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数的认识课件

大数的认识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1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26-28页。

教学目标: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数的必要。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千与万之间的联系。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数;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体会大数。考一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学生回答:长江!对,那长江有多长呢(大约6211公里)?长江很长。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头发有多少根吗(大约10万)?

同学们,只要我们平时经常阅读相关课外书,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今天啊,智慧老人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知识,想知道吗?4幅图中,你学到了什么?(是啊,东方明珠塔在上海,是亚洲的第一高塔,高468米,468米大约多高呢?一起来想一想!大家说成功大厦高吗?很高,非常高。那东方明珠塔更高,大约有四座成功大厦叠起来那么高,想像一下;是啊,世界最高的山峰在我们中国,可就比东方明珠塔高非常非常非常多了;可以看到的星星这么多啊,还有更多的星星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看得到;是啊,现在我们发现的鸟类有这么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再把4个数读一下,这几个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课前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数,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谁来读一读?是啊,生活中的大数可真多,只要我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会发现它。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以“长江有多长”和“人的头发有多少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智慧老人带来的新知识,及时比较图中的大数,初步体会大数;再让学生交流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数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1、建立表象,数一数。(1)出示—个大正方体。估计一下: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估计)?(2)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准确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小组商量后合作数小正方体。(4)全班交流,课件演示,揭示:10个一百是一千(有出现错的,全班学生再数数)。(5)课件出示10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你想怎么数?个别说一说,全班数数。揭示:10个一千是一万。记一记。2、抽象模型,感受千万。(1)堆书。出示1本一百页,堆出10本一千页,把一千页和一百页书的厚度比较一下,再想像一下一万页(教师比划)。(2)一万人有多少?上星期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大吗?要5个那么大的电影院才能坐下一万人。设计意图:让学生估计“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初步激发学生的估计意识;再让学生进行合作数小正方体,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数的感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再通过堆书活动和10000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一千和一万,进一步体会大数。

三、体验数住,知识拓展。1、智慧老人想考大家,出示数位表。学生填一填,记一记。2、找一找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3、对口令。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大数,其他人说出更大的数,全班一起玩。

设计意图:以智慧老人引入数位表的填写、识记,让学生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及时进行活动,进一步感受大数。

四、反思小结,生活延伸。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生活中大数的应用也很多,布置一个小任务:调查一下,1000元能买哪些东西?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小结,并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关注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堆书活动和万人看电影院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一千和一万有多大,同时适时地与学过的一百进行比较,加深了对一千和一万的认识。正是在体验中,学生才对所学的新知识逐步深入,课堂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1、当学生数成600时,虽然及时纠正,却忘了让学生在和电脑一起数完后,再数一数,未能较好地让学生进行再思考。2、教学的评价还不够。如当说到如果大正方体的一个红色的小正方体不算的话,有999个小正方体时,这一回答比较精彩,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鼓励。3、课堂中学生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回答问题几次出现冲口而出答错的情况。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2篇

10000这样的较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学会认、读、写较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实际教学和反思,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写结合,正向迁移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百、千”的数位名称、顺序,也知道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在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读写结合,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是怎么读的。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4589,说说是怎么拨的。”

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出: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4就读四千,百位上是5就读五百,十位上是8就读八十,个位上是9就读九。接着,老师提问:“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学生对照计数器理解了4589是由4个千、5个百、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这时,抓住时机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这个数,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明:从高位写起,千位上写4,百位上写5,十位上写8,个位上写9。

之后,及时安排巩固练习,如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学生把这个数的读法、写法写在纸上,写完后说说它的组成,同桌互相交流、订正。

二、逐步抽象,突破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小立方体)――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抽象出数”这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

例4给出一些小立方体,先让学生初步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教师再利用课件带着学生数小立方体验证估计数。先是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然后问学生,像4589这样大的数,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来数?(学生意识到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出一千,顺序数到九千时,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怎么拨?”学生有了满十进一的经验,就会类推出数到九千时,再加一千的拨珠方法。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加深对新计数单位“万”的认识,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万位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及其顺序,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最大的四位数是几?(9999)数中每个“9”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然后追问:如果这个数再加上1是几?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计数器上拨珠,通过连续进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复习“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旧知的基础上,巩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的新知。

例5可以根据“提示语”作为读、写、计数器拨珠的综合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订正。

用问题“说说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你能按顺序给它们排一排吗?”指导学生补充完成数位顺序表后,让学生在数位表上用自制数字卡片摆出老师或同学说的数,进行巩固练习。

三、适当拓展,培养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0000这个数较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找“大数”,通过具体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如,用“1万有多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实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例如:

A?郾数大米。让学生课前在家里数好一千颗大米(带来),十个同学一组,把大米合在一起看看一万颗大米有多少。

B?郾我们学校有多少人?(1147)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大约9个我们学校的人数。)回忆学校升旗仪式时全校学生在操场集队时的情形,想象9个(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数,体验“一万”的大小。

C?郾国庆大阅兵中,一个方阵的人数是1000人,一万人有多少个方阵?(10个方阵)

D?郾在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邢慧娜获得女子10000米冠军。你知道她围着体育场的跑道(400米)跑了多少圈吗?(25圈。)

E?郾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地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大约3小时。如果从早上第一节课数起要数到放学前十分钟。)

F?郾一张纸非常薄,10张纸叠起来大约厚1毫米。一万张纸叠起来有多厚呢?(1米。)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补充学习素材(辅之以课件演示、实物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3篇

综合基础知识讲授,增强教学内容的交互性。药物大数据的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给现代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创新意识、药物大数据的概念融入基础知识教学中,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一类型药物的讲授,应以重点药物、经典药物为例,同时将该药物在最新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进而引出目前该药物的研究前沿。作者在讲授药物结构、命名、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代谢形式等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设计思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属,将该类型药物的发现、发展和衍生化,药物的作用靶点信息,现阶段临床用药、类似药物的研究进展、最新理论和技术等信息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将药物设计方法整合入知识点的介绍中。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药物受体阻滞剂的时候,介绍从药物结构数据库PDB数据库中下载和展示受体的三维结构的方法;在讲授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时,介绍药物数据库Drugbank中查找相关药物性质的方法,介绍磷苯妥英作为水溶性磷酸酯前药的一个成功实例进行讲授。这样使得前药、药物信息等内容有机、生动的展现出来,也将药物综合知识、药物大数据概念和内容落实到了具体的药物教学中。挖掘药物研发信息,使得教学内容具体生动。从药物大数据中出发,挖掘以药物发明史、药学新前沿、药物化学家创造的社会价值、药物化学研究的趣事等相关信息,激发药化学习兴趣。比如在青霉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穿插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现过程,教育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细致的科研观察的重要性;在讲授抗肿瘤药物时,也介绍最新的抗癌药物临床研究,介绍密西根大学王少萌教授基于结构设计策略成功获得强效的、口服的MDM2小分子抑制剂,进而实现成果转让约3.6亿美金的成功案例;在糖尿病药物教学中,列举了最新批准的药物,最近一年的糖尿病畅销药物排行,各药物相关的靶点信息,创造的社会价值,带给学生药学新近动态信息。通过生动的药物发明故事,最新的药学动态数据,让药物化学教学课堂更为生动化、具体化、人性化,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深入掌握药物化学知识。结合科学前沿讲解案例,赋予教学内容创新理念。从大数据中寻找药物研发的历程,将药物的科学研究过程以及最新的进展融于教学中,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药物化学课程安排中,作者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安装主要疾病靶标类型,选取药物研发的成功实例,分析药物研发过程,进行案例教学,不仅包括目前临床使用的经典药物,近年来研发的热门药物、靶点,也涉及老药新用、多靶点药物、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课一例的专题讲解。以反应停(沙利度胺)药物的讲解为例,一是讲解孕妇使用反应停后抑制了孕吐反应的同时也产生了海豹胎儿的药物历史上的灾难的经典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了手性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二是突出强调沙利度胺在1998年又被投放到市场,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麻风结节性红斑等病症的治疗,以及2013年FDA还批准了沙利度胺的类似物上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学生了解药物是可以改造、可以优化,甚至可以重新定义适应证、重新回到市场的。三是介绍关于沙利度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2014年Nauture上发表了确证沙利度胺的作用靶点为CRBN的研究论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药物研究最新进展。类似的案例教学是将科学实践来验证课本中的理论,在教学中融入药物化学领域的新信息、新思想和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充分使用各种药物大数据资源,将药物化学研究的相关数据库应用到药物化学的教学中,其中包括scifind-er、chembl、drugbank等。SciFinder数据库可以透过网络直接查看《化学文摘》自1907年以来的所有期刊文献和专利摘要,以及八千多万的化学物质记录和CAS注册号。Chembl数据库是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开发的免费在线数据库,从大量文献中收集各种靶点及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查询靶点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的平台。Drugbank数据库中包含了现在上市的或者正在做临床研究的药物的药代、药效、靶点等相关信息。通过该数据库,学生可以快速了解药物的合成方法、适应证、作用靶点等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了解类似结构骨架的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研究发展历史和最新的研究前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者安排了1次讨论糖尿病药物的课程,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在数据库中查找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DPPIV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的研究前沿。以项目讨论的方式,分别介绍了这2类药物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科研软件,将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应用到药物化学教学中。从2009年开始,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编制标准化幻灯片(PPT)课件,并根据每年的科学前沿,更新PPT的内容。此外,作者也在尝试使用其他软件来表现药物化学教学中设计的药物、蛋白结构,包括Chem3D、PyMol等软件。其中,Chemoffice中的Chem3D是一款三维立体分子结构的演示软件。Chemdraw可以从二维的角度观察药物逐步的优化过程,展示药物合成的方法,而Chem3D能够更加直观地从立体上来考察和展示药物功能团变化给立体构型上带来的改变。PyMol是一款显示和分析分子三维结构的软件,应用PyMol软件可以图形化地表达分子动态过程,不仅可以用球棍、飘带等多种方式显示分子三维结构,也可以对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编辑、修改、显示,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清晰的展示显示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原理,并能够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示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使得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而又形象地呈现出来。在课程的各个章节的PPT课件中均使用PyMol软件制作蛋白、小分子的三维结构图。通过各种软件的辅助,负责的药物结构、特殊的构效关系,许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药物结构有更直观形象立体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随着大数据产生,云计算的概念和运用越来越广泛,将云计算的教学平台用于现代化的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整合利用计算资源,降低了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同时,云计算教学平台能够加速药物设计相关知识更新速度,追踪科学前沿,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作者所在的教研室,搭建了药物化学云计算网络课程,学生在登陆云计算服务器后,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复习上课课件,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课后练习并进行在线作业提交、提问。教师能够通过云计算网络回答学生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除了云计算平台之外,云服务辅助教学平台对于信息化教学尤为重要。云服务辅助教学的理念使得课后辅导工具变得多样化,通过时下流行的交流工具如QQ、微信,不但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畅通交流,也可以促使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截图、群发辅助学习资料等方式,共享学习材料和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员的QQ、微信发言提问情况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此外,作者也将药物设计相关的最新文献通过群共享的方式分享给学生,同时也加上自己的对文章的创新点的点评意见,培养学生的追踪科学前沿的习惯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3合理的课程体系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一年级;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学生只有掌握好低年级计算的算理算法,才能运用它们进行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是为后续计算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一、重视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首先,在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加法表示把几部分合起来,减法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减法含义的情境图是加法情境图的继续,因此可以在加法含义教学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如:在教学加法含义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并在一起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把气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用加法计算;而减法含义的理解可以借助加法含义的情境图:课件动态演示合并在一起的那4个气球里,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的过程,使学生明确:求还剩几个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用减法计算。通过课件演示全过程,学生在对比中加强了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其次,设计摆一摆、演一演、画一画、说一说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如: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块橡皮擦和1块橡皮擦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几块橡皮擦用加法计算,算式是2+1=3。

接着,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算式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加减法算式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实、更直观、更深刻。

再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加减法算式的含义。如:在表示算式2+1=3的含义时,学生有的用自己的手指表示,有的用画图形的方式表示等等,让学生在作品交流中,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与认识。

最后,让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两个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法。如:在教学8的加减法时出现算式5+3=8、3+5=8、8-5=3、8-3=5,可以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发现其中的规律,直观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讨论:“在加法算式中整体在哪儿?两个部分在哪儿?两个部分在哪儿?”还可以提出“看到3+5=8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等问题,使学生联想出其他3个算式,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二、注重算法的理解过程

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需要经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教师可以设计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展现计算过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特别要关注学生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中“想”的活动上,强调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同时引导帮助学生简缩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的过程中,做到“理清”“法明”。最后应向学生说明:熟练以后,哪种方法的过程都可以不再一步一步地想,做到直接说出得数。

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呈现的实物图,为学生提供了实物操作,接着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图,组织学生进行表象操作,让学生在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并用数学语言表征出来。这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桥梁。这是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抽象的符号操作,直接说出计算的结果。如:9+4,学生口述思考过程:把9凑成10还需要1,从4里拿走1给9,4还剩3,10加3等于13。当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后,可以让学生简缩思维过程,如9+4,想10,13。

三、计算练习注重丰富性、坡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20以内的加减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需要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为了避免学生在计算练习中感到枯燥,因此计算练习在内容上要体现丰富性,在形式上要体现趣味性,同时计算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变化,即体现坡度性。

学生计算中的难点是如何拆数,在学生刚刚学完每一小节新内容时,可以先从“如何拆数”练起。如:出示“9+3”,要求学生能说出“把3分成1和2”。在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熟练进行“拆数”的基础上,进行“凑十说得数”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将“拆数”的过程在头脑中完成,而把练习的着力点放在“拆数”以后的部分——两数凑十,再加上拆得的数。如:“9+3”,要求学生只说出“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在学生熟练掌握凑十法的计算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直接说、写得数练习,之后可以适当进行对比练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中易错的题目加强练习。如:教师可以将易错的口算题分成三组:先练第一组,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第二组练习,学生就会达到一种认识掌握;再练第三组,逐步熟练掌握。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行为跟进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最后是找规律练习,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寻找规律。如:列出另一组算式:2+1=、2+2=、2+3=、3-2=、3-1=、4-1=、5-1=,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不断变化,和也随之变化;减数不变,被减数不断变化,差也随之变化以及数的组成中3个数之间的关系,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发现的这些规律对我们有什么用处?最后设计一组习题让学生利用规律巧计算,感受利用规律计算带来的便捷。

除了练习内容的丰富,教师还应不断变换练习形式,注意从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求。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计算,在“玩儿”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快自己的计算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设计有竞赛性质的计算游戏:爬山比赛、射击比赛、投篮比赛、数学转轮等形式。另外,学生不仅能视算,还可以进行听算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加快计算的速度,以达到对学生计算的要求。

四、对所学计算进行简单的梳理

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计算问题不论是数的范围,还是计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采用“分类”加”举例“的方式对所学习的计算进行整理。学生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应能将算式进行分类,并按要求举出每一类的例子,形成对所学计算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结合具体算式,对计算方法进行回顾。

教师把上面的算式以算式卡片的形式贴在黑板上,首先让学生观察运算符号,挑出不同的2道题,使学生明确:我们学习的计算有加法,也有减法。接着,比较8+5和13+2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法有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再让学生指出卡片上的加法题中哪些是进位加法、哪些是不进位加法。最后,让学生举例分别说一个减法算式、一个不进位加法算式和一个进位加法算式。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准确判断出怎样计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可以通过加法算式表、减法算式表和进位加法表对所学习的计算进行整理,对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整理要全面而有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并让他们切实经历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如:进位加法表的整理:让学生根据9+1=10,说出9+几的其他进位加法算式,确认其他的进位加法算式都写出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算式。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竖行找规律,再按横行找规律,最后从全表找规律,找出哪些是大数加小数的算式、哪些是小数加大数的算式,并说说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同时感悟得数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加数的变化规律。

五、自选算法,不必统一。

不同算法是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在学生知道有多种方法可以得到计算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不必强求一致。在计算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10以内的计算主要是采用“接着数” 和“想数的组成”两种方法。随着教学的进行可以慢慢引导学生按数的组成进行计算,注意逐步提高对学生计算的要求,让学生从看图计算逐步过渡到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因此,在练习中要加强学生用组成进行计算的训练,引导学生能用数的组成较快地算出得数。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教材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包括“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两种。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接着数”“凑十法”,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在计算“8+9”时,有“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和做好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把课改中的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计算教学中,才能不断改进、完善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论坛.2011(19):68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5篇

一、多一点研读,巧备教具学具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例题教学时,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制作了不同的教具,在课堂上也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位教师在课前分别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挖半圆再粘贴的方法,制作出如右图所示的图形,每组一份。课上,教师用课件出示下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们拿起手中的学具和剪刀,自然剪下所贴半圆,平移补空缺,再重合的方法。很快验证了猜想――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第二位教师在课前先按左图用电脑打印一份,然后套剪出学具,每组2~3份。课上,教师同样用课件出示左图。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吗?方法多,不够的可以再到前面来拿学具。”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转化方法,有剪半圆,平移补空缺,再重合的方法;有第一幅图剪空缺,平移,第二幅图沿中间剪开,翻转后平移,再重合的方法;有只用分别向中间折得到双层的长方形再重合的方法。再追问:“几种不同转化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前一位教师的操作材料可以说是一败笔,在所贴痕迹的暗示下,学生只想到一种验证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框死了。第二位教师在学具制作上没有暗示的痕迹,没有第一位教师省纸,可是在这信手拈来的细节的背后,是对教材“深入浅出”的研读,是对解决问题转化策略的准确把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化不规则为规则的思想,感受转化的特点与作用,初步渗透转化的前提:“等值转化”。同时2―3套学具的准备,也暗示:验证的方法不止一种。渗透一些高标在其中,虽然不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多种方法,但是却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提炼,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多一点变换,妙用教具学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多媒体课件有着它得天独厚的视觉、听觉的优势,但数字卡片直观形象,取材便捷,操作性强,巧妙运用,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效果。

例如:《大数的认识》练习课上我在黑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好一个较大的数, 让学生读一读,然后任意变动其中数字的位置,就又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如:

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中回顾大数的读法;再通过“怎样摆也读两个零?”的思考,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分析概括出规律;在“还是这些数字组成多位数,如果读3个零,可以组成哪些数?”的同桌交流中进一步练习“有关零的读法”。

接下来,通过移动前、后的两个数谁更大一些的比较,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自然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然后通过“你能摆一个比这两个数都大的数么?”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内化方法。

再通过把卡片上的数字所组成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回顾数的改写的方法,进而抽出一张卡片,让学生按要求填数练习,如:让这个数67008 0009约等于67亿,里可以填几?的数学问题的思考与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

整个过程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卡片所组成的变化的数中,超越了小黑板的容量,超越了课件呈现大数的吸引力,少了些时髦,多了些实在;少了些做做考考,多了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变与不变的辨析中实实在在进行了大量的读数、比较大小、改写等练习,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回归本色课堂,享受快乐数学。

三、多一点自主,创造教具学具

“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空间观念的形成更需要在连续不断的“想――做――想”的直观表象中的积累、抽象出来的。

圆柱与圆锥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学生空间想象力比较弱,对线与面、面与体之间的联系理解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特别是切一刀后的变换,学生很难想象。因此,我们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采用“做中学”的方式。

例如: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用橡皮泥做圆柱与圆锥,并进行切、搓活动。

创做学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学生在做一做、切一切的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中,建构了不同切法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不同,体会截、切过程中的变化。在进一步分析与推理中建构截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装的空间观念。也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截一个几何体”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6篇

1课件制作的目的

1.1 美容外科学:是医学美容系学生临床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相关课件供教学参考,市场出售的录像带难以满足授课实际需要,因此设计出既适合教学需要、又符合个人讲课风格的课件,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

1.2 为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时间紧(常常要在2~3学时内学习一个系统的各论);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没有预习情境的情况下,学生对各个部位的局部解剖及症状体征几乎无感性认识,教师授课难解其详,教学效果不佳)[3]。

2课件制作

2.1素材的收集及编辑: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对这些信息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件的质量[4],因此需要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认真收集病例资料,留好术前、术后患者的图片资料,手术视频等,特别要注意素材中光线的明亮、患者的合作、医护操作动作的规范等。同时从各种教科书、参考书、网络中查找到的美容外科的图像资料和临床的图像资料,用扫描仪输入或数码照相机拍摄后输入电脑备用,收集数量应多于应用数量,给实际剪接过程留下余地。

2.2文字资料: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美容外科学》为蓝本,紧扣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讲义,内容要求简明扼要,以每一具体内容为一独立版面,格式存为.txt,以便编程合成软件时可直接调用。版面编排时要考虑字体大小、字型、位置、颜色等与背景的配合。文本设计主要是考虑如何安排多媒体课件中的文本内容,以及在每一页中如何安排文字的链接。针对存在部分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文字太多,以致在电脑台前照本宣科或教师对授课内容尚未吃透,讲解时层次不清,举例不当,让人听起来感到茫然,影响教学效果。本人认为文本设计的准则是“越精越好”。文本的内容不应是照搬课本的内容,它应该是课本内容的精髓和教师在教学中的总结。如果能够用图片和动画等媒体代替文本,就尽可能使用这些媒体,因为得当的一幅图或一段动画胜过大段的文本。同时,对于文本中的关键词,应该使它们在文本中醒目,让学生加深对它们的印象。

2.3课件视频部分:选自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录像的部分内容(例如隆鼻术、隆乳术、重建成形术等);用Premiere进行编辑,将多余部分剪除,加上解说声音文件,合成数字视频文件。Premiere还可进行数字视频的特技处理,如在手术示范视频画面中加入“画中画”功能,副画面演示与该手术相应的示意动画,这样,学生就可清楚地了解手术操作过程了。数字视频文件可存为AVI格式或MPEG格式,AVI格式可用于大多数多媒体编辑软件,但文件较MPEG格式大数倍,MPEG格式可用于Authorware等常用多媒体编辑软件,更适合于制作手术操作示范较多的美容外科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条件:如用于一般简单显示图片、文字的幻灯片,Microsoft的PowerPoint即可,主要依托Authorware为我们的首选软件; 运行硬件要求不高,使用方便,可在Windows98、XP操作平台上操作;分辨率:800×600。

3课件的特点

3.1图文并茂:每个定义采用同屏文字描述加图像显示的表现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记忆。

3.2 突出重点:如硅胶假体隆鼻术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鼻部解剖层次,课件利用动画效果,既展示了鼻部解剖层次,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记忆;又如,利用瘢痕典型的图例作为菜单,通过点击,使学生一目了然,加强学生对各类型瘢痕的认识。

3.3增加视频:通过对手术录像编辑,合理创设临床见习的情境,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3.4便于讲明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课件中穿插了多种文字图表与临床图例的对比,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讲解。

3.5 促进知识掌握:借助视频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加了与教学相关的图例,可任意点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配有复习题:便于学生的复习、思考。

4课件辅助教学的探讨

4.1优化教学内容:即理论讲授加同步模拟见习,又弥补临床见习病种不全的不足,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效率,体现了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

4.2适应现代美容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可完全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边播放、边讲解的形式,既减少板书,又可自由安排和控制时间;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操作灵活、简便;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成块,便于教师自由选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在不同的界面上有机组合,有丰富的交互功能;促进教师多渠道传递信息,增加了师生的情趣互动。体现了课件的易懂性、艺术性、技术性。

4.3促进传统学习模式的更新:课件丰富多彩的表现力,使教学信息经多渠道传递、短时间作用于学生各个感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根据配备足够的习题复习,通过对重点、难点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主动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并经过自我评价,直至完全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和复习巩固的效率。体现了课件的综合教育性。

4.4在美容外科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用先进教学手段支持教学工作,突破重点难点,使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变得易如反掌,通过该课件的使用,创设学习情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双边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多媒体课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辅助教学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新明.多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77-79.

[2]刘树伟,姜启海,丛滋敏,等.建立现代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14-17.

[3]马剑峰,王 丽,白志学,等.医学机能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0):63.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教学;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70-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多媒体课件就是将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一个介质,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无疑是高中数学课堂中重要的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在课堂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想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一种正确地认识,具体来将,那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效性

多媒体课件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用套注重课件的实效性,不是说每一节数学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实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重点要关注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便于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难点,比如我在讲课件几何体的结构时,针对我们民族地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情况,我使用了FLASH课件来进行教学,利用flas很好的展示了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生学习情况非常良好。

二、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打造多彩数学课堂

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感受,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我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课件,上课时通过电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直线与圆的高中位置关系所需条件,学生通过课件基本都能找到,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当然更应该注意使用多媒体课件要精简。精简就要求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都要精简。有些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喜欢动作复杂化,明明是一个内容要搞出几个动作来,上课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学生分心。

三、数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该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课件的使用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些课件重视课件的精美,而忽视了了课件中教学中的作用。在课件使用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有些老师在上课使用多媒体时,整节课堵在使用,更多的时候把多媒体课件当成了高级“幻灯片”在使用,仅仅是把黑白和书本进行了“搬家”,这些都极大削弱了教生的互动,减少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注重课件的有效呈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结合视觉、听觉来刺激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观摩了一节较为优秀的《立体几何三视图》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引入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词《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思考诗词的涵义,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三视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功不可没的。

四、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不要让课件“绑架”了课堂、“绑架”了学生。有些老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往往课件中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之前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课件来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变成了被动、机械性的接受知识,与过去的填鸭式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学习。笔者又一次听到一个新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师讲课比赛中,有位数学教师的课件制作的非常的优美,课堂设计也非常合理,但是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顾着使用课件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下来一问学生上课学得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说,我们是在看一场看不懂的电影。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多的课堂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高效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总而言之,多媒体课件在数学中应用良多,让多媒体课件服务我们的学习课堂,为昌都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大数的认识课件范文第8篇

积蓄知识 储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01-02

教师感叹现代教育的变革,也深深感触到现代教育的迫切要求。肩负培训国家未来建设接班人任务的教师,更增加了历史使命感和自身才智不足的竞争危机感。各级教育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教师更应很好地拿起这个武器,更好地为现代教育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如何投入到社会前进的潮流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各项必备素质,以让自己更加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位教师应深深思考的问题。

1积蓄知识,储备能力

所谓的多媒体数学课件,就是把某一课时的知识,通过声、光、色、彩的技术处理,加工成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的文字、图形、图像等资料,并有机地组织起来。教师要努力钻研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的各种信息技术软件。一般情况下,人们常用的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和几何画板等一些相关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各有千秋,可以配合使用。

1.1PowerPoint演示文稿

PowerPoint演示文稿是一款编辑简单、操作便捷的演示软件,它能够将文字、图形、图像综合在一起,播放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声音效果,加入视频录像,录制旁白。更加可贵的是能够进行超链接,能够进行幻灯片之间的自由跳转,方便师生在讲授与操练之间自由地进行互动活动,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多媒体课件都是由PowerPoint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软件备受教师的青睐。

1.2Flas制作

Flash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形制作、动画制作软件,它是一个多媒体网页和矢量动画设计平台。Flash制作出的动画文件不但可以插入到HTML文档中,也可以单独成为网页。它不但能够制作出一般的动画,而且可以制作出带有背景声音,具有较强交互功能的动画电影。笔者对Flash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被其强大的绘图功能深深地吸引。比如说,数学公式和数学题的编辑,交互使用绘图工具就能够制作出各种数学式子,分数、带有分数的方程式等都能够用Flash绘制,并能够以图片的形式导出,同时最好储存好源文件(即fla文件)。也可以配合应用题制作简单的动画,比如说,行程应用题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很多学生缺乏思维和想象能力,因此经常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如果用Flash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学生亲眼目睹实物和场景的变化,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深刻地体会行程类型的应用题的本质,并且能够从中总结出规律,以便更好地解决这类难题。最可贵的是更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数学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

Flash功能虽然强大,但制作的步骤繁琐,不利于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因此,对于多数数学教师来说,Flash仍然是一个,很少有人能够进得去,出得来。不过,鉴于其强大的实用功能,笔者仍然向广大数学教师推荐,去实践就会发现它实在是太棒了。

1.3Authorware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种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它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以图标为程序的基本组件,用流程线连接各个图标构成程序。通过对图标的调整来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活动流程图,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多媒体项目数据汇在一起,就可达到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目的。Authorware是目前最流行的专业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工具,它不但适合专业人员开发多媒体软件系统,也适合非专业计算机人员(包括教学人员)制作各类多媒体课件。在所有笔者认识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中,Authorware具有最强大的功能,也是广大教师最值得去钻研、实践的教学软件。

2模仿制作,寻找差距

学会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就该尝试制作多媒体课件了。学然后知不足,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模仿制作,与同组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找不足,寻差距,从而提高自己课件制作的水平。当然很多的课件都有很多相同的部分,这些部分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积累自己的素材库,以便随时调用,减少不必要重复下载的麻烦,这也可以说是备兵备战。平时多注意积累,到时才能得心应手,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课件制作的任务。

3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模仿完别人的课件就要创作自己的课件了,只有自己构思、自己编辑,才能说是真正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学会自己走路,而不只是跟在别人后面左顾右看,永远做别人的影子,失去自我生存的价值。人云亦云,怎么能编辑出高品质的课件?只有尝试自己制作,才能制作出符合自己班级实际教学水平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灵活变通,更好地改编不适合实际的课件的缺陷之处,改进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能够反复思考,细心揣摩,使课件的制作更加趋向于完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使用别人的东西,时间长了,除了学生感到枯味,就是教师自己也会渐渐迷失自我,渐渐失去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兴趣,变得麻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