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灵澈上人

送灵澈上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送灵澈上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送灵澈上人范文第1篇

细观刘孟嘉近期的的几幅草书作品,可以看到他的书法具有高古、大气、儒雅的格调。高古来源于艺术法度的完备,其法度谨严直逼汉晋大家风范;大气则化之于他的豪爽性格,他讲学中日两国,教授太极拳,颇有侠士之风;儒雅则来自于他的深厚学养,他苦读寒窗几十年,成为首位在日本国获博士学位的中国书画篆刻家。

或许是与武术结缘的原因,刘孟嘉博士的每一幅草书作品都追求古战场风貌。就作品的整体观来讲,犹如古战场中将士们正在拼搏厮杀的壮烈场面,作品行气相互关联,左右之字像攻防揖让的兵士。细观其节奏气韵,又犹如一位武术大师在演练武术套路,让观者敬畏有加。刘孟嘉博士的作品之所以呈现这样的艺术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用笔的收放恰到好处。细观这些作品中每一个字的形态,都像一位壮士在战场中搏斗。如刘长卿《送灵澈》中的“晚”字,像躲避飞石的赴步动作,“带”字像刺出长矛的将军;卢纶《塞下曲》第四首中的“醉”字则像二人扭打在一起的形态。为表现古战场的气氛,他的笔画多取古兵器形状,如崔《长干曲》中“九”字的一撇似战刀,卢纶《塞下曲》第四首“川”最后一笔像宝剑,“贺”的左撇像勾戈。他的笔画用墨有浓、淡、枯、湿、润的区别,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

刘孟嘉博士的草书作品在追求古战场风貌风貌的同时,也兼顾与书写内容的结合。如崔诗《长干曲》的草书作品为表现九江之上人们的乡思之情,其用笔思绪绵延,如见九江之水之涟漪。李益诗《江南曲》作品字的大小变化悬殊,犹如弄潮儿在浪尖上的起伏跌宕。卢纶《塞下曲》第三首用笔沉着、宁静,犹如古代名将屹立于雪夜,面对凶险莫测的古战场之氛围。卢纶《塞下曲》第四首的字形多呈舞动的动态,特别是“动”像一人擂鼓之状,表现庆祝将军凯旋的热闹情景。刘长卿《送灵澈》布局呈现强烈的疏密对比,给人以钟声回荡、山路崎岖幽远的联想。

刘孟嘉博士早在不惑之年就在日本出版了《刘孟嘉真草千字文》一书。该书填补了日本国无大草草书帖的空白,成为日本书法家研究和临摹得范本。本期所介绍的这5幅作品均是他进入2012年后写就,也就是他入花甲之后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境界。

卢纶《塞下曲》第三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第四首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如崔《长干曲》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送灵澈上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画面感物境情境意境

尽管经过小学六年的古诗学习,学生基本能理解一些简单的诗歌情感,但这种理解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游子的思乡、分别的不舍、亡国的悲痛等情感定势中,遇到一些需要通过诗中画面体会诗人心境及人生态度的诗,或抒情方式较含蓄的诗,学生便手足无措了。即多数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不懂得真正的意象积累、情感体悟,更别谈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了。古诗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粹,有着丰富的文化养料,若因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学生对其浅尝辄止甚至望而却步,那么语文教学也将背离人文素养的轨道。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不妨在课堂中引入画面的因素。初中教材所选诗歌均是短篇近体诗,且大多数诗歌以写景来传神会意,与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趋于一致,因此笔者尝试将“诗画一律” 之说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又因不同教学环节中画面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化用王昌龄《诗格》中“诗有三境” 之说,将诗歌学习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个层次,依据不同的画面特点,选择典型诗歌,各个举例论述。

一、简笔勾勒,直观物象

王昌龄所说的“物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是指诗歌写景状物之形似,乃诗歌创作最基本之层次。我们也可将其作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最基本要求。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达到此教学目标的方法如下:以《钱塘湖春行》为例,要求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由个别意象,如“水面初平”、“早莺”、“新燕”等得出“早春”的景物特征。这种教法虽简单快捷,但既无法为学生减轻记背负担,也不利于“早春”画面在学生心中的形成。如能在记背阶段将“水面初平”等以画面形式直接呈现,则能在提示背诵的同时,以直观的画面加深学生的心理印迹,在其心中形成“早春”的整体画面并达到真实的美感体验,而非结论式、概念式的记忆。

据此,可选择线条感强、景物色彩艳丽或景物动态感较强的诗歌,直接呈现诗中画面,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看着景物记诵诗歌内容。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记背的负担,也使得诗中景物真切完整地映在学生心中,为下一步的诗情体会奠基础。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几句景物线条感很强,可在辅助学生成诵环节展示或由学生当堂简笔勾勒画面,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画感:在苍茫辽阔的塞外图景中,天边远飞的雁群,连绵的远山,飘入云际的长烟,缓缓降下的落日,唯有孤城一座孑然立于其间(然而却无法寻得人们活动的踪影,有的只是紧紧关闭的城门……)。简笔勾勒的整体画面,加之对诗内容的初步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到画面的荒凉萧瑟。晏殊《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几句景物色彩艳丽,可先展示单色画,再用电脑填色工具与学生一起完成填色,让学生感受色彩明丽的春天中蕴含的勃勃生机。《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以乘船顺流而下的视角,写出从高山到平原,眼中景物渐次开阔的情景。对于缺乏类似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再生动的语言表述,也不如以动态画面展示来得直观明了。

二、妙笔生花,表情达意

王昌龄所言情境(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可视为学生理解诗歌第二阶段的要求,即能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绘、想象、感受,体会诗人所言之情所表之意。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在分析意象,了解画面特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形式问学生,此情此景,主人公应有怎样的情感。但这只是让学生以常理去推测,不能使其代入自身去体验,达到从理解到共鸣的效果。

可选抒情较浓郁之诗歌,通过画面展示,让学生介入诗歌情境,以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展开合理想象,解读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也可选择情景交融特点突出的诗歌,以画促读,让学生在画意中读出诗歌之情意。

如李清照《醉花阴》一词,可将“薄雾浓云”、“玉枕纱厨”、“黄昏东篱把酒”、“帘卷西风”、“黄花枯瘦”等情景一一形象绘出,辅以低沉幽怨的琵琶伴奏,要求学生结合背景,用第一人称诉说自己在各个画面情境中的所思所想所怨所怅。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用竞赛的方式选出最佳表现者。经过此番角色互换和心理补白,学生必定会对诗中所绘之“瘦”所抒之“愁”理解得更为透彻。《蒹葭》一诗,通过描绘秋天清晨,水边芦苇茂密,水气弥漫,霜花凝结的画面渲染萧瑟悲凄的氛围,结合男子对女子不停的追寻,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教学中可展示写景画面,并随画面变化依次出现诗

句,请学生看着画面带感情诵读,可自由读、个读、齐读多种形式结合,让学生在萧瑟悲凄的画面中更好地体会诗中情感。

三、心怀画意,得意忘言

王昌龄对意境的解读较为粗糙,现辞海中解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说得更直白一些,意境就是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空间;抑或是客体的情境与意象在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的审美境界,有些境界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正因意境的体验性与内隐性,使其成为诗歌教学的难点。

教师解析过多,会破坏学生内心对意境的想象与感悟,而毫不涉及又会使诗歌教学仅停留于分析意象、总结情感的阶段,让诗歌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更加不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画面感的运用可帮助解决此难题。可选意境营造较成功的诗歌,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在了解刘长卿待官失意、灵澈上人诗名未著的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诵诗句,并闭眼想象诗中画面,通过画面想象体会诗中言外之意。以上是自主体验过程,每个同学的体验程度不同,感受也会有所差别,若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内心体会,多半言不及意,于听者也无益。此时可在课堂上展示结合本诗制作的flash(课前由层次较高同学完成),要求学生以导演的身份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Flash是学生自学诗歌后制作的,在意境表现方面必有不到位之处,此时有心的学生便可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提出意见。如钟声的大小,渐次变化;灵澈上人背影的远近;刘长卿作为送行者的隐现;最后境头的定位等等。在学生发表此类意见的过程中,便可将这种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高远情致有所依托的表现出来,也帮助其他学生更加形象地切近诗歌的意境。最后再让学生朗读诗歌,想象诗中画面,体会画外之境。此番努力后获得的美感与体验,将高于诗歌教学中任何环节,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成就感,还能以体验的形式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真正地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囿于课堂的时间局限性,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首诗都用以上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意境,因此,可用边学边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诗歌意象,在其心中形成有代表性的基础画面,待其体会诗歌意境时快速调用。

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毛翰教授认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他还把意境与意象的关系作这样的表述:意境=意象+氛围。 氛围可理解为诗歌中多重意象组合后形成的独特艺术气氛,会随不同诗歌具体内空而变,而意象是我们可以抓得住的。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已将古诗意象分门别类,整理成册,但笔者认为,假如直接照搬这些数学定理一般的东西,又会把古诗教学推入到毫无美感与趣味的境地。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帮助学生把这些公式变成美妙而深刻的画面。如许多古诗写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水》)的固定意象。人教版中也有多首同类诗歌。可在学完九年级上册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投影出几幅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回忆所学诗歌并诵读,最后让学生总结几首诗歌画面的共同点,学生很容易便说出背景皆是黄昏,此时再引导学生总结诗歌情感共同点,学生亦能讲出离别怀思。最后让学生调动自身生活体验,看看自己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画面。这样一来,“黄昏――离愁”的意象便以画面的形式深刻地印在学生心里,此后读到以黄昏为背景的诗歌,学生便能自然而然地在心中生成画面,触发怀思,形成意境。

对于缺乏生活体验与体物之情的初中学生来说,在诗歌教学中引入画面是非常重要的。它在物境教学阶段是最直观的物象展示者,在情境教学中成为学生体察人物情感的依托,在意境教学中则变成学生感受“韵外之致”、表达“不尽之意”的绝佳媒介。当然,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它可以帮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套子里摆脱出来,激起他们学诗、读诗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诗歌的意蕴、美感的体悟。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入画为解诗,何处入画,如何用画,全由诗定,不可喧宾夺主,坏了诗的味道。

参考文献

[1]王韶华,中国古代“诗画一律”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资料选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7。

[3]同上。

送灵澈上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虚静”观;工笔花鸟画;创作;心理

0 引言

据资料统计,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中,花鸟画占全部入选总数的23.4%,仅工笔画作品所占的比例就达到了81.2%,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作品的审美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对“虚静”观的分析来探讨其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其他专家学者提供借鉴。

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主要依托画家高超的技艺,将美景简单地融于画卷中供后人欣赏,彼时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注重的是静观、内省以及人性的回归。而现代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条和色彩呈现作者内心的情感,能够将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此来表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传统工笔画创作相同的是,现代工笔花鸟画虽然只是简单地以线条为主,但依然能够将“虚静”观巧妙地引入其中,给观赏者呈现幽静、静谧的画面,使观赏者的心灵得到净化。

1 “虚静”观

“虚静”是一种文化现象,对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能够吸引后人去观赏,主要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哲学中的儒、道思想。《论语》中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主要以和谐的艺术审美心态为指导思想,将中国古典美学建立在一种极其满足、安宁、和谐、平静的基础上。在《易经》倡导的“静中有变”思想的熏陶下,画家韩敬伟认为,往往平静凄凉的画卷中,更能够彰显艺术家对事物充满生机的体验。随着“虚静”观念的深入,南唐宋王微认为,画家绘画只重视作品的意蕴和境界,对绘画的技艺很淡漠。因此,动静结合成为画家创作的追求。在道家思想中,老子提倡事物的发展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且能够循环往复。这种思想观念强调“道”的自然虚静状态,遇到任何事均需要以“道”作为标准,也就是做事要笃守虚静、合于自然。因此,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对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博学广识,扎实基础,培养虚静的心境,才能与道同体。

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道家“致虚静”的理论却未曾改变。这体现了“致虚静”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表明“致虚静”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虚静以哲学理论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庄子的著作中,《庄子》对虚静有明确的阐述。道家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乃万物之本,乃道德之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子也提出了诸如“致虚极,守静笃”等反映虚静的相似观念。虚静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被画家运用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这些画作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本质――虚静、恬淡。

2 工笔花鸟画中的“虚静”与“意境”对创作心理因素的影响

2.1 “虚静”与“意境”的联系

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虚静与意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花鸟画家在进行工笔画艺术创作时极力追求虚静的最重要的原因。意境对于画作来说如同灵魂之于人类般重要。“意境”往往在画家创作的过程中就被营造在“虚静”的画面之中了。因此,我们认为虚静是工笔花鸟画家不断追寻“静”的原因,正是由于画家们的精益求精才使得工笔花鸟画创作又一次崛起。

在历史的长河中,意境中的“虚静”观已经历了许多个阶段的演变。在“虚静”观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因个体差异人们对其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只要人们静下心来去揣摩画家的创作意图以及欣赏画作时,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却达到了高度统一,即画家构思、创作画作时必须沉浸其中的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理状态。

2.2 “虚静”观的起源与运用

“虚静”观念的兴起源于意境学说中关于“虚静”的评论。据相关历史记载,唐朝人最先将虚静与意境联系在一起。例如,权德舆在《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洲序》中提到的“心冥空无”“深入空寂,万虑洗然”以及“心不待静而静”。他在《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中云:“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疏导情性,含写飞动,得之于静,故所趣皆远。”这里比较明显地对意境与虚静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分别从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角度证明了意境来源于虚静,进而证实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唐宋时期是意境说中关于“虚静”观念议论的鼎盛时期,这种绘画当中出现的概念源于儒家与道家的虚静哲学理念。这种“虚静”观不仅影响了工笔花鸟绘画的创作,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因为政治文化大背景崇尚“虚静”,才导致工笔花鸟画在唐宋时期普遍追求虚静的哲学境界。由于社会的推动,促使工笔花鸟画在唐宋时期的盛行,也为今天的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维素材及文化基础。

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吴冰在《工笔花鸟――我永远的追求》一文中说:“在作品的整体效果上我比较喜欢那种静静的感觉,古人一般是把‘虚’和‘o’联系在一起,并强调虚静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对客体认识过程中对主体的要求。……只有保持虚一而静才能自然而然地发现美。……我喜欢在画面上表现一种很宁静的感觉,这在我所欣赏的作品和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能够明显看出这样的倾向。静止、端庄、永恒无疑是绘画艺术胜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到之处。静……可以进入‘体道’的境界。……‘静’是深沉的、是博大的,它连接着远古的洪荒,具有极度广博的包容性。”

“静”是相对于“动”而言的,画作中呈现的“静”往往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而耐人寻味也是意境的体现。大多数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追求的都是安静恬淡的境界,这种安静恬淡的境界正是观赏者所理解的意境。换言之,正是这种独特的意境使更多的画家投身于新作品的创作中去。除此之外,“虚静”的哲学境界与耐人寻味的独特性也受到了许多工笔花鸟画爱好者的喜爱,进而使得工笔花鸟画有了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纵观古今,大部分工笔花鸟画作品多以“物动”的形式呈现。这恰好体现出画作者独具匠心的一面,也能更好地引领观赏者进入一种似是而非、朦胧的境界。如果画作者自身无法进入淡然的创作状态,就很难达到“虚静”观要求的艺术境界。

3 结语

笃守虚静强调的是在漂泊动荡的环境中安静下来,使浮躁的心得到归宿。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这也刚好迎合了为生活奔波的人们寻求宁静的心理需求。在变动中安定下来,是新时期画家重振工笔花鸟画旗鼓的重要心理因素。而画家们所追求的“虚静”观是一种重要的宇宙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态度。坚持虚静的状态要求他们必须在动荡中寻求安静。现代人利欲熏心、心浮气躁,因此动中求静是现代人的追求,这也正是工笔画在现代受到画家追捧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真正领会虚静的意境和心境,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工笔画,将工笔花鸟画的“虚静”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进而将画作幽静、淡泊的意境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韩敬伟.中国画的意与色[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17.

[2] 卢禹舜.用心感悟自然[J].国画家,1994(10):29.

[3] 贾广健.感悟自然――花鸟画教学对话[M].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29.

送灵澈上人范文第4篇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种想法:第一轮复习时回归教材是最轻松了。其实他们从骨子里没有认识到教材回归的重要性,回归变成一种简单的“回放”:完全依赖课件,一堂课将上百张的PPT展示完了就算完成对本篇课本的复习。学生只是机械地看,机械地记,书本其实被打入了“冷宫”,教材的资源根本就没有挖掘出来。另外一些教师把教材的回归当做“鸡肋”。他们也清楚回归教材不仅仅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但他们搜集试题、整理资料、归纳要点的工作明显做得不够,不能提高课本习题的复习价值,也不能拓宽教材的既有内涵,不能使教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还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教材的作用,把教材当做“教主”,总是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与资料中的题型对照,强调回归教材的重要性。致使一学期中至少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用来回归课本,涉及文言文的时候还逐字逐句的翻译,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塞给学生。结果学生只是成了一台储存知识的机器。多数学生不会活用教材,不能举一反三,翻开教材好像什么都懂,动手做题时却没了思路。

再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回归教材都有轻视之感,他们认为花时间看教材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纯粹是浪费时间。台上老师声嘶力竭,台下学生“不给力”。大部分学生认为回归课本复习还不如利用时间去做做“高考仿真题”类的东西。听课“不给力”,其实就是对教材的漠视。这势必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框架不完整,书本的知识体系不清晰,回答问题片面,整体能力缺乏,无法及时将知识点迁移到题目。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花太多工夫在课本上不值得,因为语文高考很少直接将课本内容作为考题。因而他们除了死记硬背一些名篇名句外,根本不愿意用心去复习课本知识,课本所提供的很好的例习题完全被忽视,他们只是离开课本大谈解题技巧和方法。结果真的遇上难度较高的题目,就无法审题,无法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无法组织语言表述。

复习课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乏味的课堂,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大减,甚至个别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心理。机械的复习课堂,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强化记忆,复习效率低,复习效果差。一堂课下来后,除了疲惫不堪,大家内心都是空落落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材是依据新课程编写的,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复习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回归教材的重要性,要和教材开展积极的对话,重力强调课文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材是个例子,要回归语文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

近年来,高考对课本的依托越来越明显。如默写6分均出自考纲中规定的必背篇目,来自课本,可以看出对课本的重视。再看文言文阅读考点的设置。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2年语文福建高考第2小题)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其字词均出自课本。“杳”字:七年级下册《送灵澈上人》“杳杳钟声晚”;《阿房宫赋》“杳不知其所之也”;“干”字,《过小孤山大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延”字,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必修3《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履”字,八年级上册《观潮》“如履平地”,《论语·泰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见文言文试题与教材联系是密切的。

二、革新教学方式

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复现,同样的内容重复两次甚至多次,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既然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式上的重复。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本资源及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复习课本的兴趣。

1.开展适当的语文竞赛活动

高三的语文复习课堂,经常会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语文课“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如果我们将一种竞争机制偶尔引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课堂魅力四射。

课堂竞赛活动有很多,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的诵读比赛,高考规定篇目的背诵、默写比赛,文言文复习比赛。像文言文复习比赛,我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给某篇课文的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等进行整理归纳,归纳越系统,思维越严密的为胜者。在自己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相对系统化,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

2.用故事激发兴趣

语文课应该是洋溢一种独特的迷人氛围和魅力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吃透教材。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收放自如,旁征博引,研究、了解很多和作品有关联的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理解复习课文的有机信息,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比如复习《鸿门宴》,我们完全可以和《三国演义》的一些故事,知识点穿插在一起。“此吾之子房也!”“子真吾之樊哙也!”三国的谋士和勇士有很多的看点;刘邦赴鸿门宴,刘备也赴鸿门宴;项羽有四面楚歌,吕蒙用的也不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魏延舞剑意在刘璋……学生困倦时,不妨用一两个小故事来驱散他们的疲劳。如复习语言题谐音时,我就用网上时兴的“阅卷不悦”来给他们开心一笑:“考试给学生扣分是违法的,刑法规定:利用他人无知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就是欺诈罪!”“寒假作业,其实就是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阅读不悦!”讲到理解语义双关时,“我不敢娶”的故事更是让学生一扫第四节课的疲劳。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方亲戚,不学无术,大比之年,去参加考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急中生“智”,忙在考卷末尾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大人阅后,提笔在旁批道:“所以我不敢娶”。

穿插小故事可以让专题复习课拥有情趣。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的疲惫,消除心理杂念的干扰,集中注意力,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3.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空间

许多语文教师上课有一种“惯习”,喜欢将一个问题讲透;喜欢直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喜欢把一个词的意思讲得很明白;喜欢将答案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喜欢学生很听话的记住某些自认为的“标准答案”。认为自己这样就可以很好体现了教师的真实水平。其实,喜欢“讲透”的教师恰好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释放和张扬,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说:“教育者不宜将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我们教书并不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教师应尊重学生,只扮演教练或导演角色。复习课堂,同样应该要有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一点互动,多一点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质疑,培育学生思维;多给学生探究、活动和体验的机会。如文言单元的复习,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的拓展,可以先给学生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明获取这一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