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1篇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师,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此外作者的文笔也颇为人称道,不枯燥,让人有一口气全部读完的冲动。

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作者也是秉承这一宗旨来教育孩子的,把生活中的孩子的一切事都按照这去做,确实不容易,能够做到大爱无痕地爱孩子,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十分赞同,永远尊重孩子,不使用暴力;教孩子有同情心,爱心,诚实,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管得太多太细,关心孩子,但不要监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要有方法,要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孩子一起端正学习态度,只关心学了多少,不关心考了多少。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2篇

理论的新颖性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又一特点

大部分人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畅销归因于该书具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可以解答当前家长的许多育儿困惑,直接指导家长的教育实践。笔者不否认上述原因,但认为,该书隐含着一本好的教育专著所具有的学术品质———理论的新颖性,只是写作手法不同。作者尹建莉以更通俗易懂的案例来呈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具有更大的普及性与传播性。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尹建莉就曾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宏大理论叙事、学术写作上一味追求晦涩难懂的文风(缺少整体性与高度,基本概念泛化,无谓的争吵,语言的艰涩难懂等)等所导致的文化价值丧失现象,专门撰文批评。她认为现在社会科学理论的写作有一种怪现象,就是语言艰涩难懂。这一方面可能是某些理论工作者不注意语言的锤炼,另一方面可能有人误认为,莫测的语言下才隐藏着高深的思想。所以“读不懂”成了一些理论著述的一大痼疾。文字是思想的载体,理论工作者更应该精心锤炼自己的语言。再深奥的理论语言都应该有一个底线,就是首先应该让人读懂。没有“读懂”,一切思想的花朵到了读者那里都是枯萎的……。这种不正确的学术研究趋势,致使一些教育著述成为学术象牙塔中的孤品,令众多普通读者望而生畏。而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教育类的学术文章应该体现深入浅出的写作原则,便于普及与推广好的教育研究成果,使广大受众真正从中受益,真正体现教育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

尹建莉曾多次讲到,对于一位作者来说,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一件难事,她庆幸自己做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她的一次成功尝试,她以具体案例为呈现方式,以若干议题为结构形式,完美再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希望更多的人接触到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实现教育理论功能的最大化。

在攻读硕士期间,尹建莉就非常关注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更注重人们在教育案例分析中进行理念的提升。作者教育学素养深厚,看似分析与论述一个个典型的教育案例,实则论证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作者对于儿童道德培养、学习习惯养成、课外阅读、个性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全书既有作者统一的教育理念,又处处显示出作者在处理教育细节中的教育智慧。她将一些先进教育理念灵活运用于教育细节中,引发专业教育者深思,更使那些没有教育背景知识的人从中受益,如卢梭的将“儿童当作儿童”的自由教育思想。她强调,儿童“并不是为‘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备阶段;儿童天性是向善、上进的,“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

教育不能过于保护、干涉、指令、管制与操纵,要促进儿童形成自信、自尊、自爱的品质(“不管”是最好的“管”);以“干净”的眼光看儿童,尊重儿童,促进其自我教育(此思想贯穿全书);不仅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更要接受孩子先天的性格局限(像牛顿一样);注重儿童在学习中的快乐体验,让儿童体验学习过程本身而非结果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品质(开“小卖部”、替孩子写作业、不写“暴力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阅读在儿童智力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真正赏识孩子,以肯定和激励,带给孩子愉悦和成就感,进而产生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培养具有批判精神、有个性的公民(可不可以批评老师?)。在书中,尹建莉提出如下教育理念:第一,“教育小环境”理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这个教育小环境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与未来全然不同。”记得刘墉也说过相类似的话,一个人幸福与否,不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他身边接触亲密的六七个人所决定的。而家长正确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教育小环境”,就是要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的所有教育问题。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

第二,儿童教育细节理论。尹建莉指出,“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里的那把雪,可能滚成一个硕大的雪球,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像一个比喻说的那样,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父母的教育细节处理决定着最终教育效果的成败。“人们在挖掘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时,习惯从宏大的视角和背景入手。事实上,在同一种文化形态和公共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成年后在道德、人格及能力上有巨大的差异,在于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生命中的第一启蒙者———家长的教养态度的不同。”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父母得到了一块美玉———自己的孩子,都从“爱”这一起点出发,由于日常生活细节处理的不同,它使孩子的世界与未来全然不同,如果家长手中握着的工具是刻刀,会得到令人满意的作品,如果是锄头,只能变成更小的玉,并越来越失去价值。秉承此理念,书中列举了一个个教育案例的细节处理并加以理性的分析与论证,大都以正面和反面两方面分析,希望家长在接受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细节的处理,如逗孩子与捉弄孩子的区别、替孩子写作业与不写“暴力作业”(惩罚性作业)的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何对待孩子的优点与缺点、“好”阅读与“坏”阅读,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与只注重校内“语文课本”学习的局限性分析、性教育的技巧与时机,等等。

第三,自由教育理念。尹建莉认为,“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

石中英认为,自由教育具有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三种精神。自由教育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以人为物、以人为工具的教育,自由教育反对外在的强制,主张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自由教育本身具有民主精神,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与看法,反对专制教育,以培养民主公民为己任;自由教育是指向儿童的理性发展并有利于儿童理性发展。

针对现在学校教育中过于注重训练、机械重复与记忆,父母对孩子的过于保护、过份管制、操纵等,尹建莉主张关注儿童的心理感受与成长,充分尊重儿童,给其一定的自由空间,老师与家长的任务是创造有利条件,使孩子逐步养成自律、自我教育的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另外,《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理论性还表现在作者规范的学术写作上。作者阅读了大量中外经典的教育著作,如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弗洛姆、蒙台梭利、叶圣陶、陶行知等人的著作,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有着更深的体会与思考,并非理论的简单重复与堆砌,而是将其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中,为我所用,这恰是教育学者所必备的优秀品质。

文化价值是该书得以畅销的重要因素

笔者一直认为,学者不仅要有学术作为,更需要有社会情怀,而作为一位教育家,不仅要有自己原创的教育思想,更要传播与推广自己的教育思想,使之用于教育实践,使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进而影响社会、改造教育。作为一名热爱教育、关注儿童成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尹建莉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正确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影响更多人,尽可能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这既是她反对写艰涩学术文章的原因之一(她认为那类学术文章仅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不具有文化价值),也是她写作此书的目的。笔者认为,尹建莉是一位“行动中的理想主义者”,与那些坐在书斋中写文章、社会影响力有限的普通教育学者不同。近年来,她一直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如资助西部失学儿童、以个人名义举办农村学校图书馆、到北京一所小学任校长助理并推动教育改革、通过到全国各地演讲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等,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具体教育实践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出版;图书;出版跟风

【中图分类号】G2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305-02

在图书市场上,当一本图书位居畅销书榜后不久,便会有从名称、封面、内容、体例、甚至版式都类似的大批同类书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出版的潮流,这种现象,就是“出版跟风”。图书写作和出版的跟风现象由来已久,在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如今我国出版界非但不见收敛反而愈演愈烈。跟风的姿态由当初的羞羞答答转为大鸣大放,跟风的手段由当初的部分借用转为全部拿来,跟风的本领由当初的粗粗笨笨转为出神入化。

针对“出版跟风”现象,有的出版人赞扬其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赞扬其体现了出版人的商业性;也有学者贬斥其为“拾人牙慧”之举,低俗模仿,追逐暴利。

从理论上讲,出版跟风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出版物市场竞争的结果。任何出版物的畅销,在一定时期内,只要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就会改变出版资源的配置,激发市场上同类出版物的生产。出版跟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驱使。跟风出版“创作时间”短,出货和销售速度快,并且销量平稳,相对而言风险较低。跟风有利于降低包括宣传在内的各项成本。由于这些原因,跟风出版的短期效益不仅吸引实力不强的出版社,也让一些实力较强的出版社半遮半掩地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原创书,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含辛茹苦写成的,包含尹建莉对教育深刻的思考,读者读后感到受益匪浅。跟风书则不然。一方面,它严重模仿原创书,侵犯了原创书作者的著作权。另一方面,写作时间匆促,内容多是东拉西凑,粗造滥制。读后只能使读者感到上当受骗。“出版跟风”现象,与出版界道德下降、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追逐经济效益有关。明知出版跟风书的行为,不可取。但出于商业利益,还是予以出版。这样的出版社,是应该遭到遣责和制裁的。

2011年10月24日,在《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乔布斯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简体中文版于全球同步上市前,别的乔布斯传记早已卖得热火朝天,比如出版于今年8月份的《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这本书,就大大地抢了正式授权传记的风头。

2011年以“传记”名义所出版的和乔布斯有关的图书,除了《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外,其他的分别是《乔布斯全传》、《传记袖珍馆:乔布斯传》、《苹果教父乔布斯传》、《乔布斯传(纪念版)》、《乔布斯图传(1955-2011)》,另外还有《乔布斯成功启示录》、《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乔布斯改变世界的秘密》、《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启示》等近10本与乔布斯相关的图书。2011年的图书出版,可以当之无愧地被命名为“乔布斯年”。

在出版跟风潮流中,编辑如果细心,选择常态跟风,提高跟风档次,可从中发现市场,寻找到出版利润。但如果选择恶性跟风,则会制造文化垃圾。

常态跟风者模仿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畅销书。一本好书,可以使一个人的智慧得到提升,也可以使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扩大,并为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常态跟风者瞄准图书市场热点后,如果摆正自己的市场定位点,努力做好自身的创新之处,经过反复推敲推出的跟风图书,一方面,可以弥补图书市场上一些已有图书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个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化,引起出版界争鸣。于读者,于整个社会都是件好事。

常态跟风图书的出版结果,必然会对“被跟者”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这种挑战,是良性的竞争,合理的竞争,适当的竞争,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读者也受益。

恶性跟风图书的出版,于编辑,于出版社的形象,于出版社长远经济效益,都是非常不利的。恶性跟风图书的出版,势必削弱编辑的创新能力。进而导致出版社丧失创新能力,丧失竞争能力。从长远来看,恶性跟风图书的出版势,势必损害出版社的形象,会减弱出版社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当下的出版界中,恶性跟风出版招致了被跟风出版者的犀利批评,模仿甚至与抄袭一样,被视为中国出版业的顽疾。

恶性出版跟风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明华来到北京王府井书店,在自己主编的已形成知名品牌的《读点经典》丛书旁,当看到《365天读点经典》、《读点经典大全集》等“跟风”书赫然在目,标题类似,甚至连封面和体例都模仿得令人难辨真伪时,他不由得感慨万千说:“要适时考虑修改完善《著作权法》,进一步保护原创作品,遏制图书‘跟风’现象,净化和提升图书出版市场的品质。”现有的著作权保护存在容易被利用的模糊地带,目前施行的《著作权法》保护对象并不包括封面、封底、内文版式设计,所以即使被剽窃者将剽窃者告上法庭,也难以顺利维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出版方质疑《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的出版方剽窃,不料反遭对方质疑,导致局外人一头雾水不知孰是孰非,就是例证。这就暴露了《著作权法》的漏洞,需要在下次修改法律时堵漏。

针对恶性出版跟风现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恶性跟风者“不想为”。出版职业道德是出版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法律是一只看得见的手,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都要用起来。并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出版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出版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力图做到每一个出版从业人员都按照《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并逐渐形成有关出版职业的荣誉感、义务感、羞耻感等道德情感;形成编辑的职业良心;形成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并使其变成一股弃恶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来净化出版行业。

参考文献

[1] 韩浩月. 乔布斯再次检验图书出版跟风行为[N].北京日报,2011-11-03(23)

[2] 安民. 跟风出版利弊谈[J].出版广角,2008,(10)

[3] 张新华. 创新与模仿——从跟风出版谈选题策划[J].中国图书评论,2005,(3)

[4] 胡艳红. 透析中国图书跟风出版现象[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4篇

没有完美的妈妈,我的成长得益于学习

很多读者把我想象成一位完美的好妈妈。人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我和每个普通母亲一样有着一个成长的过程。27岁我有了女儿,那时我的知识根本不够支持我当一个好母亲,所以我从头学起,也有过不少教训。比如女儿圆圆小时候,曾经丢过一次,那之后很多年,我还常会因夜半梦到她走丢而惊醒;我还特别后悔初中给她选择了寄宿制的学校(虽然是迫于当时一些难以逾越的条件限制)。她当时只有10岁,与家人分离,一周只回家一次,每天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沟通和疏解。而周末回到家,发生的问题已经过去了,但影响却留了下来。我注意到女儿初三毕业时,明显没有原来那么阳光和自信了。为此,高中三年我花了很多心血帮女儿恢复良好的状态。至今想到女儿那时遇事无人诉说的难受心境,我仍很心痛。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我的成长得益于学习。

真想改变,就一定会改变

有些父母读了我的书,觉得很有道理,但在具体做的时候又感叹自家孩子和我女儿圆圆“不一样”,认为其中的建议和方法不适用。他们往往太急于抓住某个方法去照葫芦画瓢,而不去关注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整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更不去反思造成这种“不一样”的原因。“方法”从来不能生搬硬套,家长需要用心体会具体方法背后本质的教育原理,而这些本质和原理用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是有效的。只有明白了这些原理,父母才有可能针对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举一反三。

我所接触到的在养育观念和方法上真正发生转变的读者,都有着 “想改变”的强烈意愿。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体悟到了根本的教育原理,看到了自己的养育问题和改善的方向,并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思考行动的方法,不断地努力和调整。而那些只想着从书中寻找短平快、立竿见影的解决招数的父母,往往收效甚微。

修正和弥补,什么时候都不晚

常有读者问我:“看了你的书,知道我以前做得不好,可我的孩子现在都高中了,我想改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每次我的回答都很坚定。修正和弥补,什么时候都不晚,区别只是难易程度。就像生病一样,防患于未然当然是最好的;但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难道说得病时间长了,不好治就不治了?我理解这些家长痛苦和懊悔的心情,由于成人的错误做法,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这的确令人难过。但知道病根后,从现在开始改变,难道不是最明智的吗?

反观我们自己的人生,看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带着童年时代的某种心理创伤长大,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人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像一粒种子,它总会发芽并向上生长,要相信孩子同样拥有这种生命力。而且人的心理创伤,有时还能帮助他更好地认清自我,理解他人,甚至可能成为促使他前进的动力和资源。例如我小的时候,每每不被父母理解挨训的时候,我总是想:长大以后我可不要这么不讲理,一定不能胡乱去教训我的孩子。所以很多我小时候的“负面体验”,都转化成我的力量源泉,鞭策我向着“好妈妈”目标前进。

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每天的生活中,父母面临着无数的选择。例如给孩子安排衣食住行时,给孩子选择早教方案时,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呢?每时每刻父母都在取舍权衡。当父母的一切价值判断以自己为核心时,就很难判断出好和不好,而当父母能把孩子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价值判断核心时,一切选择都会变得清晰。

举一个小例子,当孩子不想吃饭时,是追着喂还是允许孩子选择不吃?哪种做法是对孩子最好的?很多父母一定要追着孩子喂饭,表面上看似乎是为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着想,但实质是父母人性中自私的表现。因为他们不能接纳孩子有任何“过失”,他们不相信孩子有感知饥饱的能力,连起码的选择吃与不吃的自由也不给孩子。而给孩子自由,是教育最核心的理念。“自由”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是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

自然的生命成长过程,不可能没有“错误”和“损害”,特别是童年时代。而家长要求孩子没有错误,尽善尽美地成长,完全是父母从自己立场出发的一厢情愿,是以牺牲孩子成长的自由和快乐为代价的强权行为。我认为现在父母的主要问题不是对孩子关注不够,而是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长自由的“强权”行为太多了,所以我提出了“强权父母”的概念,这类父母使得孩子离自由和快乐很远。

我注意到父母的文化程度与教育孩子能达到的高度并不完全成正比,恰恰是一些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在教育上偏离得更严重,他们反教育行为的破坏力也比没有文化的父母大得多。

在思考怎样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时候,判断标准首先应考虑孩子的自由快乐和成长需要,而不是给孩子巨额投入,不是人家有了我们也要有,不是让孩子按照父母精心策划好的“完美轨道”运行。

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更有资格去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现在家长们的意识在逐渐进步和改变着,比如原来很多家长只是关注孩子考大学是否能上名校,现在已把关注的重点逐渐放到孩子是否幸福和健康――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进步。

无论是养育儿子还是女儿,如果想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孩子自强。我很看重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看重她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因为当她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她就更有资格去享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教育;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感受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里的教师只是加速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孩子,他叫小文(化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每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很少及时完成,换座位的时候全班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成为同桌。看着他那无辜的眼泪,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成了这样呢?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和家长进行深刻的沟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从小一直是爷爷在带,父母一个是在上海工作,一个是在昆山工作,平时工作十分忙碌,基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幼儿园时爷爷在带,一直宠爱着,什么事情都帮他做,穿衣服帮他穿,吃饭是喂的,书包帮着背,唯恐孩子受累了……上了一年级以后,由于奶奶生病,爷爷无法再带孙子了,所以,孩子下午放学之后就被送进了放心班,直到母亲(父亲不回来)7点左右下班回来才接回家。我和父母沟通之后孩子好了一点,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反复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小文在课上突然大哭了起来,说:“老师,老师,我眼睛疼。”我走近一看,孩子的左眼红红的,充满了血丝,我立刻带孩子去学校医务室就诊,并且给家长打电话。我一连打了十几通电话,父母没有一个人接,最终打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在上海工作,不能立刻到苏州来。最后我就和学校的医生带孩子一起到区里的医院就诊。幸亏就医及时,否则孩子的眼睛就有可能失明。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打枪,子弹打中了自己的眼睛,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妈妈也没有留意,第二天到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还记得有一次小文迟到了,他们家就住在学校对面,为什么这么晚呢?我很不解。我打电话沟通了一下,建议父母要养成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今天说了,明天孩子会准时到校,可是后天又来晚了……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前言中说到:“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想如果我们身为父母的,能够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能多关爱一下孩子,可能我们的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吧!

二、学校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一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状态还处于教育是教育,生活是生活,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了改变小文,我选了一个班级优秀的学生干部做他的小老师,同时也做他的好朋友。在课堂上,多留机会提问他,让他表现自我,让他充满自信;在课间,我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主动接近他,和他聊天,和他一起游戏;做作业时,他有不会的我都会耐心地给予解答;打扫卫生时,我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扫地;他获得进步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地鼓励他,发给了他一张大大的奖状,并且给了他最爱的奖品。看着他拿着奖状一蹦一跳地回座位的时候,我的心油然而生一股暖流,也许这就是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

三、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对朋友是非常渴望的,小文也不例外。他在放心班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奕(化名)。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与人交流,我除了和父母交流以外,也和放心班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告诉他孩子的一些具体情况,并且让他关注孩子和朋友的相处情况。小奕十分优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各个方面都很好!小文十分羡慕小奕,很想成为他那样的孩子。但是由于自己自控力差,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总是会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可是小文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和别人比较,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小文的改变,我还和小奕的父母、小奕进行了交流,让他们帮助孩子。

小奕很热情,总是帮助小文。教小文整理书包,教小文预习课本内容,教小文解答难题,和小文一起游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小奕这样的益友,是小文的福气。在放心班里有小奕这样的好朋友,小文慢慢地变了,变得自信了许多,变得开朗了许多,变得活泼了许多,变得精神了许多,班级的小朋友也不再孤立他了……

孩子是是父母的宝贝,是教师的学生,是社会的脊梁,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朵鲜艳的花,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他们成长的印迹,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6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6篇

孩子不想长大,不仅仅是这一位妈妈的困惑。我想,导致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时多有不妥。

你是否意识到,在你们的话语中,孩子当下的许多活动都变成了“长大”的任务:吃饭是为了长大,运动是为了长大……在这样的语境中,孩子吃饭和运动仅仅变成了手段,本身的乐趣和价值无足轻重。

而且,家长还把“长大”作为一种正面价值判断,对孩子进行评价。当孩子表现好时,就用“长大了”来赞扬他。既然“懂事”这种家长眼中的美德是和“长大了”联系在一起,那么“没长大”就成为一种负面价值判断。它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现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没长大”的人,那么多数情况下就是不值得欣赏和肯定的。这种表扬,不但不能让孩子从心底感觉自尊和愉快,反而感觉难堪和挫败。

家长所有潜台词都在告诉孩子,你的当下是没有价值的,“没长大”是不好的,你要努力“长大”,你的一切都要为“长大”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而奋斗。“长大”这件事虽然遥远,可它让孩子当下的生活变得压力重重,有谁会喜欢一个不断给自己制造压力的东西呢?“长大”看不见摸不着,却消解了许多乐趣。

家长的用意本来是好的,想用“长大”来诱惑孩子接受一切你们希望他接受的东西。但“长大”并没有显现它的魅力,它不友好,它是个剥夺者,它傲慢而自大,它只是让孩子自惭形秽—所以,孩子不要“长大”,他讨厌“长大”!

如果说孩子曾经盼望长大,只是他朦胧地意识到,长大了会有一些特权,会有一些自由。他要的不是长大本身,要的是父母拥有的那些管教儿童的特权,要的是自由。

不少家长认为,哪个孩子不想快点长大,这是每个孩子正常的愿望啊。然而,这正代表着一种在教育学上广受批评的观念:“成人准备说”。它认为童年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为成年做准备,本质上是家长忽视了孩子当下的幸福感。

“尊重儿童”这个说法谁都不反对,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是尊重儿童的。但如果我们对“童年”这个美好的生命过程本身都心怀蔑视,看不到它的价值,不去享受它,甚至当我们在吃饭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上都不允许孩子自由选择时,“尊重孩子”又从哪里谈起呢?

我们之所以会不知不觉地犯这个错误,主要是成人常常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维和说话,一切行为视角只是成人的,不是孩子。几乎所有亲子沟通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结为视角问题,即理解问题—它既简单,又复杂;它是一个家长的举手之劳,也是一些父母永远不能到达的高度;它可以被简单地陈述为两个字,又是古今中外所有家庭教育理论探讨不完的一个难题。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7篇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教育学者,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

当年有人讽刺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底办法多”。这句话用在描述现在医疗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上,真是再恰当不过。虽然很多问题从生理和病理上都找不到原因,一切尚在猜测之中,各种疾病却是确凿地形成了——

喜欢上网的孩子得了网瘾;活泼的孩子得了多动症;心理秩序紊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没培养起阅读兴趣的孩子得了阅读障碍症;反抗强迫进食的孩子得了儿童厌食症;玩具不离手的孩子得了玩具依赖症;爱说脏话的孩子得了秽语综合症……这些病,现在几乎都形成了医学干涉。病因“明确”,家长又舍得花钱,儿童精神疾病理所当然地成了头号流行病。医院有门诊,药房有药品,康复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遍地破土而出。天下皆病儿,还有哪些儿童行为和疾病没关系,谁能找出来吗?

我要庆幸我出生在四十多年前,否则非常不喜欢运动、尤其不喜欢竞技型体育运动的我一定患了运动恐惧症;我还经常特立独行,独往独来,那么我一定还有孤僻症;我特别喜欢上课偷偷看小说,看得天昏地暗,老师喊我都听不到,这可能是患了“嗜读症”。我应该不算病得最严重的,因为当时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各有各的毛病,有的人很严重,如特别好打架或特别喜欢跟别人要东西,以现在的“治疗眼光”来看看,应该有“斗殴频发症”和“讨要综合症”……总之,没一个正常人。

近日媒体报道,父母因为女儿自由恋爱,就把她送进精神病院,然后毫无愧色地说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此事件是个新闻,其实并不新鲜,这类事件天天层出不穷,多到像空气的存在一样自然,大多不被人注意,有的甚至会逆转成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成为正面事件。却没有人追问,他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得病?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范文第8篇

所谓的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0后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眼界开阔,尊重孩子个性,崇尚民主和自由,比如倪老师在文中就提到一个家长的说法:“我家这个孩子个性比较霸道,所以可能比较散漫,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她自由自在地长大,有些个性。”80后家长遇事喜欢跟老师沟通。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如他们的父辈那般急功近利,并且愿意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在他们看来,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胜过考试的分数。他们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倪老师文中就有家长这样说:“我对他学业上没有要求,只要他每天快快乐乐的就行。”他们喜欢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不舍得批评,很喜欢赏识教育,多数家长会跟老师说:“我家孩子需要鼓励,最爱听表扬,老师你多夸夸她。”

由此可以看出,80后家长群体,不论是知识素质,还是眼界格局,以及对教育的参与度,与教师的沟通互动,都远远胜过70后和60后家长。

那么所谓的忧呢?表现在哪些方面?

先看看倪老师怎么说?

1.喜欢学习,善于接受新思想。首先是教育类书籍读得不少,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拯救男孩》《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等。其次是通过互联网,接受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或者是某个偶像的教育方法,但往往是生搬硬套地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有与时俱进的想法,也有头头是道的说法,但无切实的做法。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心动、激动,但少见行动。倪老师在文中说道:80后家长深知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以忙碌和疲惫为理由,放弃了很多和谐亲子关系的机会。

3.心中有美好的教育蓝图,但一旦进到现实生活中,他们给予孩子的压力甚至超过他们的父辈给予他们的压力。倪老师说,班里50个孩子,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报了兴趣班,部分孩子双休日甚至得去四个兴趣班。天呐!这些孩子所有的休息时间都被各种补习班占据了,哪有时间去快乐?这就充分说明,80后家长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残酷的现实中找不到平衡,少了教育的智慧与从容的心态。

4.本身就是独一代长大的,所以责任心、耐心都相对欠缺,加上工作压力大,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少。我校隔壁就是一所小学,我经常会看到年轻的妈妈急匆匆地送孩子到学校门口,然后返身即走。看到这里,我常会想起九把刀在《妈,亲一下》中写他妈妈每天用自行车驮着他们兄弟去上学,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走到校门口,九把刀总是要他妈亲一下才进学校。可是我们现在的妈妈呢?急急地将孩子推进去,放学接到孩子,也总是看到她们在对着孩子发火。

除了倪老师文中所述,80后家长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就我所在的深圳市,我还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80后家长不善于经营自己的家庭,夫妻关系时好时坏,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很多80后家长玩心很重,心智不成熟。嘴巴上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但事实上,他们很多都把孩子扔给老人带,甚至是保姆带,亲子关系疏离。孩子小的时候问题还不明显,一旦到了青春期,家长和老师就倍感头痛。

更有甚者,现在有不少的80后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逛淘宝,上唯品会,追网剧,竟然任由孩子沉迷游戏,痴迷手机。

我们经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家长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那么,我们该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把80后家长变成理念与行动基本一致的优秀家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呢?

1.组织家长共读优质的教育著作。前文不是说过,8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吗?那很好,我们就以班为单位,组织家长共读一本书。比如,一起阅读《正面管教》(简・尼尔森E熘婀芙探彩龅氖且恢旨炔怀头R膊唤孔莸墓芙毯⒆拥姆椒ā:⒆又挥性谝恢趾蜕贫岫ǖ钠罩校拍芘嘌鲎月伞⒃鹑胃小⒑献饕约白约航饩鑫侍獾哪芰Γ拍苎Щ崾顾鞘芤嬷丈淼纳缁峒寄芎蜕罴寄埽拍苋〉昧己玫难б党杉āJ橹薪彩龅木褪侨绾卧擞谜婀芙痰姆椒ㄊ购⒆踊竦谜庵帜芰Α6镣暾獗臼椋芏?0后家长就会明白自己所秉持的那种“没有原则的民主”是多么的幼稚,对孩子优良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不利!你不指导这些自以为学识渊博的家长读书,就凭你老师的一张嘴巴去说服他们,即便你是铁嘴,也难以招架他们的群起而攻之。

2.开办父母学院。80后家长不是希望给自己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吗?那好,我们可以开一个父母学院,定期举办活动。比如邀请资深的教育专家来讲座,也可以请自己班级中的优秀家长来现身说法,还可以举行亲子登山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义卖,甚至还可以搞变形记,孩子互换或者家长互换。总之,想办法将家长拉到孩子群体中来,才能训练他们教育孩子的技能。

3.创建在线家长班级。80后家长不是喜欢与老师沟通吗?再说了,他们眼界也比较开阔。那我们何不利用QQ群、微信群,甚至微信公号(最好发动家长来运作),探讨教育的利与弊,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高效的实操手法。80后是较早接触电脑的一代,所以他们了解电脑,了解网络,他们也不反对自己的孩子接触电脑。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这个在线家长班级的作用,指导孩子正确上网。只要孩子学会了正确上网,学会了分配学习时间跟上网时间,培养了一定的自控能力,那么孩子染上网瘾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4.教室、课堂向家长开放。80后家长年轻,有热情,喜欢参与,喜欢刷存在感,所以,我们可以将家长请到我们的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听课,感受孩子的课堂状态。辅导孩子作业,看看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否养成。与老师一起备课,了解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考试要求,体会老师的辛苦。当然,也可以请这些家长执掌讲台,让他们过过老师瘾。黑板报的设计,教室的美化,都可以请家长参与。家长只有亲自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育行为中来,他们才会感同身受,才会激发他们潜能之中的教育智慧。

5.我觉得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教师自身的成长。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愿意成长,那么80后家长就会对教师心生鄙视。一旦家长都不认同你这个教师了,你想指导TA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有威望、有口碑的老师,你想对他们“指手画脚”一番,他们也是非常乐意,甚至心生敬意的,一定会把你老师的话当作重要指示去落实。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80后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行为,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希望,看到教育的美好。

至于倪老师在文中提到的小许爸爸说他对小许没什么要求:“我小时候考试经常不及格,初中成绩也不行,还经常打架,高二时努力了一下,也考了个不错的大学,学了个不错的专业,现在不也挺好的吗?”这样的家长并不多,不足担心。像小许爸爸那种丝逆袭的事情并非不能发生,但那一定是少之又少的个案。不过,从小许爸爸说话的口气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是蛮狂妄的,也是超级自信的。倪老师要是当场跟他争辩,是辩不过他的。不妨任由他放大话,然后再找时间给他孩子的真实表现做一个书面分析,并且还做一个客观的书面预测,我相信他看到后会惊慌失措,进而主动配合老师的教育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