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居环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人居环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纲领。当前,国家城市发展的理念已经转向舒适和宜人的方面,因此探寻适宜的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的。本文以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成都市为例,探索自然条件对于该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结论评价该市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人居环境 自然条件 影响
21世纪,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焦点,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使的全世界面对一系列继续发展与优化的问题。工业化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今天的城市品质,也为人居环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及维护人类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不仅指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一、影响人居环境的因素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因素(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资源)三个大类。其中,城市的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天生和潜在优势,也是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具有自然优势的城市往往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成都的自然条件
据《华阳国志》记载,成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位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因此,“陆海”和“天府”给成都的自然条件定了性,也造就了成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性格。
1.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 平均海拔约500米。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也是是宝成、成昆、成渝、达成以及未来沪汉蓉、成兰、成贵、川青、川藏等铁路干线,成绵乐、成西、成渝城际铁路的交汇点,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和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成都北编组站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成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运输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2.地质条件
2.1.地表组成物质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得力于河流出山后,在冲积扇上来回摆动而堆积的地层。这种地层的特点,就是典型的河流冲击物的二元结构。上面是细腻的土壤,适合作物种植,下面是沙河烁石层,孔隙度大,含水性能高。二者上下结合,就是一套完美的农业土壤结构。加上两三千年来深耕细作的影响,表土积累大量腐殖质,形成了肥力很大的水稻土,更加增添了成都平原土壤的肥沃程度,在农业社会里物产丰富,自然奠定了休闲城市的“地利”基础。而主要的地表组成物质粘土,沙和砾石,也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对于城市的建设也较为有利。
2.2.地下水
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为地下水的蕴藏和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成都平原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北西向南东径流,地下水埋深较浅,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以1-3M为主,广布于平原全区;平原周边山地丘陵地带,地下水相对较为贫乏。平原降水丰沛,河道,渠系分布密集,农灌用水量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起到了积极作用。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72.02万m3/km2?a,位居全省之冠,地下贮存量之大,有较强的调蓄能力,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水库。
2.3. 地震
成都平原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因此,成都平原地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成都平原板块很硬,地震释放的能量只能选择薄弱的方向延断裂带向北释放。成都平原不是地震活跃带,发生地震的几率很小,一般震级都在3级以下,所以历史上周边大地震对成都造成的损失都不大。
纵观成都的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地表组成物质肥沃,地表承载力较强,城市建设限制较少;地下水蕴含量丰富且地震发生频率低,对于良好人居环境的营造和建设非常有利。
3.地形与地貌
成都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最高处在大邑县西岭镇苗基岭,海拔5364米;最低处在金堂县云合镇金简桥下资水河出境处,海拔387米;全市相对高差达4977米。地貌组合规则有序,平行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中高山区、沿山丘陵区、平原台地区、低山区、丘陵区。龙门山、邛崃山雄据西北,龙泉山斜贯东南,长秋山横亘南端,为中部成都平原筑成天然屏障,平原与山区之间为丘陵过渡带,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属川中丘陵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0.1%、27.6%、32.3%。
成都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不仅增添了成都山水并秀,风光如画的自然景观,也为良好人居环境的创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1)物产资源丰富
由于成都市海拔高度的显著差异,因此形成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与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并使市域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为全市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成都西部山地岩性多样,经构造运动、风化侵蚀等作用后,形成各种地貌形态,以名山秀水与奇峰异洞居多,如:彭州影厂沟瀑布群,邛崃天台山风景区,都江堰青城山,邛崃金龙溶洞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平原地貌
成都市三种主要地貌类型中,以平原地貌为主体,占全市面积的40.113% ,土地利用率最高,垦殖指数达3812% ,是四川省最宜发展大规模机械耕作的地区。粮食、油料及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保证全市人民的粮食、油料、蔬菜和副食品的供应有重要意义。
另外平原地区的城市,城市拓展性和通达性相对较好,平坦的地势有利于交通和城市的建设。成都历来陆路驿道纵横,水运发达,交通方便,也与平坦的地貌条件有关。成都城区楼房鳞比,街道宽阔平坦,具有典型平原城市特色,也是成都所处特殊地貌条件的结果。
平原不仅是发展农业的绝对好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建设,尤其是人们选择居住的好地方。成都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该处是人们安居乐业,创建良好居住环境的较优选择。
4.气候条件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年日照时数1042-141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次多风向为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79-84%;年平均蒸发量877-1132毫米,地域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季节分布是春夏高、秋冬低。
成都特有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和舒适性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冬季较暖,少雨,无霜期较长;春季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回升早,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相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城市,更有利于人们生活以及休闲。
(2)成都是四川多云雾地区,云雾多,空气中水汽不易辐射和扩散,常有闷热之感。而成都全年日照只有1213小时,日照不足,阴天占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二,加上成都湿度较大,全年相对湿度为82%,因此,成都地区楼房建筑间距较大,基底架空较多。
(3)成都地区静风频率高,同时云雾多,不利于城市上空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另外成都大气悬浮颗粒污染分布范围较广,北从驷马桥,东到川棉一厂,西至无机校,西南抵红牌楼,南止火车南站,也与成都的山地走向和全年的风向有关。
成都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休闲舒适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风向风速以及多云雾的影响而导致的污染问题也不可小视,空气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为成都打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增加了阻力。
5.水文条件
成都平原河流分属岷江,沱江,涪江水系。各水系从西北部各大小山口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岷江水系流经平原西南部后汇于新津县流出区外;沱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汇于金堂赵镇流出区外;涪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流出区外。各水系在平原的分流密度平均每公里2.5条,与江河配套的各级渠系每公里达2-4条,是典型水网化平原。特别是都江堰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渠首处于岷江冲积扇顶点,利用岷江丰沛的水量控灌整个成都平原。优越都江堰的灌溉,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三、总结
城市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作为地理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的自然环境及条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自然条件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具有先决性和客观性,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成都市的自然条件为成都人居环境的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地势平坦,地貌上无特殊天然障碍,易于规划布局;市区所在平原部分无大规模的斜坡和地质灾害, 市区周围河渠纵横为郊区农业生产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温润,易于休养生息;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等。总的来说,成都的人居环境由于自然因素的优势较为宜人;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今后成都人居环境的打造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汪苏华,李钟武. 成都市城市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5).
[3] 刘颂,刘滨谊.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1995(5).
[4] 李丽萍,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社学;消费文化;人本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5-0046-03
1 前言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至今,已成一门丰富饱满的学科。它拥有整体性强,范围广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学科体系,以及实用多样的研究手段,形成了一个建筑,规划及地景三位一体的学科。但目前单一发展本学科的研究策略已经落伍,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中蓬勃发展的区域。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要用交叉学科的观点丰富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
2 社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简述
2.1社学与人居环境科学
社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其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社分层、社阶级等,人类组织、社群体、社互动等相互关系。近年,得到了人类学的启示,社学也朝着微社结构发展,例如:种族、社阶级、性别及家庭。
人居环境科学鼻祖道萨迪亚斯(C.ADoxidais)早年提出“人类聚居学要从自然界,人,社,建筑物和联系网络这五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来研究人居环境”的研究理念,强调人居环境的综合研究。而社学研究的三大板块,自然环境,人口以及文化都与人居环境科学有较多交叉点,具有很丰富的研究价值,如图1。
2.2要善于用社学观点未反思人居环境建设
社学与人居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践内容上都有交互,运用社学视角未反思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是人居环境研究的新方向。两门学科交融甚多,囊括了社学研究的领域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地域层面。如(图2)本文将从社学的三个研究层面着手,反思人居环境,关注文化,人本,地域演变等问题,通过互动与反思,拓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视角。
3
社学领域层面文化观对于人居环境影响的反思
3.1消费社前传统文化下的人居环境
在社学观点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化,社互动,社变迁等都可归结为社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社的重要标志,塑造了社中的人,也塑造了社环境。文化常作为社学与人居环境科学交汇的重点研究对象。
社文化演变对于人居环境影响尤为显著,且历时较久。中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形成了朴素的社风气以及本淳的文化观。“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成为一种沿袭久远的传统观念。虽然中华民族曾经历了氏族制度解体,但其中血缘纽带关系却没有被完全解体,后世保留了大量由氏族社遗留下来的文化特征。如由血缘家族形成的宗法制度,注重血脉相承的纯正性以及长幼尊卑的秩序伦常。即使时代变迁,它依旧是构成中国社文化的基础。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往往表现为以宗法制度中的观念造就核心空间,并在核心空间的基础上按等级结构,围绕核心空间建立相应的聚居群。例如家族文化指引产生的祠堂就是核心空间的写照。祠堂常扮演核心空间的角色,显现出多重的社功能以及较高的等级地位。由于文化观念的持续影响,以核心空间为主的单一中心人居形态在中国社中持续存在,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南京路、重庆的解放碑、等仍是保持了“一城一中心”的空间组织方式。
3.2消费文化引导下的人居文化的世俗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的发展,社文化随之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由戴维-哈维,波德里亚等为代表的社学家引领社学研究的主流转向“城市社的集体消费”,“消费社的物体系”等问题,从“生产主导”的模式转换为“消费社”的模式。进入消费时代后社文化世俗化,人居环境也转到消费主导。文化世俗化过程中,消费文化削弱了农耕文化的影响力,减弱了等级差距,使等级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表达消费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特征的组织方式。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出现了大量平民化的,反本质主义的文化倾向,出现了消费中心引起的城市扩张。传统的自然人居与工业时代的工业生产式人居都被弱化。旧有建筑逐渐衰落,转化为适应消费时代的形式。其中,“一域一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和物质需求,一字格局被打破,城市的中心从单核向多核演变,多中心,多商圈的城市规划模式屡见不鲜,如图3,4。
4
社学组织层面的人本思想对于人居环境影响的反思
4.1社结构与人居环境共同的交汇――人
人居环境科学与社学在组织层面上的关系也甚为密切。社学定义“人”是一种从微观层面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由小聚大,最终深刻影响社整个社宏观组织的因素。在社学中,“人”的作用与地位较早得到肯定,同样在人居建设中“人”也早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早在《马丘比丘》中就指出:“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近来,在以人文本的思想的指引下,“人”作为在学科的交叉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研究对象被赋予丰富的内容及意义。
4.2人在家庭在社互动中的特点以及对人居影响
社学在研究中把人的关系分为初级群体和次初级群体关系。美园社学家库利在《社组织》中,把家庭称为初级群体,并指出家庭做为人最亲密的关系层,它直接且深刻的影响人的感受与认识。
如同在社结构中一样,家庭在人居环境形成中也意义重大。聚落就是以家庭为起源发展的,家族聚居形成聚落,并随着之发展壮大而不断扩张,形成一定规模的形制。家庭关系不仅在建筑群体布局上影响较明显,在建筑层面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在中国和日本,家庭互动中男性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地位低下。在建筑中表现为强烈的等级制度,男性空间往往向阳,开场明亮,女性空间却恰恰相反。在社生活中,女子主要操持家务,较少参与其他活动,女子的社互动局限于家中。活动空间也局限于厨房及卧室。设计中,多以男性化考虑,男性主导空间朝向好,通风佳;而女性通常活动的空间狭窄,昏暗,舒适度极低。而在西方社中,男女在社互动中地位以及互动形式不一,在处理相应的空间时与东方大有不同。建筑与空间的形态是家庭中人与人关系的写照,也是家庭互动的产物,且由此互动形成的稳定社关系往往在人居建设中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如图5。
5 地域层面的人居环境反思
5.1社区的基本概念
当人的相互关系叠加社学地域层面研究便组成两个学科另外一个交互点――社区。社学领域层面研究范围起自社区社学,扩大到为城市社学,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社学。这些地域范围无论大小都蕴含着丰富的社现象,如社分层,城市化,社变迁等。
在社学概念中,社区是浓缩的社,是研究大社的起点。社区研究可以追溯至德国社学家F・滕尼斯在187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一书,他认为人类社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人类共同的生活表现形式也表现为由“社区时代”向社时代的演化。
5.2社变迁对社区的影响
人居环境科学认为,社区有多个要素组成,其中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帕克,L・沃斯和E・伯吉斯一致认为不同地域生存的人们,不同人口组成和文化背景都对社区产生严重影响,直接导致社区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变迁中的差异。
由于社区组成要素较灵活,在社区互动中常出现社区变迁。社学家哈勃曾提出唯物因子论尝试解释社变迁的原因,他认为生产方式改变外、社互助关系的改变(包括了社行为、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引起社区变迁。社变迁对社区结构的宏观,微观层面都造成影响,可能促进社区和谐,加强社稳定,但也有可能引发各种社问题,例如家庭关系破裂,阶层异化,社结构失衡等。随着社区问题的扩展,有可能波及更大的范围,造成区域性社问题,而导致地区性人居环境系统崩坏。例如深圳龙岗区是农村建制,土地性质为农村集体所有,90年代初,行政管理体制、土地权属和工缴费分配体制等变迁,买地热潮高涨,建设开发完全不受控制,城市建设一度扩张,造成土地严重透支,工业用地分散,厂房闲置,城镇空间布局混乱等问题,如图6。
6 结语
在社学视野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居环境科学,拓宽了研究道路,增加了丰富度。总的来说,两门学科的共同作用表现为以下三点:
6.1人居环境科学与社学的交互性
在研究对象上,社学研究的“四要素”(由社学家孙本文提出),或是目前中国社学界普遍认同“三要素”都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彼此交错,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6.2人居环境科学与社学的共通性
在研究中,两门学科都运用宏观结合微观的方法,重视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如社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反复运用研究成果在实践中验证;人居环境科学用以实践引导理论研究的方法,形成贯通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健康的人居环境;心理健康的人居环境;身心健康的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从过去仅仅追求一定的空间作为栖息之地的要求,发展到了创造适宜于人们生理、行为、心理及社会等需要高质量的居住环境上了。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成果的同时,忽视了大自然词语的阳光、空气、风、水;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淡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变成了奢侈的健康要求。从健康的角度看,目前住宅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选址不当,周边噪声干扰休息;规划布局不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失去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平面布局不合理,降低了居住的舒适度;门窗对视造成视觉的污染;有些功能空间面积不能达到最低标准;小区的服务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康体活动设施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服务设施不配套等。更重要的是有些住宅的 建筑材料、装修材料选型不当,设备低劣,引起空气、声、光、热、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的危害。这些问题都与住户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21世纪应提供给老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机盎然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健康的人居环境应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体现社会环境的完好,健康的人居环境必须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住户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要求,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总之,健康的环境最终目标应该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实现人文、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意。住宅建设一定要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居住环境应有利于人的健康: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实现人们性格健全和情绪稳定的 重要因素。因此,人居环境品质的营造始终以“健康”的需求为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心理健康的人居环境
心理健康是人们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健康,它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其本质为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我国古代就早已认识到身心的关系,提出“修身养性”,特别重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基石。在住宅建设中,如果注意满足心理健康、为人创造一种心胸开阔、人际交往、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和谐的居住环境,就是掌握了金钥匙。满足心理健康的居住环境,应该使居住者感觉有安全感、居家感和社会感。
1.1居住环境的安全感
居住安全与否,对住户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居住小区规划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具有可防卫的领域感:居住小区应注意把居住空间划分不同层次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属性,分别为部分居民使用或归使用者所有,使小区、组团、院落、住宅楼等各功能空间具有聚合性,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
(2)具有对私密性的保护:健康住宅内部的功能分区,应做到空间公私分离、居住居寝分离,使居住空间内外有别。
1.2居住环境的居家感
(1)合理完善的功能质量:能满足居住功能需求,满足安全、休闲、社交的需求。
(2)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用以协调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确保充足的“绿量”,乔、灌、花、草等植物比例恰当。
(3)恬境平和的居住氛围:因地制宜的环境空间、祥和的小区居住环境、个性特色的环境小品、绿化空间的可达性及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都会营造出一种居家的氛围。
1.3居住环境的社区感
居住小区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居民基本的物质要求和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因此,要适合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电设施及管理要求。
2、身心健康的人居环境
健康重于财富,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可以使身心更健康。据有关资料表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度为19%以上,远远高于医药的作用。满足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应该为居住者创造户内环境的健康性,户外环境的亲和性以及具有健全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
2.1户内环境健康性
(1)增强卫生防疫功能
必须增强住宅卫生防疫功能的合理性,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阳光消毒。
(2)重视设施设备交叉感染
设备设计合理性是影响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厨卫设施设备及排污管道是病菌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住宅楼的管道设计如何切断病菌、病毒的传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3)选择环保安全的建筑装修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是确保住宅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内容。室内装修材料选型不当,是导致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直接杀手,为确保户内环境的健康性,在设计中必须十分重视。
(4)平面布局合理
户型合理是户内环境舒适健康的先决条件,户型设计要坚持洁污分离、干湿分离、保障卫生设计的原则。
2.2户外环境的亲和性
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绿色是健康的保障。居住小区的总体规划一定要尊重自然。让人接近自然与亲和自然是健康居住环境比不可少的条件,古语“以景养心,以境养人”,亦即此道理。
(1)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运动和活动是健康的基石,居住小区要营造供居民户外接纳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的各种活动空间。
(2)提供方便的商业服务设施
(3)自然优美的人居环境绿化景观
环境绿化是人居健康的组成部分,居住环境绿化包括宅前屋后小面积绿化,小区路旁绿化,集中绿化,在小区中心、组团中心布置中心花园。
(4)有明显的牌示标志
(5)牌示标志是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牌示标志力求有趣味性、指示性、解说性、宣传性、警告性和管理性。
2.3有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
(1)关爱儿童教育机构的建设
一、责任对象
村两委是组织实施责任主体,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卫的“一线指挥长”,村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卫工作负领导责任,小组长是环境卫生管理员,小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
二、工作目标
(一)健全组织机构。村委会成员分工明确,把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卫工作纳入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工作。
(二)带头遵守执行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按“五包”“五清”要求,做到门前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户内卫生整洁,个人卫生干净。
(三)积极参加与自己负责网格内的街巷卫生清扫及管护工作,督促检查网格内农户履行“五清”“五包”责任和义务,监督公益岗和保洁人员认真开展环境保洁。
(四)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主动完成各项任务;服从统一管理,按要求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辖区沟渠及小流域进行治理,使堤岸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河中无污泥堆积,饮用水源无污染,入河排污口得到基本整治,无污水直排,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六)村容村貌提升。村容整洁,垃圾密闭存放,定期清理,柴草、杂物堆放整齐,无蚊蝇孽生的污水坑、粪坑。
(七)健康卫生宣传。各村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新教育内容。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集中治理三乱活动,逐步引导本村居民养成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习惯。广泛宣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重要性。
三、奖惩措施
(一)镇对各村卫生实行周抽查、月检查、季通报、年考评制度。
(二)年度环境卫生考核定为“不合格”行政村实行一票否决,不予拨付环境卫生经费,取消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驻村干部评先评优资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村“两委”绩效工资挂钩。
兴隆洼镇人民政府 责任村:
(盖章) (盖章)
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人居环境。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县在抓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了以城市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县人居环境取得可喜变化
全县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5.11平方米。年末,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年。全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33平方米,增加了14.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47平方米,已经超过小康社会标准。楼房居住面积扩大。年住宅楼面积仅为276102平方米,年末,住宅楼面积累计达到478670平方米,人均楼房居住面积由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年的8平方米。其中有39万平方米实现了集中供热,占住宅楼面积的81.5%
新增白色、黑色街路面积14万平方米,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城镇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县相继完成了镇、宝泉镇主次干道硬化改造项目13项。硬化面积为24万平方米,铺装人行步道板6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95.5%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完成通乡公路107.8公里,实现了全线通车。
增幅达到80%新安装路灯810盏,绿化、亮化工程同步推进。绿地面积由年的75公顷增加到年的135公顷。做到路铺到哪里,亮化和绿化工作就做到哪里。同时,根据“依山建城,围山发展”城镇发展战略,将二克山融入了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赋予了生态县、园林城”建设目标的新内涵。
镇内新建水厂2处,城镇供水能力得到提高。年以来。新打机电井4眼,更新供水管线米,持续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镇更新改造公厕座,环境保洁取得实效。年以来。污水井个,垃圾清运设施个,清运车辆台,镇内道路保洁力度加大,环卫工人年均增加工资元。城内居民(包括住宅楼)垃圾清运和公厕及污水井的管理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居民保洁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二、人居环境发生可喜变化的原因
1、领导重视到位。县领导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经常深入工程建设一线,现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村公路建设上,县委、县政府根据县情实际提出了五年任务三年完工”目标,实行了县、乡(镇)村、屯“四长”负责制;城镇环卫保洁和文明城镇建设上,专门召开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深入综合整治一线检查督促,确保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健康开展。
2、资金投入到位。资金投放上。勒紧腰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跑省进京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外埠资金进入我县房地产开发、城镇管理等领域,弥补了县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据统计,年以来,县用于人居环境改善资金近万元。
3、部门管理到位。城镇环卫保洁上。加大管理力度,对造脏现象坚决制止和处罚。公安、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对镇内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行车等现象严格管理和规范;居民拆迁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规划、拆迁、新闻宣传等部门也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
但在调查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虽然我县城镇的人居环境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1、城镇建设东西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内中小学分布和建设规划等原因。镇内形成以202国道为界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人居环境改善不同步的格局。主要表现为202国道东侧房价大幅度上扬,每年楼房开发面积都在万平方米以上,而国道西侧很少有开发商问津,房屋价格持续低靡。
2、物业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由于集中供热方式的转变。承包物业效益低下,无人愿意参与物业管理,部分居民楼因物业问题而引发大面积上访。
3、个别部门配合缺失。由于职责交叉、部门利益等原因。环卫保洁,占道经营,噪音处理等方面出现了些推诱扯皮等现象,滞约了人居环境改善的进程。
四、今后努力方向
从社区环境考虑,人们已越来越强调景观和环境设计,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景观设计的必要性。通常的看法是景观就意味着卖点,没有景观和会所,销售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在建筑设计方面,即人居环境的微观层面,建筑师或发展商完全可以控制,不像一个城市那样难以控制。但中国的产品可以说非常缺乏环境的概念,且往往是非常初级阶段的产品。
首先是技术含量。目前在中国,包括住宅或建筑在内,其技术含量都非常低。比起汽车、手机、家电等消费品,当前国内的住宅消费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还没有过渡到对高科技、高质量的追求,消费者并不了解建筑的性能或技术指标。
其次是整合设计的问题。目前许多项目由建筑师做建筑设计,规划师做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公司做室内样板间的装修设计,园林公司做室外的园林设计,没有人考虑如何进行整合设计。
关键词:滨水空间; 人居环境; 滨水建筑; 亲水性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发展逐步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让人们更增加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而水是孕育万物的地方,在自然中最吸引人类的聚居环境就是滨海,滨海推而广之就是滨水区。城市滨水建筑和人居生活的发展经历了贴近—疏离—回归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也进入了加速的阶段,面对趋同、冷漠、混乱的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城市滨水空间与建筑
城市滨水空间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形成的场所。它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1]
城市滨水空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环水型:以在水域中心的岛屿向四周放射发展,其视觉空间表现出向水域对岸的环状发散式,突出水体环抱的亲水形态。
(2)夹水型:水体被两边甚至多边城市陆地所夹,有跨水型和水网型两种。跨水型滨水空间形成的形态有两岸和双岸共同发展。水网型就是水域将城市分割,共同发展或相对独立,城市各部分可形成紧密联系又共享水资源,例如武汉的一城三镇。
(3)沿水型:夹水型的早期形式,由某一岸首先进行发展,其后城市规模扩大,可能造成跨水式格局。此种空间形式可以在一岸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滨水区作为城市绿肺,即可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又可形成丰富的两岸城市景观。
人居环境学
“人居环境”科学即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是20世纪下半叶时针对全球人口猛增,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问题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涉及范围很广,是一个以城市规划、建筑学和园林学为核心,以区域、社会、文化、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地理、水利、美学等学科为外围,多学科立体交又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体系。[2]着重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掌握人类聚居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的满足人类聚居环境的要求。
4.滨水空间亲水性特征
(1)连续性(空间上和时间上):滨水地带空间作为平行于水岸的带状空间,其空间上的连续性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水陆可通过步行道达并且视线不被遮挡,指滨水地带的公共空间不应被如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人为因素切断,以及不适当的土地利用造成的圈地现象。时间上的连续是指历史文脉的延续。
多样性:人居环境学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滨水空间作为公共的开放型空间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空间,通过生态的、自然地恢复和地域文化的再现,使得人们获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
滨水空间亲水设计方法
(1)城市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用地结构的调整。用地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改变滨水地带不合理的用地布局方式,保证其作为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供市民活动,从而成为保持亲水空间健康发与活力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环境景观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水岸设计—岸线的平面、断面形状和驳岸形式决定水岸的亲水性。设计中要尊重自然,保持并利用水体自然流畅的形态,并对岸线转弯处、岸线凹入处、河流合流处、水中小岛等平面发生变化及主要景观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凹入式岸线能给人一种向心、围水的亲水感受,凸出式岸线则使人有一种置身水中的自然感受。
护岸的形式影响着人与水体的亲近关系。在保障防洪、防潮和安全的条件下,往往采用分层式、台阶式、坡地式、漂浮的水埠、立体化处理及其他措施,以增加亲水的体验和时间。护岸设计应有利于市民在护岸上坐卧、行走、休息,使人可以在各种距离与水接近。
建筑设计途径营造亲水空间
滨水建筑形态最重要的是要与水体的特征相协调,并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建筑的体量、色彩、高度和疏密都要进行推敲。
单体建筑空间形式—滨水建筑在空间组织上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内外空间的衔接上。这种衔接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即正接关系和转接关系。
群体建筑的空间组织—群体建筑的空间组织主要是表达了滨水空间内在的组织方式。可概括为线状式、组团式和核心式。线型布局要注意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和穿插,形成相互交替的功能区。由自然形态的各种边界或道路及空间视廊、绿化带构成了典型的线状式结构。
建筑宜作组团型布局,根据功能特点成簇、成组作分散的组合形式,使建筑融于自然景观之中,用道路(地区性道路或旅游干道)串联相对分散和不同规模的滨水组团而构成组团空间结构。
第三种是核心式,在一些重要滨水节点,滨水建筑组群常围绕中心开放空间布置,形成核心型的组群形态,以其特殊的环境特征意义而具有标志性,形成某一地域甚至城市的标志,形成具有强烈领域感、归属感的建筑群体。
滨水布局形式须考虑到滨水景观的通透性,并留出与水体之间的公共活动地带以保证滨水建筑不会独占水体景观。一般可以从建筑退后蓝线、建筑间距等方面来进行控制。
滨水建筑的群体空间因水体的介入而呈现自然与人工交融的优美空间形态,适应人对自然的亲和需求及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少城市的滨水建筑群体布局往往存在如下问题:沿滨水道路两侧建房,建筑紧逼水面,缺乏绿化带;追求开发效益在临水面建高层,在水滨形成一垛高层建筑的“墙”,优美的滨水重要景观视线受到阻挡,也隔断了水与城市街道的有机联系;建筑群体风格、色彩混乱,亲切的滨水立面尺度被破坏;滨水改建地块零星开发,相互割裂,形不成系统的滨水公共空间。
总结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城市在带给人们种种便利的同时,却引起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在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的同时,却丧失了公共空间的魅力。而人又是需要公共性的,否则我们在拥挤繁忙却日益疏离的城市中会逐渐失去城市内在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滨水建筑之解析与建筑方法研究 盖大为 硕士论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 园林绿化设计 , 功用,原则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ing condition is spacious and comfortable, bu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 also pay a price. A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ersonnel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human nature and reflect cul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principle for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from the garden in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f the function and principle are discussed, and expounds some design techniques.
Key word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design, function, th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2人居环境中园林是功能及其设计原则
2.1园林在人居环境中的功用
2.1.1美化环境,凸显品位
园林美化美化小区,美化城市。道两旁路、小河边上、建筑四周配上花草树木、假山奇石,无不凸显住宅小区的品味。特别是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小区的建筑群中,瑰丽色彩伴、芬芳花香,绿树成荫、蓊郁葱茏,创造出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1.2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
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如紫薇、石榴、广玉兰、银杏等吸附二氧化硫,刺槐、女贞、大叶黄杨等抗氟,木槿、合欢、杨树等抗氯,紫薇可吸收汞,樟树、海桐、夹竹桃、连翘等净化臭氧。有的树木还能吸收氨、铅等。
2.1.3调节气候,减弱噪音
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尤其在夏季园林内的气温较非园林低3-5℃,而较闹市区可低10℃左右,小区内浓密成荫的行道树下明显感到阴凉。城市中工厂林立,人口集中,车辆运输频繁,各种机器马达的声响嘈杂,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建筑工地的轰鸣尖叫,常使人们处于噪声的环境里,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睡眠和谈话。
2.2人居环境中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人居环境中园林绿化设计应遵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应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应用便是要最大限度地应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本钱,并且显得朴实无华,逼真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率先提议)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部分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部署,将球乔木、灌木、花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李景观。
3现代小区园林设计技巧
3.1依地形地貌,体现顺天理念
“沧海桑田”足以说明地势形貌是自然赋予的财富。市区街道平直,主要为了交通方便。而住宅小区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顺从自然地形。自古以来讲究依山傍水,筑屋而居,为的是开门见山,俯身望水,陶冶情趣。如果破坏起伏有致的地势,一味的讲究整齐划一,就会令人兴致索然。如果在小区内绿地规划范围区域充分利用建筑取出的泥土加以造形,有山有水,曲折有致,环绕流长,山坡种植花草树木,河堤树立假山奇石,之间铺以草坪,道路穿插其间,那又别是一番景象。小区内谁说建筑林立,甚至高层相拥,但是讲究了园林布局,就给人舒适流畅的感觉,生活在其中不觉疲劳,反觉享受。
3.2种植物造景,体现和谐理念
小区绿地也是城市生态的一部分,花草树木的选择也讲究多样性。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大地形如山川和平原构成大气候条件即地带性气候,微地形起伏也可以形成小气候环境。植物对光照、湿度、土壤和风的需求各不相同,有各自的生态习性。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才能供不同的植物生长,其中包涵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小区园林设计要以乔木为骨架,灌木分布林间,草坪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草本花卉要以地栽为主,假山奇石点缀即可。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根据设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如此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人居环境。
3.3仿古典园林,凸显地域特色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北、南方园林所采用的树种、花草不同,并因此而构成各自的园林特色。不重视本地的造园材料,而从数千里之外购运奇花异石,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由于气候差异,多数外来花树难以存活。众所周知,小区用地很珍贵,动辄辟地若干亩搞广场、草坪,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业主负担。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边缘居民对中心花园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很小。按照中国古典造园技巧则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讲究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楼座摆放成围合、半围合空间,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居民则可享受到“均好性”,也不浪费。中、西方园林各有千秋,在现代造园中可以参用,像将中国园林的精巧融入欧陆园林的开阔之中等,但一定要注意协调和谐,不能有拼凑之感。
4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难题
在进行小区 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35%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便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绿化质量,既然不可以经过纯数字来表现,可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依次为一定认真思考。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可以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需要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体会,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实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体会。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十分好的环境,为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停朝上进步,才气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这篇文章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居住区植物造景提出了部分本身及他人的看法,以供园林设计者、爱好者参考。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