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剖学课件

解剖学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解剖学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1篇

人体解剖学是一种研究正常人体状态及构造的学科。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根据解剖对象的不同,将人体解剖学分为局部解剖学和艺术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以计算机为主体,以教师授课内容为依据,通过文字、音频、图像将所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大量数据和经验表明,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和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就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一、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较为繁琐并且十分复杂,初学者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时,会感到十分吃力。即使归纳完成后,也很难找到重点。多数多媒体课件对课本教学内容归纳得非常详细并且重点突出。多媒体课件会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范围,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广泛。比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一章,此章节有很多需要学生记忆的专业术语,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将专业术语以图片的形势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简化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人体解剖学隶属形态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人体结构充分掌握,并且要极具想象力,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建立三维空间。比如,在学习神经系统这一章节时,对于脑干内核团的学习,学生可能在分析相同结构的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图时会比较困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就其三维立体图展开讲解,使学生对脑干内核团有直观了解。条理的学习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3.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先的灌输式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文字等信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比如,在学习解剖学中内脏的这部分内容时,由于人体内脏种类多,并且其结构复杂,需要学生熟悉的掌握各个器官的位置、功能及状态。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所学内容。视频播放可以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内脏病变进行展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可以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

4.为教师的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的掌握,通常情况下是非常精准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使他们的教学经验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融合,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选择,要通过多名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由于人体解剖学是非常精准的一门学科,因此,课件提供的理论基础也要十分精细。教师应加大对多媒体课件筛选和改进的力度,使其教学过程及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采用网络课程强化人体解剖教学效果

1.网络课程的内涵

网络课程在多媒体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图像信息处理,将互联网资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后,教师授课时对人体解剖缩略图进行放大或缩小的操作,缩略图不会发生形变。网络课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学生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预习或巩固。互联网上信息资源较多并且更换及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拓展自身学习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离不开网络,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2.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的融入主要包括三种原则。一是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考虑情境教学的设立,高效教学情境的设立,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呈最大化趋势。网络信息资源非常广泛,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三是人体解剖学网络结构设计应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网络课程的实施步骤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科类 独立学院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当今应对科技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培养新世纪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0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出现双语教学,并一直被教育学家所关注,研究形成了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有了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语言、知识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双语教学从中学到大学再度兴起,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双语教育的概念与界定尚不统一,双语教育的实施形式也多种多样。一些研究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授课的教学。加拿大的M.F.麦凯和西班牙的M.西格恩提出“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系统,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这两种定义较好地给出了“双语教学”的狭义(前者)和广义(后者)的定义。

1 解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实施以双语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双语教育是高校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培养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措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理应首当其冲。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体系具有特殊性,该课程既有理论体系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有知识体系的外延性和辐射性。即:解剖学是介绍人体形态结构的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解剖学又为医学其它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提供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和人体结构的名词术语,这体现了解剖学的外延性和辐射性。据悉,医学科学中有关人体结构的名词90%以上来自解剖学。因此,对解剖学实施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以英语为载体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又可以将人体结构的英文名词术语直接在其它基础和临床学科中使用。从这一意义上讲,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意义更为深远,有事半功倍之效。目前只有少数医学课程被列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解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尚未入围示范建设项目,可见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要加快步伐。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医科类独立院校,我院的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在一年级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课程中开展。针对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不同专业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理论课用英文为学生讲解器官位置、形态,实习课双语教学可用“兴趣班”的形式来开展,人数25―30人为一组。讲授内容结合本周刚学完的专业内容,用双语授课,并且对医学英语构词法(词根、词缀、词性)及其在识记解剖英语词汇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分析。这样下来一学期熟悉大约500个左右的单词和常用句型的表达方法。

在三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局部解剖学课程学习中,大课中适当增加英文板书比例,重点内容用双语介绍。解剖操作、标本示教时,则反复强调英文专业词汇,课堂提问、操作的预案、实习小结报告的书写中,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

2 实行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展望

2.1 现状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历来重视解剖学的教学改革,目前的本科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专业英语单词的教授。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既能促使教师对英语的巩固提高,又能使同学在学习中不断的探讨医学专业英语的奥妙。因为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课程中尤其重要的一门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为双语教学的首选科目。双语教学的开展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开展却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在于我院是一个三本院校,学生间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双语教学时学生的反应不佳,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掌握欠缺,课后复习和巩固也有一定的困难,这无形中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要在相同学时的情况下进行两次讲解,一次是英语,一次是全中文。另一个原因是实行了双语教学就要对现有的考试进行调整,考试使用全英语试卷,这样也加大了学生的考试难度,对于英语水平差的学生来说就无从下笔了,要是考试时允许学生以中文答卷,那出英文试卷的意义就失去了。

2.2 实施措施

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要求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必须使用英文教材或讲义,教师必须用中英文制作课件,用外语授课的比率必须达到教学内容的50%以上,期末考试试卷必须使用中英文命题。为使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扎实稳妥地实施并获得预期效果,解剖学教研室严格执行学校对双语教学的相关规定,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解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教学过程都实施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2.2.1 选择合适教材。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解剖学双语教学仍使用中、英文组合教材。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中、英文两本教材,并借用或选购一本解剖学图谱。系统解剖学选用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Textbook of Human Anatomy”和顾晓松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人体解剖学》,同时将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自制的《人体解剖学学习指导》,改为双语版在学生中使用;局部解剖学则选用王怀经主编,“A Textbook of Regional Anatomy”和于彦铮主编的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英文版);实习指导使用《局部解剖学实习指导及中英文习题集》。

2.2.2 抓好课前集体备课与试讲。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认真备课和试讲必不可少,集体备课更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重要措施。集体备课首先是共同确定上课内容和PPT课件的内容。要求每位参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认真准备两套资料,一是英语PPT课件,二是中文PPT课件,讲稿也是两份,一份是英语口头讲稿,另一份是中文口头讲稿。青年教师备课非常认真,上课前两周将PPT课件交给两位以上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授及英语教研室的专家进行审阅。教授和专家们对PPT课件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给青年教师作详细讲解或辅导。上课的前一周,青年教师要进行试讲,由资深教授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2.2.3 在双语教学中大多数解剖学名词有一个来自拉丁语或其它语系的名称和一个英语名称,还有的名词既有英文或拉丁语的形式又有以人名命名的形式。这不仅使学生感到困惑和学习困难,教师也颇感不便。鉴于解剖学外语名词的多元性这一既定事实,要求青年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中的名词形式为基本标准,尽量熟悉和了解其他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发音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发音的不同给同学造成困扰,我们在发音上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不熟悉的名词不能望文发音,要逐字查字典核实。对多词根组合性名词要注意准确划分音节,轻、重音节划准了,既方便发音又有利于记忆。

2.2.4 抓好课堂互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备课的目的最终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如何把经过充分准备的讲课内容,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以中、英文两种形式掌握解剖学的理论,是对教师教学功底的考验。这要求在开展双语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一是对重要的、关键的解剖学名词术语,选择性的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跟着教师大声读出来;二是每节课利用5~8分钟时间复习,一个同学读出解剖学的英语名词,另一同学将英文解剖学名称译成中文;三是教师读出解剖学英语名称,由学生随后说出中文名称;四是将PPT课件的使用与传统手写板书板图结合起来,教师把关键的内容和解剖学名词用英文写出来,以便使学生对英语名称的印象和记忆深刻,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2.2.5 抓好课后复习。双语教学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的必要过程。教师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提供PPT课件,便于学生下载课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解剖学双语教学网站,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PPT课件进行巩固学习。

3 关于《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针对2008、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针对我院2008、2009级临床专业的200名同学用30道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情况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30道题目中的部分关键性题目答案百分比进行了统计(见表1)。

通过以上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大学生对于英语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口语方面没有及时形成语言环境,学生很少用英语来表达,所以口语是他们的一大难关。在医学教学中,学生还是很渴望双语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中英语的比例一般控制在30%―50%以内,这样他们较易接受,学起来也相对容易些。在此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多应用一些相关的专业词汇给他们做介绍,加强同学们的听力训练。他们在教材使用上的意见是中英文对照的教材用起来方便,同时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合理运用中英文和同学互动、提问,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通过以上的反馈不难看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4 解剖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院为期三年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和实践来看:解剖学双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像我院这样的三本学院,开展起来颇有难度,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尚需逐步解决。

4.1 教材问题。目前我们虽采用国内优秀的中、英文教材,但一门课程同时使用两套教材,存在诸多不便。如中、英两套教材的内容往往不完全统一,甚至出现某些矛盾,这给教与学均带来不便。

4.2 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英语基础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学了近十年的英语,掌握了相当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现象,更无法用英语直接进行交流、对话。

4.3 课时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课时数比单语教学要长,特别是在刚开始授课阶段讲得比较慢,因而存在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如何调整的问题。课时严重不足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4.4 师资短缺。师资短缺是影响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较差,而一些年轻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却又缺乏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真正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十分有限。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对具备一定外语素质的中青年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养:(1)出国进修,完全在英语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一点因为耗资不菲,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加强他们外语的说、读、写、译的能力;(3)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使他们切实担负起双语教学的重担。

4.5 管理与激励措施滞后,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调动措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多方努力,不断探索,才能真正达到培养新世纪的医学高级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序吾,韩德恩.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03:01-02

[2]余菁,欧阳丽斯等.解剖学双语教学授课方式的调查分析[J].解剖学研究,2005;04(27):315-316

[3]李月英,胡海涛等.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4,06(12):505-507

[4]张德兴,曾明辉等.双语教学对学生解剖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5:80-81

[5]王世泽,杨晔琴.医学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困惑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2006,(6):114.

[6]高志杰.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2):14.

[7]曾洪艳、黄素群、陈诗芸.医学类独立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0,07,056.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生授课;运动解剖学

0 前言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体育院系对《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进行了缩减,我院《运动解剖学》由最初的108学时缩减为64学时,实验课时也相应减少,改为10个学时。课时偏少,特别是实验课时不足,是运动解剖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1]。体育专业的学生因其文化课基础稍差,“重术科、轻理论”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今教室免费wifi的普及,使得课堂成了部分学生睡觉、玩游戏、看电影的乐园。加上老师满堂灌式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一份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模式,光靠考前突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过程失去了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能够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能吸引这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上来,这种尝试还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颠倒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在国内日渐兴起[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模式对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认可度等方面是否有积极意义。

1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准备

1.1 《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3]。目前,借助于学校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运动解剖学》课程拥有比较完善、全面的网络教学资源。

1.2 《运动解剖学》拓展性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库中除了包含以上常规教学材料外,根据《运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建设了运动解剖学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图片库、视频库、试题库、教学软件库等。

1.2.1 《运动解剖学》图片库

主要运用网络下载、解剖学图谱扫描、自己拍摄等方法,系统制作完成了运动解剖学各大系统的图库,共约6500幅图片,为同学们线下学习提供了极大帮助。

1.2.2 《运动解剖学》视频库

建立了《运动解剖学》相关的医学视频库,共51部,时长超过1000分钟。每部视频均有运动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提出2-3个问题,可供学生在课下自学思考,加深对相关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1.2.3 《运动解剖学》分章节试题库

建立了《运动解剖学》分章节试题库及答案。内容覆盖所有的12章,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填空题、配对题、填图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字数接近7万。

1.2.4 《运动解剖学》3D软件库

下载了三维人体解剖软件2套。软件采用3D技术,视觉效果好、真实,便于使用者更直观地理解人体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软件之中的人体数据来源于亚洲东方人体,更接近于实际解剖,能分别呈现男女两套不同人体。另外,软件内容庞大丰富,涵盖了人体所有系统和主要器官,可以在模型中实时3D交互,从各个角度观察人体的结构,能随时显示放大、缩小、隐藏、透明化处理任意结构,并可以随时大幅面保存当前图像,是一步一步学习人体解剖的好助手。

2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实施过程

针对《运动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部分,对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为翻转教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翻转教学组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模式,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2.1 课前准备阶段(知识获取的过程)

教学设计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与目标设定,然后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课的制作或微视频的录制,再将制作好的微课、微视频、教学课件、测评试题等教学资料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测评,将平台上论坛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带到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讨论。

2.2 课中阶段(知识的内化过程)

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和点评。学生主要是根据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小组授课(经过验证,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随机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讲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课后阶段(知识的评价过程)

学生要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资料学习,或者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学生授课结束之后,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小组准备的讲课内容课件、讲课感悟等相关内容,提交到平台作业一栏,同学们可以互相参观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展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作为平时表现分的一部分。

3 基于翻转课堂的《运动解剖学》学生授课模式的效果评价

3.1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学生授课模式效果的看法。经过统计分析可知,多数同学对于学生授课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还是持肯定积极态度的。

3.2 课堂氛围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的听课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平时上课,学生经常是趴倒一片,学生授课模式实施以后,学生的听课状态明显改善。另外,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学生提前20分钟到教室,拷课件,准备讲课的内容,宿舍成员之间紧密团结合作。

3.3 学生测验成绩

课后对两组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测验,测验题型包括考查肌肉起止点、部位等内容的记忆类客观题(满分10分)和考查肌肉功能、锻炼方法的应用类主观题(满分10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测验成绩进行整理与分析,数据用±S表示,组间差异性用t检验,显著水平α=0.05,非常显著水平α=0.01。从结果来看,不管是记忆类题型还是应用类题型,翻转组学生的测验成绩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客观题=7.063,P

4 小结

基于翻转课堂的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能有效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对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实施各种教学改革,包括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针对性的课前准备是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在翻转课堂的实施阶段,尽管学生是授课的主题,但依然要强调教师的引导把握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赳赳,王国军,王国基.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8):209-210.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4篇

1传统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学生多,教师难以全面及时的指导学生上实验课,教师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对一些典型的、特殊的结构(如畸形、变异等),不能及时地面向全体学生展示;解剖过程无记录,给日后的回顾及错误的纠正带来困难。当前在尸体来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授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是困扰老师们的一大难题[3-4],为更好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7月,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国首家引进实验室录播系统,该系统应用于网络课件制作,建立优质实验课资源,互动教学,教学技能训练,及教学评估。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我们利用该系统播、点、管、录等功能将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场景以及课堂板书等进行智能化的切换录制,自动生成课程资源,基于学校的校园网环境,可实现多班级集体实验课直播、录制存贮、后期编辑等应用,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活动,呈现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形式形象化、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活动生动、具体、灵活,保存有价值的教学资料,使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共享,节约教学成本,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录播系统改革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优势

2.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前提下,利用录播系统的功能,把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丰富起来,通过播放典型案例,录制珍贵教学资料,现场同步传输,学生互动,让教学形式多样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开拓视野,拓宽思路,让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示范性教学、学生远程学习,网络直播教学等等。

2.2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改善教学的硬件设施,满足现代局部解剖学教学要求,在优质的实验课程资源、优质实验课程示范教学;远程教研评估;教学技能训练;教师教学反思;自主学习等方面合理应用推广,更好地发挥我院解剖学教学的优势,提升我院的基础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创建一流的医学院校,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2.3节约成本,资源共享:在尸源紧缺的前提下,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和普及,保存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资料,可以节约的人力和财力,网络课件循环使用,缩减经费支出,达到资源共享。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网络视频技术、环境的不断成熟,教学媒体资源建设必然会转向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用和普及,通过录播系统在多媒体教室的普及,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化和课程资源建设,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建设重点[5-6]。

3录播系统功能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3.1实现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录播系统,多方位展示教学活动全貌,实现三画面立体转换,即教师授课场景、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的切换。

3.2建设优质的实验课资源库,在实际操作中,遇有典型案例,专家授课,教师示教讲解等实时录制,制成课件,分类保存,为以后示范性教学,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节约教学成本,达到资源共享。

3.3互动教学,利用服务器,教师可以进行多教室画面选择性在教学现场播放,实现老师实时管理和讲解,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形式多样灵活。

3.4教学评估:利用录播系统中微格教学评估系统,按照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评测评估,通过远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传统解剖学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体现了多元化教学方式的互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4参考文献

[1]林萍,吴碧莲,林志明.在局部解剖的实验教学中引进数码互动设备及相关课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26(4)增刊:79.

[2]李永涛,高恒宇.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进展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NO.02

[3]秦向征,李光照,李良昌.局部解剖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1):95.

[4]聂政,陈建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29(4):134.

[5]李素云,万炜.多媒体网络互动系统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1):100.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成熟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何更好的用于教学,还需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形态科学,直观性比较强,与临床科目的联系比较紧密。这门课程特点是名词繁多,内容复杂,记忆难度大。据统计,医学中有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面对如此繁多的需要记忆的内容,学生普遍反应课程难学、难记[1]。基于此,我们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现总结如下:

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学生解剖学基础知识几乎零,学习难度较大

当代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所受到的教育,对于人体正常器官的形态结构,几乎处于一个空白状态,相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专科院校普遍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新生们,面对如此大量、生涩的名词要在很短时间内熟记,绝对是艰难的挑战。

2、教学课时数相较本科大幅减少,教学难度加大

目前,在大多数医学高职高专类院校,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很短,医学必修课程又较多;所以,普遍存在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的现象。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时首当其冲地被大量压缩,而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又没办法大量删减,导致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另外,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的特性,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采用实体标本、高仿真模拟标本等,最好的讲解方法也是直接应用实体标本等,这就需要大量的师资和学习资源。要想取得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这无疑又给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老师和学生加大了难度。

3、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率不高

当前,大多数的解剖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来说,其学科特点是课时少、内容多、课程集中、知识点系统性强。如果只用传统教学方法教授,教师备课负担重,学生理解、消化、记忆也慢,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很低。

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任务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实施效果

1、任务教学法

我们通过在课前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解任务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得一些必备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知识点不断的出现,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轻重有了一个认识,这就对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把握起到作用。在学生完成任务时应用遗体或标本会在头脑中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不但对所学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老师向学生推荐相关专业书籍以及查询资料训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完成任务时,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临床疾病的学习和临床思维习惯,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做好铺垫。

2、情景教学法

我们针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通过老师对其中的适合该法的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教学场景。通过创设典型场景,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开放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利于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点内容,增强对医学的兴趣[2]。

三、对于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其他方法的思考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做涉及到的名词、概念等比较多,学生不容易记忆;每一堂课学生需接受的信息量大,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各个章节在知识结构上联系很紧密,但是在实际教和学过程中却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章节,导致学生感觉内容分散,不知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画图、挂图等方式展示人体形态结构,工作量大、效率低、交互性差等。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都采用PPT,这种简单幻灯片式的教学手段弊端较多,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医学教育需求。Authoware编写CAI课件优点很多,该种软件编写的CAI课件界面生动、赏心悦目,可以明显提高使用者学习的效率;图像全面、理解容易,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图片,使每次课图片大量的增加,使原本复杂的结构,也变得容易理解;动画演示、印象深刻,对于一些器官与结构展示,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更容易理解[3]。

四、进一步改革思考

面对诸多的教学难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改变现在通用的应用PPT进行教学,制作CAI课件,同时结合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攻坚克难。最终到达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长期性。

参考文献:

[1]余崇林等.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4),66-68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6篇

1.1教学方法

1.1.1传统教学法采用常规的授课方法,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提前集体预习解剖学消化系统章节内容,授课教师认真备课,编写教学方案。安排6个学时应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图谱、模型和标本详细讲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安排2个学时进行人体标本模型观察,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总结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

1.1.2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法授课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安排6个学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和三维虚拟人体软件引领学生进入虚拟人体,使其身临其境、直观形象地观察和认识消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授课过程中只需对重难点加以阐述,同时根据课程知识点引入相关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指导学生操作三维虚拟人体软件并让其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安排2个学时进行人体标本模型观察,期间教师进行本章节内容的总结和重难点内容的归纳复习。

1.2效果评定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实践考试和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进行评估。

1.3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发放调查问卷224份,收回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学效果评价

2.1.1理论考试成绩理论考试由100道客观选择题构成,满分100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剖学消化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功能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获得优良评价(≥80分)的学生人数明显更多(P<0.05)。

2.1.2实践考试成绩实践考试主要为人体标本辨认。考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0~100分的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在本章节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在实验组学生中,75.9%认为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较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高(P<0.05);81.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61.6%的实验组学生认为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93.8%的实验组学生希望今后继续采用三维虚拟人体技术辅助教学。

3讨论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板书教学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今天课堂上是一种常见甚至必需的教学方式,具有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被各科教师广泛使用。近年来,在多次参加校级、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的过程中,解剖学教师最大的感受是多媒体的使用令黑板似乎是多余的,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甚至根本不使用。难道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完全放弃板书吗?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从学生角度对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希望为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借鉴。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全日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共计355人,开课时间为一年级第一学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学时数比例,将课程分为3个部分,即运动系统、内脏学、神经系统。随机抽取部分内容进行多媒体或板书两种教学方式。即运用多媒体教学部分,不加板书;运用板书教学部分,也不加多媒体。

1.2.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固定,各班进度和教学内容一致。

1.2.3评价教学效果。学期末,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共发放问卷255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经过统计发现:

2.1从总体评价看,在255名学生中,有205名认为板书教学效果较好(占80%),而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好的仅占36名(占14%),还有14名学生弃权(占6%),详见表1。

2.2学生认为板书教学的优点依次是:知识点掌握牢固被选率占80%,讲解清楚被选率占73%,精力易于集中被选率占62%,与老师交流好被选率占51%。调查发现,板书教学的这些优点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弱项。问卷结果表明:讲课太快,不好做笔记被选率占92%,注意力容易分散被选率占53%,重点不突出被选率占47%,光线暗妨碍与老师交流被选率占30%,这些是多媒体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的主要因素,详见表2和表3。

3.讨论

解剖学是每一个医学院校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近年来,由于教学计划不断调整,解剖学授课学时一再减少,但基本内容未变,使教学课时非常紧张。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很快调出各方面信息并有选择地应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而且多媒体课件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1]。这是教师们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原因。但从目前学生学习能力看,一年级学生多数尚未实现从高中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在课堂笔记和归纳教学重点方面更为欠缺[2]。在这种情况下,过大的信息量意味着教学节奏加快,势必影响学生思考和领悟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恐怕是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多媒体教学进度快,记不下笔记,而且感觉课堂重点不突出,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原因。

与此相反,使用板书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恰当书写,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对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可加强记忆。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一步步书写所讲内容,讲课速度、内容都可以调节,易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因而板书教学虽然使学生感到知识量较多媒体教学少,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却认为其教学节奏适中,易记笔记,容易集中精力,讲解清楚,知识点掌握牢固,进而被80%的被调查者接受。

多媒体教学在知识量大、生动形象上有板书教学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在解剖学教学中将其克服,相信教学效果将大大增强。首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重实际效果。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从头到尾都是文字,使课件成了电子黑板,教师上课时只顾看幻灯片,而学生忙着记笔记,忽略课堂教学效果[3];有的教师将课件制作得色彩斑斓,画面设计得五花八门,但重点不突出,以致分散学生注意力,课堂纪律不能保证。其次,注意教学进度的把握。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采取类似板书的展示效果,并配合生动的语言讲解,便于学生记录和理解。不能一味求快求多,忽略学生接受能力。再次,多媒体教学应与板书教学有机结合、各取所长,如充分发挥板书教学中教师肢体语言对学生视觉疲劳的缓解,以便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师生互动。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时对教室光线的控制会影响教学效果。本次调查中30%的被调查者反映教室长时间光线暗淡会使注意力降低,产生困倦,不利于师生视觉交流。

总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但在其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授课对象及课程自身特点,并恰当吸取传统板书教学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其优势并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桂成.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9(6):146-147.

解剖学课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型高校

近十年来,普通医学高校的逐年扩招使得医学基础学科,尤其是人体解剖学专业的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与此同时,参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被提上日程。“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导因素[1]。目前,较多的教学改革多围绕在以“学为主体”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以“教为主导”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一、近年来青年教师参与人体解剖学教学所具备的利弊

近年来,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引进的青年教师多来自高等医学院校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少数引进其他医学专业的博士。他们年纪轻,热情奔放,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融入“90后”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可以很好地将科学研究的先进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可以将网络信息技术如手机QQ、微信等网络运用至教学实践[2,3]。但是由于他们在研究生阶段重科研,解剖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大大的缺乏,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低,上课容易照本宣科,很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不佳[4,5];同时青年教师在工作前几年要面临完成学校的考核工作量和职称晋升等压力,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6];还要从事兼职辅导员管理学生,参加科室间的轮岗等,使青年教师对待教学精力不足,态度敷衍,责任低下。此外,他们还面临自身的生活压力,如买房、成家等。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与当前“90后”大学生的学习相适应,是当今解剖学教学需解决的燃眉之急。

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

教研室是青年教师工作的主要环境,提高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应先从本

教研室层面抓起。解剖青年教师三年要过教学关,短暂时间内要充分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具体包括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

1.授课前

(1) 熟悉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实施导师负责制下的听课和备课。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掌握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解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资深教师的带领下,随堂听课,虚心请教,分清重点和难点,对解剖学知识深入探究其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吸取经验老师的经验,用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2) 参与实验标本制作,完善解剖学基础知识。标本制作是解剖学青年教师必备的实战技能。课前虚心学习标本制作,从标本这个“无言的老师”身上可以更快更深入更系统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进而将连贯的解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从理论到标本在到理论。

(3)广泛收集资料,制作精美PPT课件。在备课的同时,广泛参考各类各级人体解剖学专业教科书,熟悉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查阅解剖学教学相关网站,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借鉴重点高校的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深化教学风格。在良好的教学风格上,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听课、备课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展现,将课堂教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4) 坚持说课和试讲,模拟课堂教学。授课前将授课内容进行说课和试讲,请教研室其他教师对授课教学大纲的把握度,知识掌握的准确度,授课技巧及精神面貌进行指导。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修改,反复演练,全面备战课堂教学。

2.授课中

(1) 加强青年教师的授课形象。青年教师授课一定要得体大方,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由于解剖学知识不足,很容易照本宣科,语速过快,对授课进度的把握度不高,课堂组织能力差,因此在授课前通过说课和试讲等认真规划,把握大局。

(2) 根据解剖学不同章节的授课特点,适当引入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响应研究性教学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将前沿的教学改革方法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如PBL教学方法、临床案例分析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学生讲授法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授课的积极性。同时引入不同的学习记忆法和逻辑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本身做起。

(3)巧妙引用临床知识并合理拓展科学研究。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要尽可能联系临床,引入相关临床病例,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又能做到基础联系并服务临床。其次,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在适当的章节合理拓展科研知识,引入解剖学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早科研”的基本素养。

3.授课后

(1)根据课堂反馈情况,完成教学评价。课后及时总结,与学生积极沟通,寻求反馈意见,及时修改,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邀请其他教师听课,吸取实践教学经验。

(2)巧妙利用手机QQ和微信等途径与学生在课堂后做到有效沟通,充分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拉近师生距离。另一方面,学生的问题亦能反过来促进教师成长,随时随地积累教学经验。

(3)合理运用教学评价体系如形成性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要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有效组织,合理设计,借助多种渠道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给出合理评价。

三、关注青年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

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是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所具备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知识储备与授课能力上尚有欠缺,应该通过一系列途径来完善和提高。目前,我校促进解剖学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培养主要基于学院和学校水平,具体表现在:

1.举办教技比赛,促进互相交流。教技活动是青年教师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通过举办教学和集体备课公开观摩、青年教师授课技能比赛和说课比赛、教案评比和多媒体课件评比、青年教师实验技能大比武等系列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良好平台,促进相互交流。

2. 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在老教师的带领下,鼓励并帮助其申报校级、省级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改革课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便于进一步将科研理念和科研思维引入教学中。

3.通过攻读学位、国内国外访学进修和参会各种教学学术会议等途径,让青年教师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拓宽国际化视野,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谢立平,姜杨,张婷,沙峰,姚立杰.开放式教学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2012,50(3):129-130.

[2]孔德生,阂聪聪,汪静,周志伟,孙权,姚立杰.微信订阅号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2016,30(1):38-39.

[3]陈洁松.运用QQ、微信平台开展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52-53.

[4]崔英健,赵前进,朱涛.医学高校解剖学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 33(17):20-21.

[5]何阅雄,蒋云良,马志和,朱礼敏. 教学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阶段四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