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艾青诗集

艾青诗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艾青诗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艾青诗集范文第1篇

泰斗”。

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最能体现他的诗歌风格,有一种淡淡的冷酷与热情的感悟相融合的特点,最能打动读者,给人内心以强烈的震撼与感动。这期间,有一首名为《秋》的诗歌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特别是当把它和诗人海子于上世纪80年代所写的同名诗歌比较阅读后,再联系当今中国诗坛的现状,我对他们二人的诗歌有了更多的一些理解、感悟和启迪。

先说说艾青的《秋》,此诗写于1939年秋的湖南。特殊的时代背景使这首诗有着特殊的情思,但基本上仍极具“艾青”特色。1937年抗战爆发后,诗人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的洪流之中,但终因国力不济,抗战节节失利,形势所迫,作者不得不辗转于杭州、武汉、桂林等地。走南闯北的飘缈生活使艾青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艺术上也趋于成熟,有多本诗集问世,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期和高峰期,并逐渐孕育形成了其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秋》这首诗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基本延续了艾青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特色,即以忧郁诗为主调,凝聚了诗人对当时祖国、当时社会的深深忧思。整首诗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写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阴晦,写出了人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所体现出来的忧郁、悲伤、彷徨、迷茫和对前途的忧虑,但作者并没有对此而完全绝望,诗中多多少少还不失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名为《秋》的诗作,作者运用了雾、雨、田野、黑泥、黑马等多个意象来表现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眼中的秋。古人云:“潇潇暮雨洒清秋。”“秋”在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当中,是一种阴暗、忧郁、悲伤的传统意象,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并把它升华为自己对“秋”的理解,即作者眼中的秋天是一个多雨潮湿、雾气腾腾、阴暗多变、色彩灰暗的季节。这样的一个季节不正象征着当时的中国社会吗?至少,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当时自己心境的真实体现,漂泊的社会、漂泊的人生、动荡的时代、动荡的心绪,作者在此时是阴暗的、忧伤的、彷徨的,环顾四周,不知自己的出路在何方,只是盲目地从一个地方辗转漂泊到另一个地方,正如作者诗中所说:“慢慢地走向地平线/搜索着四野最后的绿色……”我认为“绿色”在这里还象征着作者心中所向往的圣土,代表了光明、希望。全诗前文所有的词语都较灰暗,如“泥黑、阴暗、浓厚、黑色”等词,而只是在最后出现了“绿色”,这一抹鲜亮的“绿”是作者的希望、社会的希望,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所以,可以说全诗的基调虽是艾青式的质朴、忧郁、哀伤,但也充满着其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颇有“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萧索意味,又不失“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强烈反差感。

再来说说海子的《秋》。海子原名查海生,是当代中国较有影响力、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诗人。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诗艺出众,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秋》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与艾青的《秋》相隔了近半个世纪,从写作的时间上来看,二者有着强烈的时代反差,如果说艾青的《秋》有着那个社会、那个时代以及个人的双重含义的话,那么海子的《秋》则更多的是个人理想的体现。海子是个极理想化的诗人,他在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美好中痛苦挣扎,《秋》这首诗就是他无奈地叹息自己人生的失败、生命的凋零的心情的最佳体

艾青诗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艾青 真实 善和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诗人艾青在寒冷的东北森林和干旱的新疆沙漠中咀嚼了20多年命运所给予的冤屈,但是诗人的意志是刚强的,激情仍然如火,喉咙依旧歌唱。艾青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因为他的诗歌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向世界各方,但是艾青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诗作,还有他建立在创作实践基础上的诗学理论。

一、诗之真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艾青在复出后也提出了“诗人必须说真话”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和艺术家要反应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艾青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诗人都要说真话。艾青诗歌的真实首先反映在对生活和社会的准确认识。30年代前期,东北华北基本不复存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充满着苦难,在贫弱的局面上作着苦苦的挣扎,这个时期的诗人也几经辗转,但他敏感地感受到了祖国受到的和必须要做的抗争,也如实写下了心中升腾的愤怒。38年出版了诗集《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在诗里,诗人所描述的环境是真实的,是紧扣着时代背景的,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也是被各种欺压所凌虐着的祖国,是满洲国成立,东北地区几近沦丧,,日本全面侵华等各种磨难打击之下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土。诗人心系国家命运,关乎民族前途,用歌声诉说了当时的黑暗环境,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诗的内容的真实。亚里士多德指出,诗比历史更加真实,历史所述为具体事件,而诗所讲的是符合本质规律的必然事件。在炮火连天的不安环境中,诗人应当写的不是歌舞升平也不是某一具体事件而是抽象出来的真实的当时环境。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在此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描写土地时会写到小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祖国的生死关头国家民族机器为难的时刻,哪怕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只小鸟都不会屈服于敌人的脚下,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凝练了全诗,提点了全诗,也是全诗的精华,在那个艰难困苦的的岁月里,一切爱国知识分子除此之外无法对祖国诉说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诗人写出了在当时环境中灵魂中迸发出来的悲歌,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艾青的笔写下的是对祖国浓郁的深情,真实深沉,有着极强的内心体验。这是诗的情感的真实。艾青有言,诗是生活的结晶,它比生活更真实纯粹。他也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美学观念。这是艺术的真实。

艾青之诗准确反映了他的诗学理论,诗要真实。

二、诗之善

艾青在《诗论》中明确宣言:“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灵魂的美,只有他们才能把世界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艾青是喝农民保姆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他的气质他的个性他的生命他的灵魂都表明他是真正的“人民的儿子”。他要为人民歌唱,为人民呐喊。诗人是善的,用一颗良善的心写出了对保姆的感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诗中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然而,这周是却不是为她一人而作,确切的说,不是单单写她一人,她是一个象征,象征了在祖国大地上所有辛勤劳动的人民。象征了所有为养育儿子而披荆斩棘的母亲。大堰河并没有名字,大堰河只是一个地名,是生她的地方。大堰河是普通的。她的生活中都是些平常普通的小事,那是她苦难生活的剪影。她的生活空间是有“枯死的瓦扉”的故居,是“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死后也只是“草盖的坟墓”。她的生活是“乌黑的酱碗”,是“为儿子缝补被荆棘扯破了的衣服”,是在冰冷的河里洗菜、切菜。她的儿子、丈夫都在她的照料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在她死后,他们就再也无法享受到这种关爱,失去一切,屈辱的活着。她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守护着大地,生在大地上,根植于大地,他是一切劳动者的伟大代表。

诗也是善的,艾青《诗论》中说,一,诗应以提高人类崇高的情操为标准。二,诗既人格,必须崇高与完整。艺术的宣传深刻自然难以消灭,作为艺术之冠的诗,自然承担了揭示真理的使命。诗人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也是在战争年代中对“天良未泯而觉醒于正义的人”的赞美。

三、诗之美

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水乳相溶,密不可分。长久以来,中国诗都强调“劝美惩恶,王化本焉”但是本身的美却不常让人发现。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在《鱼化石》中,诗人是在写鱼,也是在写人。“火山”“地震”爆发后,一条跳跃浮沉的鱼被埋进灰尘,失去生命。这种鳍鳞完整而不能动,失去自由的痛苦是多么深切。诗人说“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诗人不是只想着个人的哀怨和命运,而是想着许许多多人的。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诗人直率的提醒人们接受教训。艾青的诗一切从时代生活人民的需要出发,诗人在变动中说出了时代的想法,这是诗歌的美,是诗歌的内容美。这首《鱼化石》以化石为意象,不仅在内容上是对化石的描写,在诗的形式上,也极似一块鱼化石,全诗共分为七小节,每小节字数相似,十分规整就像诗中描述的化石一般带着些许僵硬,整首诗架构极似一块完整的鱼化石。艾青感于人们往往注重诗的内容美而忽略诗的形式美。他说:“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的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的协调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两种――以至于完全。”

一首真正美的诗,真正成功的诗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良运.诗的使命与诗的美学[J].诗论家研究,2002(3).

艾青诗集范文第3篇

他这么说,我想首先是因为我喜欢在备课本上顺手写诗吧。比如1983年开学的第二天,我新接手六年级的一个班。新生们和老师的情谊渐浓,我诗兴大发,写就了一首《西江月》:“窗外秋高气爽,室内自由畅扬,‘新’生‘老’师笑声同,奇闻出自漫讲。街上田间爸妈,吵打喜恨书章,热浪风雨沟鱼蟹,不知铃响学放。”诗是情感宣泄的渠道,这些备课本饱含了我多年的情感,我也常常拿来当诗集看。

另一方面,我总觉得教师和诗人应该是在气质上最接近的人。冷冰冰的课本躺在书桌上,最多只是天上含着雨水的云,而孩子的心灵是地上含着生命力的种子,老师就是能把云中雨适时洒向种子的人,这其间,老师一定要有一种“神功”,在那片云就要从种子上方飘过之前,化出雨来。课本的内容年年如是,老师的“神功”又从哪里来?就得在不同的种子身上采集,采集孩子们的各种情感,发现他们的愿望和想法,再融入自己和课本的情感,当所有这些情感都十分自然地共鸣在一起时,“神功”就来了,云便能自己成为滋养种子的雨。

40分钟的课,在没上之前,只是个抽象的时间段。老师进了课堂,采用怎样的“神功”,才能让种子萌发生命力,才能满足种子生长的渴望,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发芽、扎根、开花、结出香甜的美果?这种“神功”就在于老师有什么样的个人情感魅力,这其实和诗人是一样的,教师和诗人,都是调动自己和他人情感的高手,都是为了感染他人而存在的人,而教学和写诗一样,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情感流淌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总是在不断地“纵容”自己内心的情感升腾和流动,也本能地会对限制教师情感发挥的事产生反感。记得在20多年前,忽然刮起了备课要字迹工整、格式统一的风,而我的备课本又乱又杂,有画有诗,还贴有很多突发感想的小纸条,显然是最不合乎潮流的,被称为“破菜饼”层层上报,成为逆风的典型。区教科室的领导特来电话通知,要我拿着我的备课本去接受检查。我记得那天,我早早起床,拿着当时的那本贴着各种纸条、鼓鼓囊囊、实在如“破菜饼”般的备课本赶到了区里的办公室,我需要尽快厘清“破菜饼”的头绪,讲清我为什么要这么写教案,然后再返校去上课。时间紧,我越说越急,越是想表达得清楚些就越是说不清,那位姓邹的老主任,边听我说,边翻看那些充满图画和删改的备课本,见我急得很,便说:“蒋老师,上课要紧,我不留你了,但你的备课本请留给我再细看看,可以吗?”“可以。”说完我便骑上车,飞也似的一口气踩了15里地,赶回学校,按时上我的课。

事后,我也不知道这位老主任是怎么评价我的“破菜饼”的,反正我没有受到进一步的批评,甚至也没有人再跟我提备课本乱的事了,我又可以按照既定的方式继续备课上课了。大约15年后,我在另一所小学传达室等候放学的孙子,遇到了以前的一位张校长。他拉着我的手向在场即将下班的青年教师说了这样的话:大家不认识他吧,这位就是我常提到的蒋老师,当年大嗓门的邹主任在全区校长会上说,他是一位真正用“心”备课的老师。

15年后我才听到当年的“检查结果”,这个结果虽然知道得有点晚,但有人能理解我的为师之道,能跟我的“破菜饼”产生共鸣,我还是挺欣慰的。说我用“心”备课可能有点过了,我更喜欢说用“情”备课。所谓的“情”,韩愈曾说过:“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我总觉得,备课,一定要先从课本和孩子们的情感入手,调动起自己的感情,喜欢上课本内容,喜欢上孩子们,然后再去备课。但看看今日,还有很多教师喜欢从“参考资料”、“备课手册”、“教案集”(我绝不是反对学习先进)入手去备课,备课本写得比印得还工整,但内容却是苍白的,毫无情感的,甚至是抄来的,这样备出来的课往往会与课堂实际分道扬镳,最终导致机械、程式化的课堂,按剧本进行表演的课堂,没有生发的死课堂,其原因都是缺少了“情”的因素,忽视了自己的感情、孩子们的感情和课本中的感情。

如果说,教育是在写诗,教师是诗人的话,那备课就是酝酿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不必太拘泥于形式。我记得诗人艾青从延安起,无论是起是伏,半个多世纪他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希望写好诗――让人看得懂。”他就说过:“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是人创造形式,不是形式创造人,为什么要让别人所创造的形式来束缚自己呢?不要让这样那样的形式来奴役我们。”情,是诗人的命脉,也是我们教师的命脉,其他的,如备课方式都是服务于情感的形式,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能让自己自由发挥的就好。

艾青诗集范文第4篇

??其实我算不得什么诗人,根本没敢想成就自己过去作家的梦想,然而我承认我是爱读读诗的,后来在全国性报刊上也发表过几首,再后来写诗写出了国家级大奖,并且两次应邀上京与名诗人面对面……面对一个中文系朋友的奉劝,我不想多说些什么,我只想再写下几行文字,告诉她我对我们古老华夏文字的感觉,对平凡生活的深受。

??是的,诗人大多善感多愁,诗人的感情也丰富而奇特;也许诗人的生活归属幸福,因为在人们心中,诗人是那么浪漫而富有激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其实青春就是一首写不完的长诗!

??无数个花开花落,无数个日升日暮,无数次月下倾心的长谈,无数次擦身而过相视回眸的一笑,无数次独坐黄昏的山间以及不经意时梦中的呼唤,无数次灵感的催动与诗友们砌磋碰撞……我都要流露几行生活的体验多情的诗句,几丛粗浅的心情惊人的拼凑。尽管如此,我为什么这样苦闷地表达,就像一个农人如此执著地深爱着方寸土地一样,我从内心里也深爱着这些属于生命的悸动啊,我是因为太珍惜着他们的存在!

??昨日的风景其实已经改变太多,今天的时光还未曾褪色,未临的日子让人无限怀想。只到今天,我似乎懂得了诗之纯美,情之真切,爱之深苦。

??诗,是一片原始的森林,一块处女的净土。

??而我,仿佛时常就在这林中独自散步。任随长翅的思绪如美丽的蝴蝶自由轻舞飞扬;任随所有的离愁别怨,得失成败都成为林中或高或矮的一些树,成为森林中没有脚印的坎坷。诗便是这些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坎坷中的沙石——雨滴晶莹、透亮、有韵,仿若精神的追求无形无味无止境;而石头圆硬、欲望不穿、颗颗都是沉重的叹息,就如现实的物质追求,物欲的获得亦是无止境的;雨滴像是情人的眼泪,石头是男人的心——我们便可以想像雨滴落在石头上,一种情感曾经温暖或化解了另一种情感……静默无语吧,让少年的人们去为我们想像,因为我们都有我们青春的梦想。

??人有时无奈,散步时一个人;无奈中叹息,叹息我的《困惑》:

??“而我——

??只身泅渡困惑之城

??四围是海,上有浮云

??碰着无数裸露的愁苦的鱼

??而你总在说我,说我仍是

??故园数星星的孩子,夜夜

??陨落无数温存的目光”

??一位伟大的诗人不愿失去森林的原始,不愿失去白雪公主的童话,不愿离开久居的人群,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愿意失去爱。原来诗呵,是逃避城市的喧噪污染的空气,而寻找宁静与音乐的和谐。出本诗集,是我多年的梦想,但愧对我的诗友们,诸多原因,未能成就。一本油印《摘诗集》在校园发行了。但我想,梦想是会飞的翅膀,有梦就要追寻。我感谢缪斯给了我一千个含笑的忧伤和一千个含泪的微笑。

??诗心一万年。亲爱的朋友,你不是问我为什么忧伤么?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得多好啊;在生命的内容填充物欲的同时,朋友,热爱诗吧,不要去设想终极,散步诗的丛林,诗会告诉你:什么叫做拥有,什么叫做富有,什么叫做自由!

??我这一生,因为诗,才有了悲与喜,爱和恨,才有了幸福的泪水、愉快的丢失,才有了雨中的等候、梦中的呼唤,才有了对理解的珍视、对骨胳深处疼痛的特别感触。诗使人不断长大成熟,诗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我想不管春天还会过去百花总要调零,不管流水还会逝去落日最终遁逃,我这一生,哪怕生命的言传身教总归终结,我仍最爱我的诗文,因为诗会告你;这一切都是“自然”,都是一份情缘,因为无爱的人生是苍白的。

??热爱诗吧,用我们的青春妙笔,记录那年那月踏雪的回忆,那日那时人群中失之交臂的背影,那感觉才是生活中留给你最美、最真、最深的。

艾青诗集范文第5篇

小记者团队:《广东第二课堂》小记者

在一本书里旅行,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捧起书本,让我们大声朗读,在这个美丽的夏天,让我们在书本里旅行。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我们和作家的文字浪花相拥相亲。

承传知识,开启智慧。近日,在广东省中小学第二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现场,嘉宾们和《广东第二课堂》小记者面对面,展开一场关于“童年与阅读”的对话――

李学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希望就是力量

小记者:李叔叔您好!大家都说童年是美好的,但在这美好里面也会有一些瑕疵。请问您童年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您是怎样应对的呢?

李学明:我的童年和你们大不一样,我家在大山沟里面,开门就见山。我上初二才开始读第一本小说,那本小说是在大队里找到的,被撕掉了两百多页,我是从两百多页读起的。当时我觉得,原来小说这么好看!所以,你可想而知,我的童年是怎样的一个童年,吃不饱饭,没有多少衣服穿,精神粮食――书更不用说,除了课本还是课本。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所以,无论环境条件多么艰苦,碰到多大困难,我始终存有一种信念――一定要走出山沟才有希望,当时支撑我的力量就是这个希望!

金敬迈,作家,著有《欧阳海之歌》等。

站在蛋这一边

小记者:金爷爷您好,据我了解,您所创作的《欧阳海之歌》中的欧阳海是一名军人,他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可是我有一个疑惑:当时您为什么就想着创作这么一本书呢?

金敬迈:为什么想呢?我们那个年代啊,就是接受任务。你问这个问题我倒想借此说点别的。最近我读到一段话,很感动,我来背给你听: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永远站在蛋这一边。对,不论高墙有多么正确,蛋是多么错,我还是站在蛋这一边。也许有人不得不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历史和时间会做出决定。

如果有一位小说家,他的作品是站在墙那边的,那么这样的作品还有什么教育意义呢?什么是蛋?是我们每个人,每个覆盖在脆弱外表下那独特的而不可替代的灵魂;什么是高墙?不合理的制度、习惯势力是高墙。我站在蛋这一边,为什么要写《欧阳海之歌》,就因为我想站在蛋这一边。

小记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金爷爷,哪些作品对您产生过影响呢?我们又该读哪些书呢?

金敬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没有书,连课本都没有。课本都是自己拿笔来抄的,抄语文、英语,代数几何都要抄,没有圆规,没有尺子,直线画得歪歪扭扭的。但是抄有个好处,有的老师告诉我,抄一遍等于读7遍。

我觉得现在孩子的功课压力太大了。你们功课压力为什么那么大?难道你们每个人都要成为爱因斯坦吗?我们就这样培养孩子?老天爷,要是全世界人人都是爱因斯坦,没有一个会挑大粪的,那世界不就臭死了吗?挑大粪也是一种技艺!所以我告诉你们,读你们想读的书,老师叫你们读的当然也得读。读是一种享受。世界太大了,知识太多了,不是每一样你都要掌握,不要成为万金油,要成为专家!

洪三泰,诗人、作家,著有《神州魂》等。

月光下谈理想

小记者:洪爷爷,您的少年时代是在烈日尘烟中度过的,那您是怎样走上写作这条道路并取得成功的呢?

洪三泰:我家乡――雷州半岛,十年九旱,生活很苦,童年吃不饱。我爱好文学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当时老师问我们将来想干什么。月光底下谈理想,我说,想当作家。那个老师就说,也好,那你有没有信心当到底啊?我说,有!从此以后我就读书啊,学习啊,很勤快。我喜欢诗歌,所以就借艾青的诗歌来读。那时艾青被划为,他的诗集是不允许借的,我就到校外借艾青的诗来读。读完以后,我下决心,将来要做诗人,要见艾青。20年后,我成为了一个诗人,真的在北京见到艾青,后来还成了朋友。

小记者:洪爷爷,书的类型很多,像我们这几位同学,有的喜欢读青春文学,有的钟情外国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您喜欢哪一类呢?

洪三泰:像你们这么大时,我没有那么多书读。你们都有专门喜爱读的书,这说明你们的基础非常好,将来不得了。像金爷爷说的那样,你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比如我喜欢读诗歌,我就整天跑到图书馆,把借到手的诗歌都读完。我不主张规定你们读哪些书。听你们列举的图书类别,我感到非常高兴,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读吧,认真地读。

另外,我主张做笔记,做很短的笔记,我的读书习惯就是做笔记。我还喜欢写日记,我的日记从小学到现在都没中断过,已有几十本了。写日记可以锻炼语言,表达感情,记录童年,很有趣。

伍美珍,儿童文学作家,被小读者称为“阳光姐姐”,著有《单翼天使不孤单》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记者:阳光姐姐,您小时候的作文非常好,现在又是作家,请问您是怎样写好作文的呢?

伍美珍:我小时候作文写得非常好,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语文老师读到我的文章都会喜笑颜开。我觉得写作天赋是蛮重要的,但是有一点,我特别爱看书,打开什么书就看什么书。阅读应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如果我的爸爸妈着我读中国四大名著,不让我去读其他的书,我可能成不了作家。

天下的好书太多太多,我们要找到自己阅读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书。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有一个内在的发展机制,对于你们来说,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学习其他的,我觉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当你的阅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的阅读品味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小记者:您的新书《巧克力味的暑假》讲了一个毕业班的故事,进入中学,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迎接中学生活呢?

伍美珍:中学可以说是全新的生活,但是它也是充满魅力的,因为中学生活意味着要更加独立,一切都要靠自己。

另外呢,我觉得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友情的问题。中学时代,每个人的个性都非常鲜明,同学之间的相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呢?首先,要有爱心;其次,同学之间要有宽容之心,人际交往就不会成为很大的障碍。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不断地遇到困难,但这些困难必须靠自己去克服,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郁雨君,儿童文学作家,被小读者称为“辫子姐姐”,著有《我的雀斑会跳舞》等。

一对隐形的翅膀

小记者:辫子姐姐,我们的童年大部分都充斥着电脑、电视、成绩单和游戏,您的童年跟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郁雨君:我是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小镇长大的。我有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童年,有很多爱我的人,特别有一位老爷爷老师,看我的作文写得特别好,他就特别爱我。有一天,他写了一首散文诗,叫做《蒲公英》,他说每个蒲公英都是一个小伞兵,背着一对翅膀,飞来飞去。他突然跟我说,雨君啊,你知道吗,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翅膀的。当时我不懂,我就找啊找啊找。他说,不对不对,现在老师不告诉你,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身上那对翅膀会突然“哗”地打开来了。当时我想不明白。

到了大学,我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师――梅子涵。他看了我的作品,里面一句“诗歌就是黄金在天上舞蹈”把他逗乐了,他用非常明亮的男中音朗读了出来。在老师的美妙朗读里,我突然觉得身上的翅膀打开了。那么,这对翅膀来自什么呢?我觉得来自于文学,来自于老师的滋养。第一个老师让我知道我身上有对隐形的翅膀,但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第二个老师让我发现我身上的翅膀是怎样打开的。所以我要告诉你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总有一天它们会忽然打开。

小记者:我喜欢读很多书,但没一本是精通的,怎样才能专注于读某方面的书,或者说能从书中收获些东西呢?

郁雨君:像你这样,据我了解是两个阅读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略读,还有一种是精读。其实你不要焦虑,辫子在高一的时候还在读连环画,那时我甚至排斥文字,但是我妈妈非常着急,觉得我怎么不喜欢文字的书。

辫子觉得大量的略读是精读的基础。我一直主张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本或两本床头书。辫子希望你在大量的阅读中,遇到一两本让你眼睛一亮,甚至让你一下子很有感触的书,这时候你可以精读。精读的时候,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读。我常常举这个例子,我小学的时候读《红楼梦》和初一的时候读《红楼梦》是不一样的。小学的时候我很馋,读《红楼梦》就读里面的菜谱,尤其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里面,刘姥姥吃了一块茄子做的菜,凤姐告诉她,是用多少只鸡把它烧出来的,我当时一边咽着口水,一边把这段抄了下来。到了初一的时候,我变成了一个非常忧伤的女孩子,所以就抄了很多林黛玉的诗歌。

艾青诗集范文第6篇

沙鸥于1963年生于安徽当涂,自幼对艺术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痴迷。他七岁痴迷对弈,八岁习武健身,九岁自习吹笛,十岁始练习书法,十二岁时跟随著名画家张仲则先生学习绘画。此后,又得名师郑孝通、邢齐山、尉天池等先生耳提面命,书画之艺渐有长进。除此,最为酷爱的还是读书,所读之书涉猎极广。十六岁时已通晓格律,十七岁时开始尝试进行诗歌创作。之后,沙鸥坚持诗歌创作近二十年,1991年便有散文诗集《爱的钟声》与读者见面;1999年2月,又有诗集《触摸玫瑰》问世。这些文字皆是作者对自己在三十岁之前真诚热爱生活经历的一种纪念,也是为当时沉寂的诗坛摇旗呐喊。后来,沙鸥考入了南京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在大学学习中,观文艺之史,见大师所成之迹,并牢记导师卞孝萱先生的二句话“板凳坐得十年冷,文中不写一句空”的学术精髓,真的十年足不出户,安心读书十余载。其中感悟很深。他向读者奉献的文艺随笔集《纸上残墨》,可以看出沙鸥先生对文艺所悟所思,文中或诗、或书、或画、或美学、或人物品鉴、或文坛劣迹皆一一述之,其中不乏精辟的论断。如关于文艺创作,他认为“当你踏入艺术殿堂时,首先想一想是否具备了艺术家的素质,素质的主体即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是厚实的学养,它才是你创作的支点。”最有见地的还是那句“文学艺术造就了一批人,也毁了一批人……文学艺术的殿堂容易进去,却无法让你有插足之地,你必须在拥挤的缝隙中创造无限的空间,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被窒息毁灭。”

正是在这种创新思维的支撑下,沙鸥先生潜心于十余年的甲骨文研究,也随着他的思考与创作的结合,水道渠成地向读者推出一本文字清新、图文并茂、适合热爱甲骨文创作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专著――《甲骨文书法创作导论》。这本书共十余万字,作者收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认真概括了百年甲骨学的研究成果,辨析和区分众多相近甲骨文字,为喜爱甲骨文创作的书法家或爱好者提供了自学的捷径。之后依然厚积薄发,不辍笔耕,先后出版了《正在舒展的画卷――萧云从评传》、《萧云从诗文辑注》《萧云从从考》、《萧云从与姑孰画派》。正如已故国学大师卞孝萱所云:(甲骨文书法创作导论)“是中国第一部甲骨文书法创作基础性专著”。(萧云从评传)“是一部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审美价值兼备的艺术理论专著……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研究画家萧云从的专著”,(萧云从诗文辑注)

“洵可谓集萧氏诗文及研究资料之大成,足以填补文献学领域一个空白”。著名翻译家诗人屠岸先生在看了《萧云从评传》之后认为沙鸥为“中国美术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学者傅璇琮说:“二十一世纪以来,萧云从与‘姑孰画派’的研究,做出贡献者,应首推安徽学者沙鸥先生”,而“《萧云从评传》、《萧云从诗文辑注》、《萧云从丛考》三部重要专著,将萧云从的研究推向一个高峰”,“《萧云从与姑孰画派》……结构完整,逻辑思维缜密,论据充足有力,完整立体地再现了萧云从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2013年,沙鸥先生为了弘扬姑孰画派的精神旗帜,又创建了安徽省姑孰画派研究会,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好评。大家们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使得沙鸥先生成为国内萧云从研究的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

纵观沙鸥的文艺创作生涯,在有限的时间内竞涉足文学、书法、绘画、甲骨学、文献、校勘等诸多领域,出版专著十余部,填补国内学术研究空白就有四部。如此高水平、高产量的创作,无不让人惊叹。众所皆知,自古以来讲究“术有专攻”,而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摄影、影视、建筑与园林等多个小门类。虽然各门类之间存在着相互融通的交叉关系,但任何一小门类又是一独立的艺术领域,要想在其中任何独立的领域中取得成功已属不易之事了,可沙鸥却打破了这个魔咒,一人精通书法、绘画、文学并显有建树。这似乎只能用一个理由来解释,那就是天生的慧根所在。试想,若没有这难得宝贵的天分,他怎能无师自通地通读甲骨文,又怎能轻松高效地涉足不同艺术门类并学有所成?

记得沙鸥先生所说:“余写文章,若无创新之处或无价值所言,绝不动笔。余不作趋时应景之作!”听君一席话,再联想到沙鸥所出版的十余部专著的价值与创新之举,无不让我们这些初涉文艺领域的晚辈肃然起敬。也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所折服。

读沙鸥之书,茅塞顿开;听沙鸥之言,如沐春风。生活中的沙鸥衣着简单,生活低调。与其交流,你能真正读懂“淡泊名利”、“单纯正直”的内涵。他在《触摸玫瑰》中曾言“诗人本身就意味着清贫,诗人不应为清贫而悲哀,而应为清贫而自豪。清贫意味着清清白白,我愿意为诗而清贫,为诗而清白,清清白白地做人。”笔者与其交流时曾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身边同事换大房子的艳羡之情,沙鸥望而生笑,轻描淡写地说“你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当时笔者还以为他是能力所限而说的“酸”话。后来通过多次交流,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因为按他目前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他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未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沙鸥几十余年如一日地守住寂寞,不为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所动,在自个儿感兴趣的文苑艺坛里培育出一朵朵娇人的艺术之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着中国当下文人身上难得的清白与纯净!

艾青诗集范文第7篇

2007年,新诗90华诞。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盘点将成为这一年诗歌的重要话题。诗歌在2006年经历了“梨花体”、“裸诵”等风波,在2007年初始又迎来了“排行榜”、“公约”等事件,这些,都是中国新诗一路走到现在的悲喜剧。在这些激进的事件中,诗人一改以往的矜持,在主动或被动中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声明着他们的诗歌理想,而这却让大众再次迷失,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人的认识,宛若陷入了迷阵。

诗为天地立心,它永远是人类盛放心灵的容器。中国新诗经历了90个春秋的磨练,是是非非,诸多曲折,但它无可争辩地仍旧包含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参与着中华文明的建设和传递。在新诗90年之际,诗歌和诗人在远离公众多年之后突然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似乎是某种巧合或暗示。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就让我们用一种新的姿态和角色温习诗歌,试着回忆或总结中国新诗90年的历程。我们是谁?诗歌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一、创诗纪:第一首新诗的诞生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一首白话诗《蝴蝶》

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的这首题为《蝴蝶》(原题《朋友》,写于1916年8月23日)的诗,这被看作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这些诗带有明显的新旧“过渡”色彩,甚至有点“四不像”,但在文学史意义上,艺术价值的粗陋不能掩盖重塑民族文化的勇气。),从此之后,一批一批的诗人成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记录者、专注于灵魂的观察家、语言的历险者。有人因此称道,这“两个黄蝴蝶”,把中国的诗歌带入了另一片花园。

在当时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后来,又发表了有具体主张的《谈新诗》。应该说,这些都是点亮中国新诗的智慧之星火。但就艺术表现力而言,那8首发表在90年前《新青年》杂志上的白话诗,同时,包括他在1920年3月出版的“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今天回过头去看确实有些单薄、粗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那个深深困囿于古板语境的时代,那种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革新的气势和精神,对我们现时的诗歌写作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尝试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是“白话文运动的最后一役”,向诗人表明用白话文作诗是可能的,正如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所说的:“它只有宣言的价值,你现在再看看它,根本没法读,于美感上太粗糙。”

实际上,文学的每一次变革,不仅是因为文学本身的需要,也或许还有对现实与人生新的发现与体验,的“诗歌革命”是否也即如此?

任何―个新生物的出现,都会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中蔓延。那些有着共同的诗歌理想的诗人们,便聚集起来讨论诗歌,于是出现了各种或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新诗社团和各类提出各自主张的新诗派别。1921年初,在杭州成立的“新诗社”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主要的组织者有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等,其创刊的《诗》月刊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份新诗刊物。从此,中国新诗的各类思想主张也就进入了互相交流探讨之中,互相争辉斗艳。

而今,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和诗歌,都不可能回到90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了,但无论是诗,还是生活,仍如90年前那般在持续变革。

二、检阅:90年人物谱

1917年,中国新诗完成了它的一次同中国传统诗歌的“断裂”。2007年,是中国现代新诗诞生90周年,“蝴蝶”飞走了,“鸽子”也远去了,但中国新诗这条“小河”自它的发源之日一直流淌到今天,并且,还会一直流淌下去。那么,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又该记住哪些人,哪些诗?

代表作:《蝴蝶》

他带来了汉语诗歌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1920年以前,中国只有一种诗歌形态,而在此之后,仿佛忽然就有了另一种与古典诗歌泾渭分明的诗歌形态。这是两千年以来中国诗歌形态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周作人代表作:《小河》

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从周作人开始,或者说,从《小河》开始,中国新诗有了最初的美学风格,摆脱了旧体诗的限制,不再追求格律韵脚,完全使用自然的音节。

郭沫若代表作:《女神》

郭沫若作为“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和英勇战士,是在追求自由理想,创造新世界的崇高信念下从事创作的,这一切都体现在他1919年至1920年之间创作出的《女神》中,让人们坚信:新世界的即将诞生,同时,亦开创了新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冰心代表作:《繁星》《春水》

在20世纪初就出版了《繁星》和《春水》,北大教授洪子诚对其的评价是,“成为以来女性诗歌的惟一收获。”

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的诗歌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请命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但能令人愉悦,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诗人穆旦说:艾青的诗“会摇起你年轻的精力,鼓舞你更欢快地朝着斗争,朝着光明”。

徐志摩代表作:《再别康桥》

他为新诗“创格”功效卓著,开创了中国新诗格律化的新格局。

臧克家代表作:《有的人》

臧克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作品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段沧桑历史的缩影,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卞之琳代表作:《断章》

回首“五四”,多少人感怀怅然,不说别的,在文学的视野里,那是一方自由晴明的天空,卞之琳那么幸运地生活成长在那个诗意的时代,和他的老师徐志摩一起,编织“新月”的诗意。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

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在中国诗坛的成就,远非“雨巷诗人”所能锁定,他曾用笔,确切讲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的灵魂。

郭小川 代表作:《投入火热的斗争》

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时期,他的一系列优秀诗作都记录了时代的痕迹。

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北岛代表作:《回答》

在北岛早期的诗作中,美学的叛逆与时代的投射混合在一起,成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代精神的表征。

海子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被认为是80年代中后期非常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诗歌个案,他努力不懈地重建着理想中的“神性的史诗”,他是离上帝最近的诗人。

顾城代表作:《一代人》

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有时是远古的神明,有时是黎明的鸟叫。从他的诗里,我们依旧可以听到他从走廊尽头跑来的脚步声,他推开门,他推开门,推开一重重厚重的门……

舒婷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是“朦胧诗”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浮沉最能体现“朦胧诗”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变化。朦胧诗后群体代表人物:韩东、于坚、柏桦、翟永明、李亚伟、阿斐

在“朦胧派”退潮后,诗坛又涌现出了一次诗歌浪潮,一些比舒婷、北岛、顾城等人更为年轻的诗人,他们不为主流文学所接纳,便成群结队,自办刊物,高喊“pass北岛”,彻底抛弃“朦胧诗”表现的愤懑、哀怨和寄托,痴迷于人的内心体验。这些诗人的作品虽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不可忽视的是,从他们开始,中国诗歌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个人写作姿态。

三、诗生活:生活的变化与诗歌的困境

从1917到2007,9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中国新诗没有“飞”多远,但也没有在纷繁的事物更迭中消失。不管是“朦胧诗”还是“口语诗”的偏好,还是“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论,90年刹那,或疏离,或密切,它仍然以自身的方式与力量,锲入生活的内部。

“两只蝴蝶”飞上中国天空大约50年后,有关诗歌从语言到形式解放的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在逐渐消隐。而诗歌自身的表现力和独立性的缺失,正在暴露出它们疲软的病态。

[朦胧诗群的崛起]“我”成为主体的自由写作

“朦胧诗”始发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岛、顾城、食指、芒克、江河、多多等诸多诗人与这一诗潮发生了紧密的联系。1978年12月23日,北岛与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并执笔发刊词:“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这本印刷粗糙、发行有限的民刊记录了一些来自“地下”的声音,并像磁铁一样迅速吸引了一群青年。欧阳江河当年就将《今天》当作诗歌写作的“启示录”,认为它“带来了异端思想和怀疑精神”。 在朦胧诗之后出现的诗人钟鸣,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着这场遍及全国各地的“诗歌运动”:“在北京的院落里,在白洋淀寂静的村庄,在贵阳某基督教堂的凋敝的楼上,在四川由门板房衔接的小巷子里,在云南的橡胶树下,在北大荒的原野,在广州装饰的珠江大桥边,在上海的苏州河边……一些敏感的人,一些美学幽灵,开始发动诗歌昆虫的翅膀,好像有个更深,更微观的世界正在敞开,蜜蜂嗡嗡,最先从钢铁的碾轧获得忧伤的韵律。”

相比于半个世纪前,内心更多的禁忌被消除,更多的坚冰被摧毁,新的诗歌美学正在建立,词语悸动如新芽,在内心的墙壁上开出绚烂的花朵。“童话诗人”顾城曾谈到“朦胧诗”的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而这一切,又纠集在当时沉闷、压抑的特殊历史境遇里,所以,他们的诗歌读了以后“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臧克家坚决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艾青也陈词严厉地说其“把‘我’扩大了遮蔽整个世界”。这样的诗潮,如时代一样,在当时产生了广泛、激越的争论。

事实上,“朦胧诗”承接了“五四”的新诗传统,而在美学上则显得更为自觉。让诗歌回到本体,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使“我”成为了主体,这是“朦诗群”带来的显著“贡献”。

[第三代诗歌运动]向“下”的写作,向“在”的写作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推出“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展示了64个诗歌流派和社团。这次大展后来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影响到了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诗歌写作。

据主要策划者、诗歌批评家徐敬亚统计:到1986年7月,全国共有非正式出版的打印诗集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同仁诗刊和诗报22种,遍及全国的诗社多达2000余家。而这个时期的青年诗人对正式的诗歌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与抵抗,认为诗歌探索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在正式的诗歌刊物上得以体现,只能依靠“非主流”的传播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写作,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众多诗人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走上了一条相对于“朦胧诗”更纯粹的道路。他们以一种“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式的姿态消解了北岛那一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气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味”的平民气息,自然、随和的口语化写作。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1982年)便被视为从朦胧诗转型为“新写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种“第三代诗歌”写作,更自我,语言、形式更自由,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于坚则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有人说,正是这种过分自由和口语化的随意性,给“一个恶搞诗歌的时代”埋下了伏笔。

[网络时代下的诗]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

时光流转到1999年。

这时,距1917年已82年。这年4月,在北京的“盘峰诗会”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矛盾推向了前台,后者大力倡导民间的、与日常生活和现实语境发生密切关联的“原创的”、富有活力的口语性写作,批评过分依据知识优势的、以翻译诗歌为写作资源的“让人头晕”的“知识分子写作”。

是年,王家新提出以“后朦胧诗”取代“第三代诗歌”的称谓,极力批判所谓“民间写作”。于坚反击:“第三代诗歌并非所谓后朦胧……后朦胧诗在80年代张扬的是‘文化诗’,到了90年代则变成了t知识分子写作’……”

于坚如今没有了当年的“激烈言辞”,“我是出于对母语的敬畏,希望能警醒人们汉语在衰颓,你把我那些激烈的措辞抛开,你会发现什么?我听说一个美国研究者就比较理性,他说‘盘峰论争’是中国诗人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而在此前后,“暗地病孩”、“下半身”、“橡皮”、“唐”等不计其数的

诗歌社团,借助网络的平台先后进入视野。竖、朵渔、沈浩波、尹丽川、阿斐、AT、春树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诗人,以各为不同的、新的写作姿态出现。诗歌之外,他们中的一些则是新锐摄影家、插画师、图书出版人、业余乐手、广告业中的老板、职业发呆者、计算机专家、网络编程高手等。而诗歌之内,他们继承了第三代诗歌或其他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同时,面临着更为开阔、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从根本上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

其实,这些年,这场争论仍在以各种形式继续,“民间立场内部争论”、“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到恶搞赵丽华的所谓“梨花体”,到“裸诵事件”,再到“文学已死”的讨论……闹剧从未中止。欧阳江河认为,这是在“抢占谁是诗歌主流的话语权而已”。

这些事件娱乐化地出现,不由得引起发问:网络时代是否加剧了诗歌困境的扩大?读者需要的是经典作品,而诗歌呢,又如何面对网络文化、商业文化的冲击?洪子诚在2006年的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现在的问题和整个诗歌环境有关,和诗人本身有关。……太大众就变成流行文化就没有多少价值,诗歌和流行文化之间应该区分他们之间的责任和读者。”

[青年诗人的现状]散居在远方的部落

(文/肖水)

1980年后出生的诗人,被习惯地称为“80后诗人”。于年龄来说,他们是真正的“青年诗人”。然而,在当今中国的诗歌景观里,真正呈现“青年”面貌的并非是在面目上青春年少,而在内心世界壮怀激烈的他们。

在2003年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之后,80后诗人在整体上消失了。这是一个忽然消失在云端的庞大军团,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孤军奋战的倔强斗士,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群被时间抛弃的散兵游勇。

A.上海和杭州的“face”诗歌群体

“face”诗歌群体以“face沙龙”为纽带,聚齐了居于上海和杭州两地的陈错、肖水、谷雨、清水、余西、蒋峰等最重要的80后诗人,以及茱萸、洛盏、叶丹、余味等当今最活跃的大学生诗人,更团结了长三角地区的一批年轻学者和作家,人数众多,交游密切,当为现今最活跃的80后诗歌群体。他们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仍然坚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仍然坚持着诗歌创作,其诗歌和诗歌评论作品某种程度代表着80后诗人的最高水平。

B.北京的“秦”诗歌群体

“秦”诗歌群体以“秦论坛”为纽带,聚集了一批主要从东北来到北京的优秀80后诗人,其中以小宽、木桦、土豆、鬼鬼为代表。鬼鬼现主要进行小说创作,土豆转向报刊的编辑事务,木桦一边写作,一边拍独立电影。小宽在做美食记者的同时,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写作。

C.广州的岭南诗歌群体

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阵地,一批80后诗人也活跃于此。在广州,重要的80后诗人有唐不遇、阿斐、AT。唐不遇是80后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重修辞,长在思考。被称为“最早的80后诗人”的阿斐虽然不甚活跃,但仍有作品问世。AT的诗歌短小,意象复杂,独具象征性特色。

D.北京大学诗歌群体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北京大学诗歌群体成为80后学院派诗歌的代表。其主要人物有王璞、小鸭、张力、吴向廷。这个诗人群体不事张扬,安于校园,但以高质量的诗歌令人仰佩。

附:“811后”代表诗人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唐不遇,《珠海特区报社》编辑,代表作:《魔鬼的美德》。博客:http://省略/PoetColumn/tangbuyu/index.asp?vAuthorId=tangbuyu

2.陈错,《每日商报》记者,代表作:《第二十二年》。博客:http://chencuo.省略

3.肖水,复旦大学研究生,代表作:《文森特》。博客:http://amsterdam.省略

4.小宽,《新京报》记者,代表作:《游戏会》。博客:http://省略/blog/user1/201

5.余西,华东师大研究生,代表作:《含糊之诗》。博客:http://ivy06.shineblog.tom

6.谷雨,《杭州日报》记者,代表作:《狐狸踏雪的三种可能》。博客:http://lamp.省略

7.小鸭,北京大学研究生,代表作:《一觉》。博客:http://hqqq.blogcn.eom

8.木桦,自由职业者,代表作:《我在哭》。博客:http://muhua.省略/

9.蒋峰,浙江湖州公务员,代表作:《白毛鸟》。博客:http://blog.省略/jfhuzhou

10.清水,《南方周末》记者,代表作:《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博客:http://airfish.省略

11.土豆,《新京报》记者,代表作:《孤独的红桃A》。博客:http://yuchy.省略

12.鬼鬼,青年作家,代表作:《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熊山》。博客:http://blog.省略/guiguixb

13.阿斐,《南方都市报》记者,代表作:《与谁对饮》。博客:http:///lifeihui1980

艾青诗集范文第8篇

诗歌和我们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有人说过,我们的文学艺术开始于诗歌,也将终止于诗歌。也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能欣赏诗歌,他对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终究是隔膜的,他的艺术趣味必定是低下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从遥远的《诗经》里走来,从唐诗、宋词里走来。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可是,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人们认为在这个时诗,已是不可能,是故作姿态的事。当然,这是极端态度。阿多诺说过,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野蛮的。奥斯维辛之后,还有人在写,而且,他把《死亡赋格》,在德国写得家喻户晓。这个人叫保罗・策兰,他这样写纳粹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杀:“你目睹了那些烟,来自明天”。他的父母和舅舅都死在纳粹的集中营……他是继里尔克之后,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什么样的时代都是可以写诗的。

阿多诺后来收回了他的那句名言,他说,长期受苦难更有权表达,就像受折磨者要叫喊。因此,关于奥斯维辛后不能写诗的说法或许是错的。

――是我们还没有力量与诗歌较量,而不能说,这个时代,不适合写诗。不能说这个时代,不适合诗,诗适合于任何时代。

没有人读诗,这却是事实。几年前,我还能找到一些诗刊杂志,这两年,大街小巷,找不到了。诗歌的荒芜,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我们容易看到的问题是,在读者方面,没有受到过好的引导、教育和启发,艺术欣赏的趣味普遍低下;诗歌本身,被翻译、介绍的作品不多,国内写诗的寥寥,好作品不多。真正好的诗,跟人也是不会隔膜的,是不排斥读者的。这二者是造成如今诗歌荒芜不容忽视的原因。我们却是诗的古国,不缺乏诗的因子与细胞。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里,很详细地谈了,如何不读诗的人就艺术趣味低下了。我在这里就不作引用了。虽然他举的例子,都是传统诗,但他也提到了新诗,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等。在欣赏诗歌上,新诗、旧诗,道理是相通的。

说到高中语文教科书上来。现当代诗歌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力量相当薄弱,基本上算是个空白。就算有几首,也大多严重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情感、心理、特征,严重地肤浅于现实人生,艺术表现粗简、单一。

记得有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在那个时代,能够这样理解爱情,这样表达爱情,是有过让人耳目一新的作用的,她的《神女峰》也是这样。但这样的诗,在现在这个时代,对情感的理解也好,表现手法的运用也好,就显得格外地单薄。那样写法,说不好,也许只能用来练习写散文,练习排比的修辞格。

诗之所以成为诗,不是散文,不是议论文,仅仅只有排比句是不够的。在现代诗那里,抒情甚至是被排斥的。里尔克回答过,“现代诗需要经验不需要感情,感情我们有的够多了”。现代诗对诗人要求严格,想象力,张力,隐喻,暗示,等等。古体诗和近体诗是表达感情,现代诗是用意象罗列暗示情感。好的散文和小说靠近诗,而不是诗靠近散文和小说。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现代诗强调直率的陈述,严酷地解剖现实。古典诗是画笔,现代诗是手术刀。现代诗庞杂,纷繁,含混,于是,现代诗更加地不好言说。――“只有‘距离’能使我的读者理解我,往往抓住的只是我们之间的栏杆”(保罗・策兰),现代诗需要这个“距离”。它需要有大的情感跨度和想象跨度。在我所能够想到的事物中,现代诗跟梦比较接近,它会经常违背情理,违背事理,违背逻辑。“你目睹了那些烟,来自明天”。它灵光一现。它的震颤像闪电,从你头顶上走,让你措手不及。痉挛和痛苦像死亡。它的吐露像枯枝的排泄。“诗的语言将获得突然的和精确的亮度”,“他将奇迹般地发现足够的想象之岛,从岛上将飘出歌声”(杜尔斯・格林拜恩)。

现代诗的意象需要是新颖的、独特的。

高中课本上穆旦的诗《赞美》和《春》,是我喜欢的。意象纷繁、独特,表达的精准度和深度,都有。何其芳的《预言》,也不错。洛夫的《边界望乡》,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是典范作品,但是情感、思想、手法单一了,属于现当代诗的童年时代。

再有,中学教材中,诗歌的数量太少。整个高中,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教材,只有二十几首诗,每首都不长。对于培养文学趣味而言,这几首诗,就是首首精粹,这个数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读唐诗还要读三百首呢。

新诗和新小说一样,并不是我们的传统剧目,传入我国的历史也并不长。可以这么说,对于新诗,现当代诗,现代派诗,最优秀的诗人和最优秀的诗歌作品,都不在我们这里。不仅我们是后来者,不仅我们又经历文化浩劫,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扪心自问,浩荡的民族,现在有几人在诚恳地倾听诗,守卫诗?

这里我是要说,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一首外国诗歌都没有选进来,这是个巨大的空白,空洞,是个玩笑。

我不能从哪个诗人如波德莱尔开始列举,列举哪些人、哪些经典之作,应该列入我们的教材,世界这么大,他们灿若群星。但他们应该有一个相当的数量,存在于我们的教材里,这是肯定的。

还记得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当初是如何让我对诗发生兴趣的。以下想介绍博尔赫斯的诗――他是一个最不像现代派诗人的现代派诗人――《失眠》。引用这整首诗,也让我们看一看现当代诗的脾气、性格,看它们到底跟人、跟时代有没有隔膜。

夜晚,

夜晚准是巨大的弯曲钢梁构成,

才没有被我目不暇给的纷纭事物,

那些充斥其中的不和谐事物,

把它撑破,使它脱底。

在漫长的铁路旅途,

在人们相互厌烦的宴会,

在败落的郊区,

在塑像湿润的燠热庄园,

在人马拥挤的夜晚,

海拔、气温和光线使我的躯体厌倦。

今晚的宇宙具有遗忘的浩渺

和狂热的精确。

我徒劳地想摆脱自己的躯体,

摆脱不眠的镜子(它不停地反映窥视),

摆脱庭院重复的房屋,

摆脱那个泥泞的地方,

那里的小巷风吹都有气无力,

再前去便是支离破碎的郊区。

我徒劳地期待

入梦之前的象征和分崩离析。

宇宙的历史仍在继续:

龋齿死亡的细微方向,

我血液的循环和星球的运行。

(我曾憎恨池塘的死水,我曾厌烦傍晚的鸟鸣。)

南部郊区几里不断的累人的路程,

几里遍地垃圾的潘帕草原,几里的诅咒,

在记忆中拂拭不去,

经常受涝的地块,像狗一样扎堆的牧场,

恶臭的池塘:

我是这些静止的东西的讨厌的守卫。

铁丝、土台、废纸、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垃圾。

今晚我感到了可怕的静止:

没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时间中死去,

因为这个不可避免的铁和泥土的现实

必须穿越所有入睡或死去的人的冷漠

――即使他们躲藏在败坏和世纪之中――

并且使他们遭到可怕的失眠的折磨。

酒渣色的云使天空显得粗俗:

为我紧闭的眼帘带来黎明。

这是一个不祥的、令人不安的钢梁构成的世界,败落,拥挤,泥泞,无限重复,有气无力,支离破碎。垃圾,恶臭,铁丝,废纸……人们躲藏在败坏和世纪中,可怕的静止,铁和泥土的现实,遭受可怕的失眠的折磨,连死亡都不被允许通过。

这是一首著名的诗,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歌就是这样被允许赤脚在地上走,诗歌是这样引着我们在地上走的。它是口号、是空头支票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