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建设的内容

文化建设的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居民参与;路径研究;文化建设

一、引言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区文化的积淀有益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关联、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1]

中国社区建设有两个原动力,―个是政府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力,一个是社区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在建设过程中,这两个动力相互为用,缺一不可。根据过去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经验,凡是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都是开启了这两个发展动力,并且把它们形成为一种整合协同力的地方。[2]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居民参与程度,同时居民的广泛参与也是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源动力。社区文化建设的方针在于推进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广泛参与。

二、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传统文化体制的束缚

我国的传统文化体制依附于并且受制于政治体制。传统行政计划体制早早规范了传统文化建设制度的内容,而这些基本制度又反映了传统文化体制的异质性。在行政计划体制下,文化体制不过是其庞大计划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只承担着一些简单的文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二)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社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多出负债状态,难以投入新的文化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居民很难有效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三)居民社区参与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仍是鼓励参与为主,缺乏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方式。此外,我国许多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类人对社区共同的利益并不关心,因此,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很容易变成一种行政干预。

(四)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导致社区参与群体构成不均

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感缺乏,主要是由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出彩造成的。当前居民参与的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半是政府制定的,缺少与居民的有效沟通,致使大部分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并不买账。在社区中,由于老人和小孩生活在社区的时间较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往往都是老人和小孩,同时,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多半也是为老人和小孩服务的,缺少为中青年人举办或组织像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也造成了大部分社区成员对社区文化缺乏认同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三、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拓展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居民参与度

社区文化建设并不只是通过政府单方面的主导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在制定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社区组织可以举办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

(二)创新社区文化内容,展现社区文化特色

创新社区文化内容,实现社区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组织者应当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情况推出不同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需要。这种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社区居民更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区意识。在创新文化内容的同时,要注重不同群体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在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社区居民所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

(三)完善社区文化设施,满足居民日常所需

社区文化设施是发展社区文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传播社区文化的载体。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社区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社区文化设施初期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加强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放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其次,政府应当集中有限资源,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社区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最后,加大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投放力度。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不仅自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需要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中来,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使更多的居民可以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四)努力推进社区文化人才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局观念,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共同发展。所谓社区文化建设的软件,就是抓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社区文化人才可以说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优秀的社区文化人才对社区文化建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的居民参与程序制度和法律保障

社区文化管理制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自然也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支持。社区参与的主体是居民、组织与政府,妥善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最有利的制度支持。政府应当适当下放社区文化建设的行政权力,居民责应当增强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而社区组织就需协调政府与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遇到的矛盾冲突,建立起以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组织为辅的新型居民参与程序体制。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完善居民参与的法律体系,维护社区文化活动正常秩序,激励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行为与内容。

四、结论

综上所述,推进居民参与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有利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更有利于解决一些退休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谐。但是,我国要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法律上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法理依据,否则,居民参与往往不容易落到实处。

总之,推进居民参与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改善居民参与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地位,让社区文化精神能够与之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的城市社区文化,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发挥积极的作用。(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庆龙.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2篇

重点做好近年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级旅游景区复查和新评级旅游景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为了深化旅游景区廉政文化建设。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印发<省旅游行业年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知》旅发[]17号)精神和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创建特色廉政文化体系工作规划》要求,结合旅游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更加注重治本,一)指导思想。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要求。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以廉政文化进景区为抓手,充分利用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将旅游廉政文化建设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素质教育、当地社会发展相结合,创建特色旅游廉政文化体系,推动旅游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督促景区深化、提升廉政内容,二)工作目标。1.推进景区廉政文化长效机制建设。对年以来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中国故里旅游区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复查。丰富展现形式及载体,建立起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2.新评级旅游景区的中华侏罗纪探秘旅游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认真挖掘景区文化、资源中的廉政文化内涵,选择适合景区实际的形式及载体,对景区导游词、讲解词进行修编,自然融入廉政文化内容,对导游员、讲解员进行廉政文化培训,宣传讲解廉政文化。

二、基本原则、重点内容及展现形式

寓教育于有益的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要避免在景区直接出现“廉政”相关词语,使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融合,与景区生态环境和原生文化氛围统一协调,避免说教、生搬硬套和牵强附会,更不能相互抵触、矛盾。一)基本原则:坚持潜移默化的基本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

要充分与促进旅游文明教育与文明旅游的发展相结合;要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与提高旅游者、管理者、经营者的现代文明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相结合;要与景区构建和谐旅游、和谐景区相结合;要与促进旅游景区自身发展与建设工作相结合。深度挖掘提炼景区的景观特征、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和传说故事中廉政文化内容;并将景区历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等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二)重点内容:景区的廉政文化建设要具有针对性。追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效果。

力求形式和载体多样化。要充分发挥游客中心、标示牌、导游词、宣传光碟、触摸屏、门票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三)展现形式: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旅游景区展示廉政文化的形式和途径。增加融入廉政文化的元素和内容,使其成为宣传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

三、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

制定本地区、本景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一)4月:各区县旅游局、各景区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安排部署。

各景区认真挖掘本景区廉政文化内涵,二)4月—5月:1.市、县纪委和旅游局指导下。提出景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内容、展现形式及载体。2.将景区实施方案(重点反映景区挖掘的廉政文化内容、展现的形式和载体)报市旅游局汇总审核后送省旅游局廉政文化建设办公室审定。

督促景区深化、提升廉政内容,三)6月:1.市旅游局会同市纪委对年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中国故里旅游区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丰富展现形式及载体,建立起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检查情况专题报告省旅游局廉政文化建设办公室。2.省游局廉政文化建设办公室聘请旅游文化专家审定各景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内容、展现形式及载体,并反馈审定意见。3.各景区根据省旅游文化专家提出的建议意见,完善本景区廉政文化建设方案、内容。

对本景区导游词、讲解词进行修编,四)6月—7月:1.各景区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对导游员、讲解员进行培训。各区县纪委、旅游局聘请廉政文化专家,对景区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指导,明确建设项目、内容、时间进程、责任人,落实建设资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2.市纪委、市旅游局组织业务人员和旅游廉政文化专家对景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督促、指导。

对各景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行验收,五)89月:1.邀请省旅游局领导及省旅游廉政文化专家对我市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景区进行指导。2.市纪委、市旅游局组织验收小组。各景区针对验收小组提出的建议意见进行整改、完善。

六)月:迎接省旅游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验收小组的检查验收。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精心组织一)强化领导。

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华勤任组长;纪检组长贺强任副组长;办公室、规划建设科、质量管理科负责人为成员,成立市旅游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政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根据本地和景区实际,各区县旅游局和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景区。精心策划,创新工作,突出特色;要杜绝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规划目标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确保取得实实在效果。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班级文化;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13-02

“班级文化就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1]她是高校校园文化向下的一种延伸与细化: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宏观内容分布于班级文化的具体建设之中;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正是通过班集体这一纽带感受着校园文化的气息并参与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班级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大多数高校除由专职辅导员协助班级文化建设之外,还专门为每一个班级配备大学班主任,由大学班主任具体负责该班班级文化建设。事实也证明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随着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90后”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困境。及时地分析、把握这些不利因素,对于大学班主任采取相关对策,应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2]而大学班主任则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教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班主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多元化角色。

第一,大学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班级文化既是个人的文化,也是集体的文化,班主任则引导着学生个人发展与班集体建设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一方面引导着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班主任又要注重班级集体文化的建设,在班集体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向善,做到全面发展。

第二,大学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弘扬“主旋律”,而且要“接地气”,班主任则主导着两者间的平衡,并将其融为一体。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一方面要适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和要旨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其参与其中,增强对主旋律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大学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但班主任参与其中同样重要。表现为大学班主任深入学生群体之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一个“大学生”的角色为班级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等,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同时在亲身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优化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困境

1.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淡薄。在高校中,大学班主任多数身兼数职。作为教师,忙于备课、教课,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论;作为班主任,又要忙于班集体学生的日常工作;某些高校的大学班主任还兼任二级院系的教学秘书等职,这使得大学班主任在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投身于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同时,在主观方面,由于大学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各异,对其进入学生工作队伍的门槛要求参差不齐,也使得部分大学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即使其能够认识到但迫于自身水平有限,使得“班级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指导”,3]这些往往导致大学班主任无从下手。

2.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陈旧。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通过四个层面的文化整合与完善,班级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然而,我国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加之外来文化的泛滥,人们的文化观念趋于多元化,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其文化价值观念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了新要求。

3.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式单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理应多种多样,但现实的状况却恰恰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班主任注重通过每周的主题班会或者例会与学生探讨班级文化建设,除此之外,很少采取其他的方式与途径。这种单一的班级文化建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干精神的培养。同时,久而久之,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对这种唯一的方式会产生枯燥无味之感,不利于调动其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大学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大学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立足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要求,把握现阶段大学生的兴趣投向,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涵养。为此,笔者以济南大学为例,简要探讨其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有益做法,谨供大家参考。

1.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在济南大学,每一个大学班主任都深知自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重担。一是大学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之初一般都预先制定好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专项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学期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和每月班级文化建设计划,以便在后期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在济南大学,大多数班主任十分注意工作时间在不同任务上的分配,其中一点是班主任们会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以确保每月、每学期班级文化建设计划顺利实现;三是从大学班主任的人员选拔、职前培训与职后教育,济南大学均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其选拨标准不仅要体现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等,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班级文化建设理论等,严格的选拔机制倒逼着想成为未来大学班主任的人员不可或缺地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同时,济南大学还会有计划地安排新到任的大学班主任进行入职、职后的培训、外出学习等,其培训和学习的内容均会涉及班级文化建设的知识理论与有益经验。这些对于丰富大学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探索符合本校班级文化建设实际的思路与方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济南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坚持“丰富多样、突出重点、关注时事”的三大原则:即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总体上要丰富多样,尽可能地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学班主任要注意在每周或每月都要有自己的主打内容,强化重点,突出特色;且要求大学班主任时刻关注社会动态,不失时机地将社会热点内容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明了大势、关注时事、知晓国情,并从中受到教育与启发。

具体到现阶段,多数大学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巧妙选取以下焦点内容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一是以学习“参观复兴之路的讲话”精神为契机,由班主任召开学习座谈会,鼓励大家自由发言,探讨应如何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在热情洋溢的讨论中,让大家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不畏艰难、敢于担当情怀。如此以来,便将大学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体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之中,极大促进了正能量的传递。二是班主任根据最近社会中重燃“向雷锋学习”之风,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学生一同参观“雷锋纪念馆”,并向大家讲述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大学生近距离地感知雷锋、热爱雷锋、学习雷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雷锋精神”,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三是为学习实践“中央八条规定”的精神,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光盘行动”倡议活动,加强班级节俭文化的建设,无形中让大学生形成杜绝浪费、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形式。班级文化建设要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一味地进行说教会使大家产生空洞感甚至于厌恶,其结果必定是收效甚微。这就需要大学班主任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发挥多种组织、协会的作用来调动大家的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在快乐的业余生活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济南大学,大学班主任一方面十分重视开展班级内多种文体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班主任也比较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校级组织、协会的作用,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例如鼓励班里的大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加入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校园协会。让本班的大学生在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科技文化为重点、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同时,通过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外语文化艺术节、电脑科技文化艺术节、“济大青春创业论坛”等,提升本班班级的知名度和校园形象,并将自身的参赛经验和个人心得与本班同学一起分享,进而形成“相互帮助、共同学习、人人争先”的班风。

总而言之,在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班主任既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作用,又要直面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根据学生工作中存在的规律,并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时代特征,立足本校实际,全力发挥出应有的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云.班级文化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2.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4篇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农民主人翁精神,目的是在农村建立先进的文化体系,使农民能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有益的熏陶,达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从目前新农村建设来看,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考虑到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及农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立足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具体的解决对策,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目前来看,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新农村建设质量,促进农村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其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应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将农民素质的提高当作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

2、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新农村建设来看,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提高发展水平,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3、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文化建设不但在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考虑到农村发展现状,农村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化生活贫乏,难足群众之需。

2、农村文化活动太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打麻将、走庙子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现实因素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上难以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始终绕不开农村现有的文化氛围,有时候还会被不良活动所影响。为此,要想取得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就要改变农村文化活动单一的局面。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各个乡镇均没有独立的文化站舍,大部份镇文化站配置是“一块牌子一间房、一枚章子一张床”,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场地,加之乡镇财政状况都不乐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宥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一是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二是人力不足,没有专人负责。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在发展中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亟待解决。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夯实基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四、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文化活动形式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几个方面。为了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立足农村文化建设实际,从这三方面出发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

1、改变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理念。从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来看,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的现象确实存在,为了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积极改变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理念,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应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文化建设,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由此可见,农村文化建设,应从观念转变做起。

2、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立足农村文化发展实际,采取多种手段积极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首先,我们应在农村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并结合农村实际,推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乐器演出和戏曲演出等,活跃农村文化气氛。其次,应充分发掘农民文艺,鼓励农民利用农闲季节开展交流活动。再次,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大力发展地方农村文艺,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

3、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考虑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应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和资金人力投入上有所倾斜,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在基础设施、资金和人力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可以采取政府投资和村民自筹的方式增加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使农村文化建设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公路系统 廉政文化 建设 建议

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以公路廉政为思想内涵、以公路文化为表现形式,它是推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指引广大公路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克服万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重要思想保证。其核心理念是“为民、务实、清廉”。因此,加强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是实现公路行业稳定、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

1.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干部职工先进的思想观念

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的一种新的载体和有效途径。通过廉政文化的建设,不断更新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深化内涵,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1.2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行业基层单位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能提升全民职业道德素质,凝聚人心、促进同心同德的同向作用,还传播着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廉政文化建设能够促进公路行业的稳定和干部职工综合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面临的问题

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贯穿在公路各级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之中。重点是公路行业党政领导干部,他们既是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与主体,也是推行廉政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和责任者。但是,在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有部分单位或个人只注重抓物质文明建设,只图公路养护生产发展的短期效益,忽略了公路职工长期的、精神上的廉政文化建设。另外就是形式主义观念,停留在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表面文章上,只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讲的是大道理,既没有针对性,也缺乏实效性。

2.2 经费的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公路部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与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路养护、维修与发展,从而也导致了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在资金使用上面临脱节的尴尬局面。

2.3 工作队伍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的力量不足,例如宣传力量和工作力度都不够强烈。

3.做好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建立工作机制与保障机制

公路事业牵头单位以文件的形式,对基层公路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与中心工作一起研究、部署、考核、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整体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和加大对廉政文化的投入,在经费上保证了廉政教育工作和专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廉政文化的创作、创新和推广,为廉政文化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3.2 提高理论认识,加强实践实效

做好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对廉政理论学习的认识。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宣传党的廉政方针、政策、要求,以廉政文化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培养其廉洁理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增强员工参与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和信念,扩大廉政文化建没的群众基础。其次,加强廉政理论的学习,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组织各级干部谈体会、谈认识,谈经验,用典型案例促进本行业的发展教育。

3.3落实考核奖励机制

基层公路事业单位可将廉政文化建设情况作为单位廉政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各单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从实际出发,开展诸如廉政书法、摄影、演讲、歌唱等活动,大力展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同时对优秀廉政文艺作品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爱岗敬业的广大公路战线的干部职工,形成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

3.4抓好建设队伍建设

要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责任心强、专职的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研究、探索、实践、创新、宣传公路廉政文化。通过探索与实践积累经验,通过创新不断提高,通过扩大宣传形成合力。

3.5丰富文化建设内容

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要通过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基层公路行业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明显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好转,遵守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明显提高。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丰富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措施,从根本上加大建设力度和建设步伐,真正达到建设好、能巩固、见成效。

3.6新陈结合,勇于创新

基层公路系统廉政文化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此在建设中应该大胆结合,用于创新。一是将廉政文化与公路文化相结合,做到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将廉政文化与公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公路事业的改革发展统一起来,贯穿于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规费征管等各个业务环节,大力倡导新时代公路精神,使公路廉政文化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更广泛的内涵,更活泼的载体,更丰富的内容,进而促进公路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在高校内的重要体现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新时代下高校全员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高校教育工作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也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相对于传统较为封闭的大学环境而言,互联网时代下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符合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特点,从注重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接轨,紧跟国家形势和社会潮流,以学生关注热点为结合点针对性的展开。总理“互联网+”的提出,既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但“互联网+”更是一种思维,通过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与传统模式的融合,搭建新的平台,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有更精准的把握,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

1.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校育人和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更加的多元化,自媒体时代的开启更是为信息的传播和文化形式的形成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击,网络上针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多视角剖析,都对校园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不良社会文化通过网络传播给大学生,而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己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同时网络内容的多样性极大的吸引着大学生,严重者导致部分大学生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求自己的精神诉求,这些都对高校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2.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建设相对缺乏

校园文化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各个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上都投入了较大的投入,如校园美化、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完善等,但是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仍有待提高。制度文化方面缺乏完善的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提倡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明确的制度管理措施。精神文化方面,校园文化活动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学校传统的内容上,注重活动本身,而忽略随时在变化的大学生参与群体,在形式上也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活动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谈不上对大学生精神层次的提升作用。

3.网络文化建设不够深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高校部门、学生组织等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而各项学生活动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因此,想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平台的建设和载体的呈现都显得特别重要。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即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因此,关注学生之所关注,及时调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形式和与建立与学生间最有效的连接,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工作。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下,每天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获得巨大的海量信息,更多的注意力也集中在网络中,对于传统的活动形式和较为单一的校园内活动相比过去关注度较低。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很好的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充分的与网络和新媒体相结合,导致投入了很多但学生的关注度却并不高,高校工作与网络化的结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性不够明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的一个环节,更多的内容还是跟专业、学科等相结合。目前各高校之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结构差异越来越小,而高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也比较接近,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到校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特色也不够明显。而每个高校的历史背景、培养目标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如何将这些差异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并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广大师生的点滴中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当前网络发生迅速,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对其他同类高校的关注度也十分高,很容易进行比较。因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培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几点思考

1.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思路转变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仍存在比较片面的理解,主体仍放在环境建设和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等,但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包含知识、思想、艺术、道德、制度、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互联网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宽广的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各类信息的交互和碰撞,并在完善制度管理,制定有效的符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从全员育人、深度育人的角度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将一个个的活动根据特色穿成一条线,再根据校园文化的不同侧重核心将一条条线拉成教育面,最后将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价值教育等多面联合形成最终的多维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

2.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模式的转型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同理,如果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模式进行转型,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向互联网转移,从工作结构、工作形式、工作内容等方面逐一调整,重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打造新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将互联网时代性、开放性、凝聚性、创新性的特点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融合,并从制度上完善和保障网络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安全,通过学校对海量的社会文化信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筛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大数据分析

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更注重的是文化建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中的大多数又是传统保留下来的活动,工作的视角主要集中在组织者而不是参与者,这样造就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最终学生参与度低或在学生中反响甚微的情况,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愈发普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思想开启了一扇窗,随时随地海量信息的冲击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中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基础建设、应用开发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平台单一、业务本位、系统分散、数据割裂等问题使得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应该从上到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特色,紧跟大数据时代的脚步,全面系统的对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的各类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组织者和参与者以及任何相关面进行数据量化,相对客观的掌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精神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精神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也是较高层次的环节,这也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互联网像是一面双刃剑,在带给人民更快捷更便利信息的同时,也有大量的负面和偏激信息冲击着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在新媒体和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惊人,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等等,这些都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使之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实现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目标,这也是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现的是一所大学整体的精神风貌,在育人层面也承担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职责。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促进国家更好更强发展的重任。互联网时代下,只有充分与社会发展潮流相结合,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和挑战,打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国伟.“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经济形态.2015.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廉洁、公平、正义、诚信的机关为抓手,以廉政为内容,以文化为载体,以建设勤廉机关和高效廉洁窗口为目标,按照加快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先进的廉政文化浸润我市机关以及各中心窗口,占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提升党员干部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

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各中心窗口服务工作的实际,充分发挥各中心窗口的宣传优势,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着力创新廉政文化表现形式,着力提高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着力打造廉洁型、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和窗口,按照“群众性、多元性、实效性”的工作原则,不断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廉政文化表现形式,不断强化廉政文化的社会感召力。

二、主要工作任务

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审批、廉洁交易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廉洁高效、公道正派的机关作风为目的,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提高机关、窗口党员干部素质相结合,不断规范党员干部的行政审批行为、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结合我委行政服务工作实际,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廉政文化宣传阵地。

2.围绕“建设勤廉机关、勤廉窗口,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活动。

3.不断总结我委机关、窗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经验,推进行政审批阳光服务机制和公共资源阳光交易机制工作调研。

三、方法步骤

我委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1日)

各科室、各中心要把创新廉政文化形式,提升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审批、廉洁交易意识作为机关、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制定实施细则,作好动员部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1日-2012年9月30日)

围绕建设廉洁型、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和窗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工作思路,贴近窗口服务工作实际,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内容,不断完善廉政文化阵地,拓展廉政文化载体,增添廉政文化内涵,力求我委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1.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平台建设。各科室、各中心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网站、网页、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2.拓宽廉政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各科室、各中心要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学、读书评书、廉政党课、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格言创作和征集、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主题演讲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审批、廉洁交易意识。

3.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创建工作调研活动。各科室、各中心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廉政文化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大调研。

4.大力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0月1日-2012年10月30日)

各科室、各中心要积极参与我委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阶段的各项具体工作,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台帐,及时总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市纪委到我委检查验收廉政文化建设的迎接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各中心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各科室、各中心年度目标管理考评重要内容。成立市行政服务管理委员会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主任,具体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联系工作。

文化建设的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

高等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如何将两者在教育途径、机制、模式和内容等方面有效的整合起来,不但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有效互动和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还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实践的高度。所以,目前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加强了关注。

一、思政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对思政教育进行割舍,必须有效应用思政教育工作。通常看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它主要是对学生的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道德观乃至法制观进行的教育工作,它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相同的内容。所以高校一定要努力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落实校风建设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成才意识得到提升和强化,从而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较快发展。

其次,思政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有两个重要内容,其一是高校校园建设,其二是思政工作,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促进。高校思政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在主要途径,另外它是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能存在先进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担越来越重,它不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还要融合外来文化。要想保证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批判精神,就必须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用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态度进行审视和分析。各高校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才能对其有效引导和促进,并保证思政工作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融合,让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

最后,思政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作用,高校之所以要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就是要保证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不断完善,其中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它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因为高校校园文化其内容具有丰富性、形式具有多样性且主体具有广泛性,对其加以建设和发展,让其有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发挥指导作用,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组织在思想基础。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政教育的作用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充分的引导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要想保证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就必须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价值。校园文化实际上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方向支持,并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在大多高校教育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所发挥的导向作用非其他方面所能比拟的。经过社会心理学研究,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大比例的成员其思想作风、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会对小比例的成员受到直接影响,从而让小比例成员其思想行为逐渐趋同于大多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引导和宣传的东西会在学生日常行为当中直接体现。

其次,高校校园文化所带来的教育作用。高校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能够对大学生其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我国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实际上来看其实是一个将文化作为载体,重点加强学校环境建设以及校园文化精神面貌建设,从而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项工作,这份教育工作本身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因为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当中,其中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都处在塑造阶段,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思想、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社会化,并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说,高校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能够为自身发展提供全新的教育内容手段,还能促进思政教育目标的尽快形成。

再次,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们的凝聚力。建设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高校教育中最为主要的任务时培养学生整体综合能力,让其能够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进行适应。高校教育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向学生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让学生坚持党的领导,从而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融合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成长环境,并对学生的日常准则和习惯加以影响,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并形成集体荣誉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增强大学生校园凝聚力的作用。

然后,高校校园文化能促进大学生成长。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生的社会化主要是其在经过学习和实践之后,形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这样一个过程。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在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社会信息,从而促使学生社会化。高校只要做好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形成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下达到塑造思想、心灵乃至性格的这样一个效果,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让自身不断社会化。

最后,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对大学生产生陶冶作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我国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是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受到学生、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的质疑,这种娱乐文化能够被当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然而实际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它是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运动性以及娱乐性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内容,只要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积极健康,才能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正确处理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娱乐的同时还能达到教学效果,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还能陶冶学生情操。

三、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积极互动的优化措施

第一,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互动的重视。我国教育部和共青团很早就针对高校校园文建设的加强和改进提出了相关意见,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具有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就实际来看,很多高校并没有有效落实这一内容,很多各校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更没有系统的总结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高校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工作互动的重视,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品德并对经济建设有重大作用的人才。

第二,高校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互动的制度。只要制度能够科学和健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才更加容易开展。应用相关规章制度,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进行约束,并且还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提供内容指导。因为制度本身存在着强制性,所以能够让两者之间互动更加协调,并为两者提供发展动力。如果学校能够有一套健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互动制度,保证它们在载体、方法、原则以及内容上的明确以及高度一致,从而产生互相协调和促进的互动效果,促进高校教育工作能够和谐健康发展。

第三,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要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之间的积极互动,就必须保证为它们的协调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对良好环境创建的过程中要落实好两个方面。首先是外部大环境,政府要做好立法工作,并加强对社会秩序的整顿,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险,如此才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是校园小环境,校园本身就处于社会大环境中,只有多开展科学、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才能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为思政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政治气氛,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工作的互动有良好的环境。

第四,落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互动队伍建设。两者之间是否良好互动取决于人才队伍的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其面临对象都是广大师生,所以,高校必须必须要形成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建立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齐抓党政工团,创建全员化的互动队伍班子。

四、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其互动关系较强,它们在教育机制、模式、内容及途径上的优化整合,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良好发展,还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所以,高校必须要科学的分析教育,防止对两者关系产生错误认识,提高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为高校教学提供环境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2:70-73+89.

[2]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06:113-116.

[3]任晓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22-23.

[4]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03:103-106+109.

[5]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