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象与骑象人

象与骑象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象与骑象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象与骑象人范文第1篇

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想错啦!把自己和家人交付给尼泊尔的古城、丛林、雪山和湖泊,非但不辛苦,反而会很享受。

我的一个独特发现:在尼泊尔神秘的面纱后面,有舒适的度假酒店,有廉价的西式美味,有独特的雪山美景……

尼泊尔很小很小,但旅游资源很多很多。你可以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徒步健行,也可以坐在看得见雪山的餐厅里发呆。要知道在那里随便拉一座雪山出来,就有七八千米的高度。

在加德满都逛古城

时间是下午4点,穿过狭长的小巷,往杜巴广场走。这是雨季后的第一个晴朗的日子,沿着古旧的砖红色的房子漫步,静默地享受着久违的阳光。

一路上都有大眼睛的孩子在追逐嬉闹,笑声直飞瓦蓝的天际。大群的鸽子从木屋顶一飞而起,耳朵里全是鸟扑翅膀的声音。这是一座被时光凝固在中世纪的梦中之城,人来人往,几百年都不曾改变。

黄昏的金色光线像蜜一样笼罩着一切:端坐在柱顶的国王铜像、神态生动的木雕、纯白的欧式宫殿……它们紧密地挨着,毫不担心一座会抢了另一座的锋芒。

我们爬上九层地台,那儿坐着一群尼泊尔男人。他们眼睛深陷,皮肤黝黑,戴着花色不同的布帽子,头发浓密乌黑。我们学着他们的姿势也坐了下来,坐在高处看夕阳渐落,享受着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我收起了相机,完全用眼睛和耳朵来完成这场电影。是的,那情景真的像电影一样精美笃厚。此时屋檐上的成排小钟被轻风拂过,宛如天外之音。

在国家森林公园骑大象

我们沿着楼梯爬上一个高脚木棚,大象在赶象人的指挥下迈着均匀的步子“进站”,然后把我们接走。象背很宽很高。赶象人骑在象脖上,用脚尖点着大象粉红的耳朵告诉它前进的方向。有时候眼看着没有路了,可大象会很轻松地用鼻子把挡在前面的灌木拨开,硬是辟出一条小道来。

雨是突然下起来的,而且越下越大。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赶象人迅速地从坐垫下抽出一张大塑料布,让我们各举一角,一个临时的雨棚就支好了。他自己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把黑色的伞,不紧不慢地撑开。大象好像颇为享受,继续扇动着它那对漂亮的耳朵。

许是因为被雨打湿的关系,每一片树叶都泛着油亮的光泽,碧绿得耀眼。突然前方一阵大动静,紧接着冲出一头野猪,从一片灌木林钻进另一片树丛。不一会儿,又看到几只小鹿慌慌张张地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只听到一片簌簌的声音渐渐远去。我们捂住张大的嘴,只用眼神互相交流着惊喜。

雪山小镇博卡拉的度假酒店

这是一个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度假村,与湖畔的热闹绝缘。从这里可以清楚地望见尼泊尔的标志:鱼尾峰。

住在这宁静美好的地方,紧皱着的心会被一种温暖的力量渐渐打开。我几乎每个早晨都在清脆的鸟叫声中自然醒来。拉开窗帘,阳光充沛,满院子的绿色藤蔓和大朵鲜花、还有像婴儿小脚般的金色果子。此时院子外露天游泳池边已经有人躺在白色的沙滩椅上晒太阳了。

餐厅外圈的桌椅早就被占满了,如果是好天,你又能赶在雾气升腾上雪山之前吃早餐,那么眼前的秀丽山景会让你充满惊喜。有好几次,我是端着咖啡坐在餐厅外的木头平台上发呆的,看着眼前静得没有一丝涟漪的费瓦湖水,看着瓦蓝的天和雪白的山,真的觉得那日子宛若天堂。

小岛有一个码头,出于环保的考虑,湖畔的船全都没有引擎,而是视客人的多少来使用不同的摆渡工具。人多时,服务生会牵出一个大“筏子”,那是用木板做成的四方平台,两头有粗的绳子和两岸连接。人少时,就用小木船了,一次只能坐下三位客人,服务生坐在船头,轻松地划动木桨。

我最喜欢坐小木船,船划到湖当中时,一抬眼就能望见雪山,同时还能看到山在湖里的倒影,间或会有白色的水鸟扑扇着漂亮的翅膀飞快地掠过水面。

花钱享受浪漫

在尼泊尔买东西绝对是一个享受浪漫的过程。

尼泊尔的商人们好像天生就是诗人或者艺术家:地毯商人把毯子摊了一地给我看,结果却和我讨论起尼泊尔的哪座雪山最漂亮。卖琴的男人什么话也不说,就是看着你的眼睛拉着琴,好像连这曲子都是专门为你而作的。卖靠垫的男人不谈价钱,而是举着那缀满珠片的靠垫套子问你:“你看它像不像一片缀满星星的夜空?”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连价也不还直接买下,要么受不了这种浪漫落荒而逃。我基本是商人的俘虏,乖乖掏钱包。好在价格倒也不贵。其中比较划算的是藏银首饰、廓尔喀军刀和装在木盒里的红茶。

尼泊尔之旅帮我找回了很多遗失的东西。那是一种血液里对生活的热望与激动。

很多次,我清晨醒来一睁眼睛就望见雪山,随后就听见楼下的早餐店里飘上来的印度音乐,接着就闻到煎蛋和奶茶的香味。一天就在那样的影像里开幕了。一开始,我拿着相机到处拍,拍艳丽的纱丽,拍古旧的房子,拍大把的蔬菜和鲜花,拍踱步的神牛,拍士兵黑洞洞的枪眼。再后来,我什么都不拍了,只是坐在水果铺的小板凳上,喝着大杯的鲜榨木瓜汁,哼着刚学会的那首著名的尼泊尔民歌,我几乎已经忘了我只是一个过客,是要离开的。

尼泊尔小贴士:

・去尼泊尔游玩一定要选对季节。

尼泊尔分三季:4-6月为热季,7-9月为雨季,10-次年3月为干季(冷季)。

最好的旅游季节为10月-次年3月,因为这段时间天气晴朗,看到雪山的机会远比其他季节要多,而且这个季节对徒步登山也极为有利。

象与骑象人范文第2篇

在中世纪欧洲,战斗人员中要数骑士的级别最高。骑士是以马代步而驰骋于沙场的贵族。在那尚武任侠的年代里,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口头传说中的著名的英雄都是骑士,如:罗兰、阿瑟王、兰斯洛特和黑太子爱德华。

中世纪早期,国王和中央政府几乎没有实权,权力旁落到最出名的骑士手中。这种人在拥有马匹、重武器以及驾驭马匹和使用重武器方面确实是居于优势。势力大的骑士,拥有高墙与深沟环绕的城堡,统治着附近的农村。他们目无法纪,妄自尊大,肆意发动战争。

良马、盔甲、武器

马匹对于骑士来说,也许是最为重要。作为一名骑士,武艺娴熟有赖于好的坐骑。一个装备优良的骑士要备有几匹马。他必须备有一匹能征善战的骏马、一匹供妇女出远门骑的乘马和一匹运载骑士本人的武器、装备的驮马。其中战马有专名,被视为骑士的战友。

中世纪骑士所穿戴的盔甲在不同时期是不完全相同的。1400年的盔甲比1100年的要轻些。在比较早的年代里,装备优良的骑士身上所穿的布料或皮革长袍又长又重,遮盖着身体的绝大部分,外面再穿上锁子甲――由铁环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网状盔甲。锁子甲还带有一个和头大小相等并能起保护脖子的兜帽。骑士头上戴的钢盔,有时还带有保护鼻子的金属罩。在稍后的一个时期里,铠甲是由硬的金属片制成。头盔带有厚的面甲,这种面甲能放下来把脸部完全遮住。一副铠甲至少重25公斤。

骑士携带着轻木质的盾牌。盾面用皮革包裹,盾的边缘绕以金属。每一位骑士都有自己的徽章,有时是以画在盾牌上的野兽作为标志,如飞龙、大熊或狮子,这种标志称为“盾形纹章”。

骑士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长矛是一根装配着尖锐钢矛头的长杆。骑士操矛策马全速前进,刺向敌方。

骑士很珍视他那大而笨重的剑,犹如珍视他的坐骑一样。当长矛被折断以及人坠马后,骑士才使用手中的剑。剑是由精选的好钢铸成的。剑柄上常常饰以黄金和宝石;或许在剑把上还饰有圣者的遗物。这种遗物可能是圣者披肩上的线、一绺头发或圣骨碎片。这些东西被视为圣物,骑士期望它能保佑自己。

骑士在打仗时除了使用长矛和剑以外,也使用战斧、狼牙棒和球。所有这些武器只有力气大的人才能运用自如。

战斗的报酬

骑士之间的战斗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许多战斗是小规模的,常常只有几百人参战,几个小时便结束。他们对活抓战俘比将敌手杀死更加感兴趣。因为俘虏一个敌人便可以索取一份赎金(赎金有具体的规定)。所以,就骑士从战斗中获取收入这一点来说,将敌人杀死倒不如将其俘虏。

赎金的多寡是按照俘虏的地位和家产而确定的。法国国王约翰二世(1319―1364),在百年战争期间的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被俘。英国人为谁是俘虏约翰的人而争吵不休,而约翰二世则对这些争吵的人说:“……我是大领主,能使你们都富裕起来。”获胜者终于放下心来,再也不争执下去了。

据记载,1119年布伦维尔战役中被俘的虽有140人,但只有3人丧命。其原因是他们的盔甲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也是由于参战双方的骑士好象是老伙计一样熟悉,彼此“没有出现残杀现象”。

当然,普通的骑士并不总是用这种态度来对待战争的,这也许是他们从战争中获得的东西太少了。当英国军队于1346年在克勒西战役中打败法国军队时,因为某些“恶棍”已经杀死了那些被沉重的盔甲压得喘不过气来、躺在地上毫无自卫能力的法国骑士,英国国王反而感到忧伤。英国国王更热衷于为索取赎金而保全他们的生命。

骑士的娱乐活动

骑士最为经常性的娱乐活动也许是打猎。追赶鹿、狼或野猪而穿过树林或沼泽,是对一个战斗人员的最好训练。骑在马上刺杀野猪真有点象骑马持矛刺向敌人一样。

骑士的室内娱乐活动通常是国际象棋。对奕者移动棋子如临战场,所以这种活动或许对他们有吸引力。

马上比武是模拟战斗的娱乐活动。骑士用平头的长矛和钝剑对打。在比武场上,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衣着华丽的男女贵族为骑士喝采助威。马上比武的目的与真正参战的目的大体一致,即俘虏对手和索取赎金。比武者是不想伤害对方的,但是比武有如实战,发生意外事件在所难免,但重伤却不常见。教会人士一次又一次试图废除马上比武,可是大多数人认为,如果骑士不通过马上比武为实战做准备,那么在战场上是无法表现得出色的。

开仗规则

骑士无论是参加马上比武还是进行实战,都必须遵守某些成文规则和惯例。当一名骑士俘虏了另一名骑士之后,必须将俘虏待如上宾,即使双方原来是死对头也应如此。百年战争期间,英王爱德华三世(1312―1377)在1348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邀请被俘的法国骑士参加除夕晚会。

根据惯例,一个骑士不能对另一个毫无戒备的骑士发起攻击,而必须让对方做好战斗前的准备。例如,1327年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遵照惯例,派人告诉英国国王爱德华他“将进兵苏格兰,把它付之一炬”。对一个真正的骑士来说,搞突然袭击是一种可鄙的行为。

骑士为什么要这么注重这些法规和惯例呢?这多半是事关彼此之间的切身利益的缘故。今天虽然俘虏了别人,也许明天自己也可能成了别人的俘虏,所以双方都要为自己留下后路。

除了有关骑士交战的惯例之外,骑士制度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内容。基督教会教导骑士应该遵守基督教的戒律。例如,骑士应该帮助穷人,保护教堂、妇女和所有无防卫能力的人。

当然,不是所有的骑士都遵守这些准则。理想的骑士和现实中的骑士差别很大。理想目标通常是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1350年时的骑士便比1050年时的骑士更有礼貌和文明得多。基督教会和贵妇人努力促使一个鲁莽、好斗的骑士变为有教养、懂礼貌的骑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骑士的出身与受封

中世纪,唯有出身贵族世家的人才被称为骑士。骑士把别的阶级视为下等人。年轻的骑士被告诫说:一定不能平等对待佣人,越是平等对待,他便越轻视你。在战争中,骑士对普通人和对骑士的处置不一样。抓到的步兵没有赎金,便毫不犹豫地被杀害;甚至那些没有参战的普通人也可能死于他们的刀剑之下。黑太子爱德华(1330―1376年)想成为一名理想的骑士,然而,他却在1370年占领并洗劫法国的利摩日城市,屠杀了3,000多人。

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是骑士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条件,骑士还必须从小经受训练,到领主家充当侍从,学武习文,向女主人学习礼仪,至21岁方能被正式授予骑士称号。

侍从通过别的方式取得骑士称号是很少的。到了十四世纪,这种仪式已变得复杂化了。封授骑士的仪式一开始是进行象征性的沐浴,表示洗净受封者过去所有的不端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骑士的称为沐浴骑士。沐浴之后的年轻侍从进入教堂,在里面彻夜不眠地祈祷和思考自己的职责。

第二天早晨,他便回到城堡里,再参加受封骑士仪式。老骑士帮助他穿上盔甲和佩好剑。然后受封者单膝跪地,由领主宣布他已成为一名骑士,并用手掌或剑面重重地拍他一下,表明新骑士已具有了骑马和使用武器的本领。年轻的骑士常常通过马上比武显示自己无愧于骑士这一光荣称号。

举行这样的授职仪式花费很大,开支是由受封的骑士的家庭来负担的。如果家庭无法给自己的后代提供爵位和土地,那么其后代只能终身当侍从。到了中世纪后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本国的和外国的雇佣兵,在战争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到了1500年,骑士作为战斗人员已为配备有火器的雇佣军取而代之。但是,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

象与骑象人范文第3篇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对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塑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提供一些策略和思路。

一、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特征研究与调查

(一)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特征研究

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特征是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根据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提出的新的旅游资源修订系统所列的3大景系、10大景类的划分标准[2],可以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两个方面来挖掘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的特征。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特征就是指民族地区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候生物及其他景观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有可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事物。民族地区人文资源特征就是指民族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历史遗产、现代人物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及其他人文景观所具有的比较显要的特征。

(二)调查赋值

在充分了解民族地区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后,可根据这些资源特征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专家、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赋值法进行调查,使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规划项目组能深入了解旅游者对规划地区的意境地图的认知程度以及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获得民族地区区域映象的量化数据。调查问卷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特征而设置,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主要是对有关对民族地区的认知与产品选择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预期进行赋值。对于被调查专家的选择,就应考虑到旅游形象定位的复杂性和涉及面的广泛性,选择没有参加旅游目的地旅游开发与规划项目组的与旅游业相关的在年龄、地区、工作经验、预见能力以及学术观点上有代表的专家,如地理学、历史学、区域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并进行匿名赋值。

二、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定位策略和口号设计

(一)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替代分析

通过民族地区区域资源特征研究和调查赋值,可以获取有关影响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的主导形象因子,但民族地区特别是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有很多都具有趋同性,这些趋同性旅游资源的特征是各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那么就有必要进行区域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充分考虑周边民族地区的旅游形象替代效应的作用,并将本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特征中最具潜力的特征和未来目标市场与周边民族地区的产品特征和目标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策略避开“形象遮蔽”效应进行定位。

(二)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策略

1.无“形象遮蔽”效应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策略

“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风景区),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风景区),在旅游形象形成方面也会更加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景区)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3]。经过区域形象替代分析后,如果该民族地区属于无“形象遮蔽”效应的地区,形象定位策略主要是采用领先定位法,这种定位法对具有独特资源的民族地区和特有民族地区区域形象定位是特别适合的。领先定位法适用于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的旅游资源。如宁夏旅游形象定位为:多姿多彩的塞外(或迷人的塞外)。当周围地区都未意识到宣传塞外这个旅游卖点时,宁夏抢占塞外风光、塞外风情形象,为我所用,惟我独尊,以后只要说到塞外,就自然想到塞外有个好地方――宁夏[4]。

2.有“形象遮蔽”效应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策略

经过区域形象替代分析后,如果该民族地区属于有“形象遮蔽”效应的地区,形象定位策略主要是采用扩涵定位法和比附定位法。民族地区旅游形象遮蔽有两种情形:一是旅游资源特色不相似而旅游资源品级高的旅游地对其他民族地区形成的形象遮蔽,如世界级风景旅游区桂林给周边的民族地区形成的遮蔽效应:二是旅游资源特色相似,抢先树立形象者由于品牌效应对民族地区形成的形象遮蔽,如云南迪庆与周边的四川甘孜的旅游资源特色十分相似,但迪庆早在1997年9月就正式宣布了“香格里拉”在中国迪庆,在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宣传下,使其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名牌,并给周边民族地区形成了“形象遮蔽”效应。针对民族地区形象形成的原因,可以采用以下形象定位策略避开“形象遮蔽”效应:(1)扩涵定位法,就是指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空间距离比较小并且旅游资源特色十分接近,采用其他定位法又不能体现原有的主导旅游资源特色,适宜扩大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产品品牌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风景区)的品牌旅游形象的内涵,形成一个更大的旅游圈,如滇藏川青适宜建立一个大的“香格里拉”旅游圈。(2)比附定位法,就是指不去占据原有形象阶梯的最高阶,而情愿甘居其次,如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与阿拉伯风格十分相似,所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举行的宗教仪式特别浓重,可与麦加媲美,故其区域旅游形象被定位于“东方小麦加”。

(三)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旅游形象口号设计要求是要能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区特色,要简短易于记忆,要能引起消费群足够的注意和兴趣[5]。旅游形象口号创意模式分为资源导向型和游客导向型两类。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口号的设计也要遵循以上要求,民族地区形象口号的设计比较成功的是“大理,一生不能不到的地方!”,“风、花、雪、月(大理)”;“中国最后的处女地(宁夏)”:“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喀什)”。

三、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塑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一)夏河县旅游形象定位

夏河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面积为6274平方公里,海拔在2200~3600米之间。全县总人口7.8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72%,农牧业人口占80.6%,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旅游资源是夏河县的主要资源之一,其特征是:美丽的草原风光、浓郁的藏俗风情和神秘的藏传佛教及其文化

艺术。这些自然资源特征和人文资源特征具有浓厚的藏族风格,经有关旅游开发与规划部门调查研究,夏河县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藏族风格具有相似性,为避开“形象遮蔽”效应而结合比附定位法将夏河县的旅游形象定位于“中国藏区的缩影”[6]。

(二)夏河县物质景观形象建设

夏河县物质景观形象是指夏河县具有体现夏河县旅游形象功能的那些形象,包括背景形象景观、旅游区景观和城镇景观。1.背景景观。夏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其背景景观主要是指交通干线两侧的宗教寺院、草原、藏式帐篷、藏式民居等。对这些现有的背景景观不必做太多的处理,只需要对开发的控制管理,尤其是交通干线两侧在视线范围内的各建筑物的体量、色彩、造型。2.旅游区景观。严格控制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重点景区的建设活动。拉卜楞寺景区内的建筑形象,主要宜采用藏式风格建筑造型,并适当的以壁画、柱套、绣像等加以装饰,体现庄严雄伟的藏传佛教圣地形象;桑科草原景区内无需现代建筑,宜采用传统的藏式帐篷,体现藏式草原风情形象。3.城镇物质景观形象。为突出夏河县藏式特色,在进入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重点景区的城镇入口处的建筑形象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取,应比藏式建筑中汲取素材,将传统藏式建筑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城镇雕塑、汽车站、广告牌等环境艺术设施,其造型、所用材料应能体现藏式风格和草原特色。

(三)夏河县社会文化景观形象建设

夏河县社会文化景观突出的是藏族风俗和藏族文化,包括夏河县地方风俗、民族文化、服务形象、居民行为等方面的形象。具体的社会文化活动。1.拉卜楞寺正月法会、七月法会、九月法会旅游活动体现藏传佛教文化;2.拉卜楞寺香浪节旅游活动,体现藏族生产文化:3.拉卜楞寺“丛拉”(意为集市贸易)旅游活动,体现藏族商业文化;3.桑科草原骑马、骑牦牛,夜晚点燃篝火,吃烤全羊,饮青稞酒,听悦耳动听的民歌,跳莽原迪斯科,体现藏族草原生活文化。

(四)夏河县旅游企业形象建设

夏河县旅游企业形象建设包括对该县各旅行社、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的形象设计建设。1.理念设计。该县各旅游企业应深化“游客就是上帝”的服务观念,把其作为企业经营的理念基础。2.行为设计。该县各旅游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体现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以“CS”观念教育企业员工,形成各自的企业文化:从职业道德、文化修养、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外语水平5个方面提高员工素质。3.视觉设计。视觉识别应从该县各旅游企业办公场所形象、交通工具形象、员工外在形象中得以体现。

(五)夏河县核心地段形象建设

旅游地的核心地段对旅游形象的建设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核心地段包括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地标区四类[7]。1.夏河县第一印象区的形象特征所在的区域,与第一印象区有着同等的地位。夏河县地标区是拉卜楞寺、桑科草原西端旅游点,是该县境内的标志性地段。3.对以上四类景区的形象建设包括:硬件形象建设,主要是建设一些能反映藏族风格的标志性雕塑及配套环境设施;软件形象建设,是指通过各部门联合开展工作,改观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满意率。

(六)夏河县代表人物或事件

夏河县景区内发生的代表性人物或事件是拉卜楞寺成为电影《天下无贼》的拍摄地之一,并有导演冯小刚、主演刘德华、刘若英、王宝强、李冰冰、和最后印象区。夏河县汽车站及拉卜楞寺的门景区和桑科镇及桑科草原的门景区都有可能成为从夏河县城进入的游客或由桑科镇进入的游客的第一印象区或最后印象区。2.光环效应区和地标区。光环效应区是指对旅游地整体形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方。夏河县光环效应区主要是拉卜楞寺、拉卜楞“丛拉”旅游点、贡唐宝塔、桑科草原,是国内外游客游览最多的地方。地标区是指旅游地中惟其独有的、逐渐成为其标志葛优、尤勇等著名影星参加,以及该片中的典型镜头,如刘德华在拉卜楞寺的转经筒长廊摸经桶的那个镜头。这些可作为该县旅游的代表性事件。

(七)夏河县视觉识别系统

夏河县视觉符号体系包括:标准图片、标准旅游徽志、旅游口号的标准字体、旅游吉祥物等。其中标徽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应用最广泛的代表符号,体现着旅游地的地方精神和文化特色。夏河县视觉符号体系:1.标徽。标徽可以运用拉卜楞寺、桑科草原能代表夏河县特点的形象,适当抽象组合而成。2.标准字体。标准字体可以将汉字艺术字体和藏文艺术字体结合使用。3.标准色。标准色宜采用金黄色、蓝色、白色,分别代表拉卜楞寺、桑科草原、哈达。4.象征吉祥物:哈达。5.应用符号系统。应用符号系统包括旅游地纪念品、办公及公关用品、指示类应用设计、广告、旅游地服务人员的视觉形象等。应用符号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与旅游地其他所有形象设计相统一。夏河县的应用符号系统设计应在上述原则指导下,体现夏河县的藏族特色。

(八)其他感觉形象

夏河县在听觉、味觉等方面在某种情形下同样具有显著的表现力。如夏河县原听觉形象最具有特点的是拉卜楞寺喇嘛的诵经声和桑科草原藏民的民歌。夏河县的听觉形象:“寺院诵经之声呢喃和雅,草原藏民之歌悦耳动听”。

[参考文献]

[1]昊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

[2]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2000.3.

[3]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4]刘锋.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9.6.

[5]李燕琴,吴必虎.旅游形象口号的作用机理和创意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4.83-84.

[6]肖星等.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替代效应与旅游形象策划[J].干旱区资源和环境,2004.1.

象与骑象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审美感知力;审美感官;审美情境;审美想象;审美语感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核心命题。目前,学界已达成初步共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虽然审美层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被确定为“审美鉴赏与创造”,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审美感知。这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感知开始,审美当然也不例外,要从审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起点。离开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与创造便无从谈起;拥有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才能开展。所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提升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就语文教学而言,所谓审美感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各种感官(主要是大脑)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符号、各种意象等产生反应,获得审美愉悦和感悟的能力。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句式、段落和结构、层次等外在形式美的感知能力;二是对文本语言文字背后隐含着的情感、意蕴等内在美的要素初步理解的能力。仅仅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结构要素和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探寻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基本途径与策略,并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才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根本。

一、训练审美感官,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

美总是首先诉诸人的感官,“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人的感觉器官是进行审美感知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就难以进行审美感知。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差不多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这些经典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要素。有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情感,还有美的声音、美的颜色、美的味道……而这些琳琅满目的美又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着,隐藏在语言文字中。要感知它们,仅仅靠眼睛和大脑是不够的,如果能够调动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心理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感知器官的敏捷性高低决定着感知能力的强弱。因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指导学生认真品读课文,要求学生联系切身经历和感受,说一说最喜欢文中哪一种颜色,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声音,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气息,最喜欢文中哪一种味道,最喜欢文中哪一种感觉。这个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全方位地感知文本,使学生眼前再现出一幅桃红柳绿、蝶飞蜂舞、花香醉人的春光图,和作者一起走进自然,走进春天。这种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审美感知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审美感官的敏捷性,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色彩、线条、形体、音韵、节奏,乃至情感、意蕴进行敏锐的感知,就要培养他们“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以色彩为例。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对色彩应该具备敏锐的感知力。高明的作家在摹景状物、写人叙事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情达意。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色彩对绘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色彩使形象描绘绚丽多姿,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色彩话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意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命运的改变和精神世界的变化总是最先从外貌色彩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第一次到鲁镇,她“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第二次到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尽了血色”;第三次出现在鲁镇,“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教师应借此培养学生“看”色彩的本领,使学生能从外貌色彩变化中,“看”出祥林嫂身心备受摧残、生活逐步恶化、精神一步步崩溃的悲剧命运。再以声音为例。音乐之美是难以言传的,但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却能笔底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声的美妙绝伦与变幻莫测。这里有急雨的繁复,有私语的亲昵,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错杂,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流畅圆润和“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高亢激越……琵琶女的演奏过程,或低回压抑,充满愁思,如泣如诉;或轻柔圆润,如莺歌燕舞,欢快流畅;或穿云裂石,如铁骑交锋,奔腾激荡……教学中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出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听”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情感涌动。

二、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

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认为,审美主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是审美感知和鉴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审美感知和鉴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距离过大,离审美对象太远,审美主体就看不清审美对象。审美感知的欲望难以满足,求知心理受挫,常常会导致审美主体放弃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欣赏。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大都远离学生生活,而学生又阅历浅,认识能力有限,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自然超过了合适的限度。创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审美情境,是唤醒学生的经验积累,弥补学生的认识缺失,缩短主客体审美距离,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的有力措施。比如老舍先生描写20世纪30年代北平风土人情的散文《想北平》,京都韵味浓郁、怀旧气息浓重,这些对现代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如果不进行铺垫,创设情境,直接教学,学生会像雾里看花,提不起兴趣,感知难以深入。教者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创设审美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1)展示一组反映旧北平民情风俗的老照片给学生欣赏。(2)播放杭天琪演唱的京韵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3)播放名家朗诵的与《想北平》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梁实秋的《北平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照片和音乐既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昔日的北平,缩短了他们与旧北平之间的距离,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感知和鉴赏文本的积极性。内容和风格相近的文本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又如唐代诗人岑参描绘西北边塞雄奇风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南方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是非常陌生的。教师不妨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有的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奇丽,有的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有的表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奇寒……这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带来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缩短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审美距离,引领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

三、激发审美想象,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

高尔基说:“感知和鉴赏文学作品需要从驱遣想象开始。”[1]是的,没有想象,抽象的文字符号就难以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想象把一个个独立的景物、场面、人物等形象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鲜活画面,使我们获得全面完整而又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我们感知文本奠定基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对其进行审美感知时,抓住“空山”“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意象,从光与色、动与静、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立体画面。通过对画面意境的品味,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情趣和诗歌的意蕴。美学家王朝闻说:“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如果没有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来充实、拓展其诉诸人的感官的有限空间,那么,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受到大大的约束和限制。”[2]想象的参与,是审美感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其一,文本中艺术形象的组成材料是一个个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而把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的手段只能是想象。其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本身包含着作家丰富的想象。因而,读者也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走进作者思想的天空,理解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和庄子一起驰骋想象,那就不可能知道这鲲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更不要说领会它的象征意义了。其三,按照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文本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其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召唤着读者去填充和拓展,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发掘其意义。这也就是萨特所说的“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实践证明,艺术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审美也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审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想象”为抓手,充分激发学生审美想象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来补充、丰富作品所提供的艺术画面,不断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四、培养审美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关键,而且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抓手。实际上,许多文本的好处、妙处靠理性分析是说不清、讲不透的,只有通过诵读——反复地读、体会着读、品味着读,读出情味和意味,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优美的诗歌、脍炙人口的散文、扣人心弦的小说、冲突迭起的剧本,都适宜诵读。诉诸视觉的无声语言通过诵读能够转化为有声语言,作品中的人物、场景通过诵读能够跃然纸上。诵读是一根神奇的魔棒,能够调动人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感知文本的过程中来,使文本内容入于人之目、出于人之口、闻于人之耳、铭于人之心。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一为音美以感耳,二为形美以感目,三为意美以感心”。只有诵读才能达到对这“三美”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次、第二次诵读,学生可能只能粗略地感知语言文字的音美、形美以及文本的表层意义,但第三次、第四次诵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美”可能就欣然有所领会。

因此,要把学生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读中来。教师要根据文本的体式对学生进行读的指导和训练。比如文言文,诵读时要处理好文言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要把握好停顿和语气,读出一些文言味道。诗歌则要读出抑扬顿挫感,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读出诗味。对于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诵读前要凭借作家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要通过诵读使人物形象“活”起来。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法。比如篇幅较长的文本,不必从头到尾诵读,可诵读其重点部分和精彩内容,其他部分则默读、略读、跳读;对话较多的文本,先体会角色形象特征,再分角色朗读。简洁凝练、意味隽永的句子,生动优美、表现力强的语段,应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领悟的能力。语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着力点。正因如此,吕叔湘先生才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3]从宏观上说,语感有语气感、文气感和情意感三个方面的要求:把握文本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语气、语调来,以形成“语气感”;读通文脉,读得气势贯通,读出文气来,以形成“文气感”;读出情味、意味,读至对文本的情感意蕴心有所悟,以形成“情意感”。

最终达到耳迷其音、目醉其景、心动其情的效果,实现与作者心灵和情感的相通。总之,“读”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之本。只有改变当前语文课堂“讲个没了、问个没完、练个没休”的现状,强化诵读教学培养语感,夯实审美感知训练的基础,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要创设审美情境;要通过审美想象来拓展审美感知的空间;要重视诵读,培养语,使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25.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