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轼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轼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教学 有效性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第四首选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咏中秋的杰作,脍炙人口,如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三十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1]注者众多。如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词)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后来诸家注者,往往根据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去注“起舞”,教材没注是谁在“起舞”,只注“弄清影”为“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注“何似”为“哪里比得上”。

按教材注者的意思,“起舞”的自然是苏轼,“弄清影”是在月光下,但问题是,为什么“苏轼起舞,在月光下摆出各种舞姿”却“哪里比得上在人间”?那么,究竟是谁在“起舞”,在哪“弄清影”呢?我们先看看此词具体的写作时间和地点。

此词小序说写于“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此时41岁,知密州。查《苏轼年谱》:“八月十五日,饮超然台上,和孔宗翰(周翰)题诗,时宗翰乞密,赋《水调歌头》,兼怀弟辙。”[2]可知此词确写于超然台,而“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超然台成)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3]可知“超然台”三字由苏辙命名,苏轼登台,作诗填词,正好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怀念子由,但找不到苏轼“起舞”的记述,按苏轼在《超然台记》上的说法是“饮”而非“舞”,更难找到“在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的依据来。

其次,找注家探个究竟。

据教材出处《东坡乐府笺》的龙榆生引宋人傅干注“不胜寒”三字来看,傅干是用《明皇杂录》中的“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上游月宫,将行,请上衣裘而往。及至月宫,寒凛特异,上不能禁。静能出丹二粒进,上服之,乃止。”[4]同在“八月十五夜”,与“月相关”,此注历来注家皆无异义,但“弄清影”龙榆生却缺笺。查西北大学教授薛瑞生《东坡编年笺证》,薛教授是同意用《明皇杂录》中的故事去笺注“不胜寒”三字的,但他同时用《龙城录》中开元六年唐玄宗“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成《霓裳羽衣》舞曲”的故事去注“起舞弄清影”,断定“实则此句乃谓月中素娥起舞弄清影也”。[5]博学的东坡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不是拘泥于一家,而是采百家为我所用,所以,只用李白的《月下独酌》去笺注此词是不够准确的,正如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苏试时所说:“坡公熟于庄、列诸子及汉魏、晋唐诸史,故随所遇,辄有典故以供其援引,此非临时检书者所能办也。”[6]因此,我们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作词的具体时间、地点、再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去作具体的推敲,才可能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所以,教材对“弄清影”所作的“注”不够准确,按此注去解读此词,使语义不清,语脉阻梗,诗意不明。

故是“素娥”在“起舞”,“在月宫上”“弄清影”。结合全词意境,联系“何似在人间”去细读:素娥在月宫上摆弄出各种曼妙的舞姿,但终因寒冷寂寞,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因有兄弟之情彼此牵挂着)而显得温暖动人。上阕问月,既化用诗句,又暗用典故,下阕转到人间,将旷达的情怀与深邃的哲理情趣结合起来,才成就了这首名作不朽的艺术价值。

由此去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诗词有效性教学的问题。在新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诗词教学的观念有所转变,一讲到底的做法有所改变。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一些问题还是不断出现,据笔者在不同场合所听的课来看,目前初中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重应试,轻素养。

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诗词仅仅是学生用来应试的工具。教师过多强调哪些诗词是考试的重点,能背诵会默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一味死记,应试完毕,诗词忘光,费时多,效果微。

2.形式多,诵读少。

图片展示,角色表演,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花样百出,但更多的是陷入到为形式而形式,教师缺乏必要的诵读指导,更缺少个人结合诗词内容所得出的情感体验的演绎。貌似多样的形式难以掩盖诗词内容传授的苍白。中国传统的声并茂的“诵读法”在诗词教学中变味甚至缺失。

3.概念滥,诗味缺。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用“意境”“用典”等概念肢解诗词,导致学生视诗词学习为畏途。诗词中饱含的人文素养、诗人高尚的人格操守、跨越时代的审美享受、无穷的“诗味”,教师体会不了,学生更无法体验。

笔者认为,下列途径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方法。

1.教师必须转变诗词教学的观念,提高研读诗词的能力

诗词不只是学生用来应试的工具,更应该是学生的“两个底子――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7]只有学生打好这“两个底子”,真正影响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形成。而教师研读诗词必须有“独立之精神”,也就是说,只有深入去研读,敢于善于质疑解疑,不迷信注解教参,使诗词化成教师血脉中的生机,学生学起诗词来,才会感受到其中的美与趣,诚如英国著名学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学而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要从师长那里把握,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8]

2.研读《新课程标准》,梳理出恰当的施教目标和合理的培养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的诗词教学有这样的表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方法是“诵读”,途径是“积累、感悟和运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要将诗词的节奏、音韵、情感传达出来,教师要会诵读,才有可能教会学生诵读;教师首先要感动,才有可能感动学生。仍以上文东坡词为例,只有深入去了解、研究东坡的坎坷际遇及其伟大人格,才有可能被此词感动,只有感动了教育者的作品,才能打动被教育者。

3.正确处理好应试与素养的关系。

“应试”只是手段,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目的,“应试”是末,素养是本,舍素养重应试是舍本逐末、涸泽而渔的做法。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9]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词正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科学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之一。只有素养得到落实,应试能力才可能提高。初中诗词的有效性教学,应该表现在素养的提高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和谐统一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振兴民族的高度,去研读我们的传统文化,去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

参考文献: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21.

[2]孔凡礼撰.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上):337.

[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3,(1):351.

[4]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97.

[5]薛瑞生笺证.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9,(1):164.

[6][清]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1):59.

[7]潘新和.立言以立人――钱理群语文教育观摭议.语文学习,2009,3.

苏轼诗词范文第2篇

审美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苏轼的作品蕴含着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有力因素,相较于其他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更为有效。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其意义,通过苏轼作品的教学来启发、教育学生,提高W生的审美情趣。

一、苏轼作品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苏轼作品是苏轼情感表达和风格的真实写照,苏轼的审美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因此我们要不断钻研苏轼作品的内涵,并且分析其中独特的审美思想,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苏轼的审美思想遵循了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风格,让人们更加注重心灵美而不是外观美。其中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句并不是仅仅夸耀西湖的美丽,其中透露出更多的是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另外,“不得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裱。”这首诗表达出了苏轼对纯白、朴素的梨花的喜爱,而不欣赏华丽、富贵的牡丹,能够别具一格,从中既传达出春天的信息,又显示出苏轼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因此,读苏轼的诗要学会看见一些平凡、深刻的含义,这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此外,苏轼的审美思想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诗词当中,而且在评价其他的诗词或者人物时也深刻体现了这种审美思想。在“太平盛世”之时,他赞赏隐蔽居山的异人并把这样的人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以平淡的态度生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苏轼作品的有效措施

1.以书本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冲刺高考的重要时段,学生的每分每秒都十分重要,教师不能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而忽视高考这种现实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两者兼顾,教师需要从课本知识出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将教学大纲和审美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苏轼代表作的时候,这是一首豪放词,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佩。其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苏轼由眼前的江山美景引发出怀古之情,这是苏轼审美思想深入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通过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教学和审美艺术的提高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保持课堂进度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2.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加,从而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学生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极低的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由于苏轼生活的年代离现在比较久远,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需要将抽象、传统的诗词加入时代因素,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定风波》这首诗词的时候,因为学生对古代的诗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的视频,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之后就会有令人意外的效果。

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途径,想要学生更好地掌握苏轼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审美观点,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苏轼的作品产生兴趣,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苏轼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趣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魅力,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乃至欣赏苏轼的审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多媒体、情景教学、集体朗读、游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通过竞赛、提问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苏轼诗词范文第3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导入】

必修四诗词单元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这两首词。苏轼身为豪放派代表,命运坎坷,一生不能展眉一笑。而最终他以豁达与洒脱,不仅赢得了朋友们的敬重,就连他的政敌,也对他由衷生出敬佩。今天,老师补充介绍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同学们一起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

【一读】生齐读全词

【二品】

(一)梳理全词结构

1.诗词一般赏析步骤:标题——作者——注释——序言——诗词主体(题材)——诗词眼——意象——重点语句——意境。

2.“标题——作者——注释——序言”提取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知人论世

1.问:苏轼诗文名篇名句有哪些?

答:《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惠崇春江晚景》《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等。

插入板书:

苏轼其文:豪放、豁达、豪迈、开阔、真挚、哲理、婉约

苏轼其人:乐观、旷达、积极、爽朗、达观、坚韧、幽默、智慧、仁厚、儒雅、至情至性、痴情

2.介绍悼亡主题:

①始于《诗经》,《诗经·邶风·绿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悼亡诗(《诗经唐风葛生》写妻子思念丈夫)。

②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悼亡诗》(潘岳,“才比宋玉,貌似潘安”古代美男子不仅有貌,而且有才。在历史上,他是与陆机齐名的文豪。在感情上,他更是一生只爱杨氏。由此,悼亡诗词专指丈夫悼念妻子);中唐的元稹《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晚唐的李商隐(《正月崇让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③苏轼首创将悼亡内容写进词中——《江城子》。

④清代纳兰容若的悼亡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附《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品读全词

问:序言中写“记梦”,真正写梦的是那几句?其余是写什么?

板书:“思”“梦”“叹”

问:词眼是什么?

板书:“凄凉”

(四)合作探讨

1.分析上片词

①思:“十年生死两茫茫”

②问:“不思量,自难忘”是否矛盾?

③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④赏:“纵使相逢应不识”

⑤“尘满面,鬓如霜”如何理解?(结合资料,谈谈怎样的十年岁月风尘?)

⑥小结上片:写梦前,几经分合转折,抒发了作者对亡妻思念不已的一片真情。

2.分析下片词

①读“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②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③味“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④小结上片:上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五)出示课件总结全词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金庸先生共鸣:《神雕侠侣》第三十八回:《生死茫茫》

总结:词中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

【三记】

背诵全词——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当堂背诵。

【四写】

苏轼全词如何“以情动人”?

1.直接抒情——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2.虚实映情——夜来幽梦忽还乡,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3.细节传情——“小轩窗,正梳妆”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情景。

苏轼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轼;婉约;宋词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18-01

苏轼是北宋伟大文学家,其词风以豪放著称。但纵观其宋词作品,苏轼在婉约词上所达到的艺术成就也是极高的,这些词感情细腻,蕴含着婉约的风情韵味。

一、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与其一生的经历紧密相关。苏轼一生积极入世却仕途坎坷,因作诗讽刺新法,苏轼以“文字毁谤君相”罪名入狱。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被贬的苏轼心情郁闷,在此期间创作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作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如《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正是因为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多遭遇不顺,苏轼才多伤感别愁,感情丰富,为其婉约词的创作滋生了情感的土壤。除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豪放风格的宋词外,苏轼还写下了《卜算子》这样哀愁婉约的词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一轮缺月挂疏桐的景色,幽人好似鸿雁,孤独寂寞形单影只。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此情此景就好似苏轼此刻的心境:在“乌台诗案”的牢狱之灾中,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躲过此劫后的苏轼被贬,职位低微。千帆过尽,几经磨难,还是落得一人在这小院中暗自悲凉。词的下阕借物拟人,“即物即人,两不能别”。苏轼开始以婉约抒胸臆,含蓄委婉地以鸿雁“不肯栖寒枝,宁宿冷清寂寞的沙洲”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人生低谷也不向世俗眼光低头,要保持高洁的品质和充满傲气的心境。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对此词评价到:“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婉约词常描写词人的离愁别绪、忧思苦闷、男女情爱或是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常以意境为上。元代画家黄公望所说:“画不过意思而已”,其实诗词也大致如此,相比写实,更加追求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韵味无穷是意境的美感魅力所在。‘韵味’是意境中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包括物色、情感、意味、风格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而在意境的创造上,苏轼的婉约词是功力十足。

二、苏轼除了擅长诗词,还精于绘画、书法与古琴。苏轼在绘画上善画墨竹,书法上擅长行书与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三苏都是古琴弹奏的高手。在艺术理论上,各种艺术门类不是各自独立,而是互相影响、融会贯通的,在一种艺术门类上所具有的才情多多少少会对精通的另一种艺术门类产生作用。精于绘画,其人应当善于观察,想象丰富,寓物象于胸中方能下笔有神。长于古琴,其人谙熟音律,当属情感丰富的感性之人,心思柔媚敏感方能听懂琴音中的巍峨青山或曲觞流水。而精通于多种艺术门类的苏轼将其饱满多样的情感注入词句,自然诗情画意,婉约细腻。《鹧鸪天》对景物的描绘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此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夏日雨后的乡间小景,是苏轼生活中闲情雅致的写照,体现出苏轼身居乡村的怡然自得。

三、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曾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在《皋兰课业本原解》中也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婉约出自于花间词风,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苏轼的婉约词打破了晚唐花间派“词为艳科”的藩篱,而是追求诗词的朴素自然之美,强调诗从肺腑出,不饰雕琢。如《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是描写春景的名作,“清凉自在,如涉灵境”:残花凋去,青杏初发,柳絮纷飞,天涯四处长满萋萋芳草。墙外的行人听着墙内佳人的笑声渐渐消失,不觉惘然若失。一堵围墙矗立,难睹佳人芳容,多情与无情予人更多想象空间,情境生动。

苏轼是豪放派的先锋,但其创作的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婉约词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感情真挚深婉,词句清丽自然,格调高远雅致,有的词中还充满禅理,和其豪放风格的宋词大相径庭,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苏轼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书法 尚意 超然

宋神宗熙宁七年至熙宁九年十二月,苏轼知密州。虽然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他在这里的治绩有口皆碑,写下的作品千古传颂。近年来研究苏轼在密州的学者专家,大多把目光放在了他的思想、政绩与诗词创作方面,而对他的书法的探析少之又少,本文试就苏轼书法分期特点及倡导的“尚意”、知密州时期书风作探析。

一、苏轼书法分期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少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文章以豪放气派开一代新风,他倡导的文人画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里程碑,他的书法造诣居宋代四大家之首。对苏轼学书的历程与成就,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分析得很中肯,他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潇洒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学颜鲁公、杨疯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

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

二、“尚意”书风的提出与延展

宋代的大书法家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特点,他们的文人修养之高是历代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苏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来以书写法度为要义的风气,而将艺术素质作为书法要义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苏轼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思潮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

三、知密州思想、文风的转变与书风

苏轼在密州的两年,正值他三十九到四十一岁的“不惑”之年,这正是人生的成熟期,成为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密州的生活,总体而言是平淡的,正是这份“平淡”所蕴含的“东武遗风”给苏轼的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他在密州的思想是他一生整个思想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其标志就是从壮志难酬到“超然物外”的旷达处世态度。

三十九岁的苏轼是抱着政治上不得意,不能施展报复或可与在济南的弟弟(苏辙)更多聚会的期望,才离开景色优美和生活优裕的杭州来密州上任的。在路上,他还告诉弟弟:“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但到了密州,情况与杭州大不同。苏轼到密州时,正值连年“蝗旱相仍,盗贼渐炽”。本来就贫困的密州,在天灾人祸的相继摧残下,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面对这样的生活,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这样描述对自己的影响:“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今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如此泰然的面对生活,源自何也?“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r,皆可以醉,果蔬菜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原来苏轼是不以忧喜系于一物,而能在不同的事物中寻求自己的安乐。虽然苏轼青年时期就受释道影响,但只有到了密州之后,物质生活有了很大变化,需要他作出选择时,他才意识到只有控制无穷之欲,才能“超然物外”。

苏轼的这种“超然”思想,是他人生观的一部分。这一思想的成熟,是在知密州时期。这种思想成熟之后,就成为他身处逆境的主要精神支柱,所以在以后的“乌台诗案”发后及贬黄州、惠州、儋州时期,无论生活如何艰苦,他都能从容面对,都能在平常的万事万物中找到乐趣。

体现苏轼这一思想转变的另一方面,就是诗词创作的成熟。虽然苏轼很早就开始了词曲创作,但是在来密州之前,还没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是生活与自然环境在起作用。除了密州的自然生活环境影响苏轼的创作以外,这里悠久的文化对苏词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豪放派”标本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历来被推崇备至的《水调歌头》都是在密州创作的。

作为宋代书坛“尚意”的苏轼在给亲人的诗中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他认为书法艺术不能仅靠一种秃笔堆成山的苦练,高品位的书法更需要高度的文化素养。读万卷书,学养深厚,学问与艺术间相互渗透,才能妙悟通神,才能够手眼不凡,新意迭出。这两句诗含意深刻,耐人体味。实质上这也是他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因“乌台诗案”的原因,苏轼很多墨迹被毁掉,包括在密州的这一时期。但从他思想诗词的转变及留存的石刻看,这些对他的书法风格由姿媚到圆劲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黄州书法创作的高峰作了开端。

参考文献:

[1]中央美院.中国美术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2]王镛.中国书法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苏轼诗词范文第6篇

一、创设情境,叩开兴趣之门

有人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品鉴等亦然。所以,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愉悦、和谐、美好等氛围的古典诗词课堂环境,创设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同或者相似的、新奇的、灵动的、优美的、能够激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积极、主动、快乐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在作品精心营造的古典诗词美好意境中流连忘返。

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配乐朗诵音画视频。当音画视频中传出鲍国安在悠扬的古筝背景音乐中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激越、时而深沉的诵读之声时,当音画视频中幻化出一幅幅“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的祖国江山壮丽雄浑之美景图画时,学生立即被词中蕴含着的作者追慕三国英雄和积极、执着追求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的主旋律所深深感染,随之不约而同地、情不自禁地合着配乐朗读激情洋溢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不用说,学生的兴趣之门自然就打开了。

二、诵读品鉴,穿越时空生本对话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高中学生对吟咏、理解、感悟古典诗词亦然。所以,讲解古典诗词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反复吟咏与诵读。在引导过程中注意体验文本的语感和情韵,并将之及时记录在自备的读书笔记中,以便比较自己在阅读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审美品位。

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反复吟咏并背诵这首词,还要求学生把每次吟咏后的情感体验依次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中。巡视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在不断吟咏《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产生了极为微妙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其表述审美体验的优美语言也令人感到欣喜不已。请看一位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的阅读审美体验:

第一次品读:我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三国时代,并在荒凉的古战场中与一位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春风得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俊少年周瑜进行了零距离的神交。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次品读:我不仅领略了古时巨浪拍岸的滚滚长江的宏伟气势,还瞻仰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词人苏轼的伟岸风采。随之,对他的敬仰之情溢满心中……

第三次品读:我深刻感觉到了苏轼灵感与才学互融、理性与情感并重的深沉内涵,体味到了这首词“境界开阔而妙理深藏”之美学特质……

当这位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与文本不断对话而产生的极具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之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

三、再度创作,激发多向思维潜能

鉴于德国文艺家莱辛所言的“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美的”这一精辟论断,也鉴于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练精美的语言、大幅度跳跃的作者情思、言简义丰意蕴深远的情景描写等美学特质,还鉴于想象力是高中学生思维世界里最宝贵的生命力、最鲜活的创作力等缘故,讲解时,教师应该注重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古典诗词文本大意与主旨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对古典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以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精美的古典诗词艺术世界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继之提高人文素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水平。

比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基本了解诗歌的大意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及对这首古典诗词的审美体验等,在诗词中任意选择一处自认为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进行二度创作。4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再创作”的佳作,有的学生选择了词中“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处进行再创作,以期更加完美地表现周瑜的风流倜傥和少年得意;有的选择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期更加深刻地表现周瑜的才华横溢和英雄气概;有的选择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以期深刻揭示作者对三国英雄周瑜的倾慕与自己自感苍老、壮志未酬的深沉思绪……无需赘言,为了表示对学生再创作佳作的鼓励与嘉奖,笔者与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热烈鼓掌。

苏轼诗词范文第7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存在的问题:

(一)古诗词深奥难懂

由于许多古诗词是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触动内心的想法而创作出来的作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诗歌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对于现代的学生,古诗词比较深奥难懂,学生无法理解诗歌形式、诗歌内容,从而对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教育教学。

(二)老师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许多初中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育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督促学生默写古诗词原句,并且考试的时候也是注重这方面的内容考核,而忽视了学习古诗词的真正意义。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背景,只有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的原因,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体验诗歌的美妙之处。但是,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有待提高,否则不利于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古诗词的晦涩难懂,让许多学生对其没有更多的学习热情,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抗拒心理,讨厌学习诗歌。再加上学生认为古诗歌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有实用性,不像数学、物理一样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用到。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最终不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出有效方法促进初中古诗词教学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美

重复多遍的朗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语感。有关学校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经常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强烈语感,从而更好地领略古诗的美。有关老师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下载一些优秀的古诗歌朗读作品在课堂上播放,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促进语感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为学生创造一种语境,将黄鹤楼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利用电脑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抒感,朗?x诗歌。通过朗读、深入学习得到,借由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诗人怀家思乡的深情。

(二)创设一种古诗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意联系起来的一种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歌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有关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改革创新,创设一种古诗意境。比如对诗中所讲的一种物体,如学习《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月亮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再结合诗歌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意境中学习诗歌。

(三)对古诗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对古诗的内容学习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有关老师应该对古诗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带领学生学习诗人的人格特点、生活经历等。比如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他的诗歌特点也比较多样。在学习苏轼的诗歌时,有关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苏轼的一生和创作此作品的原因,再学习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最终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教学。例如,苏轼被降职,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等佳作。学习这篇作品时就可联系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领会诗歌的美。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苏轼诗词范文第8篇

一、吟读诗文,体会情味

1.展示《水调歌头》课文PPT,学生齐读诗词。

2.教师讲解朗诵与吟诵的区别,并示范吟诵全诗词。

郭沫若认为:“(吟诵)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就是吟诵。它是吟唱和诵读的结合。“朗诵”指大声诵读诗文,带有情韵的朗诵,既可表现声音抑扬顿挫之美,又可传达情感信息,更能感染人。“朗读”,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应以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吟诵不应排斥朗诵,朗诵也应从吟诵中汲取营养,二者相互学习,相济互补。变通古今,与时俱进,就要求我们别裁伪体,转益多师,将吟诵和朗诵的精华冶于一炉,使大众化的朗读得以普及和发展。

3.教师对学生做读前指导,指导学生吟诵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举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教师根据学情,对学生的吟诵情况做预测,在学生模仿老师吟诵的基础上对学生再做要求。

第一点要求: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声音要有一点起伏,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第二点要求:可以带一点古人的味道,好像鲁迅散文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老先生拗过去一样。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吟诵诗词。

二、译读诗文,理解内容

译读并不是为了翻译,而是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译读诗词的过程中,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理解古诗词大意;并且在吟读诗词的基础上再次加深对本诗词内容的理解,为后一赏析诗词教学环节做铺垫。

1.用PPT示范如何译读古诗词。举例: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2.学生结合课下某些词的释义来译读诗文。

提示学生:译读诗文就是把某些字解释一下。把某些字的意

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古诗。

3.学生举手直接译读诗文,不给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若遇到困难,其他同学可以帮忙。

三、品读诗文,选句赏析

1.利用PPT介绍本诗词的创作背景,为学生作辅学帮助。序言中,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太守,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政治上失意。(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

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2.教师为学生作赏读指导:

可以说,“我通过 _____这一句,读懂了诗人要表达

的意思”;也可以说,“我通过读_____ 这一句,觉得 _____ 这个词运用得好;亦可以就诗文的某一句体会作者的心情,或者说思想感情;更亦可以选取自己所喜欢的本文中的一句古诗词,吟读出来,与同学分享你喜欢的理由。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赏读的讨论和交流。

4.教师对赏读部分的内容作详细的备课:

“欲……又……”,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地写了出来。也指政治遭遇,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转、低、照”,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深沉。(作者内心痛苦难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点明主旨的句子。

5.小组指派出代表交流赏读收获。此环节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评价,要在本环节结束时作出总结。

6.小结:本词上半阙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半阙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情景交融,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表达出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听乐跟唱,背诵诗文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部分就有“唱古诗”的教学内容,“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今人都谱过曲。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可见,学习古诗词是可以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唱读的。

1.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并纠正歌曲里的错误读音:改“绮(yǐ)为(qǐ)”。

2.学生跟随那柔柔美美、甜甜蜜蜜的歌声唱读本诗词。

3.试背诵本古诗词。

五、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上阙:欲乘风归去 又恐高处寒 矛盾困惑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定留人间

下阙:转 低 照 对月怀人

此事古难全 慰藉解愁

祝愿人长久 旷达胸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