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朴树平凡之路

朴树平凡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朴树平凡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1篇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沸腾着的,不安着的,向前走,就这么走,冥冥中这是我要走的路啊”——再次听到朴树的《平凡之路》,我的心中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是被朴树感动,而是重新认识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意义。我们正在经历的,正是一条平凡之路,但是我们的内心有一把随时能够点燃的火焰,能够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同样的精彩。

村官的工作真的是太平凡了,我们不被万人敬仰,也不能指点江山,没有一间高档的办公室,也用不到程式复杂的应用和软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们的每个日子就在农村与农民中流水般悄悄逝去。所以,我们曾经恐慌、迷茫,不知道怎样做好村官,也害怕不能坚持到最后。

可是,当我们回首过去,不用细想,就有好多特别自豪的事情。我们教会了村里人用电脑,学会了给苹果树放苗、定杆、浇水,知道了南瓜、白菜、黄瓜的种植技术。还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给村民开一张证明,帮助村民发一封电邮。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可是,就是在为村民办这些小事的时候,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村官这个职业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

多年来求学、奔波,内心却一直躁动不安,有着城市典型的浮躁与喧哗。可是当我来到这里,感受着这里甜美清新的空气、朴实浓烈的乡情和细细碎碎的工作,我的心突然静了下来。我不再去追求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而是真正的想让自己在农村的这片土地中得到磨炼,多为村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村官之路无疑是一条平凡之路,我们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出大的成绩,也可能不会改变农村的现状。可是,我们就像一枚普通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们体味着农村百态,也为此增添了自己的故事。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2篇

对于一个歌手,唱歌为什么会是痛苦的事?有知情人给出了答案,商演中需要应酬,需要应对各种大小麻烦,对于一个有抑郁倾向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件折磨人的事。所以,朴树在和唱片公司解约前完成的一个大活,就是52场巡回演唱会。这件大差事,和他此后的沉寂或许没有直接关系,但无疑给他带来了身心损耗。

是啊,演出市场是个江湖,当我们向那个江湖略微多加注视,不难发现,现在的演员在演出中遇到的那些麻烦,和古代伶人简直没啥区别,只看手里拿的是话筒还是琵琶。

去年9月,萧亚轩去湖北商演,演出结束,因为拒绝合影,被壮汉围车,困在宾馆。几乎与此同时,蔡少芬出席商业活动,在A地的那场,只签约了一个地方,却被迫多去了另一个商场,商家随后做了道歉,并承诺在B地那场活动不会出问题,没成想B地活动结束后,商家却在高速公路上截停她去机场的车,闹到报警,她后来发微博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危险,被绑架一样!”

戴军曾在微博上,写过许多早年走穴时候遇到的离奇故事,比如被迫给社团大哥唱50遍《阿莲》,唱到中间,楼上还掉下一把斧子,砍断了扩音设备的线路;还有,约定去某地演出,却被带到另一个地方,只有连夜溜走。他认为,这都是从前时代才有的事,现在的艺人,有人跟有人带,合约很详细,“所有的意外都扼杀在摇篮了”。

其实,江湖还是那个江湖,照旧凶险,艺人出门赚钱,没准就是一部江湖历险记的开始。

一种麻烦发生在台面上,多数是演出主办方组织不力造成的。2000年,毛阿敏在韩城演出,音箱出现问题,现场听不到歌声,观众归咎于她,数千人在她住的宾馆聚集,要讨说法;2012年,张信哲和梁静茹在洛阳演出,主办方把拼盘演出当专场宣传,并售出高价票,演出开始后,先安排若干酒吧歌手登场唱了一个小时,梁静茹九点钟出场后,也只唱了三首歌,终于,观众积蓄起来的怒火,倾泻到了随后登场的张信哲身上,他刚一露面,就被观众扔上舞台的凳子和水瓶砸了回去。

另一种麻烦,没法上台面讲述,多半与主办方或者地头蛇们提出的额外要求有关,合影见面都是寻常,更多的是陪酒陪玩乃至性骚扰。黄秋生听到蔡少芬的经历,也谈起自己在内地演出的险遇:“陪酒、陪唱歌,最惊险一次连钱都不要,同助手、工作人员急走”。 2012年4月30日,北京,朴树参加玛克思大爬梯活动的现场。此时的他,已经剪去年轻时候的标志性长发。

艺人们的江湖历险记,如果一定要归纳原因,表面上看,和文明程度欠缺、契约精神匮乏、演出组织不够专业有关,往深处看,和国人对文艺的轻视有关,一个以“活着”为宗教的种族,一边需要文艺,另一边又觉得为吃不到拿不回家的东西花钱不值,一定要制造一点波折一点龃龉,作为心理补偿。

文艺行当的每一分钱,都捆绑着隐性的“求虐”条款。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3篇

昨晚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后会无期》。这是我第二次进电影院,第一次是和高中同学一起看的成龙电影,两次都是别人请的。作为一个本身不怎么爱看电影的人来说,写影评是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好多年没读书,文字水平早已呈几何倍数下降到极限了。顶着剧透的板砖和跟风狗的名头,还是想从个人非常不专业角度写一点观后感。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人觉得整个影片笑点十足,室友更是夸张地大笑到全影院都在看他,但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文艺片。导演不愧是玩弄文字的高手,影片兼顾到了爱热闹的人和文艺青年的口味。比如,冯绍峰饰演的浩汉一边很文艺地感慨“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一边用火把点燃了那栋破房子,当三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大火吞噬房子时,不知谁说了句“你把煤气罐搬出来没有”,浩汉似乎用一脸煞笔了的表情弱弱回了句“没有”,然后听见巨大的爆炸声……

此外,导演用一种平缓的方式懒懒散散地为观众铺设剧情时,却始终有一根悲伤的线拴住观众。浩汉引以为傲的父亲骗了他,从小暗恋甚至穿越大半个中国找到的女孩是同父异母的姊妹;江河头次在宾馆一见钟情的苏米是假装骗钱的骗子;遇到警察查房忙于逃跑的江河和浩汉把胡生给弄丢了;失魂落魄两个男人在路上遇到相同境况并与之相谈甚欢的摩托车手又在长长的荒山公路上骗走了他们的破车;甚至连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随着发射失败的卫星一起坠落到沙漠里。最后两个人一条狗在卫星残骸边分道扬镳,浩汉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这些年,我交了很多朋友”也变得辛酸。江河常说“我们的世界观不同”,浩汉反驳“你都没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可浩汉的境遇最终又印证了电影里另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4篇

爱纠正发音的编辑:弹幕本意是军事用语中密集的炮火射击,因为过于密集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很多视频网站的大量吐槽评论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所以网友将这种伴有大量吐槽评论的效果也称作弹幕。前段时间,《小时代3》和《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相继举办了弹幕专场,很多影迷打字打到手软,但这一形式是否能改变今后的电影放映形式,还要有待观察哈。

2.@坚决的素食者:电影《昆虫总动员》片尾纪念的简・莫比斯・吉罗是谁?

无肉不欢的编辑:让・吉罗是法国漫画大师,他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创作科幻作品时使用笔名莫比斯。由他创作的西部漫画《蓝莓上尉》以及一手创办的杂志《重金属》都极具影响力。而让・吉罗在电影世界里也颇有一番作为,他参与了《异形》、《电子世界争霸战》、《第五元素》等电影的故事线和世界观设定。让・吉罗和宫崎骏是好友,他们俩曾在巴黎共同办过一次展览。

3.@有本事你打我呀:为什么HBO播出的电视剧那么受欢迎?有些电视剧根本就不适合未成年人看啊。

已经被打肿脸的编辑:要谈HBO必须先看美国的电视发展现状。在美国,电视台分为Cable(有线电视)和Network(美国电视网),后者在观众观看时不需要产生费用,但每一个小时的节目都会插播广告,且严格受到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监管。而有线电视也分为两种,一种叫基础有线电视,只要你购买了有线电视安装商的服务就可以观看,其中也有广告,但会比network少很多;另一种是收费有线电视,除了购买有线电视硬件,还需要每月付费给这些电视台才能观看,而HBO就属于这种。因为观众的付费订阅,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其的内容是完全放手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的频道是仅供成年人订阅,那尺度就不是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啦。

4.@想做蜘蛛侠的女朋友:为什么圣迭戈动漫展会有这么多明星去参加?

和你是情敌的编辑:1970年,美国的一位漫画迷希尔・多夫在美国创立了“金州迷你动漫展”,后改名为圣迭戈动漫展,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动漫节不同,圣迭戈动漫展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性展会,虽然名称上仍然叫做动漫展,但实际上除动画、漫画作品以外,电影、电视作品、玩具、电子产品、娱乐业相关产品和活动都会在展会上出现。投资人在动漫展上发现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联系片厂,好莱坞电影要是想做宣传,也会联系漫展主办方。其实这种联姻比大家想象得更早,1976年,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在电影上映一年前就到圣迭戈动漫展上做推广了。

5.@听话的好孩子:小编,上次你梳理的天堂电影院的镜头我已经温习过啦,但还是不知道其余的镜头出自哪里?小编这期要继续呀!

一直惦记这件事的编辑:谢谢这位童鞋捧场哈,那小编继续为大家梳理啦。第21个镜头来自电影《愚人的晚餐》;22、31则是《底层》里的镜头;第28个镜头来自《永别了武器》;而第29个是《生活多美好》的镜头;第31、37个镜头也是来自同一部电影,那就是《战国妖姬》;而33出自电影《神秘骑士》;第36是《作茧自缚》的镜头;39是《酋长之子》里的;第42个镜头出自《小美人》;第44个镜头来自《侠盗罗宾汉》;45是《大饭店》里的镜头;第46来自电影《化身博士》。终于梳理好了,大家记得再去看看哦!

6.@暑假就要看《还珠格格》:小编,为什么很少看到电影作品在电视荧屏上做广告呢?

提醒你《甄传》也可以看一看的编辑:相比当下的电影营销预算,电视广告的成本太大,因此片方无法支持高密度的电视广告投放,而对于电影宣传来说,投放密度不够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影市场的不成熟,档期经常会临时变更,而电影广告的投放最少需要提前3个月规划,所以很容易造成浪费。电影作为超级快销品,市场窗口期太短,电视广告的性价比非常不合算。其实简单地说就是没那么多钱可以广撒。他们宁愿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更全面的宣传。

7.@想要飞的更高:《后会无期》的主题曲《平凡之路》是怎么拍摄的?难道摄像机一直在天上飞啊?

低到尘埃里的编辑:《平凡之路》的所有镜头都是用Flying-Cam拍摄的,简单说就是航拍机器人。它由FCI公司生产,《哈利波特》、《007》等电影都使用此技术,据说这架机器起飞1次就要花费15万,为了能衬得上久未露面的朴树,岳父真的是花的了大价钱啊!

8.@想要养条龙:好莱坞将很多动画都改编成了电影,为什么不把《猫和老鼠》搬上大银幕呢?

不姓叶的编辑:对于《猫和老鼠》这种电视动画来说,将它升级为动画长片是否可行呢?历史上不是没有过先例。1992年,《猫和老鼠》的确被搬上了大银幕,但票房惨淡。事实上,电视动画拍长片更通行的做法是不进电影院,而直接投放到影碟和电视市场,这样在回收上反而更有保障,当然它的成本会更低。《米老鼠和唐老鸭》近年也拍过一些长片,同样是直接投放到影碟和电视市场。

究其原因,其实电视动画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拥有了一套独特的接受情境,和以《玩具总动员》《史莱克》为代表的当代动画长片世界的游戏规则完全不同。所以,《猫和老鼠》不太可能重新回到电影院,更不太可能进一步“升级”为3D。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5篇

早在《少年时代》面世之前,就被业内称为最受期待的“神片”。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拍摄了12年,集合演员班底从男主角6岁跟拍到18岁。故事很简单,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及其剧中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

就电影本身来讲,它不是什么神片。没有华丽的制作班底,没有机巧的剧情与故事,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而成,片中无任何特效镜头,在低光度下,画质充满噪点,甚至有很多虚焦镜头。

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似不起眼的作品,当它在艺术圣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后,“史诗”、“大师作品”、“终极伟大”这样的形容词络绎不绝地出现在美国知名媒体对它的评价中。在如今炫酷、高脑力、硬科技、高逼格的电影繁荣时代,它顶多算一个纪录片,尽管连一幅美丽的技术画面都没有。

它是一部朴素的电影,用3个小时看完,很多观众感慨太琐碎、平淡得像自己的生活。

不过自从7月《少年时代》上映以来,其话题在Facebook上大肆风靡,影片预告在Youtube上的点击量更高达340万次,堪称文艺片的奇迹。在知名的“烂番茄”网站上还获得了100%的满分新鲜度,而更苛刻的媒评网站Metacritic也给出了99分的准满分。如此逆天的口碑令《少年时代》成功“封神”,同时跻身今年奥斯卡颁奖季的大热门。西方媒体集体“丧失底线般”追捧赞美它,无数影迷从美国各地赶赴洛杉矶纽约膜拜它。

到底它神在哪里?

作为电影它很用心。有人说电影是比生活更艺术的美梦,然而一部《少年时代》所记录的仅是普通人的生活,但观众却被打动了。

从23岁做单亲母亲开始,妈妈再婚嫁给大学老师,完成大学学业,读完硕士,成为大学老师。而父亲依旧做自己的流浪梦,在世界各地飞来,陪孩子们几天……

母亲二次离婚,这次嫁给了大房子和优渥的生活。孩子们上高中了,男孩开始恋爱,打工,打了第一个耳洞,染了指甲……母亲成为受人尊敬的老师,父亲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女人,穿起衬衣打起领带,他告诉儿子,终于要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了。

男孩要去读大一了,姐姐已经读了大二,母亲第三次离婚,他们又开始搬家。在餐厅里母子三人正准备吃饭告别,餐厅的经理走来说,“女士,我要感谢你,也许你不记得我了,很多年前我帮你修过下水道,那时我是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小工,你说我很聪明,让我去读社区大学。而后我读了社区大专,后来读了德州本科,如今我成为这家餐厅的经理,您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母子三人笑了……

在送别宴上,已成家父亲对母亲说,你是个伟大的女人,我要感谢你,抚养大了两个孩子。他伸手掏钱包,说,我要为你做点什么,却发现钱包里没有一分钱!

他说,钱都在我太太那里,原来父亲终于成为一个受太太管的好丈夫。

当告别时,母亲让孩子们收拾自己的东西,而后她要搬进单身公寓。终于,她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却失声大哭。“我以为人生有很多,我完成了一个个里程碑,而最后的里程碑却是奔向坟墓,原来人生只有这么多。”

当时间流逝后,母亲发现老去没有预期,而经过了一件又一件的琐事后,也许并不满意,最终老去还是到了。

一部电影的初衷:无非是记录下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写到: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少年时代》是平凡生活的动人史诗。我们都会记得什么是或者曾经是对我们最重要的,并且在了解到他人也有这种想法时感到惊讶。其实,我们忽略的往往是我们所爱的。这就是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体验它,很少有像《少年时代》这样的影片来记录平淡中的汹涌。拥抱每一个瞬间,林克莱特告诉我们,因为它不会重现――除非他把它们记录下来,雕琢并呈现在一部不可磨灭的电影中。

和林克莱特往常的电影一样,《少年时代》没有传统的三幕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笔墨都用在记录上。作为当今美国影坛最成功的独立影人之一,林克莱特纯属自学成才,其导演处女作《都市浪人》获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独立精神奖提名,这部用23000美元拍摄的电影一经上映立刻吸引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片名“Slacker”一度成为叛逆青年文化的代称。随后,林克莱特又陆续拍摄了问鼎柏林银熊奖的《日出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摘获两项大奖的《半梦半醒的人生》、获奥斯卡提名的《日落之前》和获戛纳金棕榈提名的《速食帝国》等。

2014年,《少年时代》最终拿下柏林电影节银熊最佳导演奖,理查德称自己拍摄电影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拿奖。

仅仅是为了送给女儿一份人生的礼物。女儿Lorelei刚开始上小学时,他发现孩子成长太快,必须要记录下些什么,好让成人后的女儿有可以回忆的东西。于是他找来一班底人马,用很小的投资每年只拍摄三四天,在12年里,演员们在镜头里和镜头外像家人一样亲密,并跟随电影见证了各自的成长。

原本就是平淡日常的即兴出演,从无痕迹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演员非常享受这样的演出过程。据悉,《少年时代》在开拍之前已确立所有的情节大纲,而人物的对话则是一边拍一边完成的,但无一例外全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林克莱特最不一样的一部电影,借此他为人生“正名”,“别期望给予人生太多的意义,就用心度过每一分钟”。

他的母亲如片中母亲Olivia一样,结婚生子后重回到学校,一边工作一边深造,支持家庭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解释说,社会对母亲这样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做法有误解,觉得她没有对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关心,其实母亲非但没有照顾好孩子和家庭,还为自己的人生加入了更多自我色彩,“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到底拿人生做什么

文艺片向来都爱宣讲哲理:爱的哲学与生活的哲学。人都是会被电影打动,但影片结束后,又回到自己的生活里,从未按照电影的奥义去生活。

在叫座又叫好的大片中可以归结一堆奥义:法国电影《一天》里,浪子屡次与女主角错过,最终发现最爱的是原来学生时代那个傻姑娘。而短暂厮守后,却失去这位好姑娘。他突然醒悟,人生太过短暂,原来一切都有可能来不及,于是他用后半生来回忆……

很多人看了又看,而韩寒的《后会无期》一语道破玄机,他说:“唯有好姑娘不可辜负”。

无数次,电影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里美好的事物。《天堂电影院》里,小多多与放映师艾费多在看电影里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情感,年纪小小的他曾把电影放映师这一不起眼的职业当作自己的人生梦想。但在大人艾费多看来,多多应该离开小镇,拥有远大前程。他说:“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当小多多长大成人追逐梦想成名后,再次回到小镇像曾经的人生导师做最后的告别,才发现艾费多留给他最后的礼物,原来是当初被镇上的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当他看着这些镜头,突然发现自己已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天堂电影院》以电影向电影致敬。原来电影中最美好的提醒,不过是要你珍惜被自己忽略的细节。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就是大人,不断的期望你及早懂得生命的真谛,如同艾费多一样,督促小多多去享受生命中更多的美好。

2014年,不管电影技术发展得如何高明,一夜之间所有的电影乐于向生活问道。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琐碎细节,都被电影放大给观众看。《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有一个地方只有你知道》……这一系列青春电影的背后,无不慨叹着时间的流逝,如同《少年时代》里所说,原来人生只有这么多。青春电影的告白很简单,青春终究会逝去,那些懵懂小事里,留存的只有记忆,尽管如此,我们仍旧要背负着美好的记忆老去。

就连炫酷的科幻电影也不过在眼花缭乱的科技感里包裹着最质朴的人生哲理。电影《超体》在心电感应、超能力这一系列的物理名词之下,回归哲学解答,“生命是在10亿年前被赋予给我们,现在你知道能用它做什么。”

朴树平凡之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屏时代;用户中心;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就像这个时代的阳光、空气和水,已须臾不可或缺。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形势下遇到了不少挑战:收视率下滑、观众老龄化、开机率越来越低;曾经具有垄断性的传播平台优势,在互联网、移动端的即时便捷传播面前,已显得笨重低效;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结构已与全媒体时代的管理需求不相匹配。

论及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有一种观点认为“旧邦难以维新”,因为互联网思维完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的,用传统逻辑做新媒体显然是举步维艰,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旧邦”真的难以“维新”吗?当代世界著名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曾经指出,电脑和电视只有学会彼此对话,其重大影响方能发挥,也唯有如此,观众才可能发言。[1]本文试对互联网传播带来的多屏需求及其相应的电视策略做初步探析。

一、互联网思维已初步改变传统电视传播面貌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用户由电视单屏时代带入了由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构成的多屏时代。屏幕数量的变革带来了制作理念的变革――以技术为先导的互联网思维影响了节目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围绕内容生产的一系列创作、管理、经营理念随之改变,并快速反映到节目生产的创新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的1小时内,200万人在手机天猫上边看边买,整个周末累计540余万人访问天猫食品《舌尖上的中国2》的合作页面,而节目中提及的雷山鱼酱,上线仅仅半天,1000份全部卖完,四川腊肉也累计卖出1万份。

知识竞赛类节目《汉字英雄》由爱奇艺和河南卫视联合生产。第一季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排名前三,其同名手机APP总下载量则高达146.8万次,高分玩家直接参与了决赛的环节设置。这档节目不仅成功地开创了多屏时代电视、网络、移动端的全新联动模式,也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汉字文化、传统文化等话题的深入探讨。

几乎家喻户晓的选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联手腾讯视频,节目上线15分钟,点击量破百万,90分钟破千万,17小时破亿。与此同时,《中国好声音》还推出了网络版的《中国网络好声音》,衍生了大量周边视频、互动游戏等。

《女神的新衣》是东方卫视在2014年8月下旬推出的大型明星时尚真人秀。该节目将内容直接、即时地转化成商业价值――明星和设计师所设计的衣服在节目播出之时在天猫、明星衣橱同步上线,观众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页面。2014年8月23日首播,第一位上场的莫小棋和设计师打造的“黑色百变度假装”在天猫上瞬间卖光,接下来渐次上架的各件新衣也屡屡被抢。[2]

这些崭新的节目形态意味着一个事实,即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人们习惯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使用方式、消费方式时,传统封闭的节目形态和单向传播已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从上述几档电视节目来看,其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即产品”的思路。由“定时定点地封闭播出的单一内容节目”变成了“随时随地开放互动的多产品整合体”。节目内容本身依然重要,但它不再只是一次性消耗物,而成为开放性的多次生成,节目内容的衍生产品成为新的发力重点。

二是抓住了“网生代”追求“即时满足”的消费需求,将“观众”转变为“用户”,深度满足用户更为主动的消费需求。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观众,需要方便、即时、丰富的消费信息,习惯同步、便捷、主动的消费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视消费者已不只是坐在电视机前被动地欣赏电视,而是活跃地与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屏幕接触,主动地使用进而消费“电视”内容。

三是深化了电视产品内容的服务功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多屏使用为随时随地的内容消费提供了平台,今天电视节目正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出“由一项产品变成一种服务”的特质。与以往电视服务功能所不同的是,今天的产品服务强调更为精准的服务,强调与用户更全方位的消费需求挂钩,甚至借助不断完善的技术和不断整合的平台,将节目内容直接与社会服务系统形成实质关联。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电视服务已延伸出社交功能、消费功能,实现人群的聚合与直接的消费。

四是创新了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从主要靠广告盈利的模式,转向在有限的广告价值之外打造无上限的商业空间,较为成功地探索了“电视+电商”模式。

实践表明,用互联网思维办电视节目,并不只是实现传统电视节目的网络播放就行了,也不只是做个APP就算步入互联网4G时代了,而是要从互联网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变化出发,思考电视节目创新。这种本质变化体现为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即是接受者”“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被动的观众成为主动的用户,并且参与到了节目生产过程中。

二、“用户”理念正深深嵌入电视屏幕

互联网思维支配下的电视创新必然要面对一些具体挑战:如何有效整合网络与电视资源,打造台网联动、公众参与的内容产品?如何实施从传统电视运营到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全媒体价值链运营,打通平台,实现多平台?如何借助平台渠道实现交互体验、即时反馈的聚拢效应?节目一次开发后,如何实现多次生成,又如何依托平台资源和内容数据库,进行多次售卖以达成高收益?要破解这些难题,首先必须思考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及其影响。

(一)以用户为中心,打造最佳用户体验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第一个问题是:用户是谁?

“以时段为坐标锁定目标受众,进而研究目标受众的收视喜好”是传统电视节目研发的标准流程。媒体基于目标受众时空上、物理上的收看可能,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而观众的收视行为受到时间和地点制约,接收内容又被动受制于媒体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突破了时段和播出平台限制,跨屏、移动、即时、碎片化收视已是常态。理论上,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意屏幕收看任意平台上的任意内容,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视听传播不再是线性的、有时空制约的,而是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24小时生态圈,这为信息消费从单屏走向多屏、从单一走向整合提供了可能。

第二个问题是:观众与用户有何区别?

大众传播时代,观众是抽象的人,是个体面目不清的整体;而互联网时代尤其是Web2.0之后,传受一体,受众成为具体的人,因而有了以具体的人的需求为核心取代抽象的物的传播,有了基于价值观与兴趣爱好形成的圈子与群落。换言之,电视时代的观众是模糊且被动的,而多屏时代的用户是细分、清晰且主动的,在整个生产与传播环节中,可以全情参与、使用产品、影响结果。由此而论,互联网思维下,“以用户为中心”的电视生产,应该锁定目标受众,把受众的参与需要、情感共鸣与衍生产品需求放在首位,打造最佳用户体验。

《女神的新衣》在定位上就锁定了准确的目标观众群――热爱时尚的年轻女性。这个人群有热衷明星八卦、喜欢购物、追求时尚的特点。事实上,在《女神的新衣》推出之前,一些节目的成功已初见端倪。天猫拿下《舌尖上的中国2》独家合作体验平台,就是受《舌尖上的中国1》播出时网友蓬勃的购买欲启发。不管是《来自星星的你》还是《爸爸去哪儿2》,这厢播出正如火如荼,那厢观众捧着手机疯狂搜索下单千颂伊、都教授或宝贝的同款服装。统计数据表明,至少有64%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看电视的同时玩手机,拥有上网行为的用户占比更多。

明确用户定位后,《女神的新衣》制作方在节目设计上竭力激发用户参与的主动行为――打通电视、电商与移动互联网,开通天猫“即看即购”,圈起明星衣橱“时尚粉丝社区”,满足年轻女性渴望抢占时尚高点的愿望。从前三期播出数据来看,开播20分钟后,“明星展示新衣秀场”环节一开始,百度与天猫的搜索指数便同步上升;买手品牌伊芙丽的数据显示,其旗舰店访客UV较之前增长100%,成交额增长50%,其中无线端UV占比75%,成交占比47%。

占有用户视线,打动用户心理,刺激上网购物,《女神的新衣》从用户细分入手,创造了粉丝经济。

(二)吸引用户参与,建立社会化交互平台

尼尔森数据显示,46%的智能手机用户和43%的平板用户都会在日常看电视时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53%的移动设备用户曾在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活动中提到自己在电视上看的内容。当视频的社交化分享、转发、评论成为必然时,电视产业不可逆转地跨入了传受一体化的时代,电视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1.节目固有的文本含义在传播过程中将被多次解构、重构,产生化学裂变。传播者不再是内容文本的唯一定义者,内容成为开放、扩展的文本

例如,弹幕技术在传统电视中的应用。弹幕虽在互联网平台上已不新鲜,但在湖南卫视《金鹰节互联盛典颁奖晚会》中出现,还是传统电视的头一遭。通过芒果TV网络平台打通电视端、手机端、PC端,实现制作方与用户、内容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多屏实时互动,把用户边看电视边吐糟的时空从小小的客厅扩展到无限大的外延。用户的观点、想法同步地在电视屏幕上“吐”出来,与原文本内容叠加,生成全新的内容文本,构成了信息互动的闭环。

2.内容产品若想获得高关注度,必须具备社交功能,实现节目的社交化,在社交媒体形成口碑效应

《女神的新衣》第三期播完后,节目点击量雄踞新浪微博综艺榜第一名;“女神的新衣”话题24小时内网友阅读近亿次,位居所有节目前茅;百度指数达到251799,较第二期上升205%,位列当晚节目全网第二名;淘宝指数达到165706,位居服装类搜索指数第一名。社交媒体的高关注度对收视率起到拉升作用,34城网数据从第一期的1.44%稳步提升至第四期的2%。

3.电视观众在传受一体化时代也是内容的生产者,传统媒体应倾力打造融合媒介,从专门的内容制作机构转变为社交互动平台

今天的人们看电视,不仅是在看电视屏幕,伴随式、多任务的观看状态已成常态。可以预见,电视的未来在于互动的黏性,在于移动端的争夺,打造“三屏合一”的社交互动平台是重中之重。

湖南卫视2014年10月11日晚直播的《金鹰节互联盛典颁奖晚会》便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新尝试。开场的“十指人”创意短片直接切入主题:互联时代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之变。主持人上台后马上招呼观众拿起手机,“因为每一部手机都是电视屏幕的延续”。在此次晚会上,虚拟到现实的自如切换、网络感的包装手段、大量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电视的嫁接,打造了极具新锐气质的多屏融合互动平台。4D虚拟、“微光”热追踪、弹幕、扫码刷屏获奖、千万用户同时下载、应用疯狂大礼包等准确命中用户所喜所需,播出仅25分钟就吸引205万名用户参与。据湖南卫视常务副总监李浩接受采访时提供的数据:“呼啦APP”扫码大放送在晚会直播的过程中就有超过2000万人参与刷屏、评论、下载、分享等互动。[3]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制作者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APP的技术支撑为朴树的《平凡之路》打造了一面超大的演唱墙,多屏用户在虚拟平台上融入了这场跨地域的大合唱,成为实实在在的节目表演者,可谓传统电视的一种尝试。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节目开始引入各种新媒体元素,试图在满足用户需求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例如,优酷土豆联手阿里巴巴,打造“边看边买”全新模式,消费者在观看电视剧、电影和动漫等视频时,点击视频中出现的任意商品即可购买;再如,光线传媒与央视综合频道联手打造的全媒体互动音乐真人秀《中国正在听》,现场500名观众评审通过微信“摇一摇”进入智能手机APP投票平台,以68%的比分权重同步主导比赛结果。此外,各台也竞相推出具有特色的用户互动APP,其中有江苏卫视的乐享、湖南卫视的呼啦、央视的悦动等。[4]APP上基于电视节目而衍生的游戏和互动内容,不仅让网友们在第一时间获悉节目的精彩内容和看点,而且增进了网友的交流互动。据呼啦官方的数据,在《爸爸去哪儿》播出期间,每周五晚“爸爸之夜”的互动频次达300万以上,互动参与的人有近400万。

从上述实践可以看出,广泛的公众参与成为互联网时代电视创新的关键词。电视节目创新越来越重视用户参与,换言之,将用户纳入节目生产前端,从而更为精准地定位用户需求,共同推动节目的发展。

三、社交互动激发电视生产管理创新

当受众转变为用户,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时,互联网思维就不仅影响了电视传播的目标与形态,而且会对深层的电视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带来影响,激发这些领域的不断创新。

(一)策划阶段嵌入,实现现场与虚拟同步

互联网时代对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策划到制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播放到反馈,从平台到产品,每一个环节和产业链节点,都需要我们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和预设性。在内容还未成形之前,潜在用户是哪些人?应该寻求哪类广告主?怎么做平台?怎么做产品开发?怎么打造盈利模式?《女神的新衣》早在2013年年初策划之时,天猫就已参与节目中来。历经数次形态、资金、嘉宾、平台之变,天猫的嵌入一直未变。双方的理念在策划时就已确立:热点事件在电视等媒体形成扩散效应,电商平台迅速推出相应产品满足瞬间激增的新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热点事件的升温,形成媒体和电子商务的良性互动。

由此可见,今天对于电视节目创新来说,必须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把节目生产的前端和后端打通,整合考虑,也就是说,只有将各类诉求在策划前期嵌入,才能实现现场与虚拟同步。

(二)树立产品思维,跨屏跨平台生产内容

1.把节目当作产品来经营

无一例外,近三年的现象级电视节目越来越突破传统的盈利模式。《舌尖上的中国2》与天猫商城合作,《爸爸去哪儿1》的大电影以7亿元票房收官,《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学员经济、彩铃经济,以及《女神的新衣》边看边买明星同款等,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档节目的价值边际其实远比传统广告来得丰富得多。

概括来说,这些节目都具有出色的产品思维: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满足。制作人把节目当作产品,不断挖掘用户的需求,扩大产品的生产线,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需要制作人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揣摩受众的心理,需要他们有极强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生产能力。我们都知道,不在热度高点推出衍生产品,就是浪费工本。

2.人人都可以做产品

探讨产品思维的另一个维度,就在于节目内容产品不再是某些平台的专属,电视内容生产呈现分化状态。多屏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平台影响力逐渐提升,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传统媒体人纷纷逃离体制的禁锢做起了自媒体,打造个人风格浓重的媒体产品。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是在优酷、土豆合并后中国最大的免费开放平台建设起来的,实现了每期节目平均100多万的点击量与一年近千万元的盈利,传播力不容小觑,后续发展存在多种可能。

在人人可以生产内容产品的当下,视频网站当然不甘心只是平台,纷纷提出了“内容提供商”的终极目标。过去两年里,优酷的《晓说》《侣行》在实现骄人点击量和话题性的同时,登录浙江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优酷全娱乐》也被成功输出到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实现了优秀自制剧对传统电视台的反哺。另一个自制巨头爱奇艺,出品近30档自制内容,累计向各级电台、电视台反向输出自制节目内容时长已超过4万分钟,输出不同节目形态超过10档,输出至电台及电视台机构共计近30家。

传统电视媒体失去完全平台优势后同样在思考自身转型问题,尤其是强势传统电视媒体。湖南广电成立芒果TV和芒果传媒便是吹响了进军全媒体多平台内容提供商的号角。芒果TV是湖南电视台内容资源的全媒体独家播出平台;芒果传媒是内容生产实体,立足强势的市场号召力和牛气的制作实力,意图脱离自身平台为任意平台生产、供应内容产品。这样的战略布局体现出电视湘军在“人人都可以做产品”的传播环境下,已经悄悄扩展了自身定位,不再局限于平台来谈生产。

可以预见,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环境将进一步进化为“屏不是重点”。不管是电视屏还是电脑屏、手机屏都将全面融合,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此时,传统电视媒体应该自问:是否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生产能力?是否有适应互联网时代产品生产的体制机制?

(三)更新体制机制,为产品生产保驾护航

当产品的核心竞争已不再是播出平台本身的竞争时,能不能被观众待见变得更加具有决定性。换言之,牢牢抓住用户,获得用户的主动选择和进一步消费才是重点。传统电视媒体在重压下纷纷启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具有产品思维的新型电视媒体。如浙江卫视、上海SMG大刀阔斧地打造扁平化组织结构模式,建立强大的市场研究和产品研发团队,激发制作团队的竞争与创新活力,缩短决策流程,强化工种细分与团队协作,提高生产精度与生产效率。

(四)用好大数据,产品和广告精准定位

《纸牌屋》的成功让互联网擅长的大数据分析进入电视节目研发人员的视野。Nexfilx网站在制作这部剧集前,通过数据库分析了近6000万注册用户的收看行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小说《纸牌屋》+演员凯文・史派西+导演大卫・芬奇”的组合很受欢迎。事实证明,大数据分析指引的方向是对的。

如今,抓取互联网用户收视行为的大数据成为电视台及制作公司内容准入的新黄金标准,如建立完整的用户体系,掌握目标用户的收视行为、习惯、偏好、个人信息等资料,精准定位用户需求。节目播后测评可以通过监测百度指数,准确获知网络受众的年龄构成、地域分布、感兴趣的关键词及收看的兴奋点等信息;另外,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关键词及话题讨论量也是衡量节目受欢迎程度的新标准。制作方可以根据受众的评价反馈对节目进行及时调整,发扬优势,规避风险。受众的精准定位也为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在线交易等商业模式提供了空间。马云曾说过,数据即资产,分析即服务。所有的数据背后隐藏的都是用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各种看似不经意或偶然的用户行为在规模化之后都能成为一个节目数据模型中的一部分。对互联网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是中国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应着力完善的一环。

历史地看,互联网时代电视媒体的变革实践才刚刚开始,但是目前的实践至少可以说明: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融合是双向靠近,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式的单向压制。传统电视媒体从业者要把握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不是简单地丢掉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来丰富和发展电视传播。

[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CET-13-1004)]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3.

[2]胡慧.重焕生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视媒体变革[J].媒介,2014(8).

[3]湖南卫视常务副总监李浩:金鹰节出走电视行业只是第一步[J].传媒内参,2014-10-13.

[4]胡慧.重焕生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视媒体变革[J].媒介,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