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报检员考试资料

报检员考试资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确保国际贸易领域专业人才的资质,国家推行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持证上岗。如报关员、报检员等,只有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把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一、国际贸易企业岗位及人才需求分析

1.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

从社会调查来看,外贸企业设置的国际贸易岗位主要有外销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商检员等岗位。约65%的企业分别设置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约25%的企业则采取“一脚踢”的岗位设置方式,即由业务员兼做其他岗位的工作;还有约10%的企业只设置业务员、跟单员等个别重要业务岗位,单证、报关、报检等工作采取委托或外包的形式请他人代劳。大中型企业多采取第一种方式,采取后两种方式的主要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外贸企业在未来几年中对各种岗位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但需求的主体还是外销业务员。地方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应该是以外销业务员为典型岗位的包括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在内的岗位群。地方工科院校应该根据这一目标岗位群对就业人员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制定出合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岗位人才来源与要求分析。

据调查外贸企业岗位人才来源主要有向社会招聘、院校毕业生、企业内部培养、其他途径,分别占59%、33%、5%和3%。

首先,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外贸业务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2)外贸企业的现职员工流动性较大、跳槽频繁,企业员工流失多,但从社会招聘也相对容易;(3)院校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上手慢,不大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

其次,外贸企业招聘业务人才时普遍重视专业背景。调查统计显示,考虑应聘人员专业背景的企业占比达到86%。这说明外贸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二、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外语能力差的问题、岗位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与我们的培养体系有关。

1.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不紧密。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给予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导致学生实习岗位欠缺。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有30―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8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20―3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佳。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教学计划,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保证开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还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的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对在校生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规划如下。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以外经贸业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构建五模块课程体系:知识与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职业一般能力课程模块,其他特质课程模,以及把上述四大模块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实习模块。然后以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重点重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重在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目前在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实际工作环节展开,实务操作内容占50%以上。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2.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战略伙伴”关系。

我校的校企合作在现阶段为培养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要真正做到和企业的全面合作,达到理想的互利互赢的境界,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要实现多赢,必须确立和遵循互利互惠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向前发展。就技术、人力、资本等而言,企业(行业)能从学校得到什么?学校又能从企业(行业)得到什么?回答好这个问题,才是校企每一次合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互利互惠机制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认真建立互利互惠机制,才会实现多赢。

二是与企业创建“战略伙伴”关系。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江苏省应大力鼓励国际贸易外包业务的发展,因此,可以与本地相关公司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加强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通过该项目运作,一方面可实现产学交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职业规范、动手实践操作。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提高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依托江苏省或盐城市国际贸易行业协会的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其建成集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毕业岗位调研、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3]王胜华,郭跃.基于KSAO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职业能力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4):15-16.

[4]谭璐.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2):38-39.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2篇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新型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图如下所示: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

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

2•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

3•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

4•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3篇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talents on first posts with senior applied technologies, which should construct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based on post dem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ing and the way,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关键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教学;建议

Key words: customs clearance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practice teaching;suggest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97-02

0引言

当前在发达国家,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从我国人才结构的未来需求看,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要从世界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端向高附加值端转移,这就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一职责。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必须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一定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滞后,有待改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教学内容多基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社会、经济情况编著,明显跟不上实际需要,有待改进。

1.2 理论教学有余,实践操作不足各大专院校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理论课程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较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环节较少,忽视了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有些专业课程甚至没有实践环节,而是简单地把它归类到实习阶段的任务。

1.3 努力修学分,忽视练能力,学生上岗不上手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以“修学分”为中心,将过多时间花在理论学习上,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对学生技能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忽视岗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涉及到的职业资格证书较多,主要有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等资格证书。这些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实践性要求又很强,学生们没有参加相应的岗位能力训练与培养,缺乏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的执业能力,无法顺利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学生毕业后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岗位能力训练与培养,上岗后不能快速熟悉岗位,独挡一面,用人单位反映较大。

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方式

2.1 重要性学生要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单靠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的,要为学生提供实境实习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才能直接进入国际商务领域第一线岗位,缩短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2.2 方式实践教学可以课程实训、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三种有机组成,其中课程实训属于验证性实训,目的是验证与掌握所学到的技能点,通常在模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进行单项操作,通过实训掌握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专项实训属于操作性实训,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通常是在仿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式操作。主要有外贸交易实训、外贸单证实训、货运实训;综合实训通过毕业顶岗实习来实现,属于工作性实训,目的是通过实训操作提升工作经验,通常是在真实工作现场环境下,进行分步骤全流程综合性操作。

3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教学设计的建议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要紧紧围绕学生将要从事的具体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要围绕报关与货代行业的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设计和展开。

3.1 网上交易实训(仿真)本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综合训练实践环节之一。通过本课虚拟环境网上交易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各环节操作应注意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交易中问题。同时,也能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网上交易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将来从事网上交易奠定基础。

可采用南京世格软件公司的对外贸易交易系统平台。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完成各环节的训练。

3.2 国际商务英语会话培训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视听能力拓展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外贸业务联系、谈判和有关生活接待所应用的英语口语知识,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能正确掌握、使用一般外贸英语、无重大错误和用词不当。

主要通过观看英文原版视听教材或音像资料,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简单会话。其方法,首先根据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所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或重复音像资料的英文原话,然后老师提问,学生根据视频理解回答问题和会话,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能就日常生活和日常商务活动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思想,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3.3 报关报检考证培训通过报关报检理论、法规与基本操作知识的强化训练,能按报关报检程序要求,遵照有关规定,熟练地缮制报关报检业务中各种主要中英文单证;通过适量考题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确掌握和应用报关报检理论和业务知识,并争取取得报关报检员资格证书。

3.4 货运考证培训通过各种货运方式知识的强化操作训练,能按货运程序要求,熟练地办理各种手续和缮制货运业务中各种主要中英文单证;通过适量考题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确掌握和应用货运理论和业务知识,并争取取得货运员资格证书。

3.5 毕业实习(企业顶岗)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专业培养计划的学习后,全面检验学生实践、动手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商贸业务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与运用所学的各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外贸业务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实习的任务:通过毕业实习拓宽知识面,进一步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学习国际商贸及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收集相关企业的资料和数据,为毕业论好准备;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毕业后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3.6 毕业论文与答辩毕业论文选题应从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毕业论文在整体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倡内容新、有特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适当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选题时应尽可能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应尽量接受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课题。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控制,一般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为宜。

注重实践课程建设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不仅可大大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架起桥梁,而且可为高职院校直接向社会企业提供智能服务,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造能力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宋专茂.“就业导向、校企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实践性教学模块。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1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1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1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37-0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报检员、报关员、外贸经理人、跟单员、业务员、外销员等岗位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应用性课程。这就要求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质量,使其更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体现不足。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多媒体教学,教学比传统教学生动有趣,但是授课方法仍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不足。任课教师按课本传授知识,学生记笔记,然后通过解题的方式获得学习情况的反馈,答疑解惑,最后通过试卷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凭想象力去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不到位、掌握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2.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即使现在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仍旧是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连国际贸易实训室都没有设置,即使设置也是空摆设,里面没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上安装的外贸操作软件没有及时更新,不能与实际相接轨。大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块也办得不是很好,有的学校的校企合作就是挂个名。而学生自己在校过程中则比较难找到外贸企业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实习,这样就使得学生缺乏切身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

3.教师队伍理论能力强,实践经验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在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教育行业的,学历高,理论知识比较强,但是却缺乏在外贸企业工作的经历。这样绝大部分的教师没有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课堂上只是按照课本理论知识去讲解,没有联系实际案例,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时显得力不从心,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4.考核方式传统化。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种方式来给定最终期末成绩,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平时成绩只是虚设,且占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40%,卷面考试基本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开卷或闭卷考试,且采用一次考核定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对实务类课程并不适用,很难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际掌握程度,也不能激发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角色,让学生分析后自由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也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引导和学习让学生掌握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部分章节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我们教研室在会在每个学期组织国商专业的学生去就近的海关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海关现场给学生讲整个报关和外贸流程,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简单很多。

2.完善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应突出实训的优势,注重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校内模拟实训室应按照外贸公司的办公室设置,包括办公桌、电脑、电话机、打印机,空白单证等,还需要安装最新的外贸软件,通过软件系统操作,让学生熟悉外贸业务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熟练制作各种外贸单据,掌握进出口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也应该努力做好校企合作,与外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业务的实习操作,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外贸行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和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一支既有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外贸业务经验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兼职外贸企业,既可使专业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枯燥讲授的尴尬局面,又可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机地加入切身感受的案例,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也应该及时更新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让我们的教学不和实际脱轨。

4.考核模式改革。传统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测试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情况,因此必须将卷面考试成绩与平时参与的积极性和表现好坏结合起来。以业务操作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对于理论课程的考试可选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理论考核也不考知识点的记忆,而是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用案例分析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考试中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比如在试卷中加入根据有关资料填写外贸单证或者是拟订有关合同等。与此同时加大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以肯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表现。课程学习结束,综合考虑学生在整个业务操作中的表现及实训报告的档次作为界定其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卢大钊.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2]杨裕坤.浅谈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项目教学法[J].中国市场,2010,(23).

[3]陈万卷.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性教学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4]王伟,郑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姚晴霞,唐超.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践,是德国率先实践开发的一整套与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核心、以货物交易程序为主线,设立相应岗位操作,讲解整个国际货物贸易流程,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货物贸易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已逐渐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过程对应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分为进口贸易实务操作和出口贸易实务操作,具体涉及交易前的准备、货物的作价、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合同履行、货款的收付、货物运输、货运保险、商品检验、包管、进出口业务善后等工作流程。并根据国际贸易实务基本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外贸公司、内外资公司进出口部门、国际物流企业、外贸企业、外贸相关行业等,通过对这些企业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确定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核心工作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跟单员、国际货代员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些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加以分析,从而梳理出国际贸易工作中必备的六大核心职业技能,即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单证能力、业务运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

二、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存在的差距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应该围绕这些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要求而设置。这意味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根据实际业务操作流程,侧重于各流程要求的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如在交易前准备阶段的函电撰写、合同条款拟订、在交易磋商阶段的货物作价、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合同的签订、在合同履行阶段的货物交付、货款收支、租船订舱、货运保险、商品检验、报关以及进出口业务善后阶段索赔与理赔的处理等。

但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中存在以下问题,使其教学效果与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过程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存在差距:

(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偏重于理论,划分过细, 割裂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整体性知识,因而缺乏实践性与综合性,与实际工作脱轨。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不断涌现,有关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也逐步调整,使得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方式和单证处理方式随之改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更要具备电子报关、电脑操作、互联网营销等技能。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变化,不能充分反映新知识,也不能适应企业中相应岗位群对于国际贸易知识与能力的需要。

(二)教师实践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根基,但是,从未到企业学习或实习过,从而缺乏国际贸易交易的实际操作经验,甚至没有参与过交易磋商,从未见过正式的合同,没有制作过真实的单据,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缺乏课程实训基地。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强调实践性,需要以货物交易工作过程和要求为出发点,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活动。目前,由于国际贸易交易业务涉及客户信息等企业秘密,使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为困难,从而使学生缺少体验国际贸易交易操作的机会,难以系统掌握先关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导致学生国际贸易实践能力较弱。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设计基于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是以真实业务事例为背景,作为贯穿课程教学的任务情境,以工作岗位任务和流程为导向,按照企业运作和国际贸易实务业务流程的要求,进行情境设计,从而使零散的理论知识根据工作指导而结合,系统全面地将国际贸易工作过程分为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出口业务善后等五大模块,打破传统章节式的课程结构,让学生通过仿真的实践活动,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对国际贸易交易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体现职业能力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起知识、技能与工作过程和任务之间的联系,通过以工作过程与程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探索问题的原因,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因此,在对国际贸易业务相关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后,所设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体现了国际贸易业务岗位群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以及岗位应用方面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要求。

(三)教学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应当突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体系,选择企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因而项目的设计要来自于现实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规范及工作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工作任务为目标实施教学,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实现工学的结合。在工作任务的设置中,一般要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以“理论够用,重视实操”为出发点,尊重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训环节的教学,如单据制作、跟单等具体工作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操作。

(四)建立符合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以真实业务事例为背景,应该坚持工作任务驱动,做到课堂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形势分析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协调能力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负责创设业务背景,学生利用所给背景,动手完成各个工作任务,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锻炼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体现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特色。

(五)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评体系应该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把学生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考核主体,根据工作过程的实际要求设定考核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学习成果的进行检验。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一)开发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从教学内容方面,应该突出完成项目所需的背景资料、操作指南等,基本上打破了传统章节式的学科体系,因此,对于教材与相关教学资源要求,就要体现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和工作任务的完整性,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材主要以黎孝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为原本,一般没有明显变化,理论框架体系较为枯燥,存在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因而,应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编写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要求授课教师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经过多年学校学习,理论功底一般都非常扎实,但是往往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往往是在理论推演和对实际工作想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设计,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而实现产、学、研合作是最好的途径,学校与企业联系,一方面可以从相关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另一方面,派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使授课更有针对性,提高授课效果,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三)建立《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

由于国际贸易交易业务涉及企业秘密,使得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较为困难,因此,建议按照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过程,建立《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业务情境,使学生熟悉实际操作环境与流程,练习使用办公设备、甚至模拟完成参展设计、展览布置等工作,做到边教、边学、边实训,从而完成课程要求的具体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四)建立多元化课程考评体系。

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不能仅依靠考试,应采用多元化考评体系。因为考试只能检查学生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而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则应采取调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教师根据国际贸易实际操作流程创设业务背景和设定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进口商或者出口商,最后上交完成的工作任务。教师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该组的具体工作效果以及组长的工作,学生之间根据实际表现进行相互考评。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或共性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适当布置巩固性和拓展性的任务,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这样,不仅能作到人人参与,提高专业工作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段晓燕,李俊秀,段生成,赵正天.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课程体系[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05)

[3] 赵听.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教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7,16.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项目和工作任务;整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产物,是把课程体系的开发建立在工作系统上,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把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做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这项改革进行得相对较晚,比较零星,真正对课程内涵建设进行系统、全面、彻底地改革的不多,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项目化,强化实践,突出课证融合和双语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注重师资建设。

一、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课题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开展了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与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向深圳20多家外贸企业和100多位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课题组发现目前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为主

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用一些实务性课程取代了理论性课程,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直接导致了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目前,各高职院校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必然会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现象。比如,“对于单证的缮制、信用证审核”等内容的讲解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重复出现。因此,这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太细,缺乏综合性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按照国贸实务活动的环节分别开设的,其所涉及的谈判、运输、物流、报关、报检、制单等内容的开设,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但没有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割裂了完成一项具体专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学习了一大堆课程,却仍然不能顺利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现象。

4.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在实训室采用模拟软件、课堂中模拟场景来进行,不能接触真实的客户、产品或订单。因此,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性”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计

1.设计理念

在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依据外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实现教与学、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

2.设计思路

在保证岗位能力要求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并以贸易流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真实的工作性学习任务,以此为教学载体实施教学。

3.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外贸英语专业最重要的职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合同商订为起点、以合同履行为轴心,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征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理论教学注重创新思维、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以外贸职业岗位要求为指导,以实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教学做统一”的原则。

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施建议

1.教学项目化

在国际贸易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仿真的项目和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课程内容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工作为主线,将课程设计为4个项目:项目一,贸易准备;项目二,合同磋商与订立;项目三,合同履行;项目四,业务善后与争议处理。

2.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组织采用课堂讲授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每个课程任务完成后,均设计一个业务技能训练,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训练。校内实训主要借助贸易软件来仿真模拟,校外实训由实训基地公司的业务员带领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际业务操作,熟悉业务流程,强化动手能力。具体实训项目为:选择目标客户、函电磋商、签订外贸合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缮制海运提单和核销单、办理退税等内容。

3.突出双语教学

外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工作时经常要用商务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为此,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单证、函电、合同条款等知识要求采用英语进行教授和模拟练习。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适应性增强,逐渐扩大教学过程中英文部分所占的比例,探索一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4.突出课证融合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证融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课程相关内容的选取要尽可能做到与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跟单员证等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一致,并尽可能在课后练习和模拟测试中使用相关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

5.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料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种类繁多,但在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方面过分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弱化实践环节,这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做到流程化、任务化、项目化;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等。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教材的编写能力等。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其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到著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教改研究。

四、结 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解构学科课程,重构行动课程,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对进出口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潘琼,李亚丽,李欢,张之浩.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1,(4).

[3] 乔庆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报检员考试资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出口型中小企业 人才培养 改革方法

随着中国“入世”的深入,尤其在经历WTO的过渡期和保护期后,中国的商品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日益增多,同类产品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内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放宽后,企业的数量以及出口商品的总额与日俱增,出口型中小企业成为国家GDP的主力军。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主要为这类企业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的人才;英语语言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懂得商务知识:国际贸易谈判、商务礼仪、商务办公、交易程序履行等的人才是企业的理想化人才也是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出口型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在体系的建设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实际的改革方法和可行性措施。

一、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

1. 随着我国“入世”的深入,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极快,截止2009年上半年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超过4500万户,完成的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的69%。我国对外贸企业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放宽,对外贸企业的准入实行备案制,除了专业外贸公司外,生产企业、科技企业、民营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取得外贸经营权,出现了大量的工贸一体的中小型出口企业。

2. 伴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将产品销售到国外从事出口销售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有些企业在资金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在国外投资建厂,这样的现状必然导致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加大;出口型中小企业对既精通商务交谈、商务进出口程序、又擅长外贸英语的复合型、应用性一专多能的人才更加青睐。

二、商务英语专业以及专业人才的现状

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起步及真正发展是在最近20年,尽管时间短暂,但商务英语专业已经迅速成为当今的热门专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有500多所。但在商务英语专业设置上这些院校要么摸着石头过河要么相互效仿,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在这些院校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专业性不突出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属于应用语言专业的范畴,一方面要求专业学生以英语语言为理论指导,具备英语语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贸易、经济、文化、营销等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课程的分量太重,课程设置中专业特色不够突出。一方面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英语精读》、《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基础课程占据了三年学时的一半甚至更多的教学计划,而且这些课程的教学几乎完全与贸易、营销、商务的课程脱节。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等专业课程,但在课时、开课时间、开课顺序以及课程的考试制度等问题上重视程度不够,高校间基本都采取东施效颦的做法,其他院校有什么课程自己就开设什么课程,很少了解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的连贯性以及课程的延续性。

2. 学生专业意识不强、知识面不够宽泛

通过对录取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专业意识不强:有近30%左右的学生选择该专业属于一时兴趣或者带有很强的随意性,甚至不是出于自身的爱好或者是在被本科院校抛弃后无所谓的选择,所以这类学生连最基本的专业概念也没有就更不用说对自己将来就业有何认知就,再加上入校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也没有相关的系统介绍,这些因素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够理解商务和英语的关系,而一味地注重英语语言的学习,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自己三年的专业目标,甚至有些学生基本的商务办公软件都不会使用,知识面不够宽泛,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但相关联学科如金融、企业管理、物流、采购等知识薄弱,等到开始有点专业意识时或开始准备从事相关商务职业时学生大多都已经在社会中到处受挫,无形中也延长了实习到上岗的时间。

3. 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

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的特点之一。高职高专在引进教师人才时一般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传统观念:要求年轻的教师科班出生即师范类毕业生,这种人才的引进方法可以保证教师在基本教学方法、基本教师礼仪等方面完全满足人才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师范类高校很少有培养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对口的人才,尤其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这种状况限定了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成长,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中英语语言功底很好的教师几乎都不懂商务专业知识;而年纪较大的教师懂得基本的商务专业知识但也不能与时俱进或英语水平一般;此外教师的专业知识基本都从书本获得,没有公司的实践作为专业知识的支撑。

4. 商务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不够成熟

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来衡量,同时国家相关考试认定机构也逐渐将某些职业准入实施资格证书许可制度化;比如与商务英语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认证有:国际商务单证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涉外秘书、剑桥商务英语、报检员等等,这些证书在很大程度上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也是高职高专学生的优势所在,而证书的获得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不确定,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基本都没有固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或者考取某个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就业市场上几乎很少找到对口的职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往往与实际的操作联系不够紧密或者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目前的职业资格认证和商务英语专业对口的几乎没有,类似于剑桥商务英语(BEC)和口译证书不是与就业市场不符就是难度过大;而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主推的国际商务单证员、外销员似乎与国际贸易专业联系却更为紧密。

5. 实践、实训环节比较薄弱

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都已经意识到实践、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基本都有相应的安排。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也都纳入课程设置中,但场地场所的限制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在高职高专院校基本都处于启蒙和徒有形式的阶段,教师在实训中也都大多一知半解。如商务英语专业中《外贸英语对话》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外贸对话用语,但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往往比较陈旧、对话内容老套、教师对该课程的实训基本以创造商务情景对话为主,但课堂模拟效果很差,学生参与性不高,也几乎没有国际贸易的语言实践情景;再如商务英语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实训不仅要求校内商务实训中心,配备实训所需的软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然而这些在高职高专院校几乎很难实现,一是因为基金的投入问题;二是因为大部分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很难接受大批的毕业生在单位里实训。实践、实训环节的薄弱直接导致毕业的学生适应职业需求的周期相对较长,这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在选择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态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商务英语专业改革与具体可行措施

1. 改革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与新课程的开发,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必须对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目标进行。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大一全年、大二上学期,要重点打好语言基础,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开设《国际贸易地理》、《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英语学习和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融合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相应的国际贸易基本操作的业务能力。大二下学期,在开设《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同时还应该和出口型企业加强联系,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出口型企业参观实习,从商品生产到结汇核销的整个交易程序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另外还可以从企业邀请有经验的商务专家来校举行讲座等。三年级上学期,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以实训为主,另外根据学生的择业兴趣并结合前几年的就业动向开设一些选修课,如贸易方向的《营销学》、《国际结算》;涉外秘书方向的《涉外秘书实务》;英语教育类的《教学法》等。

2. 以就业为导向,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面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择业方向为江浙等沿江口岸城市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劣势主要表现为商务英语口语基础薄弱、商务专业知识不够宽泛。由于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几乎承担着整个贸易出口的所有环节从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到运输、报检和报关等一系列工作,这也就要求这类企业的雇员要具备很宽的商贸知识以及正确的贸易实务操作,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运转甚至加大企业的风险。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几乎以《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为核心,这显然不符合用人单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同时需要开设诸如《国际结算》、《公司运营管理》等学科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是学院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专业文化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所提倡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但商务专业知识不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学习商务专业理论的同时,学院积极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公司实习锻炼,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和培训,并获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在某些专业课程上逐步实现双语教学。另外学院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师进修及培训计划和制度,鼓励教师在专业方面不断提高自己。以专兼结合为主,适当聘请出口型公司资深专家,建立一支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

4. 理论联系实际,采取课堂实践、校内实训与公司实习相结合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具体可采取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听力》、《外贸英语对话》等课程以及英语口语大赛、英汉互译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角实际上就是实践课,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其次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等课程上,应购置配套的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教师结合商务案例,向学生呈现如何完成商务信函的拟写、如何履行贸易合同、如何正确缮制贸易单证,设置虚拟的贸易公司完整地让学生完成整个交易程序,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系统化;第三,校外实习基地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人少事情多的局面,公司员工平日工作相当繁杂,即使学校有所谓的实习基地,学生在那也很难接触真正的商务知识,可行的方法就是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定期(周末、寒暑假)安排学生在企业参观实习,实现“双赢”局面和共同发展,从而促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四、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适应市场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调整课程设置,建立更加实际的专业体系,同时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资金投入。商务英语专业可以立足商务,向进出口贸易方向为出口型中小企业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廖国强: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2.