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一、提取主干
打蛇要中七寸。虽然这类长句结构复杂,修饰成份繁多,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主干这个“纲”,其“目”也就自然理顺了。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为这个句子的主干,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起修饰和说明作用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和全文的中心——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是一致的,也就可以明白这一段话在全文中地位和作用,并可以理清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梳理枝叶
主干表达的是句子的中心意思,而其枝叶则是为了更准确、更丰满、更生动地表现主干的思想内容。把它的枝叶梳理清楚,我们就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把握该语段的意思。其方法是,先分类理清定语、状语、补语,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比喻是句子的状语,起了类比作用,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状语的提前,则对意义的伟大更进一步起了强调作用。又如:“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说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补充说明。而冒号以后的文字,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突出了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内容上的具体阐述。这样,我们对其修饰成份逐一梳理分析,便可慢慢解开心中的迷团。
三、抓关联词语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话语文化 传统文化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辞令。在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避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常体现为:
称呼。《阿Q正传》中阿Q宣布“造反了”之后,赵太爷为何要叫他“老Q”?赵白眼也要叫他“Q哥”?而假洋鬼子在未庄人面前为何要称“革命党”为“洪哥”?这里便有一种文化的意义: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在欧美,“老”则是衰弱、无用的同义词,人们最忌讳称老。只有了解了这些称呼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才能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但很多时候,谦称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高高在上和虚情假意。《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说话的语气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她对迎春姐妹们的念书态度不以为然,谦称“不是睁眼的瞎子”的背后反映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文化观念牢牢地盘踞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此,聪敏乖巧的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便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见,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脆弱敏感、小心谨慎。
穿着。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为何湿的是“青衫”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料、颜色表示地位高低的服饰文化。古代“白衣、白丁”是指平民百姓,穿红着绿者是有品位的官员,而黄色则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袍加身”即是登基为帝。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知晓了这种服饰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的情感内涵:他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次。《鸿门宴》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俗,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本应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的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了第三等的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则只有“西向侍”的资格。这种座次安排是颠倒的,由此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辱。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讳饰。《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饰作为礼数渗透了汉民族文化。《药》中华大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痨病”,便感到不快。《祝福》中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时离开人世,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又表明了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这在教学中应加以细辩。
信仰。以下两例可看出东西方的信仰的差异:一是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窦娥冤》);二是父亲,父亲,看在圣母的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守财奴》)。
总之,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语境和汉文化传统对教材中话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发掘,促进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假如我们真的是“花瓶”,那么就低估了摆放者的眼光和水平。中国的媒体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磨练,本身市场化的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既然如此,市场的运作法则就讲究和遵循优胜劣汰,假冒伪劣的东西终究不可能长久,而且,“定单”的发包者,不会拿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开玩笑、逗闷子,“花瓶”想陪人家玩儿,人家乐意不乐意还是个问题。一句话,市场化程度越高,假冒伪劣越没有市场。
假如我们真的是“花瓶”,那当然还应当追问“花瓶”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寻租”动机――赶场子、拿红包、招摇过市。这种追问本身,并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终极的经济根源。对“花瓶”赢利目的怀疑和质疑,常常还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比如教授在一些人的眼中是清灯布衣、之乎者也、神神叨叨,甚至一定是木、穷、呆的代名词。
对此,我倒是有些现成的文字作答――《收视率导向研究》的后记这样写道:
一要感谢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是一个经常被妖魔化的单位。其中颇为流行的说法是“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走近看是换鸡蛋的,回去一打听是社科院的”。就在本书收尾阶段时,“教授哭穷”一事也波及到我。“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时统字研究员说,他自己是正高级职称,工龄32年,每个月从会计手里领到的所有钱不到3000元。他说社科院给他的最重要的是自由,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2006年9月22日《华夏时报》)的确,“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社科院最大的资源。这种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研究的自由,二是时间掌控的自由。况且,或多或少,社科院总还是给一些课题费的。中国有句老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知恩要图报。我们的图报,就是要下工夫把课题完成好,要对得起社科院给的课题费。我们的学术理想应当建立在这种学术诚信之上。这本书出版时,我们的课题费还有些结余,那就放在会计那里吧!学术研究永无止境,我们的研究还将继续下去。取之于学术,用之于学术,这也是学术理想之一吧!
二要感谢中国电视,感谢这个行业方方面面的从业者,从上到下,我们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朋友。学术研究,诚信为本。我们真诚地批评电视的低俗、戏说、恶搞,我们真诚地呼唤电视的品位、责任、使命,我们真诚地赞美电视的创新、创优、创造,一句话,我们真诚地与中国电视业进行强劲的学术对话。这种学术真诚,赢得了朋友,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尊重。真诚的学术批评,即使有深刻的片面之处,但由于真诚,中国电视仍愿买单。为此,我也为中国民航做出了重大贡献。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句名言:“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马克思的人格与境界我们无法企及,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也是学术理想之一吧。
幸福的主体是公民个人,要靠自己感受,不能“被幸福”,也不能“贴牌”,更不要“秀幸福”。构成幸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物质、精神、情感。情感也属精神,但又有区别,特别是对个体的人来说,精神偏重于理想、信念,情感更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说,马克思的贡献是发现人先得生存,解决吃穿住(物质),然后才是宗教、政治(精神)活动。他还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总和”除政治、经济关系外,很大一块是情感关系,是和谐。总之,人要幸福,离不开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支持。这三个方面又依时代、环境不同,随时都有个最低标准,比如恩格尔系数、最低工资规定等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可此消彼长,如为追求理想,短期内牺牲物质利益,亦觉幸福。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正常情况,所以三方面都要顾及。
幸福虽然是主观的体验,但是要有外部条件,国家的责任就是为公民创造幸福的条件。“幸福热”的话题,折射着民众对新幸福的追求。所以当我们大谈幸福时,要看一看还有哪些人不幸福。大致来说,我觉得有8种人。1.全国还有贫困人口1亿多,工薪族收入偏低,穷人在物质上不幸福;2.社会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北漂”族等,无固定职业不幸福; 3.贫富差距加大,部分穷人虽已脱贫,但较之富人,仍感种种之不公,感情上不幸福; 4.教育制度摧残人才,学生负担过重,两亿中小学生一想起考试就不幸福; 5.已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门依黄昏,情感上不幸福; 6.腐败不治,国财私用,纳税人心中有气,不幸福;7.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忧国之士情急心切,不敢幸福;8.民意表达不畅,多年上访者、心中有冤、有怨、有话而不得说或说而无人听者,不幸福。
举出这8种人的不幸福,不是把社会说得一塌糊涂,只是承认前进中的矛盾。从上面所举的不幸福也可看出,主要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这说明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改善。改革30多年,我们已经收获了太多的幸福,如社会低保、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改善住房等等。但幸福不说跑不掉,不幸福不说不得了,这是矛盾,是隐患,会影响民心,影响科学决策。治国者要常怀天下忧。上面举的不幸福,还是从社会角度就大的人群而言,如果从每个人内心的幸福而言,问题就更多了,涉及更深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建设。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更精心、更高明的施政和管理。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他三次强调所有的人都要享受物质充裕、精神自由。我们的共同富裕和两个文明也有其意。那是个理想的社会、人人幸福的社会,太遥远了。我们就先说当前吧,如果五年之后,“十二五”结束,能让上面的8种人都感到了幸福,那真是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当然那时又会有新的矛盾,我们还会再去追求更高更新的幸福。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中职语文教学;专业化;运用
进入“十二五”,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对接职业岗位实际要求,
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根本、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能力。与普高中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偏差。且职中生的学习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适合职教语文教学的,职教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施展。我认为职业学校语文当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活动单导学”模式引领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综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地营造出有职教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专业化课堂。
一、课堂导入有特色,凸显专业基因
情境创设是活动单教学模式的第一步骤。独具特色的情境创设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反之,缺乏过渡语的情境创设是苍白无力的,如出现“下面我们开始第一步的学习”之类的词眼。因此,设计完美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它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丰富,是否能一语中的,是否能领悟课堂学习的精髓。而职业学校学生专业的不同,也决定了情境式导语也不尽相同。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导语:主席16岁离家时留下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宽广的胸怀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贫病交加之际,没有停下斗争的脚步;在欧洲几无立足之地时,他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是什么促使他穿越腥风血雨,成就伟大呢?这段导入语每个专业都可以用。因专业不同,我们可以适当地加以增减。在服装专业,针对女生多,且对数学具有畏难情绪。导入语可插入:马克思既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名科学家。他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作为科学家,学生则不甚知之。这样的导语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智勇双全的人,才能成就永
恒。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要求。在机电专业,“情境创设”阶段的导语可增加为“马克思既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科学家。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插入这一段语言后,无形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二、先学后教当先行,彰显专业特色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两个阶段的设置颠覆了传统先教后学的不二法则。然而课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课堂的学习目标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对于每一节课,老师要设置课前预习单、课堂探析单、课后检测单。对于其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且对于课堂可能发生的小插曲有一定的预见性。学生参照活动单,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迅速把握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对于自己所疑惑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老师通过活动单了解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这就为课堂节约了时间。教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讲那些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精细、深入、逐层缕析地讲解。另一方面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且有问题,随时可以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这与传统模式中有问题只能课后请教老师是截然不同的。职中生的特点决定了先学后教的法则在职教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是必须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在“先学部分即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阶段,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素养,设置相应的活动单。以《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为例,烹饪专业的活动单中可插入“以红烧肉的制作”为题,解说它的制作过程,注意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安排好说明顺序和材料的详略,综合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服装专业的活动单中可插入:解说“男西装的制作”,注意说明方法与说明顺序。当课堂探析单中插入了这些富有专业特色、但不失课堂本色的内容后,既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相连,符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使学生对于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谋篇布局、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这些知识有自然的需求。学生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艰苦的跋涉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彼时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
三、评价机制定尺度,尽显专业特征
评价小结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职教学生培养目标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对于职教生的评价因当多元化、科学化,而不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且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因此,对于他们的评价主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远超中职学生,因此,对于他们的评价着重在科学化方面。激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鼓励他们发明与创新。以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为例,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相应的未来发展蓝图。中职生对于如何规划可能迷茫,教师可讲解一般模式。只要他们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高职生的作文内容较有深度,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因此,对于他们的评价要有更加细致的评价单。
总之,“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充分施展学生的才能,教师由课堂的讲授者转变为课堂的导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种教学模式与中职语文教学专业化相结合,不断地摸索、
1.1挖掘语文作品中所蕴藏的哲理实施挫折教育。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深刻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例如,唐宋家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悟出世界上奇伟、壮观的景点都是经历过一番艰难险阻才能到达的,所以一般人难以到达,必须是志气高远的人才能达到。而王安石做官做到参知政事,期间几经宦海浮沉,在离任回家的过程中路过褒禅山,此时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是仍然注重“志”,由此可见王安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思想境界。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词句和作者的背景和经历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悟出其中蕴含的真理,体会到人生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经历挫折,体会挫折所带来的内心体验。
1.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深有体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授课,学生只负责记录和听讲,那么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高。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教师如果能够发挥好语言课程的优势,与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沟通,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学生就会获取更多新的认识,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曾经学习的语文语言和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对某一文章或者某一句话进行互动和讨论。学生对于挫折困难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学生具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在面临挫折时能够做到“乌蒙磅礴走泥丸”;而又同学则不堪挫折压力,在困难面前萎靡不振,从此失去前进的信心。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良性互动,学生可以诉说心中的不快,交流彼此的认识,宣泄心中郁结的情绪,由此也就能够发挥改变学生认识和宣泄学生情感的双向功效。学生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实时注意学生的动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点播。另外,可以借助给学生布置作文及周记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时刻关注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绪,看学生有没有什么异样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
2.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当他们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一致时,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反之,他们对教师的教学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就会差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的地位,探索对高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教育的迫切性也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出文章中宣泄奔腾着的感情激流,和学生一起体会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想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进行情感教育呢?
2.1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以情动情。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往往可以感染别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以作者之情打动学生之情,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感情。那怎样发掘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教师是客体,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在备课、讲课时,心灵必然受到震颤,动情于心,情感泛起波澜,与作者一起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总之,教师要首先进入“角色”。
2.2创设引感的情境,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其一,通过形象的感染,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比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先提问:“马克思的肖像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位同学回答说马克思眼神睿智。我分析了“睿智”一词的含义,概括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面对革命导师的肖像,联想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便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敬意,然后披情入文,整堂课的教学就处在一种特殊氛围之中,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育,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其二,通过吟诵朗读激情。对于诗歌和抒情性散文的教学,采取这种方法能收到较好效果。其三,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对于小说之类的叙事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受教。此外,创造情景,营造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易于进入教材的情感世界,以体味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特定情感。
3.美德教育
3.1勤俭诚实、乐于助人的教育。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不少,如《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她的勤俭诚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软而硬的性格等深深影响着老舍,正如文末所写:“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品质、性格、习惯受父母影响很大。
纵观学生议论文写作,最大的问题便是浮于表层,隔靴搔痒,只懂得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却不懂得证伪,进而把观点推向前进。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传统议论文主张“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于是乎学生只会观点先行,把议论简单看作是为论点找论据的过程,这是对议论文的一种肤浅认识,更是一种粗暴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顽疾难化,成为提高议论文水平的一大阻碍。在议论文教学中,我们应果断抛弃简单为观点找论据这种低水平的“证明”方法,而要勇敢地把观点不断地“试错”和“纠偏”,从而高举“证伪”的旗号,把观点质疑到底,通过逻辑的检校和思辨的递推,达到全新认识的目的,一新传统习见,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一、追问质疑,寻找思辨着力点
第一,高中议论文“不足之症”。当前高中议论文普通存在“堆砌材料存而不论”、“开中药铺罗列观点”、“脚踩西瓜平面滑行”以及“拼盘杂凑胡乱说理”四种弊病,更有甚者“满纸荒唐不知所云”型议论文。这种低效幼稚、貌合神离的浅层次议论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就是这类议论文浮于事物表面,不得其门而入。因此要把议论引向深入,就需要不断质疑追问,寻找思辨的着力点。传统型议论文往往满足于廉价的“抬轿子吹喇叭”,一味为观点喝彩叫好,孰不知“赞美诗”唱多了,也令人腻烦生厌。
第二,破解之道。议论能够风生水起,关键在于寻找议论的“由头”和“缘起”,寻找材料中“破绽之处”,亦即矛盾之所在。所谓“没有矛盾就没有分析”,确实点出了议论文写作之秘诀所在。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如果只抓住“盐与容器的关系”,会停留在“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等肤浅的表面。有的只谈“宽容”“乐观”“坚强”“领悟”等,存在扣题不严,立意有所偏差问题。要想将思考引向深入,就要注意到“以什么为水,怎样稀释”,深入探讨“稀释”痛苦的“淡水”。材料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学生能够纵横捭阖自由发挥的地方,往往在于找到错综复杂矛盾纠结之处。
二、深挖细析,构建思辨生长点
第一,议论文还存在一个比较难办问题就是“议论不下去”。大多数学生刚找到一个议论角度时特别兴奋,以为可以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无所不能,但议论到一定地步,就分析乏力,浅尝辄止,缺乏分析新的“生成点”和“增长极”,这就影响了议论文的进一步提升和推进。
第二,解决之策。在议论停止的地方,有必要重新找到症结之所在,深挖细析,从中发现和找寻新的“可能性”,有时灵光一闪,就可能引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出路。2013年漳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作文材料“一群大学生向教授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教授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让他们自己倒水喝。精美的杯子被取一空。这时,教授说:‘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喝水,为什么还要刻意选精美的?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学生也能抓住“老师说的话的意思或从学生选不同杯子的行为中”引出的立意,进而得出“本末不能倒置”“要分清主次”“内容重于形式”观点,也懂得抓住“本末、主次、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不能偏于一个方面”这一立意关键,但分析到一定地步就难以为继了。这时就要细细辨别怎样的内容才是重于形式,怎样的内容可能就不一定比形式重要,或者说什么情况下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这种细分的方法,就突破了既定观点的“藩篱”,从而找到议论新的可能,问题就进一步拓展下去了。
三、层层反转,找准思辨突破点
第一,议论文写作之难还在于要实现观点螺旋式上升,达到“否定之否定”,至少有三重以上的“否定”,这就不是一般学生力所能及的了,在逻辑的演进上,思辩的推进上,精致度要求就更高了。
第二,经典引领“层进递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不是一般意义的议论文,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历史贡献以及对他的评价是就是通过层层反转,层进递推的思维模式和让步转折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此很好地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文中第三段就是典型地运用层进式结构和让步转折的形式:在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功不可没之后,用“不仅如此……还……”的层进方式指出了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一结论,紧接着他用“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一句,做出让步,“即使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然后笔锋一转,“但是”,形成转折,这让步转折就构成了又一次层进,论述了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这一转折里巧妙地包含了两个递进,一个“甚至”,“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一个“而且”,“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充分论述了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接下来,作者先用了一个肯定表述,然后又用了一个转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又构成了一个层进关系,引入对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活动做出巨大贡献的论述。如此多次的肯定转折和让步转折形成的层进结构推动作者内心情感抒发的强化。熟练掌握这一种论证手法,显然对构建逻辑论层是有实践意义的。
四、巧妙“试错”,攻克思辨瓶颈点
第一,提出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就是面对一个观点,我们要反复“试错”,穷尽观点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处,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试错法”认为,对于观点我们不能一成不变,静止不动去看它,要把它放置在种种条件下加以检验,发现其逻辑“空白处”,从而把观点推向前进。比如苏格拉底“产婆术”就是运用这种“试错法”的典范。苏格拉底问:“请问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回答:“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追问:“虚伪、欺骗、偷盗、奴役他人善还是恶行?”尤苏戴莫斯答:“自然是恶德了。”苏格拉底再问:“一位将军战胜并奴役危害自己祖国敌人,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答:“不是。”苏格拉底又问:“如果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并偷走了敌人的作战物资,这是恶行吗?。”尤苏戴莫斯无奈回答:“不是。”可见通过自物辩难式确定可以收到议论鞭辟入里的目的,抓住逻辑“空白处”穷追猛问,连环追击,一定可以把静止观点再一次推向令人惊讶的高度。
五、辩难反思,收拢思辨落脚点
第一,议论文“结尾不振”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有些学生在议论文结尾作结论时有时会犯自相矛盾的过错,企图调和矛盾观点的双方,造成“鱼与熊掌兼得”两难境况。如果辛苦论证了半天,得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两可”结论,这就难免有点“骑墙”的嫌疑了。
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议论文结论不可“脚踩两只船”,特别是蕴含矛盾观点,不能都想要,两可两不可是典型的“两面派”做法,不足取法。比如讲“规则”与“自由”辩证关系的议论文,就可以侧重于“规则下的‘自由’”或者“自由前提下的‘规则’”,这样就可以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完美结合。有一位学生这样结尾:“规则与自由好比浩瀚宇宙中的太阳与地球。自由在规则的保护下运行,规则也在自由的怀抱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矛盾双方既兼顾到又有所侧重,而不是互相割裂,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示范。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问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运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开拓学生的论证思路,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开掘创造灵泉,引来思维活水,激发思辨热情,形成卓绝高明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俞发亮.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王立根.作文智慧[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5]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的有效武器,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活力,有趣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所提问题的趣味性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透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时代,感悟一个心灵。比如,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设计问题说: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经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振作精神,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才能去探究文字后面更多的东西。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老师往往希望借助于问题把学生步步引向深入。然而过多的问题使思维的空间变得窄小,思维的长度变得短促,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步步紧逼中,认同似地回答问题。这样会使学生形成畏惧问答的消极心理,长此以往,课堂便会“鸦雀无声”,成为一潭死水。另外,单一的用“是或不是”设问,难以达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目的。知识之间要有一定的跨度,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解渴”,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和激情。给学生思考创设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读与思的过程成为富有火花的自我探索过程。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因此,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教师可以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这个中心问题,设置以下问题为思考的阶梯,让学生进行探讨: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神情描写)这是什么样的神情?她的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脱离群众)。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加强、思考步步深入,积极性得到发挥,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因人施问
教师的提问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应面向全体学生。应当做到所有的学生都有被问、回答的机会,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情况,使每位同学都参与,亲自经历思考过程,受到语言文字和思维发展的训练。综合理解、分析应用类的问题应该让优等生回答;低层次的、机械记忆的问题,应让中下等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
四、适时发问
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顺序逐级深入,层层递进,不可忽难忽易,忽深忽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在教学中,那些通过想才能求得答案的地方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就不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