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源依赖理论;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02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责任不断深入人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整个社会共同认为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在学术界早已停息对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的争论。随之而来的,是要搞清楚各种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及具体方式。理论界越来越重视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

在我国,社会责任在企业界的实践刚刚开始,社会责任意识弱在我国企业界比较普遍,在种子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实践反复证明,抓农业首先是要抓种子,抓住抓好种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竞争首先就是良种的竞争。种子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担当着全国人民吃饭穿衣基本需求能否满足的特殊使命。我国持证种子企业达7600多家,种子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种子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学者们对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认同度较高。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范围为了有一个更精确的了解,我们分别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文献,结果是对利益相关者认同排名前十位中有九位都是相同的,分别是股东、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债权人、管理人员、自然环境,唯一不同的就是国外利益相关者前十位排序中有竞争对手,而国内则是分销商。并且对股东、员工、顾客、债权人、供应商、管理人员和政府认同度均大于50%。

但由于种子行业具有以下特征:科研投入高,投入产出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行业门槛较高;种子作为商品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种子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并且种子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种子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很高的风险;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因此,我们需要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具体分析。

2种子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模型

按照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不同资源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控制,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所控制资源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程度,因此,为进一步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对种子企业的重要性程度,我们需要对种子企业所资源进行分析,并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研究。

按照资源依赖理论,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程度:

(1)资源是否可替代。当其他组织垄断企业所需要资源并且所需资源缺乏其他可获得途径,或者是没有其他可替代资源并且可利用的资源又十分有限时,企业就会十分依赖这些资源及其拥有者,反之,依赖程度就会降低。

(2)资源是否稀缺。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多种资源,各利益相关者所提供资源的重要性程度在会依企业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关键利益相关者指那些提供了企业“关键性资源”或“稀缺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在财力有限前提下将会优先满足控制企业关键资源的利益相关者要求,对他们优先履行社会责任。

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我们构建了种子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模型,如图2-1所示。

图1种子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模型为利用图1的模型更好地对种子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我们总体分析一下种子企业的资源投入特征。

种子企业生产有自己的特点。(1)种子生产不同于普通农作物生产。普通农作物生产对生产收获物要求的侧重点是品味和干物质含量,而生产收获物的纯度、发芽力是种子生产要求的侧重点。(2)种子生产是人力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种子生产产量容易波动。(3)种子生产周期长,市场需求难以预测。(4)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种子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要经过政府严格审批。

可见,种子企业资源投入特点取决于种子企业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除资金、技术与信息、物质与自然资源、时间等资源外,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科研投入要求也比较高,企业能否快速的研发出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能否与政府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之一。

下面我们依据种子企业的资源投入特点,借助上图所提供模型分析一下种子企业的资源,并在理论方面初步探讨对种子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

2.1种子企业的物质资源分析

在种子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有设备、土地、种质资源以及能源等多种物质资源投入,从种子企业特征我们可以看出,种子企业相对一般工业企业而言,生产过程中更易受种质资源和自然条件影响。它们在种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其他要素。

首先,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为种子企业间接带来利润。新品种能够体现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润,而种质资源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原始材料,优质的种质资源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能为种子企业培育优良的品种提供重要的支持,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提供间接的支持。

其次,良好的自然资源对种子企业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种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未来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将取决于关键性优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一个企业所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所拥有种质资源的研究程度,将决定其育种工作的成败。因此,掌握丰富优质的种质资源和在良好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种子生产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途径。

因此对种子企业而言,企业围绕企业的稀缺资源来进行包括核心能力构建在内的一切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掌握能体现种子企业的竞争优势。自然资源中种质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占有丰富优质的种质资源是企业培育新品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种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较多地来自于种质资源。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部分由种质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构成。

2.2种子企业的人力资源分析

管理者、科研人员和普通员工是种子企业人力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我们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种子经营是种子企业的主营业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随着中国种子产业开放的逐步深入,跨国种业巨头积极抢占中国市场,对国内种子市场进行挤压,中国的种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种子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现在企业制度,打破各地区的垄断,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即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环境适时调整企业资源组合方式、有企业创新管理理念、能有效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人才。

其次,种子作为种子企业经营的主要产品,需要大批的科研人才。种子产业的主体是企业,核心是品种,关键是创新。大型跨国种子企业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我国最具研发能力的登海种业科研投入仅有美国诺华公司的二十分之一。因此种子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必须拥有自己的科研力量,育种、繁育、推销一条线发展。

最后,种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普通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因此,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我国,种子员工的收入偏低,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种子企业在自己获得发展的同时,要保障好员工的生活,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2.3政府资源分析

首先,农作物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此,种子生产对种子经营企业和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为保证种子质量禁止一般单位和个人进行主要种子生产。只有从事种子生产当事人具备规定条件,并且向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并获得审批查准,发放《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后才能进行种子生产,因此政府对种子企业生产的守门人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其次,我国种子机构在《种子法》颁布实施前一直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行政、事业、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政府是其主要投资人,由国家经营。随着市场逐步开放,民营资本逐渐进入种子行业,但政府一直是种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因此政府所提供的资源也具有不可替代性、稀缺性。

通过上述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拥有资源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自然资源资源、人力资本、政府均是种子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3研究意义

首先,本研究提出了以资源依赖理论为依据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新角度。现有关于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文献多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上存在的差异,因此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作为分类的依据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进行研究。依分析结果将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和非关键相关者,以此作为种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先性次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其次,本研究建立了种子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有利于监管部门监管和测评种子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目前我国较少有学者针对种子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更没有系统的结论形成,本研究在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对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可为监管部门测评种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3:56.

[2]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8-62.

[3]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77-79.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有利益相关者开发旅游产品的方式,许多专家在研究中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多种的途径和方法,然而这些途径和方法通常较为零散,难以形成一种逻辑关系相对紧密的系统性建议,因而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使实践者难于对其进行选择。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尝试梳理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拓展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为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国际学者广泛研究的概念。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研究的真正起步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极大地挑战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理念”,随后得到管理学、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其研究主体开始从企业扩展到政府、社区、城市、社会团体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Freeman,1984)[2]。这一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其实在旅游研究领域正式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之前,部分学者便开始从大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协作旅游(collaborative tourism)、伙伴关系(partnerships)等角度研究旅游。如洛斯劳等(Rosenow et al.,1979)便强调在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发展中有必要引入公众参与[3]。墨菲(Murphy,1985)提出在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中,要尽力让社区参与到规划中[4]。从此,社区作为一个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尤其是对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特别关注,而这些与社会责任、公平伦理有关的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是相呼应的(周玲,2004)[5]。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F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6]。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发展

近年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旅游企业也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一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类研究文献中。通过研究,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研究范围已从一般意义的工业企业拓展到旅游企业;研究方法从定性描述转变到定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到伦理学、公司治理、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旅游学理论等学科成果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实现机制等。

(一)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涉及的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旅游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主题中,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中的利益相关者调查与管理,其中尤以利益相关者协作问题为关注焦点,研究中引入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探讨利益相关者协作产生的原因、协作的组织形式、协作程序与途径、影响因素与协作过程管理,以及构建协作效果评估框架等,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思路,国外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和关系等几个方面。

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旅游领域的基础,而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比其他大部分行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都要多,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界定方面显得复杂而困难得多。不同类型的旅游组织或旅游地,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尽相同,而且以不同的行为主体为中心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简・罗伯森等(Jane Robson et al.,1996)以旅游经营商为中心列举出12个利益相关者,以当地政府旅游市场营销者为中心列举出18个利益相关者[7]。桑特和雷森(Santter&Leisen,1999)根据弗里曼(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勾勒出一幅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8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谱;布兰威尔和夏蒙(Brannwell&Sharman,1999)提出目的地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评判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是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分析框架”;赖安(Ryan,2002)提出旅游经营者在从事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12种利益相关者:员工、游客、居民、压力集团、其他旅游企业、国家和政府、宾馆酒店、股东、旅游商、地方政府、促销中心和媒体。赖安给出了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伯恩斯和霍华德(Burns,Howard,2003)实证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Fraser岛旅游风景区涉及的10种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为风景区游客、员工、居民、顾问委员会、动植物保护协会、保护组织、地方利益团体、旅游经营商、地方政府、昆士兰州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并根据这些利益相关者绘制了利益相关者图谱。

希翰等(Sheehan et al.,2005)认为,大多文献中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只是指出了应该关注哪些利益相关者,但对于如何从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界定重要的或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并没有提供出一个具体的方法。因此,他运用问卷调查,以实证方式对北美在旅游目的地的CEO进行了调查,从32个列举出的利益相关者中选出了目的管理组织(DMO)的12个核心或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发现酒店协会似乎是目的地管理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2.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很多研究文献都阐述了权力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Jamal et al., 1995;Reed,1997;Braxlnwell et al.,1999;Taylor,1999 )。里德(Reed,1997)引入组织理论论证了权力关系对社区旅游规划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社区旅游中,权力关系是了解社区旅游规划特点和因果关系不可或缺的因子,权力关系会改变协作行动的结果,是协作成功或失败的一个变量。但是对于权力关系的具体表达,少有文献涉及。

“利益”是联结利益相关者的核心纽带,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而且利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对利益的具体表达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少有文献涉及,大多文献定性地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主张。

马克温克(Markwick,2000)对马耳他一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发展派和保护派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构成两派的利益相关者在对待成本和收益上存在着不同的利益主张,于是借鉴孟德鲁(Mendelow)的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矩阵(stakeholder mapping)来分析其利益相关者问题[8]。

3. 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由于各自追求的利益不同,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利益冲突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如何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有效协作以减少冲突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周玲,2004)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常会借鉴社会学与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沟通方法、公众参与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对策与建议[5]。

其实“合作”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弗里曼(Freeman, 1984)曾指出,有效管理利益相关者需要理解3个主要焦点,即有效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管理。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问题的研究上,部分研究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助于制定旅游目的地规划政策和管理,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2]。费森等(Fisun et al.,1999)指出,尽管合作规划是费时和困难的,但它可以证明是能够“长期内可以避免冲突成本,政治上更合理,并能够建立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库和能力”。此领域涉及到的研究有关系与合作的组织形式、合作的方法、利益相关者合作中的权力关系、合作关系等[9]。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

1. 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管理。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旅游发展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张伟、吴必虎(2002)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并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途径[10]。夏赞才(2003)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旅行社管理研究中初步尝试,认为旅行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要确定谁是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和,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旅行社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基本图谱来构建模型,并进而根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本原则进行有效的管理[11]。刘雪梅、保继刚(2005)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中,他们认为生态旅游真正实现的关键在于其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生态旅游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或潜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探索了伪生态旅游所存在问题的根源[12]。张维,郭鲁芳(2006)通过分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程中一些利益主体角色的转换,构建了利益主体可转换理论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提供经济学解释,并指明了景区门票价格变迁的方向[13]。齐天锋(2006)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目的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目的地社区、目标市场等,它们有不同的利益,并对目的地营销实施产生不同的影响[14]。

2. 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的建立。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合作面临的问题。

何彪、马勇(2004)在利益相关者和关系营销的概念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开发过程的特点,把关系营销的相关理论借鉴运用到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中,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BCB方案和相应的管理策略措施[15]。高静(2004)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16]。刘好强、张颖霞(2006)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城市旅游管理中,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围绕旅游城市则产生了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的彼此关系,应加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观的培养,加强对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有效监督[17]。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刘静艳(2006)从系统动力学著名的“内生”理论角度分析,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共生系统。将政府、社区、保护区、旅游企业和生态旅游者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作为生态旅游系统中的内生变量,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协调利益获取和分配、权利和义务、生态损耗和补偿等问题,并初步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18]。

郭丽华(2006)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划分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旅游规划优化模式的措施,并结合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实证分析[19]。

唐晓云、赵黎明(2006)认为社区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最关键群体,树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观是实现旅游发展的基础[20]。

杨颖(2006)通过对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的调查提出,旅游度假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建立“共同治理”的模式,形成旅游度假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21]。

宋瑞(2004)认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而利益相关者角色的错位、缺位,其间关系的交叉,矛盾是制约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和关系进行调整,真正使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保护地、旅游者、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相关机构,媒体分别扮演好调控者、参与和受益者、执行者、执行监督者、实践者、协调者、研究指导者、宣传监督者的角色[22]。

胡召芹(2006)对旅游目的地有直接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介绍,又以两两关系的方法分析了他们之间不同的利益表现,以及存在或潜在的问题[23]。熊元斌、龚箭(2007)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虑了旅游产业中旅游开发商、当地社区、压力集团的利益要求,并谋求在他们之间达成一种利益均衡,促进和谐发展[24]。

三、研究展望

从学术背景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今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1. 为了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更好的在旅游领域内得到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体系本身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正如许多西方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而将其应用于旅游领域,还需要考虑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但如何从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角度来完善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这项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创新空间。

2. 对旅游风景区各类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内容、实现方式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一些风景区开展了实证研究工作,但是仍然感觉到研究工作不够充分。将来的研究工作可以针对更多的特定的利益相关者而展开,在研究方法上也应该更多地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而展开。当这样的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相信我们对旅游风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10):85-91.

[2]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Publishing Inc, 1984.

[3] Rosenow J E,Pulsipher,.Tourism: 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 Lincolin, NE, Century Three Press, 1979.

[4] Murphy P E,.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 London, metheuen,1985.

[5] 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6):53-59.

[6] World Commin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 Jane Robson,Ian Robson. From shareholders to stakeholders: critical issues for tourism marketers[J].Tourism Management.1996(7):533-540.

[8] Marion C Markwick. Golf tourism development,stakeholders,differing discourse and alternative agendas:the case of Malta[J]. Tourism Management.2000(5):515-524.

[9] Fisun Yuksel,Bill Bramwell,Atila Yuksel. Stakeholderinterviews and tourism planning at Pamukkale, 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1999(3):351-360.

[10]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s)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11] 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72-77.

[12] 刘雪梅,保继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变形[J].生态学杂志.2005(3):348-353.

[13] 张维,郭鲁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1):44-60.

[14] 齐天锋.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利益相关者[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96-98.

[15] 何彪,马勇.基于关系营销的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41-44.

报.2006(1):55-56.

[16] 高静.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87-90.

[17] 刘好强,张颖霞.城市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5-56.

[18] 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5):17-21.

[19] 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J].2006(5):56-61.

[20] 唐晓云,赵黎明.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2):93-97.

[21] 杨颖.试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8):39-43.

[22]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4-80。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共生理论 共生关系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以后,颠覆了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主义,提出了一个兼顾所有公司利益相关群体和阶层利益的治理框架。但是,它的局限性是不容回避的,突出地表现在缺乏现实可操作性、过于理想化等方面。这提醒我们有必要开辟新的思路,探索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问题的辨识。提出这一思路,将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处理当前和今后许多民生安全热点问题,避免天津滨海新区爆照事故的类似悲剧发生,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持。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局限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关者负责。布莱尔(1995)认为,企业的目的不能仅限于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应该同时考虑企业其他参与人(包括职工、经理、债权人、供应商、用户以及所在社区)的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不等于财富创造的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它将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结合起来。

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吗?企业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詹森(2001)对此提出了质疑,他的疑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利益相关者理论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这不利于经理人做决策,实际上将导致公司无目标。其次,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率低。第三,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在实践中,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奉行利益相关者理论导向的国家,在劳动力成本和国际竞争压力上升的前提下,也开始裁员、到美国上市,银行也开始出售长期持有的公司股份,终身雇佣制也仅仅用在关键雇员身上等,这些都进一步动摇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现实基础。

二、共生理论在现实研究中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现实操作中确实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和关系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和冲突,生物学的共生理论有机会被人们借用、演化,用来处理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问题。

“共生”(Symbiosis)的说法起源于希腊语,起初是一个生物学范畴,指不同物种生活在一起,相互因对方存在而受益的现象。在对生物之间的共生研究问题上,Caullery, L,eweils, Scott等众多生物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基本概念,并认为共生关系是两种或更多生物生理上彼此需要平衡的状态,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共生研究的深化为人们认识生物进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观点,生物进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作用的关系,由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受益与制约的机制,也促成了不断发展的系统整体。由于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中,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思想和概念开始突破生物学研究范围,相关理论被人们逐步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因此,我们有可能从共生进化的理论范式出发,来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

三、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共生关系的判定

共生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充分条件则是共生体的利益函数在给定时空条件下大于零。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经济性和社会性契约的集合体或契约网络,利益相关者按照契约与企业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并获取各自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彼此间必须相互依赖和促进才能推动企业运行与利益实现。并且,企业的本质是市场替代物,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存在的,这意味着各利益主体从企业中获取利益是其最佳途径,从理论上讲这种利益必然超过单一主体各自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回报。因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这些特征完全符合共生关系的判定。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是构成共生的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各利益主体作为共生单元形成共生体,联接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合约,包括对应的制度、规则与协议,构成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共生界面。在经济学中,企业是合约选择的一种形式,也是利益相关者共生界面的表达,在企业这个共生界面中,利益主体以互惠共生的模式相互促进,并与共生体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对共生体的影响也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来实现。

广义的共生环境包括企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在这个概念范畴中,自然环境中的资源、物种、以及环境质量等要素与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企业文化、企业经营行为以及慈善活动等对社会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界定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社会公众、资源存量与自然环境等构成了共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共生关系的特征分析

从共生单元特征来分析,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共生体中,各共生单元与共生体之间以价值链形式构成严密的利益关系,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客户任何一个链条的缺失都将导致共生关系的解体。因此,利益相关者各共生单元之间是高度共生、高度关联的。

从共生模式特征来分析,生物界的行为模式包括了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三种基本模式,而各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共同作用来促进共生体的生存和发展,并通过资源和能量的交换从共生体中获取各自的利益,联接各共生单元之间的是互利互惠的基本契约关系,因此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典型的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从组织特征来看,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共生体在一定封闭的时间区域内具有独立的性质和功能,各共生单元之间产生全方位的相互作用,具有稳定的内在关系,这些特征符合生物学上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的基本特征。

五、企业利益相关者共生关系的失衡分析

在企业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共生体中,具备了共生的一般均衡条件,即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契约关系),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利益与信息的交换(输送利益并获取回报),共生伙伴的选择具有规律性(市场规律),共生单元之间存在临界规模关系(各利益主体的维度和密度与企业特质相匹配),这是共生体均衡的基本要素。根据共生理论,当共生体处于维度、密度、结构都稳定的状态时,共生单元之间将达到均衡状态。而在实际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将会出现失衡,我们可以依据共生理论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一,共生体行为模式偏离对称互惠状态,将导致共生体内部结构失衡。生物学研究己经证明,对称性互惠共生是自然界的一个主要组织规则,是生物组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共生系统进化原理还表明,任何无效和不稳定的系统一定违反了对称性互惠共生法则。当企业各利益主体处于信息及权利不对称时,居于优势地位的利益主体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利益分配不再处于互惠状态。如企业销售伪劣产品侵犯消费者权益,忽视安全生产危及工人的健康与生命,偷逃税费损害国家利益等。这种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将导致共生单元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共生体整体效率降低,在达到一定临界值后,共生关系将解体,三鹿集团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破产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共生界面选择不能促进共生系统稳定及效率提高。当共生界面的功能趋弱时,共生体效率和稳定性随之下降。共生界面功能取决于阻尼系数等三个主要参数,其中阻尼系数越大,则共生单元在共生体中交流的阻力越大,越容易产生摩擦,使共生体利益减损,在企业里通常表现为由于制度或合约的不完善、不公平而引发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冲突。非对称性分配系数则表达了共生利益的分配情况,该系数大于零,说明企业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结果达不到最优化,利益受损的一方将要求得到补偿、减少资源付出或退出共生体,最终必然影响共生体利益。开放度则反映了共生体受共生环境影响的程度,当开放度大的企业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将遭致更大的损失。

第三,共生体与共生环境之间不能互相促进而致使共生体利益减少。当企业与环境中的特定要素出现冲突时,整体社会福利必然减少。民生安全是当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从短期来看,共生体利益指标在增长,而事实上民生安全相关负面事件的不良后果及巨大的后续治理投入仍然需要人类及其后代去承担,其中的损失甚至无法用数据去估量,事实上是企业牺牲长期公共利益来换取短期财务利润。

参考文献:

[1]Blair Margaer,1995,Ownership and Control-Rethinking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pp.195~203.

[2]Michael C. Jensen, 2001,Value Maximization,Stakeholder Theory,and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Function,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Fall.

[3]李灿.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基于共生理论的解释.当代财经,2010.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家政服务业;从业者培训;机制

作者简介:汪群龙(1982-),男,浙江富阳人,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家政学与社会工作;冉云芳(1984-),女,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蒋联海(1971-),男,浙江绍兴人,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家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能力、质量、标准化间关系视角”(编号:12XKGJ05),主持人:朱红缨;杭州市社科重点基地研究课题“职业教育参与社会培训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编号:2014JD52),主持人:冉云芳;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编号:2014SCG109),主持人:汪群龙。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8-0048-08

一、问题的提出

转型期家庭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对解决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性需求非常迫切。随之,家政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逐渐扩充、领域也不断拓宽、内容日趋丰富,同时需求扩张空间和潜力巨大,需求层次和类型差异也更加明显,尤其与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妇幼儿童、高端家庭相关的服务需求成为增长重点,不仅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且需要具有较高素质涵养和技能水平的人才,而目前从业人员服务提供能力与需求差距巨大。从对杭州市的跟踪研究来看,五年来家政从业人员的来源及知识结构变化不大,一线家政从业人员中60%以上来自外地农村,75%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家政从业者对工作的胜任度较为自信,认为消费者对自己提供服务的评价表示满意的占90%以上;而在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有39.5%的消费者曾经对使用家政服务后进行过投诉,投诉的最主要原因是服务质量差。从业者职业素质与服务能力成为制约家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家政从业者培训是提高家政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职业素质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提升自我身份认同,取得职业晋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在发展家政服务业过程中,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从业人员培训措施,纵观这些措施,大多为地方政策文件或行业管理办法,仅具有指导性或参考性,而针对家政服务行业特性的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课程设置安排、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师资团队组建、培训组织整合以及培训监督评估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机制,有些企业虽然每年开设培训课程并派员参与政府主导的职业资格培训,但往往走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使用家政服务的信心以及对家政企业的认可度,甚至引发了社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担忧,不利于家政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家政服务领域中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问题,通过对浙江省12个市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实地调查,对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探索形成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理论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作为组织研究的分析工具,往往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中。近年来由于其内涵与外延的扩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中[1],在卫生领域(医院、康复组织、保健机构)、环境政策[2]、非营利组织研究[3]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逐渐被应用到养老机构[4]等生活行业,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

Freeman提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5]。学者Clarkson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例如根据相关者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密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6]。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往往是指企业的股东、职员、产品销售者、消费者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群体或个人,如若没有他们的连续参与,企业将失去竞争力甚至走向破产;次要的利益相关者指的是舆论媒体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学校等特定利益集团,他们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但对企业的生存没有根本性的主导作用。Clarkson的分类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

家政从业者培训活动的开展需要进行需求调查、课程安排、师资提供、过程管理、监督评估,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和若干个体和社会组织发生联系,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影响经营行为的主动性存在差异”[7],因而会出现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和多种利益关系的交叉、互动和整合,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家政企业某一经营行为的研究。家政从业者培训这一经营行为的首要利益相关者有:家政企业经营者、培训管理人员、受训从业者、家政服务消费者,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连续参与,特定的经营行为或将失败,家政企业就不可能持续生存;次要利益相关者有: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商务部门、人力社保部门、教育部门等)、其他资源提供者(如学校、培训机构等)、行业协会、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等,因为他们间接地影响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开展或者受到家政从业者培训结果的间接影响,但他们对家政企业的生存没有根本性的作用。

三、家政从业者培训中的利益相关者作用分析

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且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会通过利益相关体系产生作用影响着家政从业者培训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家政从业者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一)首要利益相关者

从家政企业经营者来看,由于家政企业是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的微利性行业,在解决大量弱势群体就业的同时,许多规模小、员工少的家政企业在市场中的存活期不超过三个月。作为投资者的企业经营者往往将如何发展企业业务,占据市场份额作为重点与利益诉求,但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品牌效应,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和服务队伍。然而,由于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家政企业经营者担心花大成本去投资员工的素质提升,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往往被作为岗前培训的非必要项目,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家政企业经营者对于从业者职业技能培训的战略定位直接影响该目标的实现。

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对于从业者培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培训活动管理规范化程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培训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培训过程的监督以及应急事件的反应等无不与培训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关。

受训者作为家政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通过培训一方面可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同时获得职业资格,取得职业晋升与相应的工作报酬,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的关键。然而,家政服务往往被认为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只要凭经验操作即可,有些家政从业人员在培训中既不重视理论学习,也不关注操作技能演练。由于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冲突,顶包和缺课现象也时常发生。因此,受训者对职业培训的主观态度、努力程度与专注度,是培训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性因素。

家政服务消费者作为使用家政服务的直接体验者,这一群体对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的认知和评价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一般来说,消费者在内心中对家政服务质量作出的价值评判,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提供者对其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家政从业者培训结果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具有价值,其价值是大是小,从本质上看它符合其愿望和需求的状况如何。实际上,家政消费者在利益相关体系中承担着“培训需求来源”的角色,决定培训内容的指向性。

(二)次要利益相关者

从近几年家政人才的培养培训来看,是偏向“外生性”的,它的发展历程不是一个自然发生、逐渐演进的“内生”过程。如浙江省的“衢州保姆”、“嵊州越乡嫂”、“新昌阿姨”等人才品牌初创时期都是依靠政府行政性手段、行业协会助推、校企合作培养、媒体正面引导等系统外部因素的“催生”。在家政服务提供与需求对接的契合性方面,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其他资源提供者、行业协会、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对整个家政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不仅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而且还通过政策导向、专项财政资金扶持、培训补贴、监督评估等各种方式来保证家政职业技能水平与服务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是家政从业者培训最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学校与培训机构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训师资库建设、课程资源整合、培训方式的研究,不仅是校企合作培训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家政培训师资、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行业智力资源的提供者,是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内涵提升的重要社会利益相关者。行业协会基于行业属性,通过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行业评估等途径起到交流、沟通与促进发展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了解和支持,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道德观,增强职业归属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家政服务业,舆论媒体对家政从业者培训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行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媒体也是家政从业者培训利益相关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浙江是家政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的沿海省份,每年平均有6家单位获得“全国百强家庭服务企业”称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需求逐渐扩充,同时对家政服务供给对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也较为关注。截止2013年10月,浙江省经主管部门批准的从事家政服务的市场主体有7488家,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有486家,占6.5%,超千万元的有51家,有2家企业年营业额已过亿元。居民家庭用于家庭服务的支出在320亿元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4%左右。以员工制、中介制、零工等三种用工形式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达30余万,规模逐年增长。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有3.13万人,占10.4%;30岁以上的有27.08万人,占89.6%。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3.22万人,占43.8%;初高中学历的有15.61万人,占51.7%;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仅有1.37万人,占4.6%,呈现出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专业训练缺乏、职业化水平不高等特点(见表1)。从2013年4月开始,浙江省成立首个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重点关注家政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质量与机制问题,以期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

本研究调查范围为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与1个县级市,依据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调查对象主要为家政从业者培训首要利益相关者:家政企业经营者、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家政一线从业人员,家政服务消费者。共设计了两套问卷,企业部分问卷由家政企业经营者、家政企业培训管理人员、家政一线从业人员填写,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81.6%,;消费者部分问卷由所属城市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填写,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50份,回收率为87.5%;同时对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等次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结构性访谈。回收的问卷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数据分析与讨论

1.对家政从业者培训的认知与诉求。对家政从业人员市场需求进行评估排序(见表2),结果表明:家政企业和消费者对从业人员市场需求的评估排序一致性程度较高,均认为月嫂、养老护理员是当前最急需的职业工种,这一结果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政策导向也基本一致,反映出市场需求与培训定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家政企业和消费者对市场需求3~8位排序的差异则反映了两者处于不同位置的利益诉求差异,家政企业作为经营主体自然将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职业工种如护工进行重点关注,而对流动性大的职业工种则依赖于周期短、效果不明显的公益性培训,相反,消费者往往对能解决自身生活需求的职业工种如家务助理、维修维护等抱有强烈的培训诉求。这某种程度上是导致部分家政职业工种与消费者需求契合性及满意度不高的原因所在。

表2 家政企业与消费者对家政从业人员市场需求的评估排序

对家政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进行评估排序(见表3),结果表明:经培训后且具备职业资格证的从业人员市场认可度最高,达到86.4%,同时在家政行业中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与职业资格认定、理论与实操经验的培训学习相比,后者往往显得更重要。这也符合当前普遍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职业等级评定的发展趋势。但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这一群体,市场认可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反映出当前职业资格培训、企业上岗培训、机构培训、行业协会公益性培训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安排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及培训效果的评估监督方面差异性较大。从目前家政从业人员能力结构的分类与占比来看,50%以上的人员是经过培训的,但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体系中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符合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表3 家政从业人员能力结构认可度评估排序及所占比

对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使用者与受训者两个层面进行双向评估排序(见表4),结果表明:(1)在整个利益相关者体系中,服务使用方(消费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培训主体资源不足、培训内容陈旧与培训效果不佳,这一结果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往往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家政员,甚至在自己急需某类生活时找不到与之配对的从业人员,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另外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理论与实操经验不足,导致消费者对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整体满意度不高。同时,我们在实地访谈家政企业时,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家政从业人员数量越来越少,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陆续返乡,或者回家养老或者回家照顾自己的孙辈,在仅有的部分人力资源中,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不能将培训活动在家政职业工种中实现全覆盖。而第二代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多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宁可在一般的工厂、小企业呆着。对于家政服务从业队伍的后劲不足以及培训主体资源不足,企业经营者表示十分担忧。(2)受训者对于职业培训的组织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甚至对于自己所参与的相关工种培训也提出质疑。调查显示,85.3%的从业人员普遍认为现有的职业培训活动安排不合理,将近有60%的从业人员感觉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有差异。我们在访谈中发现,许多从业人员认为由于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冲突,自己往往是参加“走场式”的培训,有时因为忙于工作不得不请同事帮忙去应付听课,在技能提升上没有实际效果。另外,有些从业人员表示,自进入家政行业以来至少参加3次以上不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所涉及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都不一样,感觉无所适从。

表4 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存在问题双向评估排序

2.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满意度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家政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储备量、培训管理人员数与能力、从业者工作年限和培训师资数及能力等与家政从业者培训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均通过P=0.01或P=0.05的显著性检验(见表5),具体来看:

(1)家政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与家政从业者培训满意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者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市场需求的评估能力,对于人才队伍素质的关注度高,家政职业工种培训的覆盖面就越宽,从而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的能力就越强,符合消费者对家政职业培训质量评价的价值标准。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需要花费大量资本,一般规模较小的家政企业对人力储备的意识与能力都较弱,调查显示,以员工制家政从业人员为例,每人每月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平均为500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业者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职业归属感、保证了从业队伍的稳定性、缓解了培训主体资源的不足。

(2)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师资的数量和能力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也存在高度相关性,数据显示随着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师资数量和能力的提高,家政职业培训质量的满意度也随之增高。从业者培训管理人员的能力,尤其是培训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培训师资的选择与整合、培训过程监督与培训效果的后续跟踪等会影响到培训质量的满意度。目前,无论从家政企业培训管理岗位的设置还是从行业、政府部门对于家政培训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建设来看都是有所欠缺的,培训教材、培训方案、培训效果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标准化建设工作也还处于空白。从培训师资来看,由于没有解决好家政教师的职称通道问题,很多教师均非专职从事家政教学,“双师型”教师更是难寻。实际上兼职教师也比较难找,养老护理、护工、月嫂一般请医院医护人员来讲课;家务助理中日常保洁一般请兼职教师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另外请烹饪教师传授基本烹饪及营养搭配知识。总体来看,由于缺乏专业专职师资队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3)参与培训的从业者工作年限与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工作三年以上的从业人员数量与培训质量满意度之间相关性较强。从业者进入家政行业一定年限后,对于家政职业的工作特性也有所认知,家政职业培训的自我利益化趋向较明显,培训的专注度、努力程度也相应提高,通过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技能水平逐步提升,获得消费者认可度也自然增加。相反,新进家政行业的从业者对于职业的归属感较弱,职业流动的自我合理化倾向明显。我们在对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培训教师普遍认为在每期的职业培训中,家政老员工的互动性较强,甚至在进行实操演练时能主动对新员工进行帮扶与指导。目前,家政行业中工作不满一年的从业人员占到27.1%,通过社会保险的政策支持、媒体的正面引导,加强从业者对职业属性的认知与归属感,这将大大提升从业者参与职业培训的热情与培训质量。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家政从业者培训与多个利益相关者有关。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首要利益相关者对于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家政企业经营者、培训管理人员、受训从业者、家政服务消费者。本研究通过对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首要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结合对行业协会、培训学校等次要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分析,发现:目前主要存在培训主体资源不足、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效果不佳以及培训的组织安排不合理、培训方式差异性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家政企业的规模化不足、培训管理制度化、培训过程标准化缺失,也有受训从业者自身对职业属性与培训认知问题。同时,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行业协会的培训整合、培训学校的师资提供也在家政从业者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企业、政府、行业组织、培训学校与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本研究根据浙江省家政服务业发展与从业者培训的现实基础,为建立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建议如下:

(一)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培训供需契合度与战略定位的有效性

一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家政服务供需平台”。加快建设以家政从业人员、消费者、家政企业三个市场主体为重点的服务供需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供需对话与诚信监督等结点效应,发现需求、引导需求,克服家政从业者培训的分散性、契合性弱的制约。如提供面向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工种需求介绍、职业服务技能咨询、求职指导等服务;面向消费者的需求定制、需求对接等功能;面向家政企业的培训咨询服务、经验共享、服务质量与诚信监督等服务。将家政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作为从业者培训职业工种定位与确定培训内容的依据,提高培训供需契合度。二是建设家政经营者成长平台。家政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决定从业者培训这一经营行为在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及有效性。加强对优秀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培训典型的舆论宣传,强化与高校及培训机构的合作,组织实施经营者培训计划;搭建经营者经验交流和联谊合作平台,完善经营者成长环境和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将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与服务技能培训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如将专职培训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从业者培训相关制度及评价体系建设、企业内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家政企业及经营者的指标。三是提升家政行业协会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家政行业协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协会组织机构,推动行业协会专职化发展;重点加强行业协会在家政从业者培训中的整合引导功能。如将商务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岗前培训、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资格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能力培训以及民政、农会等部门组织的家政职业专项培训的培训方式及内容进行整合,同时在行业内部选拔一批建有实训场所、配有标准教具的规模型企业作为培训基地;引导行业协会对外交流,与国内外其它家政协会联合和合作,传播促进家政从业者培训方式转变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引导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公共服务的方式与内容的研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二)加强政策支持与媒体正面引导,提高家政从业者培训参与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激励举措,深化细化各项培训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根据行业发展变化与消费者需求重点领域,在入职奖补、减免税费、保险补贴、就业培训补贴、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扶持以及奖励等政策实施的基础上,动态研究制订鼓励措施,重点要通过政策的倾斜,增强家政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与劳动力进入家政行业的吸引力,缓解培训主体资源不足的现状。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对策,拓展家政类专职培训师资的培养、引进、聘用通道,妥善解决家政教师的职称问题。二是加强媒体正面引导,注重标兵示范,提高从业者培训参与度。重视从业者培训后的带动效应,在培训学员中开展家政服务技术能手、优秀员工等标兵示范活动,对各类标兵示范提供必要的荣誉支持和奖励,尤其是在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回报。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简报等媒介的正面引导作用,宣传典型,增强家政职业归属感,提高家政从业者培训参与度。

(三)建立标准化培训机制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消费者培训认可度

一是要制定科学性与操作性统一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标准。按照家政从业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求,依据家政职业工种的不同,充分考虑职业工作状况与特性,分类别科学设计家政从业者培训方案、课程设置、课时要求以及教学大纲等规范。二是要建立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一体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师资库。家政服务业有其行业属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是家庭与家庭成员,如果简单地从其他职业诸如医护人员、厨师等群体中选择作为兼职教师,不管是家政从业者在专业性接受能力方面还是服务对象的适用性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因此,从家政从业者队伍的长期建设来看,最恰当的还是应选择专职的师资力量。家政从业者培训师资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即教师对家政服务业领域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教师的实践能力即对家政行业发展动态的关注与操作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即家政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计划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教学效果的监控与反思能力;教师的职业素养即在本专业领域内对从业人员职业特点的了解与相关教育法规的熟悉程度。三是要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对于培训方案的评估要考察其培训需求的调研情况、培训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培训模式与方法的适切性、培训内容与目标的吻合性等;对于培训条件的评估要考察其师资素质与构成情况、教学设施与实习实训条件等;对于培训管理要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培训管理制度的建设、培训方案的执行力、培训台账与反馈制度的建设等指标进行评估;对于培训效果的监督方面则需要从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培训学员的取证率、学员自身与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培训创新方面进行评价。

家政从业者培训是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和推进家庭服务行业职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家政从业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统一的基础上,构建需求―过程管理―监督评估一体化的家政从业者培训机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质的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活性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Brugha,Ruairí,Zsuzsa Varvasovszky. Stakeholder Analysis: A Review[J].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2000,15(3):239-246.

[2]Gregory,Robin. Using Stakeholder Values to Make Smarter Environmental Decisions[J]. Environment, 2000(1): 33-44.

[3]Mueller J D,Williams A Higgins,M Tou. The Measurement of Responsibl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NPOs in New Zealand: An Evaluation Tool for NPOs, Donors and Government.[M]// Perqueux, Yoon(Editor).“If You Have No Money You Have No Mission”,in Stakeholders in Perspective. Bradford, UK: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2004.

[4]章晓懿,刘永胜.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养老机构运行风险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37-46.

[5]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9.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及更新周期的缩短,堆积如山的电子废弃物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之一。世界各国处理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电子废弃物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

电子废弃物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不正规的回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物质既可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也可在土壤或水环境中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生存与健康。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具有很高的再生利用价值,可资源化程度很高,不回收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和金属,尤其是稀有金属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果采用合理的再生技术,能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再生材料,可直接在新产品的制造中使用,从而减少对自然原材料的需求,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但是,如果回收体系不规范,无法充分回收资源,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的广东贵屿镇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始的拆解、处理方式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用烧烤获取电路板上的电容等电子元件,大量的毒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酸洗获得各种贵重金属,废渣、废液随地倾倒,导致贵屿大部分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各种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气体,从业者的健康遭到极大损害,大部分患有皮肤、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93%的人有眩晕或头痛症状[1]。而作坊式的回收处理方式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可再生利用的材料被随意抛弃,他们通常只是提取出少量价值较高的材料如金、铜等,剩下的则被视为垃圾丢弃,造成大量资源的流失。

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发达国家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建立合理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寻找参考依据。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萌芽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给出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的个人或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3]。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该定义不仅把影响组织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把被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本保护主义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实际上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实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系统或网络背景下进行的,单一主体的单个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最优的绩效。因此,在管理实践中首先要识别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注重考察不同主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程度以及它们对管理目标的影响[4]。

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电子废弃物回收过程中,任何可以影响其回收的或被其回收过程所影响的群体或个人。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很多时候这些目标和利益指向是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的,如果能够整合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和资源,则可以形成协同效应,促进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回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具有整合这些分散力量和资源机制的价值[5]。

二、利益相关者与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识别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同时还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分别承担什么责任。一个有效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权责明确:(1)电子废弃物回收的物质责任由谁承担,即谁回收、谁运输、谁处理等?(2)经济责任如何分担?(3)管理责任由谁承担?(4)历史废弃物及孤儿产品如何处理?下面通过对荷兰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剖析,提取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担情况。

(一)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荷兰是欧洲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和实践开展较早的国家[6]。在欧盟相关指令出台前,1998年4月21日,荷兰就已颁布实施了《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其要求近似于欧盟电子电气废弃物(Waste Electronic & Electrical Equipments,简称WEEE)指令的规定,采用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经过1999年和2002年的两次修订,基本将所有的电子电气产品都纳入管理范围。欧盟双指令(WEEE指令和RoHS指令)后,荷兰顺利完成了双指令的本国法律转换,分别于2004年7月6日和7月19日通过了《WEEE管理法令》和《WEEE管理办法》。

荷兰的废旧家电回收主要归属于NVMP系统,NVMP系统是荷兰金属和电子产品处置协会依据1998年荷兰的《白色家电和棕色家电法令》建立的。截至2005年10月,加入NVMP的制造商/进口商会员有1 350家,几乎涵盖全部的大、小家电市场。NVMP系统运作十分有效,2001年的人均收集率达4.13千克/年,已经达到欧盟WEEE指令规定的回收再生目标。

NVMP目前实行可见收费。消费者在购买新产品时支付可见的回收处理费用,即在新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上明码标出处理费用,可单独标注在价签上,截止时间之后(大家电在2013年1月13日之前,其他家电在2011年1月13日之前),不允许收取可见费用,回收处理费用由生产企业负责,收费标准与品牌、重量、体积或价格无关,每种产品类型收费固定。零售商收到回收费用后,将资金通过常规支付方式划转给生产商,生产商每两个月根据产品种类和销售数量向NVMP基金会缴纳处理费用。这种“养老金”模式的收费方式也可较容易地把历史废物及孤儿产品纳入回收管理体系。图1简单描述了NVMP系统中的物质和资金流向。

消费者可通过两种渠道免费交付废旧家电,一是通过零售商来实现,二是直接送至市政指定回收点。这样的组织形式为零售商的以旧换新业务留下空间,可以继续保留他们早先拥有的客户源和维修业务。

另外,制造商/进口商还负有以下的信息责任:在产品投放市场一年内,制造商/进口商应向维修商、维护商以及处理机构提供有关该新产品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处理的相关信息,所提供的信息中应包括产品使用的零部件和材料以及有毒物质或特殊物质的位置;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计划,详细阐明将如何履行自己的回收责任和义务(包括退出荷兰市场后采取的相应措施)。每年7月1日之前,制造商/进口商必须向政府管理部门报告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二)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从案例研究中可见,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如图2所示),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零售商、处理商、消费者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都参与到项目中,并在项目实施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

1.生产商

家电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是家电回收管理的物质责任、经济责任及信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SA8000和ISO14000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逐渐嵌入国际市场规则,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现实的要求”[7],更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受到重视,企业决策时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界定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归属,有助于解决废旧家电的环境污染,促进生产商改进产品设计,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提升企业形象。

2.零售商

零售商是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纽带,在一些回收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可承担主要的回收责任。另外,利用新产品销售网络进行废旧家电回收还可降低整个管理体系的成本。

3.消费者

消费者是废旧家电的提供者,在回收管理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废旧家电能否实现充分的回收和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积极配合。对于消费者在废旧家电回收中经济责任的分担,目前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取可见费用(购买新产品时单独支付或废弃产品时支付);另一种是隐性收费(生产商支付回收处理费用,但通过产品价格将部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4.处理商

处理商的利益直接受到废旧家电持有者行为的影响。这是因为,处理商是否有货源取决于废旧家电持有者是否将废旧家电交给回收部门。由于回收率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处理企业能从销售再生产品中获得收益,而我国正规的处理企业通常面临因货源不足而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5.政府

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示范工程、税收优惠等政策施加影响,保证废旧家电回收行业的顺利发展[8]。同时,政府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可以纠正人们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以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

6.第三方组织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中,通常由被称作生产者责任组织(Producer Responsibility Organizations,简称PROs)的第三方组织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运作及管理。PROs是非营利性质的组织,由生产商或行业协会联合组成,代表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回收的责任和义务。

三、对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设计的启示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基本上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发进行的,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图3所示。废旧家电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管理的可持续性。而可持续的废弃物管理必须是:经济可承受的、社会可接受的、环境有效果的[9]。这说明建立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必须以一个可接受的成本、大多数人可接受的方式运作,同时尽可能地减小环境负荷。

因此,我国在建立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时,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法规、政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首先,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引进是建立有效回收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通过法规、政策明确生产商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主要由生产企业负责进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回收网络方面,都没有能力来组织其生命周期末端产品的回收和处理。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产品分布的范围很广,如果让每个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品的回收体系来承担产品的回收责任,将产品收集后长途运输到其处理中心,不仅是不经济的,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发达国家,也通常是由生产商联合成立的生产者责任组织来代替签约生产商履行废旧家电的回收和处理责任。在我国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可由政府部门代替生产者责任组织,负责回收体系的运作和管理。

其次,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经济责任完全由生产商承担也不切实际。但是,由消费者为废旧家电回收和处理直接支付一定费用的做法同样行不通。在我国,废旧家电的持有者在废弃家用电器时不仅不需支付费用,反而可以得到补偿。因此,我国对废旧家电回收的经济责任可通过责任分担的方式,由各利益相关者按比例分担。对于消费者应支付的部分,可直接将该部分费用包含在产品售价中[10],这虽然会略微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总体上可行性强,便于操作实施。

另外,政府的干预是必需的,并且应该是持续的,尤其在我国还没有关于家电回收相关法规的情况下。虽然在2004年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到目前为止,该条例依然没有付诸实施。因此,政府可通过税收、禁令、处罚等措施,引导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最后,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需要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废旧家电仍是有价值的商品,同时存在大量游走收购的小商小贩,导致大量的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渠道。即使有相关法律为依据,但检查违规行为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废旧家电的持有者需要得到经济上的激励或服务上的满意才能履行责任。因此,在充分了解居民的参与意愿,找出居民参与废旧家电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激励机制,对于建立可持续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保有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正常使用期为10-15年计算,我国已经迎来家电更新换代的高峰期。而目前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比较混乱,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大部分废旧家电流入不正规的回收处理渠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出,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需要管理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有效的回收管理体系。我国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识别出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丘波, 彭琳, 徐锡金. 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健康调查[J].环境与健康, 2005,22(6):419-421.

[2]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24(5):13-18.

[3]Freeman R E, Reed D L. 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3, 25(3):88-106.

[4]黄栋, 匡立余.利益相关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8):48-51.

[5]吴郭泉, 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7,32(1):30-33.

[6]阎利, 刘应宗.荷兰电子废弃物回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6(4):60-66.

[7]鞠芳辉, 谢子远,宝贡梅.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9):91-98.

[8]罗宇, 陈亮, 廖利.我国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体系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 (1):31-34.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6篇

在利益分化和高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有效提高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质量的一个关键点是能否全面准确地

>> 共生理论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运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电力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法制利益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浅析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锚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块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铁路系统员工薪酬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议语文单元教学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文化图式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探索 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房屋征收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2-17.

〔4〕Terje Aven, Ortwin Renn. 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Concepts,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0.

〔5〕〔45〕王锋,胡象明.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新视野, 2012,(4).

〔6〕〔10〕〔14〕〔49〕〔美〕 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58,62-97,132-139.

〔7〕 〔美〕 迈克尔・A・希特,等编:布莱克威尔战略管理手册〔M〕.闫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49.

〔8〕Blair, Margaret M..Wealth Creation and Wealth Sharing: A Colloqui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Washington,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9〕〔18〕〔52〕 Mitchell A,Wood 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853-886.

〔11〕〔15〕Clarkson M.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 20(1): 92-117.

〔12〕 王辉.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的回顾与评述〔J〕.经济管理,2003,(2).

〔13〕〔17〕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16〕Wheeler D, Maria S. Including the Stakeholders: The Business Case. Long Range Planning, 1998, 31(2): 201- 210.

〔19〕〔41〕胡象明, 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0〕张洪波,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3).

〔21〕李姝.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的实践及启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商业经济,2007,(10).

〔22〕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9,(10).

〔23〕王晓巍,陈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

〔24〕姜雨峰,田虹.利益相关者需求有助于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战略吗?――一项三维交互研究〔J〕. 财经论丛,2015,(4).

〔25〕胡赤弟.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相关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26〕吕向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6,(12).

〔27〕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

〔28〕焦笑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治理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9〕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

〔30〕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2).

〔31〕Murphy P E. Tourism : A Community Approach〔M〕. New York: Methuen Inc, 1985:16.

〔32〕冯淑华.三百山旅游发展中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探讨〔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

〔33〕黄昆.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9).

〔34〕刘军民,郇滢.利益相关者角度下的西汉帝陵当代价值分析〔J〕. 人文杂志,2015,(4).

〔35〕Stonich S. C. Political Ecology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1998,25,(1): 25-54.

〔36〕Holden A. In Need of New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1): 94-108.

〔37〕王静.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以中国房地产利益集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9).

〔38〕金艳荣.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共决策:类型、过程与实现途径〔J〕.理论探讨,2014,(1).

〔39〕 王立,王峥,王永梅.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管理学刊,2012,(4).

〔40〕 王洛忠.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一种利益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2〕孟晓华, 张曾.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以H石油公司渤海漏油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 2013,(3).

〔43〕林淞.群体性突发事件的CAS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管理学研究, 2011,(3).

〔44〕申霞. 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区域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新视野,2012,(4).

〔46〕方洁,龚立群,魏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微博舆情中的用户分类研究〔J〕.情报科学,2014,(1).

〔47〕麻宝斌,杜平.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题、内容与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8〕邬晓燕,程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与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0〕Bourne L,Walker D H T. Visualizing stakeholder influence:Two Australian examples〔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06,37 (1) : 5-12.

〔51〕何旭东.“利益相关者环”在工程项目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1,(17).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works is developing rapidly. Public works are noncompetitive and non-exclusive. The core of its decision is value think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 philosoph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the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re stakeholders of public works, uses the VBS metho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value needs of the core stakeholders, and constructs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public wor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vestment decision of public works in China.

关键词:公共工程利益相关者;核心价值;VBS

Key words: public works stakeholders;core values;VBS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51-03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工程的投资力度增大。一方面,公共工程的实施满足了公众的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共工程也引起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投资绩效不理想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公共工程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公共工程进行价值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运用VBS方法系统分析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工程核心价值体系。本文的最终研究成果,是期望通过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提高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工程的满意度,进一步的提高公共工程的价值度,使公共工程的价值趋于最大化。

1 公共工程核心价值理论

1.1 公共工程的内涵

公共工程是指国家作为投资主体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公众需求、目标人群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目的而建造的工程项目[1]。

公共工程根据项目是否有收费机制或者说资金流入区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可以将其分为纯经营性公共项目、准经营性公共项目和非经营性公共项目,本文主要研究准经营性的公共工程,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工程:煤气、地铁、轻轨、自来水、收费不到位的公路等。

1.2 公共工程核心价值

本文认为:“价值”即事物的有用性,项目对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构成了项目每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3]。

工程价值是指工程活动及其成果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关系,工程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在工程活动领域创造、实现的。工程目的即满足主体需要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价值,如工程的经济价值、工程的政治价值、工程的生态价值,工程的军事价值、工程的社会价值以及工程的人学价值等会[4]。

公共工程的核心价值可以理解为“以公平为前提,以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有效地实现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

2 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

2.1 公共工程利益相关者识别

公共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在工程项目中拥有某种利益要求的,会受到工程项目决策、实施及运营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个体、群体和机构。[6]在工程的全寿命期内,工程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不同的项目阶段,利益相关者不同。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到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以下7个,分别是政府、投资人、金融机构、环保部门、周围社区、媒体、社会大众。

2.2 公共工程核心利益相关者选择

根据Michel的利益相关者动态变化的思想,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应同时具有两个属性特征[1]。属性1:对项目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并承担对应的风险。属性2:能够体现公平性为核心的社会属性。根据这一界定标准,界定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政府、投资人、社会大众、环保部门和周围社区被界定为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3 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核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投Y决策阶段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分析

根据上文,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5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已经确定,分别是政府、投资人、社会大众、环保部门和周围社区。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VBS的研究方法,需要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进行分析,提炼出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要素。其次,根据以往的文献整合,将各个价值要素归类到公共工程核的价值标准,其结果如表2。

3.2 公共工程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根据上文归纳总结出了23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指标及价值要素,并对价值要素进行分类,整合得到12个价值标准,通过5级李克量表法对价值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其次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来验证样本数据的正态性和偏相关性,结果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样本精度的KMO值为0.892,说明原始数据之间的偏相关系数较大,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 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显著性水平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可以继续做因子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从这12个价值标准指标中,进一步的提炼出价值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出数量较少的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按照SPSS软件默认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应该取5个公共因子。根据累计的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前5个因子所解释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1%,已经对大多数因素变量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以取前5个因子比较合适。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因素变量间的关系,采用方差极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4。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对5类因子进行概括,并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五个因子及对应的指标分别为经济价值(X1、X2、X6)、社会价值(X5、X7、X8)、环境价值(X3、X4)、科技价值(X9、X12)和文化价值(X10、X11)。

综上所述,公共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4 结语

本文系统分析了公共工程利益相关者以及公共工程核心价值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利用现有的价值哲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SPSS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法,得到了公共工程核心价值体系。本文得到的只是初步参考,研究尚有许多不足,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来加以完善,希望对评价工程价值以及给出价值标准的研究上能够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80.

[2]王莎.基于核心价值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09:108.

利益相关者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74-02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本人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高等学校各利益相关者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探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64 万人,但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2007年,全国495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关注成了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以及国内国有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势必带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冷”、“热”不均。由于各高校的实力相差较大,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原因,重点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比较抢手,而一般院校、学历层次低以及“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产生于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在战略规划文献中大量出现。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其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做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概念在公共和非营利部门也逐渐流行起来。根据前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对高等院校的利益相关者作如下界定: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指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目标实现,或者受高等院校发展和目标实现影响的校内外团体和个人。高等院校同时肩负多种使命, 履行多种职能,与国家的强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和企业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治理有关利益相关者多元化及其通过一系列内、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的理念。此时,就由原来的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以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继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一起群策群力,以和谐共赢的新观念为指导,完善制度、改进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消除城乡之间的过大差异,使大学生毕业生觉得在哪里就业都一样,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协调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这一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再次,通过建立并推行用人信息登记制度,所有需要接收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事先到指定的政府部门进行登记,然后由该权威部门把所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输人信息库,并实现与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单位的统一联网,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使网上求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观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成为我国大学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和渠道。

(二)企业

转变用人观念,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既能发挥员工所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由于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给企业带来的招聘成本、高薪成本。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吸收大学毕业生,切忌盲目攀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有目的、有计划吸收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学历越高,理论基础越好,经过几年的生产一线的锻炼,安排他们去搞科研、产品开发,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会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应届生,加上他的悟性和变通能力,不见得就一定比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也许还更好。

在欧美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常态,许多高校都与公司和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通过一种综合的工程项目,使每个学生把三年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技术都综合的应用。事实上,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也早已存在。只是大多数集中在中职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采取导师制,研究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每年大概有100 万的工科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真正的产业中去实践。而且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公司、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现在大学正在培养的人,是四年以后要进到公司工作的人。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产业和教育必须共同携手合作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高校

1.强化内部改革。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服务对象,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毕业生就业实力。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大多将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也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指导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并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

1.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状况,不能错失良机。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二是要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好高骛远。近几年,国家连续四年出台重要文件,确立了包括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因此,大的就业方向除了行业就业外,到国家倡导的到基层及西部地区就业是今后就业的方向。三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而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24-26.

[2]李向晟,杨建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应对与策略[J].决策参考,2006,(9):11-13.

[3]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