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四大名著

网络四大名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四大名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名著 西游记 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经典名著因其永久的艺术价值,不仅属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也是与时俱进的,属于后来一个又一个能感悟经典并能根据不同社会需求产生新的艺术新体的时代。

一、经典名著应时转型

四大名著的价值,用一句话来表现,就是四部永生永世也读不完的经典之作,只要有读书人,就会有人读四大名著,只要有人类,就会永远有人关心四大名著,品味四大名著,改写四大名著,发展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自诞生后至今,不知有多少续写改写作品出现,它们都是应时代而诞生的新生体。《西游记》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中叶诞生后,作为神魔小说先驱迅速与历史、人情小说并驾齐驱,构成明清小说的繁盛。稍后《西游补》不仅对原著故事继续深化,而且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上都有新的突破与创新;鲁迅,在其《故事新编》中,以白话文的形式将古代神话人物披上现代人的外衣,开启了“大话”的先河;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将《西游记》与当时现实紧密结合创作的,以辛辣的笔锋,对政治、社会的诸多丑态作了无情的讽刺与批判。20世纪80年代,台湾作家柏杨的《西游怪记》又将赵高、秦桧、潘金莲、吕不韦、孔子、子贡、孟子、唐太宗、李师师等众多著名历史人物揉进西游故事,敷衍一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剧。另外,网络作品、百家讲坛又推波助澜,使四大名著在当今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

我们看这些转型后的作品,有些与原著或像或异,不管怎样,没有四大名著这个母体,也就没有这些后来者,所谓“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二、名著转型中呈现的特点及表现

第一,主题的多元化,情感性、娱乐性突出。就原著而言《西游记》主题众说纷纭,如鲁迅说“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其后的《西游补》、《故事新编》、《八十一梦》、《西游怪记》这些作品主题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爱情主题,是名著转型过程中注入的新活源。原著《西游记》不管讲佛论道也好,惩恶扬善也罢,故事总是围绕玄奘师徒四人历尽艰难险阻,执着取经展开,如果把“爱情”这个字眼扣在评价原著中时,明显不符合。而在转型过程中,“爱情”不但得到填补,还异军突起。近年来根据大众娱乐文化需求,《西游记》影视改编与创作很多都把精力放在恋情的编织上,如《大话西游》、《情癫大圣》。而《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喜气洋洋猪八戒》则又把猪八戒塑造成了新时代的“情种”。主题向爱情的转移,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娱乐性。娱乐的目的是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人们能从改编后的名著中获得愉悦,这也是名著适应大众而转型的必然。

第二,转型后人物形象的平民化、大众化。原著《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我们都熟知,但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与我们相距甚远,唐僧每日吃斋念佛,逢女儿国国王那般依依动人的美女没有丝毫杂念,孙悟空和沙和尚,更是没有情感的苗头,虽然勇敢正义,但对于唐僧取经过程来说,只不过是保护其完成大业的护身工具。改编中,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大番颠覆,如《大话西游》中唐僧唠唠叨叨,关于乱杀小动物那个情节,让小牛精自杀,完全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形象;而《情癫大圣》中的唐僧,潇洒时尚,能降妖除魔,对心爱的女孩甘愿忍受各种磨难,还能喊出“神仙姐姐”的话语。转型后的孙悟空,不但本领高大,更主要的是增加了情感世界,形象更加贴近普通人。在《大话西游》中,他除了是英雄,也难过美人关,诉说“爱需要理由吗?爱不需要理由吗?”这种形象带有强烈的时代性,也切合了年轻人的思想需求。猪八戒形象的大翻案真正起自2000年《春光灿烂猪八戒》,转型后的八戒成了善良、诚恳深入人心的可爱形象,“猪哥哥”、“龙妹妹”都成了现代情侣们的昵称。

第三,语言的夸张、幽默、通俗化。观众在看现代转型后的西游故事总是会频频大笑,绝大部分都是被剧中的语言、台词逗乐的。如《情癫大圣》中唐僧的话“你别以为拿棉花糖来给我吃我就不哭了”,孙悟空“你这是何苦呢?大爷!你要是手抖就不要学人家砍人嘛!这刀子甩来甩去的又甩不中,很难看,对不对……”。《大话西游》中还有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些语言充满了调侃、戏谑,使得整部作品趋向幽默化、诙谐化。如果说,百回本《西游记》是对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史实的艺术展现,是对玄奘《大唐西域记》的大话、艺术化的创造,那么《情癫大圣》、《大话西游》等作品则是对经典原著《西游记》解构、重构与新创造。

到此我们不难得出,新时期古典名著通过转型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恢弘、大气,实质承继了原著的精神,而且作者们不拘泥于原著,而结合现代社会世俗生活,试图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对原著进行颠覆与解构,再根据时下大众需求来“拼贴”“戏仿”式的重构,重构后所呈现的趋势特点无疑是:大众化、人性化、娱乐性与现代性。

参考资料: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2篇

新漫画成市场宠儿

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40届泰国国家图书展览会上,由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创作的泰文版《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漫画作品在全球首发亮相,受到泰国民众的喜爱和热捧。截至目前,有7种语言形式、近20个版本的四大名著系列漫画作品在全球发行,让天津神界在获得国际市场丰厚回报的同时,也成为在海外介绍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世纪90年代,伴随海外漫画特别是日本漫画竞相进入我国市场,培养出了对日式漫画情有独钟的读者群,国内漫画界也出现了从绘画风格到内容题材上对日式漫画的模仿。而近年来涌现出的以四大名著系列、《偷星九月天》《神精榜》《龙肆》等为代表的中式新漫画,在基本形式、表演语言、艺术特色、创作模式、发展方向等方面都不同于日式漫画,具有民族特色的漫画产业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中式新漫画的故事来源于中国人对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的感悟,其创作风格上实现了审美的本土化,可以说是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土壤。特别是全彩色漫画更能借助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传播,中式新漫画更适合产业化发展路径。”业内专家说。

营销到位渠道才畅通

出版发行和销售渠道是决定漫画产业化水平的关键。在采访中发现,鉴于作品发行渠道有限、平面媒介出版水平参差不齐、市场运作各环节尚未完全打通等因素制约,市场渠道不成熟的“短板效应”依旧制约当前我国漫画产业的发展。

作为国内一线漫画家青睐的签约合作方,《漫友》杂志已捧红了国内众多漫画家。“我们与作者的合作形式比较多样,既有独家经营运作也有非独家的项目签约。采取何种合作方式是双方沟通的结果,完全买断不一定科学。如果给作者丰厚的条件,并有能力全部包揽作品的营销推介,对作者而言岂不乐哉?所以根本上是要看出版社能够经营到何种程度。”《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别有一番见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绘本馆编辑刘扬表示,的确应该从尊重作者、保护作者权利的角度去谈合作,“找到漫画创意、画风和故事俱佳的项目并不容易,对这样的项目,与作者谈合作、搞开发,出版社经营运作的基本功一定要跟得上”。

在金城看来,简单的一本书式的开发对漫画作者而言风险是很大的,如果运营不好就很可能落入“市场冷宫”。“虽然国内漫画出版市场竞争激烈,但从总体上看并不成熟,而国内漫画出版社真正放水养鱼的则是少数”。

据了解,《漫友》杂志社2011年的市场发行同比增幅超过了30%。“但国内漫画市场发行和流通渠道还是比较单一和狭窄,市场能量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无论是书店、书报亭还是网络商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似乎还是蜻蜓点水。”金城遗憾地表示。

新媒体营销不可或缺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3篇

2.新媒介的传播速度消解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传播从创作到作品付梓,中间要经过艰辛的创作历程,以《红楼梦》为例,即使创作完成,曹雪芹于悼红轩中仍“披阅十载,增删十次”,而且从排版印刷到与读者见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介的传播速度相对要迅捷方便得多,因为发表的门槛降低,每个都可以成为创作者,从终端文字创作到另一个终端网民阅读,前后不到一分钟,只要创作者和消费者同时在线,几乎创作者的创作与阅读者的阅读具有同步性,而且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时间安排、创作能力等随时进行网上更新,比如网络文学《鬼吹灯》,从文字量来看相当于《红楼梦》的三倍到四倍,创作到完成仅两年多时间就推呈给了读者,当然其含金量另说。

3.新媒介的信息容量消解了传统文学。如果形象地去形容,把中国所有古典文学的文本装裱成精装书籍,这些书籍堆成的体积不是一两牛车就能运载的,可谓汗牛充栋,但把所有的信息都复录到现代媒介之后,也许仅指甲大的一块芯片。再如,一座丰富的图书馆,包罗万象,图书应有尽有,但是将所有的知识都录成电子类的讯信,其实可能就是一台容量不太大的计算机。

4.新媒介的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与此同时也使大众文化产品大批量、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我们知道,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在于其创作过程和结果,但是电子媒介可任意复制这一特性使其土崩瓦解。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4篇

在这个文化阅读调查中,我们看到,年轻人对待世界名著,首先是存在理解和认知上的文化误区。有的年轻人就这样说,“世界名著这玩意儿,大多很难下咽,小时候硬着头皮去读实在是罪过。很多名著都只在成年后才看得懂,尤其是西方名著,那些该死的折磨人的语言,诡异的语法结构,读得我想吐血什么《茶花女》,什么《呼啸山庄》,什么《安娜·卡列尼娜》,教人只有敬畏之心,毫无阅读之乐”

其次是网络文学、畅销书文学,占据了这些年轻人的阅读时间,吸引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北京某高校一位大三的学生就这样感慨:身边很少有人阅读名著了,大家宁愿看网络小说、“快餐文学读物”,也不愿去啃那像砖头一样的世界名著。首都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郭敬明、安妮宝贝、痞子蔡等作者及其作品大受欢迎,相比之下,许多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及其作品并未进入这些大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一些名著的确在年轻人中遭遇到了生存危机。

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教师会给学生提供名著的阅读书目,但真正阅读的学生并不多。一位大二的学生说,虽说名著阅读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但就是最基础的中国“四大名著”,有很多同学都完全没看过。有一位文学副教授每次在讲课或作讲座时,但凡涉及经典名著,都会当场做小调查,但结果常常让他意外,“不少本应耳熟能详的作品却鲜有人知道,更不用说阅读了,比如,我国的‘三言’、‘二拍’,国外的《简·爱》《呼啸山庄》等。要知道,我调查的对象多是人文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教语文的中小学教师。名著在当下受到的冷遇可见一斑。”那么,其原因在哪里呢?

从这个调查数据看,其真实反映了当下我们这个时代,阅读生活出现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阅读生活充满浮躁、危机乃至缺失,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很多人的需求是能够得到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阅读名著不可能会收到那么直接而快速的效果,浸于如此阅读文化中,很多年轻人“不愿去啃那像砖头一样的世界名著”。

如今,我们的阅读更多的是实用性阅读与消遣性阅读,这种社会的阅读文化趣味,必然影响到年轻人的阅读选择。在文学欣赏与选择上,这些年轻人群体更倾向和钟情于青春文学与网络文学,把当下走红的青春文学与网络文学作家作为他们崇拜的偶像,由此造成年轻人在心理上与名著经典日渐疏离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比较 阅读 名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85-02

我曾看到过一则材料《世界读书日:各国阅读现状PK)),文章介绍了中国、英国、日本、冰岛等不同国家的阅读现状,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阅读的兴趣越浓。反观我国对近年社会阅读氛围,民众认为“越来越淡”者居多,比例为40%;认为“越来越浓”者为31%,另有18%的认为“没变化”,越富有的人越认为读书无用。看了这则材料,不得不令人深思,读书真的无用吗?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意识到该怎样改变我们国人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尤为重要的。我在农村学校从教十几年,对农村孩子的阅读更是担忧,诸多农村家长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会不会读书又无所谓。再加之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之时,更多的孩子选择的是网络,迷恋的是游戏。

自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教材增加了“名著导读”,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两至三本国内外名著,而且在中考中也增加了名著的题目,简单的以选择题形式,如2011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以表格的形式判断作品、人物、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搭配是否正确。难的如2010年的金华语文中考卷名著题: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其中两段材料分别选自《骆驼祥子》《简・爱》,如果学生没有看过作品,是难以解答的。只有走进名著,学生才能对答如流。然而令教师举足无措的不是学生没有阅读的时间,而是如何让学生对所推荐的名著感兴趣。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内容之多,人物之杂,语言文白相间,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村学生没有阅读的基础,要走进名著天地,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享受阅读的味道,感受名著的魅力。

比较,是唯物辩证法常用的分析方法,由于客观事物相互间的联系是多层次、多角度,甚至是立体交叉的。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他们养成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好习惯,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加深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深度,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一部曲: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比较

我在阅读周汝昌《献芹集》一书中,曾经看到作者在书中介绍《红楼梦》这部电影,他赞美了演员的演技,尤其是电影的两位主人公,他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栩栩如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即使是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会为之动容,这就是电影的魅力。的确,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影视作品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它比文学作品更直观,理解起来较文学作品更容易,能够让人更快地感受人物形象,感知故事。但他也指出了电影作品的不足之处,尤其在细节的处理上,比如书中有个情节是宝钗扑蝶,在影片中却成了宝玉扑蝶,这与人物形象有些不符。

在评论时大家尚且知道利用影视作品与原著进行比较,我们也何不利用这一巧妙的方法带领学生阅读呢?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电影,电视剧更是人们喜欢的娱乐。对名著的拍摄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就《西游记》都已有三个版本。而且学生的生活与电视、电脑紧密相连,甚至许多电视台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在假期轮番播放《西游记》《水浒》《红楼梦》……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电影、电视中先熟悉作品中的人物,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寻找与影视中不同的细节。

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晚自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改编自名著的影视作品。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推荐的名著《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小说的主旨是学生难以把握的。要促使学生去阅读这本小说,我就利用张丰毅主演的《骆驼祥子》让学生在晚自习时观看,让他们从影视中感知原著中的人物,了解祥子三起三落的过程,然后顺势利导,让学生看原著,在此基础上,选择烈日暴雨下的祥子拉车的内容让学生比较,学生在这时候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是能够认真地分析,通过朗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影视的直观带给学生的是视觉盛宴,而文学作品主要是借助形象的文学语言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影视中可以给人直观的是祥子、虎妞等人物的个性,对环境的展示虽直观但难以给人真实感觉,尤其是烈日这一独特的环境,“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作者抓住街上的柳树、马路、尘土、狗、骡马等景物,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烈日下炎热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是影视作品无法言喻的。

第二部曲:历史作品与小说作品的比较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推荐的名著有16部作品,如诗歌作品《繁星》《春水》;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书信集《傅雷家书》;其中最多的就是小说体裁,有9部,占推荐名著的60%。小说这一体裁又有很多的分类,按题材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当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科幻、神魔、推理、言情等题材,最不受欢迎的是历史小说,如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如何让学生能对这样的作品感兴趣?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历史作品和小说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在比较中深入品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简而言之,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体。史学作品虽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对历史事件进行的整理与还原,也含有个人的主观感彩,但与小说相比又相对的客观、公正。而且许多与历史相关的小说都有史学的基础,如《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它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启发。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编者在编排时很有特色,第五单元是古典小说,如《杨修之死》,第六单元是史学作品,如《隆中对》。而且编者在编写《隆中对》课后练习时也设了这样一道题: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请你参照课文阅读,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此题意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在教学《陈涉世家》时,也根据这一方法,寻找现代文学家矛盾的短篇小说《大泽乡》。这种比较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不同文体的特点,更拓展了他们语文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第三部曲:名家解读与自我解读的比较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每个人在阅读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与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有关。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不光只用眼睛看,还要学会思考哪些文字语段是我欣赏的,学会摘抄。隔段时间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然而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阅读缺乏基础,阅读量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学生在谈感受时内容比较单一,如“现在有多少人像杜小康那样,天塌下来也不服输、不畏困难呢?现在我们可以为了那些算错了的分数而流泪;为了别人抢了你的位置而流泪;为了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流泪。还有多少人,在面对不如意的时候,遭遇困难的时候,受到别人冷嘲热讽的时候,把泪水默默收下,把悲伤化为坚强的动力,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这段话是我们班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之后的感受,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只停留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引领读书 知书达理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28-01

打开网页你就可以看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连篇累牍,如“颠峰家教智慧”、“多少天成才”之类,正是见仁见智、百计千方、层出不穷。但我们以为,教育激励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引领读书。

无论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是家长的絮絮叨叨,往往都会使孩子不胜其烦,而引领和激励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直接与文本对话,与圣贤低语,远离浮躁,就能从中获得愉悦、智慧与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书达理,实现自我激励,励志而生成动力,我们就能事半功倍。

培根最盛赞读书:足以怡情、传采、长才。且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高谈阔论之中、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有成者也数不胜数:苏秦刺股发愤,而能游说连横;曹雪芹十载披阅,五次增删,而成《红楼梦》;纪晓岚饱览群书而天下闻名。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或飞文染翰、吟诗作赋,或治国平天下、科技兴国,都最见读书功夫。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而视通万里,读书可以超越时空。而今,虽然网络信息发达,但读书仍是增才长智、励志乃至陶冶性情、远离肤浅浮躁的重要途径。涉足书山――英雄豪杰、明君良臣、士农工商……人物何其多;泛舟学海――智略涛涛、知识浩瀚……信息何其广。看史事五千,无须走马塞上,可观楚汉交兵,看战争风云;求醒世箴言,何必程门立雪,可赏天下贤文,听诲语谆谆。这不比老师、家长的喋喋不休强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是情愫得以陶冶,心智得以启迪,人格品质得以提升,自会有自己的而趋于正确的是非判断取舍,有自己的憧憬志向选择,自然知道怎样做人、做事,以及怎样加倍努力学习。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有人说: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那么,没有课外阅读,也难以实现自我教育。我们已经而且还在继续实践着――引领孩子读好书而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以期事半功倍。笔者当初就比较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读书,从最初的连环画到《上下五千年》,到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历史演义”之类,虽然她后来学了理科,但对于考大学到硕士毕业直到职场从业,我省了心,她自己也觉得受益无穷,我也能与之亦父亦友较好地沟通了。近年来,我开始留意从小学低年段引导读书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在我的激励下,在小学段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等书,初一又读了《东周列国志》。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7篇

去年一整年,林奕华做了一出舞台剧《贾宝玉》。《贾宝玉》先在香港公演,再到中国内地11个城市及台湾巡演。2013年,新一轮《贾宝玉》的巡演正在进行,林奕华对它算了一笔账。

每到一个场子,预留两天半时间搭台,布景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全女班十三个演员加上幕后工作团队,总共五十个人乘飞机、住酒店,外加工作开销,一整年来来回回,纵使每一场演出都一票难求,也赚不了钱。

如果为着赚钱,或者做个对市场收益负责点的导演,早就应该收手—林奕华很清楚。事实是,林奕华有点“知之而后勇”,不仅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出牌,在《贾宝玉》的演出场次奔向一百时,还又排了另一出新剧《三国》。

一月初,《三国》在台湾首演,上台前,林奕华完全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三国》的布景比《贾宝玉》更复杂,灯光运量更庞大,演员数量也更多。林奕华忐忑的是,与以往绝大多数作品不同,它里面没有一位名号惹眼、响亮的明星。 林奕华做好了接受现实的准备,尔后却为之释然—首演五场的票全卖光了。让他欲说还休的是,它还引发出了一些论文式议题:《三国》到底在表达什么?放之现在,

它代表了一种“要成功不成仁”的成功学? 与台湾两厅院(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戏剧院、音乐厅),林奕华有过一个不成文约定,把四大名著全部做成舞台剧。 2006年,先将《水浒传》搬上台。作为“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首部,《水浒传》是“一场九个男人主演的黑帮电影”,用九段心灵剖析、九个破解男人的密码,借“梁山好汉”之名打开了现代男人心中的潘朵拉之盒。

《贾宝玉》有一个非常林奕华的特征,从贾宝玉到十二金钗,全部班底都是女演员。舞台上,以破天荒的近四个小时演出,让一个现代的贾宝玉去追溯生命中的过往,找寻曾经的意义。但对 “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来说,《贾宝玉》只是个插曲。真正的系列第二部是《三国》。《三国》的演员亦全是女生。

林奕华前阵子看了《甄传》。原著《三国演义》之于他,与《甄传》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类世界。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三国人物身上背负着各种界于英雄权谋、忠奸之间的名号,林奕华深表赞同的是台湾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杨照的观点,“他们都不是敌人,是对手,最浪漫的是对手之间的情谊。”

《甄传》演绎了人与人之间的 “羡慕嫉妒恨”,《三国演义》表达的是“忠勇仁义恕”。《甄传》里,林奕华没有看到任何情谊,那出剧里的女人之间,“做朋友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她们的关系只有争位和夺利。这却让现代人在里面看到了自己,自己的生活、职场和情感。”为此,林奕华很伤感。

林奕华眼里,《三国演义》的好玩在于,“要知道京戏里有多少折子戏用三国人物做主题,写曹操和诸葛亮的那些唱词太棒了,让我感动得不得了。”《三国演义》不是《甄寰传》,不是《金枝欲孽》,后两者表达的是“欲望”,在《三国演义》里林奕华看到的是纯真。

林奕华十四岁开始写作,中学时兼任香港TVB编剧。除了编、导大量舞台剧,1994年,为关锦鹏改编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这一路经历,让林奕华非常注重台词。《三国》的舞台上,他专注于每一个角色的人物素描,把感动他的唱词分给演员,“不是唱,而是说,说出莎士比亚式的诗意和婉转。”

“非常林奕华四大名著系列”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一而再地把名著搬上舞台,它们是否还属于这个时代?“曹操是本我,刘备是超我,孙权是自我”,林奕华在《三国演义》里看到的是现代心理学,“换句话讲,就是性格决定命运。《三国演义》本身就用现代的眼光刻画14个代表人物的性格,讨论他们是如何走向自己的命运,以及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林奕华从小读四大名著,读得欢喜不已。“里面的很多东西甚至超现代,它们本身就是刺激想像力的好东西。西方戏剧不一定比它们有想像力。”林奕华把对传统的认知当作自己的使命,“既然传统已经有交叉能力,不如借着它们的名字,创造出更新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不再用传统的视角看,林奕华称之为“再现”。“再现不是目标,是辩证。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是现代。”

“人的灵性是一种特别懂得听的能力。人把自己的这种东西投到这里或那里,发现,原来石头可以变成玉。 ”

如果没有忽略《三国》后缀的英文“What is Success?”就不难明白林奕华在《三国》里面的用意。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在林奕华的舞台上失去了气概,多了无助和失意、孤独和恐惧。与2006年的《水浒传》一样,说到底,“他们都骄傲,但都输给了时间和命运”。

有关“命运”,林奕华这样叙述,“我们正如那条船上的生还者般,航向self-fulfilled prophecy(自我预言实现):基于对‘未知’的恐惧,便情愿与‘未来’同归于尽。”

“我是悲观的”,对于戏剧、对于人性、对于自己,林奕华像起舞时戴着镣铐,“相信我,愈贴近真实的戏剧,于演员、于观众,愈难面对,因为不安全。”《贾宝玉》是不是在做封箱演出?不知道。《三国》能不能在中国内地上?不知道。这该不会是林奕华的最后一台剧吧?不知道……“林奕华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括我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沉吟,林奕华却又补充,“而这些‘不安全’和‘不知道’可以排除在外。《贾宝玉》里有一句台词,‘如果经历改变不了的话,你有没有轮回的勇气?’“林奕华答,“我有。”

“我不是主流导演,是对抗性导演”,林奕华说。在香港出生,小时候在台湾短暂上过学,再后来,从伦敦、布鲁塞尔到巴黎,林奕华见识了各色形态下华人的各式处境。无论生态和环境如何,恒定不变的是,华人都是大团圆爱好者。“他们抵抗孤独,拒绝寂寞,一生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抵消这些东西。这种人为的排斥反而让他们内心空虚无助。”

在林奕华看来,这是一种“侥幸”, 侥幸自己会功成名就,侥幸自己会家庭幸福、子孙满堂,如果这些都没有达到,便侥幸自己还可以依附于宗教—可是,它们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侥幸?“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来,自己去。就像贾宝玉。”在所有钟情并搬上舞台的角色中,林奕华自认为“最像贾宝玉” 。

林奕华的戏剧里有很多并非“喜闻乐见”的元素。2006年,《包法利夫人们》是林奕华对真实的一次挑战。做剧之前,林奕华并没有读过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有一天在地铁上,一路闪现的全是女性广告,从瘦身、整容到美白,林奕华的脑子里自动跳出了“包法利夫人”几个字—哦,原来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借用这个标题,林奕华用“180分钟解决了女人的48个问题”,即女人对美丽、幸福、婚姻,和物质的过分欲望。

相比之下,林奕华更想挑战的主题是男望。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愿意看前一点,女英雄成为越来越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以前在一段婚姻里面,男人最好比女人大五岁甚至十岁,但现在姐弟恋越来越不是问题,并且倒过来,男人更受女人照顾—林奕华举例。尽管已经在进化,林奕华眼中,女人仍是社会的弱者角色。放在舞台上,观众也更愿意看男性英雄如何扭转乾坤、抚慰世界,而不愿花钱去看一个女性的思想,尤其是在舞台上体会一些感性的女性思想。林奕华用全女班演《贾宝玉》、《三国》,他介意的是,即使在演艺圈,片酬最高的从来都不是女明星。

在香港,林奕华属于实验派,“格格不入”。一部叫《我X学校》的舞台剧是林奕华在2000年的作品。舞台上,45个学生同时举手提问,静默三分钟后,台下狂躁成一片。“叫导演出来”,剧目手册被折成飞机扔上台,还有观众配音:“哎呀,我的手累死了”……“观众在不安中开始毁灭,这是一种极致,我反抗的是香港教育制度里的非人性。学校是一个非常不文明的地方,香港学校不鼓励学生提问,我抗议。”

更早在1998年,《爱的教育二年级-看得太多了》同样在挑战观众极限。台上二十个演员,挨个回答“你是什么样子”,然后花十分钟时间用烟机幻化出答案的模样,演出结束。“我被骂凭什么这样的演出要花钱买票,凭什么林奕华有资格讽刺剧场已死。我把自己当成一个箭靶,用流血的伤口回答什么叫做观念。”

林奕华小时候很淘气。小学时,一位范姓老师把他拉到一旁,“你是一块玉石,好好打磨,以后的期许和经历会告诉你将来能变成什么样子。”林奕华不记得老师的模样,也忘记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只是真切地记住了这句话。并不是确认自己就是那块玉,林奕华经历到现在的程度感叹:“人的灵性是一种特别懂得听的能力。人把自己的这种东西投到这里或那里,发现,原来石头可以变成玉”。“先锋”的尝试是一种“流血”的体验。林奕华不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甚至需要刻意的疼感,才能饱满地表达对世界的观念。当然,林奕华乐意和解。《贾宝玉》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剧目开场,十二金钗“八卦”式地道白了《红楼梦》的梗概。不是所有的华人都知道《红楼梦》是怎么回事,林奕华在缩短自我表达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做剧场还是需要有一个位置,我的考量不同了,一步步走到现在,发现可以做一些戏,让观众在剧场里坐满两到三小时,不至于骚动。如果这是一种能力,我现在更需要培养这种能力的强度。作为导演,除了先锋之外,我要培养一个市场,一个可以慢慢被正常化的市场。”林奕华的市场目标真实明确,让观众愿意相信戏剧,觉得一场剧的观看经验值回票价,再者,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给这个行业。

“我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想像,对爱的信念。最重要是我想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不只有斗争和冷酷,还有温度。”

三月初,《贾宝玉》在台北巡演,林奕华被安排了一场讲座。主办方讨教题目,想了想,林奕华说,“痴情的人是有福的。”原本不确定讲什么,有了题,就有了数。现下的台湾,有两件东西几乎无人不晓,一件是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一件是林奕华刚看完的内地电视剧《甄传》。从此处说起,林奕华讲,“为什么我可能不会爱你?”“为什么《甄传》里只有勾心斗角?”“现在人们心里缺失感情,总要确认存在一些保证、可能或者回报之后,才会决定是否付出。而痴情的人是通过付出,再心怀期待。” 林奕华一直在寻找“自己”,并心怀期待。没有“自己”就好比失去生命,没有“期待”大抵形同“行尸走肉”。穿梭于各种华人世界,林奕华深深存有一种遗憾—华人从十六岁至六十岁,一直在承受压力,先失去了自己,然后很难有爱。

林奕华独身一人。没有家庭,没有伴侣。“我最爱的人和最爱我的人,之间都不是爱情。爱情更多是一种关系,一种叫荷尔蒙的东西催生出来的关系。爱情为什么会死?因为它常常存在于外在和内在都兴奋的时候,这些没了,爱就没了。它没有被提炼成可以穿透时间的表象。” 林奕华心中的“爱”首先来自家庭。“现实中人们结成家庭却不拥有爱,他们的‘爱’通过物质衡量。相比对父母的爱,很多人觉得一份职业更具有保障,如此一来,他们也不会觉得辜负了爱。”华人是一个不安全感很严重的群族,“人们觉得资源有限,‘爱’直接呈现在资源的得到和得不到。从十六岁开始,人们忙着争夺资源,爱和内心就空虚了。”为什么没有爱? 意识到这个问题,林奕华开始寻摸它的来龙去脉。

”我不能放弃对未来的想像,对爱的信念。最重要是我想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不只有斗争和冷酷,还有温度。”《贾宝玉》中,主人公走完一生后,觉得自己白活了,想重回人间经历一次不可能改变的从容。林奕华完全不改变贾宝玉的命运,甚至“让贾宝玉发现盖头之下的居然是林黛玉”。“没有人在知道了未来的命运后还能安之若素”,“知晓遗憾,尔后学会吃苦、学会从容“,林奕华不确定观众能否感受到他的初衷。乐观来讲,“50%也就够了”。

林奕华最大的快乐来自“自爱”,这两个字被他提升为信仰。奥斯卡最新“最佳外语片”《爱》让林奕华看得恐怖。两个八十多岁的人,靠什么维持在一起?“再一想,还是‘自爱’。他们把对方当作了自己,这样一来,就不害怕失去,不害怕老去,也不会因为成功而过分开心。自然与智慧并存,超越了物质,有点像一种药“,林奕华因此拥有了很多免疫力。

能如此“自识”,林奕华感到幸运。 林奕华自动屏蔽了很多社会上的位置和身份,用“边缘”、“出位”形容自己的影响力。“我没有身处有影响力和权力的位置,我垂涎三尺。香港是个很保守的社会,是个短视的社会,因为它有短使的历史。但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上,能激发他们做到更多。”林奕华的现实做法是通过剧场改变能彼此感动到的观众。《三国演义》里面,即使是敌对关系或者阵营,也能成为彼此欣赏的朋友。这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也是林奕华想表达的情感原点。林奕华希望的改变不知何时会发生,他确定的是“不会在有生之年看到”。“如果这样我不去做,就是自私,和大家一起往下沉。我知道把一颗糖放在海里,海水不会变甜,这样做只是为了心安理得。”

[记者手记]

开始倒数

林奕华此时的心情如同他身着的颜色,绿色。林奕华的生日是3月17日,在爱尔兰是一个叫“圣帕特里克”的节日,爱尔兰的民族色是绿色。两处纯属巧合,林奕华讲出来,想表明他心情非常不错。

前一天,从高雄飞往香港的路上,林奕华远远看见一个陌生人,当时的距离几步之遥,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二十多岁时,林奕华很爱一个人,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一瞬间觉得,没有在一起是对的,因为两个人的两条路根本没有重叠。林奕华释然。

回到香港的当天晚上,林奕华跟自己无意间对话—”如果我今天晚上死了,会有人觉得像死了亲人吗?““两三个。”林奕华没有“家”,对此很满意。

林奕华重申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最大的释然是 “距离死亡更近了”。林奕华开始倒数生命,对生命做减法,越来越知道什么更珍贵。林奕华慢慢适应“这个没了,那个走了”。不能适应对他来说是最大考验,因为随之而来着恐惧。

林奕华看上去很年轻,本人和作品被嵌上很多“青春“的符号。“青春当然有悔。必须做错很多事,知道很多遗憾,才会觉得人生没有白活。“林奕华眼中的青春是一场体验。他自己现存两样东西,非常青春的部分依然活跃,对已经拥有的经验精益求精。不管怎么说,这是他认为的勇气,有了这份可以面对一切的勇气。

林奕华很感性。剖析贾宝玉,他一度落泪。对于那个与自己最相近的人,林奕华如此看—贾宝玉不是传统男性,一般男性承担着家庭责任,形象要做到顶天立地。贾宝玉天天泡在女人堆里,传统观念里被很多人看不起。贾宝玉以身为例,不把性别和气质规定在一个模板上,对阳和阴做了转换,用多元角度认知人生。贾宝玉还长不大。

听起来,这和林奕华很像。既然,贾宝玉给林奕华演绎了相似的性情和道路,为什么后者还要偏离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矛盾?“为了看得更远,我必须告诉自己不要这个东西吗?”林奕华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网络四大名著范文第8篇

全新方式:海选

对于“海选”这个词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频繁地出现在电视、网媒、纸媒等传播载体上,这也促使更多的电视台开始搞“海选”来娱乐大众,连我们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未能幸免,但对于吉利汽车征集车标也采用这样的“海选”方式让我们颇感意外,这在现代汽车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据悉,此次全球征集车标的评审方式采用著名专家学者评审和更便捷广泛的大众评审(短信、网络)相结合的形式。评选分为四阶段进行,到今年8月,将海选出100件作品。以后逐步进行100进50,50进10,10进1的PK赛。吉利在该项目上设总奖金、奖品的价值为360万元人民币。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事件的发展结局,不过吉利确实经常带给我们一些意外的东西,比如当初与锰铜的合作,当然这次也不例外,200万人民币对于广大从事设计工作的人诱惑应该是不小的。

周详缜密:北京奥运会

这次征集车标的活动,很多人都对那个近乎天价的奖金颇为关注。而我们又注意到一个不寻常的信息,那就是新车标揭晓的日期居然是2008年8月8日,相信大家对这个日子不会陌生,没错,那天同时也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活动。对于有报道称新标志将替换目前的吉利标志,在我们看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吉利现在的车标已经在低端家用领域有广泛的知名度,把它替换掉明显是得不偿失。

重新定位

吉利集团一直都在宣传旗下子品牌吉利主要负责开拓低端市场,而华普则负责开拓中端市场,以及后来加入英伦蒂华将定位在高端。但随着吉利金刚、远景的上市以及华普的售价在不断地下滑,这就造成吉利与华普在产品布局上出现很多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