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鼎湖山听泉课文

鼎湖山听泉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Feels US appreciates US creates US

Xie Peijun

【Abstract】Th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 proposed that the reading education wants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emotion experience, receives the lofty sentiment and interest gradually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individuality, enriches own inner world.”Su Home Lynskey once had also said: “my 10,000,000 places believed that if does not have a rich poetic sentiment, the sentiment and the esthetic sentiment spring, is impossible to have student’s full scale development.”Obviously, pays great attention student’s emotion experience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raises student’s esthetic appeal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s】Feels US; Appreciates US; Creates US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我一千万次地相信,若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运用情感体验通过品味语言,感受美;以境移情,欣赏美;走向生活,创造美,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1 品味语言,感受美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积极作用的重要一环。对那些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充满激情的诵读,能使文中形象与学生的感悟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产生美的感受。

如《鼎湖山听泉》一课,作者向我们描绘了鼎湖山美妙的泉声,怎样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到各种泉声的不同和美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法,先让学生初读,找出各种不同的泉声,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鼎湖山去欣赏各种不同的泉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泉声的美妙,然后让学生自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泉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再让大家来评议,最后让凡是喜欢这种泉声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读,甚至可以试着背诵,通过这样一遍一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地读,学生体会出了各种泉声的不同,也读出了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像琵琶一样清脆的各种美妙的泉声。学生通过诵读、品味,就能再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并逐步领悟到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同时获得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情不自禁地产生热爱鼎湖山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作者共鸣。

2 以境移情,欣赏美

情境,它可以让学生的言语、行动、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自主感悟中,为学生的自主感悟提供无形而又无限的空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和乐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身入其境、情入其境进行迁移,把自己的身心转移、融入到对象中去,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懂得欣赏美,从而达到较高的审美境界。

如学习《赶海》一课,教学在《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拉开序幕,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大海的向往,再请曾经赶过海的同学说说什么是赶海,再次激发学生对赶海的兴趣,在学生兴致勃勃时学习课文。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抓好文中丰富的动词“抓、捉、捏、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你平时捏过虾吗?抓过螃蟹吗?课间同学们追逐时开心吗?并让他们上台把这些动作演出来,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赶海的有趣。对于“武将”这个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的词可引导学生回忆戏台上武将的形象,让他们看看一些戏曲中武将的剧照,甚至可以播放一小段京剧的录像,看后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将,让学生感受到大虾的神气有如赵云、岳飞、李广,可在“我”的手中却束手就擒,赶海的趣味尽显其中,大海的神奇令人向往,对赶海的渴望呼之欲出,对生活的热爱油然而生。

3 走向生活,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徐鹄的教学感言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在教学中,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以教材为本,凭借教材,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产生情感体验,延伸课文内容,读写结合,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教材激情传神,让作文真情感人,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使我们的学生更具有人文精神。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49-03

【作者简介】曹华,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105)教师,一级教师,无锡市锡山区教学新秀,无锡市锡山区优秀班主任。

【教学理念】

曾有人这样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的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在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今,教学过程如何做到丰富,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让学习真正发生?是致力于设计精巧的课堂环节?致力于面面俱到的讲授?还是致力于运用推陈出新的教学媒介,抑或拓展延伸联系更多的社会实际?……

做了很多的尝试后,我认识到语文课堂是朴素的,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只有一个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必须是围绕语言教学展开的,得老老实实引领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贴着文字,寻觅文章的语言和思想。

当我们着眼于教什么,努力把语文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语文课后,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学到的,学得怎样。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教得精彩,更需要学生学得精彩。

基于此,我认为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亲切平等的对话,要把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对话模式转化成教师耐心的聆听,适时的激励,有效的指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纵向有效的提问,需要把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变成问题,转化到学生能够达到的地方,转化到让学生到达更远的地方;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无声胜有声”的留白,需要教师舍得把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思考,自主探索和发现;关注学生的学,课堂需要不同声部的“合唱”,需要把话筒交给能说会道的“高声部”,更需要把话筒传给默默无闻的“低声部”。

寻寻觅觅,让我们脚踏实地贴着文字慢慢行走,静待学习真正发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字词的方法,品读语言,体会文章质朴典雅的语言魅力。

2.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对泉声的喜爱及由泉声引发的丰富联想和思考,吟哦讽诵而后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赏析,运用朗读法、关键词品析法,逐步理解作者由泉声引发的感悟思考。理解作者对心灵和生命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山泉图片和泉声、鸟鸣音频。

师:自然美妙如歌,生命期待倾听,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

生: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跟着谢大光先生的文字,去鼎湖山听泉,希望通过他的文字,领悟自然之大美,生命之真谛。

(设计意图:以视频、音频导入,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扣住文题“听泉”,同时意在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为教学目标――领略文字之美,感悟生命真谛做好言语铺垫。)

(二)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认清字词是走进文本的基础,下面的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

PPT出示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读准字音为本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朗读,打好基础。)

(三)关注段落

师:带着发现的眼睛,我们能观山水之形之色,今天我们一起去听泉,眼不能见,听到的山水会是怎样?请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在鼎湖山,“我”听到了什么?用横线画出集中描写听到的内容。

学生读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我”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全文篇幅较长,选用“我听到什么”这样的一个主问题,并将之贯穿整堂语文课,把散在四方的问题集中到这一个问题之上,既找到本文的重点,又直击本课的中心。同时圈划写旁注是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及时地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拘形式的阅读,也让学生乐读。)

(四)重点品析

1.品析第一段落。

师:这是“我”和泉水在寒翠桥的第一次相遇,初次耳闻,泉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从文段中找出一个词语。

生:清朗。

师:如何理解“清朗”,能否顾名思义?

生:清脆、明朗。

师:本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体现“清朗”这个特点?

学生进行交流,找出词语“泠泠淙淙”“迸跳”“扑面”“雀跃”。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些词语,领会其中包含的情感。

师:我们找到了一些动词、形容词发现了泉声的清朗,这些词语的情感是相对显性的,还有一些字词它们把情感潜伏得很深,你能找到吗?

生:“还没……就”,体现了开朗,急切。

师:初闻泉声,如见泉影,此时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评价此时的泉声吗?――“我”听到了的泉声。

生:生机、活力。

板书:活力之泉。

学生齐读本段。

教师小结:看来,潜入文字,就能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文章的情感是读出来,品出来的。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文课的活力必定活在语言文字之上。通过对拟声词、动词、形容词和关联词语的理解、比较和赏析,把学生读得粗糙的地方读细,把学生读得忽略的地方读到,在这些字词上来来回回走上几遍,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之美。有了语言赏析的铺垫,泉声特点的理解似是小菜一碟。)

2.品析第二段落。

师:且听且行,这是我们在补山亭密林中听泉,“我”又听到什么?请自由朗读本段,这里写泉声,用了什么手法?

生:比喻。

师:为什么把钟声比作老人,用泉声比作孩子?钟声来自哪里?庆云寺和老人有何关联?

生:古老。

师:和古老的钟声相比,补山亭听泉,我听到了“ 的泉声”?

生:青春、年轻。

板书:青春之泉。

(设计意图:语文课不仅关注语言,还应关注语言的表现形式,比喻和对比是学生最熟悉的表现手法,仅抓住这两个手法理解泉声的特点,略去原文中第四、第五两段对于庆云寺和鼎湖山树木的介绍,有的放矢,简化文本,让学生更加轻松简洁地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

3.品析第三段落。

师:第三次听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时已到深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听泉,“我”又能听到什么?请一位同学朗读本段,其他同学思考――深夜听泉,“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抓住原文回答。

生:“别有一番滋味”。

师:其中到底哪些滋味,待我们一一品析,如何理解修饰语“别有”?

生:区别之前,与前不同。

师:有哪些不同?

生:格外清晰,许多层次。

师:几个层次?(提醒学生关注标点符号)

生:5层。

(设计意图:在主问题引领之下,经由这四个细小的问题,紧贴文本,层层深入,在师与生的互动对话中,逐渐到达本文的教学难点处。)

师:泉声各有各的层次,我们的朗读是否也得分出层次来?读第一层次,你想读出怎样的感觉?

生:温柔。

教师指名学生试读本层次。

生试读:慢读词语“柔曼”。

教师引导:抓住形容词的特点,柔和慢,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轻读。

生试读:慢读动词“淌”。

教师引导:抓住动词“淌”即平静没有波澜,做出朗读上的特殊处理――慢读。

生齐读:抓住句子中的形容词和动词,读出温柔舒缓的滋味。

(设计意图:在情感主题的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读教学需要有具体、细致、到位的朗读指导,学生有法可依,朗读才能展现效果。抓住动词、形容词的特点处理声音,把朗读具体化,为下面的学生自主学习奠基。)

分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其余四层的朗读,依据方法:找到句子中形容词和动词,根据它们的特点做出语音语调上轻重缓急的特殊处理,文中做好标记,5分钟后进行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2-3组)。

组内自评,组外他评。

学生有所欠缺之处,教师范读(贝斯轰鸣层、铜管齐鸣层)。

学生再读。

学生齐读,分别读出舒缓、清脆、低沉、高亢的不同层次、不同滋味。

(设计意图:示范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讨,齐心展示,组内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出力。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教师范读展示,运用有感染力的朗读,发挥立竿见影的示范效果。完全理解和掌握方法之后,齐读给了他们情感宣泄的出口,课堂的朗读气氛达到了至高点。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真正体验了朗读的力量。)

师: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也被我们同学用朗读汇成奇妙的乐章。由这奇妙的乐章引领,“我”还听到什么?

生:仿佛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成为主旋律。

师:是真的听到吗?

生:仿佛听到,是联想到、感悟到。

师:为何此时的泉声会让作者联想到岁月、历史、生命呢?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果把现在的你比作泉声,你更像其中的哪一层次,哪一声部?

学生交流,得出:第一层次――父母呵护,同学陪伴,生活平静幸福。第二层次――清脆如弹拨者,因为正值青春年华,成长阶段。

教师小结:所以说,不同层次的泉声就像生命的不同阶段,汇到一起的泉声就是生命中不必然而生不可阻挡的主旋律了。生命如是,岁月、历史更是如此。从“仿佛听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与其说“我”是在用耳听泉,不如说“我”是在用心悟泉。

师:你还能从下文中找到类似“仿佛听到”这样的动词,表明心与泉水的一步步靠近吗?

学生交流,得出:“倾听”“分辨”“融于水中”……

教师小结:那一夜,经由耳畔之泉,我听到的是来自心灵的泉声。

板书:心灵之泉。

(设计意图:“问题是撬开思维的杠杆。”由泉声引发的思考是学生理解本文的难点,把泉声和学生自身联系起来,巧妙转化了难点。贴着文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动词的寻找发现和品味中学生真正理解和领会了作者的深层感悟。)

(五)总结全文

师:佛经有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察察而明,必有收获。于鼎湖山,听泉声之生机活力,闻泉水之青春年少,身入山中,心入泉中,心与泉水点点靠近,与泉相融,被泉净化,“我”听到了来自心灵的泉声。于鼎湖山,我们发现――

以眼观物,能得其形。

以耳观物,始得其韵。

以心观物,方得其神。

愿我们能和作者一样拥有――

一双慧眼,洞察世界之妙。

一对慧耳,倾听自然之音。

一颗慧心,体悟生命之真。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对话 感悟 理解 陶冶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心灵对话,引发思考

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特殊的葬礼》时,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飞扬,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大瀑布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掀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从他们的语言中可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当老师让学生当堂准备稿子,当一回巴西总统,向巴西人民作一回演讲,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时,学生的内心世界被激活了,迸发出情感火花,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尽情地表达出来。和谐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充满活力,理性的光芒就会在情感共鸣的火花中放射出来。

二、自我感悟,体验成功

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少年儿童更是如此。和谐的语文课堂要成为学生享受成功的阵地。只要学生的努力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就读而言,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对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要好的朋友读。于是学生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阅读。在稍后的自由交流中,学生不但表达了对九寨沟是个童话般世界的惊叹,而且对九寨沟的美丽风景进行了赞美,有对九寨沟稀有动物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更有对保护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热切呼唤……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引导读书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最终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边读边想,在读中去发现,读中去体会,读中去悟情,读中去体验。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接受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合理偏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丰富性、差异性、个性化,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滋味,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民主交流,促进理解

和谐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我们要肯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那么学生的被动地位就不会改变。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创设让学生交流的平台。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老师引导学生对作者用四种乐器来比喻自己所听到的四种不同的泉声后,再让学生听鼎湖山的泉声,告诉学生鼎湖山的泉声远不止这些,还可以怎样来形容这美妙的泉声呢?先让学生写一写,然后交流。这样,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巧妙运用了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语言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会运用的“活”的语言,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写出了许多精彩的语言。如下:

那像二胡一样悠扬的,是泉水流连花间的声音;

那像吉他一样清脆的,是泉水穿越草丛的声音;

那像扬琴一样清脆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声音;

那像虎啸一样洪亮的,是飞瀑跌入山谷的声音;

那像狮吼一样响亮的,是急流跌落空谷的声音;

……

这里的教学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四、抓关键词,悟文中意

和谐的课堂应该引导学生着眼文本中有价值的引导点。有些引导点一旦被开发利用,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如《小镇的早晨》第一小节: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蚕乡小镇,四周河道纵横,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句中的“惊醒”和“唤醒”运用巧妙得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亮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想想“惊醒”和“唤醒”这两个词能否换一换位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一番激烈的辩论后得出它们的位置不能换,因为和城市、小镇早晨的特点紧密相关。相比之下,城市的早晨比较激情,小镇的早晨比较温柔;城市的早晨体现了动感美,小镇的早晨体现了娴静美。我再次引领学生美读句子,读出两者的不同之美,领会美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五、催化生发点,陶冶情操

课程是开放的,资源是活泼的,课堂是师生同构共建的。阅读教学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些。阅读文本是一种基础的实用的不断生发的课程资源,能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构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的生发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依托文本,超越文本,触类旁通,和谐发展。这种生发点集语言、思维等多项训练为一体。

如《九寨沟》最后一句话:“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句话道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九寨沟的无限眷恋,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教师以此为价值取向引导点,锤炼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高尚情操,让学生谈谈自己会怎么赞叹九寨沟。待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赞叹和作者的赞叹有什么不同,学生敏锐地发现作者运用的是感叹句式。一个极其简单的句式却表达了一腔极其丰富的感情。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回忆游览名山大川的所见所闻,然后运用这个句式倾情交流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总之,课堂的一切都应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鼓励和帮助学生不断走向成功,让学生找到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并时刻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施展才华,放飞理想,张显个性,享受生命。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多姿多彩,才真正可以谓之和谐。

参考文献: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4篇

一、作业设计要遵循“法度”

所谓“法度”就是指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作业情况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度的一个信息来源,必须以课程标准和课本为依据。既要反应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情况,又要能反应出学生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不出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偏题、怪题和助长学生死记硬背、重复性、机械性的抄写题目,作业设计要体现“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要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梯度”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业一直是“大锅饭”,统一尺度,统一要求。而实际上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我们却往往置差异于不顾,把“桃子”悬在统一高度,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感到乏味,对作业失去兴趣,有的学生“吃不了”而陷入紧张忙乱,对作业失去兴趣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而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设计有“梯度”的作业可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给学生以机动选择的空间,使之适合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我根据课文插图分层设置了三道题目:

(1)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观察插图,然后填空。

( )的湖面 ( )的冰面 ( )的天气

( )的天鹅 ( )的翅膀 ( )的情景

(3)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天鹅破冰的动人场面。

这三道题层次梯度明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自己应该完成哪道题。这三道题从要求上讲是体现了“分层次”、“有梯度”,从设计上看又符合学生由“观察”到“吸收”到“表达”的认识过程,这样不同尺度的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而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吃,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

三、作业设计要保持“新颖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布鲁姆也认为“积极的情感能使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首先,在作业形式上要力求新颖。如可以把“照样子写词语”换成“照葫芦画瓢”;“把句子补充完整”换成“给句子添枝加叶”;“选择题”换成“择优录取”;“根据要求完成练习”换成“你是闯关小战士”等,通过形式上的变换,学生兴趣盎然。

其次,在作业内容上要体现多元化。作业内容要体现多元化,使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学习了《鼎湖山听泉》后,我让学生为“鼎湖山旅游节”设计一条广告用语,并评选最佳广告。学生兴致高昂,或创作、或改编,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作业评价要体现“有效度”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就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

笔者认为应该增加适当的语言评价,发挥语言评价的提示、警告、鼓励、暗示、指导、纠错、沟通的作用,从而使优秀生更加优秀,让后进生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有一次我在批改语文作业时,发现几位学生造句很富新意。给评语时,我写上了“你的造句与众不同,看来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今后你一定会做得更好!”、“你真棒!是班上的智多星!”、“造得妙,真聪明!”。后来批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答题的思路很广、想法很独特,富有创造力。

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元的,在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互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对话;互动;挑战者;应战者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已成为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有效策略。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对话”“互动”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互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真正的“互动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刘谦表演的魔术,使其一炮走红。为什么能得到观众如此的青睐呢?我想固然有其精湛的技巧,大概还要归功台上台下的“互动”环结吧!。

由此我想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对话的过程更是与学生的一种交流互动过程。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若教师能调动全体学生一起走进课文,随着作者的思路而喜怒哀乐,那教学效果还会令人担忧吗?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起这种“互动”情结呢?

1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入境

在学习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一文中,在导入新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读罢令人悲伤痛绝、肝肠寸断的故事:生得不到爱情,死化蝶双宿双飞的梁祝;被无赖诬陷,被官府错判遭斩的窦娥;一往情深,却遭情人背叛,怒沉八宝箱,选择玉石俱焚的杜十娘。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使得才华横溢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发生在北大燕园,一条幽径的一场悲剧,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可以说导语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增加学生知识面积累,也点明悲剧本质,深化学生思维。效果很好。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又是这样来设计的:美丽的“幽径”一词似乎实难和“悲剧”二字合为一体,但上节课,我们又确实犹如亲见一般领略了幽径的藤萝之美,几乎是目睹了藤萝之悲!鲁迅说:“悲剧就是美的毁灭”,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扼腕叹息的悲剧却仅悲自一物?究竟悲情何在?悲缘何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向那淋漓着忧伤、愤懑、无知的悲剧之地――幽径吧,再听听作者倾情和泣诉的美感与悲情。让我们一起来美读文章,感受藤萝之悲。可以说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发生疑―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全程参与―延伸学习”的过程,形成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

情境的创设手段很多,如故事、对话、投影、音乐、电脑显示等等,这要根据当时授课的时间和情境而定,当然,这还要据课文内容而定。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这就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符合学生具体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否则将事倍功半。

2 彰显学生个性,让想象与创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雪化了之后变成什么?”是“变成春天”还是“变成水”?小猴子是“见异思迁”?还是“永不满足”?这些教学故事引起了人们对现实教学和课堂的深刻反思我们的教学怎么了?是什么禁锢和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和课堂教学的活力?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发出了中国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宣言。“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彰显学生的个性,让想象与创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互动。《愚公移山》中关于“愚公”及“智叟”的“何愚”“何智”种种猜测,“移”和“不移”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同学们讨论十分热烈,其中不乏许多希奇古怪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一同徜徉在争论的海洋之中,学生与古人对话:愚公,我想对您说;智叟,我想对你说环节更是将互动推向了。

3 捕捉课堂教学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点燃火花激活思维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就是用教师灵感的火焰去照亮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用教师的灵感去激发学生的灵性,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记得我在上《鼎湖山听泉》一课,我正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听泉的体验。突然外面响起阵阵雷声,接着是大雨淋漓,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窗外,我心想:此时此刻强制他们转移注意力,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于是,灵机一动,说道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听出来许多层次,感悟出人生哲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雷声、雨声,你们能听出什么呢?效果果然出乎意料。当然教师的教学灵感必须产生于博学多闻的基础之上,即所谓“厚积而薄发”,同时,还要随时让自己的精力常处于一种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才能使教学灵感发挥到一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

4 课堂要达到有效地互动,我认为教师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转变

4.1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是站在专家的高度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不仅要成为良师,更要成为学友。

4.2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很多,这就需要教师知识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挖知识之泉。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6篇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端引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节课教师都应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计,创设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气氛。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设疑引趣、谜语引趣、悬念引趣、小品引趣……如我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先将课文通过故事的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一遍,让学生的心灵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鼓励竞争,激发应有的学习斗志

如《船长》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一艘名叫‘诺曼底’号的轮船正在正常平衡地行驶,突然,‘玛丽’号巨轮一直向‘诺曼底号’撞来,轮船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名乘客,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船长又会怎么做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活跃了,众说纷纭。接着,教师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指向课文:哈尔威船长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是怎么做的呢?从而,把学生推上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起了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我们还可利用角色创设情境,如在教《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杂草、小稻秧、喷雾器,表演时,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表演后,评一评哪些小朋友表演中的语言、动作、语气、神态是正确的,哪些小朋友的表演还不到位。学生在表演、评讲中感悟了语言,理解了课文,体会了感情,发展了个性,学习过程充满了愉悦的气氛。

三、强化阅读,挖掘深刻的文字内涵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这样,阅读就成了语文课的一道风景。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有感情朗读。“读”是学生品悟语言、习得语言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浓墨重彩之处,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可以从“读”处着眼。有感情朗读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就能蓄情于内容,融情于课。如在指导朗读《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教师先融情于声,范读一遍,让学生找出全文作者的情意点――“痛”,而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赛读、集体读),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在有感悟的反复朗读中,学生挖掘出文中的景都蕴含着作者的“痛”。至此,学生的感情已完全融入文本,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作好了铺垫;再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段话音顿基本一致,如果不加强朗读,则难以读出味来,指导时,应让学生发现整齐匀称中又有参差,应细细品味,慢慢吟诵,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读出抑扬、悦耳的节奏美,进而领悟到鼎湖山泉声之美。

2.有效阅读。阅读不能流于形式,应讲求实效。要想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求得实效,就得与挖掘文本挂钩,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如《番茄太阳》一文中三次出现“番茄太阳”:

(1)明明一面用手抚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2)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三句话,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感悟,从而挖掘出文本中三处“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第一句从明明一面摸一面笑能感觉到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对“太阳”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既疑惑又惊喜,表达出了她对美好世界的强烈向往,从中我们应读出作者对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却要接受这样不幸的命运的无尽惋惜,这是无奈的“番茄太阳”。第二句把小女孩的笑脸比喻成最美的“番茄太阳”,表达出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充满希望的“番茄太阳”。第三句还是借“番茄太阳”比喻小女孩的笑脸,通过“挂”字写出了小女孩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鲜明地表达了小女孩的笑脸给作者留下美好印象和温暖感受,更重要的是从明明的乐观中作者获得了生命的勇气,不会再为“生活艰难、心情无比灰暗”而伤感、孤寂,因此,这是新生的“番茄太阳”。至此,字里行间的意蕴已完全被学生体味出来了,学生再读时,肯定不会觉得茫然,阅读也就有了成效了。

四、巧借媒体,创设形象的数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课件正是由这些因素组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如《天安门广场》、《雾凇》、《九寨沟》这样的课文,我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的基础上,再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热烈氛围、开国仪式的空前盛况;雾淞的洁白晶莹、千姿百态;童话般的九寨沟,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样,学生不仅得到欣赏的机会,更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7篇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情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 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是中国文明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人生观教育

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鼎湖山听泉课文范文第8篇

一、留白,以学生实际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留适当之“白”,既不能因所留之“白”过于显露而使学生不屑于“思”,又不能因所留之“白”深不可思而使学生不知所“思”,应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让教师所留之“白”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能生出“实”来,如初一初二应多运用联想、想象的留白形式,而初三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可多运用辩论、求异的留白方式。

二、留白,使学生的思维张弛相济,辩证有序

教学中的“张”,是教师通过讲解、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和兴奋的状态,以形成学习的来体现教学的目标。此时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其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学中的“弛”,则是指教学活动中处于和对静止的状态,是教学中的停顿、空白。此刻没有老师的“打扰”,学生“静”下心来,把老师表达出来的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和转换,或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储存,或是随之转化为能力。此时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虽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又如书画中的空白,虽一墨不着,却意境深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例如,在教李白的诗《望天门山》时,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请想象一下,诗中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图像。我引导学生感知诗中描写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特点,领略诗歉的意境,品味浸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提供适当的“空白”时间,师生互评。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张”与学生的“弛”相得益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三、留白要使教学结构疏密相间,顺情合理

“留白”艺术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顺应学生情绪的变化;同时还要符合教学原理,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需要。

根据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疏有密,于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留白。比如,新课伊始,学生思维处于逐渐集中的阶段,教学密度要小,要有趣,如同画中的远景,音乐中的序曲,重在引导,让学生用自由的思维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中《窗》这一课时,设计情景导入:幻灯打出一幅白色画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谈谈从中看到了什么,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当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时,课堂教学内容应且面展开,教学密度较大。当教学密度的高峰过后,要给学生适当的“留白”,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有深化和升华的空间。如教苏教版九年级(上)中《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在了解课文的内容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答记者问。让学生模仿记者对作者做采访。同时我给予指导,点拨学生在文章的主旨、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做准备和采访,使学生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领悟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学会了文章的写作技法。新课程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节课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融口语训练于阅读教学之中,同时深入课文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应有不同的留白方式。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因课堂内容的不同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心理特点,根据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进行艺术的“留白”,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