一般市民百姓也趋之若鹜。庙里的财神殿,初四夜到初五香火旺盛,鞭炮声声从初四到初五整夜不息,其所持心态亦同。千百年来祈祷衣食有余,财源滚滚,原是最正常不过的民俗心理表达了。

我们知道,民俗心理是人类社会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产物,是几千年历史活动不断积累在人们观念中的思维定式。民俗心理一旦形成,具有传承性强,不易变异的特点,它们出现和消亡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同时又不断在历史发展中对社会产生着独特作用。

祭灶旧俗现在虽渐趋消亡,但作为伴随物的民俗心理依然顽强地在民间存在着。面对生活的困顿,天灾人祸无助,神像的膜拜就是心理安慰的支柱,倾诉心里苦闷最好的对象。人们相信,无论灶神还是财神是如同人一样有感情的,基于市场利益交换的原则,在得到虔诚祭祀、吃好喝好的情形下,护佑一下或总不至于乱说坏话吧。更有趣的是,为了免除灾难,向神祈祷并许愿,如果实现了就虔诚酬神;如果神不“帮忙”,就通过传说故事或其他方式来贬低神。灶神、财神等一切神灵,是可交接和操纵的,甚至是可以游戏的,比如把饴糖或酒糟抹在灶门上。旧时,苏州民间天旱求雨不遂的话,百姓就直接把神像放在烈日下暴晒,来发泄对神的不满。

在古老的中,人们并不皈依某个信仰,只要灵验即可。用丰富的祭品来期待神灵的护佑,完全是实用主义的心态,交换而互惠,所谓临时抱佛脚,至今如此。这种功利性的民俗心理延伸在社会关系里,就是对于有权力的人也用巴结、贿赂神灵的手段,来达到个人谋取私利的目的。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利益实现与否,对于当权者的腐败和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是否正当,表现得麻木抑或十分无奈,甚至对贿赂持赞成和肯定态度。祭灶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财神却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样的转换表面看是有变化,其实民俗心理却如出一辙。

祭灶节范文第4篇

曾当过宋朝宰相的吕蒙正,在未中举及仕之前,家道衰落,一贫如洗。有一年送灶神之夜,家中没有祭物,便供上清香一支、清水一碗、打油诗一首以祀之。诗云:“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诗人在诗中借题发挥,把自己家翁及满腹才华无用处的幽怨情绪作了尽情的宣泄。他要灶神报告玉皇大帝,在人间吕蒙正的文章不值钱,实际是对当时现实社会轻视人才的抨击。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这首《祭灶词》写得饶有情趣,像是一出小戏――有场景,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场景是腊月二十四,灶王爷神像前摆好祭品:烂熟的猪头、新鲜的两条鱼、豆沙甘松,还有圆碌碌的粉饵,相当丰厚。人物是一家之主――祭灶的主持者和受祭的灶王爷。情节是灶王爷准备好“云车风马”快要上天见玉皇大帝了,祭灶主持者拉住灶王爷请他逗留一会儿,接受丰盛的祭祀。祭祀开始了,主持者发号施令,叫妇女们赶快回避,叫儿孙们逐一献上祭品,把酒洒在地上,还烧了很多纸钱。于是灶王爷哈哈大笑,非常高兴,主持者乘机在灶王爷的耳边悄悄说:“女人的争吵你就当没听见;猫狗拉屎撒尿你也不要见怪。现在你酒醉饭饱,我们送你上天。家里勺长勺短的小事你老人家包涵,不要婆婆妈妈学嘴学舌跟玉帝说。最要紧的是向玉帝讨一份大吉大利的利市,回来分给我们!”看到这有趣的对话,读者也会忍俊不禁,更可从字里行间窥见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关切。

“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家好人家,叫我咋给玉帝夸?”这首《灶君怨》打油诗,以灶王爷的口气写成。“祭灶"时请灶神吃糖,用意是以麦芽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上,防止他见了玉阜大帝说三道四。此诗写得幽默风趣,读来饶有兴味。

祭灶节范文第5篇

2、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吃灶糖,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3、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1)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2)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3)腊月二十九,就是民间祭祖的重大日子了,特别是身居海外的华侨,主要就是利用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祭祖的。(4)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除夕,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阖家团圆迎新年,除夕夜部分地区和家庭守岁至天亮。

4、初一到十五,都在过节,也有许多讲究:初一的饺子、初五,叫破五。破五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祭灶节范文第6篇

河南人风俗习惯很多,有些风俗跟全国普遍一样,比如贴春联、看花灯;有些是河南独有的,比如过年“祭灶日”,结婚要压床,喝酒“敬一个、端两个”等。

过了“腊八节”就可以闻到“年”的气息了,进入腊月二十三统称“小年”,也是送灶神的“祭灶日”。人们都要赶集买灶糖,晚上祭灶。之后,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一边忙于购置年货,一边要清理灶台几案,打扫屋宇积尘,这种被群众称作“去秽”的活动,既清洁、美化环境,又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来源:文章屋网 )

祭灶节范文第7篇

2、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3、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4、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祭灶节范文第8篇

俗话说:小寒大寒,收拾过年。今年的大寒节气似乎比往年的要早一两天,过了大寒,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陇南,这就到了小年,正式的年节就到了,人们就开始更加忙碌,准备过年呀!

在陇南的农村,腊月二十三日是一个有隆重仪式的日子,“腊月二十三,灶房阿婆上青天”(在陇南农村,以为灶房的神主是一位女性,这倒是符合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当地习俗)。忙碌了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送灶房阿婆回到玉皇大帝处,汇报这一家的一年四季的好事和坏事(这倒有一些像现代人的年终述职),来决定这一家在来年运气。通常,在腊月二十三日当晚,大人们会在厨房的灶台上方贴上一张写着“灶房阿婆”供奉灵位的红纸,两边还会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并在灶台上布置了一座香炉,并在每天晚上烧香,化纸钱,以表示对灶房阿婆的敬意。因为,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在人间保佑庇护了这家人一年的灶房阿婆就会暂时离开这个家庭,上天述职,暂时的缺位,人们就想了这个办法,就相当于已经离开的灶房阿婆还在家中保佑庇护着这个家庭和家庭成员。在老家,把这个仪式叫做祭灶。

父亲在故乡是一个文化人,在记忆中,在临近腊月二十三日这几天,就会有一些邻居拿着红纸找上门来,请父亲给他们写“灶房阿婆”。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地给他们写好,在等待墨汁干的过程中,父亲通常会与他们说一说家庭的年节准备的情况,或是问一问家中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叮嘱他们孩子的学习是大事,不可马虎,并开玩笑说等孩子长大了、有文化了就可以让孩子写灶房阿婆了,不用再让别人写了。等墨汁干了,邻居们就拿了写着灶房阿婆的红纸,千恩万谢地离开。以前农村经济不发达,有一些邻居不拿红纸上门来让父亲写,父亲也会找了家中的红纸给他们写了奉送。

在腊月二十三日,另一个习俗就和家中的小孩子有极大的关系了,这也是我们在小时候热切盼望的一种仪式。给孩子喝甜开水!在祭了灶房阿婆之后,家里的大人就会拿出平时积攒下的蜂蜜(或者白糖或者红糖,这要看家境和当年的将经济状况),兑一缸子糖开水,等温度适合了,就让小孩子们喝下,在场的小孩都有份。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晚上喝甜开水,大人也不解释。那时候反正只要有甜开水喝,我们也不过多地问为什么。长大后我猜想,可能是与送灶祭灶的仪式有关吧!大概糖水是祭灶的供品,祭灶之后才给小孩子喝的。灶房阿婆去天上反映这家人的情况,在灶房阿婆走的时候,给她老人家喝一些糖开水,等她汇报的时候就会多说一些好情况,来年这家的运气就会比以前好一些吧。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国家物资紧缺的时期,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就用土蜂蜜兑水,白糖红糖都是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不说,有时还会出现有票没糖的情况。那时候,觉得白糖开水比蜂蜜开水好喝。不像现在,白糖、红糖成了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蜂蜜反倒成了稀罕物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